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 聪明的测量员 山亭 褚永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三、教学难点进行单位间的转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1)让学生观察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探讨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长度单位间的转换规则。
(3)教师总结,讲解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3. 实践(1)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度单位间的转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1)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5.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转换方法。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度单位,思考长度单位间的转换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中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转换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在作业布置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聪明的测量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故事、谜语等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
教案
聪明的测量员课题: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7页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将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知识应用到探索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掌握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增强学生的活动经验,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3、在面临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时,学生能够自觉的学以致用,以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4、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应用小数除法的知识对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进行实际测量。
掌握测量的技巧。
教学难点:可根据物体的特点,灵活的选用合理的工具进行测量。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托盘天平、刻度尺、铜线圈与蚊帐(铜线圈与蚊帐属于不常见或不方便携带物品,考虑到学生准备这些物品有难度,故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回顾小数除法的知识、预习课本47页、花生米与字典(花生米与字典属于常见物品,较好准备)直尺、计时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5分钟)1.展示情景图中的特殊物体(字典、一堆花生米、一块蚊帐布)。
展现图片,先将学生引进生活情景,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数学回归生活作好准备。
2.引导学生提问:这本字典一张纸的厚度是多少?一粒花生米有多重是多少?蚊帐布上一个网眼的面积有多大?3.提出问题(1)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能够直接测量出来吗?(2)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呢?这节课就请你来做一个聪明的测量员。
(板书课题:聪明的测量员)[设计意图]数学素材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先将学生引入生活情景,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受生中的数学,为数学回归生活作好铺垫。
二、实践探究,解决问题。
【大约30分钟】1.初步尝试,操作探究【大约9分钟】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字典中)一页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怎样能够测量出一页纸的厚度?大家思考一下,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一下,然后动手试一试。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小小测量员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小小测量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五单元“测量与比较”,主要围绕章节“小小测量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尺子、直尺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直尺进行直线测量;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直尺的基本结构,掌握直尺的使用方法。
2. 能够运用直尺进行直线测量,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合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直尺的使用方法,直线测量的技巧。
教学重点:认识直尺,掌握直线测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测量对象(如铅笔、书本等)、教学课件。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测量对象、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测量?怎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关注测量工具,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直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5分钟)介绍直尺的基本结构,如刻度线、数字等,并示范直尺的使用方法。
3. 学习直线测量(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进行直线测量,并讲解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进行直线测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测量结果,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测量对象,要求幼儿独立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教师选取部分幼儿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组织幼儿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幼儿关注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直尺的结构:刻度线、数字等。
