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略课时跟踪检测---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三十六)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1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的捕食者必然都是有利的C.为了维持正常功能,生态系统必然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D.增加某种植物的种植量必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如高营养级的狼与低营养级的水牛,A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不可能都对捕食者有利,有的对于被捕食者有利,如:鸟的叫声提醒同伴有捕食者等,B错误;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C正确;增加某种植物的种植量可能导致本地其他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进而可能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故选C。
答案:C2.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
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B.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丙→甲C.图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D.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解析: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因此图1中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由图1中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得出甲、乙、丙三者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乙→甲→丙,B错误;图1是负反馈调节,图2是正反馈调节,C正确;图中乙的营养级一定比甲和丙低,但不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D错误。
故选C。
答案:C3.河北塞罕坝曾经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鸟兽聚集的天然名苑,由于近代开围放垦等,到成立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2025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前自主预习案3人与环境
课前自主预习案3 人与环境素能目标★考向导航基础梳理——系统化学问点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踪迹1.生态踪迹(1)概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和吸纳废物的。
(2)特点:生态踪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3)生态踪迹的大小与人类的有关。
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踪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2.人口增长(1)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人口的接着增长,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2)我国人口现状①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状况得到了有效限制,人口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②我国依旧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将来还将加速。
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学问点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学问点三生物多样性的爱护学问点四生态工程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自生含义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我优化、自我调整、就是系统的自生应用①遵循自生原理,须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并合理布设。
一般而言,应尽量提高程度,利用种群之间互利共存关系,构建复合的群落,从而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实力。
②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须要创建有益于生物组分的,以及它们形成的条件循环含义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较高应用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尽可能地被后一环节利用,削减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协调含义、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应用须要考虑。
假如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整体含义各组分之间要有,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通过变更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应用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等系统的影响力3.生态工程的实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问题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目的实现物质的利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取得的全面提高实例北京郊区的某村以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湿地生态复原工程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进行导致湿地缩小;湿地的、等,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峻退化对策a.采纳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复原。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 生态工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生态工程一、选择题1.“猪—沼—茶”是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
该生态农业模式()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2.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D.可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3.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B.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C.尽量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类D.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4.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5.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6.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右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能量的反复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原理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能正常运转7.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含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选择题1.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B.①②③表示CO2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C.④可表示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过程D.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淌解析:选D 依据题意,丙为生产者,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在生物群落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淌。
2.蚂蚁在“行军”途中会留下独特气味的信息素,这些信息素会将同伴引向食物或水源,信息素所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以上都对解析:选B 蚂蚁“行军”途中留下的独特气味的信息素,其本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因此属于化学信息。
3.(2024·镇江学测模拟)下列属于化学信息传递的是( )A.蝙蝠通过声波识别四周环境B.昆虫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C.蜜蜂通过跳舞传递蜜源信息D.孔雀通过开屏进行求偶解析:选B 蝙蝠通过声波识别四周环境属于物理信息传递。
昆虫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属于化学信息传递。
蜜蜂通过跳舞传递蜜源信息属于行为信息传递。
孔雀通过开屏进行求偶属于行为信息传递。
4.(2024·扬州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态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森林能调整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C.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D.反抗力稳定性越差的生态系统,其复原力稳定性肯定越强解析:选A 生物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养分结构困难,自我调整实力强,反抗力稳定性高,因此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森林能调整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一般来说,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呈现相反的关系,但在自然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两者往往都比较弱,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36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拔高课时精练 (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6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拔高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第3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1.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剧增已经带来了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众多世界性难题。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②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③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④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⑤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④⑥ 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⑥ D.①③④⑥2.(2012·广东清远检测)下列哪项不是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 )A.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增加C.水源紧张 D.泥石流频发3.(2012·深圳外国语学校检测)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学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4.(2012·广东河源二模)某研究小组连续10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越来越低B.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C.10年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将不存在分层现象D.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围湖造田或过度放牧5.(2012·苏北四市三模)如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B.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b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C.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6.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十一)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含解析)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夯基提能卷⑪立足于练题型悟技法——保底分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1.[2019·四川乐山调研]下列关于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C.群落演替能改变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A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B错误;群落演替能改变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正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此外生态系统还具有信息传递功能,D正确。
