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加强基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考

加强基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考

千 砜 蛮 , l 翠 午
障对 象 的特 殊 居住 需 求 . 出现设 计 不 合 理 问题 . 存 在 使用 功 能 缺 乏. 导致 使用率低 . 不 适 合 家庭 居住 现象 二 是盲 目追求 高容 积 率、 高密度与超高建筑 , 使室内 居住 环 境 质量 下 降 . 而 且生 活 配 套设施不齐全 . 绿化率 、 日照 率 等标 准被忽 视 导 致许 多保 障对 象 家庭 因无 房 “ 想 入住 而 不愿 意 入住 , 的现 象 出现 。 增 加 了保 障性住房 的 闲置数 量 。 ( 二) 保 障性 安 居 工程 建设 管理 不到 位 问题 突 出。 是个 别行 业 主管部 门履 职不 到位 . 导致 部分 建设 单 位执行 基 本建设 程序 不严 目前 . 因行业 主管 部 门履 职不 到位 , 导致 个别 项 目出现选 择勘 察 、 设计 、 监 理单 位未 严格 执行 招投标 程 序 . 未 办理 整体竣 工 验 收即交 付使 用 , 保 障性 住房 建设 存在 超面 积等 现象 。二 是部 分项 目工 程质 量监督 管 理机构 质量 监督 不 到位 . 个别 监理 人 员履 职不 到位 。导致有 的建成项 目存 在外 墙 、 内墙 局部 与屋 顶渗 水等 影 响使 用 功能 的 问题 . 有 的项 目未 按 规定设 置 “ 保 障性 安居 工程 ” 永久 性公示 牌


基 层保 障性 安居 工 程 建
f 一1 保障 障性 住 房存 安 在 建设 选 工 程 加强 基层保 性 居
址 或 户 型 设 计 不 合 理 的 问 题 突
设管 理 中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出 一 是部 分地方 政府 为 了节约 建 设 管 理 的 思 考 成本 . 一 般都 将 此项 工 程选 择 在 比较 偏 僻 或 者 距 离 市 中 心 较 远 的地 方 建 设 . 不 仅加 大 了住 户 的 生 活 成本 ,而且 住 户 的生 活 、 子 女 上 学 以 及 就 医等 方 面 都 不 方 便. 并 导 致 大量 的保 障对 象 家庭 不 愿 意 签定 租住 协 议 , 从 而 出 现 保 障性 住房 闲置现 象 二是 目前 保 障性 住 房 户 型设 计 不 注 重 保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住房用地 应“ 依法依 规 、 应保 尽保” 。 但 是 近 年 来 ,笔 者 多 次 参 加 保 障 性 安 居 工 程 建 设
审计 , 从 中发 现 一 些 地 方 政 府 、 建 设 主 管 部 门 和 房 地 产 开 发 商 在 保 障房 建 设 中 暗 箱 操 作 ,违 规 用 地 以 谋 取 非 法 利 益 。根 据 中央 关 于 调 整 住 房 结 构 “ 两个 7 0 %“ 的 政 策, 即: 城市 新 审批 、 新 开工 住 房项 目 , 套 型 建 筑 面 积
保 障 房 政 策 的 落 实 。 对 城 市 和 国 有 工 矿 棚 户 区 改 造 等 特 殊 领 域 供 地 政 策 及 林 区棚 户 区 改 造 和农 垦 危 旧 房 改 突破 上级批 复的总规 模 , 但 其 中有 一 个 县 ( 区) 没 有 保
障性 安 居 工 程 建 设 任 务 却 上 报 了 2 0 0多 亩 用 地 计 划 待 批 。二 是 供 地 严 重 滞 后 , 土 地 闲置 弃 荒 。 一 些 地 方 由 于
造 等 工 作 也 出 台 配 套 政 策 。 规 范 了 保 障性 住 房 用 地 供
应 和管 理 的 具 体 措 施 ,特 别 强 调 对 纳 入 计 划 的保 障 性
拆迁 、 பைடு நூலகம்置, 失 地 农 民未 解 决 社 保 等 原 因 拉 长 了保 障 房 建 设 周 期 造 成 了供 地 滞 后 , 一 些 地 方 上 报 计 划 时 扩 大 用
位, 给一些不法行为提供 了可乘之机 。
设、 确 保 中低 收 入 群 众 住 有 所 居 的 重 大 部 署 开 局 之 年 , 全国住 房用地 计划供 应 2 1 . 8万 公 顷 ,其 中 l 0 0 0万 套

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问题、成因及建议

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问题、成因及建议

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建议摘要: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政府运用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组织建设以实际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建设工程,它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等。

关键词:保障性安居工程;问题;成因;建议中图分类号:tu113.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3)03-0-01一、保障性安居工程现状1995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开始,保实施障性安居工程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一种手段,作用是调控住房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目的是逐步缓解居民住房困难、不断改善住房条件,加快城镇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进程,促进城镇住房建设。

