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结硕果 产业升级待时飞
强化科技支撑 助推科学发展 玉田县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
条 创 新 驱 动 、 内生 增 长 的 发 展 之 路 。 目前 ,全 了3 实 用 新 型专 利 ;海 贺胜 利 印机 生产 的 瓦楞纸 项
县 共 有 国家 高 新 技 术企 业 4 。2 1 年 ,全 县完 成 专 用 模 切 机 、通 用 自动 模 切 机 等 产 品 先 后 获 得 1 家 00 0
际先 进 的 切 割 锯 片 ,使 企 业 逐 步 发展 成 为 亚 洲 最
近 年 来 , 玉 田 县 把 科 技 创 新 作 为 调 结 构 、 转 大 的制 锯 企业 ; 元 创 印刷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采 取 光机 方 式 的 重 要 举 措 , 以 项 目 建 设 为 载 体 , 以 科 技 招 电 一 体 化 技 术 , 自 主 研 发 的 扑 克 牌 自动 分 切 分 拣 商 为 抓 手 , 不 断 增 强 企 业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 走 出 了 机 , 精 度 高 、 速 度 快 , 处 于 国 际 领 先 地 位 , 获 得
研 发 机 构 , 3, 采 用 光 机 电 一 体 化 、 数 字 化 等 先 尤 其 是 充 分 发 挥 毗 邻 京 津 的 区 位 优 势 , 依 托 京 津 9极 进 技 术 , 研 制 开 发 了 一 批 填 补 国 内 空 白 、 具 有 国 两 地 的 智 力 资 源 , 加 强 同 京 津 地 区 的 技 术 融 合 和
技 术 创 新 投 入 23 亿 元 , 实 现 高 新 技 术 增 加 值 19 项 国 家 专 利 , 两 次 填 补 国 内 空 白 , 产 品 性 能 达 到 .5 .4
亿元。
国 际 同类 设备 先进 水 平 。
一
、
引 导 扶 持 , 努 力 提 高 企 业 自主 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_上海“低空经济”蓄势待飞
作为新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低空经济正成为我国聚力发展的产业“新赛道”。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空域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近年来,相关领域应用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通过对低空空域这一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转化,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资源,成为我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在《关于推动开展低空空域利用,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中建议,国家部委加大对地方相应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在安全基础上建立地方低空空域专业运行服务中心,提高低空空域上海“低空经济”蓄势待飞文 丁乙乙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这是“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指出,今年将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
上海作为在全国率先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在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过程中,立足顶层设计,聚焦人才和供应链优势,联动长三角区域,展开“未来空间”系统布局,为低空经济腾飞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而面向未来,上海又将如何紧扣范式创新,加快新兴产业颠覆式发展?低空经济长产业链条包括了新的航空器制造、开放的低空空域飞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保障,随之产生了新的低空服务产业。
这不仅需要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还需要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更需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2022年9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共建和谐美好家园——成都分院科技扶贫取得阶段性成绩
余 元 , 同时 制 订 了 《 定 向扶 贫 资 金 管 理 办 法 ( 试行 ) 》 ,用 以
对 口定点扶贫工作的通 知》( 川委办 ( 2 0 1 2 )1 2号 )精神 ,
中科 院成 都 分 院 依 托 中 国科 学 院科 技 、人 才 优 势 ,联 县 包 村
规 范募集 资金 的管理 ,确保扶贫资金使用规 范、安全 。
业 ,助 推开 江 经济 追赶 跨 越 ,实 现 县域 经济 社 会创 新 发展 。 2 . 2以项 目为纽 带,有机结合帮扶与科技合作 进 一 步 推进 深 化 院 、地 与 企 业 的三 方 合 作 ,以 中科 院 为 技 术 支 撑 ,充分 发挥 企 业 在 科 技 合 作 中 的 主 体 作 用 ,积 极争 取 并 开 展 了 以下 项 目:
“ 优 质 水 稻在 开江 县 种 植 调 研 ”在 开 江 结题 。
( 3 )“ 年产 5 0 0 0吨高纯度低聚果糖关键技术开发及产 业化 ”项 目,获省科技 型中小企业早期科技创新省级扶 持资 金2 0万 元 ( 川财教 ( 2 0 1 3) 3 3号 ) 。 ( 4 ) 科技支撑 计划项 目 “ 油桐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工艺集 成与应用 ”获批支持资金 2 0万元 ( 川财教 ( 2 0 1 3) 1 8号) 。
工作扎实推进 ,对 口扶贫工作有序展开 。
1 主要 成效
扶贫工作开展 以来 ,成都分 院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根据
“新质生产力”主题征稿
“新质生产力”主题征稿
佚名
【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
【年(卷),期】2024(41)11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以科技创新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及其作用发挥——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2.核心词/“新质产力”:由“智”及“质”,从盛会看“新质生产力”
3.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4.新质生产力成“老区”崛起新引擎江西赣州发展新质生产力观察
5.发展安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谈安防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驱动,四翼齐飞,长治市全面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取得新成就
全省上 下特别是 各级领 导干部 ,一定要把握形势、提高认识 ,牢 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刨新就是谋未来 的理念 ,努力走 出一条具 有云南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具有云南特色的自主创新 之路如何开辟?
