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季变换与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运动对气候和地理现象的影响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种类与用途- 比例尺、地图符号和注记- 地图的阅读和解读3. 空间定位与地理坐标- 经纬度系统- 地理坐标的确定方法- 空间定位技术的应用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组成与大气层结构-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2. 水文循环与海洋地理- 水文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河流、湖泊的特征与分类- 海洋的形成、分布和海洋资源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壳结构与板块构造- 内外地质作用及其影响- 地貌类型与地貌演化4. 生物地理与生态系统- 生物分布的规律与生态因素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与人口问题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2. 农业地理与粮食安全- 农业类型与农业布局- 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3. 工业地理与区域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 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产业转型与区域创新4.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运输方式与网络-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物流系统与现代物流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与GIS- 遥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环境评估的步骤与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验与实地考察- 地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2. 地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地理案例的收集- 案例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案例教学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归纳,实际的高考地理复习应结合具体的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此外,考生还应关注最新的地理事件和现象,以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1. 世界地理: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构造、地壳运动、地貌、气候、生态环境、资源分布等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国土面积:世界各国的国土面积,以及国土面积在世界各大洲的分布比例。

3. 人口与人口分布:世界各国的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分布的特点,如人口密度、人口迁移、城市化等。

4. 地理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势、地貌、气候、水系、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5.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林木资源等,以及各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6. 区域发展差异: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与农村发展差异等。

7.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理念,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等。

8.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区划、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农村发展模式等。

9. 工业与城市发展:工业化进程、工业定位、工业布局、工业资源利用与保护、城市功能分类与规划等。

10. 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
资源枯竭、自然灾害等,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和政策。

11. 交通运输与通信:世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以及通信技术对地理空间的改变和影响。

12.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
在地理研究和应用中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以上这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必背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对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有所认识和了解。

高考地理必背的知识点总汇

高考地理必背的知识点总汇

高考地理必背的知识点总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1、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

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2、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3、日照图中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点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

归纳起来主要有:(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必备大全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必备大全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必背)必修一一.地球运动1.地球自转:①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②周期:一个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

③速度:⑴角速度: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0,地表其他地角速度相等。

⑵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0。

④地理意义:⑴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⑵产生时差时。

⑶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转,北右,南左。

2.地球公转:①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②周期:一个恒星年,为365日23小时9分10秒。

③速度:近日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④地理意义: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⑵昼夜长短的变化。

⑶产生四季的划分和五代的形成。

3.时间早晚判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京都相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

4.时差计算:①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②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5.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①春秋分:⑴全球昼夜平分;⑵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夏至日: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昼,南半球相反。

⑵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⑴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夜,南半球相反。

⑵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简易天气系统1.锋面2.气旋三.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2.气候类型四.洋流1.洋流的分布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⑴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⑵大陆沿岸地区的气候:暖流增温加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渔场:⑴寒暖流交汇处:北海、纽芬兰、北海道渔场。

⑵上升流:秘鲁渔场。

③海洋航行:顺(逆)洋流而行,可节省(浪费)燃料和时间。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赤道略大于两极。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

-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是指经过地球上特定点与东经0度子午线之间的角度,纬度是指特定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

-时区与时间:为了统一各地时间,全球根据经线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度,即一小时。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是地球的三个主要内部层。

2.人口与城市:-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人口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结构指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的分布情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体系与城市规模:城市体系是指由不同等级城市组成的网络,城市规模一般用人口数量来衡量。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城市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但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压力。

3.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球的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围绕在地表上空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统称为对流-平流系统,其它两个是中间层和外层。

-气候与气象:气候指长期平均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气象是研究气候现象的科学。

-水循环与水资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是指供人类使用的水的总量。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是指利用土地和水培养植物、饲养动物以获得食物和其他产品的活动,农村发展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

-工业与工业区位:工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原料,通过劳动和技术转化成产品的经济活动,工业区位是指工业建设选择的地理位置。

-交通与交通运输:交通是指人员、物品和信息在空间上的流动,交通运输是指人员、货物和信息等在空间中的运输活动。

4.经济地理:-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区域发展指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差异和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发展考察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相比,质量、体积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等);太阳活动(黑子、耀斑等)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各圈层的特点。

