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二叙事说理含解析20190430190
【高考试卷】2020届【加练半小时】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二章 专题二 群文通练二 Word版
2020年高考冲刺试卷芳草香出品群文通练二人生价值主题解说人生价值是一个十分重大而深奥的话题。
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有正价值与负价值。
作为人来说,要守住人生的基本价值,要展现人性中的真、善、美,不断摒弃生命中的假、恶、丑,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共同把我们的世界建设成一个美好、幸福的世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雨夹雪刘正权雨夹雪,半个月!爹放下收音机对我说:“你把砍刀给我寻出来,我明天上山打两担柴,天气预报说了,后天有雨夹雪。
”我们这地方气候很特别,一热热个死,一冷冷个死,好多年不下雪了,陡然来十天半个月的雨夹雪,会把人冻苕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烤火,乡里人不习惯捂被窝。
烤火就得上山砍栗树棒子,现在都用液化气做饭炒菜,谁家还备有柴火?好在村后就是山,山上杂树多,封山育林这么多年,人们的砍刀都生锈了。
爹吩咐完我,跟着冲厨房打了声招呼,“我出去转转,晚饭不要等我!”“转转?你当你还是村长啊!”爹愣了一下,爹才想起自己旧年里已下了台,不该操这份心了。
爹嚅动嘴巴:“我也就顺便跟大伙说说,这雨夹雪的天气没火烤很难熬的!”“是你的村长后遗症难熬吧!”娘不依不饶地损了一句,也是的,娘有太多的牢骚:自打爹当村长起,家里地里就没伸过一根手指头,还落背后叫村民骂。
可爹还是出了门,娘在厨房里使劲地捣了一锅铲骂道:“贱!天生的贱命!”回头又冲我说:“不等他了,吃饭!”吃这么早的晚饭?我知道娘是故意难堪爹,爹不当村长了,谁还管他晚饭,眼下的人,势利得很!爹是裹着寒气进的门,倒春寒的前兆呢,爹使劲地跺了跺脚,他的老寒腿这会儿肯定疼得不行。
我问爹:“吃晚饭没啊?”爹说:“家家忙着寻砍刀呢,没空吃!”娘把留在锅里的饭菜狠狠地墩在爹面前,爹苦笑..了一下,没作声,埋头呼呼吃起来,吃相很狼狈,没一点村长风度。
像是为自己补过似的,第二天大清早爹就背好绳索拎上砍刀出了门。
我吃完早饭后好久,才见村民三三两两地结伴上了山。
2020全国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群文通练一
群文通练一底层关怀主题解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为生计而挣扎、奔波,其行为或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或散发出人性的丑陋。
底层书写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展现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不幸命运,表达人文关怀,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文学的价值与力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老牛倌儿刘章①老牛倌儿又叫大下巴。
他姓吴,他们那辈人中间那个字是“玉”,老牛倌儿名字的第三字,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知道,上点年岁的人知道的也不多,我因在村里管过户籍,还记得,那是个“琢”字,取玉琢成器之意,很讲究。
老牛倌儿应该说是璞玉,究竟琢成器也未,我不敢妄加评断。
老牛倌儿是他一生的职务,大下巴则是他的面部特征。
如果跟时下一样把名字和职称连起来,应该是吴玉琢老牛倌儿。
②打从我记事起老牛倌儿就放牛。
③听老人说,他的父亲日子过得很不错,他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念书,念到十五六岁,什么《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以及“五经四书”都念过。
人说老牛倌儿是喝墨水儿长大的。
说他喝墨水不只是读书的意思,他是真喝。
据说他是笨而好学,背书背不下,就把砚台里的墨汁喝下。
可惜他头大脚轻,干活没力气,书上的字会背不会写,不要说写文书、状纸,写信也不行,只好放牛。
实际上他是放了一辈子牛,是从小牛倌儿晋升到老牛倌儿的。
按理说小牛倌儿应先升到大牛倌儿,因为他只能放四五头牛,再多了放不过来,追不上,他隔过了这一级。
他也从未当过羊倌儿,因为山羊攀岩越岭,他追不上,不能胜任。
④他放牛很少上山,都是在河边上、地沿上。
他放牛的时候,头戴一顶草帽,身披椴麻蓑衣,怀抱一根荆木棍(他从不用鞭,他说放牛也是教,老师都是用教棍。
他说得对,秦始皇就是老师用荆棍教成器的[注]),手捧一本书,两只眼睛笑眯眯地从牛背移到书页上,从书页移到牛背上。
牛背也是书,书也是牛背。
偶尔吆喝一声:“黄黄犍犍子——回回来!”“花花腰腰子……”除此,便是摇头晃脑咕咕哝哝地念书。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Ⅱ群文通练一山水游记含解析
Ⅱ群文通题游记书序群文通练一山水游记主题解说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
山水游记主要是写登山临水的见闻观感.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月色.写竹柏;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雪.写堤.写亭.写舟.像风景画一样真切可感。
有些山水游记不以写景见长.而以议论、说理取胜.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才识和高超的思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这类游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游黄山日记徐霞客初六日.天色甚朗。
觅导者各携筇.上山.过慈光寺。
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主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
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
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
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
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
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
由此而入.尽皆怪松悬结。
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髲①.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
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惟莲花洞可行耳。
”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透峰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
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矼之胜..遂循莲花峰而北。
上下数次.至天门。
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丈.仰面而度.阴森悚骨。
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
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矼②。
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