秦光荣认为:必须确立一个主体 、壮大一支队伍、促进一个 转化 、
必须坚持稳定支持与竞争择优相结合 ,加快完善多元化、多层 次、多渠 道的科技投 ^ 体系。
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 四个翻番 ” 乡居 民收入 “ 、城 两个倍增”战略 目 标以来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召开的规格 最高的一次有关科技主题 的大会。 云南省委书记秦 光荣用一个 多4,- ' 的时间,论述 了新形势 、新任 o r d 务下对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及云南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部署。
走 }) 日 艮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 网
略性、关键性问题 ,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以科学技术的突破带动经济社
会发展的大跨越。
科 技驱 动 ,四翼 齐 飞 , 治 市 全 面 长 推 进 国家 可 持 续发 展 实 验 区取 得 新 成就
长治市长子县 方兴农业科技园的智能温室大棚 内,第三茬 3 0多 0 万株小 白 菜苗 已 经育成 ,待移苗麦茬地。在这个上万平米的现代化温室 里, 一年 四季不间断育苗,直接为长子县近 2 万亩蔬菜产业提供优质 O 苗 2 0 多万株 。而中国 “ 00 神天”组合体内,航天员进行体能锻炼的太 空自 行车也是由长治奥瑞特公司提供。 从农民的菜园子 ,到航天员 的太空训练器材 ,都显示 出长治市高 科技产品越来越多 , 越来越好。近年来 , 长治市连续七 次被授予全 国科 技进步先进市 ,并先后获得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 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塌 、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 沛 等荣誉称号,特别是 2 1 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桂冠 , 为山西省 0 1 成 唯~获此殊荣的城市。全市上下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 区建设 ,以科 技创新 为核心驱动 , 在产业结构调整、民生质量提升 、生态环境优化 、 社会环境改善 四个方面实现 了新的突破 ,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中部资源型
科技创新结硕果
推进 和 完善 国家 创新体 系 建设 不 仅 是 我 国科技 事业 发 展 的 必 然要 求 ,也 是 深 化科 技 体制改 革 的 目标 之 一 。 近 年来 ,
国家创新体 系建设进 展 顺 利 , 使得企 业 在技术 创新 中的主体地 位越 来越 稳 固 , 对 科技进 步和 经 济发 展 的推 动作用 愈发
年 号 召 “ 向科 学 进 军 ” 、 19 7 8 年 全 国科学 大 会之 后 , 中国 科技 事 业 发 展 进 程 中第三 个 重 要 里 程 碑 。 改 革开 放 3 0 年 来 ,
我 国 的科 技 事业 蓬 勃 发 展 , 科 技 实 力持 续 增 强 , 自主 创新 能 力稳 步 提 高 , 相继 取 得 了一 系 列 举 世 瞩 目的 科 研成果 , 有
肩 负起伟 大 的 历 史使命 , 贯彻落 实科学 发 展 观 , 不 断 加 强 自主 创新 , 就一 定 能加 快 推进 科技 成果 的 转化应 用 , 加 速 推
动产业 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 为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 、 确保经 济平稳较快发 展 、 促进社会进步和谐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
本刊编辑部
系统 正 式 启用 , 首款 6 4 位 高性 能通 用 C P U 芯 片 问世 。 在生 物科 学 领域 , 解决 了亿 万 人 吃 饭 问题 的 杂交水 稻技 术取 得
重大突破 , 首次 完成水 稻 基 因 图谱的绘 制 , 完成人 类基 因组 计划 的 1% 基 因绘制 图 , 首次 定位和 克隆 了神经性 高频耳
”
五号 、
神 “
舟”
六号和
神 舟 “
”
七号载人航天 飞行的 圆满成功 ,
实现 了载人 航天 工 程的重 大突破 ;
从“制造”到“智造”,一场产业转移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
从“制造”到“智造”,一场产业转移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24年第04期产业转移转出新活力推动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途径。
这些年,受沿海地区用工用地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一段时间以来,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
产业转移并非一蹴而就,怎么才能“转”得好,“转”得有成效呢?一起来看几个地方的产业转移故事。
周劲松是湖南桂阳一个家具企业的负责人,企业坐落在县里的“桂阳家居智造产业园”内,以生产实木家具为主,如今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湖南桂阳县某家具企业负责人周劲松:以前做油漆这道工序大概15天,现在五六分钟就可以搞定。
周劲松所说的“以前”是指他在广东东莞开办家具企业的时候。
周劲松是桂阳县本地人,1996年大学毕业后,南下到广东发展,一直在家居行业摸爬滚打,后来企业越做越大。
随着家居产业发展迅速,用地需求也越来越大。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开始建设,作为制造业立市的东莞,要培育电子信息制造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但是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像家居这样的传统制造业用地成本也不断上升。
湖南桂阳县某家具企业负责人周劲松:家具产品占地大,比其他类型企业用地面积都要大,很多企业租厂房,场租非常贵。
在广东,像我们这种企业是拿不到地的,能拿到地的都是些信息技术类“轻生产、小空间”的工业上楼企业。
所谓“工业上楼”是指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生产的新模式。
当时,东莞就在推动工业上楼,利用“向上”空间发展新产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周劲松这样无法“上楼”的传统制造企业就要主动寻求转移之路。
其实在东部沿海地区,很多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普遍都面临同样的发展困境,而破解这一困境的途径就是产业转移。
这样的产业转移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2024年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 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科技创新的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和合作机会。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战略规划
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效率。
政策解读
政策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和支持方式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指导。同时,政策还鼓励企业、高校 和科研院所等加强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地方政府配套措施及实施效果
