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4章 地表形态塑造4.3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丙处有一大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A.B.C.D.【答案】B【解析】2.(1)黄石湖是()2.(2)下列叙述正确的()A. 火山湖B. 内流湖C. 冰蚀湖D. 咸水湖【答案】A【解析】(1)读图可知黄石湖是在火山口附近形成的湖泊不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湖泊黄石湖通过黄石河与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相通则说明黄石湖是外流湖属于淡水湖不是咸水湖故选A【解析】(2)图中黄石热点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黄石火山口地表岩石是属于喷出型的岩浆岩多为玄武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黄石河与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相通属于外流河岩浆来自地幔的软流层故选D3.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答案】C【解析】由题板块构造学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③对也有助于认识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④对所以C对不能了解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和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A、B、D错故选C4.(1)与T8阶地相比其他阶地面较狭窄的主要原因是()4.(2)该区域多个河谷阶地中存在湖相沉积物说明该区域有()4.(3)T3阶地中三种不同类型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形成后久经风化侵蚀B. 形成时河流侧蚀较强C. 形成时地壳稳定时间长D. 形成时地壳运动频繁【答案】D【解析】(1)据题意与T8相比其他阶地面较狭窄 T8宽度较大说明T8形成时地壳稳定时间长河流侧蚀严重河漫滩宽度大后来形成的阶地面也就宽阔又因为T8形成年代最老风化侵蚀应该最严重所以排除A、B、C选项据阶地的形成过程可知阶地面主要是地壳稳定时河流侧蚀形成的稳定时间长侧蚀形成的阶地面就宽相反稳定时间短地壳抬升运动频繁阶地面就狭窄再结合当地区域特征地质条件复杂地壳运动频繁不难推出D答案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2)该区域为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地壳运动频繁在河流下切过程中河岸山坡失稳滑坡崩塌频繁存在多次滑坡崩塌物堵江现象形成堰塞湖河道水流变缓泥沙淤积形成湖相沉积物故选C【答案】A【解析】(3)河流阶地沉积物为流水沉积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和水流速度呈正相关该区域河流时期流速最大颗粒最粗河漫滩时期居中湖相沉积物的形成主要是滑坡崩塌物堵塞江河导致水流极慢静稳状态所以颗粒最小故选A5.(1)婆罗摩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球圈层中的()5.(2)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B. 地壳C. 软流层D. 地核【答案】C【解析】(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岩石圈下面的软流层其位于上地幔故选C【答案】C【解析】(2)印度尼西亚大部分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活动剧烈多火山地震故选C6.(1)关于该河谷地貌自然环境特征描述可能正确的是()6.(2)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A. 甲处为红壤土壤贫瘠B. 每年7、8月是该河谷的洪水期C. 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 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答案】D【解析】(1)据图可知甲为河流沉积物土壤较肥沃 A错每年7、8月我国南方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是该河谷的枯水期 B错谷底白天升温慢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C错河谷阶地是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 D对故选D【答案】A【解析】(2)丁地地形平坦开阔且地势较高不会受到河流洪水的威胁因而最适宜聚落布局故选A7.(1)从板块构造理论看与图中安第斯山脉形成有关的两大板块是()7.(2)关于a处洋流性质、b处洋流流向判断正确的是()7.(3)下列有关M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C.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D.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答案】D【解析】(1)根据所学六大板块分布和运动方向可知安第斯山脉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D【答案】A【解析】(2)a处洋流是秘鲁寒流从成因来分析是在东南信风(离岸风)和海水的连续性要求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补偿流秘鲁寒流的形成既有垂直上升补偿又有水平补偿垂直方向上底层海水上升补偿表层海水水平方向上补偿赤道地区水的流失所以b 洋流上升 a洋流向西北方向流向赤道水温较低性质为寒流.故选A【答案】C【解析】(3)M地沿岸洋流即a处洋流是秘鲁寒流形成与东南信风有关与盛行西风无寒流流经使沿岸地区气候降温减湿 B错误秘鲁寒流受东南信风影响向西北方向流向赤道所以M地附近海域向西北方向行驶的船只顺风顺水 C正确M地附近海域的秘鲁寒流可以将底部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能够形成大渔场为秘鲁渔场该处没有寒暖流交汇 D错误故选C8.(1)每次测量山峰数据都有变化其原因不包括()8.(2)关于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的表述正确的是()A. 板块运动B. 气候变化C. 流水沉积D. 测量技术【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9.(1)图中板块共有()9.(2)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9.