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8个文言虚词用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虚词(完整版)PPT课件

文言虚词(完整版)PPT课件

CHENLI
6
1.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HENLI
7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3.若欲死而父。
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CHENLI
10
⑶而况:“何况”,更何况。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况石乎! 2.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 3.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CHENLI
11
⑷既而:不久,一会儿。 1.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2.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
CHENLI
15
①却看妻子愁何在。 ② 豫州今欲何至? ③ 何由知吾可也。 ①子恃何而往?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CHENLI
16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 今日之中国! ③作计何不量!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CHEN,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CHENLI
26
1.孰为汝多知乎!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5.而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HENLI
27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3.日食饮得无衰乎?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 ! 5.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高考语文ppt课件: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析

高考语文ppt课件: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析
知识清单五
1. 而 词性 例句
18 个文言虚词用法例析
连词。 可连接 词、 短语和 分 句,表 示多种 关系
代词
释义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 蟹六跪而 二螯 ( 《劝学》 ) . 译为“又”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 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 《 ( 劝学》 ) . “而且” 余方心动欲还,而 大声发于水上。 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接 . 着”,或不译 (《石钟山记》) 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劝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 . 是”“却” 学》) 诸君而 有意, 瞻予马首可也。 ( 《冯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 . 果”“假如” 婉贞》)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定)语和 吾尝终日而 思矣。 ( 《劝学》 ) . 中心词,可不译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 而 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 . 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你”
续表 词 性
例句
释义
只表示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 代 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 无忘告乃 翁。 ( 《示儿》 ) 词 . “你”。不能作宾语 夷门抱关者也。 《信 ( 动 嬴乃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 . 词 陵君窃符救赵》) 译为“是”“就是”等
5.其 词 性
例句
续表
词性
释义 助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放在疑问句之末, . 词 表示诘问,可译为 (《鸿门宴》) “呢” 动词 北冥有鱼, 其名为 鲲。 《 ( 逍遥游》 ) 叫做、称为 . 连词 秦为 知之, 必不救也。 《战国策 ( · 秦 . 如果,假如 策四》)
例句
10.焉 词性
例句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 .
4.乃 词 性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解ppt课件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解ppt课件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Page 16
⑥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于倒置的定语 与中心语之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3)用作动词。可译作“往”“至”“到……去”。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史记·淳于髡》)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大概、或许、差不 多、几乎、大约、 似乎
表 谦 敬
请、谨、窃、忝、辱、敢、请求、私下、幸而


频率 副词
再、迭、频、数、又、复
第二次、再一次、 频繁、屡次等
Page 9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 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 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 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译: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 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
(4)活用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 例: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
Page 23
(5)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 个”“那些”“那里”。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Page 15

18个文言虚词优选详解(共61张PPT)

18个文言虚词优选详解(共61张PPT)
“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 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 》 zhàn) ③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Page 11
第十一页,共六十一页。
(二)用作疑问(yíwèn)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 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 这样”。
Page 3
第三页,共六十一页。
返回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 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cuīwén),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 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 宴》)
Page 10
第十页,共六十一页。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dù juān tí xuě)猿哀鸣。 (《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课件

《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课件

学习文言文虚词的方法和技巧
1
阅读经典文言文
多读经典文言文作品,理解虚词的使用
背诵文言文句子
2
场景和含义。
通过背诵文言文句子,熟悉虚词的搭配
和用法。
3
参加文言文讲座
参加文言文讲座,深入了解虚词的细节
练习虚词运用
4
和语境。
通过练习,加强对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 力。
运用文言文虚词的重要性
熟练掌握文言文虚词的使用,有助于准确理解和翻译古代文献,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同时,对于 学习现代汉语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积极的影响。
虚词的分类
虚词可以分为标志位虚词、语气词、关联词和助词 等不同类型。
常见文言文虚词举例
1 标志位虚词
如「之」、「者」等,用来标志名词或动词 的作用关系。
2 语气词
如「乎」、「哉」等,用来表示不同的语气 或感情。
3 关联词
如「而」、「何以」等,用来连接句子或句 子中的成分。
4 助词
如「之」、「所」等,用来补充动词或形容 词的意义。
《文言文十八个虚词》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定义和分类,并提供常见虚词的举例。 还将探讨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学习虚词的方法和技巧。最后, 我们将讨论运用文言文虚词的重要性。
虚词的定义与分类
什么是虚词?
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用来衔接 句子成分或表达语气、关系等。
文言文中虚词的功能与作用
衔接句子成分
虚词帮助衔接句子的主体、宾语、谓语等不同 成分,让句子结构更完整。
引导关系与逻辑
通过虚词的使用,文言文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句 子之间的关系和逻辑。
表达语气与情感

