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实”与多重性叙事-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村调查报告
齐齐哈尔调查报告
齐齐哈尔调查报告齐齐哈尔城市规划报告学院理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对齐齐哈尔市的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报告历史是一条绵延流淌的长河。
无论是物化的历史遗存,还是人文精神传统,都沉淀为一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一脉传承的文化基因。
鹤城,这座北国重镇,有悠久的历史印记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成为齐齐哈尔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在鹤城发展道路上汇聚成“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闪亮的名片。
文化复兴,是推助整个城市转型发展的原动力。
如何更好地规划、保护,让鹤城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更加闪亮?让我们重新行进在历史长河中,回眸我市从获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到如今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道路上的脚印。
回忆,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展望,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和决心。
一、调查目的经过科学、系统的调查,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认识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文献调查法,了解齐齐哈尔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及其保护三、调查时间调查时间: 7月----8月四、调查的内容齐齐哈尔市的历史文化环境五、调查结果光耀历史循着历史的记忆,我们在鹤城的历史沿革和沧桑巨变中能感受到北国重镇的魅力。
是齐齐哈尔积淀的丰富文化遗产,奠定的深厚文化底蕴,让鹤城成为东北地区少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生态禀赋、人文禀赋、历史禀赋,会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齐齐哈尔所拥有的历史文化特质的独一无二,和所保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城市从历史中走来翻开齐齐哈尔的历史画卷,不难看出,这是一座历经近千年开发、千年锤炼的古老城市。
据考古资料显示,齐齐哈尔境内有人类活动记载始于距今2—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后成为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在东北的主要活动地区。
从夏商周直至汉、唐以来,齐齐哈尔始终是东北游牧民的活动地区。
到辽金时期至明代,出于控制北方少数民族的需要,齐齐哈尔成为了东北北部重要的行政区域和边防重镇。
齐齐哈尔这个称谓,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对它颇感好奇。
据了解,正式出现齐齐哈尔城的建设和称谓始于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自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黑龙江将军迁至齐齐哈尔,齐齐哈尔便成为黑龙江的政治、军事中心,直至建国初期。
我的家史调查报告
我的家史调查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的家史调查报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家史,想要了解自己的根源和家族的历史。
我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决定对自己的家史进行调查和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实和感人的故事,让我更加珍惜和了解自己的家庭。
我开始从我最亲近的亲人那里了解家史。
我询问了父母、祖父母和其他长辈,了解他们从小生长的地方、家族的传统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通过他们的口述,我得知了一些关于家族的历史事件和传奇故事,比如我的曾祖父曾是一位勇敢的抗日战士,他为国家捐躯,成为了家族的英雄。
我还翻阅了家中的一些老照片和文档,发现了一些珍贵的资料。
其中有一张老照片上记录着我祖父母年轻时的模样,他们的笑容真诚而温暖,让我感受到了家族之间的亲情和温暖。
另一份文档则是一份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和家族成员的姓名,让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家族的历史和渊源。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了一些一直未曾了解过的家族传统和习俗。
比如每年农历春节,我们家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年夜饭活动,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团聚,共庆团圆。
这种传统不仅拉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也传承了家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让我更加珍惜家庭的重要性。
通过家史调查,我不仅对家族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珍惜和尊重家族的传统和价值。
我意识到家族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柱和依靠,家史研究让我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家庭。
我将会将家史调查的成果和心得传承给后代,让他们也能了解家族的历史,珍惜家庭的温暖和爱。