2. 直线测量的方法:放置直尺、对齐测量对象、记录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直尺测量家中的一件物品,记录测量结果。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测量?答案:如购物时比较物品大小、装修房子时测量空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直尺的使用方法和直线测量技巧。
12课逐字教案
12课逐字教案第一篇:12课逐字教案导课:作为万物的灵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勇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中,人的价值和创造性被重新得到认识。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2课。
第一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作品:(出示《面包房夫妻像》、《掷铁饼者》)这幅画描绘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对夫妻。
这件雕塑作品,有同学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项体育项目的名字知道吧?(投铁饼)。
作品的名称就是《掷铁饼者》,它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展现当时人的精神面貌。
我们再来看看中世纪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是什么样的?第二组:中世纪作品(出示《司教安东尼·奥索》中世纪人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中世纪绘画的创作以宗教题材为主。
夏特尔大教堂雕塑第三组: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出示《草地上的圣母》,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摩西》。
欣赏完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之后,我们来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历史时期的作品,更能体现出人的生命活力,更贴近现实生活?生:第一组生:第三组师:有的同学认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有的同学认为文艺复兴时期。
也就是说这两个时期的作品在表现人所具有的特性、活力方面,有相似之处,更贴近生活。
而中世纪作品刻划的人神形象,表情呆板,无精打采,给人一种神秘的压抑感。
但我们看古罗马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这两组作品的创作时间相差了近千年。
给人的感觉是,光辉灿烂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在经过中世纪天主教会的长期压制以后,又得到了再生,这称为文艺复兴。
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只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作品的简单地模仿和再现吗,它还想表达怎样更深层次的含义呢?为什么在这一时期要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呢?一、探源文艺复兴1.思想根源:基督天主教统治欧洲思想界千年之久师:我们要想知道在14-16c为什么会兴起文艺复兴,就要了解在它之前的中世纪是怎样的一个时期。
我们看一段材料(出示材料),告诉我中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生:基督教会统治人民,压抑人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教材 (20张PPT)
•
3.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 ,芦花 开始出 穗,男 人们开 始下湖 忙活。 这时候 的女人 也忙碌 起来, 她们像 莲花一 样开放 在近湖 和堰塘 里,一 个个小 小的木 桶,一 根根细 长的竹 篙,让 女人们 融入到 一片诗 意之中 。
•
6.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 动状态 的对比 ,表达 了作者 对底层 人民的 同情和 对社会 的批判
=
面积: 周长:
活动一:测量桌面的周长和面积
要求:1、小组分工,确定好组长、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2、填好学习单上的内容; 3、完成活动后安静坐好。
活动二:测量树叶的周长和面积
要求:1、小组分工,确定好组长、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2、填好学习单上的内容; 3、完成活动后安静坐好。
活动三:分小组在校园中测量
第1,2小组任务: 测量学校里的乒乓球桌的周长和面积大约是多少?
第3,4小组任务: 测量学校里的升旗台正侧面的周长和面积大约是 多少?
第5,6小组任务: 测量“一校树”这石头上印的字的表面的周长和 面积大约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想进一步研究有关《小鸟天堂》哪些 数学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4页
古时候有个 大官,叫曹操。 别人送他一头 大象,他很高 兴,带着儿子 和官员们一同 去看。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有人说制作一个大秤; 有人说把大象杀了切块……
但显然,这 些办法都不可行 。
第3课时-聪明的测量员
实践活动--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4 页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小数的运算,综合应用长度、质量、面积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
2.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应用意识,数学与生活感受的紧密联系。
4. 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特殊物体长度、质量、面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长度、质量、面积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本字典、一盘铜线圈、花生米若干、一块纱窗、小组成员分工准备:一本字典、一盘铜线圈(铁丝、电线)、花生米若干、一块纱窗(蚊帐)、直尺。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谈话:昨天我让大家回家测量家里的物品, 能告诉我你都测量了什么吗?是用什么测量的?有没有不容易测量的?(学生汇报)老师手里有一张纸, 看你想测量它的什么呢?预设: 长和宽各是多少?厚度是多少?面积?周长?长宽周长面积我们能测量并计算出来, 那它的厚度你能直接测量出来吗?预设: 这张纸太薄了, 不好测.看来这个问题有难度,那老师把它记下来。
(板书:一张纸的厚度(薄))那你能不能先来估一下这纸的厚度?(学生试估)因为这张纸太薄,用一般的工具直接测量不好测。
那有没有别的方法呢?要不要一起商量一下?(学生组内交流,汇报)同学们真是了不起,想到这么好的方法,一张不好测我们可以测多张。
(板书:多张)一一那现在我们能不能根据我们想出的方法实际测一测它的厚度呢?请看(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可以临时分工:操作员、观察员、计算员、记录员等。
)2.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思考:需要注意什么?3.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一)初步尝试,操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并汇报(汇报时注意:数据是多次测量值的平均数,书页的计算方法,要将纸压紧不留空隙测量等。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有目的地阅读 考点梳理课件(共58张PPT)