地方政府配套措施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 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设立农业科技 创新专项资金、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 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
THANKS.
与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01
02
03
04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 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
智能化、精准化农业装备与设 施快速发展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 农业模式受到重视
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 日益频繁
国家战略需求与政策支持
0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 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02
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 农业产业升级
区域化节水灌溉模式推广
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作物需水特性,推广适宜的节水灌溉模 式,促进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通过推广科学施肥、生物防治等技术,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科技为农民致富插上了“翅膀”
门、 龙头企业 、 科技人员与农村党支部 、 种养协会 、 农村 党员 示范户 、 个体养殖 大户结成帮扶对子 8 0 0 多对 , 帮 助 结对 户解决 生产 、 活 、 工 、 生 加 销售 等方 匾的 问题 。 二是 开展 “ 平台建设 行动” 。进一 步完善 了“ j农 lO l” 服务 平 台和张华 、 白水 等 3 个 乡镇科 技 信息 服务 网 5 点 。三是开展“ 科技下乡行动” 。共组织开展科技下乡 活动 3 0 0 多次 , 向群众发 放科技 资料 近 86 份 , 受 .万 接
范村 , 持 了350 扶 0 多户技 术示范户 , 让农 民在 家门 口
就能对接到“ 面对 面” 的技术培训 。
此外 , 2 0 年开始 , 从 08 旺苍县投入近 2 6 5 万元建立 了 15 0 个农村 党员干 部培训课 堂 , 断完善农 村科技 不 服务体系 , 利用科技课 堂大量 培训农业科 技骨干 队 并 伍 , 步提高农 村科 技水平 。到 20 年底 , 逐 09 旺苍 县教 学点分 别举办 了3 0 0 多期农村党员 干部实用技能培训
双汇 汶水蚕 桑栽培 , 权 、 门 、 龙 等 1 个乡镇 “ 五 木 化 8 无
旺苍县 2 0 年 以来 , 真组织 开展 “ 村科 技 引 06 认 农
领 ” 动 : 是开 展 “ 对 共 进 行 动 ” 活 一 结 。组 织 有 关 涉农 部
公 害茶 叶生产” 宋水优质 卡 柑示 范 , 阳优质 布朗李 , 韭 南
“ 技 课 堂 ” 升 农 民 素 养 科 提
织部分养 蚕大户到外地 参观学 习种桑养 蚕先进技术 , 购买蚕桑种植 管理技术 书籍 , 办种桑 养蚕技术培训 举 班, 无偿将技 术传授 给农户 , 使农 户坚定 了种 桑养 蚕的
创新永无止境(分层作业)(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2《创新永无止境》同步习题一、基础训练——知识检测(共12小题)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以下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成就的有()①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②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任务完美收官③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划分为6级④C919大飞机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分析】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表现在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任务完美收官,C919大飞机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_____是第一生产力、_____是第一资源、_____是第一动力。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人才→科技→创新B.人才→创新→科技C.科技→人才→创新D.创新→科技→人才【答案】C【分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哥战略,所以C 符合题意;ABD对应与题不符,排除。
故选:C。
3.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
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①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②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④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分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依据教材知识,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错误,经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押广东卷第5题 构建新发展格局(原卷版)
押广东卷5题构建新进展格局1.(2023广东政治高考真题)2019-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状况见下图上图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①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进展②非公有制经济中,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③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④高技术产业是实际使用外资额增长最快的产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推动高质量进展的措施】1.构建新进展格局:推动高质量进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进展格局。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进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②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进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平安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③促进区域协调进展。