第二篇示例:我的家史调查报告家史调查是一种追溯家族历史和了解家庭成员的传承文化的工作。
通过调查家史,我们可以了解家族的起源、成长、发展和变迁,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家史调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人们渴望了解自己的根源,追寻自己的身世,感受到家族的血脉相传。
为了深入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我进行了一次家史调查,并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26923754_满语“活化石”——走进全国唯一一个保留满语口语的三家子村
137中国报告文学■ 秦勇满语“活化石”—— 走进全国唯一一个保留满语口语的三家子村枝干虬曲苍劲,浅灰色的树表面挂满了被岁月划破的一道道伤痕,那是历史在它们身上留下的标记。
让人赏心悦目的是,有3棵树的树冠上还有3个喜鹊巢,几只花喜鹊正在巢旁叽叽喳喳细语,我们听不懂。
我和武主任开玩笑地说:“它们是不是在和咱俩说满语啊?”有4棵最粗的树,主干上都系着一条鲜艳的红布,像少年儿童脖子上系的红领巾。
中间的空地一直荒芜着。
武主任告诉我:“这是老计家的坟地,那红布是村民们搞祭祀时系的,在祈求为他们保平安啊!老计家的先辈们来到这个村时,就选择这个地方做坟地了。
那时候坟地离住的地方还挺远,后来村子一年年扩建,就把坟地扩到村子里了。
”“这不是死人和活人混居吗?”我和武主任说。
“坟早就挪了,由于是坟地,谁也不肯在这里盖房子,所以里边的空地一直在闲着。
”武主任和我解释。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活到100岁都很少,死了就得入土,唯独这些树是长寿的,它们能见证这个村的历史啊!更让我感到稀奇的是,那一趟趟砖瓦房,中间还穿插着几个茅草屋,茅草屋像几位年迈沧桑的老人,它们和年轻漂亮的砖瓦房并排地站在一个队伍里。
茅草屋比砖瓦房矮一些,不同的是每个茅草屋的西侧,都有一个10多米高的大烟囱,有的是方形,有的是圆柱形。
粗的两个人也搂不住,离房子有两米多远,与房子前墙对齐,房子和烟囱之间有一个烟囱脖子,高近1米,宽有半米多,把烟囱与房子连接起来。
烧火做饭的烟就是通过炕进入烟囱脖子里再通过烟囱飞向天空的。
远看这些烟囱就像一门门对着天空发射的大炮,那一缕缕炊烟就是射向天空的烟幕弹了。
这些茅草屋就是满族人的传统民居。
有的都100多年了,建它的主人早就入土了,可它们还活着。
有几撮还有人在居住,没人居住的那几撮,为了保护满族人的饮居文化,村里像保护大熊猫似的把它们保护起来,有的已经维修多次。
我们走不远就看到有一个茅草屋前挂着“百年民居,重点保护”的牌子。
对黑龙江省概况简介及旅游资源介绍通用课件
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结构
以重工业和农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 迅速。
主要城市
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城市是黑龙江省的经济中心,拥 有较为完善的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地势特征
黑龙江省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呈阶梯状分布,自东南向西北 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和台地
SUMMAR Y
03
旅游资源介绍
历史文化遗产
总结词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 古建筑、历史遗址和博物馆等,这些景点 反映了该省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的历史建筑保护区, 保存了大量建于20世纪初的欧式建筑,是 哈尔滨城市风貌的代表。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遗址
牡丹江市渤海国上京遗址
05
旅游服务与设施
旅游住宿设施
01
02
03
酒店
黑龙江省拥有多家星级酒 店,包括国际品牌酒店和 本土知名酒店,提供豪华 舒适的住宿体验。
民宿
黑龙江省的民宿发展迅速 ,以传统民居和乡村风情 为主题,为游客提供更具 地方特色的住宿体验。
露营地
为了满足户外爱好者的需 求,黑龙江省还建设了多 个露营地,提供帐篷出租 和露营服务。
行。
自驾租车
游客可以在当地租车或者自驾前往 景点,自由安排行程。
导览服务
黑龙江省的旅游景区提供专业的导 览服务,包括导游讲解和电子导览 器等,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点的 历史文化背景。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成立“满语学院”,促进嫩江流域的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
成立“满语学院”,促进嫩江流域的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满族是东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从肃慎、靺鞨、女真再到满洲,满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融合了蒙古族、汉族、朝鲜族等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
满族文化包括满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军事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服饰文化等多个方面。
由于民族交往和融合的不断加深,满族文化中的很多方面或是融合到了汉文化之中或是被汉文化同化,这导致满族的民族特征越来越不明显。
现在,满语已被列为濒危语言,满族的文化也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近年甚至产生了“满族文化消失论”,可见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已经迫在眉睫。
嫩江流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满族是聚居在这里的人数较多的一个民族。
由于居住时间长,满族文化在此流传广泛。
嫩江东岸有目前满语保存最好的富裕县三家子村,这里被誉为满语研究的活化石,吸引着大量国内外研究满语的专家学者来此进行实地调研,这使得满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满族文化的传承开始引起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重视。