•
•
续表
多音字
píng(屏风) 屏 bǐng(屏气)
fú(仿佛) 佛
fó(佛像)
续表
玲珑奇巧 规模宏大 横贯东西 威武 矗立 湛蓝 辉 词语 煌 相互衬映 雄伟壮丽 矫健 多态多姿 鸣钟击磬 积累 悠扬 庄严肃穆 迥然不同 亭台楼阁 井然有序
惊叹
近义词:完整———完好 独特———特别
第三单元 有目的地阅读 考点梳理
第 10 课 竹 节 人
作家 作品
范锡林,1994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 品有《秘道》《小巷三杰》《血经》等。作品曾获 《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奖项。
mǐ huō chǎ qiǎ
ɡū dòu dūn
会认字
风靡
•
yǎn
豁开 叉腿 卡住 金箍棒 窦尔敦
•
•
•
liǔ yǎn kuī
培(péi):培养 倍(bèi):倍数
第 11 课 宇宙生命之谜
续表
词语 积累
发达 理论 类似 猜测 起源 适当 氧气 提供 能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拍摄 斑点 枯萎 干燥 沙漠 磁场 因素 考察 培养
词语 辨析
近义词:仍然———依然 猜测———猜想 提供———供给 纵横———交错
反义词:发达———落后 存在———消亡
宙生命之谜,科学家显示出严谨的探索态度,并且
这种探索从未停止。
第 11 课 宇宙生命之谜
续表 举例子 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 写作 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所举例子要与所说明的问题内 手法 容一致,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特别是科技说明 文更应如此,让人感觉到有可信度,更能说明事物 的特征,语言表述恰到好处。
2024年《我是小小测量员》大班数学教案
2024年《我是小小测量员》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计量》第二节《我是小小测量员》。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能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掌握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使用直尺进行准确测量。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米尺、教学课件、磁性板。
学具:直尺、彩色笔、测量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板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它们的长度。
2. 讲解长度单位(10分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1米等于100厘米。
3. 使用直尺测量(10分钟)演示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两个不同长度的物体,现场演示如何测量并记录数据,引导学生学会换算单位。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测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我是小小测量员》2. 内容:长度单位:厘米、米测量工具:直尺、米尺测量方法:直线测量、曲线测量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自己的身高,记录下来,并与同学比较。
(2)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换算成厘米和米。
2. 答案:(1)身高:(示例)130厘米(2)课桌长度:100厘米,宽度:50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测量问题,如测量房间面积、家具尺寸等,提高学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聪明的测量员》第12课时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第1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度的概念,知道长度的单位,能够用适当的单位进行长度的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测量任务。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和单位2. 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3. 测量长度的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1. 长度的概念和单位2. 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四、教学难点1. 正确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2. 测量长度的注意事项五、教学准备1. 尺子2. 测量用的物品(如书本、铅笔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a. 向学生介绍长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的长短的。
b. 向学生介绍长度的单位,如厘米、米等,让学生知道不同的长度单位可以用来描述不同长度的物体。
2. 新课内容a. 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b. 向学生讲解测量长度的注意事项,如尺子要放平,视线要与尺子垂直等。
c. 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由组长负责分配测量任务,组员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3. 巩固练习a.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测量长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对错误进行纠正。
4. 课堂小结a.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b.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用尺子测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书本、铅笔等,记录下测量结果。
2.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房间的长度和宽度等。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长度的概念和单位,学会了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测量任务。
在巩固练习环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测量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聪明的测量
誓
强
。
小 儿 子 的 办 法 曹 操 连 连 叫 好 吩 咐左
, ,
一
有 人 送 给曹 操
头 大 象 曹操 十 分
,
右 立 刻 按 曹 冲 的办 法 准备称象 准 备 好
。
高兴
。
大 象 运 到 的那 天 曹 操 带领 文武
,
一
以 后 曹操 兴奋 地 对 大 臣 们 说 : 走 ! 咱
,
“
百 官和 小儿 子 曹 冲
同 去看
一
。
们 到 河 边 看称 象 去 !
”
这 头大 象 又 高 又 大
殿 的柱 子 那 么 粗
,
,
条腿 就 有大
一
大 家走 近 去 摸
。
摸
“
,
众 大 臣跟 随 曹 操来到 河 边 只 见 河 边 泊 着 艘 大 船 曹冲 叫人 把 大 象 牵 到
。
一
,
还 够 不 到 它 的肚 子
曹操对 大 家说 : 这
船 上 等船 身 稳 定 以 后 在船 舷 上 齐水
,
,
头大 象到底有 多 重 呢 ? 你 们 哪 个 有 办 法 称
一
面 的地 方 刻 了
,一Biblioteka 条 道 道 然 后 再 叫人
,
称?