深化实施区域协调进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进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④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步扩大规章、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进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⑤总之,我们必需完整、精确、全面贯彻新进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进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进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024·辽宁·模拟猜测)Z镇坚持党建引领,多措并举,乐观探究进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通过做活土地文章、进展特色产业、盘活资产资源、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力促把村集体经济打造成村级进展的压舱石、助推器,强化集体经济工作取得实效。
下列措施符合此要求的是()①建立现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集体经济进展供应动力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夫的土地全部权③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激发集体经济的进展活力④依托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进展产业进展型集体经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4·全国·模拟猜测)为助力实体经济复苏,迈向高质量进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聚焦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2024年科技创新成果更加丰硕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系统在疾病治疗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成功应用 合成生物学:工程化改造微生物,生产可持续能源和化学品 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提高药物发现和疾病诊断的效率
太空科学研究:通过在 太空中进行实验和研究 ,深入了解宇宙的起源 、演化等科学问题
医疗健康:利用AI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交通出行: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送货等新型交通方式的普及 环境保护:利用清洁能源和智能技术改善环境质量 农业科技:利用无人机和传感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PART FIVE
人工智能的伦理和隐私挑 战
生物技术的安全和监管问 题
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前景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和可持 续发展机遇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 成果转化
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思 维
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创新 能力
优化创新环境,促进创新生 态发展
汇报人:XX
月球基地建设取得 突破
近地小行星探测计 划取得重要发现
太空旅游成为现实 并实现商业化运营
生物医药:基因编辑技术、新型疫苗等在疾病治疗和预防领域取得突破。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应用在智能客服、自动驾驶等领域。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航空航天:商业航天公司发展迅速,推动太空旅游、卫星互联网等新兴产业。
储能技术:随着电池 技术的不断突破,储 能技术的成本将进一 步降低,使得储能技 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
用将更加广泛。
太空育种:培育出 抗病性强、产量高 的农作物新品种
科技创新2024年科技创新成果的丰硕年
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领域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 理、计算机视觉等
生物科技:基因编辑、生物制药、 生物材料等
量子科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 量子加密等
太空科技:太空探索、太空旅游、 太空资源开发等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 核能等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 无人船等
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性和影响
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科技创新成果改变了人们的 工作方式,如远程办公、在 线教育等
科技创新成果提高了人们的 生活质量,如智能家居、智 能穿戴设备等
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社会的 发展,如新能源、新材料等
科技创新成果对人类生活方 式的改变是深远的,如人工
智能、虚拟现实等
对全球科技格局的影响
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了全球科技格局的变革 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 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了全球科技合作的加强 科技创新成果对全球科技人才的流动产生了影响
推动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成果 可以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成 本,促进经济
增长。
提高生活质量: 科技创新成果 可以改善人们 的生活质量, 如医疗、教育、 交通等领域的
创新成果。
促进社会进步: 科技创新成果 可以推动社会 进步,如环保、 能源、安全等 领域的创新成
果。
增强国家竞争 力:科技创新 成果可以提高 国家的科技实 力和竞争力, 为国家的发展
环境影响: 科技创新 成果可能 对环境产 生影响, 需要关注 和解决
伦理问题: 科技创新 成果可能 引发伦理 问题,需 要关注和 解决
安全挑战: 科技创新 成果可能 带来安全 挑战,需 要关注和 解决
国际竞争: 科技创新 成果将加 剧国际竞 争,需要 关注和应 对
2024年全球农业科技取得丰硕成果
农业科技应用现状
智能农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 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 细化管理
农业机械: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 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机植保等,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生物制药等 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作物抗 病性、产量和品质
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原理,实现 农业可持续发展,如绿色防控、有 机农业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农业大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农 业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农业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农业生 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性