在社会各界努力寻找抢救满语和满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时,我们发现孔子学院在推广我国的语言和文化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众所周知,我国语言和文化的推广成绩斐然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是紧密相关的;而孔子学院在汉语和中国文化推广上的努力也是功不可没的。
抛开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通用范围,使用人群,使用频率等语言地位方面的客观因素,我们还是可以从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传播经验中抽象出可以被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推广工作所借鉴的经验。
本文以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推广经验对嫩江流域的满语及满族文化传承的启示为例,希望探索出一条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的新出路。
一、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满文形成于十六世纪,努尔哈赤时期通过改制蒙文形成了“老满文”,皇太极时期又对“老满文”进行改进形成“新满文”。
为了巩固政权,强化满语的国语地位,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多种语言保护政策,例如要求官名、地名均使用满语满文,大力推广满语满文教育并将满文设为科举的科目等。
以纪录片《最后的巴图鲁》为例浅析纪录片创作与价值
以纪录片《最后的巴图鲁》为例浅析纪录片创作与价值作者:王信博邹迪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1期摘要:在经济发展稳步向前的今天,人们对于即将消亡的文化的关注度却没有达到一个高度。
文化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实例,而一旦一种文化消亡,意味着一个种群、甚至一个民族的衰亡。
由于纪录片拥有纪实美学以及记录、还原真实的特点,所以纪录片成为人们记录某种文化存在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纪录片存在的人类学意义。
本文以纪录片《最后的巴图鲁》为例,浅析一下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以及其价值体现。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价值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25-01《最后的巴图鲁》是一部反映满族文化所处的危机、并记录了三个年轻人为了传承这种文化而默默努力的纪录片。
片中提到的三个年轻人,分别是:宋熙东,一个不知名的满族满语歌手,为了学习纯正的满族语言和满族音乐,他走遍了中国的东北,寻找那些依然懂得满语的老人们;王硕,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办免费的满语课堂,为了“让满语活过来”;石君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村满语小学的民办教师,正在教导当地的孩子们如何说满语。
一、选题想到这部纪录片的选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听说了满族文化的现状,就准备拍一个有关满族文化的纪录片。
为了了解最准确的资料和现实情况,我们采访了东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的老师们。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这部纪录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宋熙东。
他是一个不知名的满族歌手,一直在“北漂”,以编曲、作曲谋生。
他偶然间认识了片中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王硕,并跟王硕学习了满语。
之后宋熙东对满族的民族音乐产生了兴趣,他放弃了签约唱片公司的机会,就是想把满族民间音乐搜集起来并传唱下去。
在了解宋熙东的经历之后,我们就决定选用他作为纪录片主线,以他去东北采风的旅程作为这部纪录片的叙事线索,因为他正在做的事就是从音乐这个方面拯救濒临灭绝的满族文化。
三家子满语口语对于满语语法的影响
三家子满语口语对于满语语法的影响【实用版】目录1.三家子满族村的背景介绍2.满语的现状及三家子满语口语的重要性3.三家子满语口语对满语语法的影响4.对三家子满语口语的保护和拯救措施5.结论正文1.三家子满族村的背景介绍三家子满族村位于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乡,是世界上唯一保留着完整的满语会话习惯的地方。
这个村落的满语使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60 年代以前,被誉为“满语研究的活化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国内外学者纷纷前往三家子村进行语言踏查和研究。
2.满语的现状及三家子满语口语的重要性满语,作为我国阿尔泰语系的一种语言,曾经在清朝时期作为官方语言盛行。
然而,随着清朝的灭亡和汉语的普及,满语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如今,满语已经面临严重的退化和消失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家子满族村的满语口语就显得尤为珍贵。
它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研究对象,帮助我们了解满语的历史、语法和文化。
3.三家子满语口语对满语语法的影响三家子满语口语在语法方面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满语语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三家子满语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都保留了古满语的一些特征。
同时,受到地域和族群交流的影响,三家子满语也出现了一些创新和变异。
这些变异为满语语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满语的演变过程。
