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如何在物理学习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如何在物理学习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探究精神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发现规律、提出假设,并不断进行实践和验证的能力。
下面将从培养观察力、锻炼实验能力和激发思辨意识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物理学习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一、培养观察力观察力是物理学习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基础。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并建立正确的实验假设。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规律。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各种材料中光的折射情况,观察光线经过不同介质时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观察实验,学生能够积累观察经验,提高观察力。
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例如,在学习运动力学时,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不同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观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等。
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能够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锻炼实验能力实验是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动手操作,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但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和解释结果。
例如,在学习力的测量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力的测量实验,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测量物体所受的不同力,并观察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能够培养实验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激发思辨意识思辨意识是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核心。
通过思辨,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寻找答案、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并通过论证和实验验证来解决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来解决。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教师教学教育研究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要求:“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一、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其中的某些规律,同时还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于科学探究的问题常常涉及某一物理知识,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把注意力仅放在知识传授上,而忽视对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这必须引起我们特别注意。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总体要求,又在“科学探究能力目标”中,分别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等七个要素对应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所以教学中应该把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转化为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而不是笼而统之的进行描述。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初中学生,也有着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着无数熟悉而陌生,神奇而困惑的事与物。
兴趣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讨
兴趣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讨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自然科学的重要阶段,也是扎实理科知识的基础。
作为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兴趣视角下,探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探讨,以期能够引导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一、兴趣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希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学生也希望从课堂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动力。
教师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教学案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
教师还可以采用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理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物观察和实验探究,让他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实验验证,感受物理原理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各类有趣的物理活动和项目,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体验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虚拟实验和模拟实践,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探究,体验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三、兴趣驱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全面发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感受物理现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浅析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浅析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文化素养。
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反映学生的批判性、理性思维、勇于探索精神。
通过深入探索实验,利用社会资源,生成课程等,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提高科技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核心发展素养。
标签: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质疑;社会资源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这是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反思和改进,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一、物理学科中科学精神的指向科学精神是指學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科学精神是学习所有自然科学的核心,在物理学科中科学精神体现在哪里呢?(一)理性思维是物理学发展的基础理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研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时,通过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在逐渐减小,从而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
例如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观点:“有力作用,物体才运动,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
”伽利略通过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发现阻力越小,物体运动越远,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没有阻力物体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又对伽利略和笛卡尔的观点进行更深入的理性分析,从而总结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二)勇于探究是物理学发展的保障勇于探究是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进取心,并具有不畏困难且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法拉第在物理与化学科学方面的重大贡献完全源于他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引起法拉第的极大热情,他试图让静止的磁力对导线或线圈的作用而产生电流,但都以失败告终。