农业智能装备
智能农机:实 现自动化、智 能化的农业机
械设备
智能灌溉系统: 通过传感器和 数据分析,实
现精准灌溉
智能温室:利 用物联网技术, 实现对温室环 境的实时监控
未来农业科技应用前景
智能农业: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生物技术:通过基因编辑、生物工程等手段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抗虫性、抗逆性等 农业机器人:开发用于农业生产的机器人,如采摘机器人、植保机器人等,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物联网: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
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生物农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智能农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 农产品质量
农业信息技术
智能农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和产量
农业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控制器 等设备实时监测和调控农业生产环 境
可持续农业实践
智能农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业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省科技厅 强化脱贫攻坚科技支撑
时政•新闻湖北科技特派员在行动省科技厅强化脱贫攻坚科技支撑通讯员/丘剑山 记者/柯文翔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 攻坚全面收官之年。
湖北省科技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 府关于坚决打赢全省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的有关要求,坚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示范、科技服 务、人才培养为特色的科技扶贫模式,为确保如期全面 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不断提升产业扶贫造血能力聚焦科技助力产业扶贫,强化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 “造血”功能,保证脱贫人口获得持续性的财产收益。
2016年以来,湖北省科技厅共实施科技精准扶贫专项项目 145个,经费4650万。
通过项目实施,打造100余个“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科技”模式的科技扶 贫示范基地,转化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培训了一批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2020年,继续实施1000万元的科技精准扶贫专项,支持2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新品种 试种、新技术示范等幵展科技产业扶贫。
不断加大科技服务扶智力度落实“百县干镇万人工程”,促进省、市、县三级 26 HUBEIPICTORIAL脱贫攻坚厅局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协调推进,全省每年在服务的各级科技特派员5000名以上,“三区”科技人才400人以上,实现全省37个贫困县科技人才帮扶全覆盖。
目前,湖北省科技厅已完成2020年新一轮的省级科技特派员(535名)和“三区”科技人员(427名)的选派工作,继续在脱贫攻坚一线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普及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贫困地区科技创新创业骨干培训力度,今年已如期完成100名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线上线下双创培训。
不断优化贫困地区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创业平台培育、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
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以技术入股等形式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推进贫困村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去年,“三区”科技人才和各级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1025个。
2024年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见效
推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 增长。
提高生活质量: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延 长寿命。
解决社会问题: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增强国家竞争力: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维护国家安全。
用
风能:新型风 力发电技术的
研发和推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动汽车:电 动汽车技术的
发展和普及
储能技术:新 型储能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
嫦娥五号成功登月 并返回地球
火星探测器成功发 射并着陆火星
空间站建设取得重 要进展
北斗导航系统全球 组网完成
医疗健康:智能医疗设备、远程医疗、个性化医疗等 教育:在线教育、智能教育、虚拟现实教育等 交通: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系统、共享出行等 环保:绿色能源、环保科技、可持续发展等
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
高等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企业研发部门:如华为、阿里巴巴等
政府资助: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
国际合作:如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中欧科技创新 合作等
创新创业大赛:如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球创新创业大赛 等
自动驾驶汽车:实现无人 驾驶,提高道路安全
人工智能:更加智能化,自 主学习,人机交互
区块链:去中心化,安全透 明,广泛应用
量子计算:超高速计算,解 决复杂问题
生物科技:基因编辑,精准 医疗,生物制药
加强政策支持, 推动科技创新成 果转化
加强产学研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产 业化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科技创新能 力
加强国际合作, 共享科技创新成 果
2024成就非凡
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加强与其 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升自身竞争力
