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十八个ppt
4、动词
因遗策
沿袭
练习
因拔刀斫前奏案
于是
变法者因时而化
根据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依靠
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为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沿袭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于是
因使唐雎使于秦
因而
十三、于 1、介词
1)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乃设九宾礼于庭 3)燕王欲结于君 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5)青,取之于蓝 6)苛政猛于虎也 7)君幸于赵王 8)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七、所 1、名词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2、助词
1)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 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臣唯命所试。
3)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 表示被动。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 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 对象是等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
公之逮所由使也。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5)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 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 有不同的意思,解释为“…的原因、方法、 工具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代词
1)你;你的 余知而无罪也。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3、助词
1)与“上”、“下”、“前”、“后”、 “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用于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 “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18个文言虚词课件
(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 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10)“何加”:有什么益处。万钟于我何 加焉!
(11)“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2.情势为“如 …… 何”译为 “把…… 怎么样”。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如: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 悦,免成役
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⑴而已:放句末, “罢了”。 1.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2.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 控于地而已矣。
⑵而后:以后,后来。 1.假诸人而后见也。 2.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而况:“何况”,更何况。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2)“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3)“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指挥若定
(4)“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例:车后若干递送夫。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就是车子后边有几个递茶送水的人。
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
通“伪”,假装 假装
①安有为天下阽diàn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哪里有治理天下,(已经)危急到这般地步,可 是主上不震惊的呢?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治理国家的一国之君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 ③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①此何遽不为福乎? • 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
• 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 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
臣。
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不是离人远看起来小而近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 带着峨冠(峨冠是宋朝士子比较流行带的一种帽子, 那种高高的帽子)、而且长着很多胡子的就是苏东 坡。
(10)“何加”:有什么益处。万钟于我何 加焉!
(11)“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2.情势为“如 …… 何”译为 “把…… 怎么样”。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如: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 悦,免成役
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⑴而已:放句末, “罢了”。 1.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2.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 控于地而已矣。
⑵而后:以后,后来。 1.假诸人而后见也。 2.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而况:“何况”,更何况。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2)“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3)“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指挥若定
(4)“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例:车后若干递送夫。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就是车子后边有几个递茶送水的人。
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
通“伪”,假装 假装
①安有为天下阽diàn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哪里有治理天下,(已经)危急到这般地步,可 是主上不震惊的呢?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治理国家的一国之君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 ③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①此何遽不为福乎? • 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
• 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 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
臣。
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不是离人远看起来小而近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 带着峨冠(峨冠是宋朝士子比较流行带的一种帽子, 那种高高的帽子)、而且长着很多胡子的就是苏东 坡。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ppt
①②然其间则旦何时暮闻而何乐耶物??⑶作定语,什么、为什么
2.副词 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⑴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 么”“多么”“怎么这样”。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⑵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怎么”“哪里。”
3、复音虚词
【何如】【奈何】表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如或知尔,则何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④表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
“啊”“呀”
⑤ ⑦形相容当词于或“副于词词”尾,。译…为…“的在样子”、、地 ⑥ “用比在”句、中“,对表”停、顿“。对于”等。
【无乃……乎】恐怕(只怕、大概)…吧 【不亦……乎】不也是……吗、不是……吗 【得无……乎】“恐怕……吧” “该不会……吧
四、乃 ★★★★
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 “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 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 (1)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2)副词。就、就是、正是。 (3)连词:①于是、就、这才、才。
复音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译为“这样”。性定语或主语,可译为“他 (们)、它(们)”“他(们)的、它(们)的”。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何
代词
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 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②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副词 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⑴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 么”“多么”“怎么这样”。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⑵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怎么”“哪里。”
3、复音虚词
【何如】【奈何】表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如或知尔,则何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④表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