4.对三家子满语口语的保护和拯救措施面对三家子满语口语的退化危机,有关部门和学者们纷纷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拯救。
例如,设立满语研究机构,对满语进行调查和研究;开展满语教育,培养新一代的满语使用者;利用媒体和网络,传播满语知识和文化,提高公众对满语的认识和关注度。
这些措施对于保护和传承三家子满语口语具有重要意义。
5.结论总之,三家子满族村的满语口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它对满语语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研究对象。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村活态满语遗存的数字化保护与思考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村活态满语遗存的数字化保护与思考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村活态满语遗存进行数字化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结合数字化保护有关理论、做法及观点,从富裕县三家子村活态满语遗存现状、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和做法的角度,对富裕县三家子村满语资源整合利用、保护传承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标签:三家子村;满语;数字化以富裕县三家子村为代表,齐齊哈尔市是满语遗存最为完备、最为典型的地区。
当前满语言遗存处在极度频危的状态。
基于满语的文化样本作用及其濒危状态,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新闻媒体持续跟进研究和报道,历史、语言文化研究者更是以科研项目研究、口语书面语比对、田野调查信息采集为依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
因历史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地理因素、移民迁入、观念变化以及现实中语言环境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齐齐哈尔地区满语传承状况令人堪忧,满语的濒危程度越来越严重。
保护工作更是任重而道远。
近些年,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媒体舆论,都热力不减。
但对富裕县三家子村活态满语关注的热度与现实保护力度的反差,外在的高度重视与自我传承乏力的对比,开放的交际交流环境与相对的封闭闭塞的村落生态的现实。
还在制约着满族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是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关注和破解的核心问题。
同时也需要运用新的手段和技术进行持续性的保护。
特别是在数字化保护等问题上还有待于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富裕县三家子活态满语的数字化保护随着历史进程的演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衰退、消亡成为世界现象。
所以,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村的满语口语遗存来说,传承和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虽然齐齐哈尔市政府和富裕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满语文的传承和保护,地方学者、满语文研究者、满语文教育工作者、满语文传承人及满语母语会话者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推进满语文的研究、记录和传播,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效。
三家子村满族文化演变历程概说
满语研究MANCHU STUDIESNo2,2O2O (General N o.71)2020年2期(总第71期)三家子村满族文化演变历程概说牟敏瑶(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80)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家子村因其村民以满语作为日常交际用语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自清朝建村伊始,三家子村就形成了以满族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汉族移民迁入,满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导致满族文化发生变迁。
关键词:三家子村;满族;文化演变;满语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873(2020)02-0120-06三家子村始建于清代,是以满族为主要居民的村落,现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达满柯友谊乡。
20世纪60年,三家子满族较好保留满语口语,在家庭交流中使用满语,被学界誉为“满语活化石”o专家学者较早关注三家子地区满语,对该地区满语进行多次田野调查研究,搜集大量语言调查资料,刊布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
后来,部分学者从社会学或文化学的视角分析研究三家子地区满族的历史文化,亦获得丰硕成果。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田野调查资料,将三家子村满族视为完整的文化体系,探讨其文化模式及历史演变历程。
一、满族文化主导时期有清一代,沙俄侵略者频繁侵略中国黑龙江中下游地区。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时任宁古塔副都统的萨布素升任黑龙江将军之后,率军抵御沙俄侵略者,守卫黑龙江流域领土。
在驱逐沙俄侵略者之后,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明确两国国界,“将从征的八旗战士家属由宁古塔迁到黑龙江,随军队分住到爱辉(黑龙江城)、墨尔根和齐齐哈尔(卜奎)三处北边国防上的重镇。
”⑷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黑龙江将军衙门始建齐齐哈尔城,随后驻守齐齐哈尔地区的八旗兵丁及其家眷迁至此处,朝廷“允许战士家属选择水土丰腴的地方自由居住,但不能离开所驻重镇一百里外。