例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等。

-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等)。

3.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例如,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明显。

-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分布、成因和季节移动规律。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一)
一、自然地理学
1.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形态:近似于椭球体。

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14千米,极半径为6356.75千米。

3.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4. 岩石循环:岩石圈、海洋岩石形成、板块运动和地球内热流。

5. 大气环流:热带低压带、温带高压带和南北极地带等。

6. 大洋环流:热带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南极洲洲际洋和克鲁兹海洋等。

7. 气候变化:水汽、云、气压、风向、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

8. 生态系统:生态位、种群、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9. 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等。

10. 灾害与救援:地震、火山、台风、洪水、干旱和地质灾害等。

二、人文地理学
1.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等。

2. 人口迁移: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历史迁移和国际迁移等。

3. 土地利用与环境问题:农业、工业、城市和垃圾污染
等。

4. 经济地理学:产业结构、地域优势和世界经济格局等。

5.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地图、遥感技术和信息管理等。

6. 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旅游区划和旅游环境保护等。

7. 文化地理学:文化景观、语言和宗教等。

8. 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生态全球化等。

9. 发展地理学:人类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等。

10. 区域规划:区域分区、区域开发和区域协调等。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高中地理必背基础知识点提纲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高中地理必背基础知识点提纲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高中地理必背基础知识点提纲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o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o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

o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2.地球仪o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o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3.经线和纬线o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o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4.经度和纬度o经度:以本初子午线 0°经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分 180°,向东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为西经,用“W”表示。

o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向南向北各分 90°,向北为北纬,用“N”表示;向南为南纬,用“S”表示。

5.地图三要素o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o方向: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o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6.等高线地形图o等高线: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o等高线的特点: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 陡崖处除外)。

o地形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二、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o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o太阳系:由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

2.太阳o主要成分:氢和氦。

o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o太阳活动:包括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对地球的气候、电离层和磁场等产生影响。

3.地球o普通性:在太阳系中,地球在体积、质量、密度等方面与其他行星相似。

o特殊性:存在生命,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呼吸的大气。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必背)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必背)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必背)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高三地理知识点梳理第1页共3页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①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高三地理总复习 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三地理总复习 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三地理总复习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升上高中,你知道高考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必背吗?有什么地理答题技巧呢?为了让您对于高三地理总复习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7篇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高三地理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篇一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⑴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较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⑴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工业基础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⑴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⑴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⑴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3.东北商品粮基地⑴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⑴其他知识:①三江平原商品率;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

4.农业发展方向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⑴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⑴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高考地理零碎学问点汇总1.寒潮危害最大与寒潮势力最强是有区分的:寒潮危害最大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一般发生在秋末和春初;寒潮势力最强一般发生在冬季。

2.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两个概念要区分开: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级成正比。

3.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喷发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火山喷发中形成矿产资源,地震波可以用来讨论地球的内部结构。

4.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难,两者最大的区分: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

5.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6.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

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进展的观点。

7.留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8.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意大利的普拉托)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9.平原是城市发育最抱负的环境,但并不是全部的平原上都有城市分布,如亚马孙平原上。

10.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进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进展。

11.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美丽、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12.依据市场最优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

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13.留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削减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属于生态破坏。

14.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削减)。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第1讲《地球》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

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

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3)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1)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

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易考知识点一、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3、太阳辐射能的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50%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为生产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二、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外部结构的分层由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太阳活动:黑子(温度比其他区域低)、耀斑、日珥和太阳风(光球层、周期11年)(色球层)(日冕层)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背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背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背诵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构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 经纬度系统:地球表面上的点位通过经纬度来确定。

经度表示东西位置,纬度表示南北位置。

3.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解释符号含义的图表。

4.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 气候系统:包括哈德莱环流、费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水位等。

3. 地貌:-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 内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沉积等。

4. 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的形成与母岩、气候、植被、时间等因素有关。

土壤类型包括沙土、黏土、壤土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

- 人口迁移的类型: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

2. 城市化:-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城市地域的扩大。

-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城市病、环境污染等。

3.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布局:受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影响。