(3)虚线圈内板块之间挤压相撞可能形成的地貌是()A. 1块B. 2块C. 3块D. 4块【答案】C【解析】(1)由图示箭头可知左侧为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并且形成一个火山图中笔直横线应为海平面线推导出最左侧为陆地板块火山右边为海洋板块最右侧上升箭头应为两个板块的生长边界处海底火山喷发产生的岩浆上涌加起来一共是三个板块故选C【答案】B【解析】(2)结合图示信息得出左侧为陆地板块其右侧为大洋板块虚线圈内处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形成了海沟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岸恰为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交界处符合题意而大西洋西岸、冰岛和非洲东部均为生长边界故选B【答案】A【解析】(3)根据图可以看出右侧板块俯冲在左侧板块以下因此应该为大洋板块左侧板块为大陆板块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因此图中可能形成海沟故选A10.关于聚落空间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受城市规划影响城市空间形态与所处地理环境关系不大B. 华北平原的乡村一般规模较小C. 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D. 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往往形成同心圆状【解析】城市形态往往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A错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聚落规模一般较大 B错误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聚落在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延伸C正确河谷地区城市受地形的影响其发展被迫沿河谷延伸形成条带状格局 D错误11.(1)坦桑尼亚盆地的主要地质构造是()11.(2)坦桑尼亚盆地烃源岩形成时期()11.(3)最可能形成天然气藏的位置是()A. 断层和向斜B. 断层和背斜C. 盆地和向斜D. 盆地和断层【答案】A【解析】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地层地质剖面图为情景考查地质构造类型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答案】C【解析】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地层地质剖面图为情景考查地质构造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答案】C【解析】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地层地质剖面图为情景考查天然气藏的形成条件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12.(1)旧青藏铁路大量采用展线是为了()12.(2)有人说展线是即将消失的景观这种说法主要基于()①排除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隐患②缩短距离和列车的运营时间③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④保护自然环境减少人为破坏A. 节省投资B. 避开断裂带C. 多经过城镇D. 减缓坡度【答案】D【解析】(1)展线是展长线路的缩略说法使用展线可以减缓坡度利于机车上下坡故选D【答案】C【解析】(2)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铁路修建技术的进步对自然条件的改造程度增强自然条件(地形)对铁路建设的影响逐渐减弱故关角展线景观即将消失的原因是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关角展线是人文景观不是自然景观正确的是②③故选C13.(1)有关甲乙板块边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13.(2)乙的地形为()A. 甲为生长边界,乙为消亡边界B. 甲、乙都为生长边界C. 甲为消亡边界,乙为生长边界D. 甲、乙都为消亡边界【答案】A【答案】D【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4.(1)河流阶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分析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14.(2)说明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的自然原因【答案】(1)河水从上游携带大量的泥沙长期在此沉积形成厚厚的沉积层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增强当洪水位低于沉积层顶部时就形成阶地【解析】(1)需要从内外力两方面分析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就外力作用而言河水从上游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该段河床堆积形成沉积层在内力作用方面随着地壳抬升河流下蚀能力增强河床下切新的河漫滩逐渐形成当洪水期河流水位低于沉积层顶部时就形成阶地【答案】(2)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靠近水源取水便利【解析】(2)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等角度回答首先大面积的河流阶地地形平坦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其次河流阶地为泥沙沉积形成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层深厚且疏松土壤肥沃最后阶地一般位于河谷两侧的谷坡上排水良好土壤湿度适宜且离河较近地势高于洪水期最高水位既有利于利用河水发展农业灌溉又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且不易受洪水灾害的影响15.(1)图中乙、丙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15.(2)从地形上看甲地是________ 请利用内、外力作用原理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15.(3)②、③处的地貌类型分别为________ 其形成的共同外力作用是________15.(4)如果该图的陆地表示亚欧板块、东部的海洋表示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易形成哪几种地貌?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15.