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课时划分安排建议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一、前言1.1 课程性质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倡导实践、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

1.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提高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2.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四个方面。

- 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操作基础、网络基础、信息安全。

- 信息处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简单数据库。

- 信息交流: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网络搜索。

- 信息创新:编程基础、多媒体制作、网络协作、创新实践。

2.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网络与多媒体、编程与算法、数字艺术、电子制作等。

三、教学建议3.1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任务驱动、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实体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信息素养。

四、实施建议4.1 课时安排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安排2课时,共计36课时。

4.2 教学设备配备足够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

4.3 教师培训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五、课程标准修订说明本课程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以上是《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的简要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解读和调整。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已由专家组起草完成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与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与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

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最新)
说明:
1、地方课程包括:生命教育、人文与社会、技术三门课程,一至二年级每门课每周一课时,三至九年级地方课是每双周一课时。

2、综合实践课程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但要在课表中写明。

信息技术占综合实践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2课时,初中各年级每周1课时。

3、写字课各年级占语文课时,一至六年级每周一课时,初中各年级每双周一课时。

4、体育课小学每年级加一课时,这样一、二年级周课时数为27,三至六年级周课时数为31。

5、班团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年级周课时课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年课时总计课程门类品德与生活2 2 / / / / / / /626 品德与社会/ / 2 2 2 2 / / /思想品德/ / / / / / 2 2 2语文8 8 7 7 6 6 5 5 5 1985 数学 5 5 4 4 4 4 5 4 4 1357 外语/ / 3 3 3 3 4 4 4 832 体育 4 4 3 3 3 3 / / /1009 体育与健康/ / / / / / 3 3 3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523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523 科学/ / 2 2 3 3 / / / 350 物理/ / / / / / / 2 3 169 化学/ / / / / / / / 3 99 地理/ / / / / / 2 2 / 140 生物/ / / / / / 3 2 / 175 历史/ / / / / / 2 2 2 206 信息技术/ / 1 1 1 1 2 2 2 346 综合实践活动/ /4 4 4 4 4 4 4 1182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3 3周课时总数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总课时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说明: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说明: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随州历史、广水历史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标准试题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标准试题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标准试题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2、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

3、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

4、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5、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7、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8、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9、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10、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1、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13、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15、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16、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7、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18、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19、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一、课程性质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

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二、课程理念1.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帮助全体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

2.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课程逻辑主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

小学低年级注重生活体验;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体验其应用;初中阶段深化原理认识,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面向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要求,吸纳国内外信息科技的前沿成果,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要求,遴选课程内容。

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挑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体现“科”与“技”并重。

4.倡导真实性学习创新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入多元化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支持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完整版)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

(完整版)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

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2、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3、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

4、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5、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7、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信息技术初步认识、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A)。

A、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B、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C、用计算机处理数据2、小学信息技术初步模块内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和(B)。

A、信息技术发展趋势B、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C、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3、小学用计算机作文模块内容安排有: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和(C)。

A、版式的设计B、特殊效果的处理C、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4、小学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内容安排有: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和(A)。

A、学会使用电子邮件B、网页制作C、网络通信基础三、简答题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江西省)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江西省)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江西省)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当地历史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设置建议

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设置建议

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设置建议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和《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要求,除小学1—2年级不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3—9年级均设置了“综合实践、地方与学校”三类课程。

三类课程的周课时数为:小学1—2年级,地方与学校课程每周4节;小学3—4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每周2节,地方与学校课程每周3节;小学5—6年级,综合实践每周3节,地方与学校课程每周2节;初中7—9年级,综合实践每周3节,地方与学校课程每周分别为4、3、2节。

三类课程均包含丰富的内容,学校层面如何设置这些课程,从而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呢?一、关于综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椐教育部有关要求自主开发使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义务教育阶段从3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除3—4年级每周2课时外,其余年级均为每周3课时。