“啊”“呀”
⑤ ⑦形相容当词于或“副于词词”尾,。译…为…“的在样子”、、地 ⑥ “用比在”句、中“,对表”停、顿“。对于”等。
【无乃……乎】恐怕(只怕、大概)…吧 【不亦……乎】不也是……吗、不是……吗 【得无……乎】“恐怕……吧” “该不会……吧
四、乃 ★★★★
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 “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 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 (1)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2)副词。就、就是、正是。 (3)连词:①于是、就、这才、才。
复音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译为“这样”。性定语或主语,可译为“他 (们)、它(们)”“他(们)的、它(们)的”。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何
代词
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 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②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8个必考文言虚词ppt课件
⑵表示反问语气。吗、呢。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⑶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吧。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危乎高哉! ②嗟乎!时运不 的被动结构,译为“被”。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
⑵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
①公为我献之。 ②为君翻作《琵琶行》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⑷表示动作行为的受益者(表示替代)。可译 为“替”、“给”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⑸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跟、同”等。
(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6)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地。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 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2.作代词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⑴你,你的。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⑶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吧。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危乎高哉! ②嗟乎!时运不 的被动结构,译为“被”。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
⑵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
①公为我献之。 ②为君翻作《琵琶行》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⑷表示动作行为的受益者(表示替代)。可译 为“替”、“给”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⑸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跟、同”等。
(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6)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地。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 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2.作代词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⑴你,你的。
高考专题复习之18个必考文言虚词 PPT课件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勾践》)
②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报任》)
③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
【乃尔】译为“这样”。
小练习
1、指出下列各句“乃”的意义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竟然 ) (2)至七月,乃扶病入觐 (才 ) (3)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仅 ) (4)良乃入,具告沛公 (再 )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你的 ) (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是 )
四、乃 1.作副词 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②乃入见。
③陈涉乃立为王。
★★★★
⑴表承接,译为 “于是、就”。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⑵表前后两事在情 理上的条件,译为 “才、这才、然后
才”、“仅”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⑶表出乎意料或违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背常理,译为“却、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居然”。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 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2.作代词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⑴你,你的。
③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呼应风从。⑵他们的 ④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 文》)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子之谓也
(《齐桓》)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 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十八个文言虚词解析PPT课件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 文十八 个文言 虚词解 析(课 件)推 荐(最 新版本 )推荐
•
十:“焉”
• 用作兼词
• 相当于“于之”“于此”
• Eg: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用作代词
• ①相当于“之”
• Eg:犹且从师而问焉
• ②“哪里”“怎么”
• Eg:焉用亡郑以陪临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 文十八 个文言 虚词解 析(课 件)推 荐(最 新版本 )推荐
•
③表示判断
“是”“就是”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用作代词
• ①人称代词:“你的”“你们”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②指示代词 “这样”
• “子无乃称”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 文十八 个文言 虚词解 析(课 件)推 荐(最 新版本 )推荐
•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 文十八 个文言 虚词解 析(课 件)推 荐(最 新版本 )推荐
• “当其欣于所遇”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 文十八 个文言 虚词解 析(课 件)推 荐(最 新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 文十八 个文言 虚词解 析(课 件)推 荐(最 新版本 )推荐
• ②“所”字结构做定语 • “所+动词+名词” •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夜则以兵围所寓社” • ③为。。。。所。。。。表示被动 • “若属皆且为所虏” •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 文十八 个文言 虚词解 析(课 件)推 荐(最 新版本 )推荐
高考18个文言虚词复习 共72页PPT资料
性格品 质才能 聪明、
有 责任感
宽厚仁 德
体恤百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
A. 卷,以.勉学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B. 旦汝日亦飨为.士此卒恶,行为乎.击破沛公军
C. 于乃.是受赵业王于乃应.斋先生戒五 潜斋日
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手。潜斋不肯轻 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 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潜斋之 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 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④。敬恒对曰: “游魂⑤不日底定矣。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 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 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杭 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 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 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 谢.,愿得改行。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 过,潜斋雅爱之。一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必归 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 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
基础整合覆盖
•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介词、副词、连词、 助词等。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大多没 有超出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 言虚词的范围,除单独设题考查外,还在
“理解与翻译文中的句子”中考查。下边 分别进行介绍:
知识点一 代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狠抓基础 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 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常用的代词有“而、何、其、若、 焉、之”等,也有人把“所”“者”称为特殊代词。文言文中 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是多样的,甚至有的还具有实词意 义。关于代词,首先是要辨析代词和非代词。这也就成为虚词 考查的一个常见设题点,近几年来多次在这一点上设置障碍。
高考语文复习-18个文言虚词用法.ppt
虽一毫而莫取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就像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他们,指古人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这 ▪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其中的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表示父商量之或志期望等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 王之好乐甚,则加齐强揣国测语其气庶,相几当于乎“恐怕”、“或许”、“大概”、“ ▪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 其然乎?其不然乎?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让步关系,尚且 ▪ 示赵弱且怯也 又 ▪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 ▪ 若属皆且为所虏 将近,将要,快要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暂且,姑且 ▪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
4.【乃】
▪ 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 “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 属于假借义。
▪ (一)用作副词。 ▪ (二)动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
译为“是”“就是”“原来是”等。
▪ (三)用作代词。 ▪ (四)连词 ▪ (五)复音虚词:无乃 ,乃尔
御之? 表示假设关系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用作助词,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6.【且】
▪ (一)用作连词。 ▪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 3、让步关系,尚且,还 ▪ 4、并列关系:又,一面……,一面…… ▪ 5、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 6、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 ▪ (二)用作副词 ▪ 1、将近,将要,快要 ▪ 2、暂且,姑且 ▪ (三)复音虚词 且夫 且如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他们,指古人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这 ▪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其中的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表示父商量之或志期望等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 王之好乐甚,则加齐强揣国测语其气庶,相几当于乎“恐怕”、“或许”、“大概”、“ ▪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 其然乎?其不然乎?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让步关系,尚且 ▪ 示赵弱且怯也 又 ▪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 ▪ 若属皆且为所虏 将近,将要,快要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暂且,姑且 ▪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
4.【乃】
▪ 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 “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 属于假借义。
▪ (一)用作副词。 ▪ (二)动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
译为“是”“就是”“原来是”等。
▪ (三)用作代词。 ▪ (四)连词 ▪ (五)复音虚词:无乃 ,乃尔
御之? 表示假设关系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用作助词,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6.【且】
▪ (一)用作连词。 ▪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 3、让步关系,尚且,还 ▪ 4、并列关系:又,一面……,一面…… ▪ 5、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 6、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 ▪ (二)用作副词 ▪ 1、将近,将要,快要 ▪ 2、暂且,姑且 ▪ (三)复音虚词 且夫 且如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课件
2.可译为“却”“竟然”。 ①问今是何世,乃</zzd>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3.可译为“只”“仅仅”。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②嬴<zzd>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吕氏春秋》)
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如此”。 夫我<zzd>乃</zzd>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三)固定用法
1.无乃,表揣测,可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zzd>无乃</zzd>后乎?(《勾践灭吴》) ②<zzd>无乃</zzd>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zzd>无乃</zzd>与仆之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二)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通“尔”,可译为“你”“你的”。妪每谓余曰:“某所,而</zzd>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
(三)固定用法
1.既而,可译为“不久”。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灵公不君》)
2.而已,通常放在句末,可译为“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且
(一)连词
1.表递进,可译为“况且”“再说”。 ①<zzd>且</zzd>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zzd>且</zzd>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③<zzd>且</zzd>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可译为“只”“仅仅”。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②嬴<zzd>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吕氏春秋》)
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如此”。 夫我<zzd>乃</zzd>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三)固定用法
1.无乃,表揣测,可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zzd>无乃</zzd>后乎?(《勾践灭吴》) ②<zzd>无乃</zzd>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zzd>无乃</zzd>与仆之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二)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通“尔”,可译为“你”“你的”。妪每谓余曰:“某所,而</zzd>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
(三)固定用法
1.既而,可译为“不久”。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灵公不君》)
2.而已,通常放在句末,可译为“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且
(一)连词
1.表递进,可译为“况且”“再说”。 ①<zzd>且</zzd>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zzd>且</zzd>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③<zzd>且</zzd>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高考18个文言虚词复习课件-(共103张PPT)精编版
4.指示代词,表“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 表示揣测、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 能讥之乎(《游褒》) ②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 者,其能久存乎 (《祭十》)
反诘“难道”
③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揣测“大概”
④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
⑤吾其还也(《烛之》)
婉商“还是”
⑥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 期望“一定”
(三)用作连词。 1.表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沛然下雨,则苗……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
(四)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学会根据语境辨别虚词用法。
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 何3 乎4 乃5 其6 且 7 若 8 所 9 为 10 焉 11 也 12 以 13因 14 于 15 则 16 者 17 与 18 之
按常出现在文言句 子的位置分
帮助文言 文断句
• 句首: 何、其、且、若、焉
• 句中:
而、乃、所、为、以、 因、于、则、者、之
• 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 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 7、代词,可译为其中
