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期末复习:海水中的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期末复习:海水中的化学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NaCl

B.CaCO3

C.H2O

D.Mg(OH)2

解析:海水中的含水量是96.5%,所以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应该是水。

答案:C

2.粗盐提纯的步骤分为溶解、过滤、蒸发,三步中都用到的同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酒精灯

D.漏斗

解析:在粗盐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食盐溶解;在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答案:B

3.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010********

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30 ℃时,在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45.8 g溶质

D.40 ℃时,将饱和KNO3溶液降温至20 ℃,一定有晶体析出

解析: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 g,在145.8 g饱和溶液中含有45.8 g溶质,所以C 选项错误。

答案:C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

浓硫酸。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多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随温度的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而乙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将浓硫酸加入水中,稀释会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得固体乙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而甲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答案:A

5.下列图象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向一定量氯化铵饱和

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t ℃时,向一定量不饱

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

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

加入氯化钠晶体

解析:温度一定,溶解度一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t℃时,硝酸钾变为饱和溶液时,硝酸钾就不能再溶解了,所以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增大了。

答案:C

6.将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为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掉25克水

B.加水使溶液变为100克

C.加10克硝酸钾

D.加入6.2克硝酸钾

解析:根据溶液质量分数的定义,蒸发掉25克水,溶质的质量不变但溶液的质量变成原来的一半,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变成原来的2倍;或设加入溶质的质量为x,则(50 g×10%+x)/(50 g+x)=0.2,x=6.2 g。

答案:AD

7.(2010湖南长沙中考,13) 25 ℃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仍为饱和溶液

D.溶液的质量不变

解析: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均改变。溶解度作为溶质的属性,不发生变化。

答案:A

8.(2010四川成都阶段教育中考,14)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不相同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b中含有少量a时,用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中的溶质

解析:C项中,a溶液不一定比b溶液浓,但饱和溶液a溶液应该比b溶液浓。

答案:C

9.把25 ℃时的KNO3的饱和溶液加热到80 ℃(若无水分蒸发),这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虽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25 ℃上升

到80 ℃时,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答案:A

二、填空题(共64分)

10.(6分)小丽非常喜欢学习化学,并乐于活用化学知识。请你试着和小丽一起去体会活用化学知识的快乐:

(1)小丽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证实了分子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2)小丽注意到汽水在没有开盖以前几乎看不到气泡,但打开瓶盖之后却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丽经常帮妈妈洗碗,她每次都能很容易地把“油乎乎”的菜盘洗干净,请你猜猜看,她可能在水中加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饭菜中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2)打开盖子,压强变小,溶解在汽水中的CO2跑出来了;(3)洗洁精可以乳化油脂。

答案:(1)不断运动

(2)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或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或与压强成正比)

(3)洗洁精(或纯碱,或碳酸氢钠等)

11.(4分)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硝酸钾饱和溶液,用温度计测得溶液的温度约为60 ℃。此时他将一块较大的塑料块放入烧杯中,塑料块在液面上漂浮。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约为20 ℃),并注意观察现象。你猜小明观察到了哪两种现象,并用所学的理化知识予以解释。

(1)现象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溶液中硝酸钾含量减小,溶液密度减小,浮力减小。

答案:(1)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因为降低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2)塑料块浸入液面部分增加因为溶液析出晶体后,其密度减小,浮力也随之减小

12.(6分)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20 ℃时溶解度/g>1010—11—0.01<0.01

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完成下列问题:

(1)M物质的溶解性属于____________。

(2)在20 ℃时,M、N两种物质的____________相等。

(3)在30 ℃时,将20 g M物质(不含结晶水)完全溶于100 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____________。

A.再加入30 g M物质

B.将温度降低到10 ℃

C.倒掉溶液30 g

解析:(1)由曲线图中查出20 ℃时,M的溶解度为35 g,大于10 g,属易溶。(2)20 ℃时,M、N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它们的溶解度相等。(3)由曲线图看出,30 ℃时,M溶液要变成饱和,需要再加入30 g M,或将温度降低到10 ℃。

答案:(1)易溶(2)溶解度(或溶质的质量分数) (3)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