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

合集下载

论历史是人自己的产生活动

论历史是人自己的产生活动

论历史是人自己的产生活动──唯物史观经典文献读书笔记(一)金德万历史是人自己的产生活动,是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

人的本质表现为现实的社会存在,整个历史的基础在于人的社会活动。

发展着的历史是在人的时空客观存在中的运动,历史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成为同一个过程。

现今开展的对“三大规律”的研究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自会为唯物史观的理论资源增添新的内容。

一、整个历史的基础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所有对于历史的见解,无不以下述观念为基础: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应当到人们变动着的思想中去寻求,并且,在一切历史变动中,最重要的、决定全部历史的是政治变动。

可是这一观念并不能解释人的思想究竟从哪里来,政治变动的动因又是什么?法国史学家和部分英国史学家后来才认识到,至少从中世纪起欧洲历史的动力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争取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同封建贵族所作的斗争。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人物的表面动机和真实动机都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这些动机后面还有应当加以探究的别的动力,但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却没有在历史本身中寻找这种动力,反而从历史的外面,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则证明了: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在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就是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的思想正是从人的物质生活中来。

人类社会各个时代赖以生产和交换必要生活资料的那些条件,是产生和存在阶级的基础。

过去的全部历史可以说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全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对社会和政治的统治进行维护或夺取的斗争,也就是旧的阶级要维护和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

历史上政治变动的动因由此得到解答。

重庆大学 中国画论史 考试复习题

重庆大学 中国画论史 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概念解释:1、画史:中国画的发展历史。

画论:画史的基础上对各个时期的艺术进行思想上的梳理。

2、绘事后素:绘画是形式,实现的是教化。

在素净的雪白的纸上才能画出美丽绚烂的图画,就像一个人,只有先懂得了礼仪,才能学习,才能有所成就3、图像示意:图像是文字和绘画没有分家前的原始象形阶段:图像表达的是思想,而不是有意与绘画。

4、院体画和文人画:院体画的用笔设色,工整细致、富丽堂皇,构图严谨,色彩灿烂,有的有较强的装饰性,画院是为皇室宫廷服务的。

文人画体现的是抒情写意,突出的是士大夫人格精神的独立。

5、骨法用笔:骨是人物品鉴的重要内容,引入书画转化为书画的品鉴鉴赏,强调的是书写的力度美。

一、问答题:1、请对郭若虚的气韵非师谈谈你的理解:郭若虚把"人品"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画家的"人品"对其绘画作品有决定性作用。

由此,对画家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郭若虚强调“气韵”这种东西“生而知之”是人的天性,既是天性,则不可学,不可教,靠模仿考娴熟的技巧是不可能得到的,唯有自身修炼,有了高尚的人品,气韵就会充盈画作,气韵既已高矣,自然生动传神。

气韵非师的绘画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经典, 虽是经典但也有偏颇的地方, 批判的继承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种绘画理论中所蕴含的重抒情、轻再现的观点, 尽管不是郭若虚的本意, 但他的绘画教育主张使得中国画中自由表现的风格更加多了起来, 在造型上严谨审慎研究的类型变得稀少。

我认为: 当前中国传统绘画只有适应时代发展、适应当前文化环境,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术理论的精髓, 并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 对不可师的修养要努力后天培养, 对可“师”的技巧一定要学习和钻研, 不但要外“师造化”,而且要内“师古人”这样才能中得心源,,才能使中国画的发展走上继承、创新的正确道路, 使中国传统画种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2、中国绘画理论发展有哪几个阶段:1,原始艺术有画无论而自成论的图画表意阶段2,春秋战国诸子论美术阶段,3,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和书画家论美术学习和鉴赏原则确立,4,隋唐五代绘画本体论全面深入标举四格五等,5,两宋院画和文人画争风,6,元代复古和士气,逸气等文人精神高扬,7,明代师古人和师造化的讨论南北宗论和文人画发展,8,清代拟古写意和化各有论点,中国绘画理论的思想支撑,无论是先秦诸子哲学还是佛教传入后的三者融合,始终沿着教化的道路发展,并引领着绘画的审美在技法和风格上的各自演变,在繁琐与简洁,古拙与精微写法和写意等方面,因时代赋予了不同的内容,最终实技道现双修的境界。