• 8、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 9、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 10、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 11、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且
(一)用作连词。
1.并列关系,并且。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
其
(二)用作副词。 表示揣测、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 能讥之乎(《游褒》) ②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 者,其能久存乎 (《祭十》)
反诘“难道”
③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揣测“大概”
④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
⑤吾其还也(《烛之》)
婉商“还是”
⑥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 期望“一定”
(三)用作连词。 1.表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沛然下雨,则苗……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
(四)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学会根据语境辨别虚词用法。
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 何3 乎4 乃5 其6 且 7 若 8 所 9 为 10 焉 11 也 12 以 13因 14 于 15 则 16 者 17 与 18 之
按常出现在文言句 子的位置分
帮助文言 文断句
• 句首: 何、其、且、若、焉
• 句中:
而、乃、所、为、以、 因、于、则、者、之
• 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 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 7、代词,可译为其中
• 8、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 9、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 10、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 11、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且
(一)用作连词。
1.并列关系,并且。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
其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指代,之
且焉置土石
疑问,哪里
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怎么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智)哉 什么
(2)兼词 兼有介词“于”与代词“之”、 “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在这里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在那里
(3)助词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表停顿,啊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词尾,然;
于是焉河伯然自喜 六艺从此缺焉欣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高考文言文虚词例释
高考文言文虚词18个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考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1.而
(1)连词
故齐国强而兵富。
并列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顺承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假设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 因果
梅皆病。
么样”今日之事何如
此为何若人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3)副词表反问或感叹
(4)复音虚词
何不试之以足 妇啼一何苦
开国何茫然
怎么
这么
多么
何其(多么) 何如 (怎么样) 奈何(怎么办) (4)
若何(怎么办) 何以(怎么) 何乃(怎么) 无何(不久)
3.乎
(1)介词 相当于“于” 吾有何怨乎今之人
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凭借,用来
方法
(4)名词 表处所 (5)表约数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父去里所,复还
9.为
(1)介词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给,替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因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为了
适为虞人逐
(2)连词
为不能听,勿使出境
被 如,若
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
(3)语气助词 夫子何命焉为
何辞为
则
疑问 反诘
10.焉 (1)代词
6.且
(1)副词
存者且偷生,死者常已矣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暂且 姑且 将近 将要
(2)连词 表并列、递进、选择
河水清且涟猗
又
仓促以手搏之,且搏且却
一面…一面
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而且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况且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因命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佣者笑而应曰
表修饰(着)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地)
而 (2)第二人称代词
余知而无罪也
(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你的)
(3)助词
今日之从政者殆而 (耳)
(4)复音虚词 而已(罢了) 而后 (才)
而况(何况) 既而(不久)
2.何 (1)代词表疑问
大王来何操
什么
豫州今欲何至 哪里
(2)代词与“如”、“若”、“奈”连用,表示“怎
拿、用 凭、靠 依、按 在 于 由于 表时间界限 表地点界限
(6)连词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因为 藉以 以便 而
13.因
(1)介词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利势
依靠,凭借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依照,根据 趁着,随着
(4)副词
必有忍也,若能有继也
(5)形容词尾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乃,才 然
8.所(1)所+动词 表……的人(事、物、地方)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为+所 表被动 行将为人所并
(3)所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也
吾知所以拒子矣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祈使) 还是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反问)难道
(3)连词
其然乎?其不然乎?
(选择) 是……还是
其若是,孰能御之?
(假设) 如果
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让步 ) 尚且
先君若问此事,其将何辞以对 (转折 )然则、那么
(4)助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助词 无义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语助词 无义
(3)助词
还是
尚且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再说)
7.若
(1)代词 若入前为寿
若皆罢去归矣
更若役,复若赋
以若说论之 (2)动词
桓公退,再拜,请若此言
你 你们 你的 此
顺从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及,比得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像,似
(3)连词
天若有情天亦老
如果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或者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和
其志可以行乎天下 (2)助词 表语气
不亦说乎
疑问或反诘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美哉乎,山河之固
感叹
或能免乎
揣测
众言同,于是乎书
停顿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性态(词尾)
4.乃 (1)第二人称代词
今欲发(发兵)之,乃肯从我乎 你
家祭无忘告乃翁
(2)指示代词“这样”
你的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12.以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
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以为
视其所以
行事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名词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如、及 缘故
(3)代词
妾惟以一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
此
(4)副词
固以怪之矣
通“已”
(5)介词
以刀劈狼首 何以战 余船以次俱进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也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也 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指从此以往十五郡予赵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
(3)动词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
(4)副词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却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这才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于是
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仅、只
(5)复音虚词
无乃(恐怕)
乃尔(这样)
5.其
(1)代词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Hale Waihona Puke 我(们)的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妻子儿女)你(们)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它(们)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他(们)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这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的