扩大国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 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国际人才培养和交流,提 高团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稻壳学院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抓住机遇
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 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 支撑
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为 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空间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企业 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 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
更多机会
应对策略
保持积极心态,勇敢面对 挑战
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
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 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7%左 右
科技成就
人工智能: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得到 广泛应用。
量子计算:2024年,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为未来的计算能力打开了新的篇章。
5G网络:2024年,5G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规模商用,为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寻求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01
2024年的发展前景
经济发展前景
经济增长:预计 2024年经济增 速将保持在较高 水平
产业结构优化: 新兴产业将加速 发展,成为经济 增长的重要动力
创新驱动:科技 创新将推动产业 升级和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各地区将加强合 作,实现优势互 补和共同发展
科技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5G技术: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数据传输,推动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领域的突破,为人类健康和医疗事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新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更广泛应用,助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科技赋能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科技赋能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科技赋能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网络经验脱贫攻坚科技扶贫专项实施以来,我市坚持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产业提质增效为导向,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大力推广“基地带动、创业拉动、产业培育、智力服务”科技扶贫模式,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效益一是强化项目支撑。
围绕中药材、茶叶、核桃、生态养殖等扶贫产业,持续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主动向上对接国省重点科技扶贫项目100余个,实施重点项目工程75个,投入专项资金规模6994万元,间接撬动社会投入资金近1亿元,为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引进优良品种。
推广中药材“皖楼9号”、茶叶“三花1951”、畜禽“伊拉兔”等优质高产新品种80余个,开发“金山红茶”“高观茗香”“核桃蛋白粉”等科技创新产品20余个,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经济作物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
三是普及先进技术。
引进转化“无雨恒温垄肥”“茶叶生物防控”“小杂粮渗水地膜波浪式穴播”等惠农新技术160余个,在原产业培育技术路线基础上开发新工艺30余条,农业耕地的利用率、产出率提升约30,科技引领贫困户增收致富效益充分发挥。
二、三方带动引领,深化利益联结一是基地带动。
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开发”原则,在集中连片贫困区域打造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已建成科技扶贫示范基地10个,核心示范区7万余亩,创造就业务工岗位10000余个,直接带动3.12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是园区带动。
推行“大园区+小业主”经营模式,“大园区”统筹资源、搭建平台、招引项目,“小业主”多元发展、延伸链条,优势互补促进多元增收。
目前,入园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分别达156家、1092家,吸引种养殖大户、创客等“小业主”2500余个,年产值达5.8亿元。
三是企业带动。
健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市域内60余家中小科技企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企业务工、入股分红、产业发展实现致富增收。
年度总结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年度总结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19年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和丰硕的成果。
在各个行业都可以看到创新技术的应用,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对2019年科技创新领域的总结和回顾。
一、人工智能领域在2019年,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纪元。
不仅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和便利。
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不仅汽车行业迎来了技术的飞速发展,还有许多创业公司涌现出来,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此外,人工智能还在医疗诊断、金融风险评估、智能家居等领域展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
二、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2019年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将传感器和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和数据的实时传输。