”⑴于是,驻防八旗的计、孟、陶三个姓氏人户几经辗转抵达临近嫩江,距齐齐哈尔城区45公里的地方落户定居。
家族历史探访报告总结与反思
家族历史探访报告总结与反思引言人们常说,了解历史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根源。
为了深入探索我的家族历史,我进行了一次探访活动。
本报告将总结我在此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并对我个人的思考和感受进行反思。
活动概述我选择了我爷爷家族的历史作为探访对象,因为我对他们的过去知之甚少。
活动中,我采访了我的爷爷和其他亲戚,查阅了相关文献,还去了一些重要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整个活动历时一周。
历史回顾在探访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我的家族历史距今已有四代。
我们的家族在过去是农民出身,从事农耕工作,生活朴素,但勤劳知识。
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他们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并养殖了一些家禽家畜。
然而,我也了解到我们的家族在文化和教育方面存在一些短板。
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很少有人接受过正规的教育。
这导致了我们家族的文化传承较为有限,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面对历史的反思通过这次家族历史探访,我对我们家族的过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一些事情有了新的触动和思考。
首先,我认识到我们家族的勤劳朴素品质是值得传承的。
虽然我们当时生活贫困,但家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了温饱,并将这种勤劳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这种精神对我们现代人也具有启示意义。
其次,我们家族历史中教育的缺失也令我思考。
即便当时的条件有限,但我们的先辈们没有太重视教育,这使得我们的家族文化传承受到了限制。
这提醒我,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作为当代人,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为家族的未来做出更多贡献。
最后,面对历史,我还发现了一些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家族的一员,我觉得有义务将我们家族的历史故事传承下去,向家族里的其他成员讲述,以弘扬我们家族的精神。
我也会继续深入研究家族历史,并努力为家族争光,为家族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语通过这次家族历史探访,我对我爷爷家族的过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我的家族身份有了更强的认同感。
回望历史,我对我们家族的过去充满敬意。
满族文化绿了“雁翔湖”(外多篇)
满族文化绿了“雁翔湖”(外多篇)弟弟秦建文从北京回到老家富裕县,投资上千万元,在县城西郊利用原养渔场一千多亩天然水面,建一处旅游景点,名叫“雁翔湖”。
富裕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有两个少数民族乡,分别是友谊达翰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和塔哈满族、达翰尔族乡,十七个少数民族村,人口近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六。
由于多方面原因,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利用旅游景区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一直是弟弟的心愿。
目前,全县己建起了“乌裕尔达翰尔族风情园”和“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文化展览馆”。
雁翔湖距县城不到五公里,周围的村屯多数都有满族人居住,把旅游的调子定在传承满族文化上,将会唱响“雁翔湖”。
三家子村是全县满族人口最多的村,县民委主任吴旭英举荐我们到三家子村走一走,看一看。
三家子村位于县城西南,嫩江东岸,距县城二十余公里,全村三百多户,1071口人,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满族。
该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因建村时只有计、孟、陶三大姓而得名“三家子村”。
初夏的一天,我和弟弟驱车前往三家子村,在通往三家子村的水泥路两侧,四排高大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摆,好像在跳满族舞欢迎我们。
快要进村了,村子北有一片刚刚吐叶的杨树林,树冠顶端有三百多个老鸹巢,让我惊呆了,这么多的老鸹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是不是老鸹屯啊?一群老鸹在树的上空盘旋,还不停地叫着,似乎在迎接我们进村。
树上是鸟屯,地上是民族村,可见人与鸟,村与屯之间相处多么和谐。
进了村,一栋栋别具一格的房屋建筑,让我目不暇接。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排排砖瓦房之间,还夹杂着几间草房,草房的房墙是土的,房盖儿是用小叶樟草苫的。
据当地村民讲,这几间草房,是五十年代建造的。
那个年代,砖瓦很少,也很昂贵,买不起,只能就地取材用土和小叶樟草建房屋。
这些房屋虽然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很破旧,但它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生存着。
这留下的不仅仅是几间房子,那是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展示。
黑龙江省三家子村追踪调查
黑龙江省三家子村追踪调查
刘正爱
【期刊名称】《满族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本文根据金启孮的<满族的历史与生活>,对黑龙江省三家子村进行了追踪调查,通过三家子村计、孟、陶三姓家族的生活和家族史,勾勒了三家子村满族的语言、文化、历史变迁图景.
