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合集下载

《山居秋暝》原文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及赏析《山居秋暝》原文及赏析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解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赏析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山居秋暝》原文及赏析2《山居秋暝》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赏析这首诗写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融怡陶醉的心境,大约是诗人隐居终南或辋川别墅时所作。

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首联整体着眼,大笔勾勒,交待季节,点明状态,给人以身临其境,神清气爽之感。

“空山”、“新雨”、“晚秋”,平平实实的几个字,极易引发人们的联想,山居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白日向晚的安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明洁之气。

“空山”是王维惯用的词语,耐人寻味。

此处绝无冷清、空洞之意,也不是禅宗所谓的空寂、虚无,结合全诗来看,“空山”包含以下四层意思:一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如王维《鹿柴》所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二是指此处远离尘嚣,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有如世外桃源,遗世独立,又如洞天福地,快乐怡人;三是指山雨初霁,万物一新,银辉四射,天地生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四指空而不虚,静而不寂,活力无限,意趣万千,因为山中有欢歌笑语,渔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

《山居秋暝》原文及注释译文

《山居秋暝》原文及注释译文
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7-9]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5、下:顺流而下
6、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7、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山居秋暝》原文及注释译文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a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傍晚。
2、空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的山,而是因为植物的茂密,掩盖了人活动的踪迹。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

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山居秋暝赏析古诗赏析

山居秋暝赏析古诗赏析

山居秋暝古诗赏析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知是少女洗衣归来,莲叶轻摇知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花草消失,眼前的秋景足以让我流连久居。

赏析: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

其清新、宁静眼睛淡远之境如在眼睛前。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

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

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这便是渔夫乘着月光归来。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1赏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五言律诗。

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文解释】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译文1: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译文2: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晴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悄悄地在大石上缓缓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上岸收网。

尽管春天的芳菲已经消散而去,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词语解释】浣女:洗衣女。

1.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2.暝:日落,黄昏。

3.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4.新:刚刚。

5.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6.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7.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8.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

9.下:归。

【诗文赏析】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山居秋暝是一首什么诗

山居秋暝是一首什么诗

山居秋暝是一首什么诗
《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五言律诗。

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这一首诗的意思

《山居秋暝》这一首诗的意思

《山居秋暝》这一首诗的意思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全篇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的意思是:空旷的群山刚刚下了一场雨,夜晚的降临让人感觉到已经是初秋了。

皎皎明月从松树的间隙洒下来清光,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着。

竹林发出了喧响,知道是洗衣的姑娘回来了,莲叶轻轻摇想是上游荡下来轻舟了。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然可以久留。

体现出诗人对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意象 品意蕴
赏意境 悟感情
整体感知
——析意象 赏意境
(1)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歌,作 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几幅优美 的画面?请大家在课本上划出具体 的意象,并用“——图”给每一幅 画面命名。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山居秋暝》 诗中有画 《山居秋暝》 画中有诗 意象 画面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
学习目标
1.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的风格。 2.领悟诗的主旨,学习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 3.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提高诗歌鉴 赏能力。
朗读节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五律朗读节奏 221 / 21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合 作 探 究
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结合《终南别业》、《酬张少府》、 《题破山寺后禅院》,体会其与 《山居秋暝》有何异曲同工之妙?
提示:可结合整首诗,也可结合某一句 或者一个感受特别深的词语进行赏析。
(一)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二) 酬张少府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三)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声。
Hale Waihona Puke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①清新自然、宁静闲适的艺术风格;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苏 轼的评价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③渗入空静的禅意。
小结
境界
空山新雨 晚秋天气 松间明月 石上清泉 竹林浣女 莲塘渔舟
空山秋雨图 月照泉林图 乡村人居图
清幽宁静
和乐恬淡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展开想象,再创意象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 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示例: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 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 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情 感
小结
1、对空明雅洁的自然美的热爱; 2、对淳朴幸福的社会美的憧憬; 3、对静隐闲居的生活美的向往;
4、对淡泊自由的人格美的追求; 5、对倾轧污秽的官场丑的厌恶;
4、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 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稍通佛学的人, 都会知道有一部《维摩诘所说》,其中通达 甚深、般若智能、神通广大的维摩诘长者, 是一位得到释尊称许的大居士。此经是禅宗 的根本经典之一。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己 的名与字,可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 透露出他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 5、王维是诗人,还精通音律,善绘画,成为 “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苏轼曾赞:“味 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 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 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 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赏秋韵图之美
展开想象,再创意象
画面总合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 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 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 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 生活图景。
小组讨论:
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结合前面 的理解,谈一谈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提示:“披文以入情” “知人论世 ”
明确:春天的芳华景物已在不知不觉中衰败, 秋景却很美,我还是愿意留居山中,不想归去。
尾联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 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 者高洁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展开想象,再创意象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 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 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 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 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 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赏秋韵图之美
展开想象,再创意象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 ——竹林里传来一阵银 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 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 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 传出翠竹林外。
王维其人
• 1、王维(701—761),字摩诘,祁州(今山西祁 县)人。外号“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 2、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第一 名,开元九年(二十一岁)中进士。曾一度奉使出 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后官至尚书右丞。 • 3、王维早年就信奉佛教,又由于张九龄罢相、李 林甫上台的政局变化,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 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 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 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的理想 王国,多是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农村的 田园风致,表现出流连光景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 足,曲折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