2.[2016·全国卷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能反复利用,两者均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正确,B错误;“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C正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其相对稳定,D正确。
3.[2016·全国卷Ⅲ]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树林中存在的食物链为树→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导致黄雀数量减少,螳螂数量增加,蝉数量减少,A错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由细菌流向生产者,B错误;食物链越长,能量消耗的环节越多,C正确;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固定的,一般包括呼吸散失、流向分解者、流向下一营养级及未被利用,D错误。
2024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选择题1.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合理的说明是( )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我调整实力B.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肯定很弱C.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肯定很少D.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解析:选D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肯定的限度时,生态系统就可能遭到破坏。
2.近年来,某地耕作区退耕。
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改变。
下面列举的状况,不是将来生态改变趋势的是( ) A.养分级的数目增加B.生态系统的复原力稳定性增加C.群落的结构困难化D.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增加解析:选B 封闭起来的耕作区中群落的结构会越来越困难,养分级数目也会增加,生物多样性良性发展,所以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增加,而复原力稳定性减弱。
3.(2024·北京石景山期末)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自我调整实力。
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整实力特点是( ) A.种群数量调整实力强,反抗外界干扰实力弱B.分解力弱,生产力强C.反抗力稳定性强,而复原力稳定性弱D.能量流淌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解析:选C 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组成成分最困难,自我调整实力强,反抗力稳定性强,而复原力稳定性弱;热带雨林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均较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多,故生产力强,分解力也强;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紧密联系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速度都较快。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实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整B.负反馈调整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实力的基础C.自我调整实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肯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会快速下降解析:选C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略课时跟踪检测:第十一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三十六)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能量流动(Ⅱ)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答案:C2.(经典高考题)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中获取能量,为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甲、乙和分解者贮存能量之和小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3.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通过被狐捕食流入狐体内的能量解析:兔属于该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主要有三条去路:一是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三是流入次级消费者(狐)体内的能量。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略课时跟踪检测:第十一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三十六)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能量流动(Ⅱ)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答案:C2.(经典高考题)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中获取能量,为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甲、乙和分解者贮存能量之和小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3.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A.通过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通过被狐捕食流入狐体内的能量解析:兔属于该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主要有三条去路:一是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三是流入次级消费者(狐)体内的能量。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B.不同生态系统存在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就高的特点C.向人工池塘生态系统投放饵料能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水稻生长整齐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人类的广泛重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时,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属于化学防治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降低物种多样性D.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3.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Z121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Z121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5.“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C.影响人工林中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为阳光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生物多样性降低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C.若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则可推测甲虫属于初级消费者D.若加强管理某块草地以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则该草地的抵抗力稳定性可能降低7.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应用于生产实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生态环境的保护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存在负反馈调节C.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解析:选B 生物种类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就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因此,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2019·徐州高三质检)徐州贾汪潘安湖曾是采煤塌陷地,经过治理现已成为湿地公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治理过程中采煤塌陷地上发生了次生演替B.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湿地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例解析:选C 次生演替是指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分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对采煤塌陷地的治理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增多,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生态系统具有的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正确。
3.(2019·西宁模拟)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利昂等物质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④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③④解析:选C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的;大量使用氟利昂等物质会导致臭氧层破坏,造成臭氧层空洞;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过多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
