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上-03-5-1(聪明的测量员)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聪明的测量员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

2.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换算: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

2. 实际测量:运用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进行实际长度的测量。

3. 问题解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

2. 实际测量的技巧。

3. 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换算的灵活运用。

2. 实际测量中的数据处理。

3. 问题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3. 实际测量场景(如教室、操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让学生说说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度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单位之间的进率。

2. 讲解实际测量的技巧,如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何处理测量数据等。

3. 讲解问题解决的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测量的过程。

2. 指导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换算,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换算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

2. 反思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延伸:1. 设计一些与长度单位换算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2. 组织学生参加测量比赛,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

3.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三、教学难点进行单位间的转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1)让学生观察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探讨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长度单位间的转换规则。

(3)教师总结,讲解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3. 实践(1)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度单位间的转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1)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长度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5.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转换方法。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度单位,思考长度单位间的转换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中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转换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在作业布置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聪明的测量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故事、谜语等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

五年级数学上册《聪明的测量员》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聪明的测量员》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长度单位及其换算;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精确测量;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换算的灵活运用;
-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处理;
-解决测量问题时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二)教学设想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节的内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和初步的几何图形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测量这一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但对更精确的测量和复杂的测量问题尚缺乏经验和技巧。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次家庭测量活动,如测量家具的尺寸、房间的面积等,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家长与孩子共同讨论测量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促进亲子沟通和合作。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字迹清晰,表述准确;
2.作业完成后,家长需签字确认,以表示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注;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2.情境创设: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场景,如装修房屋时测量墙面、地板的长度和面积,让学生认识到测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提问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如“测量有什么作用?”“我们在生活中都用到过哪些测量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长度单位及换算: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换算的理解。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游三峡——小数除法《聪明的测量员》精品课件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游三峡——小数除法《聪明的测量员》精品课件
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 当物体过于小、薄、细时,可以通过测量多个 来计算一个,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返回
聪明的测量员
课外活动 在生活中找一找,测一测。
返回
返回
聪明的测量员
展示交流
被测物体
词典一页纸 的厚度
一根铜丝 的直径
一粒黄豆 的质量
先把词典的厚 将铜丝单层密绕在
度测量出来, 螺线圈上,不能重
再看一共有多 叠,数出缠绕的圈
测量方法
少张纸,用总 厚度除以总张
数,用直尺测量螺 线圈被缠绕部分长
数就得出一页 多少厘米,再除以
纸的厚度是多 圈数就是一根铜丝
返回
聪明的测量员
制定方案
需要什么工具?
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尺子、 计算器,还要设计一个探究
记录表。
返回
聪明的测量员
制定方案
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 积、直径不能直接测量出来,所以
要有一定的测量方法。
词典一页纸的厚度
词典一页纸的厚度很难测量,但可以 先把词典的厚度测量出来,再看一共有 多少张纸,用总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得出 一页纸的厚度是多少。也可以多次测量
词典一页纸的厚度 蚊帐网眼的面积
返回
聪明的测量员
活动探究
怎样才能黄豆的质量 词典一页纸的厚度 蚊帐网眼的面积 返回
聪明的测量员
制定方案
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 积、直径不能直接测量出来,所以
要有一定的测量方法。
一根铜丝的直径 一粒黄豆的质量 词典一页纸的厚度 蚊帐网眼的面积

的直径
测量结果 0.1毫米
0.5毫米

聪明的测量员

聪明的测量员
(五)课后留疑开拓视野
同学们,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很远,你知道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怎样测量的吗?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4页
安驾庄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
第单元第1课时
课题
聪明的测量员
课型
实践活动
执笔人
杨新磊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其它组有没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呢?
4、谁能总结一下测量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的方法。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1、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们都测量了哪些物体的体积?
2、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3、如果你想继续探索,还有那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
第3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教师展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4、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第2页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活动程序与教师展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三)汇报交流拓展延伸
1、汇报测量字典中一页纸的厚度的情况。
请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以下情况
(1)所测量的物体。
(2)具体测量方案。
(3)具体测量结果。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还有无法解决或者带有疑问的问题?
2、依次汇报测量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的情况。
3、提出问题
(1)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能够直接测量出来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材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4页综合应用课前慎思:本节课是江港两地学生的交流实践课,基于考虑江港两地的数学教材,了解两地学生的学习水平情况,必须将本教材中利用小数除法的基础知识应用到探索一些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整。