合同而化_疏通知远——“论史求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合同而化_疏通知远——“论史求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撰:《知真、求通、立 德——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研究》,上海:上海教育音像出 版社,2013 年,第 65—66 页。
40 2023年第10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三、路径的梳理
(一)细读教材文本 (1)以文本细节通 “史贵能见其大,而不避其细”。细节中可以 见整体,也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认识整体。不以 细节为基础,就只是笼统,而不是会通。 阅读教材文本,找出其中关键的细节表述,呼 应主旨,可以贯通全文,加深理解。例如《从“贞 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三目分别有“唐 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 “(武则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 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课“知识拓展”栏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 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认识历史规律,明确素 养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新课标”对 历史教学的定义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具有 鉴古知今、认识历史规律、培养家国情怀、拓宽国 际视野的重要作用”。基于课程教学的特性和素养 导向的目标,教师需分析课程内容结构,有效整合 教学内容。[1] 这种整合,其暗含着的,是客观的历 史发展进程与主观的历史认识进程相贯通。而这种 “贯通”,亦是中学历史学科育人的路径所在。[2]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追寻贯通”,乃是“双新”实 施的呼唤。
三、“求通”的反思
“成一家之言”,既可以看作是司马迁对自己 修史的归旨,也可以看作是他对自身历史认知的限 定。故对“求通”的追寻,也要遵循“不知为不知” 的态度,时常加以反思。
历史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才能正确地 发挥其对现实的导向作用。对历史的解释,常因诸 多局限,也往往具有个体、具体和主观的色彩。同 时“求通”可以看作是一种历史解释的“逻辑体系”。 但任何“体系”在逻辑自洽的同时,往往具有内、 外的排他性。故而在教学中对“贯通”的追求,切

伤己、感时、刺世、论史——高中咏史怀古诗教学研究

伤己、感时、刺世、论史——高中咏史怀古诗教学研究

伤己、感时、刺世、论史——高中古代怀古咏志诗词赏析教学研究宋京艳(北京市丰台二中、语文高级教师)一.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考试大纲要求: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简单一点说就是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艺术技巧的鉴赏与评价。

考生文化底蕴薄弱,鉴赏水平偏低,导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

想要快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首先就要抓特征、明类型。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内容,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悼亡诗、讽谕诗等。

每一种类型的诗歌自有其特征和规律,都能帮助我们鉴赏。

这里就谈谈怀古咏史诗的鉴赏,以提升文化素养,同时提高备考的实效性。

二.“咏史怀古诗”专题教学价值(一)“咏史怀古诗”的价值余秋雨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

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

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便出现了。

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以“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感人的形象,动人的议论;富于情韵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的哲理意绪”,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的高考中也多有涉及。

从写作目的上看,咏史怀古诗不以咏写历史本事为主,更多的是以古证今,借史言志,书写情志。

即诗人的写作目的不是咏史,也不是怀古,而是咏怀,咏古人而见己情,咏古事而刺现世,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在咏史怀古中,蕴含着诗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无穷感慨。

借咏史怀古伤己、感时、刺世、论史,“咏史”与“言志”的结合,体现了世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中国画论史笔记

中国画论史笔记

中国画论史笔记先秦至两汉绘画理论1、《尚书》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提出了艺术审美的标准,一在教育的原则是“温宽刚简”二是和谐;审美观念初步形成。

2、《周易》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1)反映出绘画是观察自然,源于自然的结果。

(2)说明绘画的目的在于“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具有主观目的性与社会功利意义。

这种认识可以视为绘画社会功能论的滥觞。

(3)原则追求----抽象。

3、《左传》在德不在鼎。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螭魅魍魉,莫能逢之...对绘画社会教育功能的直接继承。

(1)它提出了“使民知神奸”的绘画观点,突出了艺术的社会教育意义。

(2)涉及艺术本体性问题“远方图物”与“铸鼎象物”美术与绘画中的模仿,写真性质初露倪端。

4、《老子》(1)明确提出了色彩美学观,反五色,提倡素朴。

“知其白,守其墨”推崇黑白色彩观。

(2)自然审美观,追求平淡,追求自然。

(3)意境审美观,用心体会,追求朴素,单纯,和谐的审美理想。

5、孔子:(1)绘事后素,仁是内在的,根本的,首要的,而表现在外在的礼虽然重要却居于仁之后。

(2)尽善尽美,在孔子看来,美与善必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艺术作品既要有美的形式,又要有善的内容。

孔子的审美标准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尽善尽美,美的形式只有与善相统一,才是真正完美的艺术。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统一。

孔子显然更注重内在的仁或善,更注重人的修养与艺术的教化作用,社会效果,为此后人品与画品,书品的结合埋下了认识的伏笔。

(3)文质彬彬,文与质既可以看做是艺术的两个方面----形式与内容,又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修养的两个方面----思想和风度,文是形式,是修饰,是外在的,质是内容,是品格,是内在的,一个人,一件艺术品缺少必要的形式就显得粗野,而只有形式,没有必要的内涵同样浮乏,不能动人。

叙史见人、论史求通、学史重法

叙史见人、论史求通、学史重法

叙史见人、论史求通、学史重法——以《甲午战争》一课为例谈教学策略青浦区凤溪中学沈玉婷一、研究背景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学科。