【总页数】8页(P27-34)
【作者】刘正爱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91/297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成人体部线性特征 [J], 王霞;杨阳;曹芳;温有锋;席焕久
2.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活态满语研究述评 [J], 黄志强
3.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语传承人调查研究 [J], 高荷红;石君广
4.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小学满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探析 [J], 黄志强
5.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村落保护与发展——以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为例 [J], 刘东亮;王园园;许大明;王艳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家子满族萨满教:记忆和遗留
三家子满族萨满教:记忆和遗留
唐戈
【期刊名称】《满语研究》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三家子是一个满族聚居的村庄,位于黑龙江省富裕县境内.2002年8月和2003年7-8月笔者对当地满族萨满教进行了专项调查,本文就是根据这两次调查的素材而撰写的.从形态学上分析,当代三家子满族萨满教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在物质外壳和功能上已经消失但仍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当地人的思想的东西;另一部分是遗留下来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作用的东西.两部分相比,以第一部分为重.
【总页数】8页(P115-122)
【作者】唐戈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4
【相关文献】
1.三家子村满族萨满教拾遗 [J], 张松
2.满族石姓穆昆记忆中的萨满教信仰体系 [J], 苑杰
3.金启孮先生与\"三家子\"满族屯 [J], 凯和
4.三家子村满族文化演变历程概说 [J], 牟敏瑶
5.满族萨满教的三种形态及其演变 [J], 王宏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富裕县三家子满语与泰来县依布气满语及其音变的时间序列
富裕县三家子满语与泰来县依布气满语及其音变的时间序列赵杰【摘要】富裕县三家子满语村与泰来县依布气满语村是全国知名的两个现代满语口语村.从两个满语点的20个常用词汇的语音变化异同入手,同时在与清代满文音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发现两者大同小异、同中有异及异变的规律,从中印证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空间差异反映时间的发展”之方法论原则.【期刊名称】《黑龙江社会科学》【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4页(P112-115)【关键词】满语口语;三家子满语;依布气满语;常用词比较;音变分析;时间序列【作者】赵杰【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221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满语村位于齐齐哈尔市北部100公里左右,即从富裕县城到友谊乡再到三家子村,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笔者1985年10月去三家子村,从富裕县城到三家子村是没有公路的,雇一辆马车沿沼泽边的小路行驶三个小时才到三家子村。
此村位于嫩江边上,但又被两个支流包围,呈三面环水一面通小路的地势,所以才很少有人能到此地。
三家子村有90%的满族人口,他们都是清朝康熙年间八旗水师的后裔,这些八旗水师有镇守黑龙江边的,有镇守嫩江边的,沿嫩江边从北到南一线镇守的八旗水师中,三家子村的满族就属嫩江八旗水师中段的军人后裔。
由于此处三面环水,交通不便,很难进入,加之有清一代又人烟稀少,汉人没有到访的记录,所以直到20世纪60年代,全三家子村还基本上是纯一色的满族人。
笔者1985年秋冬季在三家子村实地调查,记录本村的现代满语口语时发现了不少珍贵的人文背景信息。
