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九大信息素养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标准引言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能力。
为了确保中小学教师具备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求,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概述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标准。
标准一:基本硬件操作能力- 具备操作计算机及相关硬件设备的基本能力;-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 能够正确连接和配置多媒体设备,并进行简单故障排除。
标准二:教学资源应用能力- 理解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并能根据教学需求进行选择、评估和使用;- 熟悉各类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 具备多媒体教具的运用能力,能利用教学素材进行教学设计。
标准三: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 具备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包括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评估等方面;-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科知识的创新探究;- 具备信息安全与法律意识,能够正确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
标准四:教学管理与评估能力-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管理,包括排课、考勤和学情跟踪等;- 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生评估与测验的能力;- 能够利用教学数据进行分析和反思,优化教学过程。
标准五:教育研究与资源共享能力- 具备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育研究;- 能够参与在线教育社区和资源共享,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
结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各级教育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评估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同时,教师个人也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需求。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
所以当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新者,必然要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增强信息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变化,肩负起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任。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的素质,其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
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只指信息能力,着重于信息的获取、交流、分析、信息检索和评估,是一种理解、发现、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认知能力,已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教师信息素养是一种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素养、多媒体技能、网络运用能力、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等。
二、教师应当具备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环境下,作为当代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信息素养。
1.信息获取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收集各种学习资料和信息,能熟练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在网络时代,除了常规的途径外,教师还可以从互联网获取大量信息。
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庞大、超文本链接、格式多样、良莠并存等特点,因而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对教师信息获取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利用专业网站或利用专题网站进行检索、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利用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浏览的方法、应用分类目录和网络资源指南检索、利用专用搜索软件进行检索的能力;具有超文本阅读的能力和信息鉴别的能力。
2.资源整合的能力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资源的筛选、组合和应用三个方面。
(1)资源的筛选能力能够从大量的资源中剔除无关资源,最后挑选出教学所需要的资源。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状况 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
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状况
受计算机设施、设备所局限 教师自身观念陈旧 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力等。 归根结底就是教师自身的信息能力、
信息素养问题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停留在单独开设的信息技术教育课 上,而应有机地融合到各学科教学中去。在未来社会 中,获取、选择、加工信息也将成为我们的一项基本 能力。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 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 成了如何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 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 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 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 存能力。
结束语
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长期必须坚 持的过程,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 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为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祝大家: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 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 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以 信息技术为先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 更好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学习方式 变革的研究,合理地进行学科教学。
其核心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文 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 维虚拟现实等,充实教学内容,实现教 学方法多样化,真正地使教师充分熟练 地掌握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操作, 进行新的更富有成效的学科教学。
指能够支持信息技术的获取、传递、加 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 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 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 和虚拟现实技术。
信息时代呼唤教师的信息素养
人们在离开学校后仍然需要继续接受教育, 才能适应不 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也才能满足人们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的需 要, 由于人们自我发展是多元化、 多层次的, 一般的正规学校 不能够满足这种需要,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学校、网络学
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以在承担这一切已经成为世界上所有关心教育的人们的一种 共识。 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 大都在围绕这些方面 进行努力。 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引发学习的革命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 人们的学习方式 ,是继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人类学 习的革命。 例如, 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 过程,而代之以按照 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兴趣选择适合 自己水 平和生长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新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 一隔离的语意, 书面符号交流, 而是集声音、 图像、 动画等多种 信息形态的超文本系统, 更有利于学生包括教师对知识意义 的生动构建与拓展、 创新。 同时, 教育也由学校教育的一定时间区段 、 一定场所实施 组织 式转向了没有人学年龄、 没有毕业年龄、 没有一定教学 时间地点,以发展个人个性特长与更新职业技能为目 标的终
科教学的现代技术支撑。 由此可见 , 无论从职业工作的需要 , 还是从一个人进人现
代文明社会的需要来说, 都需要接受信息技术的教育。 信息技 术应该而且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基础教育课 《 程改革纲要(试行)》 提出了六个目 其中之一就是要“ 标, 改变 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 , 倡 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同时, 还强调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 整合, 可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对教师的自 身
信息时代应注重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应注重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作者:夏忠芳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38期摘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新时期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是促进教学改革,使之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基本要求。
要采取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积极探索计算机教学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切实把信息素质的培养落实到整个学校教育中去。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发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对信息化的挑战,我国已确定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同时把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以带动整个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革新。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中的关键性因素,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成为摆在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和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其势汹涌,不可阻挡。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使教育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改变了教学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扩展了教学的空间;更新了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管理的现代化……特别是传统的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受到强烈的冲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各种媒体不仅是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
1、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大地加快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同时,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令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提供的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直至生活方式。