高考语文ppt课件: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析(26页)

高考语文ppt课件: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析(26页)

续表 释义 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 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 .. “用来„„的,凭借 也。(《师说》) 来„„” 此先汉所以 兴隆也。 ( 《出师 表原因, 可译为“„„的原 .. 因” 表》) 例句
所 以
9.为 词性
例句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外人道 .
释义
介 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用为“向”“对”等 也。”(《桃花源记》)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公为 我献之。 ( 《鸿门宴》 ) . 可译为“替”“给”等 为 其来也,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 可译为“当”“等到”等 (《晏子使楚》) 天下熙熙,皆为 利来;天下攘攘,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 可译为“为着”“为了” 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吾见其难为 ,怵然为戒,视为止,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 可译为“因为”“由于” 行为迟。(《庖丁解牛》) 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鸿门 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 . “被” 宴》)
介 词
续表
词性 例句 释义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 夫夷以 近,则游者众。(《游 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 . 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 褒禅山记》) 者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 入。(《游褒 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行为与后一行为 . 是先后关系,不可易位。可不译 禅山记》) ①作《师说》以 贻之。(《师 . 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 说》) 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作 ②不宜妄自菲薄,以 塞忠谏 . “来”“用来”“以致”等 之路也。(《出师表》) 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译 . 为“因为” (《游褒禅山记》) 木欣欣以 向荣,泉涓涓而始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 . “而”,或省去 流。(《归去来兮辞》) 固以 怪之矣。(《陈涉世家》) 通“已”,已经 .

18个文言虚词用法PPT课件

18个文言虚词用法PPT课件

• 副词,表期望。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选择。
02.12.2020
13
• 吾其还也。
• 副词,表商量,“还是”
•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代词
•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
其一富。
的”
•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 副词,表反问,“难道”
•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
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 是”。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
马生序》表假设。)
02.12.2020
12
“其”练习(名师第5点)
•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 指示代词,表远指。 “那”“那些”。
02.12.2020
5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 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 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 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 志。不译。
•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 志。不译。
• 结构助词。 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 音节助词,无义。 • 动词,译作“到达”。
02.12.2020
7
简能而任之
聚之咸阳
持其踵为之泣