(5)某相关单位决定寻找油气资源你认为在哪处钻井最为合适并说明理由【答案】(1)向斜背斜【解析】(1)从地质构造看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丙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答案】(2)山地(山岭) , 岩层先受到水平挤压向下弯曲形成向斜后受外力作用由于向斜槽部物质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而向斜两翼物质疏松易受侵蚀最终形成山岭(地)【解析】(2)从地形上看甲地是山地形成过程为岩层先受到水平挤压向下弯曲形成向斜后受外力作用由于向斜槽部物质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而向斜两翼物质疏松易受侵蚀最终形成山岭(地)【答案】(3)冲积扇三角洲 , 流水堆积(沉积)【解析】(3)由图可知②、③处的地貌类型分别为冲积扇三角洲其形成的共同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答案】(4)海岸山脉、岛弧、海沟成因大洋(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大陆(亚欧)板块之下而形成【解析】(4)考查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向运动在亚欧板块的前缘形成岛弧在太平洋板块的前缘形成深海沟这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前缘形成深海沟大陆板块前的大陆架受挤压抬升隆起沿大陆外缘排列形成岛弧【答案】(5)丙丙为背斜密封性好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解析】(5)油气资源一般分布在背斜处背斜处密封性好是良好的储油构造16.(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16.(2)B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其迎风坡是________(缓坡或陡坡)此类地貌类型可能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16.(3)C图中②处是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这种地形在________地区常见【答案】(1)流水沉积, 三角洲(平原)【解析】(1)从图中可看出该地貌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河口三角洲【答案】(2)风力沉积, 沙丘, 缓坡, 西北地区【解析】(2)从图中可看出该地貌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流动沙丘【答案】(3)流水沉积, 冲积扇, 山谷出口【解析】(3)C图中的②处于河流的出山口故为冲积扇17.(1)解释昆仑山区和田玉矿床形成及出露的原因17.(2)说明和田玉原生矿石转变为高品质籽料的地质过程【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岩浆侵入镁质大理岩(接触面)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和田玉矿床和田玉矿床经地壳抬升至海拔3500米以上表层覆益岩层被侵蚀出露地表【解析】(1)材料中显示和田玉存在于“花岗岩体与镁质大理岩的接触地带” 应形成于地壳深处而“其矿床多出露于海拔3500~5000米的昆仑山雪线附近”说明和田玉形成后经过地壳上升地表被剥蚀后而出露【答案】(2)出露的和田玉矿床受风化、侵蚀等作用岩块破碎破碎的和田玉被外力作用搬运至河床中堆积在流水(外力)搬运过程中不断磨蚀变得圆润(梭角消失)在水中长期浸泡水或矿物质渗入形成沁色【解析】(2)和田玉原产于昆仑山上原石经过自然的地质运动和冰川运动等长期的剥解为大小不等的块和田玉碎块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随河流流入水中称为和田玉山流水料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经过河流几百甚至上万年的冲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图A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B为地质循环表示图。
图示山体主要是白色砂砾岩,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假定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
读图,回答1~2题。
1.图A所示的岩石类型构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B中的( )A.⑥B.⑦C.③D.④2.依据图B推断,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B.乙类岩石中能够含有生物化石C.丙类岩石能构成岩浆岩D.⑦属于内力作用龙里猴子沟景色区外部资源是一个无机组合全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域属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4.图示地域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构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区分是( )A.岩浆岩、风力腐蚀B.岩浆岩、流水堆积C.堆积岩、冰川腐蚀D.堆积岩、流水腐蚀读以下图(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表示图),回答5~7题。
5.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区分是( )A.岩浆冷凝、外力作用、蜕变作用、重熔再生B.外力作用、岩浆冷凝、蜕变作用、重熔再生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蜕变作用、岩浆冷凝D.蜕变作用、岩浆冷凝、外力作用、重熔再生6.以下岩石,能够含有化石的是( )A.侵入岩B.堆积岩C.喷出岩D.蜕变岩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进程不能招致的结果是( ) A.构成地球上丰厚的矿产资源B.改动地表形状,塑造出千恣百态的自然景观C.完成地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流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动地表环境D.经过少量保送热能来改动大气运动10.关于以下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图表示的地层中,②地层含有石油,开采时应在a处钻井B.乙图表示的地层中,b处相对不会含有化石C.丙图表示活动沙丘,其所在地的盛行风向如a箭头所示D.丁图所示地形是流水腐蚀作用构成的11.以下图是相正比例尺的同一地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图〞,读图,判别该地域属于( )A.背斜成山B.背斜成谷C.向斜成山D.向斜成谷以下图为意大利某古河床堆积剖面图。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
型。
中期:向下的侵蚀减弱,
中
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强,
游
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向河谷两岸的
下 游
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 呈槽型。
从源头到河口:
落差减小,流速减小,下蚀减弱, 河谷变浅
水量增加,侧蚀增强,河谷拓宽
拓展:长江不同河段的外力作用
向源头侵 蚀和向下 侵蚀为主
以侵蚀作用为主侵蚀作用以 Nhomakorabea河谷两岸 侵蚀为主
探究点一 河流侵蚀地貌
1.图乙中的河谷分别对应图甲中 三段河谷AA′、BB′、CC′的 哪一处?其形态有何特点?