有理由认为信息处理能力将是21世纪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听、说、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
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
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
教师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信息素养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
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 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
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
2、多媒体素养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并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网络素养网络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
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博客或自己制作的网站(页)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
4、课程整合素养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具备把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由于有了前面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一年级学习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对运算顺序的掌握,并且在上节课学习了连写竖式的的写法,实际上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什么难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适当提高了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课本提出的问题。
数字化时代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数字化时代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1. 基本技能:教师应具备掌握基本的数字化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技能,如操作电脑、网络、移动设备、文件管理等。
2. 信息搜索与评估:教师应了解有效地使用搜索引擎,判断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3. 信息处理与分享:教师应能够使用数字化工具处理信息,包括制作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能够进行网络协作和资源分享。
4. 教育应用与创新:教师应具备数字化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能力,推广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化学习。
5. 安全与保护:教师应明白数字化世界中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应保护的重要性,在平时的使用中谨慎对待信息,维护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
6. 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师应具备持续学习、自我调整和不断完善自己信息素养的意识,积极参与数字化教育相关的课程、培训和研讨活动。
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九大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九大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设计和组织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交流和分享等已成为当今教师常常采用,这对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当具备九大信息素养.一、信息获取能力在网络尚未到来之前,教学信息主要是通过教学参考书、报刊、杂志等常规途径获取的.而在网络时代,除了常规途径,还可以大量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庞大、超文本连接、格式多样、良莠并存等特点,因而从互联网获取教学信息对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是要具有信息检索能力.互联网为知识爆炸提供了最好的释放空间,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庞大得难以统计,并且每时、每刻都在高速增加,在如此庞大和快速变化的信息网里,尽管有简单、快捷的搜索工具,要精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也并不是一件易事,确定关键词、二次检索以及搜索式阅读等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
其次是要具有超文本阅读能力。
网络信息的交互性连接一方面使得所需要寻找的相关信息大量呈现,为获取目标信息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源;另一方面却使得网络阅读比较困难,次要的或具有诱惑力的信息常令人偏离目标,造成网络迷失。
所以网络阅读不仅要具有本文阅读中所要求的理解能力,还需要时时把握阅读目标、保持清醒的头脑。
再次是信息鉴别能力.报刊、杂志等传统媒质所发布的信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错误率小、可信度高.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者多元并存,官方的、民间团体的和个人的等都可以随时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出去,因而信息的质量是良莠并存,这对读者的鉴别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读者需要具有判断信息的善与恶、真与伪、优与劣的能力.二、资源整合能力从互联网上获取的教学资源,能否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资源的筛选、组合和应用三个方面:资源筛选能力。
新时代教师的十大素养
新时代教师的十大素养一、专业知识素养在新时代,教师的首要素养之一是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学科知识,并能够把这些知识有机地结合到教学实践中。
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等相关的知识。
二、教育科学素养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学素养,了解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评价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科学知识,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意识与实践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的能力。
他们应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跨学科综合素养新时代的教师还应该具备跨学科综合素养。
他们应该具备多学科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教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多元文化意识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多元文化意识。
他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并能够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传授多元文化知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六、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教师作为社会的培养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
他们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履行职责,关心和关爱学生。
同时,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注重自身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七、信息素养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他们应该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并能够辩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通过提高信息素养,教师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信息支持。
八、协作与沟通能力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协作与沟通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与同事和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而且,教师还应该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九、反思与自我提升教师应该具备反思与自我提升的能力。
以下哪些是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以下哪些是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以下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不仅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还需要掌握各种信息技能,如信息检索、数字化创作、网络交流等。
只有掌握信息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其次,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创新能力。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者,教师需要时刻思考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索教育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新理念。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拥抱变化,勇于探索未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再次,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协作能力。
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教育者需要与同行、家长和社会各方面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在知识共享和教学经验交流中实现协作互惠,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最后,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自我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和知识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技巧,掌握新技术和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育水平。
总之,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不仅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持,也为未来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希望广大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发挥教育教学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师基本素养
诸卫兵
xzzwb @
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素养
思想素养 专业素养 业务素养 其他素养
思想素养
• 具有热爱本职工作(信息技术) • 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
热爱本职工作
• 喜爱信息技术 • 热爱、关心、尊重学生 •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只有 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才能产生做好工作的 能力。尽职的教师会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并能与同事 和学生亲密地打成一片。
关于组织能力
课内
课外
关于科研能力
撰写论文
研究课题 编写教材与教辅资料
其他素养
• 哲学、逻辑学、美学、音乐、方法论、 法律 • 健康的身体、良好的 心态
结束语
有三点体会与同学们共勉: 1、为着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会执着和淡定。
(是真东西,学会执着;过眼眼云,能够淡定。)
2、信息技术业务素质养成过程---天道酬勤。
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 • • • 教育学 心理学 教材教法 新的教学理念 了解、理解、运用 教师主导、学生主题
关于新的课程标准
• • • • • 课程的性质 课程的理念 课程的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的价值(高中)
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
基础性
技术性 综合性 发展性
课程的性质(高中)
立足实践
高度综合 注重创造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工作中勤思考、细观察、多敏锐、做笔记。
3、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功夫用在平时,书到用时方恨少。)
祝同学们事业有成!
