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化学师上岗证考试大纲
实验核医学复习提纲
1.什么是元素、同位素、核素?元素:凡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
每种元素可以包括若干种核素。
同位素:是表示核素间相互关系的名称。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核素,由于属于同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故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或彼此是同位素。
核素:是表示某种原子具有一定特征的名称。
凡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均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2.衰变有几种形式?分别是什么?核衰变的5种主要方式:α衰变Q He Y X A Z A Z ++→--4242 如MeV He Rn Ra 86.4422228622688++→ β-衰变Q v Y X A Z A Z +++→-+β1 如MeV v S P 711.132163215+++→-β β+衰变 Q v Y X A Z AZ+++→+-β1 如MeV v C N 190.1136137+++→+β 电子俘获(EC)Q v Y e X A Z A Z ++→+--1 如Q v Te e I ++→+-1255212553 γ跃迁 如γ+→→Tc Tc Mo m 999999 这里注意同质异能素的概念。
3.掌握核衰变规律并会计算。
单个放射性原子的衰变可视为偶然事件,但对含有大量放射性原子的总体而言,放射性核素的衰变服从统计规律。
t 0时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总数为N 0,经历一段时间衰变到t 时,其尚未衰变的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总数N 为:t e N N λ-=0λ为衰变常数,其含义为每一放射性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
λ是特征性参数,只取决于该核素的核物理性质。
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物理半衰期T1/2表示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特征。
2/1002/T e N N λ-= 2/1693.0T =λ t T t e N e N N 2/1693.000--==λ 上述公式为基本原理公式,计算时不用此公式,具体参见课件。
4.如何减少放射性测量误差?答:一是降低本底,增加样品计数;二是适当延长样品和(或)本底的测量时间。
核医学大纲
核医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核物理基础与核医学仪器1.掌握: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核素及其分类,核医学仪器的组成及其显像原理,闪烁探测器的组成及其探测原理,伽玛照相机、SPECT/CT和PET/CT的组成以及显像原理。
2.熟悉:衰变模式及类型,其他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3.了解:带电粒子、高能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四、重点英文问词汇:Isotope, Radionuclide scan, Tomography, Decay, Electrum capture Background, Radiation decay, 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Sagittal, Coronal, Reconstruction, Generator, SPECT, SPECT/CT, PET/CT.六、思考题:1.射线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 α、β、γ射线中,哪种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哪种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3.物理半衰期,生物半衰期和有效半衰期有哪些区别?4.为什么射线能够被γ闪烁器探测器探测?5.PET和SPECT仪器的工作原理有何区别?第二章放射性药物与辐射防护1.掌握:(1)常用放射性药物的浓聚机理(2)临床核医学中常用放射性药物的物理特性(例如99m TcO4-, 99m Tc-MDP,99m Tc-MIBI,99m Tc-MAA, 99m Tc-DTPA, 99m Tc-EHIDA,131I, 18F-FDG etc ).2.熟悉:常用放射性药物,放射核素纯,放射化学纯,放射性活度,辐射安全。
3.了解:(1)钼锝发生器系统。
(2)有关锝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的制备。
(3)锝标记的放射性药物的质量保证。
(4)放射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四、重点英文问词汇:Radiophamaceutical,radionuclidic purity,radiochemical purity,radioactivity,Radiation safety,Molybdenum-99/Technetium-99m generator systems,Quality assurance,labeled radiopharmaceuticals,exposure, absorbed dose, equivalent dose.六、思考题:1.放射化学纯度和放射性核素纯度有何区别?2.为什么要对放射性药物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外照射的防护措施有哪些?4.如何处理放射性废物?第三章体外分析与显像术1.掌握:(1)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学。
《核医学上岗证》第五章放射防护.ppt
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 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15 mSv 其他任何器官或组织年当量剂量不得超过50
mSv
– 皮肤 – 手、足 – ……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个人剂量限值----特殊工作人员:职业照射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核医学相关的放射防护标准
标准名称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
防护标准 低能γ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防护
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
个人剂量限值----放射性工作人员职业照射
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应超过20 mSv; 任一年内的有效剂量不应超过50 mSv; 眼晶体年当量剂量150 mSv 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年当量剂量不应超过500
mSv
– 皮肤 – 手、足 – ……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个人剂量限值----公众照射
控制区
– 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区域 – 制备、分装放射性药物的操作室、给药室、治疗病
人的床位区等
监督区
– 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区域 – 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标记实验室、显像室、诊断病人
的床位区、放射性核素或药物的贮存区、放射性废 物贮存区等
非限制区
– 办公休息单元的各房间、报告室、会议室等
核医学医师上岗证考试大纲
(2)胃食道返流显像 (3)胃排空试验 (4)十二指肠-胃返流显像 3.消化道出血显像 (1)99mTc 标记硫胶体消化道出血显像 (2)99mTc 标记红细胞消化道出血显像 (3)99mTc-RBC 和 99mTc 胶体作消化道出血显像的比较 4.异位胃黏膜显像 (1)美克尔憩室显像 (2)Barrett’s 食管显像 5.肝胆系显像 (1)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 (2)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 (3)肝脾胶体显像 (4)肝动脉灌注显像 6.消化系统核医学中的非影像学方法 (1)尿素呼吸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4)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的相互作用 (5)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4.99mTc 化学与 99mTc 的放射性药物 (1)Tc 的主要化学性质 (2)99mTc 的标记 (3)99mTc 发生器 (4)临床常用的 99mTc 的放射性药物 5.放射性碘、镓、铟、铊药物 (1)123I、131I、67Ga、111In、与 201Tl 的来源 (2)放射性碘标记 (3)放射性铟标记 (4)临床常用碘、镓、铟、铊的放射性药物 6.放射性治疗药物 (1)核素的选择 (2)临床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治疗药物 7.放射性药物新进展 (1)受体显像剂 (2)代谢显像剂 (3)乏氧显像剂 (4)肿瘤导向诊断与导向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5)基因显像与基因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6)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3.门电路心血池显像(平面及断层)与心功能参数 (1)门电路心血池平面显像 ①原理 ②适应证 ③显像剂 ④显像方法 ⑤正常图像及相关功能参数 ⑥异常图像及相关功能参数 ⑦临床应用 (2)门电路心血池断层显像 4.心肌灌注显像(平面及断层) (1)原理 (2)适应证 (3)显像剂 (4)显像方法 (5)正常图像 (6)异常图像 (7)临床应用 5.心肌受体显像 (1)原理 (2)显像剂 (3)显像方法 (4)影像分析 (5)临床应用 6.介入试验 (1)运动负荷试验 ①原理 ②适应证及禁忌证 ③运动试验的方法
核医学复习大纲
核医学复习大纲核医学总论核素:具有特定原子序数、质量数和核能态,且其平均寿命长得足以被观测的一类原子。
