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杨老师课件

合集下载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 新闻传收内容【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 新闻传收内容【圣才出品】

第四章新闻传收内容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的形态1.新闻的历史形态(1)与其他信息不分的混沌形态在新闻传播的产生阶段及后来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并没有将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明确加以区分的意识。

新闻信息不仅与历史、情报信息混为一体,它与其他生产、生活中的信息同样混为一体。

(2)与其他信息分离的独立形态不同信息之间的客观差别以及它们对人们的不同作用,使人们根据不同的信息需要,慢慢开始分门别类的信息传播。

人们通常将西方近代报纸的产生,以及逐步成长起来的近代新闻业,作为新闻传播与其他信息传播相对分离的起始过程。

由商业化报纸带来的报业革命,“奠定的是整个现代新闻事业的基础”,真正确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新闻”观念,从而使新闻有了与其他信息分离的独立形态。

(3)与其他信息共存的统一形态明确的新闻意识,使新闻传播与其他信息的传播从本质上得以区别,形成了分门别类的信息传播形式。

但就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来看,新闻信息总是与其他信息共存于同一媒介之中,以统一的形态向社会传播。

但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在当今信息传播中的统一,是在人类有了明确的、自觉的新闻意识之后的统一,是在人们将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区别开来之后的统一,这与没有区别意识前提下的混沌不分有着质的不同。

2.新闻的过程形态(1)新闻的本源态①关于新闻本源的解释a.事实论的解释。

它把处于传播中的新闻的本源归结为客观存在的事实。

其核心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一定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形态;任何处于传播形态的新闻,不过是对客观事实的再现、陈述或摹写,当然也有塑造、建构的可能。

事实第一,新闻第二;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

b.信息论的解释。

传播形态的新闻,其本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信息,新闻是以新闻方式对一定事实信息的反映或呈现。

②事实论和信息论的基本关系a.从本质上看,事实论与信息论是统一的。

信息一定是客观事物、客观事实的信息,客观事物、客观事实一定是通过一定的信息表现自己的存在。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
(一)客观观念的来源
客观观念“起源于19世纪,在美国和英国广泛地被赞为20世纪前25年 中对于新闻学的独特贡献” • 客观原则是新闻传播业伴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同步
发展的产物。 • 客观原则的产生与发展“还有一个哲学基础” • 便士报(PennyPress)是客观原则发育的肥沃土壤 • 通讯社特别是美联社(成立于1848年)的诞生与发展,是客观报道原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一、真实观念与方法
(二)新闻真实的特性 4.新闻真实是即时性真实 新闻真实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即时性,这是由新闻传播方式上的及时性、 实时性所决定的。 5.新闻真实是公开的真实 公开的真实是说新闻报道将新闻事实的真实面目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使 其成为人人原则上都可以见到的真实、可以进行独立判断的真实。
三、全面观念与方法
(一)全面性的含义
➢ 从新闻事实的构成角度看,全面性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或要求: 一是针对个别事实报道的全面性;二是针对同类事实报道的全面性; 三是针对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事实报道的全面性。
➢ 从新闻报道的时间性上看,全面性包含即时全面和历时全面两个基 本方面。
➢ 针对实际情况,需要特别强调:一是全面必须是包含对负面新闻事 实报道的全面;二是对于那些有争议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揭露性、 批评性报道中,传播主体要特别注意顾及各方的情况和意见,要主 动运用均衡或平衡报道的手法,把事实的整体状况再现出来。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
•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价值原则 •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方法原则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一、真实观念与方法
(一)新闻真实的本质
➢ 真实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质上它与虚假相对立, 量上它是有限度、有程度的,因而在质量统一性上,真实包含最 基本的两个方面:真实和真实度。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绪论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绪论
• 新闻理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知 识、新闻理论的基本体系,初步领会各种既有的见解、观念和 学说,大致了解观察、分析新闻现象的基本方法,培养认识和 指导新闻实践的理论能力。
绪论新闻学与新闻理论
• 第一节 新闻学科的性质与基本结构 • 第二节 新闻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目的 • 第三节 新闻理论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
应用新闻学是以新闻传播业务为主要对象的新闻学分支,是一 个具体分支不断增多又持续融合的领域,基本内容包括新闻采访学、 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学、广播电视新 闻学、新兴媒体新闻学等。
第一节 新闻学科的性质与基本结构
➢ 交叉(跨学科)新闻学
交叉新闻学就是以新闻传播与其他社会活动行为形成的交叉地带为研 究对象的新闻学,或以多学科视野研究新闻现象的新闻学。
➢ 培养认识和指导新闻传播实践的基本能力
第三节 新闻理论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
一、学习新闻理论的方法 ➢ 向书本学习
阅读优秀的教科书、选读本学科公认的一些经典著作、浏览本学科的一般 性著作、经常阅读本学科主要的实用性和学术性杂志、积极涉猎人文社会 科学其他学科的著述
➢ 向“活人”学习
➢ 向实践学习, 向生活学习
第一节 新闻学科的性质与基本结构
一、新闻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 自然科学:以人类面对的自然世界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获取关于自然
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即把握自然事物的特征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 社会科学:以整个社会以及各个社会领域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为基本对象,
研究社会及其各个领域的变化特点和演变规律; ➢ 人文学科:以人本身的知情意及人的生存处境、生存状况和生活意义为
第二节 新闻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目的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道德【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道德【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新闻道德一、概念题1.新闻道德(华师2007年研)答:新闻道德,是职业道德体系中的一种,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简称。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新闻道德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反映的是主体(主要是新闻职业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循的各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拥有的道德观念、道德品性等的总和。