1、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要求: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建议从3年级开始,每周安排1课时。

2、研究性学习: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呈现,可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开设。

建议从3年级开始,每周安排1课时。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可以安排在双休日或节假日。

3、劳动与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建议从小学5年级开始,每开设1节劳动技术课。

4、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规定:“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建议把这些内容纳入课外活动,但不能进入课程表。

二、关于地方课程的设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指出:地方课程的设置主要在以下四个领域,即民族文化领域、生命教育领域、自然探究领域和社会探究领域。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一、总体要求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体育、艺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课程设置1、语文1.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课时安排:每周6学时。

2、数学2.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

2.2 课时安排:每周6学时。

3、英语3.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2 课时安排:每周4学时。

4、物理4.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

4.2 课时安排:每周2学时。

5、化学5.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践创新能力。

5.2 课时安排:每周2学时。

6、生物6.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科学思维能力。

6.2 课时安排:每周2学时。

7、地理7.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7.2 课时安排:每周2学时。

8、历史8.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

8.2 课时安排:每周2学时。

9、政治9.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政治制度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9.2 课时安排:每周2学时。

10、体育10.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体质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

10.2 课时安排:每周3学时。

11、艺术11.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说明: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随州历史、广水历史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2023版信息技术课程规定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2023版信息技术课程规定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2023版信息技术课程规定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创新和交流能力。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应能:1. 理解并能操作基本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及软件应用;2.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如键盘输入、文件管理、网络搜索等;3. 了解并遵守信息伦理和网络安全规则;4. 具备基本的信息处理和创新思维能力,能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二、课程内容1. 计算机基础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如输入设备、处理设备、输出设备等。

2. 基本操作技能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键盘输入、鼠标操作、文件管理等。

3. 网络与信息素养学生需要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和搜索技能,同时要建立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和网络安全意识。

4. 信息技术与生活学生需要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在线研究、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

5. 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学生需要理解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评价课程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直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教材和教学资源本课程使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使用网络资源、软件工具等辅助教学。

以上是2023版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规定,希望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研究有所帮助,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和便利。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2023版小学课程指南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2023版小学课程指南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2023版小学课程指南1. 引言本指南旨在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供清晰、具体的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目标、内容和要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基本硬件和软件知识;-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学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 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安全上网。

2.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检索、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 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课程内容3.1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硬件: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功能和种类;- 计算机软件:了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操作:学习开关机、输入输出、文件管理等基本操作。

3.2 办公软件应用- 文字处理:学习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创建、编辑、排版文档等;- 表格处理:学习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创建、编辑、计算数据等;- 演示制作: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创建、编辑、播放演示等。

3.3 网络与安全- 网络基础: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发展;-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如防范病毒、黑客攻击等;- 网络应用:学习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等基本操作。

3.4 程序设计- 编程基础: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算法与逻辑:学习基本的算法和逻辑思维;- 项目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程项目,如制作小游戏、解决实际问题等。