由于客观历史不能重现,因此我们研究历史,只能借助“中介物”,即各种历史材料。

在教学中,教师也只有通过帮助学生熟悉和分析适当的史料,才能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和热情,在观察历史事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历史新课标在分类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即初步学会个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历史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新课标提倡学生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而这些都要求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多方面的信息,即学会使用史料。

为此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来说,对史料学习可以使他们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对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而且以史料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学习问题在学生开来会更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等等,其中特别是史料的运用为学生的历史思维操作,提供了决定的思维材料,有利于他们的学科能力发展。

反观我们的一线课堂,还是存在诸多仅以背景、条件、原因、作用、影响、意义等罗列结论,忽视历史发展过程,忽视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地位作用的现象必须改变。

就历史课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叙史见人、论史求通、学史重法”的教学策略,下面就以《甲午战争》一课为例,进行了一次主题研修活动。

二、教材分析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历史必背《论史》经典名句(共40条)

小学历史必背《论史》经典名句(共40条)

小学历史必背《论史》经典名句(共40条)1.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的不同时代和事件。

2. 历史告诉我们,要学会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3. 历史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和瑰宝。

4. 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珍惜现在。

5. 历史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和智慧的结晶。

6. 历史不仅仅是一堆事实和时间的记录,更是一部人类的故事。

7. 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

8. 历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9.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

10. 只有了解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

11. 历史是一面反省的镜子,我们应该从中找到共同的价值观。

12. 历史的教训是珍贵的财富,我们应该懂得珍惜。

13. 历史不应该只是被遗忘,而应该被认真研究和研究。

14.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15. 历史是我们民族的记忆和底蕴。

16. 历史的轨迹记录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17. 在历史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和黑暗。

18.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我们应该珍惜它。

19. 历史教会我们坚持正义和公正的价值观。

20. 历史告诉我们,勤奋和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21. 历史是一个公正的裁判官,会对人类的行为进行评判。

22. 历史中的英雄故事激励着我们追求卓越和勇往直前。

23. 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止,在我们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24. 历史的记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25. 历史是一本开启智慧之门的书籍。

26.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的教训,不断进取和改进。

27. 历史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精髓,我们应该传承并发扬光大。

28. 历史是无私的老师,我们要虚心向它研究。

29. 了解历史可以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0. 历史是一面警钟,提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

31. 历史是我们的文化根基,它让我们与前人产生了联系。

32. 历史教给我们爱国和敬畏的情感。

33. 历史中的智慧和学问,值得我们不断研究。

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是人类活动和经验的记录,是人类对过去的认识和思考。

历史的客观性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核心问题之一。

在历史认识中,客观性是指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即历史的客观性是指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历史的认识应当基于客观事实,忠实于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客观性并非一成不变的,历史的认识是受到时代、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的,因此历史的客观性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

历史的客观性是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会有所不同。

在古代,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主要依靠口耳相传,因此历史的客观性受到传统文化和宗教观念的影响,历史的记录会受到神话、传说等因素的干扰。

而在现代社会,历史的认识受到科学、理性思维的影响,历史学家通过考古、文献等手段,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保持历史的客观性。

现代社会也存在新的历史认识的偏见和误解,比如政治、利益等因素会影响对历史的认识,导致历史的客观性受到侵蚀。

历史的客观性是受到地域和文化的影响的。

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会对历史的记录和理解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解释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产生对立的观点。

特别是在涉及民族、宗教、领土等敏感问题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往往会出现对历史认识的争夺和歪曲。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对历史的认识产生影响,比如东西方文化对历史的理解和评价会有所不同,这种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历史的客观性。

历史的客观性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受到时代、地域、文化、个人主观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的客观性并非完全不存在,历史学家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方法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维护历史的客观性。

普通人也应尊重历史的客观性,不偏不倚地对待历史,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尊重历史的真相。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对历史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借鉴历史经验、塑造未来。

西方文论史

西方文论史

西方文论史西方文论史讲述了从古希腊时期至19世纪初,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学巨匠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的作品。

西方文论史将他们的作品进行浓缩,即用简洁的语言述说整部作品的内容,同时又保留了原著中特别精彩的对话或者情节。

西方文论史进一步思索和探询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深入的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把握西方文学和思想的内在精神,为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建立必要的基础和参照。

西方文论史是西方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不同于西方哲学史、美学史,也不同于文学批评史。

古希腊以来出现的文艺理论家,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朗吉努斯,近代的布瓦洛、狄德罗、莱辛、歌德、席勒、黑格尔等以及大批作家和诗人,构成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线索,并最终发展出西方文艺思潮的当代面貌,这些理论学者的文艺理论著作属于全人类,是人类文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文论史是以西方文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代表某一时期的主要文艺思想,引领当时主流思潮,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西方文论史系统地介绍和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学说,梳理其中的基本观念及其不同形态,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探寻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而更深入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他批判了前人的经验性的定义法,第一次在科学的意义上建立了西方范畴学上的定义方法。