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新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公德联系较为密切)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重要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2.新闻传播职业规范(人大2011年研)答:新闻传播职业规范,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一般以“记者守则”、“新闻道德规约”、“记者信条”等形式规定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品格、思想与作风,以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

其内容大致有社会责任、指导思想、品德修养、立场态度、工作作风、社会公德等,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四个基本方面。

3.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复旦大学2011年研;华师2008年研;人大2007年研;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研;南京大学2004年研)答: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是指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原则和专业要求的总和,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标准和正当的业务手段,它以履行媒体的圣洁使命为目标。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大众化报纸兴起时,在新闻业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信念,构成“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

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更不是媒体本身。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摆脱党派和团体的立场准确地报道事实。

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现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要求。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符号世界)【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符号世界)【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新闻符号世界一、概念题1.事实世界答:事实世界,是指用事实论的方式来解释,由物质、能量、信息等无穷事实构成的事实世界。

事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物,是事实性的存在。

人类为了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运用各种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把握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新闻手段也是其中之一。

面对这个包含着无数具体事实的世界,当人们用新闻眼光去观照时,它可以简单地分为一般事实世界和新闻事实世界。

事实世界是统一的,事实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是通过个别、特殊来透视一般的客观依据。

2.符号世界答:符号世界是人类理解这个世界的中介。

符号世界,是把事实世界引渡到人们面前的手段。

人是通过自己内在的符号世界与外在的符号世界进行交流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去理解自己和世界的。

符号世界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物,也不只是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它是人自身的一部分,它渗透在人的本质之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人类正是通过符号世界的创造才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特有的文化世界。

3.新闻事实世界答:新闻事实世界,是从包含着无数具体事实的世界中将所有的新闻事实分离出来所构成的特殊的小世界。

新闻事实世界是事实世界一个特殊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中只有一部分是能够得到报道的新闻事实。

新闻传播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于它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达到对整个社会和整个事实世界一定程度的真实反映,使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处于一种及时的自知、自觉状态。

4.新闻符号世界答:新闻符号世界,是指人们通过新闻手段、运用新闻符号所塑造的符号世界,它是整个符号世界的一部分,是整个符号世界最为活跃的一部分。

对于生活在当代的人们而言,各种传收媒介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具备大众媒介、小众媒介综合特征的各种新媒介)是塑造新闻符号世界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

新闻符号世界是理解事实世界最新变化的绝对中介,离开对新闻符号世界的理解,人们就无法了解狭小感性时空之外的世界。

新闻符号世界的塑造和存在使个人获得了世界性存在的意义。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一、概念题1.新闻真实答:新闻真实,是指新闻及其反映对象是否符合,符合就是真实的,不符合就是不真实的。

新闻真实既有真实性的问题,又有真实度的问题。

新闻真实的本质是,新闻(报道)与相应的新闻事实的符合性。

就具体的或单一的新闻报道而言,新闻真实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或存在过的;二是新闻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全面的、正确的。

就整个新闻传播界而言,面对的是两方面的真实:一方面是具体真实,即某一具体报道的真实;另一方面是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针对一定报道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

2.具体真实答: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是指一种单一的、个别的新闻真实。

“具体真实”是在反映客观事物处于运动的特殊状态之下——相对静止意义上的真实。

正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静止的属性,客观事物之间才有了区别和不同事物的具体形态。

这种具体形态构成了一个个具体真实的客观事实。

具体真实,也有人称之为个别真实、个体真实、微观真实或单个真实,是相对整体真实而言,二者共同构成了新闻真实的实际系统。

新闻的“总体真实”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是指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

3.整体真实答:整体真实,是指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全体”报道,是否反映了事实世界的主要状态、主流方面、主导趋势,如果是,就实现了整体真实,如果否,就未达到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针对的不是具体的新闻报道、具体的事实对象,而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针对一定报道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

整体真实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微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具体报道的整体真实。

中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某家具体新闻媒体也可以称为个体新闻媒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作的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

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新闻媒体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二章 新闻传播环境【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二章 新闻传播环境【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新闻传播环境1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传播的内外环境1.新闻传播的内环境(1)个媒体环境个媒体(内)环境,是指把一个具体的媒体机构或组织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由其内部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氛围。

硬环境、软环境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共同构筑着个媒体的新闻传播环境。

①硬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

硬环境要素一般包括媒体所处的地理环境、区域位置、办公硬件设施、物理工作场所、实际收入、福利待遇等。

硬环境可见可触。

②软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

软环境要素一般包括媒体自身的管理水平、上下左右的信息沟通与和谐程度、整体的工作态度与精神面貌等。

软环境可感可觉。

(2)媒体环境①定义作为内环境的媒体环境,是指媒体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环境,即由新闻传播媒体之间的竞争与制衡所形成的一种结构体系。

②媒体内环境的构筑a.媒体环境的主体是所有的新闻媒体就当前新闻业的实际情况而言,媒体环境主体主要有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新闻杂志社、通讯社等。

b.媒体环境是由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筑的新闻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圈层的媒体环境结构:第一,由媒介形态相同的媒体相互作用构筑的媒体环境圈层。

第二,由所有新闻媒体,或者由不同媒介形态类别的媒体之间相互作用构筑的媒体环境圈层。

新闻媒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常态关系:共生关系和竞争关系。

c.媒体环境处于动态的平衡中媒体环境永远是由所有媒体通过共生、竞争关系建构的动态环境,不断变化的环境。

在相对优良的媒体环境中,媒体间的关系是:所有媒体适得其所,基本处于良性共生与竞争之中。

第一,适得其所,理论上的理想状态是让处于媒体环境中的所有媒体都能较好地发挥它能够和应该发挥的作用。

第二,良性共生与竞争关系,是让所有媒体能够比较合理地共享社会大系统提供的新闻传播资源,能够比较合理地共享媒体生态创造的各种营养。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 新闻传播规律【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 新闻传播规律【圣才出品】