实行政府扶持、单位支持、个人负担的原则,要以大中城市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2011年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为标志,确立了逐步形成可持续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安排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加快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

落实确保用地供应、增加政府投入、规范利用企业债券融资、加大信贷支持和税费减免政策方面的政策支持,对提高建设和规划管理水平及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纳入地方政府责任考核目标管理。

保障性安居工程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资金筹集渠道基本确立,改善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一)地方政府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重视不够。

由于现行住房保障政策都是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的,虽有一定效力,但未形成法律制度约束。

工作中,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地方政府未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纳入地方政府建设规划,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目标和措施,大多是为应付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取得国家政策补贴,保障性安居工程缺乏在调查基础上的统一规划,地方政府对应保家庭、居住条件、住房需求,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有能力保障到什么范围、什么程度,基本上没有清晰思路和具体措施,缺乏利益调节和退出机制,导致保障政策不健全、保障对象不明晰、保障范围不确定。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购置住房负担 、改善住房 条件等 , J 面取得一 定的成效 。
1 . 3 城镇新增人 口住房 困难得到缓 解 ,有 力地巩 固和推 动 了城镇 化进程
审计 署2 0 1 2 年对6 6 个 巾县2 0 1 1 年城镇 保障性安届 工程
的审 计 结 果 显 示 , “ 截至2 0 1 】 年底 ,1 8 个 省 J 盯通 过 发 放
租赁 补贴 、配 租配 售保 障性 住房和 棚户 区改造等 ‘ 式 ,累
计 保 障 中低 收 入 住 房 困 难 家 庭 1 2 2 7 . 6 3 万 , t  ̄ 2 0 0 9 年 增 长
1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现状
1 1住 房保障体 系基本建立 ,促 进了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
2 0 0 7 年 米 , 党 中央 、 国务 院和地 方 党 委 、政府
1 . 1 2 倍 ,切实保 障 _ r 难群体 的 小件 膀需求 ”。保 障性
安 工 程 投 资 力度 不 断 加 大 , 力地推 动 J , 济、 f 稳 较 怏 发展 。 住 房 供 需 结 构 得 到 改 善 , 为 仃 效 调 控 膀 地 产 I 仃 场、
抑制房价过快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巩公 镇 保 障 性 安 居 工 程 建 设 是 保 障 和 改 善 民 生 、 维 护 社 会
平 、和 谐稳 定 的晕人 举措 ,是 民生工 程和 民心 1 二
碾 , 也是 扩 内 需促 发展 工 程 。 卜八 大 报 告 提 出 “ 要 建 立 市
相关规 范性 文件 ,明确了廉 租住房 保障工 作 I J l 杯 ,落实 r
保 障性发 居工程 的 资金投入 力度 。为真正实 现 “ 居者 有其
屋 ” ,各级政府 投入 J , 火 量 资 金 开 展 安 居 工 程 建 设 ,通 过 推 行 经 济 适 用 住 房 、廉 租 房 、 公 租 房 建 设 和 棚 户 区 改 造 等 工 程 ,在 定 程 度 上 起 到 了解 决 低 收 入 家 庭 和 进 城 务 工 人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措施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措施

2 建立合理的廉租房退 出机制, . 4 加强动态 管理工作
在解决廉租房退 出机制的 问题上 , 州市是这样 做的: 湖 在廉 租房退 出制度 中, 租房住户 的收入和 住房信息是至关重要 的资料 , 不仅能 廉 它 用 以有 效地核查廉租房住户的资格, 还是廉租房管理有效公正执法的依 据 。因此需加快建立廉租对象收入认定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 及时清退 因条件变化 而不符合保障要求的廉租户。
房购买等是我国为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几种形式 , 但是 从 目前情况来看, 多解决 困难的制度还 没有推行 。 很
1 经济适用房供求方面存在问题 . 2
根据 调查情 况来看经济适 用房供求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老百姓的需 求较多, 而经济适用房供应较少 。比如说 , 2 1 到 0 0年为止全市符合购买 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人群达到 5 0 00户,虽然在建的几个项 目可建经济 适用房 2 0多万平方米、 5 0多套 。但仍不 能满足 中低收入老 百姓的需 20 要, 供求矛盾十分突 出。
22 建 立严 格 、 范 的 准入 制 度 . 规
对住房保障对象进行合理的界定, 特别是要建立有效的家庭经济收 入核查机制。建议除 民政、 总工会、 街道 、 社区外, 要吸收财政 、 工商 、 劳动 等部 门参加 , 组成 联合审查机 制 , 充分发挥 部 门联动 作用 , 做到 资源互 通 、 息 共 享 , 理 界定 住 房 保 障 对 象 。同时 , 以 基 层 审查 为主 , 挥 街 信 合 要 发 道、 乡镇、 社区和所在单位的作用, 进一步探索完善和规范基层审查 的办
1 廉 租房 保 障建 设 管 理 方 面存 在 的 问题 . 3
全国廉租房 的覆盖 面和 受益面不够 宽,适用对象 的范围也难 以确 定 。随着保障房帮助老百姓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效果明显之后, 申请的 户数逐渐增 多, 因此符合住房保 障政策的对象界定 出现 困难 , 入难 以 收 审查, 人群难 以细分 。就 目前而言, 其廉 租住 房实施多年以来, 无论是保 障数量还 是保 障标准在全 省都 是比较 高的。但 从全 市的情 况看, 保障户 数不到全市城镇居 民户数 的 1 %;廉 租住房保障范围尚未覆盖到全市所 有城镇居 民, 虽然湖州市保障标准 逐年 放宽 , 仍跟不上低 收入群体住 房 保障的需求 , 一些 申请廉租住房不够条件 , 经济 适用 住房买不起的“ 夹心 层” 仍较突出。而且在如何来界定低收入家庭, 目前还 没有一个科学的认 定标准, 导致最 需要政府提供保障住房的家庭得不到住房保障。