答案 上游河谷AA′对应Ⅰ,河道 较窄,呈“V”型;中游河谷BB′对 应Ⅱ,河谷逐渐开阔;下游河谷CC′ 对应Ⅲ,河谷更开阔,呈槽型。
答案
探究点一 河流侵蚀地貌
2. 三 段 河 谷 AA′ 、 BB′ 、 CC′ 分别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
以以 搬堆 运积 作作 用用 为为 主主
你认为下列三个河段河床的横断面应分别与 甲,乙,丙哪幅河流的横断面图相对应?
虎跳峡河谷 荆江河段河床 长江下游地区河床
二、河流堆积地貌
山区的谷口处 A (上游)
入海口 C
B 中下游地区
思考:看ABC三个地区分别形成了怎样的河流堆积地貌?
二、河流堆积地貌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洪水期
枯水期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C
3. 三角洲
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入 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海水 顶托作用——流水速度减 慢——泥沙在河口前方沉 积——三角洲。
亚马逊河口三角洲
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列表分析
组成部分 分布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一、单选题欧洲的芬兰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其靠近北极圈的罗瓦涅米是欣赏北极光的著名旅游城市,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前来观赏。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甲图乙罗瓦涅米气温和降水资料1.与极光相关性最高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B.耀斑2.罗瓦涅米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日珥D.太阳风B.温带海洋性气候D.冰原气候3.形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幽深曲折的峡湾和芬兰南部湖泊群的主要外力作用是《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
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
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
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5.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无法判断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形成的先后顺序A.冰川作用B.岩浆活动C.风力作用D.板块运动6 .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 .沙丘 B .火山锥 C .冲积扇D .风蚀蘑菇7 .据下图A 点附近的海底地形可以推断,其位于8 .智利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 A .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C 太平洋板块向西运动9 .智利沿岸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 A .增温增湿 C .增温减湿下图左为某地地貌景观与地质剖面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A .板块碰撞形成的生长边界附近B .板块张裂形成的生长边界附近C .板块碰撞形成的消亡边界附近D .板块张裂形成的消亡边界附近智利是地震多发国家,继2016年7月26日发生6.3级地震后,1112月12日又分别发生6.4级和5.2级地震。
2009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读右图,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
回答1-2题。
1.该地A.背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D.向斜成山2.形成图示地形的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读下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3-5题。
3.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A、三角洲平原B、冲积扇C、山麓沙丘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4.图示的地貌分布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5.从①→②→③地表颗粒物的大小总体上表现为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大小一样D、杂乱无章读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据图回答6-7题。
6.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②处构造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C.③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D.④处地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内力作用7.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最合理的是A.沉积→断裂→褶皱→侵蚀→下沉→沉积B.沉积→褶皱→断裂→侵蚀→下沉→沉积C.沉积→侵蚀→褶皱→下沉→断裂D.断裂→褶皱→上升→侵蚀→沉积8.右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9-11题。
9.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A.花岗岩、石灰岩B.石灰岩、页岩C.砾石层、花岗岩 D.页岩、砾石层10.“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在A.页岩地区 B.砾石层地区C.石灰岩地区 D.花岗岩地区11.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曾经经受水平挤压B.曾经经受水平拉张C.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D.适宜建大坝水库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12-16题。
12.图中河流R、S、T段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A.R>T=S B.R>S=T C.S>T>R D.T>S>R13.图中河流R、S、T段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沉积B.沉积、搬运、侵蚀C.侵蚀、沉积、搬运 D.搬运、沉积、侵蚀14.R处的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为A.终年受信风带控制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D.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15.由R到S体现自然分异的规律是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D.非地带性因素起主导作用16.流经P海域的洋流可能是A.秘鲁寒流B.加那利寒流C.厄加勒斯暖流D.几内亚暖流读下列地质作用景观图,回答下列17-18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精品
思考 2.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 【提示】 不一定。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
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 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 原地区。
课堂互动 • 释疑解惑
探究一 貌的影响 互动探究 读图4.17“河谷的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图a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河谷形状?该河谷 有何特点? 河流侵蚀、堆积的类型及对地
(2)图中所示地区的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