第九章新闻传播规律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与特征1.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1)在哲学层面上理解规律的基本含义从辩证唯物主义上看,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这些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关系是指构成事物的要素之间的稳定的、持久的关系。

(2)新闻传播规律①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既遵循社会活动的普遍规律,也具有自己特殊的活动规律、领域性规律,这是新闻理论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②新闻传播,是由传播主体、收受主体、新闻媒介和传收内容四大要素构成的,这四大要素的相互关系最终可凝结为传收主体之间的关系。

③新闻传播规律要探讨的问题,是新闻传收(传递与收受)过程中,传收之间内在的、稳定的、本质的关系。

④新闻传播规律,揭示的是传播主体如何通过传递新闻满足收受主体新闻需求的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就是存在于、作用于新闻传播过程的不以主体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法则——新闻传播规律。

2.新闻传播规律的特征(1)客观性客观性,是指新闻传播规律的存在及其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新闻传播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它的存在和作用,它都在自在地发挥着作用。

(2)主体性新闻传播规律是新闻主体——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的一种活动规律,即新闻传播规律具有主体性。

(3)稳定性新闻传播规律的存在与作用具有历史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4)历史性新闻传播规律,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实践规律,具有随新闻传播水平、新闻传播方式、新闻传播规模不断变化而变化的特征,这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历史性特征。

(5)普遍性与特殊性基于新闻传播规律的稳定性与历史性,新闻传播规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①普遍性,是指新闻传播规律存在于、作用于所有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过程中。

①特殊性,是指新闻传播规律在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

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既有历史性又有共时性。

二、新闻传播规律的构成1.新闻传播选择律(1)任何完整的新闻传播过程都是新闻活动双重主体选择的过程和选择的结果。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第十四章 新闻符号世界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第十四章 新闻符号世界
三、新闻符号世界的特征
(一)作为符号世界的一般特征
➢ 其一,新闻符号世界的相对独立性。新闻符号世界一旦被创造出来,就 不会依赖新闻主体而存在
➢ 其二,新闻符号世界之价值和意义的依赖性。只有当人们实际地接触或 进入新闻符号世界,它所包含的潜在意义和价值才有可能现实化。
第一节 事实世界与符号世界
三、新闻符号世界的特征
➢ 第四,面向大众的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新闻符号世界越来 越成为社会大众可以随意进出、任意往来的世界。
➢ 第五,再现现实世界的有限性和虚幻性。新闻传播媒介不可能把所有的事 实都作为传播的对象,有选择的报道决定了新闻符号世界必然具有一定的 不可靠性、片面性和虚幻性。
第二节 新闻符号世界的创造
➢ 不同新闻文化、新闻观念应逐步展开交流、展开对话,而交流对 话需要我们首先承认相互之间的差异
第二节 新闻符号世界的创造
二、创造新闻符号世界的手段
人类创造符号世界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信息时代,新闻 传播手段更是创造整体符号世界重要的手段之一。创造新闻符号世 界的手段自然是新闻手段,即通过传播新闻来创造新闻符号世界, 而人类由历史发展累积而来的传播新闻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
➢ 在新闻事实范围内,有些事实属于典型的新闻事实,就是说有些事实具 备较为完备的新闻价值属性或者新闻性。有些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属性 不明显或者不强,可以称之为非典型性新闻事实。在新闻事实与非新闻 事实之间很难划出绝对的界限,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个相对比较模糊的 交叉地带。
➢ 作为新闻资源的新闻事实在事实世界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新闻传播中 的不平衡现象、歧视现象等,都与新闻事实世界本身的构成特点息息相 关,当然也与不同人群所持有的各种价值观相关。
第十四章 新闻符号世界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媒【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媒【圣才出品】