谢谢
吃苦耐劳的品质
• 不断的学习,不断实践 • 不断探索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规律、 教学模式 • 默默无闻的奉献
信息时代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发表时间:2011-12-07T15:11:54.413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上期供稿作者:牛浩[导读] 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牛浩(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9-0000-01 摘要:信息时代呼唤教师角色的迅速转换和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及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其能较好的进行信息时代的角色转换,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提高高职教师信息素养一、信息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要求,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的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当中,主要指学科教师能够熟练的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信息素养及教师新角色的关系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目前我国教师的信息素养低的主要表现为:(1)信息意识弱、信息敏感度低。
教师的学位和学历层次普遍偏低,这是因为我国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信息面窄,缺乏对信息的敏感和处理能力,甚至有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现象发生。
(2)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够,因此缺乏信息意识和观念,许多时候教师不是去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是逃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更是裹足不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九大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设计和组织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交流和分享等已成为当今教师常常采用,这对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当具备九大信息素养。
一、信息获取能力在网络尚未到来之前,教学信息主要是通过教学参考书、报刊、杂志等常规途径获取的。
而在网络时代,除了常规途径,还可以大量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庞大、超文本连接、格式多样、良莠并存等特点,因而从互联网获取教学信息对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是要具有信息检索能力。
互联网为知识爆炸提供了最好的释放空间,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庞大得难以统计,并且每时、每刻都在高速增加,在如此庞大和快速变化的信息网里,尽管有简单、快捷的搜索工具,要精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也并不是一件易事,确定关键词、二次检索以及搜索式阅读等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
其次是要具有超文本阅读能力。
网络信息的交互性连接一方面使得所需要寻找的相关信息大量呈现,为获取目标信息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源;另一方面却使得网络阅读比较困难,次要的或具有诱惑力的信息常令人偏离目标,造成网络迷失。
所以网络阅读不仅要具有本文阅读中所要求的理解能力,还需要时时把握阅读目标、保持清醒的头脑。
再次是信息鉴别能力。
报刊、杂志等传统媒质所发布的信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错误率小、可信度高。
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者多元并存,官方的、民间团体的和个人的等都可以随时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出去,因而信息的质量是良莠并存,这对读者的鉴别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读者需要具有判断信息的善与恶、真与伪、优与劣的能力。
二、资源整合能力从互联网上获取的教学资源,能否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资源的筛选、组合和应用三个方面:资源筛选能力。
即能够从大量的资源中剔除无关资源,并进行价值判断,如资源的优劣、真假、善恶等,最后挑选出教学所需要的资源。
资源组合能力。
即能够将他人的资源进行修改、加工、合并,构建一个为自身个性化教学所需要的新资源。
一个资源整合能力强的教师能够在分析、鉴别他人资源的基础上,吸收优点,将其融入到自己资源构建框架和体系之中,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资源应用能力。
即能够将资源作为创设教学情境、解决教学难点、搭建演练平台、检测教学效果等的教学手段、工具和环境的能力。
整合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应用既是资源价值的实现途径,也是资源整合的航标。
三、网络工具应用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一些基本技能,能够应用一些基本的工具,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前提。
这些工具主要有:获取信息的工具,如搜索引擎、专业网站等,利用这些工具,可以为获取各种信息资源提供极好的帮助。
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主要指各类软件,如用来编辑文档的Microsoft Word、开发多媒体课件的Authorware、处理数据的Microsoft Excel 、制作动画的Flash等。
传递和发布信息的工具,如PowerPoint、E-mail、BBS、ftp等。
保存信息的工具,如网络硬盘、服务器空间、光盘、移动硬盘、U盘、软盘等。
协作学习的工具,如新闻组、聊天室、网上传真、论坛等。
另外,教师还应当具备一些资源管理的技能。
如本地资源的查找、分类、储存、提取,为网络资源建立收藏夹、多窗口浏览、资源下载等。
四、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本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教师要能够设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策略、设计基于网络资源和工具的学习任务、依据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特征设计学习目标、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优势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等。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冲击了原有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两极关系,媒体、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学系统中的三极,从而导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能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指导者和咨询者,需要教师懂得设计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发有效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锻炼思维、发展能力。
笔者在英语网络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五个“化”,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这五个“化”是:学习目标任务化、学习内容问题化、学习过程探究化、学习途径活动化、教学评价及时化。