他从定义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逻辑学说开创了西方两千多年的西方理性精神。

他为诗所下的定义,也正是以科学理性精神为基础,从而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诗学”,作为哲学思想的一门。

这正是诗学思想的出发点。

根据这个出发点,他把诗学研究的对象,如悲剧、史诗等作为科学认识的对象。

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方法是从生物学中带来的分类方法和有机整体观念。

所谓生物学分类方法,是把对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属,一是种差。

“属是一些不同种的事物的本质范畴的称谓。

”如动物这个属,包括人、牛、马许多不同的种,一属有多种。

名人论历史

名人论历史

名人论历史史,记事者也。

——许慎(东汉)《说文解字》托于无能之词,网罗天下防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史记·秦始皇本纪》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张昭远著《旧唐书·魏征列传》删削冗长,举其机要,专取国家兴衰,多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司马光《资治通鉴》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荣其国家,以华其祖宗,以教训其王公大人,下亦崇高其身。

——龚自珍(清代诗人)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恩格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中国人之心性理想,无非古人所模铸,欲图进步改良,亦须从远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弊,始知补偏救弊之方。

——孙中山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

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

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

——蔡元培(高平叔编《蔡元培史学论集》)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

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

——周总理历史是第一文科。

——培根(英国)哲学家、科学家既然历史是以过去这个广漠无垠的领域为对象的,它就存在于一切人文科学中,因此它就是一个综合者,一个管弦乐队的指挥。

——乔治·伊格斯(美国历史学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史论·论史·论论史——中国史学上“论”之指向的几次变化及其启示意义

史论·论史·论论史——中国史学上“论”之指向的几次变化及其启示意义

史论论史论论史——中国史学上“论”之指向的几次变化及其启示意义瞿林东【摘要】在中国学术史上,南朝萧统所编《文选》,其中以“史论”标目而选辑有关史家所撰史论文字,当是较早提出“史论”这一概念者.宋代学人扩大了“史论”的范围,同时又提出“论史”的概念并加以运用.至清人浦起龙注释《史通》一书时,明确地区分“史论”与“论史”各有所指,进而提出“论论史”的概念.其间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充分表明中国古代学人对于“论”的理解、兴趣和广泛运用.这一优良传统所具有的启示意义,值得重视.【期刊名称】《求是学刊》【年(卷),期】2016(043)004【总页数】10页(P140-149)【关键词】史论;论史;论论史;传统;规律【作者】瞿林东【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092中国古代史家和许多有史学兴趣的学人,对于“论”有很高的天赋,从《左传》“君子曰”到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开启“论”之先河,后世因之,不绝于世,形成重视“论”的优良传统。

其间,“论”的指向出现的几次变化,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了史学发展的规律。

南朝宋人范晔对这一传统有深刻的见解,故强调著史当“以意为主”,具体说来就是“至于所通解处,皆自得之于胸怀耳”。

他甚至认为他写的论“皆有精意深旨”,“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1](卷69《范晔传》,P1830)。

这是对于史书中史家著论重要性的深刻见解和高度重视的反映。

后人对此见仁见智,但都不能改变范晔对于“论”的这种理解和重视。

南朝梁人萧统编辑《文选》,在这部文学总集的卷四九、卷五十,赫然出现以“史论”标目的选篇,其“史论上”,辑入班孟坚《〈汉书·公孙弘传〉赞》一首、干令升《晋武帝革命论》一首、《晋纪总论》一首、范蔚宗《〈后汉书·皇后纪〉论》一首。

其“史论下”辑入范蔚宗《后汉二十八将论》一首、《〈宦者传〉论》一首、《〈逸民传〉论》一首,以及沈休文《〈宋书·谢灵运传〉论》一首、《〈恩倖传〉论》一首等。

罗素《论历史》

罗素《论历史》

罗素《论历史》
罗素《论历史》
伟⼤⼈物是并不孤寂的,在夜阑⼈静时就会出现已经过世了的⼈们的声⾳,清晰⽽⼜勇敢;他们就这样地经历许许多多的时代在前进着,那是⼀个威武的⾏列,骄傲、⽆畏⽽不屈。

参加到这个⾏列⾥来,浸沉于对命运所征服不了的这些⼈们的不朽的赞歌⾥,----这可能并不是幸福;但是对于灵魂被这样⼀曲天外的⾳乐所充满了的⼈们,幸福⼜算的了什么呢?他们所得到的乃是⽐幸福更美好的东西:那就是善于与伟⼤⼈物为伍,⽣活于对崇⾼思想的渴望之中,并且在每⼀次困惑中都会被⾼贵和真理的⽕光所照亮。

