高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虚词整理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
之、乎、者、也、
因、其、所、与、
而、且、乃、于、
若、为,则、何、以、焉!
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
一、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三)动词,到……去
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二、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高考文言文必背虚词大全
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例释
一、之
1. 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她(们)、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它,指知识和道理)(《师说》)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他)(《荆轲刺秦王》)
②指示代词,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此)(《逍遥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这)(《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过秦论》)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烛之武退秦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说》)
③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
④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
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第一个“之”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荆轲刺秦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第一个“之”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寡人之于国也》)
3.动词
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去)(《归去来兮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逍遥游》)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去)(《鸿门宴》)
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考点详解
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考点详解
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考点详解
2001年语文考试说明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分析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有关虚词的考题,出题的角度都是重在区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现列出2001年考试说明中20个虚词的词性、用法和意义,并主要以课文基本篇目中的句子为例,用由简到繁的顺序排列。
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可不译。
1、表示判断语气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负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3、表示疑问语气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矣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赤壁之战》)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呜呼,烈矣! (《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高考文言虚词总结
高考文言虚词总结
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具有功能而缺乏实义的字词,主要用于构建语法结构、连接句子成分、表达态度等。文言虚词的使用是文言文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理解和使用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总结。
一、并列虚词
1. 且:表示并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例如:“斯事且
愈此,怀学者则皆以是喻也。”(《韩非子·备法》)
2. 又:表示并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例如:“唯坤质
其中,中又有制于外,然后能有兼天一德之伦矣。”(《孟子·告子上》)
3. 亦:表示否定的并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不”。例如:“父让事我,我不亦可乎?”(《论语·子张》)
二、递进虚词
1. 而:表示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例如:“夫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兵者,凶器也,所以动人而不动心者也。”(《孙子兵法·始计》)
2. 法:表示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乃”。例如:“其领民皆安,无有所怨法。”(《史记·王离列传》)
3. 将:表示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要”。例如:“将执事者,使庶人无为耳。”(《论语·鲁肃》)
三、转折虚词
1. 而: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例如:“夫人以不
忧众庶,而佚於楚音,是以眥史自牖庭之间,不见其王。”
(《左传·襄公八年》)
2. 然: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例如:“拊心而论,多不能成其职,博多欺听。”(《后汉书·何武传》)
3. 则: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才”。例如:“是故杀一
人而为之校,殺一校而为之州,殺一州而为之国,殺一国而为之天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
品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足而置之坐断喉尽肉乃去
高考文言文复习 18 个常用虚词详解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 之
一、而 ㈠[ér] ⑴名词。鳞属颊侧下垂的毛。w.w.w.k.s.5.u.c.o.m ⑵代词。1、你。例:余知~无罪也。
五、其 ㈠[qí] ⑴代词。1、相当于“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它(们)的”。例:品~ 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足而置 之~坐|断~喉,尽~肉,乃去。
2、相当于“他(们)”。例:见~发矢十中八九|余嘉~能行古道。 3、相当于“自己”。例:余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相当于“这”、“那”。例: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人视端容寂。 5、相当于“其中的”。例:一狼径去,~一犬坐于前|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⑵副词。1、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大概”。例:先生~此类乎? 2、表示希望。相当于“应当”、“还是”。例:诸君~筹之|吾~还也。 3、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且行千里,~谁不知? 4、表示强调。例:如~克谐,天下可定也。 5、表示动作发生在未来。相当于“将要”。例:我今不乐(行乐),日月~除(逝去)。 ⑶连词。1、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例:~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2、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例:~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3、表示承接。相当于“至”。例:~在高宗,时旧劳于外。 4、表示转折。相当于“然则”、“那么”。例:先君若问与夷,~将何辞以对? ⑷助词。1、作发语词。例:~以沛为联汤沐邑。 2、作语助,表示限定。例:若是~甚与(像这样地严重么)? 3、作语助,无义。例: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几矣!⑸名词。姓。 ㈡[jī]助词。作语助,表示疑问。例:夜如何~? ㈢[jì]助词。作语助,无义。例:彼~之子。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
【1、而】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这是宾语前置。)
2、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3、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恭敬啊。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通“呵”,喝问。
(四)固定结构: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3.乎】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不译。
6、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解释
【4.乃】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文言文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代词通“尔”,第二人称,你的,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副词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2.何
疑问代词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做定语,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什
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考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而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4)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
(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
(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乃
1.副词:
(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表限制,“仅、只”。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表判断,“是、就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你的”;也做主语,“你”。不作宾语。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2)指示代词,“这样”。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固定结构:
(1)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例:无乃尔是过与。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精确校对版)
译为“……的样子”“……地”。 例释: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赤壁赋》)
(四)示例演示
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是( )
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 【答案:A】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五人墓碑记》 ③“大王来何操? ”《鸿宴门》 1疑问代词 2疑问副词 3其他用法 4示例演示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 么”“什么原因”。 例释:①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 置。 例释:①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释: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③阁中帝子今何在? (《滕王阁序》) ④丞相祠堂何处寻? (《蜀相》)
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总结材料
高考语文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整理(完整版)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之以而其于若所为何乎乃且焉也
因与则者
二、教材中另外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然遂惟已矣犹哉
P.S.为的读音
[ wéi ]
1.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变成:成~。
4.是:十两~一斤。
5.治理,处理:~政。
6.被:~天下笑。
7.表示强调:大~恼火。
8.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姓。
[ wèi ]
1.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表目的:~了。~何。
3.对,向:不足~外人道。
4.帮助,卫护。
高考文言文18 个常见虚词和120个实词详解和例句
高考文言文18 个常见虚词
一、而
(一)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二、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笔记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笔记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语文考试文言文阅读中常考的内容,学生在复习时需要做好笔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笔记(一)
即
1、立即。例:①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②即从巴峡穿巫峡
2、就是。例:①几自疑身外即战场。②即今之累然在墓者也。
3、靠近,接近。例: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4、则,就。例: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义耳。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③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
5、当,当下。例: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即:当天)②即夕行步如平常。(即夕:当晚)
6、即使。例:①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②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
7、假如,如果。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8、就……来看。例:即其新不究其旧。
[即便]随即,马上。例:①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②你可即便交割。
[即位]帝王或诸侯登位。例:昭王薨,安釐王即位。
既
1、已经……以后。例:①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②既克,公问其故。③东曦既驾。(既驾:已经升起)
2、与“又”、“亦”、“且”、“比”字连用,表示并列关系。例:①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②三军既惑且疑。
3、既然。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既:这里有“既然是”的意思)
[既而]不久。例:①既而儿醒,大啼。②既而敌行益迩。③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既已]已经。例:①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②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③既已,无可奈何。(既已:这里意思是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很详细_有译文)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 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或表 选择,。 例如:其如是,孰能御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是真的没有好马呢? 还是真的不了解马 呢?
如果这样的话,谁 能阻止它呢
六、
且
(一).用作连词。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 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久已疲劳 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 河水很清澈又有涟漪 河水清且涟漪。 (《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我连死都不退让 怎么会推辞一杯酒呢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 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
(二).用作副词。 不出洞,火把就 要烧完了 1、相当于“将”“‘将要”,。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dùn ;以为且噬shì 已也,甚恐。( 《黔之驴》) 2、 “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大王这么喜好音乐,恐怕齐国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吧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
巧记高考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高考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与其,而且;乃何则,焉若于;因为所以,之乎者也)
记忆方法:两个两字词语,两个三字词语(“乃何则,焉若于”可以这样记忆:是什么沼泽淹死这么大的鱼。),两个四字词语。
一、与
(一)介词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连词
1.和,跟,同。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生二人,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2.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对付。
庞煖易与耳。(《史记·燕世家》)
4.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二、其
(一)代词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它”。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高考必备文言文20个虚词
1.之
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
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曲。”
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
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
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
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
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
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
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
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
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天。”
⑿<助>用在“前”、“后”、“”、“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
2.而
①<名>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
古汉语副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它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在句中一般充当状语、补语,偶作谓语。
古汉语副词的数量很多,用法复杂,表义广泛。根据意义和用法,可分: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敬谦副词
一、程度副词
(一)表示程度高、深
殊、良、甚、颇、孔、重、至
可译为“很”、“十分”、“非常”、“特别”、“格外”、“极”等。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四)
②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商君列传)
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贾谊《论积贮疏》)
④王丞相有幸妾姓雷,颇预政事,纳货。(世说新语·惑溺)
⑤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方苞《狱中杂记》)
⑥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经·小雅·鹿鸣)
⑦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下)
⑧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二)表程度稍深少、稍、略、微、颇一般可译为“稍微”、“略微”等。
①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四)
②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容斋逸史·方腊起义》)
③请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汉书·王莽传)
⑤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⑥皆取史籒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