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所引发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它实际上引起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变革,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决非一件易事。
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驾御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与课程整合的主阵地在课堂,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师的信息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不仅有技术方面的,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方面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新知识、新信息、新任务都来自于教师,黑板成为信息的主要“发布源”,因而教师和黑板是课堂关注的中心。
在这种情境中,教师比较容易控制课堂,学生的学习节奏在老师的指挥下“步调一致”。
而在网络课堂上,信息源来自于学生自己掌握的电脑,学习过程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教师和黑板的中心地位被彻底地“摧毁”,学取代了教。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集中安排任务、统一指挥课堂。
因此,很多老师就迫不得已地选择了“放任自流”,自主学习变成了自学,结果效益很差。
所以,研究网络课堂的管理艺术、选择适合于网络课堂的教学手段、提高网络课堂的驾御能力是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提高教师在网络课堂上的驾御能力,应当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师课堂形象与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实体的、可见的,而在网络课堂上,教师发布指令、引导学习可通过网络教学演员、可爱的小卡通等人物来完成的,因而教师的角色变成了一个“虚拟”的演员。
首都师大的王陆教授在网络课的教学中,分别以“青青草”、“毛毛虫”等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虚拟地出现,引导学习和参与竞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职能的变化,教师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咨询和学习项目管理方面的专家,教师的重要任务并不是提供最好的讲授,而是为学生设计最适当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设计最合适的学习策略和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六、信息时代的学习评价能力笔者认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评价什么?”、“怎么评?”、“评价的价值是什么?”。
评价什么?主要是要具备确定评价标准的能力。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学生评价标准应当是多元的,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如在英语学习中,有些学生英语口语讲得相当流利,然而对于考试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就是“毛手毛脚”,对这样的学生,应当综合地、长远地做出客观的、积极的评价,如果仅用当前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显然是片面的。
怎么评?主要是具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手段的能力。
如能够设计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特性,使用智能化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
评价的价值是什么?主要是把握评价后效性的能力。
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给出一个客观的评定和为甄别选拔提供依据,更需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具备发现学生的优点、恰当地进行点评的能力。
七、利用网络进行交际的能力网络为交际创造了一个无疆域的世界,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然而不同地域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忽视文化差异的交际可能导致交际失败,因而网络时代对人的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种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认知和了解,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特征和不同文化群体人士的交往方式,懂得获取他们资料的途径、方法和重要性等;第二个层次是具有一定的素养,善于观察他们的文化特征,能够使用资讯科技,选择正确的通讯工具,做出得体的交际方式;第三个层次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态度,能够接受不同文化群体所持有的多元化见解,尊重不同文化、不同传统、不同宗教、不同习俗、不同价值观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士,欣赏不同社会的历史发展及其所构成的多元文化轮廓等。
八、网络道德修养网络不仅为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如电子“海洛因”、电子黑客、网恋等,它不仅改变着教师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创建网络文明,不仅仅学生需要,教师也是需要的。
遗憾的是,一提到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人们总是仅仅将它归结为一种道德责任感、一种思想境界,因而总是从提高政治性、觉悟性这个角度来开展教育工作。
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这一理论表明,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是和价值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相对应的。
笔者认为,在当前阶段,要提高网络道德水平,就应当提高人的网络认知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比如能准确地鉴定各类信息的真伪,能够利用网络途径和工具开展信息协作,能与教育界同行建立经常的、融洽的、多维的信息协作关系,能积极参与各类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探求和创建教育教学信息,能自觉清除信息垃圾,避开有害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干扰,等等。
九、终身学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出现,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教师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首先,应当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将继续教育作为自身的需要,不断学习。
其次,要掌握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由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组成,其中,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
学习策略是鉴别会不会学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再次,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掌握的信息的效益。
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挑战,我们教师需要自觉地行动起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唯有这样,才能胜任信息时代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