现已知的核素分为稳定核素和放射性核素两类核医学定义核医学是采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较强的新兴学科。
放射性核素显像基本原理与特点放射性核素显像:是一种以脏器和病变聚集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的量为基础的脏器和病变显像方法基本原理: 基本条件:放射性显像剂、核医学显像仪器。
代谢和功能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PET阳性显像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由于病灶放射性高于正常脏器、组织,故又称“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图1-28B),如放射免疫显像、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肝血管瘤血池显像等。
阴性显像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减低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正常的脏器、组织因摄取显像剂而显影,其中的病变组织因失去正常功能不能摄取显像剂或摄取减少而呈现放射性缺损或减低,故又称“冷区”显像核素显像的特点优点◆功能依赖性显像,提供脏器血流、功能、生化代谢、受体和基因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多数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反映病理生理变化)。
◆选用特定显像剂可显示特定的脏器或病变,特异性较高。
◆影像多能提供数字化信息,便于定量测定各种变化参数。
◆脏器和病变多为全影显示,有利于直观形态和客观测定功能。
缺点◆受核医学显像仪器空间分辨率和成像的信息量的限制,ECT所得脏器和病变影像的清晰度不及CT、MRI,影响对细微结构的精确显示。
◆不能同时显示多个脏器或组织的影像,影响对病变的定位及观察它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在这些方面远不及CT、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显像原理•18F-FDG是葡萄糖的模拟物,可以被各种组织细胞摄取、吸收,在细胞内己糖激酶的作用下变成6-磷酸-FDG后,不再参与进一步的代谢过程。
•18F-FDG在细胞内的浓聚程度与细胞内葡萄糖的代谢水平高低呈正相关。
核医学影像化学师考试大纲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化学师专业考试大纲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化学师专业考试大纲第一章核医学放射性药物总论1. 核医学定义与内容(1) 定义(2) 内容(3) 发展简史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1)示踪剂的概念(2)示踪技术的原理(3)示踪技术的优点(4)示踪技术的缺点与局限性(5)示踪实验的设计(6)示踪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应用3. 放射性药物的定义、分类(1) 定义(2) 分类4. 放药的理想性质与特点(1) 理想性质(2) 特点5. 放射性药物体内定位机制(1) 特异性摄取(2)特异性结合(3) 代谢性滞留(4) 通道、灌注和生物分布区(5) 物理或化学吸附(6)微血管栓塞(7) 细胞吞噬和胞饮作用(8) 排泄清除(9)简单扩散6. 放药使用原则(1) 正确使用总原则(2)小儿应用原则(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应用原则7. 放药应用的基本考虑(1) 正确选择放射性药物(2) 内照射剂量(3)施用放射性药物的防护最优化(4)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相互作用(5)放射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8.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1)显像原理(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理(3)显像条件及其选择(4)显像类型(5)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6)图像质量的评价(7)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第二章药物在体内运动规律1. 药物的作用过程(1) 药剂相(2) 药代动力相(3) 药效相2. 药代动力学模型及参数(1) 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2) 药代动力学参数(3) 房室模型3. 药物的吸收(1) 细胞膜(2) 药物的跨膜转运(3) 药物跨膜转运动力学(4) 药物的化学结构对吸收的影响4. 药物的体内分布(1)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2)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3) 药物在组织的分布(4) 药物的化学结构对分布的影响5. 药物的生物转化(1) 药物生物转化的化学途径(2) 药物代谢的过程和结果(3)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转化6. 药物的消除(1) 药物的消除过程(2) 药物的化学结构对消除的影响第三章核物理基础1. 原子核(1) 原子结构(2) 原子核结构(3) 结合能(4)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2. 核的放射性衰变(1) α衰变(2) β衰变(3) β+衰变(4) 电子俘获(5) γ衰变(6) 内转换3. 放射性活度和单位(1) 放射性活度定义(2) 活度单位(3)放射性浓度4.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1) 衰变规律(2) 衰变常数(3) 半衰期(4) 递次衰变5. 核反应(1) 核反应概念(2)核反应分类(3)核反应遵从的守恒定律(4)反应能(5)反应道(6)核反应截面(7)核反应产额(8)回旋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9)反应堆实现的核反应6.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 电离和激发(2) α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 β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7. 电离辐射量及其单位(1) 照射量(2) 吸收剂量(3) 当量剂量(4) 有效剂量第四章核医学仪器设备1.核医学设备分类(1)按用途分类(2)按探测原理分类2. 活度计(1)活度计组成与工作原理(2) 活度计性能(3) 活度计的质量控制3. 放射防护仪器(1)个人剂量仪(2)表面沾污检测仪(3) 环境检测仪4.SPECT与γ相机(1) SPECT与γ相机结构(2) SPECT与γ相机原理概述5. PET(1) PET工作原理(2) PET设备结构6. 兼容型ECT-SPECT/PET(1)基本构成和成像原理(2)ECT符合成像与专用型PET成像的差异7. PET/CT(1)PET/CT的结构(2)PET/CT图像与PET图像的区别8. Micro PET(1)Micro PET的基本结构(2)Micro PET的性能9.回旋加速器(1)回旋加速器的理论基础(2)回旋加速器的原理(3)加速器的主要参数(4)回旋加速器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功能(5)核素的生产第五章核医学放射防护1.辐射的生物效应(1) 随机效应(2) 确定性效应2.放射防护的标准与原则(1)放射性防护的标准(2)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个人剂量限值3.核医学工作场所(1)选址(2)三个功能分区4.核医学工作中的防护(1)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2)核医学工作中的放射防护要求(3)核医学中患者的防护原则及措施(4)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5)剂量监测5.放射性废物处理(1)固体废物的处理(2)液体废物的处理(3)气体废物的处理第六章放射性测量的统计学问题1.测量与误差(1)测量(2)误差(3)平均值(4)误差的表示(5)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2.误差的传递与计算(1)平均误差的传递(2)标准误差的传递3.有效数字与运算(1)有效数字的概念(2)数字取舍规则(3)有效数字运算规则4.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误差(1)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涨落(2)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误差5.统计误差的控制(1)样品净计数率的标准误差(2)计数率误差的控制(3)按测量精度确定测量时间第七章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制备1. 概述(1)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选择(2) 基本来源(3) 次级来源2. 反应堆生产(1) (n, r)过程(2) (n, f)过程3. 带电粒子加速器生产4.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生产(1) 单光子核素发生器(2) 正电子核素发生器(3) 治疗用核素发生器第八章放射性标记化合物1. 概述(1) 标记化合物的命名、分类(2) 标记化合物的若干基本概念(3) 放射性核素的选择(4) 医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特点2. 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 化学合成法(2) 生物合成法(3) 同位素交换法(4) 金属络合法3.碳-14(14C)及氚(3H)标记化合物(1)14C 和3H标记方法(2)14C 和3H标记化合物的应用4.放射性性标记化合物的辐射自分解增加一章:第九章单克隆抗体放射性药物1.抗体放射性标记简介2.99m Tc进行抗体的标记3.放射性碘的抗体标记4.其它放射性金属核素的抗体标记(1) 111In的放射性标记(2) 90Y的放射性标记(3) 64Cu的抗体标记(4) 89Zr的抗体标记(5) 177Lu的放射性标记(6) 188Re的放射性标记第十章放药的监管与质控1.医疗机构制备和使用放药的监管(1)监管医疗机构制备和使用放药的法律和法规(2)医疗机构制备和使用放药有关监管机构及职责(3)医疗机构制备和使用放射性药品的许可(4)医疗机构研制正电子放射性药品的备案(5)医疗机构制备正电子放药的制备和质控管理2.