区建设局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区建设局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区建设局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1.引言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国家推行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旨在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提高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我局近期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就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跟踪。

本报告旨在总结审计发现的问题,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2.审计发现的问题2.1 资金使用不规范根据审计结果显示,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不规范。

有的项目存在资金流转不清、使用滞后的情况,导致一些工程项目的进展受限,延误了工程的实施进度。

此外,还有一些项目存在重复申报、冗余开支等问题,造成了资金浪费。

2.2 工程质量问题审计发现,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存在工程质量问题。

工程验收不严格、施工不规范等问题成为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群众的安全和居住环境,加大了后期维修和改造的成本和风险。

2.3 监督管理不到位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不到位也被审计发现。

部分工程项目存在未按时进行监理报告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制。

此外,有的项目缺乏工程完工验收的环节,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

3.问题整改情况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我局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对于资金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加强了项目资金的审批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规范和高效。

对于工程质量问题,我们加强了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完善了验收制度,提高了工程质量的把控。

对于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加强了对项目的监管力度,增加了监督人员的数量和工作频次。

经过调查和实地走访,我局发现部分整改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例如,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的项目已经建立了专门的资金管理账户,资金流转和使用情况得到了规范和监督。

存在工程质量问题的项目经过整改后,在后续的验收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对于监管不到位的项目,我们加大了对工程进展情况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工程按时、按质、按标准完成。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制度完善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制度完善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制度完善目前,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全面展开,通过课题组调研发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相关政策不延续甚至矛盾、法律规定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保障性住房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

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提出解决对方案。

通过课题组的相关调研,总结出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六个方面的问题。

1.资金缺口是制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瓶颈。

虽然2012年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额度将超过去年,但2011年1000万套开工的保障房项目今年基本全部处于在建状态,预计2013年开始才能逐步竣工,加之2012年新开工800万套的目标,2013共计有1800万套保障房处于施工即资金消耗过程,资金压力明显大于2011年。

2.保障性住房政策、分配方式和监管程序有待进一步公开透明。

保障房政策和建设应当及时、定期向社会公示,在建设主管部门的网站设有专题介绍。

保障房的“申请——审批——公示”程序存在缺陷,容易导致权力寻租和滋生腐败,引起人们群众的不满情绪。

保障房的监管程序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监管职责并不明确。

3.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和规划需要科学决策。

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对象多为弱势群体和社会“夹心层”,不应选址在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进一步加大生活成本。

另外规划不应过于密集,容易造成“贫民区”的形成,人为贫富分化,不但不便于管理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4.住房保障法制建设滞后。

纵观全国各省、市的保障性住房相关制度大多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进行发布,导致住房保障制度的法律权威性不够,政策措施的强制性力度不足。

由于法制建设的滞后,使得保障性住房在定位、申请、取得上的标准没有准确的界定。

5.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不完善。

已建的保障性住房多位于城市近郊区,项目周边多为未开发地带。

如此大规模的成片开发,造成项目相对孤立,周边根本没有成熟的居住区配套,或配套设施尚未开发完全,导致中低收入者不愿意居住,造成资源的浪费。

6.保障性住房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

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的重大举措。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保障性住房管理,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一)总体要求。

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住房保障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住房保障范围、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完善住房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可持续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

到“十二五”期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力争使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基本原则。

住房保障工作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满足基本住房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引导社会参与;坚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经济、适用、环保,确保质量安全;坚持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分配结果公平公正;坚持规范管理,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二、大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供应,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满足基本居住需要。

租金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按照略低于市场租金的原则合理确定。

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对于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引导合理住房消费、缓解群众住房困难,实现人才和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人口净流入量大的大中城市要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比重。

