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在元素化合物章节的重要性- 摘要:必修模块1中的元素化合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东区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成果申报表单位名称: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成果类别:论文

实验教学在元素化合物章节的重要性

摘要:新课程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界限,在元素化合物章节大量的实验被分散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之中。内容的繁杂与课时的紧张使教师无所适从。为了解惑,我用两种不同模式对两个平行班进行了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以三维目标的达到程度来对比两者的优劣。得出结论:老教材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是以物质结构理论为指导,以实验进行验证的过程。新课程中淡化了"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论推理,以加强实验教学来提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功能。并最终由这个实践结果反思总结出实验是化学科学的重要基石,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知识课程内容标准实验探究

我现在的学生正面临着2010年的高考,这是我新课改后带的第一批学生,反思我在刚接手新课程时在两个平行班做的一个对比试验,不禁有很多感触,希望我的感触能对在新课程中摸索的教师们有所帮助。

2007年9月,新学年伊始,学校分配我担任高一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使我有幸能亲身实践新课程的教学。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首先向已经有了一年新课程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了请教。其中有几位老师谈到:新课程改得不错,贴近社会生活,由浅入深,必修模块中的很多内容会在后面的选修模块中不断得到深化与提升。唯有元素化合物部分只在必修1中出现,涵盖所有的重点元素,外加几十个实验,总共用时才一个多月,在选修模块中也无其踪迹。这么短的时间讲都讲不完,如果真的节节课都探究“分”就干脆别要了。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蜻蜓点水式的讲解,这样不但学生的实验素养无法提高,就连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生也学不

好,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新课程这部分改得不好。

带着这个疑问我认真研究了必修模块1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这部分的试验内容,它的教学内容包括钠、铝、铁、铜、氯、氮、硫、硅及其化合物知识,单从知识点看,可以不夸张的说,必修模块1中的三四两章已经把以前整个高中化学的元素化合物内容一网打尽,尽收囊中。而这部分的实验教学包括了19个“实验”5个“科学探究”和若干涉及试验的“实践活动”。教材涉及的化学知识点看似与以往没有多大不同,但课时却大大缩减了。这么短的时间内既要系统讲解,又要展开试验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又或者选哪一个才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呢?我也有很大的困惑。于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将我教的两个平行班分别按两种不同的模式进行了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以此对比效果。我把他们分别叫做系统讲解班和试验探究班。系统讲解班策略: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获得更完善的知识体系。①重新整合书中内容(为元素制定了学习主线即金属元素: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金属相对应的盐,非金属:对应盐←氢化物←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应的含氧酸盐)②将书中实验沿这一线索依次演示或多媒体代为演示以增大课堂容量。

③及时处理教辅材料中的习题。实验探究班策略:以学生为主体,试验为载体展开探究式学习。①依照书中顺序充分开展试验和科学探究。②由于实践的增多使课时较紧,我只重点讲解主干知识,同时删掉了参考书中的相当一部分偏难偏旧的习题。

对比的结果: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全区统一命题)平均分:系统班72.3分,探究班68.0分。系统班成绩优于探究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的水平测试

复习中感觉两班在元素化合物复习中基础知识没有明显差距。高二后我在选修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每遇到元素化合物知识发现两个班遗忘率都比较高,当遇到比较偏的问题时系统班有部分同学能够记起,探究班极少。但是遇到一些基础问题时探究班同学的印象要深刻的多。由此可见,从知识目标来看系统班学习的内容多,短期内效果较好,有利于少数尖子生。探究班因为有亲身体验,虽然记得少但是记得更牢,有利于大部分中等生。实验结果并不像我请教的老师所想的一样出现一边倒。两种模式谁更有利于知识记忆的对比结果已经产生,但是伴随产生的两件副产物却让我有了更深的思索①我发现高三后探究班学生应对开放性试验题时明显更有思路。②探究班学生明显对化学更感兴趣,这导致许多同学在高二的文理分班时由此而选择了理科。这两个事实让我深刻体会到谁才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就是说: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来看两种策略各有其优点与不足,但相比较过程与方法目标和价值观目标的达到程度而言探究班策略是明显优于系统班策略的。

探究班策略更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更易完成三维目标。但我的操作也不是完美的,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综合系统讲解和实验探究两种策略的实践,我认为完成必修模块1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认真对比新旧课程,排除原教材知识体系的影响。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常有教师抱怨学时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许多教师依然受原有教材知识体系的影响,总觉得新教材中有许多知识没有完整呈现,结果凡是旧教材中有的知识都要全部讲清讲透,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补充、扩展,这样当然会引起课时不足。其实,仔细对比新旧课程你会发现,新课程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构成,以及处理方式和要求上,都

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完全不必再束缚于旧的知识体系。我认为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无机元素化合物不再分为“周期律前元素”和“周期律后元素”。这种呈现方式弱化了结构对性质的指导作用。②由原来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关注核心知识的教学。③学习情景突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④强调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另一个让教师们感觉课时不够的原因是:一节课讲完,学生面对教辅练习仍然无从下手。那么该如何处理教材中没有涉及而习题中出现的知识点呢?这困扰了很多教师,也成为教师给学生加内容开小灶的原因。在这点上我认为任何教材或教辅用书都只是一种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它们仅仅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标准,真正的标准是我们的课程标准。教师一定要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后,再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大胆且合理的取舍。原则是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再去考虑怎样使学生愉快地掌握更多的、更高层次的化学知识。

第二.充分重视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用多媒体演示替代实验。

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学生是否愿意学习的问题。因为学习动机能提高学生的努力和专注程度。换而言之,学习动机就好像是学习的“催化剂”,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探究班策略尽管让老师感觉讲得不够尽兴不够全面,但它在高二后所显现出来的两大优势(①探究班学生应对开放性试验题时更有思路。

②探究班学生明显对化学更感兴趣。)就充分说明了实验探究即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