医疗机构制备正电子类放药的质量管理(1)质量保证(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3)质量控制(4)医疗机构制备正电子放射性药品质量管理要点3.放射性药品质量检验(1)概述(2)物理检验(3)化学(放射化学)检验(4)生物检验4.放射性药品质量控制实施方案(1)医疗机构制备正电子放药质控实施方案(2)医疗机构制备锝[99m Tc]放药质控实施方案第十一章99m Tc放射性药物(贾红梅教授负责完善编写)1.锝的制备和核性质2.锝的配位化学和标记方法(1) 锝的一般化学性质(2) 锝的氧化还原电势(3) 锝的还原剂(4) 锝的价态(5) 锝的配位化学(6) 99m Tc的标记方法和影响99m Tc标记率的因素2. 99m Tc标记的放射性药物(1) 99m Tc -高锝酸钠(2) 骨显像剂(3) 肾显像剂(4) 肝胆和肝显像剂(5) 心肌显像剂(6) 脑显像剂(7) 淋巴显像剂(8) 肿瘤显像剂第十二章放射性碘、磷、镓、铟、铊药物及骨痛治疗药物1.放射性碘药物(1)放射性碘的物理化学性质(2)放射性碘标记(3)131I-碘化钠(4)间-碘苄胍(5)碘标记的单克隆抗体(6)碘标记的受体显像剂2.减轻骨疼痛用放射性药物(1)89Sr-氯化锶(89SrCl2)(2)铼[186Re或188Re]羟乙基二膦酸盐(3)钐[153Sm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3.P-32放射性药物(1)血液病治疗药物(2)放射性胶体治疗剂4.放射性镓、铟、铊的放射性药物(1)镓、铟、铊的化学通性(2)67Ga-citrate(3)放射性铟标记及其化合物(4)201TlCl注射液第十三章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氟-18标记的放射性药物(1)18F-FDG(2)18F-FLT(3)18F-FMISO(4)18F-FET(5)18F-AV45(5)F-18化钠2.碳-11标记的放射性药物(1)11C-胆碱(2)L-11C-蛋氨酸(3)11C-乙酸钠(4)11C-氟马西尼(11C-FMZ)(5)11C-雷氯必利(11C-Raclopride)(6)11C-CFT(7)11C-PIB3.其它正电子药物(1) [13N] 氮-氨(13N-NH3)(2) 氧-15水(3) 固体靶正电子药物(新增加)64Cu,124I(4) 发生器正电子药物68Ga第十四章放射性药物研究进展1.临床使用的放射性药物(或批准用于临床的放射性药品)2.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放射性药物(介绍层次:(1)用途:诊断或治疗;(2)脏器或疾病种类;(3)不同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3.放射性药物的发展趋势。
核医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核物理基础知识元素:凡是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称为一组元素..同位素isotope:凡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如:1H、2H、3H..同质异能素:凡是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而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的元素叫同质异能素..核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能量状态均相同原子属于同一种核素..例如:1H、2H、3H、12C、14C198Au、99m Tc、99Tc1.稳定性核素stablenuclide稳定性核素是指:原子核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变化的核素;它们的质子和中子处于平衡状态;目前稳定性核素仅有274种;2.放射性核素radioactivenuclide放射性核素是一类不稳定的核素;原子核能自发地不受外界影响如温度、压力、电磁场;也不受元素所处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而转变为其它原子核的核素..核衰变的类型1.α衰变αdecay:2.-衰变-decay:3.+衰变:4.γ衰变:核衰变规律1.物理半衰期physicalhalflife;T1/2:放射性核素衰变速率常以物理半衰期T1/2表示;指放射性核素数从No衰变到No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物理半衰期是每一种放射性核素所特有的..数学公式T1/2=0.693/λ2.生物半衰期Tb:由于生物代谢从体内排出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之..3.有效半衰期Te:由于物理衰变与生物的代谢共同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之..Te、Tb、T1/2三者的关系为:Te=T1/2·Tb/T1/2+Tb..4.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A: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放射性活度的单位是每秒衰变次数..其国际制单位的专用名称为贝可勒尔Becquerel;简称贝可;符号为Bq..数十年来;活度沿用单位为居里Ci1Ci=3.7×1010/每秒..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电离chargedparticles: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和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使电子脱离原子轴道而形成自由电子的过程称电离..2.激发:如果原子的电子所获得能量还不足以使其脱离原子;而只能从内内层轴道跳到外层轴道..这时;原子从稳定状态变成激发状态;这种作用称为激发..2.散射:射线由于质量小;进行途中易受介质原子核电场力的作用而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散射..3.韧致辐射:快速电子通过物质时;在原子核电场作用下;急剧减低速度;电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动能转化为连续能量的X射线发射出来;这种现象称为韧质辐射..4.湮没辐射:正电子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在介质中运行一定距离;当能量耗尽时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而转化成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自为0.511Mev的γ光子而自身消失;称湮没辐射..5.吸收absorption:射线在电离和激发的过程中;射线的能量全部耗尽;射线不再存在;称作吸收..吸收前所经的路程称为射程..吸收的最终结果是使物质的温度升高..6.光电效应:γ光子和原子中内层K、L层电子相互作用;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的光子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7.康普顿效应:能量较高的γ光子与原子中的核外电子作用时;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核外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核束缚称为高速运行的电子;而γ光子本身能量降低;运行方向发生改变;称康普顿效应..常用的辐射剂量及其单位1、照射量①照射量exposure是直接度量χ或γ射线对空气电离能力的量;可间接反映χ;γ辐射场的强弱;是用来度量辐射场的一种物理量..②照射量的国际制单位是库仑/千克C/kg;旧有专用单位为伦琴R..③1伦琴=2.58×10-4C/Kg;1R=1000mR;1mR=1000μR2、吸收剂量①吸收剂量absorbeddose:为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吸收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是反映被照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②定义吸收剂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戈瑞Gray;以Gy表示..1Gy=1J/kg..③旧有专用单位为拉德;以rad表示;1Gy=100rad思考题:1.名词解释: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活度、元素、核素、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电离、激发、湮灭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有效半衰期..2.放射性核素的特点是什么3.核衰变的方式4.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几种..第二章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分类一按照射方式分1.外照射2.内照射3.局部照射4.全身照射二按照射剂量率分1.急性效应acuteradiationeffect大剂量率照射;短时间内达到较大剂量;表现迅速的效应2.慢性效应chronicradiationeffect低剂量率长期照射;随着照射剂量增加;效应逐渐积累;经历较长时间才表现出来..三按效应出现时间分1.早期效应earlyeffect照射后立即或数小时后出现的效应..2.远期效应lateeffect亦称远后效应..照射后经历一段间隔时间一般6个月以上表现出的效应..四按效应表现的个体分1.躯体效应somaticeffect受照射个体本身所发生的各种效应..2.遗传效应geneticeffect受照射个体生殖细胞突变;而在子代表现出的效应..五按效应的发生关系分1.确定性效应determinateeffect:指效应的严重程度不是发生率与照射剂量的大小呈正相关;最大容许剂量50mSv/年2.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effect:指效应的发生率不是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这种效应在个别细胞损伤主要是突变时即可出现..不存在阈剂量..131I治疗甲亢发生甲减的概率3%/年二、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1.辐射类型电离密度大;射程小;内照射时生物学效应相对较强..如>>γ电离密度小;射程大;外照射时生物学效应强.. 如γ>>2.剂量和剂量率3.照射方式全身照射比局部照射效应强..同等剂量照射;一次照射比分次照射效应强..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1.