A.半山腰
C.山前
B.河漫滩平原
D.高山顶部
【解析】
从图中的地形名称可知,此地位
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大多数河流
的发源地,在河流的上游河段,河流主要的
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和下蚀,多形成“V”型的 峡谷,该地区主要的河流堆积地貌是洪积 — 冲积平原,多分布在山前,是由多个洪积扇 或冲积扇连接而成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谷内堆积了泥沙,河谷 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这时河谷发育进入
成熟期。
疑难突破 1.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 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溯源侵蚀、下蚀、侧
蚀三种类型,他们对河流的影响各不相同,
具体如下表所示: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向河流源头 垂直于地面 垂直于两侧 概念 方向的侵蚀 的侵蚀 河岸的侵蚀 使谷底展宽 对河 使河床加深 不断向源头 、谷坡后退 流的 ,河流向纵 方向伸长 ,河流向横 影响 深方向发展 向发展 关键 伸长 加深 展宽 影响
示意图
地貌特点
地势平坦宽广
多为三角形,地势 平坦,河网稠密, 河道由分汊顶点向 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分布
方法突破 (1)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右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
忆,也不易混淆。图中m、p处为凸岸,n、o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本章能力检测 新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本章能力检测(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
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1~2题。
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解析:黄土高原是由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但其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则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该处的风化和风蚀作用明显。
答案:1。
C2。
B某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
结合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3.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4.位于断层线上的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A.断层平直而陡峭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C.岩块相对位移D.岩石受力过大解析: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及新老关系可知,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
背斜顶部适宜储气,故在a处易发生瓦斯爆炸;b处为向斜,利于储水,在此地开采易发生透水事故.丁处为断层,岩石破碎,易被风化和侵蚀,形成沟谷和河流。
答案:3。
A 4.B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是在()A.玄武岩分布区B.石灰岩分布区C.大理岩分布区D.花岗岩分布区6.导致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示地貌相同的是()A.北美五大湖B.湄公河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D.“V”型河谷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该区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分布区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第6题,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湄公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V”型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一、单选题下图表示我国雅鲁藏布江某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水量仅有140mm。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A、B两河段河谷地形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流量流速B.流量岩石硬度C.流速岩石硬度D.流速堆积物多少2.甲地沙丘的沙主要来自A.新疆的荒漠B.青藏高原的荒漠C.南亚的河谷D.当地河谷3.跟甲地沙丘形成有关的风向是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据此完成下题。
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B.风化剥蚀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某科考队沿图中虚线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5.图中甲处可能是( )A.背斜山B.向斜谷C.背斜谷D.向斜山6.沿图中虚线方向作地质剖面图,下列最符合乙处地貌特点的是( ) A.B.C.D.7.读下面“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下图中的虚线为某岛火山在一次喷发之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且a<b<c。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该岛的火山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欧板块以非洲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B.位于亚欧板块以非洲板块生长边界,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C.位于大洋中脊(海岭)的生长边界,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D.位于东非断裂带上,岩浆活动频繁,沿着地层的缝隙喷出地表9.该火山本次喷发的季节最有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下列问题。
10.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B.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11.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B.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C.图中湖泊对甲地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D.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密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 .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 .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图①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②),回答3~4题。