3.就新闻传播媒介的现实构成来看,新闻传播媒介的类型主要有( )。 A.印刷媒介 B.口头媒介 C.电子媒介 D.网络媒介 【答案】ACD 【解析】印刷媒介主要是报纸,电子媒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则包括互联网。
4.从传播者角度说,新闻传播媒介必须以传播、评述新闻事实信息为媒介的( )。 A.基本使命 B.核心地位 C.核心要务 D.重要职责 【答案】A 【解析】新闻传播媒介区别于其他的传播媒介,如图书、非新闻类的杂志、一般性的影 像出版物,是因为新闻传播媒介以报道与评述事实的信息为内容与使命,而一般的传播媒介 则是一切讯息符号的载体。
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生存发展环境的最新变动情况;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评论新闻事实,使社
会公众及时获知人们对相关事实的意见和看法。
8.传播媒介在本质上是一种( )。 A.物质手段 B.信息符号的通道 C.意义系统 D.传播方式 【答案】C 【解析】人们通常关注的媒介主要是承载一定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它是传播活动的中 介或中介物。作为承载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信息符号在逻辑上是更为重要的,它包含着传 播者对事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传播媒介本质上是一个沟通传收双方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
9.( )是新闻信息高速、有效流通的重要媒介或通道。 A.电视 B.广播 C.网络 D.通讯社 【答案】D
4 / 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新闻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被人 们称为“供应新闻的大动脉”、“消息的总汇”处,因而它是新闻信息高速、有效流通的重要 媒介或通道。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八章 新闻传媒
一、不定项选择题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第一章 新闻活动的本质与演变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第一章 新闻活动的本质与演变
• 新闻认识活动具有自己特殊的内容和方式,并不是一般的认识活动。
• 作为一种社会认识活动,新闻活动从一开始就以实用性为主,它始终追求认识 的生活意义、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追求对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效用性和参 考性,具有强烈的主体目的性和选择性。
• 作为一种社会认识活动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精神。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历史演变
一、前新闻业时代
(二)口语传播时代
➢ 当语言产生后,人类便进入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指的是以口头语言为 标志的传播时代。语言是人类与动物分界的重要标志。
➢ 以语言为媒介的信息传播使传播真正成为人的传播,成为具备直接、互动等特 点的传播。
➢ 依赖口头媒介的传播具有直接的面对面的特点,因而强烈的互动性、反馈的快 捷性、交流的即时性是口头媒介带来的天生特点,而时空的有限性是其最大的 局限性。
• 新闻活动展现的不仅是职业化的新闻活动者的精神面貌,在如今这样的媒 介生态结构中,也展现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景象。
• 处于传播状态的新闻,是人们进行精神交往、文化交流的中介。
• 新闻活动建立的不仅是信息交流之网,更重要的是它为社会建立了一个精 神交流之网、文化交流之网。
第二节 新闻活动的本质
第一章 新闻活动的本质与演变
• 第一节 新闻活动的产生 • 第二节 新闻活动的本质 •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新闻活动的产生
一、传播与新闻传播
(一) 传播
➢ 传播学研究的传播活动或传播行为,主要是指人类的传播活动, 并不泛指所有的传播现象;
➢ 传播学研究的传播现象,主要针对的是人类的精神传播活动,也 包括一些物质传播活动;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历史演变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章 新闻活动的本质与演变【圣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章 新闻活动的本质与演变【圣

第一章新闻活动的本质与演变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活动的产生1.传播的概念(1)杨保军(本书)的观点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活动,交往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观念和情感。

简言之,传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活动,这里的人不单是个人,也可能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或团体,这里的“信息”是广义的,包含所有的精神产物。

(2)施拉姆的观点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中,施拉姆指出: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3)郭庆光的观点在《传播学教程》中,郭庆光指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4)张国良的观点在《传播学原理》中,张国良指出:“所谓‘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2.新闻传播(1)定义新闻传播,是指传播新闻的活动,也是传收新闻的活动;传收新闻的活动,也是新闻活动的核心内容。

(2)新闻传播的特点①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②是传播者与收受者之间双重主体的互动性活动,即由传播新闻的人和收受新闻的人共同完成的活动,也是对新闻信息的共享或分享活动。

③是一种关于真实信息、新鲜信息的传受活动。

④是一种及时的、公开的传播。

3.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关系(1)新闻传播是传播的一种传播包含着新闻传播,传播是一般,新闻传播是特殊,二者不能完全等同。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所有传播活动,但新闻学只重点研究人类的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活动。

(2)新闻传播遵循传播的一般规律由于新闻传播是传播的一部分,因此,新闻传播遵循传播的一般规律,传播学的一些概念、范畴、原理、规律等,能够运用到新闻学中。

但新闻学有自己一整套特殊的概念、范畴、原理,有自己特殊的学科话语方式和学科体系。

(3)二者研究方法统一,但有所不同①传播学,以定量分析作为基本方法,同时,传播学的一些学派也采用思辨的、定性的方法。

②新闻学,运用的主要是定性描述,但在传播学的影响下,也在采用实证的、定量的研究方法。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新闻关系【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新闻关系【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 新闻关系1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政治对新闻的左右与主导 新闻与政治新闻对政治的作用与影响经济对新闻的总体性决定作用 新闻与经济新闻对经济的复杂作用与影响新闻是呈现、传播、建构文化的中介 新闻与文化新闻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宏观视野中的新闻与技术 新闻与技术技术对新闻的建构 【重点难点归纳】新闻关系新闻关系,主要是指新闻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指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传播、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社会构成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一、新闻与政治1.政治对新闻的左右与主导在上层建筑内部,政治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新闻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部分。

政治对新闻传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制度层面上,新闻制度受制于政治制度。

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关系的规范化、稳定化和模式化。

新闻制度几乎总是政治制度的附庸,至多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或延伸物。

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新闻制度。

(2)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新闻传播不仅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属性,而且新闻媒体本身往往就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机构或组织。

①新闻媒介总是通过新闻手段,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维护或反对、颂扬或批评现有的政治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机构的新闻媒体,一直在用新闻传播手段塑造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意识形态体系和意识形态主体。

②现实社会中的主流新闻媒体大都维护主流的意识形态,通过媒介的选择手段表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青睐。

③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新闻媒介同样是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手段和中介。

(3)政治权力通过控制新闻媒介,进而把新闻作为重要的社会控制手段。

①新闻一方面是人民用来监督社会、监督权力的手段,但另一方面,新闻权力也紧紧掌握在统治者、统治阶层的手中,成为他们控制社会、控制民众的手段。

②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新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权力,是通过信息控制、思想控制、精神控制实现的政治权力控制,是一种软控制。

③新闻控制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控制,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控制,直接指向人们的价值态度和价值观念。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播的特殊原则【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播的特殊原则【圣才出品】

第七章新闻传播的特殊原则一、不定项选择题1.与社会主义新闻业相比,资本主义新闻业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新闻资产的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新闻业的主导型所有制形式B.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等基本的人权理念是资本主义新闻业的思想基础C.私有制下的资本主义新闻业,以追求经济利益或商业利益为经营运作媒体的至上追求D.资本主义新闻业也是自由竞争的行业,与其他行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答案】ABCD【解析】资本主义新闻业属于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以传播新闻为主来反映客观世界的社会信息、舆论系统,构成这一系统的实体机构——新闻媒体,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实体和文化实体。