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生物生态工程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生态工程试卷简介:本试卷主要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生态工程的实例等知识点,主要测试的是学生对生态工程原理和应用的理解,通过本测试既可以考查学生知识的扎实程度,也有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初步评测,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2分)1.“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A.小流域综合治理B.城市环境工程C.草原生态恢复工程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高考资源网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3.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清洁生产工艺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4.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A.多获取农产品B.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C.使粮食增产D.减少环境污染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其主导作用体现在()A.城市的一切设施是人制造的B.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支配作用C.消费者主要是人类D.城市中动物、植物不多,分解者功能不强,人是主要种群6.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7.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8.桑基鱼塘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体系,它不具备的特点是A.多层次B.多功能C.少污染 D.无病虫害9.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稳态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时跟踪检测生态系统的物质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一、选择题1.(2017·南京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B.使用棉籽壳种植蘑菇,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D.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解析:选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2.(2017·泰州一模)“百草敌”是一种高效除草剂,专除小麦、玉米田间阔叶杂草,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麦与田间阔叶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使用除草剂会降低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使用除草剂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效率D.可以使用样方法调查农田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解析:选C 小麦与田间阔叶杂草之间竞争阳光和营养物质;使用除草剂会使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减少,从而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使用除草剂后,农作物获得的阳光资源更多,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强度,但光合效率不一定提高;调查农田中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3.(2017·南通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都属于第一营养级B.稳定的生态系统没有能量的输入也能维持稳定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被捕食种群来说是不利的D.抵抗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较高解析:选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必定属于第一营养级;任何生态系统都必须源源不断的输入能量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和正常运转;被捕食的一般是种群中比较弱小的个体,因此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种群都是相对有利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生态系统,一般恢复力稳定性较高,但是对于北极苔原和沙漠生态系统而言,由于营养结构过于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
4.(2018·淮安5月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阐述,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需要能量的驱动B.信息传递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C.大豆与根瘤菌间的种间关系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进行,能量流动只能在生物群落内部进行解析:选C 二氧化碳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该过程需要光能,A正确;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因此,信息传递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B正确;大豆与根瘤菌间属于互利共生,没有体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C错误;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进行,能量流动只能在生物之间流动,D正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跟踪测试: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试卷简介:本试卷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综合知识。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单选题(22 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2、对于绿色植物,与生态系统碳循环密切有关的生理过程是()①渗透吸水②吸胀吸水③光合作用④蒸腾作用⑤矿质元素的吸收⑥呼吸作用⑦顶端优势A.②⑤B.③④C.①⑦D.③⑥3、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价格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D.植物栽培较容易4、(08中山一中等四校联考)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植树造林B.S0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02的植物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5、下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是A.北极苔原B.蒙古草原C.苏北农田D.热带雨林6、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7、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包含了一条食物链,对此食物链叙述正确的是A、共有四个营养级B、蝉属于生产者C、螳螂属于第二营养级D、黄雀属于次级消费者8、经常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原因不包括()A.增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为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B.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C.有利于微生物分解腐殖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D.促进根系吸收有机肥料,多级利用能量9、以下对于生物圈中氮素循环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含氮的有机物,只能以的形式吸收氮元素②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氮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③根瘤菌固氮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④土壤疏松有利于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生成氮气⑤氮素循环过程中,在生物体内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⑥被人体同化的氮元素可通过脱氨基作用最终进入无机环境⑦大气中的氮必须通过生物的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⑧氮素循环的相对平衡是生物圈稳态的一个方面A.3项B.4项C.5项D.6项10、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山东省高三生物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测试11 新人教版
单元测试11《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 )ABCD答案:A2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BCD答案:D3( )A E捕食生物B和DB G和EC HD E答案:D4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
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 )A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EB a、b、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aC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D 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F、D答案:A5( )ABCD答案:D6ABCD答案:B7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A用价值BCD答案:B8慢。
试问这种杀虫剂在下列何种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 ( )A.AB.BC.GD.H答案:D9( )A 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B A、B、C、DCD 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答案:D10态系统中,还可以分出很多个生态系统,例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等。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答案:D11200多公顷的湿地面积,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
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CD答案:B12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 )ABC10%~20%D>③+答案:B13 ( )ABCD答案:B14( )ABCD答案:C15( )A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BC——D7答案:C16单位为kcal/(m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费者营养级别越高,人们把生产者当作A B C D答案:B17(如下表)。
造成这种分解速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 )A B C D答案:A18( )ABCD答案:D192001年首次在我国的天津、河北发现黄顶菊,由于没有动物取食,迅速蔓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2016·二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性外激素化学信息进行的害虫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B.种群甲的个体迁入乙种群中,则甲种群的迁出率于乙种群的迁入率C.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一用于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将以10%-20%的传递效率流向下一营养级D.某种群具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和随机分布数量特征答案A解析利用性外激素化学信息进行的害虫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项正确;迁入率是指一个种群中,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出率是指一个种群中,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种群甲的个体迁入乙种群中,但由于种群甲和种群乙的数量不一相同,因此甲种群的迁出率不一于乙种群的迁入率,B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10%-20%流向下一营养级,C项错误;某种群具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数量特征,而随机分布是种群的空间特征,D项错误。
2.(2016·城区二模)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的水质污染现象。
科研人员为找到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对某淡水生态系统进行研究。