3.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②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4.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海浪侵蚀读黄河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中河床剖面呈“V ”字形的河段是( ) A .a B .b C .c D .d6.下列关于a 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 .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 .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密封线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7.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9.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10.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意图(图2)”,回答11~12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4章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黄河三角洲
案例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组成部分 洪积一冲积
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分布
山前
河流 中下 游 河口 地区
形成机制
地貌特点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 以谷口为顶点成扇
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 形,冲积扇顶端到
→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 边缘,堆积物颗粒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较强,往往凹岸 侵蚀,凸岸堆积,而A为凸岸
讨论: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
请说明理由。 B B为凹岸受侵蚀,河床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3.三角洲平原: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快的是哪一个?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P79~80 活动:图4.20山前冲积扇形成(实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图修14.20 山前冲积扇形成(实验)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图4.17 河谷的演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下蚀
沟谷流水 溯源侵蚀
地下水补给
河谷
V
型
谷
思考:
河谷与沟谷的区别
是否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②中期: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
湾。下蚀作用减落,侧蚀作用加强
凹岸
凸岸 a
b
ab
思考: 凹岸与凸岸相比,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一、单选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山岭是由( )A.背斜形成的B.向斜形成的C.岩浆喷发形成的D.断层形成的2.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 )A.庐山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唐古拉山3.断层线被侵蚀后形成的地形最可能是A.谷地 B.山地 C.丘陵 D.高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河段( )A.R1含沙量小于R3B.R1径流量大于R2C.R1流速快于R2 D.R2结冰期长于R35.早期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A.①②两地 B.①④两地 C.③④两地 D.②③两地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
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下图是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①→④)形成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示地质时期(①→④)内,该地海岸线的变化是( )A.①→③海退,③→④海进B.①→③海进,③→④海退C.①→②海退,②→④海进D.①→②海进,②→④海退7.丙岩脉及丙岩脉形成时产生的丁岩石按成因划分分别属于( )A.沉积岩、岩浆岩B.岩浆岩、变质岩C.变质岩、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图示地区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聚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呈团状B.该类型聚落一般规模较大,人口较多C.该聚落最典型的分布区在我国华北平原D.该聚落沿河谷分布,因为河谷地形平坦9.有关图示地区交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地形影响较小,交通线路稠密B.受地形的影响,交通线主要沿河谷分布C.该地区交通线路呈网状分布D.该地区交通线的选址应选择路程最短的10.下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照片。
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推断,A.甲以岩浆岩为主,有生物化石存在B.乙在莫霍面之上,形成年代早于甲C.丙为变质岩,由乙冷凝固结成岩D.丁出现强烈断裂,褶皱构造明显11.下面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②该地貌的缺点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还易引起水土流失③它是四大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④它的形成就是含有C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的结果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读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018-2019学年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4章 地表形态塑造4.3 Word版含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创新题)下图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年平均降水量与侵蚀强度呈正相关B.年平均气温与侵蚀强度呈正相关C.不同降水量和气温条件下,同一种侵蚀强度区域的成因相同D.侵蚀强度的差异是在降水量和气温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2.甲、乙、丙所反映的外力侵蚀作用最可能是( )A.流水侵蚀B.海浪侵蚀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
读图可知,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温度较低地区,冰川侵蚀作用可能强;图中显示降水较多、年平均气温较高也就是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该种外力侵蚀作用强度较弱。
据此可推断外力作用有可能为流水侵蚀。
答案: 1.D 2.A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A.① B.②C.③ D.④4.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C.地壳上升D.火山喷发解析:本题分析的关键是判读等高线图,由图可确定该地区的整体地貌特征并分析出该地貌特征的成因。
从等高线特征看,该地区河谷发育,沟谷纵横,可以确定该地区河流侵蚀作用较强。
两图分别表示河流地貌前期和后期的发育情况,需要通过对比,找出两个时期河流地貌发生的变化。
前期该地区有两条较大的水系,而后期这两条水系发生了合并,主河道也出现了改道,这是河流地貌发育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河谷的延伸,是向源头和向下侵蚀作用造成的。
结合题目设问确定正确答案。
在四处河段中,河漫滩的宽度可以利用等高线进行比较,河道两侧的等高线间距越大,则河谷越宽阔,形成的河漫滩越宽阔。
答案: 3.B 4.A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
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回答5~6题。