”
把 象 牵到 岸 上 来
一
,
把 大 大 小 小 的石 头
一
,
大 臣 们 纷纷 议 论 开 了 有 的 说 只 有
。
块
一
块地往船 上 装 船 身
一
,
。
,
识 爱 迪 生 决定 出个 题 目难难 他
2024年小小测量员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设计
2024年小小测量员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测量》,详细内容为“2024年小小测量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并能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测量的概念,知道测量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测量概念,掌握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卷尺、测量板、教学图片等。
2.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一个卷尺、一个测量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小测量员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5分钟)(1)展示教学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测量工具。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测量的作用。
3. 新课讲解(10分钟)(1)介绍测量工具:尺子、卷尺、测量板。
(2)讲解测量方法,并进行示范。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测量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使用学具进行实际测量。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5.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一道测量题目,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解答。
6.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小小测量员2. 板书内容:(1)测量工具:尺子、卷尺、测量板(2)测量方法:直尺测量、卷尺测量、测量板测量(3)测量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身边的物体,记录测量结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纠正错误。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测量现象,激发幼儿对测量知识的兴趣。
八年级上册物理回声距离问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回声距离问题一、回声距离问题题目。
1. 某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叫一声,经过0.2s后听到了回声,问这口枯井约有多深?(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解析:- 声音从井口传到井底再反射回井口,经过的路程是井深的2倍。
- 根据公式s = vt(其中s是路程,v是速度,t是时间),已知v =340m/s,t = 0.2s。
- 则声音经过的路程s=340m/s×0.2s = 68m。
- 井深h=(s)/(2)=(68m)/(2)=34m。
2. 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向山崖行驶,在一座山崖前鸣笛一声,经2.5s听到回声,求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解析:- 设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为s。
- 汽车行驶的路程s_车=v_车t = 15m/s×2.5s=37.5m。
- 声音传播的路程s_声=v_声t = 340m/s×2.5s = 850m。
- 因为声音传播的路程与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等于鸣笛处到山崖距离的2倍,即s_声+s_车=2s。
- 所以s=frac{s_声 + s_车}{2}=(850m+37.5m)/(2)=443.75m。
3. 一测量员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 解析:- 设测量员离较近峭壁的距离为s_1,离较远峭壁的距离为s_2。
- 对于较近的峭壁,根据s = vt,t = 1.00s,v = 340m/s,则s_1=(1)/(2)v×t_1=(1)/(2)×340m/s×1.00s = 170m。
- 对于较远的峭壁,听到回声的总时间t_2=1.00s + 0.50s=1.50s,则s_2=(1)/(2)v× t_2=(1)/(2)×340m/s×1.50s = 255m。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稿纸学校:__________ 年级:四学科:语总(75)课时第(八)单元第(1)课时课题25.王戎不取道旁李-1 主备人二次备课人学习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词句的意思。
重点难点能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词句的意思。
主备人设计二次备课学习目标测评要点、方式学习活动设计练习与测评教学过程目标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题。
测评要点:能流利的朗读。
学习活动一:跟着老师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戎”。
读课题,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呢?带着问题读课文。
读好停顿:①王戎七岁、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②看道边李树多字折枝说说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结合插图理解多子折枝尝试读好“看道边李树多字折枝”停顿。
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词句。
教学过程___ _________主备人设计二次备课学习目标测评要点、方式学习活动设计练习与测评目标二:能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词句的意思。
测评方式:借助注释、插图读好停顿。
测评要点:能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词句的意思。
测评方式:试着理解课文大意。
③尝与诸小儿游,理解“尝"读好停顿。
5、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声音洪亮。
学习活动二: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词句的意思。
不理解的字词做上记号,与同伴交流。
1、理解“竞走、唯、信然”2、理解“诸”,思考在哪里见过“诸”?3、理解3个“之"。
4、在“答曰”和“取之"前面省略了什么?5、结合注释尝试说说课文的意思。
结合注释尝试说说课文的意思。
作业设计当堂检测读好停顿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课后作业理解课文,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小小测量员大班教案[Word文档]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小小测量员大班教案[Word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详细内容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习使用直尺进行测量,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测量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了解它们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幼儿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技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换算,使用直尺进行准确测量。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米尺、测量卡片、教学PPT。
学具:每组一张直尺、米尺,若干测量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小兔子的长度挑战》导入,引导幼儿关注长度测量,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长度单位(10分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学习使用直尺测量(15分钟)示范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讲解注意事项,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测量练习。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测量技能。
5. 随堂练习(15分钟)每组发放测量卡片,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厘米、米2. 测量工具:直尺、米尺3. 注意事项:贴紧物体,视线与刻度平行,读数准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铅笔长度为15厘米,书本长度为20厘米,桌子长度为1米。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分享测量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测量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第12课时 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
做一做:小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 自己制定的方案进行测量并计算一张纸 的厚度。
蚊帐上一 字典一页 一根铜的 一粒花生 被测物体 个网眼的 的厚 度 直 径 米的质量 面积 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
1、小组先估计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 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操作。 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峄城区实验小学
席磊
思考如何测量出蚊帐网眼的面积、一粒
黄豆的质量、一根铜丝的直径和词典一页 纸的厚度?