因此,资本主义新闻业必然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资本主义新闻业也必然具有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

2.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新闻业的基本特征的是()。

A.在所有制形式上,社会主义新闻资产属全国人民所有,人民是新闻传播业的主人B.在新闻业的指导思想上,社会主义新闻业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各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直接的指导思想C.社会主义新闻业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目标D.社会主义新闻业的媒体之间,在总体上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答案】ABCD【解析】社会主义新闻业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范畴。

在总体上,社会主义新闻业必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必然要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的生存与发展、共产主义的理想实现服务,因而社会主义新闻业在所有制形式、新闻指导思想、宗旨和目标等方面也就具备了社会主义一些基本的特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方针是()。

A.为社会主义服务B.为人民服务C.为党服务D.为政府服务【答案】AB【解析】江泽民说:“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出版等事业一样,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具体发展规律,但是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试论新闻道德理论的基本结构_杨保军

试论新闻道德理论的基本结构_杨保军

试论新闻道德理论的基本结构_杨保军的两极,套用伊瑟尔的一个理论观点:“艺术极是作者的本义,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

”輥輶訛处于“审美极”地位的新闻受众面对新闻信息载体———新闻文本(包括印刷文本和电子文本等),做出自主性的选择,然后采取“从解”和“曲解”两种不同的解码样式,再得到“正读”和“误读”两种不同的解读结果,最后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编码输出反馈意见,并完成了向“艺术极”地位的转变。

同样,原本处于“艺术极”地位的新闻传播者面对着反馈信息载体(也包括印刷文本和电子文本等)转换到“审美极”的地位,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解码和解读,最终经过记忆存储的审美经验影响和制约着下一次的编码———即新闻创作。

在这样一个由新闻传播者、新闻受众互为主客体的循环之中,收受主体不再是绝对的收受主体,收受客体不再是绝对的收受客体,收受主体同时可以是收受客体,收受客体也同时可以是收受主体,二者通过新闻信息的载体和反馈信息的载体交融成矛盾统一的共同体,进而构成了新闻信息收受的互动循环。

□作者:季水河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丁亮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邮编:411105参考文献:①③⑦輥輲訛[德]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2、24、100、339页。

②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④⑧季水河:《新闻美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140页。

⑤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⑥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⑨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⑩[英]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2页。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上)【圣才出品】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上)【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闻活动系统的构成一、概念题1.人际传播答:人际传播,是指人类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是人类最古老的信息交流方式,即使到了大众传播时代,它依然是最普通、最常见、最丰富的信息交流方式,也是多级信息传播中的“终级”形式。

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比,人际传播的特点是:①传播内容丰富多彩;②传播渠道、样式、方法灵活多样;③传播效率较高、互动性强。

2.群体传播答:群体传播,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和群体与群体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传播活动。

群体可以分为一般群体和组织群体,组织群体即通常所指的组织。

“组织是人们为了高效率的完成分散的个人或松散的群体所不能承担的生产或社会活动而结成的协作体。

”组织传播,是指在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组织传播的突出特点是传收关系比较稳定。

3.大众传播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化传播的基本特点是:①传播机构的制度化、组织化;②传播方式的系统化、规模化;③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影响的社会化;④传播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⑤收受者的大众化和不确定化等。

4.要素答:要素,是指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或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

最基础的要素,即多一个不能、少一个不可。

要素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们是各各离散的。

但是只有就它们参与整体性联系或就它们结合起来构成整体或总体而言,它们才是要素。

即构成一个系统的结构要素应该是异质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是在一个系统的结构中发生有机联系的。

5.模式答: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模式是对现实的简化,与现实事物完全一样的模式无助于人们对实际的了解。

新闻传收模式,是指运用一定的图形、符号、程式对现实新闻传收活动情况的抽象、概括和反映。

依照新闻传播类型的宏观构成,可以将人际新闻传播、群体新闻传播和大众新闻传播的模式概括为以下三种基本样式:①“点—点”模式;②“点—面”模式;③“面—面”模式。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第二章 新闻活动系统的构成