种系差异2.性别3.年龄4.生理状态5.健康状况三介质因素放射防护措施基本措施:时间保护、距离保护、屏蔽保护、合理使用放射源、选择毒性小的核素..目前科研和医疗等仪器中使用的辐射源有:封闭源和开放源两类..1.封闭源有各种射线装置、X线机、治疗用加速器..主要危害是外照射2.开放源主要是基础和核医学中常用的各种放射性核素..主要危害是内照射、体表污染、外照射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①时间防护;②距离防护;③屏蔽保护..本章思考题:加粗为重点1.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放射防护的目的是什么3.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的含义是什么4.核医学内、外照射防护的原则是什么第三章核医学总论临床核医学:是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应用的一门学科..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体外免疫检测;放射性核素治疗;疾病的病因研究;治疗药物的研究..核仪器:在诊疗及科研工作中;凡能用来探测和记录射线种类、活度、能量的装置统称为核仪器..放射性药物:凡是符合医用要求的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并且能引入体内进行诊断、治疗的制剂称为放射性药物..临床核医学的诊疗原理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1.细胞选择性摄取原理2.化学吸附原理3.细胞摄取及分泌原理4.暂时性血管栓塞原理5.特异性结合原理6.体液分布原理7.亲和性原理8.代谢显像原理9.空间分布显像原理思考题:1.临床核医学的定义是什么2.何谓核医学仪器4.临床核医学有哪些诊疗原理第四章体外分析技术放射免疫分析RIA原理①*Ag+Ab←─→*Ag-Ab+*Ag+Ag↑↓Ag-Ab+Ag②一定量的*Ag和Ab④*Ag和Ag的总量大于Ab上的有效结合位点时⑤*Ag-Ab的形成量随着Ag量的增加而减少;呈反比关系..临床应用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检测项目1.TT4甲亢甲减2.TT3甲亢甲减3.FT4甲亢;甲减结果不受TBG4.FT3甲亢;甲减..结果不受TBG5.TSH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6.rT3甲亢;甲减;低T3综合征7.TGAb<30%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8.TMAb<15%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9.TRAb<13U/LGraves病思考题1.RIA的原理是什么2.甲亢的临床应用第五章内分泌系统一甲状腺显像原理:①甲状腺是唯一摄取碘的器官;131I能释放γ射线;利用显像仪可在体外得到甲状腺影像..②99m TcO4与I同属一族均能被碘泵泵入甲状腺;99m TcO4仅在甲状腺短暂停留;但已足够行体外甲状腺显像..二种显像剂的优缺点:①131I特异性高;可行异位甲状腺;甲癌转移灶的诊断..但有射线孕妇;哺乳妇;<12岁的儿童均不能做..并有食物;药物等影响吸收的因素..②99m TcO4无禁忌症;不受食物;药物影响..但唾液腺;胃粘膜;口腔;食道;膀胱都会显像故特异性不强..临床应用:1、异位甲状腺的诊断——胸骨后;舌骨下;卵巢..234、寻找甲癌转移灶5、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观察6、进一步检查:a.热结节;b.冷;凉结节的鉴别诊断二甲状腺摄131I试验原理:甲状腺是唯一能摄碘的器官;131I能发出γ射线在体外能测到131I在甲状腺的聚排情况;就能了解甲状腺的摄取;合成;分泌功能..临床应用1.计算甲亢治疗剂量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多数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而且摄131I率高峰前移..虽本法对甲亢的诊断率可达90%左右;但本法属体内法;检查前需禁碘;检查时间较长;一般不作为首选方法;且摄131I率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平行;也不宜用做监测甲亢用药剂量和疗效的评价..3.亚急性甲状腺炎:由于甲状腺滤泡受到破坏;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因储存于甲状腺滤泡中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引起周围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出现摄131I率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离现象..但在其恢复期摄131I率可正常或增高..4.单纯性甲状腺肿:散发性甲状腺肿;如青春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的甲状腺肿多属机体碘需求量增加;造成碘相对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由于机体处于碘饥饿状态;两者都表现为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但无高峰前移;可与甲亢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呈正常或增高..三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原理:正常状态下;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与垂体前叶分泌的TSH存在着反馈调节作用:TT3、TT4↑;TSH↓;对甲状腺刺激作用↓;甲状腺摄取碘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甲亢时;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关系遭到破坏;甲状腺功能处于自主状态;甲状腺摄碘、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均不受抑制..诊断标准:•抑制率>50%=正常•抑制率25—50%=可疑•抑制率<25%=甲亢临床应用1.排除甲亢抑制率正常时;提示垂体—甲状腺轴存在着正常调节关系;可以排除甲亢的存在;2.诊断甲亢不抑制时;表明垂体—甲状腺轴正常的调节关节遭到破坏;可诊断为甲亢;部分抑制时;为可疑甲亢;需结合其它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而确定..3.鉴别突眼的性质如有些甲亢突眼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而垂体—甲状腺轴调节关系被破坏为其重要特征;即抑制率<25%..另可用于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当甲状腺扫描提示为“热结节”时;以上述方法服甲状腺片1周后再行甲扫;如果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受抑制;而“热结节”不受抑制;则可确诊为功能自主性结节..四甲状旁腺显像原理:1.99M TcO4只进入甲状腺而不进入甲状旁腺;99M TC-MIBI和201TI可进入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用减影方法即可获得甲状旁腺的影象..2.用99M TC-MIBI双时相法也可..99M TC-MIBI在甲状腺的时间比甲状旁腺的时间短..思考题:1.甲状腺功能测定的原理是什么2.甲状腺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3.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的临床应用..1.99m TcO4-与131I作为甲状腺显像剂有何不同2.如何应用核医学检查方法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3.99m Tc-MIBI双时相法进行甲状旁腺显像的原理是什么第六章神经系统显像1.;该细胞内的显像剂经水解酶或脱脂酶作用由脂溶性变为水溶性停留在细胞内..在体外用断层仪器;可以获得大小脑各个部位显像剂的分布影像..2.进入脑细胞的显像剂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成正比;大脑的代谢和功能活动又与血流量相平行..3.故本显像不仅能反映脑的局部血流量;还能反映脑的代谢和功能状态..临床应用:1.脑梗塞的诊断:一旦脑梗塞发生;由于血管闭塞;病变区血供减少或停止;在rCBF影像上即可显示病变部位放射性明显减少;阳性率近100%..发病2-3天内;病变区尚未形成明显的结构变化;XCT和MRI常不能显示异常..形成明显结构改变后;几种方法的阳性率近似;但往往rCBF影像所示病变范围较XCT和MRI..:发病几天后;若侧支循环丰富;在rCBF影像上可见到病变四;称之..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当局部的血流低于症状发生阈23ml/100g/min;开始发病;但持续时间很短;很快恢复到23ml以上;并超过此阀值时;病人症状可以逐渐消失;但仍低于正常值50mml/100g/min;处于所谓的慢性低灌注状态..rCBF显像可以发现这种状态;而XCT等形态学检查方法则较难于发现..⏹这种状态的持续存在可导致不可逆性改变;将最终发展成为脑梗塞..⏹因此及时发现这种慢性低灌注状态;予以积极治疗;是防止脑梗塞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法不仅可以早期发现这种状态;并对估计缺血程度、随访和观察疗效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优点⏹3.癫痫病灶的诊断和定位发作时可见到病灶血流量有明显增加;发作间期血流量减低..本法对癫痫灶的诊断和定位有重要价值;是对难治性癫痫进行手术治疗的必要依据..4.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痴呆病人的脑功能低下;常表现为大脑皮质萎缩;全脑血流量减少..尤以额叶和颞叶更明显;表现为脑沟变宽、变浅;脑回变窄;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大..不同类型痴呆的rCBF影像各有特点:⏹早老性痴呆Alzheimer病:双侧顶叶和颞叶常有明显的血流减低区;⏹多发性梗塞性痴呆:整个大脑可见多个血流减低区;呈弥漫性分布;⏹Steel-Richardson综合征:多显示额叶灌注缺损..5.脑瘤的诊断:①判断恶性程度:②手术和放疗的预后判断6.脑死亡braindeath:rCBF显像诊断的依据是:脑内无血流灌注影像;提示脑组织已经死亡..7.研究脑生理功能8.情绪障碍损伤部位的定位及辅助诊断第三节脑脊液显像原理:将某些放射性药物经腰穿引入脊髓蛛网膜下腔;它将沿着脑脊液循环的径路运行;依次进入各脑池;最后到达大脑凸面时被蛛网膜颗粒吸收而进入血循环中..三叉影:为正常脑池显像..