温馨提示:(制定方案)
想一想:
四人一小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内 每个成员独立想办法。
议一议:
组内交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 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是怎样测量的。在交 流的基础上小组内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巩固应用,拓展Βιβλιοθήκη 高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很远,你知道 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怎样测量的吗?你 想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呢?
回顾整理
1、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们都测量了哪 些物体? 2、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3、如果你想继续探索,还有哪些问题 需要帮助解决?
永城市四小三年级语文下册10.2聪明的小高斯教案1长版
聪明的小高斯—119第三单元习作指导我来编童话写作思路: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主要是写童话。
我们要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以事实为基础的有想象力的童话。
2.选定内容:(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
(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事情的起因。
接着描写啄木鸟看病和治病的过程,最后写治好病后的啄木鸟和树的心情.(本资料来自)下水文:啄木鸟治病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小猴爸爸风风火火闯进了啄木鸟的诊室,慌慌张张地说:“我的桃树要死了。
前一段时间还好端端的。
可前两天开始,它好像快干枯了。
眼看我就有鲜美的桃子吃了,这下可泡汤了。
你快去我家看看吧。
”来到小猴家,啄木鸟医生看着那棵桃树,从容镇定地绕着树枝飞了一圈。
啄木鸟一边飞,一边细心地观察:“这棵树啊,如果不是缺水,就是树虫惹的祸。
”果然,他看见树上有许多小洞。
于是,啄木鸟医生就用尾巴支着身子,用爪子抓住树干,稳稳当当地站在树干上,把它尖尖的嘴巴,伸进树洞里,把一只黑色的毛毛虫叼了出来,给猴爸爸看了看,然后吃了下去。
治完病后,啄木鸟说:“猴爸爸,你放心好了。
我保证你会有桃子吃的。
包你吃个够."猴爸爸很感激啄木鸟医生,说他是森林好医生。
两个星期后,桃树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生机盎然.小动物们在树上玩耍,猴爸爸也收获了很多桃子,他拿出桃子和森木里的动物一起分享。
开头扣题,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用“风风火火”写出小猴爸爸的紧张的心情。
动作描写,写出了啄木鸟工作认真。
首尾呼应.童话世界多么神奇啊!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2《花的学校》古诗两首一、给下列生字或多音字注音。
生字:塞()秦()汉()胡( )元( ) 州()乃()多音字:不教( )胡马度阴山出塞()二、理解下列词语.但使——()胡马——( )九州同——()王师--()乃翁—-()家祭--()北定—-()三、根据意思填空。
2022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聪明的测量员》精品课件(推荐)
返回
聪明的测量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 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
返回
集装箱的体积大约 文具盒的体积大约
是40( 立方米 ) 是200( 立方厘米 )
。
。
返回
聪明的测量员
情3.境把正导方入体(棱长5厘米)礼品盒装到箱子(长40
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里,最多能装多少 盒?(材料厚度忽略不计)
沿箱的“长”装,一排能装的个数:40÷5=8(个 )沿箱的“宽”装,能装的排数:30÷5=6(排) 沿箱的“高”装,能装的层数:10÷5=2(层) 最多能装的盒数:8×6×2=96(盒)
展示交流
被测物体
词典一页纸 的厚度
一根铜丝 的直径
一粒黄豆 的质量
先把词典的厚 将铜丝单层密绕在
度测量出来, 螺线圈上,不能重
再看一共有多 叠,数出缠绕的圈
测量方法
少张纸,用总 厚度除以总张
数,用直尺测量螺 线圈被缠绕部分长
数就得出一页 多少厘米,再除以
纸的厚度是多 圈数就是一根铜丝
少
的直径
测量结果 0.1毫米
返回
聪明的测量员
制订方案
需要什么工具?