要加大政府投资建设力度,综合运用土地供应、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多渠道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2011年中央下达给各地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已顺利完成。

各地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结合当地实际,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取得显著效果。

在2011年住房保障建设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不足,分配机制不健全,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比例结构有待调整,保障性住房后期物业管理有待加强,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有待全面覆盖,房地产市场交易中政府保障作用有待提高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健全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政策和运行机制。

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存在前期投资大、管理时间长、资产分布广的特点,各地反映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不足,中央、省二级政府下拨资金比例偏小,地方政府匹配建设资金所占比例大,筹资有难度。

为此,多元化的融资方式至关重要。

首先,要发挥政府在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建立长期稳定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将住房保障资金需求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之中;还要充分利用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资金、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用于保障房建设。

其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采取政府直接建设、政府与企业共建和企业独立建设保障房等三大模式,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再是,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 eits)引入公租房建设领域,利用社会化资金和商业化运作来帮助解决保障房的资金难题,完成公共产品和资本品的对接。

二、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社会监督、及时退出、依法惩处机制。

当前,各地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不够健全,特别是退出机制难以启动。

为此,各级部门应积极推动建立住房保障、房地产、民政、公安、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查系统,提供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核查报告。

各地政府在保障房分配公示申请人终审信息时,要做到信息透明,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保障性住房大规模推进,对确保用地供应至关重要。

为了合理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需要积极稳妥建设廉租房、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同时要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使用监管,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立住房公平分配和监督管理机制,严禁改变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的土地用途。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开发;建立健全监管机制1 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面临的问题①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资金短缺。

当前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第一问题就是资金的来源,尤其对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或者公租房来说,在短期内难以回笼投资资本,甚至是难以盈利的项目,必须由政府来承担投资。

像社会资金如果要是无利可图的话,是比较难参与到这个行动当中的。

建设保障性住房其实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利润低所以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现在有关房地产方面的国企,甚至包括非房地产的国企、央企都来承担一部分保障性住房住房的建设,这是值得推崇的,但首先要制定好一定的优惠政策。

②保障性住房质量有待考验。

在一些地方,各种建设模式、融资方式和土地政策推陈出新。

然而,在积极争取政策资源、空间的同时,一些创新举措受压变形,沦为刻意的投机取巧,或是政策“擦边球”。

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利润较低,甚至可能亏本运营,所以难免偷工减料。

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时期已经开始,提高保障性住房质量水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群众对“保障”的感受,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容不得半点马虎。

③保障性住房倾向于“福利房”。

福建龙岩市经济适用房建设近日被一名叫“福建龙岩人”的网民在天涯、大旗等多家网络论坛发帖质疑。

网帖称:龙岩市经济适用房被某些公职人员“团购”,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占了申购者的近20%。

像这种保障性住房已经成为当地干部福利房,而且这些限价房被大肆高价倒卖牟利的行为得严格查处。

此次为了弥补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力量的不足,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再次被鼓励自建保障性住房。

这样的话,就很难避免保障性住房成为“福利房”,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加大力度管理。

保障性安居工程经验总结让惠民工程落地致力住有所居

保障性安居工程经验总结让惠民工程落地致力住有所居

保障性安居工程经验总结让惠民工程落地致力住有所居近年来,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在解决住房问题、促进居民安居乐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旨在总结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经验,并探讨如何使惠民工程真正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一、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政府是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加大投入,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

其次,政府可以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提高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推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加快土地供应,为保障性安居工程提供更多的用地。

二、优化项目管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品质监督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为了确保工程品质,需要加强项目管理,加大品质监督力度。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确保施工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此外,还可以借鉴国际标准,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工程的品质水平。

三、多元化供应,满足不同住房需求保障性安居工程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采取多元化的供应方式。

一方面,可以适当提高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满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共有产权房和公租房,为无房或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长期安居的保障。

此外,还可以发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集体建设住房,为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体性的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

四、健全配套设施,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仅是提供住房,还应该注重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

政府应当加大对住房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提高住户的生活品质。

同时,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居民用水、供电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五、强化政策支持,提高居民购房能力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住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房子,政府应当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

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指政府为解决城乡居民住房困难问题而实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自2007年开始,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通过各种方式提供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帮助需要的居民解决住房问题。

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分配和运营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公平、利益多元化、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一些住房资源被不法分子侵占或者变相拆迁。

在运营过程中,一些小区物业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只有不断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制度和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住房困难群体的基本居住权益,实现住房保障工作的有效推进。

1.2 问题意识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分配问题和运营难题,这些问题既牵涉到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涉及到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担当。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增强问题意识,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问题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分配不公平、资源利用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项目的推进进度和质量,还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深刻认识到它们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能够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造福广大居民。

要提高问题意识,就要善于观察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不断提高问题意识,才能让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更加顺利,更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分配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我国政府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旨在解决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保障性安居工程在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