结合江港的数学教材、课堂模式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将测量规则和不规则物体的周长和面积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自由开放式的课堂为主,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培养江港两地学生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江港两地的数学教学交流与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运用已有的测量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数据收集、记录和整理,建立完整的测量活动过程。

数学思考:选择合理测量工具和方法,对规则和不规则物体进行测量,建立数感,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感受到测量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增强应用意识,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积累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情感态度: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经历实际测量活动的过程,完成测量的任务。

教学难点:在测量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能将不规矩图形转化为规矩图形进行测量。

学具准备:软尺,绳子,树叶,透明的方格纸,任务单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趣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生:听过。

师:其实,《曹冲称象》的故事隐藏着一个数学思想呢?那隐藏着什么数学思想呢?你们想知道吗?生:想知道。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多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历史典故: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有人说制作一个大秤; 有人说把大象杀了切块……但显然,这些办法都不可行。

这时,六岁的曹冲站了出来。

大声说:让我来试试吧!这时曹冲把大象赶上一艘船,大船就会下沉,就在下沉的船舷处画上一条刻度线,然后把大象赶下船,接着在船上放上石头,直到船下沉到刚才那个刻度线处,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上-03-5-1(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上-03-5-1(聪明的测量员)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47~48页。

[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索出特殊物品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测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黄豆、秤、计算器、字典、铜丝、钉子、蚊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师:请同学们每人从学具中拿一粒黄豆放在手上掂一掂,针对这粒黄豆你有数学问题想问吗?预设:这粒黄豆的重量是多少克?师:看来同学们都想知道一粒黄豆有多重。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呀?预设:用秤测一测。

师:很不错的方法,咱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现在请同学们在组内任选一粒黄豆放在秤上测量一下,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我发现秤的指针一点没动。

预设2:一粒黄豆太轻了,测不出来。

师:哦,一粒黄豆太轻了,用秤去直接测量根本无法测出。

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知道这一粒黄豆的质量呢?跟小伙伴在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黄豆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学生倍感亲切并产生疑问,通过“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知道一粒黄豆的质量”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分析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办法了。

谁愿意把你们组的方法介绍给大家?预设1:我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可以通过转化的方法来解决。

先测出一些黄豆的质量,然后用这些黄豆的质量除以这些黄豆的粒数。

预设2:先测出100粒黄豆的质量,再用这100粒的重量除以100。

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巧妙地方法,那么我们就借鉴他们的方法一起来试一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测量方案,有利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的单位换算,能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单位换算: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和换算。

2. 长度测量: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

3. 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的单位换算和长度测量。

2. 教学难点: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述一个关于测量员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测量员的工作内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长度单位换算(1)让学生观察直尺,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出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

(3)教师举例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学习长度测量(1)让学生观察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2)每组派代表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单位换算和长度测量的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长度单位换算和长度测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换算和长度测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练习题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聪明的测量员青岛版授课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会学到以下知识:•了解测量长度的规则和方法•熟练使用尺子、卷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能够用相应的测量单位对物体的长度进行准确的测量•能够通过练习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技能授课重点•基本计量单位•读数(取整、取半)•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测量知识授课难点•熟练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读数方法,精确测量长度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入测量和长度的概念,为学生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将自己身上的物品拿出来,然后让他们猜测该物品的长度,以便展示正确的测量方法。

步骤二:介绍计量单位引导学生回忆并介绍长度的基本计量单位,如:米、分米、厘米、毫米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计量单位的使用场景。

步骤三:测量练习让学生使用测量工具针对不同物品进行测量,并且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借助于计量单位来确保数值的准确性。

通过让学生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

步骤四:读数和加减法的联系教师通过练习,让学生熟悉读数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以小组为单元的学习来进行能力差异的最小化处理。