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尺子、 计算器,还要设计一个探究
记录表。
返回
聪明的测量员
制订方案
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 积、直径不能直接测量出来,所以
要有一定的测量方法。
词典一页纸的厚度
词典一页纸的厚度很难测量,但可以先 把词典的厚度测量出来,再看一共有多少 张纸,用总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得出一页纸 的厚度是多少。也可以多次测量,最后取
《聪明的测量员》第12课时 (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第1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长度单位。
2.掌握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长度的测量。
学习重点1.米、分米、厘米的换算关系。
2.实际生活中的长度测量。
学习难点1.复杂长度的换算和测量。
学习内容1. 活动导入1.让同学们讲一讲昨天回家路上经过的一栋房子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个汽车长度?2.谈谈测量长度为什么重要。
2. 课堂互动1.讲解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要求同学们掌握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通过文本和口述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理解长度单位换算关系。
3. 实践操作1.引导同学们掌握长度测量的方法。
2.要求同学们对教室内不同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并记录下来。
3.要求同学们在回家的路上对自己认为比较长或比较短的地方进行长度的测量,并记录下来。
4. 课堂综合1.整理同学们的测量数据,并让同学们计算和比较。
2.结合实际情境,让同学们进行复杂长度的换算和测量。
学习案例1.已知一段直线的长度是2米5分米3厘米,这段直线的长度可以用厘米表示是多少?答: 直线的长度=2100+510+3=215厘米2.一架飞机的长度是85米,这个长度可以用分米和厘米分别表示是多少?答: 飞机的长度=85分米=850厘米学习反思1.整理一段话,谈谈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应该注意的细节。
2.要求简明扼要,结合具体实践案例。
3.提醒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测量时要特别注意细节。
总结与预习1.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和难点。
2.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第三单元长方体正方体特征
第三单元: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测量某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提高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教学难点: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教具:多媒体、实物模型。
课时数:13课时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几何表象2、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信息窗1中各个实物],问:你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吗?看到这些物体,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二)探究研讨,学习新知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
[让学生分组讨论]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指名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生踊跃发言,投影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师生共同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问:它叫什么?长方体有几个顶点?(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投影出示)(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47,《聪明的测量员》。
教学目标:
1.巩固和应用小数除法的运算,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方面的活动经验,掌握计量的技巧;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操作和实践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一些特殊物品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掌握测量的技巧,获得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能根据物体的特点,灵活选用合理、快捷的测量方法测量并计算出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或面积。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6架、蚊帐布片(5cm×3cm)六块、颗粒均匀的花生米若干粒、截面1m㎡、2.5mm2铜线各3根(每根50cm左右)。
学生准备:直尺或三角板、字典或词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一些特殊物体,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等是很难直接测量出来的。
例如小学生字典一页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和一粒黄豆的质量等。
那么,小学生字典一页纸的厚度是多少呢?
2.故事启发。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下面的故事吧!
同学们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么?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历史典
故)
●仔细观察右图,从这个小故事
中,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曹冲运用了“转化”的方法,把一个大的整体分解成多个小部分进行测量,然后再求出“整体”的质量。
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化整为零”。
3.小结并引出新问题:曹冲运用了间接称量这种“转化”的办法称出了大象
的重量,完成了不好直接称量的任务。
那你能从中受到启发测出:
小学生字典一页纸的厚度吗?比如:(课件出示)
师引导:要测量小学生字典一页纸的厚度能直接测量出来
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你开动脑筋,就一定
能像曹冲一样运用“转化”的方法,测量出它的厚度来的。
现在就请你来做一个“聪明的测量员”吧!(板书课题:聪明的测量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课件展示活动要求:
小组先估一估:小学生字典一页纸的厚度是多少?