4.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市场、劳动力、政策等。

- 工业布局: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

5. 交通运输:- 主要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

- 交通网络布局:交通干线和交通节点。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航空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2.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捕捉、存储、分析、管理和展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完整版)《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可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不合理利用强度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13、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①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

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②沼泽的保护: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③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

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己成为我国的玉米带。

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2)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①问题:釆育失调。

采伐大于更新,导致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②措施: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坚持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 ;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14、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银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鱼塘一一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

高考地理42个必考点

高考地理42个必考点

高考地理42个必考点必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宇宙探测
必考点2 地球运动的特点
必考点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必考点4 昼夜长短的变化
必考点5 时刻运算和季节判定
必考点6 大气受热过程
必考点7 热力环流
必考点8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必考点9 三圈环流
必考点10 气候特点及气候类型的判定
必考点11 天气系统
必考点12 地壳物质循环
必考点13 地质构造
必考点14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状
必考点15 河流的补给方式及其特点
必考点16 水循环
必考点17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阻碍必考点18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必考点19 地表形状对聚落分布的阻碍
必考点20 地表形状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阻碍
必考点21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必考点22 自然灾难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必考点23 全球气候变暖的缘故及其阻碍
必考点24 农业区位分析与评判
必考点25 农业地域类型
必考点26 工业区位分析与评判
必考点27 工业地域的形成
必考点28 交通运输布局
必考点29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必考点30 人口迁移的成因及阻碍
必考点31 都市区位因素
必考点32 都市空间结构
必考点33 都市化过程及其阻碍
必考点34 人地关系的演变及可连续进展必考点35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必考点36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必考点37 区域经济可连续进展
必考点38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必考点39 产业转移
必考点40 区域位置描述
必考点41 区域特点分析
必考点42 区域差异比较。

全国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国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国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缩影。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综合地图。

地图根据投影方式可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分布与影响:寒流与暖流,对气候和渔业的影响。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高原等。

-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与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

4. 土壤类型与分布:-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有机质、矿物质的相互作用。

- 土壤分布的规律:纬度、海拔、母岩类型的影响。

5.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的类型:森林、草原、湿地等。

-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恢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2.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与分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地域差异。

- 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

3. 工业地理与区域发展:- 工业类型与布局:资源型、市场型、技术型工业。

- 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差异的原因、区域合作与协调。

4.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方式的选择与比较: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 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物流网络、供应链管理。

5.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 旅游活动对地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球与地理坐标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
经度和纬度的定义和作用
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二、地球的大气圈和气候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大气环流系统和风力带
气候因素和气候类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问题
三、地球的水圈
水圈的组成和分布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及其利用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全球水资源问题与解决措施
四、地球的岩石圈和地貌
岩石圈的组成和类型
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地震、火山和地壳变动各种地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五、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
人口数量、分布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影响和规律
城市化的机会与挑战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
六、地球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资源开发的利弊和可持续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七、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地理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地理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八、地理学科与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和研究方法
地理学科的发展与价值
地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地理学科对人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结语
通过对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及其各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地理学科在高考中的考查。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总结归纳,掌握地理知识,做好备考准备,取得优异成绩。

地理高考24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24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24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其直径约为12756km。

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地壳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而地核则是地球磁场的源动力。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以自西向东的一个恒定速度进行自转,其自转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钟。

同时地球也在太阳周围做公转,公转轨道呈近似于椭圆形。

3. 地球的经纬度和定位地球表面上的地图都是以经线和纬线为基础的。

经度是指通过北极和南极的交点,从0°经线起,向东西两个方向各为180°。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以赤道为原点,进行测量的东西方向的角度。

4. 世界地图和世界地理世界地图可以分为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促成了世界地图的不断改变。

5. 世界自然地理世界自然地理包括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等方面,这些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环境。

6. 植被、土壤和动物资源植被和土壤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植被能够保护土壤,土壤则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动物资源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 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而天气则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特定时刻的气候情况。

8.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突发的、不可避免的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防灾减灾是指人们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害。