步骤五:总结在本节课结束后,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的测量知识和技能,强调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让学生了解到测量技能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需要积极的投入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测量技能。

作业和建议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建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不断练习,用自己的方式和角度加深对测量技能的理解。

总结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测量知识,掌握测量技能,同时也能够自我提高。

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精神都能够帮助学生国际化、多元化和创造性地发展,点亮学生更高的人生追求的光辉之路。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教材 (20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教材 (20张PPT)
苇 丛中飞 出,引 起一串 更响亮 的笑声 。当此 起彼伏 的棒槌 声渐渐 停息下 来,女 人们会 就着河 水洗发 ,会将 清清的 水面当 作妆镜 ,欣赏 一番自 己的容 颜,一 朵红云 会腾上 脸来。

3.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 ,芦花 开始出 穗,男 人们开 始下湖 忙活。 这时候 的女人 也忙碌 起来, 她们像 莲花一 样开放 在近湖 和堰塘 里,一 个个小 小的木 桶,一 根根细 长的竹 篙,让 女人们 融入到 一片诗 意之中 。

6.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 动状态 的对比 ,表达 了作者 对底层 人民的 同情和 对社会 的批判
=
面积: 周长:
活动一:测量桌面的周长和面积
要求:1、小组分工,确定好组长、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2、填好学习单上的内容; 3、完成活动后安静坐好。
活动二:测量树叶的周长和面积
要求:1、小组分工,确定好组长、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2、填好学习单上的内容; 3、完成活动后安静坐好。
活动三:分小组在校园中测量
第1,2小组任务: 测量学校里的乒乓球桌的周长和面积大约是多少?
第3,4小组任务: 测量学校里的升旗台正侧面的周长和面积大约是 多少?
第5,6小组任务: 测量“一校树”这石头上印的字的表面的周长和 面积大约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想进一步研究有关《小鸟天堂》哪些 数学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4页
古时候有个 大官,叫曹操。 别人送他一头 大象,他很高 兴,带着儿子 和官员们一同 去看。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有人说制作一个大秤; 有人说把大象杀了切块……
但显然,这 些办法都不可行 。

综合应用-聪明的测量员

综合应用-聪明的测量员

综合应用--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4页[教材简析]本节“聪明的测量员”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该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之后安排的,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展示情景图中的特殊物体(字典、铜线圈、一堆花生米、一块蚊帐)。

2、你想知道这本字典一页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和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吗?3、提出问题(1)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能够直接测量出来吗?(2)怎样才能知道呢?现在就请你来做一个聪明的测量员。

(出示课题)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一)活动要求:1、小组先估计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操作。

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二)汇报交流拓展延伸1、汇报测量字典中一页纸的厚度的情况。

请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以下情况(1)所测量的物体。

(2)具体测量方案。

(3)具体测量结果。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还有无法解决或者带有疑问的问题?2、依次汇报测量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的情况。

3、其它组有没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呢?4、谁能总结一下测量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的方法。

聪明的测量员 山亭 张青岭

聪明的测量员 山亭 张青岭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4页。

教学目标1.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究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数学思想,发展学生应用意识与创造意识。

2.通过制定方案—实验探究—总结反思的实验活动,积累活动经验,发展规划意识、反思意识、培养模型思想。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表达,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规划意识、反思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整体思想,发展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课件、表格、字典、铜线圈、一堆花生米、一块蚊帐、研究记录表。

学生准备:测量很轻、很小、很薄的物体的长度、质量或面积的测量物体工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这是我们的“小老师”字典,那怎样才能知道它的封面面积?(学生很容易说出方法)2.那一本字典的质量又怎样测量呢?(绝大部分学生说用天平秤一秤即可)3.那这本字典中一页的厚度又是多少呢?(学生可能面露难色)4.一页纸很薄,用我们的直尺或三角板能否测出它的厚度是多少呢?师: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特殊的物体,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等是很难直接测量出来的,你能说出身边类似的例子吗?(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中的特殊物体)铜线圈一堆花生米一块蚊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特殊物品,你能想办法测量出这些特殊物体: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和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吗?5.提出问题:(1)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能够直接测量出来吗?(2)怎样才能准确测量呢?现在就请你来做一个聪明的测量员。