本村满族人原本是不允许汉族等其他民族进村落户的,但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由于关内山东省人多地少,闯关东后到处谋生,到了三家子村时,满族人不让他们进村,山东人就在三家子满族村边的树林中搭成马架子住下来,然后给村里的满族人打力工,帮助他们做一些脏、累的活,比如盖房子、出力气、甩大泥等。
关于小三家子村农民职业分化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小三家子村农民职业分化的调查与思考
姜海燕;李英忠
【期刊名称】《黑河学刊》
【年(卷),期】1995(000)0Z1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姜海燕;李英忠
【作者单位】[1]黑河市农委;[2]黑河市畜牧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3
【相关文献】
1.界岸村农民的职业流动和阶层分化 [J], 黄健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农民生活现状调查与思考\r——基于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的实地调查 [J], 范俊龙;戴月娥
3.苏南界岸村农民的职业流动和阶层分化 [J], 黄健
4.五福村农民职业变化的调查与思考 [J],
5.当前农民阶层的分化及其对我国法律运行的影响——对四个村农民社会分层的调查与思考 [J], 涂永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山黑水“满”是情
⽩⼭⿊⽔“满”是情2019-09-30⼈物背景:赵阿平,⼥,满族,1955年⽣,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历史系。
现任⿊龙江⼤学满族语⾔⽂化研究中⼼主任(⿊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导师、满语⽂化学学科带头⼈;《满语研究》杂志主编;⿊龙江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国际通古斯语⾔⽂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语⾔⽂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阿尔泰语⾔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学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学满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理事长。
公元1644年,⼀个“马背民族”⼊主中原,建⽴清王朝,定都北京,定满语为“国语”,统治中国长达268年。
满族⾛过了⼀条独具特⾊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历史与⼈类⽂明发展进程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宝贵经验与教训。
⽩⼭⿊⽔是满族的故乡,满语作为世界性满学研究的活化⽯,被学术界称为。
成⽴于1983年的⿊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成⽴于1999年的⿊龙江⼤学满族语⾔⽂化研究中⼼)是世界上惟⼀专门从事满语⽂化研究的科研机构。
研究所所长兼研究中⼼主任、国际通古斯语⾔⽂化研究会副会长赵阿平教授,近⼆⼗个春秋在满族语⾔⽂化研究中取得了重⼤拓展与突破,成为闻名海内外的著名满语满学专家。
满族后裔――志在满语乾隆九年,⼤量京旗回迁东北故乡,满族正⽩旗的⼀⽀从北京迁到拉林,并在当地繁衍⽣活下来。
20世纪40年代这个家庭中的⼀⽀⼜辗转到了阿城县。
1955年,赵阿平就降⽣在这样⼀个满族家庭,⽗亲为她取了这个颇有满族特点的名字。
她端庄、娴静、落落⼤⽅、才⽓过⼈。
⽗亲酷爱历史,长期的⽿濡⽬染,她读⼩学时沉浸在中国通史、诸⼦百家等家⾥所有藏书中,汲取中国历史⽂化精华知识。
1978年,她如愿以偿地考⼊了哈尔滨师范⼤学历史系,格外关注清史。
讲明清史的邓中绵教授在讲课中说过:“要搞清史研究,⼀定要学满⽂”,当时赵阿平⼼头就涌起了对满语学习的渴望。
⼤学毕业后,赵阿平未能如愿专门从事所喜爱的历史研究与教学,但她始终未消减⾃⼰的学术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 通 过 对 三 家千 满族 村 的 调 查 . 现 在 族 群 边 莽 乏 内的 满 族 民 族 惠 识 曾经 历 了 发