基底为基底池和四叠体池的重叠影像;中央为胼胝体池;两则为外侧裂池;其间空白区为侧脑室所在地..正常情况下;由于脑室具有泵功能;脑室内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只能按一定路径流出脑室;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则不能逆流入脑室;因此;侧脑室无放射性聚集..临床应用1.交通性脑积水的诊断2.脑脊液漏的诊断和定位3.梗阻性脑积水的诊断4.脑脊液分流术后评价附加内容:18F-FDG脑显像原理:葡萄糖是脑组织实现功能的唯一能量来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与普通的葡萄糖一样;能够顺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内;进入脑细胞的18F-FDG在己糖激酶作用下变成6-磷酸-18F-FDG..由于分子构形的改变;6-磷酸-18F-FDG不能象6一磷酸葡萄糖一样进一步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滞留于脑细胞内;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外..所以在细胞内的6-磷酸-18F-FDG的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恒定;可以满足显像的要求..通过带符合线路的SPECT/CT 或PET/CT显像;可反映大脑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葡萄糖代谢情况;应用动态采集;还可获得糖代谢的各种速率常数、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率等定量参数..方法:正常人全脑葡萄糖代谢率29-32μmol/100g/min..放射性浓集程度可用标准化摄取比值表示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思考题1.什么叫过度灌注、慢性低灌注状态、三叉影、标准化摄取比值SUV⒉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原理是什么⒊脑血流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⒋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脑肿瘤的2个特点是什么⒌脑脊液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6.18F-FDG脑显像原理是什么第七章呼吸系统显像肺显像第一节肺灌注显像原理:肺泡毛细血管的直径为7~9μm1μm=百万分之一米、10-6米;当静脉注射直径为10~60μm的放射性颗粒后;颗粒随血流进入肺血管;最后将暂时栓塞在毛细血管床内;局部栓塞的颗粒数与该处的血流灌注量成正比..因此;用γ照相机或扫描机可以获得肺毛细血管床影像;影像的放射性分布反映各部位血流灌注情况;故这种显像称为肺灌注显像;可用于诊断与肺血流灌注有关的各种疾病..第二节肺通气显像1、放射性气体通气显像原理及方法:①反复吸入密闭系统中的133Xe氙或81m Kr氪等放射性气体;待其充盈气道和肺泡并达平衡浓度后;约2-3分钟;可用Y照相机多体位显示全肺各个部位的放射性气体充盈情况;是为平衡影像;了解肺的容积..②接着停止吸人放射性气体;原有充盈在肺泡和气道中的放射性气体自然呼出;用照Υ相机以每5秒1帧的速度连续采集2分钟;可获得动态显示放射性清除的系列影像;称为动态清除影像;了解肺的排泄功能..正常人90秒内清除完..③5~10分钟后再进行静态显像;显示滞留在肺内的放射性气体;为滞留影像..2、放射性气溶胶通气显像原理及方法:①受检者吸入99mTc-DTPA气溶胶雾粒;雾粒由气道进入肺泡、然后又逐渐清除;叫气溶胶通气显像..②一般在吸入一定量的放射性雾粒后显像一次;以观察气道通畅和肺泡充盈情况;为平衡期显像..③4小时后再显像一次观察有无局部放射性滞留..此法较上述气体通气显像简便实用.. 第三节肺灌注显像和肺通气显像的临床应用一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诊断要点:多体位肺灌注影像正常;可排除肺栓塞..典型多肺段性放射性缺损;可诊断为肺栓塞..肺灌注影像出现多个典型肺段性放射性缺损区;肺栓塞的可能性近乎100%..肺灌注显像和通气显像联合发病最初几天内同时进行肺灌注显像和通气显像;二者结果不吻合称“不匹配”;mismatch;即灌注影像呈现放射性缺损区;而相应部位的通气影像基本正常;则肺栓塞的可能性很大..肺实质病变的两种显像结果常常是大致吻合的称“匹配”;match..因此用这种联合显像可以明显提高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肺灌注显像和X胸片联合:在发病最初几天内同时进行肺灌注显像和胸部X线摄片;若灌注影像出现放射性缺损区;而X线胸片相应部位正常或出现阴影但其范围较小者;肺栓塞的可能性也很高..如两种影像显示的病变在范围上基本一致;或X线胸片显示的病变范围较放射性减低缺损区大;则肺栓塞的可能性极小;并常可根据X线胸片影像的特点对病变作出诊断..二肺癌手术选择和术前估计术后残留肺功能手术选择L值越小说明肿块浸润范围和肺血管受累程度越大..L值大于40%;可望通过肺叶切除术而将肿瘤切除;L值为30%~40%;需进行患侧全肺切除;L值小于30%;则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很小..三肺癌患者疗效观察四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表现附加内容:18F-FDG肺肿瘤显像第十四章P19918F-FDG18F-flurodeoxyglucose;去氧葡萄糖的化学性质与葡萄糖完全一样;其体内行为与葡萄糖一致;因而其PET显像反映的是肿块利用葡萄糖的水平;被称为葡萄糖代谢显像..恶性肿瘤细胞生长活跃;摄取18F-FDG的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而被清楚显示..18F-FDG PET显像已被广泛用于包括肺癌在内的各种肿瘤的诊断..18F-FDG PET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更具优越性;灵敏度可达95%;特异性80%..对于肺部的分期以及转移灶的探测;18F-FDG PET比CT更灵敏、更特异、更准确;有转移而不肿大的淋巴结也能被发现;而CT是不可能分辨的..如所用的设备是PET/CT或SPECT/CT;则可同机得到CT以及融合图像;可精确定位思考题1.肺灌注显像的原理2.肺通气显像的原理3.典型肺栓塞的特点4.简述肺通气/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第八章心血管显像和心室功能测定-、心肌显像1、心肌灌注显像:正常的心肌显影;病损区表现为“冷区”故又称“冷区”显像..①201TI-心肌灌注显像;②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原理:99mTc-MIBI在心肌各部分聚集量的多少与该部位冠状动脉灌注的血流量呈正相关..而且在注射后几小时的显像仍能代表注入显像剂时的心肌血流分布状况;没有“再分布”现象..故需要注射两次药物才能完成运动和静息显像..2小时后开始显像;2~3天后追加注射一次99mTc-MIBI;然后再次显像;比较两次所得图像可以反映出当时受损的区域和抢救恢复了的区域..负荷试验:在冠状动脉狭窄时;静息状态下;狭窄区的心肌仍能维持其血供;但在负荷状态下;正常的心肌供血增加;显影剂摄取增多;而狭窄区却不能增加血流灌注;使狭窄区与正常心肌显像剂分布差异增大;有利于显示缺血病灶及鉴别缺血病变的可逆性与否..2、心肌梗塞灶显像:由于放射性示踪剂99mTc-pyp亚锡焦磷酸能聚集于新鲜坏死的心肌病灶区;在心肌显像图上呈现放射性浓聚区;而正常心肌不显影;故这种显像又称“热区”显像..原理: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钙离子就迅速进入病灶;形成羟基磷灰石结晶..骨骼显像剂99mTc-PYP亚锡焦磷酸静脉注射后;能被吸附在羟基磷灰石结晶上;从而使急性心肌梗塞病灶与骨骼同时显影..正常心肌不显影..一心肌缺血的诊断1、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评价2、心肌显像的诊断要点:心肌灌注影像出现可逆性缺损型;为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灌注影像出现不可逆缺损型;为心梗或严重心肌缺血心肌灌注显像出现混合型异常;为心梗伴缺血..二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1、帮助诊断和排除心肌梗塞2、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和范围;估计预后三心肌病的诊断:1、扩张性心肌病DCM的诊断:诊断要点:左心室明显扩大;心肌变薄;左室心肌影像放射性分布呈弥漫性不均或“补钉”样改变2、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二、核素显像对心肌活力的估价心肌细胞的损害有三种类型:a.不可逆性心肌损害:即使冠状动脉血流得到恢复;心脏功能也不会改善;b.冬眠心肌:指静息时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起心肌功能降低;但又不足以引起心肌细胞的坏死;如果冠状动脉血流供应改善;左心功能可全部或部分恢复正常;c.顿抑心肌:指心肌短时间缺血;虽未致心肌细胞坏死;但已经引起心肌细胞结构、代谢及功能的改变;处于“晕厥”状态;即使有效的心肌血流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反向分布:是指心肌运动负荷显像为正常分布;而静息显像显示出新的放射性缺损;或者负。
【首发】核医学(NMI)技师考点总结上岗证
1、核医学的定义2、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放射现象3、“临床核医学之父”:Blumgart(布卢姆加特)4、Berson和Yalow创建了放射免疫分析5、放射性示踪技术的定义6、放射示踪原理的两个性质:“同一性”、“可测性”7、示踪技术的优点(自身固有的衰变规律,不受物理和化学等因素影响)8、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2小时为界)9、原子大小的数量级10-10米10、原子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分割的最小单位11、中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12、α射线的本质,质子数和质量数各为几个13、β+射线发出,中子数和质子数的变化14、放射性活度的定义(1Ci=3.7×1010Bq)15、放射性核素的衰变服从指数衰减规律16、电离的概念17、康普顿效应后,γ光子的变化18、气体电离探测(饱和区:活度计工作原理为电流电离室)19、射线的探测依据(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电离、荧光、感光20、γ相机探头的组成21、SPECT晶体的作用22、SPECT比γ相机的优点23、探头与患者距离变远,分辨率怎么变化24、光电倍增管的作用25、探头扫描视野:中心视野与有效视野的比值26、经过位置电路和能量电路转换后,像素大小与射线的能量关系27、SPECT/CT:X线管在后方,SPECT探头在前方28、PET正电子衰变(511keV)29、PET使用电子准直(不需要准直器)30、决定PET性能好坏的最关键部件是探头31、PET的晶体要求光输出高、产光额高、时间分辨好、阻止本领高32、目前临床用PET的晶体主要使用锗酸铋(BGO)33、PET OSEM(OSEM: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代数迭代))的优点:较好的分辨率和较低的噪声(较好的分辨率和抗噪声能力)扩展(缺点):计算量大,运算时间长34、PET是一种容积(三维)成像技术(不产生伪影)35、SPECT/PET在临床上的应用仅限于对18F-FDG成像(主要用于肿瘤学)36、PET/CT中CT探头在前,PET探头在后37、PET/CT检查床的移动精度(垂直偏差小于0.5mm)38、PET/CT的采集时间要比常规PET缩短25%~50%39、图像存储的数字模式有两种:字模式和字节模式(字模式容量:216-1,字节模式容量:28-1)40、断层采集时有两种运动形式,即步进式和连续式(小角度选用连续式,大角度选用步进式)41、迭代过程中有两个参数可以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即子集数目与迭代次数(子集越大,重建图像的质量越好;迭代次数增加,重建图像质量改善。