保障性安居工程在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
po n n rbe eepo oe . r mi e t o lmsw r r p s d p
K y o d :n e nf a r huigpo c fro —no eubnrs et q a t sprio ; rbe n onem aue e w rs Id m ict y o s r eto w icm ra i ns u ly u evs n polm a dcu t esr i o n j l ed ; i i r
结、 归纳 和 分 析 , 出 了解 决突 出 问题 的对 策 。 提
【 关键 词 】保 障性安 居工程 ; 量监督 ; 质 问题 与对策 【 中图分 类号 】 U 0 T 21 【 献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编 号】17 — 7 2 2 1 )1 0 0 — 3 6 1 3 0 ( 0 1 1- 09 0
Abtat h r ae sm rb msi Idmn ctr Hos g Po c f o icmeubn rs e t a peet o s c:T e r o e po l n n e i ao ui r et o l r e e i f y n j r w-no ra ei ns t rsn.Sme d po l si Idmn ctr Hos gPo c w r sm ai d a a zdadcnlddi ti pp rT ecu t m aue r o ig rbe e i a y ui r et ee u m r e, nl e n oc e s a e. h one esrs l n m nn i f o n j z y u nh r o f sv
Po n n rbe n ier gQ ai u evs no d mnf aoyHo s g rmiet o lmsnE gn ei u lyS p ri o fn e ictr ui P i n t i I i n Poeto o IcmeUra s e t a dC u t mesrs eerh rjc r w— o b nRei ns n o ne aue sac f L n d r R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杭州市为例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杭州市为例
保 障性 安居工程建设管理 的问题 与对 策
— —
以杭 州 1 市 为 例
周 刚华 贾 生华 浙江 大学房 地产研 究 中心 朱 文斌 裘 国平 浙 江大 学城 乡规 划设 计研 究院
保 障 性安 居 工 程 是指 政 府 在 对 中低 收人 家 庭实 行分类 保 障过 程 中所 提供 的 限定 供 应对 象 、 建 设 标准 、 销 售 价 格或 租 金 标 准 , 具 有 社会 保 障
党 中央 、 国务 院 为推 动科 学 发 展 、 加 快 转 变 经济 万平 方 米 , 实现竣工 6 5 . 2 1万 平 方 米 , 累计 推 出 房源 8 5 1 3套 , 占2 0 1 1 年 底 主城 区家庭 总户 数 的 1 . 2 5 %。 杭州 市在 建设保 障性 安居工 程 的同时 , 还 积极 进行 危 旧房 改善 , 截至2 0 1 1 年底 , 杭 州 市区
墩都市水乡、 丁桥大型居住 区等 , 这种建设模式
虽然 带 动 了城 市人 口空 间转 移 , 缓 解 了城 市 中心
操作 、 冒名顶替 、 依靠裙带关系等问题 。 且供给方 补贴 易产 生低 收入 者 聚落 , 容 易导致 社会 阶层 在
空 间上 的分化 与隔 离 。 特别 是杭 州市经 济适 用住
的居住压力 , 但也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 房 的规划 布局 , 使 得 收入低 的住户 被迫 搬到郊 区
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的问题 , 从而影响经济适 的经济适用房小区, 以至于买房后 经常出现“ 东 用住房的有效供应 。 通过对市区一些经济适用住 城 上班 , 西城 居住 ” 的情 形 。 这 不仅加 大 了他们 的
决策部署 , 持续加大保 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 进一 益 提升 , 使杭 州 成为 “ 全 国十佳 宜居 城 市 ” 、 “ 全 国 。 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本文就杭州市保障性安居 最 具幸 福感城 市 ” 二 、 保 障性 安居工 程建设 管理 存在 的 问题 工 程建设 管 理存 在 的问题 进行 分析 , 并 提 出完善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矛盾十分突出。
1 廉租房保障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3 E 房购买、公共租赁房供
军 决城市中低 收入家庭住 来看 ,很多解 决困难 的 例 ,不少县区的公 共租 人才公寓 、农民工公寓
全国廉租 房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不够宽 ,适用对象的范围 也难以确 定。随着保障房帮助老百姓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效 果明显之 后 ,申请 的户数逐渐增多 ,因此符合住房保障政策
嘱 Z■■ 蕾■ 般
■ 葛仲翰
l ,房价是水涨 船高 ,很
足。因此 ,我 国大力开
虽已列入计划 ,但建设量偏小而且 目前尚未 全面启动 建设 ;
这一问题 。保 障工程是
庭的居住条件 ,深得人
经济适用住 房实施形式也 比较单一 ,除集中建设 用于销售 外 无其他 形式 ;公房承租 的政策 性调剂 作用 也没有 很好 的发
不符合保障要求的廉租户。
2 完善住房保障体 系,满足多层次需求 . 5 住房保障体系除廉租房 、 济适用房等形式外 , 经 还有其 他解决渠道 ,应在城市低收入 家庭住 房困难 情况调查 的基础 上 ,结合 实际情况 ,研 究各种住 房保 障办 法 ,进一 步完善 住 房保 障体 系 , 包括 : 加大 l 宅 区综 合改造力度 ;实施农 民 4 8q : 工公寓和人才公寓建设 ; 索经济租赁 房、限价 商品房、公 探 共租赁房等多种形 式 ,逐步解 决 “ 夹心层 ”的住房需求 ;增 加中低价位 、中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等。 26 .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和受益面 加大 廉租 住房建 设力 度 ,扩 大廉租 房 的覆盖 面和受 益 面, 逐渐放宽 申请 条件 , 残疾人、特殊疾病家庭 、孤寡老 对 人等一些 特殊群体予 以特殊照顾 。湖州市 在这 方面做的还是 比较不错 :到2 1年 本市 内廉租 住 房面积 已达 32 万平 方 0O .5 米 ;逐年 提高 实物配租 比例 , ̄ 2 1 年实 物配租 比例达 到 10 0 5 %以上 ,并对残疾人 、特殊疾病家庭 、孤寡老人等一些特作