满 汉 的 转化 与 重 袖 造 成 这 一 转 化 与 重 构 . 有 历 史 的 原 因 . 有 生 存 环 境 的 影 响 。 而 事 实 既 又 上 , 个族 群 内部 差异 的 出现 虽 燕与 生 存 环 境 酌 不 同 有 关 , 更 重要 的还 是 出 自不 同酌 所 吏渊 一 但 源 。 而 不 同酌 所 史 渊 源 . 会 对 于夸 天 人 们 的 民 族i 同 产生 深 刻 的 影响 。 又 L
n s e iis t d s a d r c n t u lo r t h e s d vc s iu e n e o s r c i n f oi t e Ha o M a c n r m h 1 n t n hu a d fo te M a c u t n d et it r n n io me t l a t r . n h o Ha u o h s o i a d e v r n o n a f c o s Th i e e c n h s ed f r n ei i — f t rc lo i i s e e tg e ti f e c s o h u r n d n iy c n co s e s o ia rg n x r r a n l n e n t e c r e t i e tt o s i u n s . u
定宜庄, 邵 丹
( h ls p y a d S c l ce c i o ) P i o h n o i i n e Ed t n o a S i
vIL. 1 24 No . 2 M AR. 02 20
一 定 宜庄 , 邵 丹/ 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 事实” 多重 性叙 事 与
DI NG z u n & SH A0 n Yi h a g Da
( i aAc d my o o ilSce cs, ii g 1 0 3 . h n : Ch n a e j S ca in e Bej n 0 7 2 C ia
C l o “U ies y. ei ) ai r f nv ri A rc t a
维普资讯
第 2 4卷 第 2期 20 0 2年 3月
J OURNAL F G UANG XIUNI O VERSI TY FOR NATI NALI ES O TI
广 西 民族 学 院 学_ (多 重 性 科学 版 ) 报 历史 一 宴 l 哲 学 杜会 叙事 / 事 与
Ab l a t Th o g h n e t ain o a ja iVi a e i s f u d t a s r c : r u h t e iv si t fS n iz g o l g ,t o n h t l i
t de iy c -cots s o t e he i m t ot i lne s i h M a c n to lt ihi t b de s l s n hu a i naiy w t n he or r w i— l
0
姜善聿孝族德伍 德 ・ 路斯< d r E wad』 M Rma s 所 著 翦 l d)
e 满与 汪 : 清 到 民 国 时 期 螗 是 旌 关 系 与 政 治 扭 } 16 ~ 12 ) 晚 ( 8 1 9 8
人 关 (6 4年 ) 一 阶 段 对 人 戈 之 后 满 族 14 这
的 发 展 , 果 已 相 对 较 少 。 至 于 从 清 末 到 民 国 这 一 成 时 期 满 族 兴 衰 的研 究 , 少 在 围 内 . 年 来 几 乎 是 一 至 多 片 空 白 。 与 此 同 时 , 族 学 家 与 语 言 学 家 做 丁 大 ① 民 量 有 关 满 族 文 化 、 言 和 宗 教 ( 满 敦 ) 田野 调 查 . 语 萨 的 但 在 这 些 调 查 中 , 族 群 边 界 之 内 的 满 族 民 族 意 识 在
[ 关键 词 ] 三 末干 村 ; 查 ; 调 满族 } 没族 ; 群 ; 别 族 识 [ 图分 类 号 ] C 1 中 9 24 : 献标 识 码 ] A [ 文 文章 编 号 : 1 0 0 2~3 8 (0 2 0 87 2 0 )2—0 2 06
n8
“ it r c IF c o ” a d M u tpl r a i n H so ia a t r n li e Na r to
目
今 为止 . 论 在中 国 , 是在 西 方 与 日本 , 无 还 史 家 对 于 满 族 的 兴 趣 . 直 集 中 在 满 族 起 到
一
整 系统地叙 述 满 族及 其 民 族 认 同 的形 成过 程 . 是 却 不 可 或 缺 的 。我 们 在 从 事 传 统 史 学 的考 证 爬 梳 工 作 之 余 致 力 于宴 地 的 田野 考 察 , 中 国 东 北 、 北 与 内蒙 古 在 河 等 处 采 访 了 各 种 各 样 有 着 满 族 背 景 的 人 。 就 是 希 望 能
Ke o d : a j z l g ,i v siain. h a c u n to aiy, h y W r s S ni iVil e n e t to t e M n h a in l a a g t te
H a a in l y t n c g o P i e tf a i n n n t a i ,e h i r u . n i c to o t d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