新闻理论教程第4版PPT第二章 新闻活动系统的构成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类型与要素构成
(二)新闻传收要素的基本含义
➢ 传播媒介是指传送和收受新闻信息的通道或载体,即传播者用 来传送新闻文本,收受者用来收受新闻信息的物质实体、物理 工具、技术设备等,如果更一般地讲,则是指用来传送和收受 新闻信息的一切中介工具。
➢ 收受者是指收受新闻信息的人或主体,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报纸 新闻的读者、广播新闻的听众、电视新闻的观众以及各种新兴 媒介新闻的接收者。
➢ 传播者是指生产传播新闻的人或主体,主要是指那些在新闻传 播活动中从事采写编评、制作、主持、传播的工作者。或者更 一般地说,传播者就是指通过新闻媒介发出新闻信息的人或主 体,可以是职业新闻人,也可以是业余新闻生产传播者。在群 体或组织主体意义上,传播者包括职业新闻媒体,也包括新闻 媒体之外的其他类型的社会群体和组织主体。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类型与要素构成
二、新闻传收系统的要素构成
(一)几种要素说
➢ 三要素说:构成新闻传收行为的要素有三个:作为传播内容的 事实(信息)、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收受者。
➢ 四要素说:在三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了“媒介”要素。 ➢ 五要素说。在传播学中,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由五个要素
构成,它们是: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 七要素说:沙莲香把构成大众传播的主要因素分为七个:发信
第二节 新闻传收的环节构成
收受新闻文本的环节
➢ 收受主体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媒介获取新闻的活动,构成了新 闻传收的收受环节,它标志着新闻传收活动从“传送”到“收受” 一个周期的基本完成。
➢ 新闻收受环节由两个小的环节构成:一是“收”的环节,它的主 要活动是接收新闻文本的外在形式与基本内容;二是“受”的环 节,它是一种对收到的新闻文本内容进一步做出是否接受或接受 到什么程度的精神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3001课程名称:新闻理论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授课对象: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广告、媒介经济等专业开课学期:第5学期学分:3学分主讲教师:杨保军郑保卫陈力丹指定教材:未列指定教材(主要参考教材有: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何梓华主编、成美副主编:《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教学目的:通过新闻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新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内容,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为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合格的实际从业者或研究者打下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绪论课时:1周,共3课时一、新闻学的发展(一)西方新闻学的演变与发展(二)中国新闻学的演变与发展二、新闻学的学科结构与理论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一)新闻学的学科结构(二)理论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三、理论新闻学的学习意义与学习方法(一)理论新闻学的学习意义(二)理论新闻学的学习方法第一章新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课时:1周,共3课时第一节新闻传播现象的产生一、新闻传播活动(一)对传播的基本理解(二)新闻传播(活动)(三)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关系二、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一)人类传播与人类社会同生(二)新闻传播与传播同生(三)新闻传播发生的根据第二节新闻传播的发展一、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分期(一)前新闻传播业时期的新闻传播(二)新闻传播业产生以来的新闻传播(三)后新闻传播业二、新闻传播媒介间的历史关系(一)更新换代加速提升(二)不断扬弃叠加发展(三)媒体整合势不可当思考题:1、根据新闻传播媒介构成的演变,简述新闻传播发展过程2、简述新闻传播媒介的历史关系3、简述新闻传播得以发生的基本条件第二章新闻传播的构成课时:2周,共3课时第一节新闻传播的宏观构成一、新闻传播的基本类型构成(一)人际传播(二)群体、组织传播(三)大众传播二、大众新闻传播的媒介方式构成第二节新闻传播的要素构成一、新闻传播的要素构成(一)三要素说(二)四要素说(三)五要素、七要素说二、新闻传播要素的含义(一)新闻事实(二)新闻传播者(三)传播媒介(四)新闻收受者第三节新闻传播的环节构成一、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二、新闻传播的基本环节(一)采选新闻信息的环节(二)创制新闻文本的环节(三)传递新闻文本的环节(四)收受新闻文本的环节(五)信息反馈环节第四节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构成一、新闻传播内在与外在矛盾的构成二、新闻传播内在矛盾的层次性(一)宏观层次的总矛盾(二)微观层次的具体矛盾第五节新闻传播模式的构成一、新闻传播的基本模式(一)点——点式(二)点——面式二、大众新闻传播模式的具体构成(一)从传播方向看传播模式的构成(二)从传播目标受众看传播模式的构成思考题:1、新闻传播的要素构成2、新闻传播的环节构成3、新闻传播的模式构成4、试析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5、简述新闻传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第三章新闻传—受主体课时:3周,共3课时第一节统一主体——新闻主体一、统一主体的含义二、统一主体的特征三、统一主体的新闻需要第二节前在主体——传播主体一、传播主体的构成及特征(一)高位主体及其特征(二)本位主体及其特征二、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的关系第三节后在主体——接受主体一、接受主体的构成及特征(一)接受主体的构成(二)接受主体的特征二、接受主体的地位与作用(一)接受主体是后在主体(二)接受主体的新闻需要是新闻传播的根本动力(三)接受主体是新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四)接受主体是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第四节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关系一、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关系的历史演变(一)传—受不分的混沌关系(二)传—受分立的对应关系(三)传—受和谐的一体化关系二、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关系的新表现(一)传—受本位的新变迁(二)传—受互动的新追求(三)传—受平等的新理想思考题:1、新闻传播主体构成2、新闻接受主体的基本类型3、试析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的基本关系4、简述新闻接受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5、试析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关系的时代特点第四章新闻传播内容(上)课时:3、4周,共4课时第一节新闻的存在形态一、新闻存在形态的历史演变(一)混沌形态(二)独立形态(三)统一形态二、传播过程中新闻形态的变化(一)本源形态(本体形态)(二)传播形态(符号形态,讯息形态)(三)收受形态(理解形态)(四)新闻“三态”的关系第二节新闻的本质与特性一、新闻的本质二、新闻的特性(一)新闻是一种真实的信息(二)新闻是一种新鲜的信息(三)新闻是及时公开传播的信息三、新闻的功能(一)直接功能(二)间接功能(二度功能)四、新闻与其他一些意识形式的关系(一)新闻与文学(二)新闻与历史(三)新闻与情报第三节新闻的定义一、新闻定义的内涵与意义二、新闻定义的基本范式与类型(一)新闻定义的两种范式(二)新闻定义的基本类型第四节、新闻的分类一、新闻分类的意义二、新闻的分类(一)依据内容的分类(二)依据时间的分类(三)依据空间的分类(四)依据形式的分类思考题:1、新闻的本源2、新闻存在的历史形态与传播过程的历时形态(传播形态)新闻的特性3、新闻的直接功能与间接功能4、试析新闻定义的内涵和意义5、谈谈你对新闻本质的理解第五章新闻传播内容(下)课时: 4、5周,共5课时第一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律性标准一、新闻价值标准(一)新闻价值的含义(二)新闻价值属性(三)确定传播内容的新闻价值标准二、新闻传播技术标准第二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范性标准一、合法性标准二、合德性标准三、合政策性标准四、合纪律性标准第三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其他标准一、政治利益标准(宣传标准)二、经济利益标准三、主观意志性的标准第四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基本过程一、新闻传播内容的宏观确定(一)新闻传播内容的制度性确定。