保障性安居工程筹集建设现状问题及路径创新——以深圳市龙岗区安居工程为例_1

保障性安居工程筹集建设现状问题及路径创新——以深圳市龙岗区安居工程为例_1

保障性安居工程筹集建设现状问题及路径创新——以深圳市龙岗区安居工程为例发布时间:2022-01-04T05:14:11.00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3期作者:邹阳[导读] 加快回收利用进程;调整棚改项目地价政策,加强规划顶层设计。

希望通过该实践项目分析,为其他城市地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摘要:本文以深证市龙岗区为例,归纳总结保障性安居工程筹集建设的若干现状问题,提出筹集路径创新方式包括:跨地新增用地供给,探索多种供给模式;放宽“工改保”申报条件,适当简化项目流程;用地审批权限下放,加快回收利用进程;调整棚改项目地价政策,加强规划顶层设计。

希望通过该实践项目分析,为其他城市地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保障性安居工程;筹集建设;现状问题;路径创新0引言一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必然是安居乐业。

尤其安居是乐业的前提,解决住房问题不仅为社会平稳发展和经济稳健前行奠定坚实基础,也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贾瑞彪.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分析与思考[J].建筑经济,2021,42(S1):317-321.]。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被赋予 “民生幸福标杆”的战略定位[何立峰.支持深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J].宏观经济管理,2019(11):1-2+6.]。

其中,针对深圳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

”深圳应当围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 的定位,优化住房用地供应机制,构建“住有宜居”的住房保障体系[王丽艳,季奕,王振坡.我国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与创新发展研究[J].建筑经济.2019,40 (04):26-32.]。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3年北 京 某 区 保 障 房 开 工 和 竣 工,数 据 显 示 71%和19%的开工定向安置房和公租房中有小部分未 能按期竣工,只有1%和9%的开工经济适用房和限价 房在竣工期间超标完成,分别达到4%和22%。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
作者简介:赵金鹏(1988-),男,汉族,北京人,本科,研究方向:房地产。 90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第 24期
院为推动科学 发 展,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以 及 保 障 和改善民生采 取 的 重 大 举 措,而 推 动 保 障 性 安 居 工 程 建设的实质是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国务院办公 厅 关 于 促 进 房 地 产 市 场 健 康 发 展 的 若 干 意见》指出要 适 应 工 业 化、城 镇 化 快 速 发 展 的 要 求,加 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解决城市低收入、棚户区住房 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能够做好住房困难家 庭 的 “托 底”工作,可以 缓 解 群 众 的 实 际 困 难,使 人 民 共 享 改 革 开放的发展成果。强化地方人民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 发展的职责,完善市场监测分析机制,并采取适当的经 济、法律手段,如 差 别 化 贷 款 利 率、合 理 调 控 税 率 和 土 地供应等政策,提 高 房 地 产 市 场 价 格 调 控 措 施 的 有 效 性,调节收入分配关系,鼓励 普 通 商 品 住 房 的 合 理 消 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当地整体的房地产价位,抑 制投资和投机住房需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合理控制 当今社会房价 过 快 上 涨 的 趋 势,从 而 促 使 房 价 保 持 在 合理化水平,能 够 最 大 限 度 缓 解 社 会 矛 盾 和 人 民 群 众 的资金压力,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建议

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建议

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建议作者:徐静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05期摘要: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政府运用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组织建设以实际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建设工程,它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等。

关键词:保障性安居工程;问题;成因;建议中图分类号:TU113.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一、保障性安居工程现状1995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开始,保实施障性安居工程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一种手段,作用是调控住房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目的是逐步缓解居民住房困难、不断改善住房条件,加快城镇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进程,促进城镇住房建设。