4. 教学建议- 结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课时划分安排建议

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课时划分安排建议

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课时划分安排建议发布:赵志坚 时间:2009-4-7 16:03:33 来源:吴忠教育信息网 点击:312 讨论:5三年级(上) 画一画美丽的宁夏川第 1 节 与电脑见面 (2 课时) 第 2 节 用电脑打字 (2 课时) 第 3 节 画图的好帮手 (2 课时) 第 4 节 用电脑画画 (4 课时) 第 5 节 在画图中加入文字 (1 课时) 第 6 节 画图有技巧 (4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三年级(下)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第 1 节 信息和信息技术 (2 课时) 第 2 节 Windows 乐园 (2 课时) 第 3 节 学会使用“我的电脑” (3 课时) 第 4 节 管理电脑中的文件和文件夹 (4 课时) 第 5 节 用电脑写文章 (4 课时) 第 6 节 Windows 中的多媒体功能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四年级(上) 文字处理——用电脑写作文第 1 节 写作文的好帮手——写字板 (2 课时) 第 2 节 用写字板写作文 (2 课时) 第 3 节 对作文进行修改 (6 课时) 第 4 节 设置文章格式 (2 课时) 第 5 节 让文章图文并茂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四年级(下) 网络基本知识第 1 节 了解计算机网络 (2 课时) 第 2 节 神奇的因特网世界 (2 课时) 第 3 节 上网浏览有技巧 (4 课时) 第 4 节 把网上的“宝贝”搬回家 (2 课时) 第 5 节 网上邮差 E-mail (4 课时) 第 6 节 网络安全与道德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五年级(上) 制作演示文稿第 1 节 演讲的好帮手 (2 课时) 第 2 节 制作第一张幻灯片——标题幻灯片 (2 课时) 第 3 节 丰富演示文稿 (3 课时)第 4 节 让幻灯片变得更漂亮 (3 课时) 第 5 节 编辑演示文稿 (2 课时) 第 6 节 放映我的演示文稿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五年级(下) 动画制作第 1 节 欣赏电脑动画 (2 课时) 第 2 节 动画制作好帮手——Flash (2 课时) 第 3 节 绘图工具 (3 课时) 第 4 节 逐帧动画 (2 课时) 第 5 节 形状渐变动画 (3 课时) 第 6 节 运动渐变动画 (4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六年级(上) LOGO 基础知识第 1 节 初步认识 LOGO (2 课时) 第 2 节 画彩色图形 (2 课时) 第 3 节 画三角形和“重复”命令 (3 课时) 第 4 节 多边形的画法 (3 课时) 第 5 节 画园、椭圆、矩形和圆弧和写字 (3 课时) 第 6 节 用子程序画图 (3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六年级(下) 机器人初步第 1 节 初识机器人 (1 课时) 第 2 节 听话的机器人 (2 课时) 第 3 节 会画图的机器人 (2 课时) 第 4 节 让机器人学会判断 (2 课时) 第 5 节 机器人躲避障碍 (2 课时) 第 6 节 会思考的机器人 (2 课时) 第 7 节 机器人认路* (3 课时) 第 8 节 机器人检测火焰* (3 课时) 第 9 节 综合练习* (2 课时) 第 10 节 机器人唱歌*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七年级(上)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第 1 节 信息社会 (2 课时) 第 2 节 计算机的组成 (2 课时) 第 3 节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4 课时) 第 4 节 熟悉“我的电脑” (3 课时) 第 5 节 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 (4 课时)第 6 节 用好“回收站” (1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七年级(下) 文字处理第 1 节 文字排版基础 (3 课时) 第 2 节 文档的美化 (3 课时) 第 3 节 版面设置 (2 课时) 第 4 