18个文言虚词意义用法及练习ppt课件

18个文言虚词意义用法及练习ppt课件

……的事 ……的人
;.
36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而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3
二、以
一、介词:把,拿,凭,用,按照,在 二、连词:而(表六种关系) 三、动词:认为 四、副词:已(已经;停止) 五、助词: 六、名词:原因 ※※固定短语:以为(把……当作;认为)
上帝因为我历来有些功德,才宽恕了我弟弟的罪过。
;.
19
八、与
一、介词、连词:和,同,跟 二、通假字:欤 三、动词:给;交好;赞同;归附 ①今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②可得闻与? ③孰能与之?天下莫不与也。 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⑤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
20
九、且
一、副词:⑴暂且;⑵况且;⑶尚且;⑷将要 二、连词:⑴并且,而且
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⑵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⑶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⑸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⑹相与枕藉乎舟中。
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⑻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⑼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
32
十六、乃
一、副词。⑴于是,就 ⑵竟然 二、判断动词,是,就是,原来是。 三、代词,你,你的。
;.
6
三、其 一、代词: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指示。 二、副词:⑴表反问;⑵表惴测;⑶表祈使。 三、连词:⑴其……其,表选择。⑵表假设。
解释以下各句中的“其”字 ①则或咎其欲出者。 ②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③其若是,孰能御之 ?
;.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课件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课件
短语,表示“…的人、 …的事物、 …的情况”等。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此余之所得也。
2)指代不定数,译为“上下、左右”,放在数量词之后。 从弟子女十人所。《西门豹治邺》
2、“为…所…”,表被动。 若所皆且为所虏。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复音虚词 1)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秦伯悦,与郑人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连词,译为“和、及”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句末语气词,通“欤”,表疑问或感叹。 其可怪也欤? 4、动词“给予”“结交”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乃的用法
1、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才”; 良乃入,具告沛公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霓为衣兮风为马。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如姬为公子泣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5)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 行。
6)慎勿为妇死
4、表反问、感叹的句末语气词,可 译为“呢、啊”。
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 之民父子为!
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我愿与汉王挑战,决一胜负,不要白
“为”的用
2、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
为”。
法 1、介词,可译为“被、替、向、一羽晋之文不之举事,》为)不用力焉。(《齐桓
对、在、为了、因为”。
3、动词,可译为“做、担任、作为、
1)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 认为、成为、是”。
遣。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2)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3)不足为外人道也
3)吾其还也。 4)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且”的用法
1、副词,译为“暂且、将要、将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何
▪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 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 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 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 相通。
▪ (一)用作疑问代词。 ▪ (二)用作疑问副词。 ▪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 (四)何:通“呵”,喝问。 ▪ 复音词
▪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就像
7.【若】
▪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喝问
▪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哪里”“什么”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为什么
▪ 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多么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为什么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于,对
▪ 吾尝疑乎是 乎:对。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
4.【乃】
▪ 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 “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 属于假借义。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 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 那是属于假借。
▪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 (二)用作代词。 ▪ (三)用作动词,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你的 ▪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这样 ▪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恐怕乎……
▪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这样
5.【其】
▪ (一)用作代词
▪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 度、反诘(问)、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 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 “大概”“难道”“还是”“可要”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让步关系,尚且 ▪ 示赵弱且怯也 又 ▪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 ▪ 若属皆且为所虏 将近,将要,快要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暂且,姑且
▪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怎能”
▪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
免成役
“不久”“没多久”
3、乎
▪ (一)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 “吗”“呢“;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
▪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 同的翻译 (于,在,对,比)
意义相通。通“如”,好像,如同。
▪ (四)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 ▪ (五)复音虚词: ▪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 【而后】才,的意思。 ▪ 【既而】不久,一会儿。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表并列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递进关系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承接关系 ▪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转折关系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假设关系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修饰关系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因果关系 ▪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目的关系 ▪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用作代词,你的 ▪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用作代词,这样 ▪ 军惊而坏都舍 通“如”:好像,如同
6.【且】
▪ (一)用作连词。 ▪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 3、让步关系,尚且,还 ▪ 4、并列关系:又,一面……,一面…… ▪ 5、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 6、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 ▪ (二)用作副词 ▪ 1、将近,将要,快要 ▪ 2、暂且,姑且 ▪ (三)复音虚词 且夫 且如
▪ (三)用作连词
▪ (四)用作助词,或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 加强形容的作用,或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可不译。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他们,指古人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这 ▪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其中的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三)用作助词,可作词尾,译为“……的样 子”“……地”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于,在
表示商量或期望等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
▪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 其然乎?其不然乎?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
御之? 表示假设关系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用作助词,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 (一)用作副词。 ▪ (二)动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
译为“是”“就是”“原来是”等。
▪ (三)用作代词。 ▪ (四)连词 ▪ (五)复音虚词:无乃 ,乃尔
▪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才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竟(然)
▪ 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只
又,而
▪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