5.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的是( )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河6.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发育最广泛的是( )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河解析:河流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④河落差最大,故水能资源最丰富。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含答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水圈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水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亚速尔群岛(北纬36°55'~39°43',西经25°01'~31°07'),由散落在海洋的九座风光旖旎的火山岛组成。
读世界洋中脊分布图和地中海区域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亚速尔群岛位于()A.扩张洋中脊,板块的生长边界B.美洲板块内,尚未确定的洋中脊C.非洲板块内,板块的消亡边界D.亚欧板块内,正在形成的洋中脊4.亚速尔群岛的成因是()A.大洋板块受到挤压隆起形成B.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张裂形成C.地幔物质涌出冷却凝结形成D.地壳物质涌出冷却凝结形成5.右图所示的月份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6.右图中a、b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A.1018 1014B.1016 1016C.1014 1016D.1016 1014 7.亚速尔群岛附近形成的强烈气压中心()A.是气流在热力作用下下沉而形成B.属于被陆地高压中心切断的低压带部分C.是气流在热力作用下上升而形成D.属于被陆地低压中心切断的高压带部分河流侵蚀基准面指河流下切侵蚀的界限,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
就各河段而言,一些坚硬的岩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等地易成为局部河段的侵蚀基准面。
下图1是鄱阳湖示意图,图2是1998~2011年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海拔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最靠近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的城市是()A.湖口B.彭泽C.九江D.星子9.1998~2011年期间,鄱阳湖流域水文特征的主要变化是()A.鄱阳湖枯水期水量增加B.湖口附近湖水流速变快C.鄱阳湖泥沙输出量减少D.星子附近湖泊水位升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图。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质量检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
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质量检测,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019年10月31日11时03分、11时10分,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先后发生5.5级、5.0级地震。
这两次地震震源深度分别为8千米和6千米。
由于震源较浅,东北多个地区有较强震感。
据此回答1、2题。
1.发生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地震属于()A.人为活动B.内力作用C.外力作用D.岩浆活动2.下列关于这次地震成因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天气变冷B.全球变暖C.厄尔尼诺现象D.板块碰撞【解析】1选B,2选D。
第1题,地震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第2题,由于太平洋板块往亚欧板块下面俯冲,使得我国东北地区发生地震。
【知识拓展】板块构造理论项目内容理论要点①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②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图示解释与运用板块张裂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板块相撞①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处于消亡边界;②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处于消亡边界(2019?荆州高一检测)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D.沉积岩、变质岩4.图中②表示的是()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C.上升、冷却凝固D.高温熔化【解析】3选A,4选B。
解答该题的思维过程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有三个关注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检测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doc
第四章单元检测一、选择题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图K13-1),回答1〜3题。
图K13-11.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①花岗岩②石灰岩③砾石层④页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①页岩地区②白云岩地区③石灰岩地区④花岗岩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曾经经受水平挤压运动②曾经经受水平扩张运动③有良好的储油构造④有良好的储水构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某地质考察队对图K13-2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Ki、K2.K3> ©四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
在该水平面处K2> K3取得相同的石灰岩,K】、匕取得相同的砂岩,且石灰岩的年代比砂岩老。
读图回答4〜5题。
A. 背斜成谷B. 背斜成山C. 向斜成谷D. 向斜成山5. 若在K?处钻30米到达该水平面,则在心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A. 35 米B. 55 米C. 65 米D. 75 米读地质剖面图(图K13-3),回答6〜7题。
读地质剖面图(图K13-3).冋答6〜7题。
I —— I 一.----------------- II 一| --------------- III ------- )[a ③ I] 2; 丄 ⑴W 7 g 「磁 W4. A 处属于( 图例 丿等高线 K・钻孔 /河流图K13-36.下列关于图I、II、III三地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A.I处为向斜,II处为背斜B.I处为背斜,II处为向斜C.II处、III处均为向斜D.II处为向斜,III处为背斜7.图a、b、c三处发现铁矿层露头,如耍在此区域进行钻探,钻探地点应选在图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图K13-4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K13-4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发现了金刚石。
读图,回答8〜9题。
2020年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4章 地表形态塑造4.3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创新题)下图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年平均降水量与侵蚀强度呈正相关B.年平均气温与侵蚀强度呈正相关C.不同降水量和气温条件下,同一种侵蚀强度区域的成因相同D.侵蚀强度的差异是在降水量和气温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2.甲、乙、丙所反映的外力侵蚀作用最可能是()A.流水侵蚀B.海浪侵蚀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