(二)新闻传播内容的媒介确定。

二、新闻传播内容的微观确定(一)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两大环节(二)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具体过程第五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主体机制一、新闻选择图式的构成二、选择图式的功能三、新闻选择图式的发展变化思考题:1、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律性标准、规范性标准2、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基本过程3、记者新闻选择图式的构成4、如何正确处理规律性标准与规范性标准的关系5、试析新闻价值的含义6、谈谈记者新闻选择图式更新的基本途径7、简析新闻价值属性的基本内涵第六章新闻传播的原则与方式课时:6、7周,共6课时第一节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一、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一)真实原则(二)客观原则(三)全面原则(四)真实、客观、全面三原则的关系二、新闻传播的价值原则(一)公正原则(二)立场原则(三)公正原则与立场原则的关系三、新闻传播的方法原则(一)及时原则(二)公开原则四、事实、价值、方法原则之间的关系(一)三大原则的定位关系(二)三大原则的一致与矛盾第二节新闻传播的基本方式一、媒介方式(一)印刷复制方式(二)电子复制方式二、文体方式(一)新闻(信息)方式(二)新闻评论方式三、新闻信息流通的基本方式(一)从新闻媒介到接受主体的一次性传播(二)从媒介到接受主体间的多级传播(三)从媒介到媒介的扩散性传播(四)多通道的多级扩散性传播四、符号方式(一)文字语言符号为主的方式(二)声音语言符号为主的方式(三)图像语言符号为主的方式(四)数字语言符号为主的方式(五)全能语言符号方式五、过程方式(一)一次式(二)二次式(三)多次式第三节新闻传播的结果样式一、完全真实二、部分真实三、完全失实思考题:1、真实原则的意义2、客观原则的含义3、及时原则的内涵4、公开原则的价值5、新闻传播的符号方式构成6、试论新闻传播三大原则的辩证关系7、如何理解新闻真实的有限性8、试析新闻真实的特点9、如何实现新闻正义第七章新闻传播媒介课时:8周,共3课时第一节媒介与新闻传播媒介一、媒介与新闻媒介(一)媒介的含义、本质、类型及特征(二)新闻传播媒介第二节新闻传播媒介的构成及特点一、新闻传播媒介的历史构成(一)人体阶段(二)人体延伸阶段二、新闻传播媒介的现实构成及其特点(一)报纸、杂志(二)广播电视(三)网络新闻媒介(四)手机第三节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一、大众媒介的普遍功能(一)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二)大众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二、新闻传播媒介的特殊功能思考题:1、大众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2、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功能3、试析不同新闻传播媒介的个性特征4、简述新闻传播媒介的特殊功能第八章新闻收受课时:9、10周,共5课时第一节新闻收受的动力学考察一、收受新闻的一般动力二、收受新闻的动力差异三、激发新闻收受的动力途径第二节新闻收受的对象一、新闻文本的基本特征(一)文本结构:简单性(二)文本语境:低度性(三)文本语义:封闭性(四)文本语言:明确性二、新闻文本的信息构成(一)事态信息(二)情态信息(三)意态信息(四)“三态”信息的关系三、新闻文本的价值特征(一)再现时间的及时性(二)再现内容的针对性(三)再现方式的亲和性第三节新闻收受过程一、新闻收受的含义二、新闻收受的过程(一)新闻文本的接收(二)新闻文本的理解(三)传播内容的接受三、新闻收受样式(一)新闻收受的基本样式(二)新闻收受的结果样式第四节影响新闻收受的因素一、影响新闻收受的主体因素二、影响新闻收受的客体(文本)因素三、影响新闻收受的环境因素(媒介语境)思考题:1、新闻文本的基本特征2、新闻文本的信息构成3、新闻收受的结果样式4、分析影响新闻收受的因素5、简述新闻文本的价值特点6、试述新闻收受的基本过程第九章新闻传播规律课时: 10、11周,共4课时第一节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与特征一、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一)新闻传播要素间的稳定关系(二)新闻传播基本矛盾的展开二、新闻传播规律的特征(一)新闻传播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性(二)新闻传播规律的稳定性与变动性(三)新闻传播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第二节新闻传播规律的内容构成一、新闻信息流量最大追求律二、新闻价值最高实现律(一)新闻价值形成律(二)新闻价值实现律三、双重主体最佳接近律第三节新闻传播规律的效用方式一、自发作用方式二、自觉运用方式三、融合作用方式思考题:1、新闻传播规律的基本内容2、新闻传播规律的基本特征3、试析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4、试述新闻传播规律的效用方式第十章新闻传播业(上)课时:12周,共3课时第一节新闻传播业的产生与发展一、新闻传播业的基本含义二、新闻传播业诞生的基本标志三、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过程四、新闻传播业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二节新闻传播业的性质一、多维视野中的性质分析二、新闻传播业的本质与属性(一)新闻传播业的属性(二)新闻传播业的特征第三节新闻传播业的体制一、新闻传播体制的含义二、新闻传播体制的基本类型(一)国有型体制(二)私有型体制(三)政党型体制第四节新闻传播业的功能一、新闻传播业实体机构的功能(一)作为舆论实体的功能(二)作为信息产业(经济)实体的功能(三)作为文化实体的功能二、新闻传播业各种传播活动的功能(一)多样性功能(二)基本功能(三)核心功能三、实体功能与传播活动功能的关系四、新闻传播业的功能差别(一)新闻传播业整体功能的历史差别(二)新闻传播业功能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差别(三)具体新闻