节 图文混排 (3 课时) 第 5 节 制作表格 (2 课时) 第 6 节:打印和输出文档 (1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八年级(上)第一章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第 1 节 网络基础知识 (1 课时) 第 2 节 Windows 中的网络功能 (1 课时) 第 3 节 了解因特网 (2 课时) 第 4 节 上网浏览信息 (2 课时) 第 5 节 网上信息的下载与管理 (2 课时) 第 6 节 电子邮件软件的使用 (1 课时)八年级(上)第 1 节 创建网站 (2 课时)第二章网页制作第 2 节 丰富网站的内容 (2 课时) 第 3 节 美化网页 (2 课时) 第 4 节 设置网页超链接和发布网站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八年级(下)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第 1 节 数据处理和电子表格软件 (2 课时) 第 2 节 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 (3 课时) 第 3 节 编辑工作表 (2 课时) 第 4 节 修饰工作表 (2 课时) 第 5 节 在 Excel 中进行数据计算 (3 课时) 第 6 节 数据分析和管理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九年级(上)加工多媒体作品第 1 节 多媒体技术 (1 课时) 第 2 节 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3 课时) 第 3 节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4 课时) 第 4 节 影视素材的获取 (2 课时) 第 5 节 制作多媒体作品 (6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九年级(下)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第 1 课 设计“我的计算器”程序界面(2 课时)第 1 课时 1、认识 VB 的开发环境 2、设计程序界面 3、保存 程序 第 2 课时 4、设置对象的属性 第 2 课 为“我的计算器”程序编写代码 (2 课时)第 1 课时 1、为命令按钮编写事件驱动程序 第 2 课时 2、调试程序的方法 3、进一步美化程序界面 第 3 课 打好编程基础 (2 课时) 第 1 课时 1、数据类型 2、变量 第 2 课时 3、表达式与运算符 4、函数 第 4 课 算法与顺序、选择结构程序 (3 课时) 第 1 课时 1、算法与流程图 2、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程序 3、 关系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第 2 课时 4、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第 3 课时 5、两种条件语句 第 4 课时 6、边框、单选按钮和复选框控件 第 5 课 循环结构程序和对象的方法 (3 课时) 第 1 课时 1、Do…Loop 循环语句 2、对象的方法 第 2 课时 3、For…Next 循环语句 第 3 课时 4、列表框控件 5、流动条控件第 6 课 使用程序绘制图形 (2 课时) 第 1 课时 1、RGB 颜色函数 2、画点和线段 第 2 课时 3、调整窗体的坐标系统 4、画圆和椭圆 第 7 课 制作动画 (1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课时划分安排建议
发布:赵志坚 时间:2009-4-7 16:03:33 来源:吴忠教育信息网 点击:312 讨论:5
三年级(上) 画一画美丽的宁夏川
第 1 节 与电脑见面 (2 课时) 第 2 节 用电脑打字 (2 课时) 第 3 节 画图的好帮手 (2 课时) 第 4 节 用电脑画画 (4 课时) 第 5 节 在画图中加入文字 (1 课时) 第 6 节 画图有技巧 (4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三年级(下)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操作系统
第 1 节 信息和信息技术 (2 课时) 第 2 节 Windows 乐园 (2 课时) 第 3 节 学会使用“我的电脑” (3 课时) 第 4 节 管理电脑中的文件和文件夹 (4 课时) 第 5 节 用电脑写文章 (4 课时) 第 6 节 Windows 中的多媒体功能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四年级(上) 文字处理——用电脑写作文