年复⼀年地,同志们逝去了,种种希望都证明了只是虚幻,理想消失了,青春的迷⼈国度变得更加遥远了,⽣活之路变得越发使⼈厌倦了;尘世的负担不断增加,只到⾟劳和苦痛变得沉重得⼏乎⽆法忍受;欢乐从⼤地上各个疲惫的民族中间消逝了,未来的残暴统治耗尽了⼈们的⽣机;我们所爱的⼀切都在凋谢,从⼀个正在死亡着的世界⾥凋谢。

凡是停滞的时期都是个⼈感到⽆能为⼒的时期,凡是进步的时期,都是⼈们感到可能有伟⼤成就的时期,都是他们愿望着⾃⼰也能够在其中有份的时期。

论史墙盘及其意义

论史墙盘及其意义

论史墙盘及其意义史墙盘是一种用来展示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装饰品,通常由木质或金属制成,上面刻有文字或图案,用以记录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事迹。

史墙盘可以说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史墙盘作为一种装饰品,具有美观的外观和艺术的价值。

它们往往采用精细的雕刻工艺,刻画出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形象和场景。

这些精美的图案和文字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也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史墙盘的制作工艺多样,有的采用金属材料铸造,有的采用木质材料雕刻,每一件史墙盘都是匠人用心制作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史墙盘作为一种历史记载的手段,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教育意义。

史墙盘上刻有的文字和图案,往往是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要点概括,可以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和记忆历史。

通过观赏史墙盘,人们可以了解到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从而对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史墙盘还能够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促使人们主动去了解和研究历史,从而提高历史素养和文化修养。

史墙盘还具有纪念和传承历史的功能。

通过史墙盘,人们可以铭记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传承历史的精神和价值观。

史墙盘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历史的致敬和纪念。

它们可以提醒人们珍惜和传承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坚守初心,不忘历史,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史墙盘还可以用于教育和宣传的目的。

在学校、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可以利用史墙盘来开展历史教育和宣传活动。

通过展示史墙盘,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加历史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史墙盘还可以作为宣传历史文化的媒介,向公众传递历史的知识和价值观,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史墙盘作为一种历史记载和传承的装饰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和艺术的价值,也具有文化、教育、纪念和宣传的功能。

通过史墙盘,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历史,传承历史的精神和价值观,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史墙盘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史论、史评、史考

史论、史评、史考

左为日本东京博物 馆所藏唐代墨写纸 本《尚书》卷六
《左傳》家者,先出於左丘。孔子 既著《春秋》, 而丘明受經作傳。蓋傳者,轉也,轉受經旨, 以授 後人。或曰傳者,傳也,所 以傳示來世。案孔安國 注《尚書》,亦謂之傳;斯則傳者,亦訓釋之義乎! 觀《左傳》之釋經也,言見經文而事詳傳內,或傳無 而經有,或經闕而傳存。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 信聖人之羽翮,而述者之冠冕也※。逮孔子云沒,經 傳不作,於時文籍,唯有《戰國策》及《太史公書》 而已。至晉著作郎魯國樂資,乃追采二史,撰爲《春 秋後傳》。其書始以周貞王,續前傳魯哀公後,至王 赧入秦;又以秦文王之繼周,終於二世之滅,合成三 十卷。當漢代史書,以遷、固爲主,而紀傳互出, 表志相重,於文爲煩,頗難周覽。至孝獻帝,始命荀悅撮其書爲編年體, 依《左傳》著《漢紀》三十篇。自是每代國史,皆有斯作,起自後漢,至 於高齊,如張璠、孫盛、干寶、徐賈、裴子野、吳均、何之元、王劭等, 其所著書,或謂之“春秋”,或謂之“紀”,或謂之“略”,或謂之 “典”,或謂之“志”,雖名各異,大抵皆依《左傳》以爲的準焉。
三史考
1史家著史时,对史料的鉴别与考证 史家著史时, 2注史形式的史考 3史考专著 4杂考掌故的史考专著.<<梦溪笔谈>>,<<容 杂考掌故的史考专著.<<梦溪笔谈>>,<<容 斋随笔>>,<<辍耕录>>,<<日知录>>,<<陔余 斋随笔>>,<<辍耕录>>,<<日知录>>,<<陔余 丛考>> 丛考>>
刘知记的局限
刘知记对典籍分类不同于<<隋书 经籍志>>, 刘知记对典籍分类不同于<<隋书 经籍志>>, 有六家 ,杂述(偏记 小录 逸事 琐言 家史 别 杂述( 传 杂记 地理书 都邑簿) 没有涉及典制体,<< 都邑簿) 没有涉及典制体,<< 隋书 经籍志>>则有职官,仪注,刑法,簿录四 经籍志>>则有职官,仪注,刑法, 分类. 分类. 清人浦起龙认为二体为”百代之质”, 清人浦起龙认为二体为”百代之质”,六家” 纲维百代群史”, 纲维百代群史”,瞿林东认为此分类法没有 在目录学上留下影响,典制体没有涉及,<<通 在目录学上留下影响,典制体没有涉及,<<通 鉴>>,记事本末未曾预料. >>,记事本末未曾预料.