⑦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汉乐府《陌上桑》)注意
“稍”在先秦主要表示“渐渐”、“逐渐”的意思,唐宋以后才分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表示“稍微”、“略微”的意思。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史记·殷本纪)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愸愸然莫相知。(《黔之驴》)
(三)表程度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愈(俞)、益、加、弥、兹(滋)
一般可译为“更加”、“越发”等。
①主上愈卑,私门益尊。(韩非子·孤愤)
②辞俞卑,礼俞尊。(国语·越语下)
③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汉书·食货志上)
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⑥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
注意:现代汉语中“加”单独只作动词,不作副词。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范围的词。
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数词或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等。
(一)表总括
毕、举、悉、咸、率、尽、俱(具)、并、既、共、凡①列侯毕已受封。(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孟子·梁惠王下)
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⑦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秦始皇本纪)
⑧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⑨凡百三十篇。(司马迁《报任安书》)
⑩共约烧房铺数百间。(广东军务记·三元里抗英)(二)表限止
表示范围仅仅限于某个方面,相当于“仅”、“祇”
但、第(弟)、特、徒、直、唯、止、独、仅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④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⑤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
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⑦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⑧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⑨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华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⑩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四)注意“独”还可以用作语气副词,表示一种反问语气。
“仅”字先秦、两汉时期,用法和现在一样,极言其少,但汉代以后,尤其是在唐代,是“差不多达到”的意思。它是极言其多,不像近代的“仅”字极言其少。如:
①“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阳城下》)
②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三)表互相“相”
1.一般可译为“互相”,表示主语不是单一的,双方既施行同一动作,又都受对方动作的支配或影响。例如:
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相”还可表示“递相”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一个接着一个实现。例如:
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②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相”还可以表偏指,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
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②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③稍出近之,愸愸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三、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频率的副词。
1、表过去时(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
已、既、业、向(乡、向);曾、尝;素、雅;既、既而、已、已而
(1)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已、既、业、向(乡、向)
①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②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④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庄子·山本)
(2)表示动作曾经发生:尝、曾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②孟尝君曾侍客夜饮。(史记·孟尝君列传)
(3)表示情况历来如此:素、雅
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后汉书·张衡传)
(4)表示前事既已,后事继起:既、既而、已、已而
①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世说·伤逝)
②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
③已又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④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马中锡《中山狼传》)
注意:
“曾”在古汉语中主要作用不是表时间,而是表示情态,用来加强否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竟”、“居然”之类。古代用来表示“曾经”的时间副词不是“曾”,而是“尝”。
2.表现在时(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
方、适、会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②荆王适兴兵而攻宋。(汉书·贾谊传)
③此时鲁仲连适游赵。(战国策·赵策三)
④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
⑤草创未就,会遭此祸。(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意:表现在时的“方”与“适”、“会”有所区别。“方”相当于现汉的“正”;“适”、“会”相当于“恰巧”。
3、表将来时将、且、行、方、垂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
②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淮南子·泰族训)
③法不信,则君行危矣。(韩非子·有度)
④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⑤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⑥牛奔直取水,垂堕,忽转。(古小说钩沉·幽明録)
⑦王敦引军垂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世说新语·捷悟》)
4、表终竟“卒”、“竟”、“终”
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史记·陈涉世家)③终死于秦,不能自脱。(史记·韩非列传)
5、表短暂、急速、突然
寻、旋、俄;姑、遽、亟(jí)、立、即;暴、卒(猝)
①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淄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往,饮以莨荡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④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吕氏·察今)
⑤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商君书·更法)
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史记·项羽本纪)
⑦即遣兵三万以助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⑧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⑨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注意:
“亟”既可以表短暂,相当于“赶快”,又可以表反复,相当于“屡次”、“多次”。
6、表渐进、缓慢稍、渐、徐
①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②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后汉书·张衡传)
③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苏轼《石钟山记》)
7、表连续(表示动作、行为在时间上连续发生)
“遂”、“乃”、“即”、“便”、“随”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②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岁余,高帝崩,即罢兵。(史记·南越列传)
④至,便问徐孺子所在。(刘义庆《世说新语》)
⑤良殊大惊,随目之。(史记·留侯世家)
8、表反复(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或反复出现)
亟(qì)、复、数(shuî)、频、骤
①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②壮士,能复饮乎?(史记·项羽本纪)
③公子往,数请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④是时,地数震裂,众灾频降。(后汉书·李云传)
⑤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湘夫人》)
⑥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左传·宣公二年)
四、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的副词。
1.表示几个施事者一同做某事(范围副词)“俱”、“并”
①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史记·项羽本纪)
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孟子·滕文公上)
2.表示秘密地、暗中做某事“间”、“微”、“窃”
①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史记·项羽本纪)
②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窃载与之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表示故意、特意做某件事“故”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
4.表示坚决地做某件事“固”
①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战国策·齐策四)
5.古汉语中的情态副词,大量的是重言词、附音词
①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离娄下)
②吾恂恂而起。(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