核医学完整版-复习考试必备,全面有重点资料
第一章核物理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2、元素(element)——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 和127I;3、核素(nuclid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4、同质异能素(isomer)——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Tc、99Tc 。
5、同位素(isotope)——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6、稳定核素(stable nuclide)——原子核稳定,不会自发衰变的核素;7、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8、放射性衰变(radiation 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9、放射性衰变方式:1)α衰变;2)β- 衰变:实质:高速运动的电子流;3)正电子衰变(β+衰变);4)电子俘获;5)γ衰变。
10、半衰期(half-live):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11、放射性活度(activity, A)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12、韧致辐射(bremsstrahlung)湮灭辐射(annihilation radiation) 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γ光子与介质原子碰撞,把能量全部交给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而发射出来,而整个光子被吸收消失。
r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哪些效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13、物理半衰期:表示原子核由于自身衰变从N0衰变到N0/2的时间,以1/2T表示,是恒定不变的。
核医学医师上岗证考试大纲
核医学医师上岗证考试大纲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医师专业考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医师专业考试大纲第一章核医学总论1.核医学的定义与内容(1)核医学定义(2)核医学内容(3)核医学发展简史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1)定义(2)原理(3)优缺点(4)基本方法(5)主要类型及应用3.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学分析与功能测定(1)基本概念(2)基本方法(3)临床应用4.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1)显像原理(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理(3)显像条件及其选择(4)显像类型(5)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6)图像质量的评价(7)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5.工作人员的职责(1)申请核医学检查与治疗的原则(2)申请医师的职责(3)核医学医师的职责第二章核物理基础1.原子核(1)原子结构(2)原子核结构(3)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2. 核的放射性衰变(1)α衰变(2)β衰变(3)β+衰变(4)电子俘获(5)γ衰变(6)内转换3. 放射性活度(1)放射性活度定义(2)活度单位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1)衰变规律(2)衰变常数(3)半衰期(4)递次衰变5.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γ(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6.电离辐射量及其单位(1)照射量与照射量率(2)吸收剂量与吸收剂量率(3)当量剂量与当量剂量率(4)有效剂量与有效剂量率(5)传能线密度7. 放射性测量的统计学问题(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2)误差的传递与计算(3)有效数字与运算(4)放射性衰变的统计涨落(5)统计误差的计算(6)统计误差的控制第三章核医学设备1.核医学射线测量仪器种类2.活度计(1)活度计原理(2)活度计的质量控制(3)活度计的使用3.放射防护用探测仪器(1)环境检测仪器(2)个人剂量监测4. 非显像设备(1)甲功仪(2)肾图仪(3)γ探针5.γ照相机(1)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3)性能指标(4)质量控制6.SPECT(1)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3)性能指标(4)质量控制7.PET(1)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3)性能指标(4)图像的校正(5)质量控制8.CT(1)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3)性能指标(4)质量控制9.其它(1)PET/CT及图像融合(2)双探头符合显像(3)Micro PET第四章核医学成像的条件1.图像采集方式(1)静态采集(2)动态采集(3)断层采集(4)门控采集(5)表模式采集(6)PET透射扫描(7)PET发射扫描2.采集与重建参数的选取原理(1)矩阵(2)动、静态(3)断层3.图像重建方法(1)滤波反投影法(2)迭代法第五章核医学放射防护1.放射生物效应(1)辐射损伤发生的机理(2)辐射敏感性(3)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损伤(4)随机效应和确定性效应2.放射性防护的基本原则(1)照射分类(2)放射性防护的标准与法规(3)个人剂量限值(4)核医学工作场所的三区布局(5)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分级(6)放射性核素毒性分级(7)放射性核素等效操作量的计算(8)表面污染的控制水平3. 核医学中的防护措施(1)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危害因素(2)内照射和外照射的防护(3)不同射线的防护(4)放射性药物操作中的防护(5)放射性药物的订购、储存、使用及管理(6)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处理(7)放射性事故的应急处理(8)工作场所的防护监测4. 工作人员的防护(1)工作人员健康管理(2)个人防护及防护用品(3)个人剂量监测(4)医护人员受照剂量5.患者的防护(1)核医学诊断中患者的防护原则(2)患者及公众受照剂量6.放射卫生防护法规(1)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放射防护条例(3)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4)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第六章核化学与放射性药物1.放射性药物的作用机理(1)作用机理2.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1)QA、QC、GMP与GRP(2)质量检测的内容(3)放射性核纯度的测定(4)放射化学纯度的测定3.正确使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1)正确使用总原则(2)小儿应用原则(3)育龄妇女应用原则(4)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的相互作用(5)不良反应及其防治4.99m Tc化学与99m Tc的放射性药物(1)Tc的主要化学性质(2)99m Tc的标记(3)99m Tc发生器(4)临床常用的99m Tc的放射性药物5.放射性碘、镓、铟、铊药物(1)123I、131I、67Ga、111In、与201Tl的来源(2)放射性碘标记(3)放射性铟标记(4)临床常用碘、镓、铟、铊的放射性药物6.放射性治疗药物(1)核素的选择(2)临床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治疗药物7.放射性药物新进展(1)受体显像剂(2)代谢显像剂(3)乏氧显像剂(4)肿瘤导向诊断与导向治疗的放射性药物(5)基因显像与基因治疗的放射性药物(6)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放射性药物第七章医学诊断方法的效能评价1.决策矩阵(1)方法(2)指标2.Bayes理论(1)Bayes理论3.界值特性曲线(ROC分析)(1)界值特性曲线第八章神经系统1.脑的解剖与生理(1)大体解剖结构(2)脑的血液供应(3)脑的代谢和血液供应的特点(4)脑屏障(5)脑脊液及其循环(6)神经受体2.脑灌注显像(1)原理(2)显像剂(3)显像方法(4)正常影像和读影技术(5)半定量分析技术(6)局部脑血流量的定量分析(7)异常影像(8)临床应用3.