老子与道德经_煮酒论史

老子与道德经_煮酒论史

老子与道德经_煮酒论史大约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老子西出函谷,在函谷关被函谷关关长尹喜留住,君喜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

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

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孔子述论语,是站在君王及统治者角度,教育人们做臣子的道理即如何做到臣忠子孝。

老子写道德,是从一普通人角度,希望,统治者要无为而治即对百姓少管点,自由乃小民安生立命所在。

我以为中国历史有三大遗憾,一是忽视了或根本没有哩解到老子道德经里的自由内涵,二是忽视管子的经济思想,三是忽视墨子科学探索精神。

道是什么?道德经一开篇就是“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一开篇就表明他所说非常人所理解的道。

所以我们说老子道德经不讲道德。

道德经不讲道德,讲什么?讲自由。

所以老子又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是什么?自然就是一种先天的自由状态。

所以老子强调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什么是无为?就是要少管,治大国如小烹,不要圻腾百姓,给百姓自由,百姓就能自己安生。

如此就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这就是说,自由是一切发展的本原。

老子道德经还具反圣反智的思想,老子写道德经时已经年过80在此之前他大半辈子都在官埸了混虽官不大,但毕竟算是体制中人,他看多了大人物声色犬马,嘴上的仁义道德,实际在争权夺利,礼乐制度下人的矫柔造作的虚伪,所以他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没有自由的仁义,智慧必产生大伪,近而他进一步指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 这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针对统治者而言,所谓绝学指的是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

由此想来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内心是多么的鄙视。

这种鄙视,后来都由庄孑表现出来。

中国古代史论史评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史论史评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史论史评的演变过程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由无意识的评论活动发展为全面系统的史评专著,促进了中国古代史学的繁荣发展。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发展的萌芽阶段。

史学批评是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确切的编年史书在我国周朝的出现,史学批评的某些形式便在春秋以至更早的时期产生,如西周初期的周公教诲年幼的成王要以史为鉴、《诗大雅》中“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和《国语楚语》中“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等只言片语的无意识的史评文字。

这些只是孔子以前人们对史学训诫作用的一种认识,但第一个有文献可考的对史学进行批评的是孔子。

在关于董狐记载的“赵盾弑其君”一事,孔子评价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1)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对史官及其书法的评判。

孔子曾对“六经”进行删订整理,并将《尚书》与《春秋》作了比较,“孔子曰:‘疏通知远,《书》教也’,“属辞比事,《春秋》之教也”(2)而这又是中国古代最早对史籍的评论。

此外,孔子修成《春秋》以后,“七十子之徒口授其传指”(3),它们共同构成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开端。

《左传》评论《春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4),即通过“微”“晦”“婉”等曲折的手法表述史实;孟子提出从“名”“事”“文”“义”等方面把握。

《春秋》,并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5),从这些言论中可以“表明中国古代史学此时已开始慈生史学批评的思想”(6),但还不具备独立意识,在形式上往往与综合性学术批评混在一起。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确立阶段。

随着不同体例史学专著的出现,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已初具规模。

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指》对先秦学术作了概要性总结,奠定了此后学术评论和分类的的基础。

司马迁对上古历史而作的《太史公自序》、《十二诸侯年表序》、《六国年表序》等史学批评序论文,以及他对《春秋》主旨和特征所作的全面阐释和“礼义之大宗也”(7)的评价,成为史学批评发展时期到来的标志。

西方文论发展史的线索和脉络

西方文论发展史的线索和脉络

西方文论发展史的线索和脉络西方文艺理论史,就是西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

所谓西方文论,指的是流传于以欧洲为主兼及北美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

古希腊以来出现的文艺理论家,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努斯,近代的布瓦洛、狄德罗、莱辛、丹纳、别林斯基等,以及大批作家和诗人对文学现象的认识和论述即文论著作,构成了西方文艺理论史研究的对象。

文艺理论来源于文艺实践,同时乂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西方文艺理论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是按照“他律”和“自律”所形成的“合力”来运行的。

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很难面面俱到把它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呈现出来,只能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将其发展线索和脉络大致梳理一下。

纵观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时期”、“四大本质论”、“五大本体论”和“两大序列贯穿”:一、"四大时期”:1)古典文论时期: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前8世纪一一15世纪)2)近代文论时期:文艺复兴、法国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马列文论(16世纪一一19世纪末)3)现代文论时期:以叔本华、尼采非理性哲学为理论基础,包括叔本华、尼采的直觉主义文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文论、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和存在主义文论等等。

(20世纪60年代以前)4)当代文论时期:以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包括后结构主义(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为核心)、新历史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文论等等,主要是瓦解现代主义形式中心主义。