这为智能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工厂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以智能家居为例,物联网技术使得家庭内的设备能够自动识别和响应居民的需求,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电,实现对家庭环境的智能调控,提高了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三、生物技术2019年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基因治疗和疾病预防的发展。
此外,生物制造技术的发展也为药物研发和生物材料生产提供了新的路径。
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治愈一些遗传性疾病,为患者带来希望。
此外,生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为人体组织修复和再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四、新能源技术在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背景下,新能源技术在2019年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和改善环境状况,还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支撑结硕果产业升级待时飞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产业既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一个朝阳产业。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中药材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了借全省科技支撑中药产业行动启动仪式在我县举行的强劲东风,因势利导推进我县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此就我县中药材产业现状、科技支撑作用及产业战略构想作简要汇报。
一、产业现状及态势分析我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拥有中药材品种资源657种,其中植物类608种,动物类40种,矿物和其它类9种。
常年进入市场交易品种163个,其中属于珍稀药材7种,道地药材24种,大宗药材54种,引进栽培22种,家野兼有的25种,家种家养的31种。
近年来,我县中药材产业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中药材生产迅猛发展。
到2010年,全县的中药材分布面积共有200万亩,人工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5.4万亩发展到今年的8.2万亩,种植品种36个,种植产量3.73万吨,全县中药材种植收入达到4.3亿元。
几个主导品种中,茯苓达到1.1万亩,天麻3500亩,金银花1万亩,苍术6500亩,桔梗5700亩,百合1500亩。
全县12个乡镇以及4个国有林场都种植有中药材。
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九资河镇,总面积有15000余亩,产量7655吨,收入1.53亿元,占农业收入70%以上,年人平药材收入3780元。
发展较快的乡镇是平湖乡、匡河乡和三里畈镇。
平湖乡,2008年药材种植面积2200亩,产量841吨,收入761.5万元,2010年发展到5639亩,产量1835吨,收入1891万元。
分别比2008年增加3439亩、994吨、1219.4万,增幅分别达156.3%、118%、181.6%。
匡河乡2008年以前药材种植几乎是空白,2009年科技局与农业局在莲花林村试种百合成功,2010年春季在四口塘、文斗河推广种植了200亩,秋季亩平收入达到6000多元,现在已幅射带动了茶园、蒙蒙山等6个村,连片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茶园村十三组农民汪东民一家就种了32亩。
三里畈镇太平桥片区8个村2010年新发展金银花连片种植基地1200亩。
二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2011年我县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价格全面大幅度攀升,以几个主要品种为例:茯苓(潮苓)由06年的4元/公斤上涨到14元/公斤;天麻由08年的14元/公斤上涨到40元/公斤,最高的达到了70元/公斤;金银花由09年60元/公斤上涨到120元/公斤;苍术由08年的28元/公斤上涨到40元/公斤;桔梗由07年的2.4元/公斤(鲜根)上涨到8元/公斤;百合达到7元/公斤。
亩产收入随之大幅度增长:茯苓16800元,天麻60000元,金银花15000元,苍术6000元,桔梗8000元,百合7000元,当归7000元,柴胡3000元。
全县中药材种植收入过万元的8500户,过5万元的826户,过10万元的220户,过30万元6户,过100万元2户。
九资河镇九资河村,只有4个村民小组,145户,640人。
2010年种植茯苓、天麻、苍术、灵芝等药材收主480余万元,人平达到7500元。
九资河镇罗家畈村396户,有365户种药材,2011年的药材收入过万元的有330户,过3万元的150户,过5万元的70户,过10万元的30户,过100万元的1户,全村户平药材收入2.5万元。
三是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
药材种植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全面激发了农民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热情。
全县出现了农民工纷纷返乡种植中药材的可喜局面,茯苓专业村九资河村、天麻专业村罗家畈村、邱家垸村、唐家畈村外出务工农民全部返乡种植药材。
通过典型的影响和带动,全县各地掀起了发展药材生产的热潮。
平湖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三里畈金银花科技示范基地的建成,带动周边近5000农户种植金银花,全县近百个村,千余名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基地参观学习,大面积引种金银花。
“天麻大王”方永贵2010年种植、经营天麻收入过100万元,成为全县学习的榜样。
邱家垸村天麻种植大户方卫东自己种植天麻致富后,到白庙河乡潘家垸村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带动13个农户种植天麻,户平收入达3万元,低保户李佑林分得1.3万元后,喜极而泣,逢人便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多钱,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钱”。
四是产业化经营初具雏形。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中药材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
全县有食为天药业、宏源药业、楚天舒药业等七家企业从事中药饮片、保健饮品和中成药的生产,年加工能力达到2.2万吨,年加工量1.3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与我县有药材贸易关系的大型工贸企业有津村公司(中日合资)、北京同仁堂、湖北劲酒、宛西药业、贵州神奇等6家,与我县有药材贸易关系的大型专业市场有安徽亳州、江西樟树、广东清平、湖北李时珍等7家。
全县已成立中药材生产合作经济组织15家。
全县建有百亩以上连片核心示范基地9个,九资河的茯苓、天麻基地,平湖、骆驼坳、三里畈、凤山金银花基地,匡河百合基地,青苔关苍术基地,平湖古羊山杭菊基地,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幅射带动作用明显。
全县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五是种植技术不断提高。
为了促进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科技、农业部门组织的药材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各涉农部门和经济合作组织共同参与的技术服务体系。