读图可知,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温度较低地区,冰川侵蚀作用可能强;图中显示降水较多、年平均气温较高也就是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该种外力侵蚀作用强度较弱。
据此可推断外力作用有可能为流水侵蚀。
答案: 1.D 2.A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A.①B.②C.③D.④4.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C.地壳上升D.火山喷发解析:本题分析的关键是判读等高线图,由图可确定该地区的整体地貌特征并分析出该地貌特征的成因。
从等高线特征看,该地区河谷发育,沟谷纵横,可以确定该地区河流侵蚀作用较强。
两图分别表示河流地貌前期和后期的发育情况,需要通过对比,找出两个时期河流地貌发生的变化。
前期该地区有两条较大的水系,而后期这两条水系发生了合并,主河道也出现了改道,这是河流地貌发育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河谷的延伸,是向源头和向下侵蚀作用造成的。
结合题目设问确定正确答案。
在四处河段中,河漫滩的宽度可以利用等高线进行比较,河道两侧的等高线间距越大,则河谷越宽阔,形成的河漫滩越宽阔。
答案: 3.B 4.A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
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回答5~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创新题)下图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年平均降水量与侵蚀强度呈正相关
B.年平均气温与侵蚀强度呈正相关
C.不同降水量和气温条件下,同一种侵蚀强度区域的成因相同
D.侵蚀强度的差异是在降水量和气温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2.甲、乙、丙所反映的外力侵蚀作用最可能是()
A.流水侵蚀B.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
读图可知,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温度较低地区,冰川侵蚀作用可能强;图中显示降水较多、年平均气温较高也就是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该种外力侵蚀作用强度较弱。
据此可推断外力作用有可能为流水侵蚀。
答案: 1.D 2.A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A.①B.②
C.③D.④
4.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
C.地壳上升D.火山喷发
解析:本题分析的关键是判读等高线图,由图可确定该地区的整体地貌特征并分析出该地貌特征的成因。
从等高线特征看,该地区河谷发育,沟谷纵横,可以确定该地区河流侵蚀作用较强。
两图分别表示河流地貌前期和后期的发育情况,需要通过对比,找出两个时期河流地貌发生的变化。
前期该地区有两条较大的水系,而后期这两条水系发生了合并,主河道也出现了改道,这是河流地貌发育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河谷的延伸,是向源头和向下侵蚀作用造成的。
结合题目设问确定正确答案。
在四处河段中,河漫滩的宽度可以利用等高线进行比较,河道两侧的等高线间距越大,则河谷越宽阔,形成的河漫滩越宽阔。
答案: 3.B 4.A
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
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回答5~6题。
5.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的是()
A.①河B.②河
C.③河D.④河
6.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发育最广泛的是()
A.①河B.②河
C.③河D.④河
解析:河流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④河落差最大,故水能资源最丰富。
河流落差越小越有利于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的发育,④河在距河口一半的流程河段内落差变化最小,故最有利于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的发育。
答案: 5.D 6.D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D.山麓冲积扇
8.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D.荒漠化范围扩大
解析: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故聚落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山麓冲积扇的绿洲上。
第8题,河流下游水源枯竭、荒漠化加剧是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
答案:7.D8.D
9.图甲、图乙分别为穴居时代和殷商时代居住地的区位示意图,图丙为弯道水速示意图。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焉。
圣王虑之,以为掘穴,曰:冬可以避风寒。
”
材料二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
(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
(1)根据材料一和图甲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图乙、图丙,从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等方面,分析古代居住地布局在河流凸岸的原因。
(3)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河流的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图文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材料一中
指出掘穴的原则之一是“冬可以避风寒”,即避开冬季风的风向。
(2)弯道水速示意图中水流速度的差异表明了凹岸较凸岸容易遭受侵蚀,凸岸一侧泥沙容易堆积。
古代生产力低下,河流还具有防御功能。
(3)伦敦、上海等城市的形成与河流的航运功能有关,河流的凹岸因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而利于船舶进出港口。
答案:(1)朝向:向南开口,主要从光照和热量考虑,采光好且可避开冬季偏北风。
选择高地,可避开洪水或潮湿的地方。
(2)取水安全:凸岸水流较缓,便于取水。
农业生产:凸岸是堆积岸,有利于泥沙堆积和土壤形成。
军事防御:凸岸有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
(3)凹岸流速较快,减少泥沙淤积,水深利于船舶停靠。
10.读图,比较北半球某河源头附近A地和河流经过的B、C、D三地,回答下列问题。
(1)A处谷地,是________型谷,由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
河流源头的补给主要为______________补给。
(2)B、C、D三处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B地为__________作用,C地为__________作用,D地为__________作用。
(3)A、B、C、D四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___________。
(4)河口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A处谷地是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属沟谷,无稳定水源。
第(2)题,B位于河流上游,横剖面呈“V”型,C处于河流中游,侧蚀加强,河谷展宽,D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河床更加宽阔,河口处沙洲最终与左岸相连。
第(3)题,最易形成聚落的是平原区的D地。
第(4)题,河口三角洲因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对河水的影响,使其最终与河流的左岸相连。
答案:(1)“U”冰川侵蚀冰雪融水
(2)侵蚀搬运堆积
(3)D
(4)与左岸相连。
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受侵蚀,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最终与左岸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