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聪明的测量员(板书)二、动手实践,小组探究。

初次探究:1、小组先估计:词典的厚度,再讨论测量方案,找出你认为最好的测量方法。

第3课时-聪明的测量员

第3课时-聪明的测量员

实践活动--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4 页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小数的运算,综合应用长度、质量、面积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

2.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应用意识,数学与生活感受的紧密联系。

4. 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特殊物体长度、质量、面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长度、质量、面积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本字典、一盘铜线圈、花生米若干、一块纱窗、小组成员分工准备:一本字典、一盘铜线圈(铁丝、电线)、花生米若干、一块纱窗(蚊帐)、直尺。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谈话:昨天我让大家回家测量家里的物品, 能告诉我你都测量了什么吗?是用什么测量的?有没有不容易测量的?(学生汇报)老师手里有一张纸, 看你想测量它的什么呢?预设: 长和宽各是多少?厚度是多少?面积?周长?长宽周长面积我们能测量并计算出来, 那它的厚度你能直接测量出来吗?预设: 这张纸太薄了, 不好测.看来这个问题有难度,那老师把它记下来。

(板书:一张纸的厚度(薄))那你能不能先来估一下这纸的厚度?(学生试估)因为这张纸太薄,用一般的工具直接测量不好测。

那有没有别的方法呢?要不要一起商量一下?(学生组内交流,汇报)同学们真是了不起,想到这么好的方法,一张不好测我们可以测多张。

(板书:多张)一一那现在我们能不能根据我们想出的方法实际测一测它的厚度呢?请看(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可以临时分工:操作员、观察员、计算员、记录员等。

)2.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思考:需要注意什么?3.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一)初步尝试,操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并汇报(汇报时注意:数据是多次测量值的平均数,书页的计算方法,要将纸压紧不留空隙测量等。

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

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

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54,《聪明的测量员》。

教学⽬标:1、在学习⼩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活中⼀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积等的测量⽅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数除法的运算,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积等⽅⾯的活动经验,掌握计量的技巧。

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法,提⾼学⽣应⽤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体验解决问题⽅法的多样性。

4、在操作和实践中,体会数学与⽣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的⾃信⼼,培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主探索出⼀些特殊物品的长度、质量、⾯积等的测量⽅法,掌握测量的技巧,获得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能根据物体的特点,灵活选⽤合理、快捷的测量⽅法测量并计算出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或⾯积。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6架、蚊帐布⽚(5cm×3cm)六块、颗粒均匀的花⽣⽶若⼲粒、截⾯1m㎡、2.5mm2铜线各3根(每根50cm左右)。

学⽣准备:直尺或三⾓板、字典或词典、计算器。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教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出⽰:●请你从数学的⾓度观察在这个⼩故事中,有什么数学问题?能带给你什么启⽰?●学⽣独⽴思考后在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教师在学⽣汇报的基础上⼩结:曹冲运⽤了“转化”的⽅法,把⼀个⼤的整体分解成多个⼩部分进⾏测量,然后再求出“整体”的质量。

我们把这种⽅法叫做“化整为零”。

●思考:在科技⽇益发展的今天,要称⼀头⼤象的质量,还要⽤这种⽅法吗?●现在我们要测量⼀些物体可以⽤⼯具直接“测量”。

如:⿊板的长和宽,⼀个西⽠的质量……。

但是,在⽣活中还有很多特殊物体,课件出⽰:你能测量出这些物体的长度、质量、或⾯积吗?要测量它们的长度、质量、⾯积能直接测量出来吗?●“世上⽆难事,只怕有⼼⼈。

综合应用——聪明的测量员

综合应用——聪明的测量员

综合应用——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4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小数的运算、长度、质量、面积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

2.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已学的小数除法知识的理解和深化,特殊物品的长度、质量、面积等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一些特殊物品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字典,铜线圈,花生米,蚊帐,刻度尺,天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展示情景图中的特殊物体(字典、铜线圈、一堆花生米、一块蚊帐)。