9. 水资源和分布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而且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10. 岩石圈和地球表面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外面的一层,也是地球上唯一可能生命存在的地方。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破碎成了众多的陆地和海洋。

11. 活动板块和地震地球的地壳是由多个板块组成的,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了地震和火山的活动。

12. 河流与湖泊资源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的重要水资源,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都需要这些水资源作为生存的基础。

高考地理450条必背知识点,高中三年超全整理(完整版)

高考地理450条必背知识点,高中三年超全整理(完整版)

高考地理450条必背知识点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11.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12.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 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 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 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003年神州5号24.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 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7. 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28.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地图上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用0°,30°,60°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划分为低纬、中纬、高纬三部分。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即东半球经度小于20°W,小于160°E;西半球经度大于20°W,大于160°E。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二者同为东经,则大值在东;二者同为西经,则大值在西;二者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二者之和小于180°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当二者之和大于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15.等值线凸向规律:凸高则低。

16.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

大圆是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圆。

(注:特别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等)。

若:①两地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北极或南极——最短航线向正北或正南。

②两地处于赤道上,最短航线在赤道上——最短航线向正东或正西。

③两地处同一纬线上,经度差不等于180°,最短航线趋向极点——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先偏北再偏南;南半球先偏南再偏北。

17.经纬度差计算实际距离:纬度相差1°= 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某纬线上的经度相差1°= 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cosΦ. (注:Φ为纬度数)。

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纬度相差多少18.赤道上:每年有两次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最小值(66°34’)。

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不能形成台风。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赤道经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

赤道经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瑙鲁、厄瓜多尔(基多赤道纪念碑)、哥伦比亚、巴西(亚马孙河河口)、刚果(布)、刚果(金)、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

(新加坡在赤道附近)第3讲《地球上的大气》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地球的圈层结构: 包括由地核、地慢、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

(2) 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①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②地慢为铁镁固体,地慢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③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3)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特点:①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②水圈由液、固、气三态组成,连续而不均匀分布;③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渗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最活跃的圈层。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地震波分类及特点 (3)划分:以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全部由岩石构成,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岩石圈与其它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3.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1)大气圈的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气,而且还是生物生存的保护层等,对人类有重分类 所经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地震波纵波(P) 固体、液体、气体 较快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横波(S)固体较慢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莫霍界面 33千米处(大陆部分) 该面下,P 、S 波速都明显增加古登堡界面2900千米处在这里,P 波速度突然下降,S 波完全消失大作用。

(2)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各种成分的环境意义:低层大气组成 体积(%) 作用干 洁 空 气 N 2 78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O 2 21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CO 2 0.03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03很少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保护作用 水汽 很少 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固体杂质很少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总的说来,自然界干洁空气中各部分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大气各种成分的含量(特别是微量气体,如、臭氧的含量的变化)。

当前,特别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臭氧含量减少的现象,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4.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的基本特点:(1)大气层虽然有数千千米(一般认为有2000~3000千米),但其质量的3/4以上却分布在离地面十几千米的低层。

依据各大气层温度(如图5-1)、密度和运动状况,我们可以将大气层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2)大气层的基本特点见下表:2CO垂直分层高度分布主要特点原因对流层低纬17~18km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②对流动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冷下热,差异大,对流强烈;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著。

中纬10~12 km 高纬8~9km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55km ①起初气温变化小,30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②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③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臭氧吸收紫外线;上热下冷;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

高层大气对流层顶到2000~3000千米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

5.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2)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3)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4)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

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

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

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5)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6.大气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有选择性的。

又由于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是很少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

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8℃,实际为15℃。

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提高了33℃多。

(3)太阳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能量转换。

如上图,其过程包括:①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

②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

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释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4)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①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②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③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

④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⑤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⑥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5)全球的热量平衡①多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

②全球热量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第一、全球每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

第二、人类通过改变大气的组成或改变地面的热力状况,可以影响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从而改变局部地区甚至是全球的气候。

例如: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大气热量的收支失去平衡,导致热量平衡失调,全球变暖;人类改变地面状况(植被覆盖状况、水域面积等)可以影响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和改变地面辐射,而使局部小气候发生改变。

(6)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 ①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②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