第 1 节 写作文的好帮手——写字板 (2 课时) 第 2 节 用写字板写作文 (2 课时) 第 3 节 对作文进行修改 (6 课时) 第 4 节 设置文章格式 (2 课时) 第 5 节 让文章图文并茂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四年级(下) 网络基本知识
第 1 节 了解计算机网络 (2 课时) 第 2 节 神奇的因特网世界 (2 课时) 第 3 节 上网浏览有技巧 (4 课时) 第 4 节 把网上的“宝贝”搬回家 (2 课时) 第 5 节 网上邮差 E-mail (4 课时) 第 6 节 网络安全与道德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五年级(上) 制作演示文稿
第 1 节 演讲的好帮手 (2 课时) 第 2 节 制作第一张幻灯片——标题幻灯片 (2 课时) 第 3 节 丰富演示文稿 (3 课时)


第 4 节 让幻灯片变得更漂亮 (3 课时) 第 5 节 编辑演示文稿 (2 课时) 第 6 节 放映我的演示文稿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五年级(下) 动画制作
第 1 节 欣赏电脑动画 (2 课时) 第 2 节 动画制作好帮手——Flash (2 课时) 第 3 节 绘图工具 (3 课时) 第 4 节 逐帧动画 (2 课时) 第 5 节 形状渐变动画 (3 课时) 第 6 节 运动渐变动画 (4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六年级(上) LOGO 基础知识
第 1 节 初步认识 LOGO (2 课时) 第 2 节 画彩色图形 (2 课时) 第 3 节 画三角形和“重复”命令 (3 课时) 第 4 节 多边形的画法 (3 课时) 第 5 节 画园、椭圆、矩形和圆弧和写字 (3 课时) 第 6 节 用子程序画图 (3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六年级(下) 机器人初步
第 1 节 初识机器人 (1 课时) 第 2 节 听话的机器人 (2 课时) 第 3 节 会画图的机器人 (2 课时) 第 4 节 让机器人学会判断 (2 课时) 第 5 节 机器人躲避障碍 (2 课时) 第 6 节 会思考的机器人 (2 课时) 第 7 节 机器人认路* (3 课时) 第 8 节 机器人检测火焰* (3 课时) 第 9 节 综合练习* (2 课时) 第 10 节 机器人唱歌*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操作系统
第 1 节 信息社会 (2 课时) 第 2 节 计算机的组成 (2 课时) 第 3 节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4 课时) 第 4 节 熟悉“我的电脑” (3 课时) 第 5 节 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 (4 课时)


第 6 节 用好“回收站” (1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七年级(下) 文字处理
第 1 节 文字排版基础 (3 课时) 第 2 节 文档的美化 (3 课时) 第 3 节 版面设置 (2 课时) 第 4 节 图文混排 (3 课时) 第 5 节 制作表格 (2 课时) 第 6 节:打印和输出文档 (1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第 1 节 网络基础知识 (1 课时) 第 2 节 Windows 中的网络功能 (1 课时) 第 3 节 了解因特网 (2 课时) 第 4 节 上网浏览信息 (2 课时) 第 5 节 网上信息的下载与管理 (2 课时) 第 6 节 电子邮件软件的使用 (1 课时)
八年级(上)
第 1 节 创建网站 (2 课时)
第二章
网页制作


第 2 节 丰富网站的内容 (2 课时) 第 3 节 美化网页 (2 课时) 第 4 节 设置网页超链接和发布网站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八年级(下)
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第 1 节 数据处理和电子表格软件 (2 课时) 第 2 节 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 (3 课时) 第 3 节 编辑工作表 (2 课时) 第 4 节 修饰工作表 (2 课时) 第 5 节 在 Excel 中进行数据计算 (3 课时) 第 6 节 数据分析和管理 (2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九年级(上)
加工多媒体作品
第 1 节 多媒体技术 (1 课时) 第 2 节 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3 课时) 第 3 节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4 课时) 第 4 节 影视素材的获取 (2 课时) 第 5 节 制作多媒体作品 (6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九年级(下)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第 1 课 设计“我的计算器”程序界面
(2 课时)
第 1 课时 1、认识 VB 的开发环境 2、设计程序界面 3、保存 程序 第 2 课时 4、设置对象的属性 第 2 课 为“我的计算器”程序编写代码 (2 课时)
第 1 课时 1、为命令按钮编写事件驱动程序 第 2 课时 2、调试程序的方法 3、进一步美化程序界面 第 3 课 打好编程基础 (2 课时) 第 1 课时 1、数据类型 2、变量 第 2 课时 3、表达式与运算符 4、函数 第 4 课 算法与顺序、选择结构程序 (3 课时) 第 1 课时 1、算法与流程图 2、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程序 3、 关系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第 2 课时 4、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第 3 课时 5、两种条件语句 第 4 课时 6、边框、单选按钮和复选框控件 第 5 课 循环结构程序和对象的方法 (3 课时) 第 1 课时 1、Do…Loop 循环语句 2、对象的方法 第 2 课时 3、For…Next 循环语句 第 3 课时 4、列表框控件 5、流动条控件


第 6 课 使用程序绘制图形 (2 课时) 第 1 课时 1、RGB 颜色函数 2、画点和线段 第 2 课时 3、调整窗体的坐标系统 4、画圆和椭圆 第 7 课 制作动画 (1 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 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