放射性核素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1)脑显像介入试验的基础(2)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基本原理和分类(3)脑显像介入试验的必备条件(4)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具体方法(5)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临床意义4.PET脑代谢显像(1)脑组织葡萄糖和氧的供应(2)葡萄糖代谢显像(3)脑氧代谢显像(4)脑蛋白质代谢显像5.脑受体显像(1)原理(2)显像剂(3)脑受体显像的临床应用6.血脑屏障功能显像(1)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2)脑静态显像7.脑脊液间隙显像(1)脑池显像(2)脑室显像(3)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第九章循环系统1.心脏解剖和生理基础(1)心脏的基本结构(2)心脏的血液供应(3)心脏的传导(4)心脏的生理特性(5)心肌细胞的生化代谢2.首次通过法心室造影(1)原理(2)适应证(3)显像剂(4)显像方法(5)正常图像分析(6)异常图像分析(7)临床应用3.门电路心血池显像(平面及断层)与心功能参数(1)门电路心血池平面显像①原理②适应证③显像剂④显像方法⑤正常图像及相关功能参数⑥异常图像及相关功能参数⑦临床应用(2)门电路心血池断层显像4.心肌灌注显像(平面及断层)(1)原理(2)适应证(3)显像剂(4)显像方法(5)正常图像(6)异常图像(7)临床应用5.心肌受体显像(1)原理(2)显像剂(3)显像方法(4)影像分析(5)临床应用6.介入试验(1)运动负荷试验①原理②适应证及禁忌证③运动试验的方法④运动试验注意事项(2)药物负荷试验①潘生丁试验②腺苷试验③多巴酚丁胺试验④其他药物介入试验7.亲梗塞灶显像(1)99m Tc-焦磷酸盐显像①原理②显像方法③正常与异常图像④临床应用(2)抗肌凝蛋白单克隆抗体(AM)显像(3)99m Tc-葡糖二酸(GLU)显像8.PET心肌显像(1)概述(2)PET心肌灌注显像(3)PET心肌代谢显像(4)其他类型PET显像(5)PET心肌显像临床应用9.放射性核素动脉显像(1)原理(2)适应证(3)显像剂(4)显像方法(5)正常图像(6)异常图像(7)临床应用10.放射性核素静脉显像①原理②适应证③显像剂④显像方法⑤正常图像⑥异常图像⑦临床应用(2)下肢静脉显像①原理②适应证③显像剂④显像方法⑤正常图像⑥异常图像⑦临床应用11.相关影像学临床价值比较(1)核素显像(2)超声心动图(3)CT、MRI及冠脉造影第十章消化系统1.解剖与生理基础(2)消化腺(3)肝脏(4)胆囊和胆道2.消化道动力学研究(1)食道通过显像(3)胃排空试验(4)十二指肠-胃返流显像3.消化道出血显像(1)99m Tc标记硫胶体消化道出血显像(2)99m Tc标记红细胞消化道出血显像(3)99m Tc-RBC和99m Tc胶体作消化道出血显像的比较4.异位胃黏膜显像(1)美克尔憩室显像(2)Barrett’s食管显像5.肝胆系显像(1)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2)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3)肝脾胶体显像(4)肝动脉灌注显像6.消化系统核医学中的非影像学方法(1)尿素呼吸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第十一章呼吸系统1.解剖与生理概述(1)解剖(2)生理2.肺灌注显像(1)原理(2)适应证(3)显像剂(5)影像分析(6)临床应用与评价3.肺通气显像(1)原理(2)适应证(3)显像剂(4)显像方法(5)影像分析(6)临床应用与评价4.呼吸道纤毛运动显像方法(1)测定呼吸道黏膜纤毛清除功能(MCC)原理(2)方法(3)数据处理(4)影响MCC的因素5.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1)测定肺上皮细胞通透性(LEP)的原理(2)测定肺上皮细胞通透性的方法(3)临床应用与评价(4)影响LEP的因素第十二章泌尿生殖系统1.肾脏的解剖和生理(1)肾实质的细微结构(2)肾脏的血液循环(3)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4)肾清除率的概念(5)尿生成三个步骤(6)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2.肾动态显像和非显像检查法(1)肾动态显像和肾图检查的原理(2)肾动脉灌注和肾动态显像及肾图检查的方法(3)肾动态灌注及肾动态显像的正常所见(4)肾图a、b、c三段含义和定量指标(以131I-OIH为例)(5)GFR的测定原理与方法(6)ERPF测定的原理与方法(7)利尿试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8)卡托普利试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9)上尿路梗阻病人肾动态显像和肾图曲线的特征(10)肾盂积水其他的影像学表现(11)肾积水的核素检查、影像所见及患肾残留功能的判断(12)急性肾炎少尿期病人肾动态显像和肾图曲线的表现(13)可能引起肾图c段下降缓慢的原因(14)肾动态显像和肾图对单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选(15)核医学检查法判断肾功能的各种方法及指标(16)移植肾并发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双核素肾动态显像(1)定义(2)显像原理(3)方法(4)实用价值4.肾静态显像(1)显像的方法和原理(2)正常所见和临床应用(3)瘢痕征的影像特点及临床意义5.膀胱尿返流显像(1)显像原理和方法(2)异常及临床意义(3)与X线比较的主要优缺点6.阴囊显像(1)显像原理(2)方法(3)正常所见与临床应用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1.解剖与生理基础(1)甲状腺(2)甲状旁腺(3)肾上腺2.甲状腺核医学检查(1)甲状腺显像①原理②甲状腺静态显像③甲状腺血流显像④甲状腺激素抑制显像⑤促甲状腺激素兴奋显像⑥甲状腺阳性显像⑦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2)甲状腺碘代谢试验①甲状腺摄131I功能试验②碘-过氯酸钾释放试验(3)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反馈调节机制试验①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②TRH兴奋试验(4)常见甲状腺病的综合诊断要点①甲亢②甲低③甲状腺炎④甲状腺激素不应症⑤单纯性甲状腺肿⑥甲状腺肿瘤⑦非甲状腺病3.甲状旁腺显像(1)基本原理(2)病人准备(3)检查方法(4)适应证(5)结果判断(6)临床意义(7)注意事项4.肾上腺显像(1)肾上腺皮质显像(2)肾上腺髓质显像第十四章血液淋巴系统1.骨髓显像(1)解剖与生理(2)骨髓显像原理及显像剂(3)显像方法(4)图像评价(5)骨髓显像的临床应用2.脾脏显像(1)解剖与生理(2)脾显像原理(3)脾脏显像剂(4)显像方法(5)正常图像(6)脾显像适应证及显像方法的选择(7)99m T c-热变性红细胞脾显像的异常类型。
《核医学上岗证》第五章放射防护
(11) 贮存和运输放射性物质时,均应使用专门容器。取放容器中内 容物时,不应污染容器。容器在运输时应有适当的放射防护措施。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3
(12) 存储的放射性物质应登记建档,登记内容 包括:
医疗照射 慰问探视期间:儿童有效剂量 1mSv
150mSv 50mSv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核医学工作场所——选址
设在单独的建筑物内、或集中 于一般建筑物内的一端或一层
与非放射性工作科室有明显的 分界隔离
有单独的出口及入口 远离妇产科、儿科等部门 在核医学出、入口处要有辐射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放射卫生防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耿建华
2008-11-25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放射生物效应
辐射诱发两种效应:
– 随机性效应 – 确定性效应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随机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发生几率 ——与剂量存在着线性、无阈的关系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β射线的防护
β粒子的能量较低:
– 能量损失:电离和激发
β粒子能量较高并通过原子序数较大的物质:
– 能量损失:轫致辐射
与物质的原子序数平方成正比。
屏蔽:最佳措施采用双层屏蔽
– 内层用原子序数较低的材料,如塑料、有机玻璃等 屏蔽β射线
– 外层用原子序数较高的材料,屏蔽穿过内层后能量 降低的β粒子及内层产生的轫致辐射。
2002.6.1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核医学上岗培训-2008-11-8
常用SPECT脑灌注剂(4)
133Xe是一种中性脂溶性隋性气体,主要γ能量81keV,
半衰期5.3天,临床常用吸入法(
133Xe
-O2混合气体)。
吸入的133Xe 在肺泡内交换进入动脉血中,能正常通过
血脑屏障,很快弥散入脑被脑细胞摄取,继而迅速从
脑组织中清除,经血流达到肺并被肺呼出。
133Xe在脑组织的清除率与rCBF成正相关,测定各脑区
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方法
同部位连续双次显像,指在同体位下介入试验前和在 介入试验中或后,间隔25~30min进行两次SPECT显像。 介入试验前显像弹丸注射 99mTc-ECD 444MBq(12mCi), 注射后5min显像。在介入试验中或完成后时,再次静 脉注射666MBq(18mCi),5min后再次显像。 同部位双次显像,适于不能在同体位条件下进行介入 试验的显像,如癫痫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药品治疗前 后、手术治疗前后、认知作业等。两次显像的体位尽 可能一致,但介入试验后的注射量应为介入试验前的 1.4~1.6倍。
主要用于评价脑循环的储备能力
显像剂、显像前和显像中的准备和体位同静息脑灌注
血流显像,国内以使用99mTc-ECD为多。
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分类
药物介入试验:包括乙酰唑胺介入试验、美解眠药物诱发 试验、尼莫地平介入试验、乙酰肉毒碱介入试验、抗胆碱 药物介入试验、抗精神药物介入试验、潘生丁介入试验、 腺苷介入试验、CO2负荷试验等。 人为干预介入试验:包括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剥夺睡眠诱 发试验、睡眠诱发试验、直立负荷试验、颈动脉压迫试验 (Matas试验)、Wada试验等; 生理刺激试验:包括肢体运动、视觉、听觉刺激试验、躯 体感觉刺激试验等; 认知作业试验:包括记忆试验、听觉语言学习试验、计算 试验、思索试验等; 物理性干预试验:包括磁场干预试验、低能激光照射试验、 针刺激发试验等。
核医学技术上岗证培训消化系统
肝胆动态显像 肝血流与肝血池显像 肝脏胶体显像 门静脉压力测定
2024/3/15
2
消化系统
纲有书无要考
肝脏肿瘤阳性显像
纲无书有不考?