其
(2)副词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推测)大概
诸君其筹之
(希望)应当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由于
(2)动词
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
因
(3)副词
相如因持璧却立 秦军解(松懈),因大破之
于是、就
(4)连词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因为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此
介词
乎 表决定,矣 表肯定,呢 表感叹
11.也
(1)句末语气助词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毋从俱死也 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
判断 疑问或反诘 呢 感叹,呀 祈使,啊 已然,了
(2)句中语气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
停顿 连举
(1)动词
指代,之
且焉置土石
疑问,哪里
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怎么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智)哉 什么
(2)兼词 兼有介词“于”与代词“之”、 “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在这里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在那里
(3)助词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表停顿,啊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词尾,然;
于是焉河伯然自喜 六艺从此缺焉欣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高考文言文虚词例释
高考文言文虚词18个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考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1.而
(1)连词
故齐国强而兵富。
并列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顺承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假设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 因果
梅皆病。
么样”今日之事何如
此为何若人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3)副词表反问或感叹
(4)复音虚词
何不试之以足 妇啼一何苦
开国何茫然
怎么
这么
多么
何其(多么) 何如 (怎么样) 奈何(怎么办) (4)
若何(怎么办) 何以(怎么) 何乃(怎么) 无何(不久)
3.乎
(1)介词 相当于“于” 吾有何怨乎今之人
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凭借,用来
方法
(4)名词 表处所 (5)表约数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父去里所,复还
9.为
(1)介词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给,替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因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为了
适为虞人逐
(2)连词
为不能听,勿使出境
被 如,若
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
(3)语气助词 夫子何命焉为
何辞为
则
疑问 反诘
10.焉 (1)代词
6.且
(1)副词
存者且偷生,死者常已矣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暂且 姑且 将近 将要
(2)连词 表并列、递进、选择
河水清且涟猗
又
仓促以手搏之,且搏且却
一面…一面
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而且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况且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因命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佣者笑而应曰
表修饰(着)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地)
而 (2)第二人称代词
余知而无罪也
(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你的)
(3)助词
今日之从政者殆而 (耳)
(4)复音虚词 而已(罢了) 而后 (才)
而况(何况) 既而(不久)
2.何 (1)代词表疑问
大王来何操
什么
豫州今欲何至 哪里
(2)代词与“如”、“若”、“奈”连用,表示“怎
拿、用 凭、靠 依、按 在 于 由于 表时间界限 表地点界限
(6)连词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因为 藉以 以便 而
13.因
(1)介词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利势
依靠,凭借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依照,根据 趁着,随着
(4)副词
必有忍也,若能有继也
(5)形容词尾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乃,才 然
8.所(1)所+动词 表……的人(事、物、地方)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为+所 表被动 行将为人所并
(3)所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也
吾知所以拒子矣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祈使) 还是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反问)难道
(3)连词
其然乎?其不然乎?
(选择) 是……还是
其若是,孰能御之?
(假设) 如果
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让步 ) 尚且
先君若问此事,其将何辞以对 (转折 )然则、那么
(4)助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助词 无义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语助词 无义
(3)助词
还是
尚且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再说)
7.若
(1)代词 若入前为寿
若皆罢去归矣
更若役,复若赋
以若说论之 (2)动词
桓公退,再拜,请若此言
你 你们 你的 此
顺从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及,比得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像,似
(3)连词
天若有情天亦老
如果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或者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和
其志可以行乎天下 (2)助词 表语气
不亦说乎
疑问或反诘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美哉乎,山河之固
感叹
或能免乎
揣测
众言同,于是乎书
停顿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性态(词尾)
4.乃 (1)第二人称代词
今欲发(发兵)之,乃肯从我乎 你
家祭无忘告乃翁
(2)指示代词“这样”
你的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12.以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
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以为
视其所以
行事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名词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如、及 缘故
(3)代词
妾惟以一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
此
(4)副词
固以怪之矣
通“已”
(5)介词
以刀劈狼首 何以战 余船以次俱进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也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也 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指从此以往十五郡予赵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
(3)动词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
(4)副词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却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这才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于是
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仅、只
(5)复音虚词
无乃(恐怕)
乃尔(这样)
5.其
(1)代词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Hale Waihona Puke 我(们)的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妻子儿女)你(们)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它(们)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他(们)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这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的
其
(2)副词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推测)大概
诸君其筹之
(希望)应当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由于
(2)动词
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
因
(3)副词
相如因持璧却立 秦军解(松懈),因大破之
于是、就
(4)连词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因为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此
介词
乎 表决定,矣 表肯定,呢 表感叹
11.也
(1)句末语气助词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毋从俱死也 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
判断 疑问或反诘 呢 感叹,呀 祈使,啊 已然,了
(2)句中语气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
停顿 连举
(1)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