法拉第毫不气馁,经过近10年的不断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三)批判质疑是物理学发展的动力批判质疑是指要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物理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物理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未知问题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和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欲望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在动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光的传播时,可以引入“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理现象的神奇。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在教授力的作用效果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三、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例如,在教授欧姆定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科学探究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
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太阳能的利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太阳能装置,并实际操作进行实验。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团队中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观点。
中学物理实验探索精神
中学物理实验探索精神中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探索精神的一次展示。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入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从探究物理现象的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和实验中的探索精神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学物理实验的意义和影响。
实验方法是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石,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观察和实验操作,探究出物理规律和现象。
学生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改变实验对象或者参数来观察和验证不同情况下的现象,由此得出科学规律和结论。
这种基于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实验设计是中学物理实验的核心环节。
一个优秀的实验设计,应该具备明确的目的和科学的操作步骤。
在实验设计中,学生需要对所要研究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制定详细的数据采集计划,并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干扰因素。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真正意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复杂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中学物理实验中的探索精神则是学生在实验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的表现。
相比于其他学科,物理实验更加灵活和自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实验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不仅要能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还要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尝试新的方法和方案。
通过这种探索和尝试,学生能够从实验中获得真实的科学体验和乐趣,激发了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实验探索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教师应该充当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解决思维和实验中的问题,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实验经验的积累和分享,让学生从他人的实验经验中汲取营养,开拓思路。
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式,例如小组合作实验、讨论实验等,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交流。
物理教学与学生科学探索意识的培养
浅谈物理教学与学生科学探索意识的培养【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探索;意识;培养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的一般规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伴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继而为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服务呢?1 重视物理课堂教学的基础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学探索意识的培养,要重视物理课堂教学的基础性。
1.1 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2 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入手:1.2.1 注重学生实验教学。
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将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
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写出实验报告,达成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1.2.2 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
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科学实践中具备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跨学科综合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引发学生兴趣、提供问题情境、培养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一、引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例子阐述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火花的特效动画,引发学生对电流和电磁感应的兴趣;通过展示高楼坠物的影片,引发学生对重力和力的平衡的兴趣。
此外,物理实验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设计简单且趣味性强的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亲自体验,激发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
二、提供问题情境提供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可以给学生一张光线照射到镜面上的示意图,并提问:“你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图像是颠倒的吗?”通过这种引导,学生可以开始思考光的传播规律,并采取实际操作和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三、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的关键。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型实验或观察活动,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研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热传导时,可以设计一道实验题:“用两个相同材质的金属棒 A 和 B,将 A 的一端接触火焰,另一端放在 B 的一端,你认为热能会传递到 B 上吗?”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棒 B 是否变热,从而探究热传导的原理。
除了实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科学观察和调研活动,让学生实践科学方法,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科学知识。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品质
利 用 物 理 学 家 的 伟 大 人格 影 响学 生 , 养 学 生 不 屈 不 培 挠 的科 学 探 究精 神 。 物 理 学 是一 门尖 端 科 学 ,这 是 无 数 物 理 学 家 为 之 奋 斗 的 结 果 , 他 们坚 毅 品 格 的具 体 体现 。 是 他们 为 科 学 而献 身 、 真理 为 而 奋 斗 的精 神 永远 值 得 后 人学 习 和称 颂 。斯 蒂芬 ・ 金 是 本世 霍 纪享 有 国 际 盛誉 的伟 人 之 一 , 生 于伽 利 略 逝 世 周 年 纪 念 日 , 出 剑 桥 大 学应 用 数 学及 理 论 物理 学 系 教授 。 当代 最 重要 的广 义 相 对论 和宇 宙 论 家 。他 因此 被 誉 为 继 爱 因 斯 坦 之 后 世 界 上最 著 名 的科 学 思 想 家 和 最 杰 出 的理 论 物 理 学家 。他还 证 明 了黑 洞 的面 积 定理 。 金 的 生平 是 非 常 富有 传 奇性 的 , 科 学成 就 上 , 霍 在 他 是 有 史 以来 最 杰 出 的科 学家 之 一 。他 因患卢 伽 雷 氏症 ( 萎 肌 缩 性 侧 索 硬 化症 )禁 锢 在 一 张 轮 椅 上 达 2 多 年 。 但 他 身残 志 , 0 坚, 克服 了残废 之 患 而 成 为 国际 物理 界 的超 新 星 。 不 能写 , 他 甚
■一
孙 永 俊
( 阳 县黄 沙 港 初 级 中学 , 苏 射 阳 2 4 4 ) 射 江 2 3 1
物 理 教 学 中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 科 学 探 究 品 质
摘
要 : 文 就 如 何 在 物 理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的科 学探 究 本 科 学探 究品 质 培 养
品 质提 出 了一 些措 施 。
谈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