2.如何得到一本字典一页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和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

3.提出问题(1)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能够直接测量出来吗?(2)怎样才能知道呢?现在就来做一个聪明的测量员。

(引入课题板书)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活动要求:(1)小组内先估计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操作。

(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填在表格中。

2.汇报交流拓展延伸(1)汇报测量字典中一页纸的厚度的情况。

请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以下情况①所测量的物体②具体测量方案③具体测量结果④在活动过程中提出无法解决或者带有疑问的问题(2)依次汇报测量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的情况。

(3)其它组汇报不同的测量方法。

(4)学生总结测量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的方法。

三、总结回顾,评价反思1.学生总结这次数学实践活动都测量了哪些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用到了哪些测量方法。

2.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3.如果想继续探索,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聪明的测量员  ︳青岛版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聪明的测量员》一课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的综合与实践。

该课时意在让学生在测量特殊物体的实践中切身参与到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对特殊物体的测量,学生应用了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数感,加深了对估算的认识,初步体验了简单的统计知识,获得了数学活动的一般经验。

教材分析本课“聪明的测量员”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该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之后安排的,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乘数法计算,理解了小数的实际意义,对该部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生活实际中经常接触这些特殊物体,但是很少有学生主动关注到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与面积,可以说学生对此既陌生又熟悉,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4页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在参与观察、猜想、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特点,掌握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具体方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课件、A4纸、探究记录表、模拟蚊帐网眼学生准备:铅笔、直尺、橡皮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这是一张A4纸,它的长和宽用直尺可以直接测量吗?它的厚度可以直接测量吗?同样的一个西瓜的质量可以直接测量吗?一粒黄豆呢?同样的,一个蚊帐网眼的面积可以直接测量吗?(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发学生思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_青岛版(2018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_青岛版(2018秋)

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7-48页。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小数的运算,长度、质量、面积等方面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测量过程中感悟抽象、归纳等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用旧蚊帐布剪好的长方形布片(3cm×2cm)若干、花生米若干、截面1m㎡铜线20根(每根30cm左右)。

学生准备:直尺或三角板、字典或词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1)怎样才能知道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学生很容易说出测量出长和宽,用长乘宽就可以求出封面的面积。

)(2)那么一本课本的质量又怎样测量呢?(大部分学生说用天平秤一秤就行。

)(3)一张纸的厚度又怎样用直尺测量呢?纸很薄,用我们的直尺或三角板能否测出纸的厚度是多少呢?(这时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在积极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好多学生用尺子直接测量着,可是无论怎么量都很难读出数来。

)过度语: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特殊物体,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等是很难直接测量出来的,你能说一说你身边的例子吗?(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类似例子,引出问题,然后出示下面的一些物体。

)你能想办法测量出这些物体的长度、质量或面积吗?如果你开动脑筋就会想出好办法。

(用时约3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唤起学生的应用意识,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探讨一页纸的厚度。

老师首先拿出一张纸问学生怎样测出一张纸的厚度呢?我们以测量字典一张纸的厚度为例研究这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聪明的测量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47~48页。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索出特殊物品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测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黄豆、秤、计算器、字典、铜丝、钉子、蚊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
师:请同学们每人从学具中拿一粒黄豆放在手上掂一掂,针对这粒黄豆你有数学问题想问吗?
预设:这粒黄豆的重量是多少克?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知道一粒黄豆有多重。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呀?
预设:用秤测一测。

师:很不错的方法,咱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现在请同学们在组内任选一粒黄豆放在秤上测量一下,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我发现秤的指针一点没动。

预设2:一粒黄豆太轻了,测不出来。

师:哦,一粒黄豆太轻了,用秤去直接测量根本无法测出。

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知道这一粒黄豆的质量呢?跟小伙伴在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黄豆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学生倍感亲切并产生疑问,通过“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知道一粒黄豆的质量”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分析主题,制定探究方案
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办法了。

谁愿意把你们组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预设1:我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可以通过转化的方法来解决。