下面为此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体富营养化可能造成水中的鱼类由于缺氧大量死亡B.图中所示的所有生物构成了该淡水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图中浮游动物、低栖动物和鱼类都可作为第二营养级D.可通过选择性地控制藻类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数量来治理水体答案B解析水体富营养化可能造成水中的鱼类由于缺氧大量死亡,A项正确;生物群落是指一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图中所示的所有生物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构成该淡水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项错误;图中浮游动物、低栖动物和鱼类都能以藻类为食,故都可作为第二营养级,C 项正确;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的水质污染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略课时跟踪检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能量流动(Ⅱ)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答案:C2.(经典高考题)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中获取能量,为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甲、乙和分解者贮存能量之和小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3.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通过被狐捕食流入狐体内的能量解析:兔属于该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主要有三条去路:一是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三是流入次级消费者(狐)体内的能量。
狐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而兔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却是生产者的同化量。
答案:B考点二物质循环(Ⅱ)4.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D.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解析:碳循环具有全球性,CO2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正确;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因燃烧化石燃料或植物(如农作物秸秆、木柴)而产生的CO2,B正确;碳元素和能量可随食物链和食物网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C正确;提高人均绿地面积,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之一,但不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D错误。
答案:D5.(2018·江西新余四中高三段考试题)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丁为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太阳能通过甲输入生态系统B.参与构成捕食食物链的成分有甲和乙C.碳元素在乙与丙之间以CO2形式传递D.丙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解析: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A项正确;参与构成捕食食物链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即甲和乙,B项正确;碳元素在含有乙和丙的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项错误;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D项正确。
答案:C考点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Ⅱ)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蜜蜂的舞蹈和孔雀开屏都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一样是单向的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D.花香引蝶、警犬嗅寻毒品,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解析:A、C、D项分别对应的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
B选项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发生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但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选项错误。
答案:B7.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D.播放结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解析:A、D项属于利用物理信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B项属于利用化学信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答案:C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8.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字母表示能量值,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在A、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D.B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解析:图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应在A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B处能量为(n-a-b),其中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部分能量储存在初级消费者体内未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被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小于(n-a-b)。
答案:B9.(2018·吉林梅河口五中高三试题)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③表示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费量相等解析:根据图示柱形图的含义结合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知识分析可知,④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也可以代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选项正确;②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减少,分解者分解的有机物减少,B选项错误;③表示消费者呼吸释放的CO2量,即异化作用的量,C选项错误;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为①②③,小于消耗量④,D选项错误。
答案:A10.甲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种植食性昆虫单位面积内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该种群的情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该昆虫属于次级消费者B.甲图曲线表明昆虫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乙图中通过①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D.据该研究成果,在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解析:该昆虫为植食性昆虫,为初级消费者;病毒与昆虫之间为寄生关系;通过①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以呼吸作用散失;由题图可知,种群密度较大时,病毒感染率也较高,故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
答案:D11.(2018·河北枣强中学高三试题)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这属于物理信息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D.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能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这一动作向同伴传递信息,这属于行为信息,A错误;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C错误;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能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错误。
答案:B12.(2018·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三试题)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解析: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农作物秸秆中有机物存储的能量,说明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A项正确;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如产甲烷杆菌能将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每个生态系统均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
(2)大豆与其根部的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大豆和玉米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请写出一种对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营养级能够从该生态系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kJ。
(5)无论是单种还是间种,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低导致产量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而栽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需要合理密植。
解析:(1)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的垂直结构的复杂性。
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使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化,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大豆通过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为大豆提供氮源,两者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大豆和玉米相互争夺水分、阳光等,二者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3)引入玉米螟的天敌或培育具有抗虫性的玉米可以有效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4)分析图示可知:输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植物固定的总能量=9×107+1.5×107+4.5×107=15×107kJ,则第二营养级能够从该生态系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5×107 kJ×20%=3×107 kJ。
(5)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低,而导致产量较低的原因是因固定的太阳能太少;而栽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固定相同的太阳能,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所以需要合理密植。
答案:(1)垂直抵抗力负反馈调节(2)互利共生竞争(3)引入玉米螟天敌(或培育具有抗虫性的玉米)(4)3×107 (5)固定的太阳能太少固定相同的太阳能,但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14.(2018·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月考试题)一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鱼(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时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
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 ,见下图。
(1)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分别生长在湖泊表层和下层,这是群落____________结构的体现,藻类大量繁殖会降低湖泊下层光照强度,藻类与沉水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