谈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首次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与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列在内容标准中,“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课标》和新教科书已经将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明确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变为“探究水的沸腾”,演示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变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演示实验”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变为“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变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等。
通过两年的课改实践,物理教师已经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多数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但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科学探究的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对科学探究的认识问题有较多的教师没有认真学习《课标》,导致不能很好地用物理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对内容标准的学习不落实,因此对科学探究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清,主要表现在:1.对科学探究的内涵认识不足,甚至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做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人们为了检验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显然,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含了物理实验,但并不等同于实验。
2.对科学探究中的能力培养不明确科学探究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而物理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中明确提出了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创新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创新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物理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需要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科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创新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并以实例进行说明。
一、实践解释物理原理创新教学方法的核心之一是通过实践解释物理原理。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依赖讲解和演示,而缺乏实践环节。
但是,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得。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实验、观察、模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从中体验物理原理的发现和应用。
例如,在学习力学中的平衡力与力的合成的概念时,可以设置一个平衡看板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调整不同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观察平衡状态的变化。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平衡力和力的合成的概念,提高对物理原理的掌握程度。
二、探索启发解决问题创新教学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探索来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学生缺乏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引入问题导向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率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提高镜子的反射率?”让学生自己探索和设计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思考和实践,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光的反射原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技术辅助促进学习创新教学方法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如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学手段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可能。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模拟软件、网络资源等技术来展示和解释物理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比如,在学习电路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电路的原理和构成进行动态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模拟软件,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和搭建电路,并观察电流的流动和电压的变化。
如何在中学生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如何在中学生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言:科学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在中学生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中学生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培养探索精神在中学生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培养问题意识在中学生物理教学中,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科学研究的起点往往是问题,而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解决思路。
例如,在讲解电路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用最少的电线连接多个电灯,使得只要有一个电灯损坏,其他电灯仍然能够正常工作?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激发合作精神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团队合作,而在中学生物理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光的反射定律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射实验,让他们在小组中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验能力。
四、注重实践应用学生在中学生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应用。
通过实践应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验或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解热传导时,可以设计一个小项目: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使得热水的保温时间最长?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热传导知识,设计制作保温杯,并通过实验测试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培养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是高中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们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学习中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他们在科学领域的综合素质。
一、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不仅仅包括对物理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培养科学素养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学生首先要熟练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通过实践应用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例如,学习力学时,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牛顿定律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
2.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学习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理论,培养其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应积极参与实验操作,亲自动手进行观察、测量和数据处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3.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物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学科,与数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提高自己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比如,在学习光学时,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推导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建立起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涵盖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等内容。