先测出一些黄豆的质量,然后用这些黄豆的质量除以这些黄豆的粒数。

预设2:先测出100粒黄豆的质量,再用这100粒的重量除以100。

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巧妙地方法,那么我们就借鉴他们的方法一起来试一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测量方案,有利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知识的
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三、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活动要求,跟你的小伙伴在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活动要求:
(1)确定好测量一粒黄豆质量的测量方案,再动手操作。

(2)把测量方法及结果填在表格中。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能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
识与小组的凝集力。

四、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价
(一)汇报测量方法
师:现在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到展台前介绍介绍你们的测量方法?
预设1:先数出100粒黄豆,放在秤上量出它的质量,再除以100,就是一粒黄豆的质量。

(板书算式)
预设2:先测30粒的质量,再除以30。

(板书算式)
预设3:抓一把测出总质量,再数出粒数,最后用总质量除以粒数。

(板书算式)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这3个算式的商,你知道它们都表示的是什么吗?
预设:一粒黄豆的质量。

(二)深入探究测量方法
师:刚才一粒黄豆的质量无法测出,现在这几个小组的同学都想到了办法测出来,说一说:大家都想到了什么办法?
预设1:都是用一共的去除以多少粒。

预设2:都是先测出多粒黄豆的质量,再除以粒数。

师:对,当一个物体很轻,直接测量无法测量时,就可以选择测量多个再求一个,这也是数学上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方法测多算少法。

师:接着观察测量结果,同学们测量的都是一粒黄豆的质量,结果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预设1:黄豆有大有小
预设2:都是测量多个,再求一个。

师:因为我们不是直接测量一粒黄豆的质量,都是测量多个以后,再求出一粒黄豆的质量,计算或测量过程都可能有误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经历操作、测量、计算、总结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掌
握测量方法。

(三)拓展提高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也需要用到这种测量方法。

其实生活中求字典一张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蚊帐上一个网眼面积也需要用到刚才所用到的测多算少的方法。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这些物品,从中任选一样,跟你的小伙伴按照老师提供的活动要求去动手测一测、试一试。

1.活动要求。

每组任选以上三种物体中的一种运用测多算少法讨论测量方案,并实际操作,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2.学生展示测量方法。

师:哪一组能上来说一说,你们组是如何去测量字典一张纸的厚度的?
预设:测字典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字典50张的厚度,再除以50。

(教师板书算式)师:你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师:关于测量字典一张纸厚度问题,其他组还有别的测量方法吗?
生汇报。

师:哪个组能上来说说测量一根铜丝直径的方法?
预设:一根铜丝的直径无法测出,我先在钉子上缠30个铜丝的直径,去测30个铜丝的直径的长度再除以30。

(教师板书算式)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学生回答。

师:哪一组是测量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的?也上来说一说测量方法吧。

预设:先横着测6个网眼的长,再竖着测6个网眼的长,求出面积,用面积除以36个网眼,就求出一个的网眼的面积。

(教师板书算式)
师:你能谈谈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学生回答。

师:今天这节课所测量的这些特殊物体中,它们在测量方法上都有什么共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想一想:哪种情况下可以用测多算少法去解决?
学生回答。

师:当一个物体过于轻、小、薄、细时,就可以用到测多算少法去测量。

通过本节综合实践课,老师发现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测量员。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合作交流、操作、测量、计算、总结等实践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测多算少法对测量较小特殊物体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而且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进了学好数学
的信心。

(四)活动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预设1:当测量轻、小、薄、细的物体时,可以用测多算少法去解决。

预设2:我发现许多物体的测量可以借助“曹冲称象”的方法。

师:如果你想继续探索,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
预设1:测一粒大米的质量。

预设2:测一根头发的直径。

【设计意图】在这里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讲一讲收获、谈一谈感受,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更为广阔的
空间。

五、课后留疑,开拓视野
师:同学们,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很远,你知道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怎样测量的吗?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呢?
【设计意图】对孩子来说,太空是个很神秘的空间,学生对这个问题感觉很好奇,课后通过各个途径(比如上网、看书)查阅资料,不仅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开拓了视野,而且也有了更好的学习方法,一举两得。

[板书设计]
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宁真海尔希望小学姜红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