(20世纪60年代至今)二、四大本质论。

任何理论的构建都有其逻辑线索或中心支柱。

对于文艺理论来说,文学的本质问题,即文学是什么,是每个文论家在探索和研究文学特征及其规律时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史1简论西周时期礼的内容及礼的性质和作用。

(1)所谓“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及言行规范的总称。

西周时期,在周公主持下,以周族原有习惯为基础,结合现实需要,将夏、商以来所通行的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各种行为规范,特别是其中的礼仪制度加以全面的整理、增删,形成一套完备而严谨的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这项立法活动被称为“周公制礼”,周公制礼活动使周礼在实际上已作为一种积极规范调整着西周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周礼也是西周时期法律规范的重要形式之一。

(2)西周时期的礼有两层含义,一是抽象的精神原则,二是具体的礼仪形式。

抽象的精神原则指导着具体的礼仪形式,而具体的礼仪形式体现着抽象的精神原则。

抽象的精精原则可以归纳为“亲亲”和“尊尊”两个方面。

“亲亲”就是强调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每个人都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亲敬以父权家长、族长、宗主为中心的亲属。

因此,“亲亲”实际是一条以孝为核心,同时体现男尊女卑关系的宗法伦理原则,旨在维护家庭、家族及宗族内部的伦理道德秩序。

而“尊尊”则要求下级对上级、小宗对大宗、臣民对君长绝对服从与尊敬,严守社会等级秩序,严禁违法僭越。

所以,“尊尊”实际是一条以忠为核心的等级差别原则,旨在维护整个国家的君臣贵贱秩序。

“亲亲”的核心是“孝”;“尊尊”的核心是“忠”。

同时,忠高于孝。

具体的礼仪形式包括五个方面,称为“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3)西周时期,周礼具有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具备法的性质和作用。

首先,周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

无论是抽象的精神原则还是具体的礼仪形式,都对社会成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很明显地具有规范性。

周礼经过西周初年掌握实际政权的周公制定,为后世各代君主所认可和遵循,所以毫无疑问具有国家意志性。

西周时期一切对礼的违反,都会导致国家强制力的制裁,强制性也明显地体现在西周礼制之中。

其次,当时上至国家根本方针、组织制度,下至社会成员的生活,都与礼密切相关,都受到礼的制约。

周礼已经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起着广泛的调整作用。

2简论清末预备立宪活动。

(1)所谓“预备立宪”,乃是清政府在20世纪初进行的以预备“仿行宪政”为名的政治活动。

“预备立宪”的实质是,清政府用宪政争取和拉拢资产阶级立宪派,抵制革命运动,适应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需要,巩固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2)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的指导原则,就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即大权由朝廷统揽,一般政务向舆论公开。

可见,基于这一宗旨的预备立宪,虽然在表面上有革新的举动,但是其目的仍然是抵制革命,以维护专制统治。

(3)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包括:1)成立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指导机关。

2)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该文件分为正文“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

从本质上看,《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末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而玩弄的政治骗局。

《钦定宪法大纲》通过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绝对权力,体现了清朝贵族企图继续维护专制统治的意志和愿望。

不过,该文件虽然不能体现民意,但该活动拉开了中国宪政运动的序幕。

3)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

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谘议局不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下地方议会的性质。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它根本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组织。

4)制定公布《十九信条》。

1911年,清政府正式公布《十九信条》。

《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

《十九信条》承继了《钦定宪法大纲》的基本精神,但在内容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的权力,但是却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

这体现了清末满洲贵族企图继续以君主立宪为名,维护清朝皇统和皇帝最高统治的实质。

《十九信条》是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朝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局而被迫抛出的宪法性文件。

但是由于其继续体现皇统精神,因此,《十九信条》的颁行没有挽救清朝的灭亡。

《十九信条》的公布,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破灭的最后记录。

3简论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1)所谓“礼”,是指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及言行规范的总称。

所谓“刑”,就是指刑法或者刑罚。

在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极为密切,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西周奴隶制法制的完整体系。

(2)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当时完整的法律体系。

其中,礼是一种积极的规范,即正面地、积极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要求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而刑则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于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

凡是礼所禁止的,亦为刑所不容,二者相辅相成。

即所谓“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所谓“礼不下庶人”,首先,制定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社会的宗法等级秩序,不同的社会关系使用不同的礼进行调整,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适用不同等级的礼;各级贵族享有的礼,庶民百姓不得享有。

其次,各级贵族的活动主要靠礼进行规范,而庶人之类的普通民众则用刑罚来威慑。

由于礼本身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因此,“礼不下庶人”绝不是说礼的规范对庶人没有约束力。