1.培养科学态度学生应培养开放、自主、批判和求真的科学态度。
在学习和实践中,要勇于发问、质疑,并积极参与科学讨论和辩论。
同时,学生要保持崇尚事实、尊重科学原理的态度,避免武断和主观臆断。
2.掌握科学方法学生应熟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包括观察、实验、提出假设、验证和总结等。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作者:候文艳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3年第12期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师要结合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在研究九年级的苏教版物理的力学知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观察和调节学生,促进学生树立物理好奇心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全面、科学地研究物理的相关知识.一、学生在研究状态中的表现苏科版九年级的物理教材教学中,力学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而且知识点的数量也很少.然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把握好力学的理论、规律和相关题型等,学习或者考试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地记一些考试中经常见的相关题型、答题模式等.在多次地重复盲目记忆后,学生很容易会失去对初中物理的研究兴趣,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他们在广阔无边的科学领域中摸索原理的主动性和好奇心.因此,物理教师指导九年级阶段的学生时,需要有针对性地摸索出一些合适的途径,以便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全面、更客观地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良好的科学探索精神.下面以九年级苏教版物理中的力学相关知识的教学作为参考对象,摸索出培养初中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最好的方法.二、科学探究精神1.科学探索的起源研究初中物理的相关知识时,无论是经验充沛的教师,还是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在对物理的了解、接触和摸索的过程中,都是凭借自己的一份热情,一点好奇心和一种强烈的科学探究精神在新的空间中前进.2.科学探索精神的定义初中物理教学中,无论运用教材备课、教课、安排课后作业等常规活动时,还是灵活地带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考察或验证初中阶段物理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教师都应该参考教材的指引,有针对性地遵循摸索物理的“三大主线”.主线一:挖掘不同学生研究物理时的不同优势培养学生探究科学时,要结合不同班级、学生等各种因素(如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状态、性格特征、兴趣方向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客观研究精神、理性参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等.例如部分班级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擅长于学习力学的相关知识,或者很多男生比女生在研究力学时会更有探索动力和解题能力等.主线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对能力遵循物理教学中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学会把大自然的多彩现象和物理的理论知识相互联系,用生活的点点滴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分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事实上,学习物体的受力时,很多学生可能会因为自身仅仅是表象地理解初中物理知识,造成无法正确、全面地掌握力学的相关知识,以致于在理解的过程中无法分清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不能应付受到平衡力的时候或者接触到非平衡力面临的问题等.因此,学生必须认真观察,理性总结归纳.主线三:形成客观多元化的科学探索精神让学生真正明白“力”、“能力”、“电功率”等物理理论知识,在科学研究之际学会把理论联系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乃至自然环境中,让学生能沉淀出更好的好奇心,形成更加多元化、更有发展前景的科学探索方式.三、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具体做法例题如图1所示,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A.“3”点的位置B.“6”点的位置C.“9”点的位置D.“12”点的位置1.秒针的受力情况:在秒针转动的过程中,秒针能够看成在同一状态受到三个力的影响:第一个力是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第二个力是在秒针转动期间,其转轴受到的摩擦阻力;第三个力是重力.2.力的相互作用: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阻力(包括摩擦力和重力)变成最大,动力逐渐减小.结合力臂的原理和重力知识,可以看到指针在水平位置,也就是在“3”点和“9”点的位置时,其重力的力臂处于最大的状态的.(1)假如处于“3”点的位置时,指针的重力是动力,能够让其自然性地下垂.(2)假设处于“9”点的位置时,秒针受到的重力也是垂直向下的,而由于此时秒针受的动力竖直向上,所以,其摩擦阻力和重力一样,都向下.而此时,阻力的作用效果处于最大的状态,动力的大小正好等同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合力,秒针受到平衡,能够保持静止.因此,这题的答案是选C.3.心得体会:题中,学生接触到平常很少留意到的石英钟,能培养学生的敏感度,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在留意身边的事物.同时,在研究力的相互作用时,学生也要有意识地学会“双向思维”,在一定的条件中发散思维,更全面地运用力的规律、公式等.针对以上例题,教师可以适当参考以下做法,有针对性地去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一)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阶段之一.在自身飞速成长的阶段中,学生往往渴望认识更多的新事物.学生不仅好玩好动,而且,他们也在生活和学习间保持着好奇好问的良好心态.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增加物理实验的次数,让学生在欢笑中更主动去学习物理知识.(二)多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主动观察物理知识很多时候源自现实生活.部分情况下,初中物理的相关书籍或试题可能会融入一些生活常识,不但让学生在答题时学到更多生活常识,而且也能考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和熟悉相关的知识,能否灵活运用等.(三)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倾向研究物理知识时,教师应该运用多种灵活的途径去启发学生,去寻求答案.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很可能会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惯性思维.因此,教师应尝试一下以不同的方式地鼓励不同性格的学生,让他们能更加便捷、更加全面地认识相关知识.。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摘要: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
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探求物理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记忆力、表达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探究能力;规律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探究是摄取知识的精髓。
物理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提出来,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探究性实验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新的理念和策略,这就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逐步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模式和学习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新课标中物理实验没有对实验的具体做法、使用的器材等做出硬性的规定,这就给物理实验教学留出了空间,便于师生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更适合学生进行实验过程的设计与操作。
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对“实验探究”进行了一些尝试,请大家指正。
一、发现问题,合理提出猜想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是提出问题,将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学生通过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分析或者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质疑合理猜想,这是学生经过较全面的思考后提出的,即是思维的开始,也是有所发现的前提。
因此在探究活动开始时,教师要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实践新课程NEW CURRICULUM学习物理知识是重要的,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更是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以下为本人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一、让学生用心体会生活、感受科学探索科学探索的过程固然曲折、复杂,常常不被人所理解甚至要为科学探索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这是我们要有的科学探索精神,为之牺牲的信念。
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探索都是如此惨烈。