实行政府扶持、单位支持、个人负担的原则,要以大中城市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2011年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为标志,确立了逐步形成可持续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安排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加快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

落实确保用地供应、增加政府投入、规范利用企业债券融资、加大信贷支持和税费减免政策方面的政策支持,对提高建设和规划管理水平及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纳入地方政府责任考核目标管理。

保障性安居工程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资金筹集渠道基本确立,改善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一)地方政府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重视不够。

由于现行住房保障政策都是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的,虽有一定效力,但未形成法律制度约束。

工作中,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地方政府未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纳入地方政府建设规划,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目标和措施,大多是为应付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取得国家政策补贴,保障性安居工程缺乏在调查基础上的统一规划,地方政府对应保家庭、居住条件、住房需求,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有能力保障到什么范围、什么程度,基本上没有清晰思路和具体措施,缺乏利益调节和退出机制,导致保障政策不健全、保障对象不明晰、保障范围不确定。

保障性安居工程整改方案

保障性安居工程整改方案

保障性安居工程整改方案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指政府为解决城市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提供低价、廉租、公租等各类适度住房的工程。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逐渐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需要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其效率和质量。

首先,应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的宣传和推广。

政府需要切实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的宣传力度,向广大群众普及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要求,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并积极参与,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整体效果。

其次,要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规划和监管机制。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初期,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可行性和合理性。

同时,政府应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处理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和纠纷,确保工程质量。

第三,要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投入和管理。

政府要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的充足和及时到位。

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和监控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测和分析,防止资金被挪用和浪费,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第四,要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标准。

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要符合相关的安全、环保和舒适性标准,确保住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同时,要注重住房的人性化设计,满足住户的不同需求和生活习惯,提高住房的居住质量。

第五,要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政府要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使用情况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住房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问题,对住房的维修和维护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确保住房能够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六,要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社会扶持力度。

政府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住房困难群众的教育、就业和医疗等方面的扶持,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同时,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发挥其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杭州市为例周刚华贾生华朱文斌裘国平2013-05-10 09:20:16 来源:《中国房地产》综合版2013年第04期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当前,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等。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的重大举措,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文件,旨在全面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和规范保障性住房管理。

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本文就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杭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杭州市构建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拆迁安置房等“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了一大批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住房保障成效较为显著。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杭州主城区经济适用住房累计开工931.66万平方米,累计竣工776.93万平方米,累计推出房源557.81万平方米,惠及68288户家庭,占2011年底主城区家庭总户数的10.01%。

主城区廉租住房累计建设32万平方米、约6200多套,已竣工交付14.58万平方米、近2700套,累计保障10586户,占2011年底主城区家庭总户数的1.55%。

主城区(不含萧山、余杭)公共租赁住房已累计实现开工223.03万平方米,实现竣工65.21万平方米,累计推出房源8513套,占2011年底主城区家庭总户数的1.25%。

杭州市在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同时,还积极进行危旧房改善,截至2011年底,杭州市区危旧房改善累计实施177万平方米,累计惠及3.5万户原住家庭,占2011年底主城区家庭总户数的5.13%。

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带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市民幸福感日益提升,使杭州成为“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10多年来,杭州市政府不断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制度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保障体系不够清晰杭州从原来“六房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到目前的“四位一体”体系,由于不同种类的保障性住房依循的政策和分配制度不同,在缺乏住房保障顶层设计下,形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源整合的体制障碍,普遍感到资金打通使用难、政策打通难。

目前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体制大多出自于三种导向:一是目标导向,即按照上一级政府布置的任务或本级政府安排的计划来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期达成既定的目标;二是问题导向,即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不断完善现有政策或推出新政策以解决问题;三是操作导向,即在合理性和操作性之间更倾向于操作性,以建立更具有操作性的建设管理体制。

在这三种导向的影响下,现行的体制总体上说是自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构建起来的,在解决细节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整个体制的系统性存在明显的缺陷。

2.保障需求不够明确目前,杭州市建设部门在编制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计划主要参照以下依据:一是上级部门下达必须完成的年度建设任务,二是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以及市级建设主体主动申报的年度建设计划,三是各项目用地、前期等实际情况。

上述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计划参照依据都是从建设部门角度出发,没有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即从需求角度出发来建设保障性住房,导致按照计划建设的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给与需求相脱节、资源缺乏统筹性等现实问题。

从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单位访谈来看,实际工作中存在保障安居工程供给与需求相脱节,从而造成一些保障性住房空置的情况。

3.规划管理缺乏保障杭州市虽然出台了《杭州市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用地做了总量要求,但由于与城市规划衔接不够和形势变化较快等原因,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一是保障对象动态变化,缺乏科学预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对象的规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且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优化调整当中,因此难以对保障性住房的规模进行中长期的科学预测,无法指导保障性住房在空间用地上的安排。