小肠通过时间测定
2024/3/15
3
基本估计
上岗证属于依法行医的需要 放射学等已经搞了十年以上 目的是规范操作行为 通过标准化操作达到标准化的结果 通过考试就应当能胜任工作 不象考驾照那么简单 应当比中级职称考试容易
没有了解、熟悉、掌握、熟练掌握之分 消化部分没有大出入
2024/3/15
6
怎么学
注意原理、围绕原理:方法、准备、价值 注意数据——联想——算算帐 注意共性的东西 注意对比的东西 注意与众不同的东西 多问为什么 学而不思则罔
2024/3/15
7
怎么学
看书的时候,尝试自己出题 把生理学知识调动到“内存”里来 注意和日常工作不同的差异和细节 找出不同的原因 平时要向“规矩”靠拢 考证以规范工作、提高水平为目的 上岗证不是终身制的
2024/3/15
40
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
胆汁从小肠反流入胃 胃切除术后残胃胃炎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 反流性食管炎及某些消化不良疾患
诊断肠-胃反流 简便、无创伤、较为可靠
2024/3/15
41
肝胆显像剂3大应用
十二指肠—胃反流 肝胆动态显像 肿瘤阳性显像
2024/3/15
42
原理及方法
数形式下降,比固体食物排空快 固体成分先慢后快,存在延迟时间,延迟后表
现出一种类似液体排出的单指数下降
2024/3/15
37
胃排空试验方法——重点
全面了解胃排空功能及检出异常敏感性角度考虑 固体-液体混合食物检查优于固体食物(全面)
MK_345核医学大纲-3
〔3〕脑显像介入试验的必备条件
〔4〕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具体方法
〔5〕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临床意义
熟悉
了解
了解
熟悉
掌握
3.PET脑代谢显像
〔1〕脑组织葡萄糖和氧的供给
〔2〕葡萄糖代谢显像
〔3〕脑氧代谢显像
〔4〕脑蛋白质代谢显像
掌握
熟练掌
熟悉
了解
4.脑受体显像
掌握
3.淋巴显像
〔6〕临床应用与评价
熟练掌握
2.肺通气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显像剂
〔4〕显像方法
〔5〕影像分析
〔6〕临床应用与评价
熟练掌握
3.气溶胶吸入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显像剂
〔4〕显像方法
〔5〕影像分析
〔6〕临床应用与评价
了解
4.肺癌的18F-FDG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3)显像方法(4)影像分析
(5)临床应用与评价
熟练掌握
五、泌尿生殖系统
1.肾动态显像和非显像检查法
〔1〕肾动态显像和肾图检查的原理
〔2〕肾动脉灌注和肾动态显像及肾图检查的方法
〔3〕肾动态灌注及肾动态显像的正常所
〔4〕肾图a、b、c三段含义和定量指标
〔以131I-OIH为例〕
〔5〕GFR的测定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6〕ERPF测定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1〕99mTc标记硫胶体消化道出血显像
〔2〕99mTc标记红细胞消化道出血显像
〔3〕99mTc-RBC和99mTc胶体作消化道出血显像的比拟
掌握
2.异位胃黏膜显像
2015主治医师(核医学)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15主治医师(核医学)考试大纲--基础知识天宇考王主治医师核医学试题量:2218道单元细目要点要求一、核医学总论1. 核医学的概述(1) 核医学定义(2) 核医学内容(3) 核医学发展简史熟练掌握了解2.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1) 定义(2) 原理(3) 优缺点(4) 基本方法(5) 主要类型及应用熟练掌握掌握3. 放射自显影(1) 原理(2) 种类(3) 应用了解熟悉4. 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学分析与功能测定(1) 基本概念(2) 基本方法熟悉(3) 临床应用掌握5.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1) 显像原理(2) 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制熟练掌握(3) 显像条件及其选择掌握(4) 显像类型(S) 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6) 图像质量的评价熟练掌握(7) 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掌握二、核物理基础1. 原子核(1) 组成和表示方法(2) 核素及其分类熟悉2. 核的衰变及其方式(1)α 衰变熟悉(2)β 衰变(3) 电子俘获(4)γ衰变3.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1) 放射性活度熟练掌樨(2) 衰变常数掌樨(3) 指数规律(4) 半衰期熟练掌握(5) 递次衰变熟悉4.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熟悉5. 电离辐射量及其单位(1) 照射量与照射量率掌握(2) 吸收剂量(3) 剂量当量熟悉三、核医学仪器1. 核医学射线测量仪器(1) 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2) 固体闪烁探测器掌握(3) 其他射线探测器(4) 脉冲幅度分析器熟悉(5) 工作条件的选择了解(6) 体内测量仪器(7) 体外测量仪器熟悉(8) 辐射防护仪器了解(9) 质量控制掌握2.Y 照相机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1)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2) 准直器掌握(3) 位置和能量电路了解(4) 图像重建(5)Y 照相机和SPECT 的性能指标与质量控制掌握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PET)符合探测原理熟练掌握4. 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规律(1) 放射性衰变的统计分布和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误差熟练掌握(2) 存在本底时误差的计算和应用(3) 减少统计涨落影响的方法熟悉四、电子计算机在核医1. 核医学计算机的组成(1) 硬件(2) 软件熟悉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学中应用2. 图像的数字化和计算机显示(1) 模拟数字转换(2) 图像的存储、传输、显示熟悉3. 图像的采集和处理(1) 图像采集方式熟练掌握(2) 常用图像处理熟悉五、核化学与放射性药物1. 放射性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药物设计(1) 作用机制熟悉(2)Hansch 构效关系学说了解2.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1)QA 、QC 、GMP 与GRP(2) 质量检测的内容(3) 放射性核纯度的测定熟悉(4) 放射化学纯度的测定掌握3. 正确使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1) 正确使用总原则(2) 小儿应用原则(3) 育龄妇女应用原则(4) 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的相互作用(5)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掌握4.mTc 化学与mTc 的放射性药物(1)Tc 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2)Tc 的标记熟悉(3)Tc 发生器掌握(4) 临床核医学常用的Tc 的放射性药熟练掌握5. 放射性碘,镓,铟,铊的放射性药物(1)I ,I ,Ga ,In ,与Tl 的来源(2) 放射性碘标记(3) 放射性铟标记熟悉(4) 临床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碘,镓,铟,铊的放射性药物掌握6. 放射性治疗药物(1) 核素的选择(2) 临床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治疗药物熟练掌握7. 放射性药物新进展(1) 受体显像剂了解(2) 代谢显像剂熟悉(3) 乏氧显像剂(4) 肿瘤导向诊断与导向治疗的放射性药物(5) 基因显像与基因治疗的放射性药物(6) 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放射性药物了解六、放射卫生防护1. 放射生物效应与防护原则(1) 放射生物效应及基本概念熟悉(2) 放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3) 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4) 内、外照射防护原则熟练掌握(5) 不同射线的防护原则了解2. 核医学实验室(1) 实验室的三区布局了解(2) 放射源的运输、保管(3)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4) 放射性事故的应急处理掌握(5) 工作场所的防护监测了解3. 工作人员的防护(1)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了解(2) 个人防护及防护用品(3) 个人剂量监测熟悉4. 工作人员的职责(1) 申请核医学检查与治疗的原则熟练掌握(2) 申请医师的职责熟悉(3) 核医学医师的职责熟练掌握5. 患者的防护(1) 核医学诊断中患者的防护原则熟练掌握(2) 核医学诊断中特殊人群的防护原则了解(3) 核陕学治疗中患者的防护原则掌握6. 放射卫生防护法规(1)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熟练掌握(2)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3)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了解(4) 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熟悉七、医学诊断方法的效能评价1. 决策矩阵(1) 方法(2) 指标掌握2.Bayes 理论Bayes 理论熟悉天宇考王-手机版、网页版、单机版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3. 界值特性曲线(ROC 分析)界值特性曲线熟悉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与医学伦理学单元细目要求一、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1.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掌握2. 医师行为规范掌握二、医学伦理道德1. 医患关系熟悉2. 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道德3. 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价和监督天宇考王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历年真题等。
核医学上岗证考试真命题
*-1、可作为甲状旁腺显像剂的是。
A. 99T m c –ECDB. 99T m c –HMPADC. 99T m c –MIBID. 99T m c –MDPE. 99T m c-PYP99 m-2、 T cO4甲状腺断层显像应在注射后多久进行。
20--30minA.5min B.10min C .20min D .30min E .60min3、以下方法中,可用于脑血管贮备量的是。
CA.SPECT脑血流灌输显像 B.SPECT闹葡萄糖代谢显像 C.SPECT脑血流显像联合介入试验 D.SPECT脑脊液显像E.PET 神经受体显像4、食管经过时间测定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EA. 认识食管运动功能的一种简易易行方法,可进行定量剖析B. 显像剂为99T m c 硫胶体C.一次弹丸式吞咽的同时启动连续动向显像D.的通过时间和经过率作为评E. 作为食管狭小和食管癌的首选检查5、不适适用18F-FDG PET脑显像的是。
BA. 痴呆的诊疗(包含初期诊疗和痴呆严重程度评论)及鉴识诊疗B. 脑脊液漏的检测与定位C. 脑肿瘤恶性程度分级判断术前脑功能及及预后评论 D. 脑感染性病变( AIDS、弓形体病等)药物成瘾及滥用、酗酒等相关脑功能的评论 E. 椎体外系统疾病如Parkinson病、Huntington病等诊疗与病情评论6、在组织空隙内注入放射性标志的大分子或胶体物质能够进行淋巴显像,应知足的条件是。
AA. 不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基底膜而主要经毛细淋巴管汲取B. 不可以透过淋巴管主要经毛细血管汲取C.离心性引流过程中部分为引流淋奉承窦内皮细胞所摄入 D.主要经静脉回流 E. 颈动脉回流7、经α衰变后,原子核发生的变化是。
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8、对于甲状腺亲肿瘤显像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EA.201Tl 99Tc –MIBI 在肿瘤内的集聚与消除受多种要素影响,有必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B. 99 T m c –DMSA可被肿瘤细胞摄入,但切实机制有待说明 C. 99T m c –DMSA特别在甲状腺髓样癌和一些软组织肿瘤有较高浓聚 D.受检者无需特别准备 E. 依据目测放射性散布判断,病灶区浓聚放射性等于对应正常组织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