正如牛顿所说:“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其实很多物理知识还是蕴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去体会、就不难发现,它们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如,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也不忘科学探索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牛顿在苹果树下,看到成熟的苹果落地了,耐心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生活在自然中,所有物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那么息息相关,只要你用心去体会,总会有收获。
当你坐车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自己看成静止的,那么路边的树就动起来了,当有人在屋子外面喊你的时候,你未见其人却闻其声,你就可以感受声音可以衍射……这样就在无形中体验了科学家科学探索的思维和推理方法,可以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去探寻科学知识。
二、耐心实验,理论联想实际物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去体会,更应通过实验去验证让人信服。
物理知识只有理论是不够的,还要实验的验证。
正如划时代的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当时许多物理学家对此持怀疑的态度。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注意到感应线圈高压电极的间隙处有时会产生火花放电现象。
他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当然物理学是离不开实验的科学,物理知识是可以通过实验去验证的。
在实验中学生不会感觉到物理知识的抽象,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更能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实验过程,是耗时耗力的,要有足够的耐心、严谨、认真。
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作者:傅依鹤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10期摘要:中学物理教学不只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取得物理知识的过程,还应当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高中物理教材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还有近代物理学,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索取得的。
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而言,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力,全面提高广大中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科学探索;科学探索精神;创新;实验学习物理知识是重要的,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更是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以下为本人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一、让学生用心体会生活、感受科学探索科学探索的过程固然曲折、复杂,常常不被人所理解甚至要为科学探索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这是我们要有的科学探索精神,为之牺牲的信念。
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探索都是如此惨烈。
正如牛顿所说:“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其实很多物理知识还是蕴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去体会、就不难发现,它们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如,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也不忘科学探索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牛顿在苹果树下,看到成熟的苹果落地了,耐心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生活在自然中,所有物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那么息息相关,只要你用心去体会,总会有收获。
当你坐车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自己看成静止的,那么路边的树就动起来了,当有人在屋子外面喊你的时候,你未见其人却闻其声,你就可以感受声音可以衍射……这样就在无形中体验了科学家科学探索的思维和推理方法,可以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去探寻科学知识。
二、耐心实验,理论联想实际物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去体会,更应通过实验去验证让人信服。
浅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浅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物理是初中基础教育的关键教学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结合学生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去理解、分析、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学严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以后学生实验探究问题必须掌握的,而初中提倡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搜集证据、总结经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标签:物理教学;探究;重要性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课程总的目标是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能力”。
美国21世纪科学教育书系—《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也指出:“没有一个简单的一成不变的步骤可供科学家们遵循,没有一条道路可以担保正确的引导科学家获取知识。
然而,科学的某些特性给予科学家的探究模式以显著的特征。
尽管这些特征是职业科学家的工作所特有的,但是,每个人在科学的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有趣事物时,都可以运用它们。
”可见开展探究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探究式”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萨奇曼提出来的。
他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倾向,这种本能的倾向会是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
他坚信儿童具有自然而有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会想方设法弄清楚这些新鲜事物,这是一种进行科学探究的可贵的动了和资源。
而物理学是前人在认识与探索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归纳、抽象、验证等思维环节而逐步建立、不断完善起来的一门自然基础科学。
物理学研究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如时空观、物质观、自然观等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是各行各业科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观点。
物理学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方法,大都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成为培养和提高科学研究思路,认识物理学发展的特点和基本性质,可以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方法论等内涵。
另外,物理学还是一门实用的、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学科。
比如,物理与能源开发,能源与环境保护,高性能物理材料的应用等,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如何让初中生从物理中感受到科学探索的魅力(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如何让初中生从物理中感受到科学探索的魅力第一篇范文:如何让初中生从物理中感受到科学探索的魅力在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物理这一学科日益重要。
物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法。
然而,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往往是一门难以理解、枯燥乏味的课程。
那么,如何让初中生从物理中感受到科学探索的魅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的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在讲解力学时,可以引入自行车、足球等常见物品,让学生了解这些物品背后的物理原理。
其次,教师还可以介绍物理学史上的有趣故事,如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
二、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进行科学探索的基础。
初中生往往缺乏细致观察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水波、影子等,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从而提高观察能力。
三、注重实践操作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操作对于理解物理概念至关重要。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科学馆、开展户外测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的魅力。