二是体制尚未理顺,规划权威性有待加强。

目前萧山区、余杭区规划编制、管理、审批等基本由区一级实施,在规划的衔接和实施方面存在协调难、落实难等问题。

例如,2006年在杭州市居住区发展规划中确定的萧山区、余杭区各有2平方公里的保障性住房区块用地至今未有实质性启动。

三是主城区用地紧张,副城组团建设缓慢。

随着主城区发展的成熟,可开发建设的用地空间愈来愈紧张。

相对于主城区,副城组团设施配套建设不够,区域用地条件,交通、市政配套建设等实施缓慢,难以达到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基本要求。

另外,由于杭州市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量大,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存量少、指标缺、征地难,更加重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困难。

4.综合配套设施滞后从现场调查情况来看,杭州市绝大多数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选址在城市边缘,如:北景园、三墩都市水乡、丁桥大型居住区等,这种建设模式虽然带动了城市人口空间转移,缓解了城市中心的居住压力,但也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从而影响经济适用住房的有效供应。

通过对市区一些经济适用住房住户的访谈,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不足。

而这些经济适用房小区的规划中已经有城市生活配套设施的规划,如:丁桥大型居住区就正在建设一座三级甲等医院。

这些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保障性住房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不仅会影响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应,还会面临着将来住户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5.项目资金来源单一目前,杭州市大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主要依赖财政调拨和银行贷款来筹集建设启动资金,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2008年6月发布的《杭州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年)》的规定,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资金来源主要包括:(1)按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以上或土地出让金总额的2%以上提取;(2)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3)市、区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特别是保障资金不足的地方,要加大财政预算专项支出;(4)直管公房出售、出租以及拆迁补偿资金的结余部分;(5)社会定向捐赠资金及其他渠道筹措的资金。

在当前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和从紧的货币金融政策背景下,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面临着严重的“融资难”问题。

根据杭州市建委于2012年5月期间开展的摸底调查结果,杭州市主城区共有154个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存在融资压力,总计282亿元融资缺口,其中:廉租住房存在11亿元融资缺口,公共租赁住房存在37亿元融资缺口,经济适用住房存在83亿元融资缺口,拆迁安置房存在151亿元融资缺口。

6.保障模式创新不足现行杭州市保障性住房主要采取的是实物分配形式,这种方式虽然也能有效解决城镇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但在分配过程中难免出现暗箱操作、冒名顶替、依靠裙带关系等问题。

且供给方补贴易产生低收入者聚落,容易导致社会阶层在空间上的分化与隔离。

特别是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划布局,使得收入低的住户被迫搬到郊区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以至于买房后经常出现“东城上班,西城居住”的情形。

这不仅加大了他们的生活成本,而且根据空间失配理论,这些低收入阶层由于远离城市中心的就业机会,将导致更加贫困。

为更加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同时规避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等弊端,杭州市应适时借鉴其他城市经验,逐渐减少政府主导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力度,同时通过购买市场闲置用房或商品住宅来增加住房保障房源,逐步由供给方补贴转向需求方补贴,实现住房困难家庭可根据自己需要就近选房,从而避免了生活不便、来回奔波等困难。

三、完善杭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文件精神,针对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主要对策和建议。

1.明晰住房保障体系为了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要求,更加明确杭州市保障性住房的内涵,体现杭州城市特征和个性,杭州市应及时起草并颁布实施《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进一步明晰杭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体系结构,明确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标准和内涵,形成统一和协调的政策体系和执行机制。

为了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建议从立法层面对住房保障的惠及对象、供应标准、资金来源、运作方式、工作机构、保障措施、惩罚条款等进行严格界定,赋予住房保障建设和管理部门相应执法权,成立执法机构,落实属地管理,完善多部门联合查处机制。

2.加强保障需求研究科学、合理的保障性住房需求调查和预测是建设单位制定住房保障规划的依据。

为此,杭州市要改变以前按照上级指标进行建设的被动情况,要加强保障性住房需求研究,科学编制住房保障年度需求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年度供应计划。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专业研究机构,及时启动杭州市保障性住房需求情况调查,建立预测模型,按照分区域、分类型要求,建立住房保障需求调查分析档案和数据库,为安排今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类型、规模、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建议及时修订和编制杭州市住房保障规划,明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空间布局、配套市政设施建设等内容,并与土地供应计划做好衔接。

市建设部门要根据全市住房保障年度需求计划,合理编制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计划,具体落实到相应的地块和项目,并向社会公布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开工和竣工情况以及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方式、建设总套数等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

3.强化土地储备管理由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报批环节多、周期长,尤其是在用地选址、土地征用、房屋征迁上的工作进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提前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储备并落实到具体地块。

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储备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应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要提前做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房屋拆迁等前期工作,确保及时供地。

国土资源部门要开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