所谓“刑不上大夫”,首先,刑罚的制定主要不是针对大夫以上各级贵族,而是为了防范庶人以下的平民百姓。

其次,不同社会等级的人实行同罪异罚,大夫以上各级贵族违法犯罪,一般不适用于普通平民百姓适用的刑罚。

所以,大夫以上贵族犯罪不适用一般刑罚,而并非一律不适用刑罚。

当然贵族作为特权阶层在适用刑罚时,实行临时决议减免,这体现了特权法的性质。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不仅是西周“礼治”的特点,也是指导西周立法、司法的重要原则。

4简论《大清新刑律》。

(1)《大清新刑律》是清末修律过程中颁布的一部刑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

该部刑法典于1911年正式公布,但并未正式施行。

(2)《大清新刑律》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篇,另附有《暂行章程》5条。

同《大清现行刑律》相比较,《大清新刑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比较大的改动:1)《大清新刑律》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因而成为一部纯粹的专门刑法典。

2)《大清新刑律》在体例上抛弃了以往旧律的结构形式,采用近代西方刑法典的体例,将整部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

3)《大清新刑律》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

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从刑包括剥夺公权和没收两种。

4)《大清新刑律》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近代刑法学的通用术语,如《大清新刑律》采用了罪行法定原则,删除旧律中的比附制度;采用了近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取消了因官秩、良贱、服制而在刑律适用上所形成的差别,取消了“八议”制度,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中通用的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等制度和术语,并对幼年罪改用惩治教育的办法。

(3)《大清新刑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它的制定体现了清末修律的主要成果,也是清末在法律修订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大清新刑律》的制定为中国刑法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总之,从单纯技术角度和形式上看,《大清新刑律》属于近代意义上的新式刑法典,与中国传统法典在结构、体例及表现形式上均有较大不同。

(4)但是,《大清新刑律》对于传统旧律并没有作实质性的修改,特别是附录《暂行章程》依然存在于法典之中,依然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

5简论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基本内容。

(1)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婚姻原则、婚姻成立的条件和有关婚姻解除的制度,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是伴随着“礼”的发达而逐步完善的,并且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其后三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变化。

(2)西周时期的婚姻原则有三,即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一夫一妻制是西周婚姻制度的基本要求,一夫一妻制虽然不排斥纳妾,但只有一夫一妻才是合法的婚姻,嫡庶不能混淆。

2)同姓不婚是缔结婚姻的一个前提。

西周时期实行同姓不婚原则,一是考虑到子女的发育成长和民族的长期发展,二是与异性通婚,能够加强政治联系,进一步巩固西周的宗法制度。

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西周婚姻制度的又一原则,即主婚权操纵于父母之手,并通过媒人的中介来完成。

(3)西周时期婚姻成立的条件就是“六礼”,西周时期婚姻成立须按照先后顺序经过六道繁琐的程序,这六道程序被称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六礼,,之中,最基本的是“纳采”和“纳征”。

“六礼”不仅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也是古代礼制的一部分,该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4)西周时期婚姻解除制度就是“七出、三不去”。

所谓“七出”,就是丈夫休弃妻子的法定七种情形,“七出”是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

“七出”又称“七去”,是指女子若有“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盗窃”七种行为之一,丈夫或公婆即可休弃之。

“三不去”,是指若有“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三种情形之一,丈夫不得休弃妻子。

但是,“七出”是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片面借口,实际上是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丈夫单方面休弃妻子的权利,“七出”使得离婚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丈夫的手中,这必然从法律上对女子进行了束缚,从而进一步剥夺了女子在社会关系中应有的地位。

七出”是保障丈夫单方面利益的法律规范,是维护男尊女卑等级秩序的礼制制度。

“三不去”虽然构成对“七出”的限制,但解除婚姻关系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男方手中;只要丈夫想抛弃妻子,就可以随意找到借口。

所以,“三不去”不能改变丈夫单方面的利益,不意味着对妻子权利的真正保护。

“三不去”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夫权统治和“礼仪”制度。

一七出、三不去”制度不仅在西周得以贯彻,而且也影响到后世的婚姻立法,后世的婚姻立法在婚姻解除的范围上,大体没有超出“七出、三不去”的范围。

6简论明朝刑事立法的发展。

明朝刑事立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犯罪、刑罚和刑法适用原则三个方面,具体而言:(1)从罪名上看,明朝首创奸党罪。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范臣僚朋比结党、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首次规定了奸党罪,犯奸党罪的处刑极重。

由于奸党罪在认定上没有刑法上的确定性,这样也就变为封建统治者随意杀戮功臣宿将的任意性规范。

朱元璋为了扩大奸党罪的打击范围,还规定了“交结近侍官员”与“上言大臣德政”二罪,作为奸党罪的补充。

奸党罪的创设,十足反映了皇帝对臣下的防范猜忌之心,也表明了封建社会晚期皇帝和臣下之间矛盾的加深,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恶性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