传播媒介造成的功能差别思考题:1、新闻业产生的基本标志2、新闻业的基本特征3、新闻传播业的基本功能4、如何全面理解新闻传播业的性质5、简述新闻业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十一章新闻传播业(下)课时:13周,共3课时第一节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传播业一、不同社会制度下新闻传播业的特殊性质(一)封建制度下的新闻传播业(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新闻传播业(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传播业二、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传播制度第二节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方针一、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基本含义二、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方针(一)新闻传播业的总方针(二)新闻传播业的具体方针第三节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基本原则一、业务原则(一)业务思想原则(二)业务活动原则二、政治原则(一)党性原则(二)指导性原则(三)群众性原则三、组织原则第四节新闻传播业运作的基本规律一、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二、内在规律与交叉规律第五节新闻传播业与其他主要社会系统的关系一、独立与统一关系二、相互作用关系三、共同发展关系思考题:1、党性原则的基本内涵2、新闻传播组织原则的含义3、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业的总方针是什么4、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业的同异5、简述新闻业运作的基本规律6、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业的党性原则第十二章新闻自由课时:14周,共3课时第一节新闻自由的演变发展一、新闻自由的由来(一)新闻自由意识的孕育(二)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二、新闻自由思想的演变与发展(一)古典自由主义下的新闻自由(旧式新闻自由)(二)现代自由主义下的新闻自由(新式新闻自由)第二节新闻自由的实质与特性一、新闻自由的实质(一)关于自由实质的一般理解(二)新闻自由的实质二、新闻自由的基本特性(一)新闻自由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二)新闻自由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三)新闻自由的目的性和手段性第三节新闻自由的基本内容一、传播自由二、收受自由第四节新闻自由的价值一、新闻自由之价值的含义二、新闻自由价值的具体表现(一)新闻自由的目标性价值(二)新闻自由的工具性价值第五节新闻自由的实现一、新闻自由实现的含义与意义(一)新闻自由实现的含义(二)新闻自由实现的意义二、新闻自由实现的过程与标志三、新闻自由实现的条件思考题:1、新闻自由的基本内容2、新闻自由的基本特征3、新闻自由的意义与价值4、简析新闻自由的实质5、简述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过程6、如何实现新闻传播自由第十三章新闻调控课时:15周,共3课时第一节新闻调控的实质与特征一、新闻调控的实质(一)新闻调控的含义和实质(二)新闻调控的界限和范围二、新闻调控的特征(一)他控的强制性与自控的自律性(二)手段的多样性与目标的一致性(三)调控的多层性与作用的多重性(四)调控的反馈性与过程的动态性第二节新闻控制的根据和目的一、新闻调控的根据(一)新闻调控的必然性(二)新闻调控的合理性二、新闻调控的目的(一)高效实现新闻传播目标(二)防止媒介权力滥用第三节新闻传播的他控与自控一、新闻传播的他控方式(一)政治调控(二)经济调控(三)文化调控(四)组织调控二、新闻传播的自控(一)自我调控的意义(二)自我调控的方法第四节新闻调控的社会制度模式一、封建主义的调控模式二、资本主义的调控模式三、社会主义的调控模式思考题:1、新闻调控的实质2、新闻调控的基本途径3、新闻调控的特征4、新闻调控的制度模式5、如何防止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滥用6、简述自我调控的价值7、试析自控与他控的关系第十四章新闻传播环境课时:16周,共3课时第一节新闻传播环境的含义与意义一、新闻传播环境的含义(一)新闻传播环境的含义(二)新闻传播环境的特征二、新闻传播环境的意义(一)新闻传播的生成场(二)新闻传播的运行场(三)新闻传播的发展场第二节新闻传播业内环境一、新闻传播业内环境(一)新闻传播内环境要素的构成(二)各机构(组织)的关系二、新闻媒体内环境(一)媒体内环境的构成(二)媒体内环境的塑造第三节新闻传播外环境一、新闻传播外环境的构成(一)自然环境(二)社会环境二、外环境对新闻传播的正负作用(一)正面作用(二)负面作用第四节新闻传播内外环境关系一、良性互动关系二、恶性互动关系思考题:1、新闻传播内环境的构成2、新闻传播外环境的构成3、试析研究新闻传播环境的意义4、如何优化新闻传播的内环境5、简述新闻传播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第十五章新闻事实世界与新闻符号世界课时:17周,共3课时第一节两个世界一、事实世界与新闻事实世界二、符号世界与新闻符号世界三、新闻符号世界的特征(一)作为符号世界的一般特征(二)作为符号世界的个性特征第二节新闻符号世界的创造一、符号世界的创造(一)创造符号世界的必然性(二)创造符号世界的途径二、新闻符号世界的创造(一)新闻符号世界的创造者(二)新闻符号世界的创造手段第三节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两个性质不同的世界(一)存在属性不同的两个世界(二)真实性质不同的两个世界二、两个相互作用的世界(一)新闻事实世界是新闻符号世界的本源(二)新闻符号世界的反作用(三)相互转化的两个世界三、两个变化发展的世界(一)日日常新的两个世界(二)同步变化的两个世界思考题:1、新闻符号世界的特征2、创造新闻符号世界的手段3、如何塑造真实的新闻符号世界4、试析新闻事实世界与新闻符号世界的关系参考书目:1、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