再讨论测量方案;
最后动手操作。
2.动手实践:
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探讨一页纸的厚度。
老师拿出一张纸问:学生怎样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1)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媒体出示:探究提示)
探究提示:
想一想:要求字典一页纸的的厚度是多少?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猜一猜:曹冲称象的故事启发我们,怎样测量一页纸的的厚度呢?在小组交
流的基础上选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验一验: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自己研究的方案进行测量,做好记录并计算。
我发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交流的素材。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讲一讲、评一评。
班内交流,出示自己的方案,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曹冲称象的故事启发我们,对于一些较小的物体测量其长度时,可以采取“化零为整”的方法,先测量多个,在计算单个。
方法一:用直尺测量字典中二百页纸的厚度,再除以200,得出一页纸的厚度。
多媒体展示列式:16毫米÷200=0.08毫米
方法二:先估测,然后又进行测量,再进行计算求出一张纸的厚度。
(这里学生用到了估算的知识)
估算300页纸3厘米,实际测量是3.5厘米。
多媒体展示列式:3.5厘米÷300≈0.0113厘米 (这里学生运用小数除法的知识进行计算。
还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
2.初步揭示规律。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
在刚才的操作中,我们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先测量一个整体的厚度,在计算出一张纸的厚度,这和曹冲用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运用了“转化”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3.二次探究。
(探究其余物体的测量方法)
师谈话:刚才我们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问题。
你能不能运用我们刚刚使用的方法解决:一根铜丝的直径和一粒花生米的质量的测量问题呢?
(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给学生
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
出示:探究提示。
(1)小组先估计物体的长度、质量,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操作。
(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自主分工合作。
(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测量的结果填在下面的探究记录表中。
(每组一张表格)
让学生该设计的先设计,再测量,并把测量结果填在表格中。
探究记录表
展示各小组测量结果。
汇报交流。
刚才,我们测量一根铜丝的直径时,先想法测出多根铜丝排起来的长度再除以根数就是一根铜丝的直径的长度了;测一粒花生米的质量时,先称出多个花生米的质量,再除以花生米的个数,就是一粒花生米的质量了,这种测量方法就是“转化”法。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谈话:从刚才我们探究:小学生字典一页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和一粒花生米的质量等,你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再班内交流经验。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如下:
当一个物体过于小、薄、细时,可以通过测量多个来计算一个。
这种“聚零为整”方法就是“转化”法。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刚才,大家想出了这么好的测量方法,解决了我们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下面老师相信你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1. 蚊帐网眼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测量的?
媒体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想一想:要求蚊帐网眼的面积是多少?你有什么好
办法?测量时需要哪些工具?组间同学互相合作交流共
同完成。
提示:能否选取其中的一小片来研究。
2.你知道小丽是怎样测出宠物狗的质量的吗?(媒体出示:
问题及情境图)
温馨提示:
想一想,我们知道电子称物体的质量时,显示的数值是千
克,宠物狗的质量太轻,无法直接显示质量,你有什么好办法?
看一看,从图中能收到什么启发?
推一推,小丽抱着心爱的小狗称出了总质量,怎么才能知道宠物狗的质量呢?
板书设计:
聪明的测量员
当一个物体过于小、薄、细时,可以通过测量多个来计算具体的一个。
1张纸的厚度:
总厚度÷张数=1张纸的厚度
1粒花生米的质量:
总质量÷粒数=1粒花生米的质量
1个网眼的面积:
总面积÷网眼个数=一个网眼的面积
设计说明:
1.教案的设计亮点之处有: (1)注重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探究。
当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时,我们不是急于让学生去探究,
而是给学生提供学
生喜闻乐见的曹聪称象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2)注重实践探究,解决生活问题。
这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
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和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具,满足了每位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知识的建构。
2.使用建议:
本课教学重点是选择合理的“测量策略”,计算较复杂小数除法时,可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1)开展小组活动时一定要明确分工,注意合作。
(2)托盘天平学生不一定会用,教师要做好示范。
(3)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方案的制定,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
3.需要破解的问题。
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学生对圆柱底面圆的直径不知道(六年级才学),我们应给予怎样的有效指导?
山亭区桑村镇王庙小学褚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