四、引导思维创新创新是科学探索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例如,在讲解牛顿定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鼓励合作探究科学探索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竞赛,如物理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进步。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要培养科学的态度,承担起对科学的责任。
本文将从科学态度和责任教育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注重培养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
一、科学态度的培养1. 尊重事实,理性思考科学态度的核心是尊重事实,进行理性思考。
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它以实验为基础,强调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尊重实验结果、理性思考的习惯,不轻信传闻,不盲目相信。
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真正学懂物理知识,形成科学态度。
2. 探究精神,勇于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要培养探究精神,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物理是一门以探究和发现为主要活动的学科,通过探索,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
学生应该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实验,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3. 崇尚真理,遵循规律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崇尚真理,遵循规律。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发现事物背后的统一性和规律性。
只有将科学规律内化于心,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形成科学态度。
二、责任教育的推行1. 强调实践,培养实践能力物理教学中,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形成责任感。
2. 强调质疑,培养批判精神责任教育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质疑,培养批判精神。
物理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学生要学会批判性思维,不断反思和探究问题。
只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才能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负责任的学习态度。
责任教育还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科学的负责任意识。
学生在进行实验和探索的过程中,要遵循实验守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摘要】物理教学不止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取得物理知识的过程,还应当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高中物理教材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还有近代物理学,这些物理知识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懈努力、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索下取得的。
而在漫长又艰辛的探索、追求351200 的过程中,体现了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的而言,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力,全面提高广大中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科学探索;科学探索精神;创新;实验
学习物理知识是重要的,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更是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那么以下为本人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一.让学生用心体会生活、感受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的过程固然曲折、复杂,常常不被人理解甚至要为科学探索付出生命。
如哥白尼活活被烧死。
这是我们要有的科学探索精神,为之牺牲的信念。
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探索都是如此惨烈。
正如牛顿所说:“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其实很多物理知识还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心去体会、就可以发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如,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也不忘科学探索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牛顿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了,耐心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是自然科学,我们人生活在自然中,所有物理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那么息息相关,只要你用心去体会,总会有收获。
当你坐车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自己看成静止的,那么路边的树就动起来了,当有人在屋子外面喊你的时候,你未见其人却闻其声,你就可以感受声音可以衍射……这样就在无形中体验了科学家们科学探索的思维和推理方法,可以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去探寻科学知识。
二.通过耐心实验、理论联想实际
物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去体会,更应通过实验去验证让人信服。
物理知识只有理论是不够的,还要实验的验证。
正如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许多物理学家对此持怀疑的态度。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注意到感应线圈高压电极的间隙处有时会产生火花放电现象。
他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当然物理学是离不开实验的科学,物理知识是可以通过实验去验证的。
在实验中可以让学生不会觉的物理知识的抽象,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更能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实验过程,是耗时,耗力的,要足够的耐心,严谨,认真。
实验不是粉饰理论,应该实事求是的实验,
允许误差的存在。
因此,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得出了物理知识;培养学生通过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等;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耐心且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人们为物理学的理论大厦几乎完美的结构感到自豪的时候,普朗克为了解释当时困惑人们的黑体辐射问题,将不连续性引入了物理学,提出了能量量子的概念。
这种勇于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学生们在学习中应该培养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内涵之一。
正是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的概念,爱因斯坦运用普朗克的量子思想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可是不管是量子思想还是光量子概念,都与经典物理学格格不入,人们很难接受量子的思想,普朗克也曾对量子论产生过动摇。
可是正是有了这种敢于打开禁锢人们思想枷锁的科学探索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可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进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去揭开一个又一个物理奥秘;才有如今,量子理论成为物理学,甚至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并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当你用红外遥控器转换电视频道时,当你去买东西的时候,看到的黑色条码……这种勇于进行科学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培养的,这将使学生读书而不唯书,在学好物理知识的同时,敢于对未知领域或现行物理知识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并进行小心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进行科学探索,逐步的培养学生有意识的进行科学探索的学习习惯。
四、持之以恒、团结协作
科学探索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当然一个科学探索过程往往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
因此科学探索的方向和目标应该在团队中形成共同的目标并明确各自的任务。
当然科学探索的过程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吃的了苦,懂得坚持到底才会胜利。
科学探索过程有了共同的探索目标和方向那么就要求同学间关系和谐通力协作,因此要学会集思广益,懂得倾听团队成员想法,互相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在团结协作中互相学习,积极进取,共同成长。
因此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创造学生间同学协作的机会,让他们在科学探索中深厚友情,培养团结协作,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精神,这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叶仁辉《论科学探索精神》
[2]梁树森《论科学精神的培养》
[3]王军翔《论科学素养与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