科技局和农业局以湖北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农广校为阵地,以科技直通车为平台,近两年共举办现场培训200多场,培训药农2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份。
先后聘请湖北中医学院王克勤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边银炳教授、津村公司大岛博士等专家,来我县传授茯苓、天麻、金银花等大宗药材的种植技术。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种植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药材种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六是品牌优势日益彰显。
我县是全国首批命名的唯一的“中国茯苓之乡”,“九资河茯苓”从1872年起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及欧洲各国,被国外客商誉为中药珍品;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确定为出口免检产品;1957年被定为全国茯苓外贸出口基地;1985年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定为茯苓生产基地;1995年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定为全国茯苓重点生产基地;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被省政府列入湖北重点支持发展的四大药材品种之一。
目前全国其它茯苓产区纷纷借助“九资河茯苓”品牌提高其经济效益。
罗田天麻由于独特的气候及地理环境,品质一流,其价格高于全国各大药材交易市场的价格。
苍术,是罗田著名特产之一。
素有“英桔罗苍”之说,日本、韩国等国客商敞开收购,不设数额限制。
我县中药材产业虽然近年发展较快,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和盲目性;二是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三是在资金和技术上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四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五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这些问题日渐成为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的桎梏。
二、科技支撑的成效与不足近年来,围绕中药材产业产业发展,我县科技系统在上级科技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开展了以茯苓为主的系列中药材技术引进、攻关、成果转化和示范工作,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 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
一是选育了一批良种,如“九资河1号”、“九资河2号”,“Z1号茯苓”,这些品种均有结实率高、抗逆性强、产品品质优的特点。
二是申报了两大专利,即“茯苓诱引栽培方法”和“茯苓木接引培育方法”,该专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县的茯苓生产。
三是制订了系列技术标准,主要有《九资河茯苓》、《九资河茯苓质量标准》、《茯苓母种质量标准》(HT-ZJ-ES-009)、《茯苓原种质量标准》(HT-ZJ-ES-010)、《茯苓栽培种质标准》(HT-ZJ-ES-011)、《茯苓肉引种质量标准》(HT-ZJ-ES-012)、《茯苓木引种质量标准》(HT-ZJ-ES-013)、《茯苓个苓质量标准》(HT-ZJ-ES-016)、《茯苓商品分级标准》(HT-ZJ-ES-017)、《茯苓菌种SOP操作规程》等系列标准。
四是开发了一批中药材深加工产品,主要有茯苓酒、桑椹酒、银花露、茯苓多糖胶囊、茯苓块、葛丁、葛粉、灵芝孢子粉及各种药材饮片等。
五是取得了系列研发成果,如“茯苓菌丝提纯复壮”、“茯苓指纹图谱研究”、“天麻有性繁殖”、“灵芝人工栽培”、“板蓝根冲剂生产工艺研究”、“君肾舒产品开发”、“茯苓GAP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羟甲基茯苓多糖生产技术中试”等。
(二) 推广应用了一批先进技术。
一是先后创办了“栗药间作示范基地”、“Z1茯苓良种栽培示范基地”、“茯苓GAP 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天麻有性繁殖试验基地”、“太子参栽培试验示范基地”、“桔梗安全种植示范基地”等多个药材基地,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二是先后印发了《茯苓栽培技术》、《茯苓规范化栽培手册》、《中药材实用技术手册》等书籍3万余册,编印了有关茯苓、天麻、桔梗、灵芝、苍术、柴胡、贡菊等20多种中药材栽培技术资料5万余份,均免费送到农户手中,及时宣传普及了一批药材种植新技术。
三是通过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先后开展了不下100期的药材技术培训活动,受众过万人,培养药材种植能手近千名。
(三) 扶持了一批加工企业。
通过系列中药制剂研发项目扶持了玉竹药业;通过茯苓酒、桑椹酒的生产工艺研发扶持了县天堂泉酒业;通过原料药生产、系列茯苓加工产品、GAP基地建设、中药饮片加工和银花露食药用品开发等,扶持了县宏源、惠涛、天然、食为天、楚天舒、华阳等一批药业公司的发展。
(四) 引进了一家中药材深加工龙头企业。
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县科技局成功引进了国内500强、全国医药企业排名第三、民营医药排名第一、我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九州通医药集团落户罗田园区,加快了我县打造全国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产业园和鄂东地道药材交易集散中心的步伐。
(五) 开展了一系列中药材技术合作交流活动。
通过委托研究、共同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校企面对面交流咨询等形式,组织全县相关企业先后与华中科大、武汉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研究院、华中农大等单位开展了系列校企合作活动。
特别是在去年成立的“湖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新产品开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在8家成员企业中我县占有2席,对提升我县中医药产业水平,促进我们建设中药材产业强县具有深远的影响。
事实证明,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在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是不可替代的,全县各级科技部门和科技工作者所作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我县科技服务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上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在技术的引领方面,对我县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种植主导项目,其品种选优工作严重滞后;二是在技术的支撑方面,全县中药材现有主导产品的技术认证未能与国际规范(基地GAP、加工GMP、经营GSP认证)接轨;三是在技术的推广普及方面,迄今为止,我县中药材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仍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