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
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
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余至平天矼.欲望光明顶而上。
路已三十里.腹甚枵③.遂入矼后一庵。
庵僧俱踞石向阳。
主僧曰智空.见客色饥.先以粥饷。
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二Ⅰ群文通练一勤政爱民
群文通练一勤政爱民主题解说勤政爱民的好官始终把民众疾苦挂在心头,竭力规劝国君体察民情、体恤百姓,阻止国君做伤害百姓的事,并多次劝谏国君减轻税负,不要滥刑,节省民力,照顾孤寡。
他们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缓和了阶级矛盾。
忧国忧民,廉洁奉公,躬行节俭,修身以率下,自律以劝上,他们用智慧和仁德去努力维护政权,维持社会安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
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
吏民素多贴,连告罢七令。
淳至,日夜阅案牍。
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
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剩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
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
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适久矣,安从捕?”寝.不行。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
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
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费赀以偿。
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
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
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
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
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
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
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
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
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
以理卜,何神之有?”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
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
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
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
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从之,事逐定。
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张淳传》,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讼浸.减浸:逐渐B.淳验无实即坐.之坐:判罪C.寝.不行寝:平息D.永人贫,生女多不举.举:抚养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Ⅱ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含解析
Ⅱ群文通题现代高科技群文通练一中国天眼(连续性文本)主题解说2016年9月,“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启用。
这是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是怎样一种装置?究竟能探索宇宙有多远?它会给中国空间探测能力带来哪些变化?读了下面两篇文章,你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
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人称“中国天眼之父”。
而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是他的学生。
那么,他们造出来的“中国天眼”,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天眼?首先我们还得追溯到望远镜的发明历史。
我们知道天文望远镜,主要有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此外还有红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望远镜。
最初的天文望远镜是光学望远镜。
1609年,45岁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学。
早年的电视,收不到信号,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雪花闪烁。
这是电磁波信号,包括来自太空的射电辐射。
193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卡尔·央斯基,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时,发现银河中心持续的射电辐射,从此有了射电天文学。
格罗特·伯雷应聘贝尔实验室失败,1937年在芝加哥附近的自家后院,制造出第一台射电望远镜。
这两个小伙子,取得如此重大成果时,都只有二十多岁。
天文学家都想要很大很大的“锅盖”。
以前屋顶上经常会看到“锅盖天线”,口径越大,电视画面越清晰。
射电望远镜的“锅盖”,也是如此。
所以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盖”,提高射电望远镜灵敏度。
当年伯雷制造的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直径是9.45米。
美国20世纪60年代在波多黎各建造了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在老大位置上坐了数十年。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四传统文化含解析推荐
群文通练四传统文化主题解说中华传统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以儒家文化为核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某些传统文化几近消失。
如何看待这种传统与现代既融合又矛盾的现象,如何保持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弘扬这种文化,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文学作品需要表现和阐释的重大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豆腐阿城孙福九十多岁去世,去世时略有不满,不过这不满在孙福的曾孙辈看来是老糊涂了,他老人家要吃豆腐渣。
做豆腐是先将黄豆,大豆,或黑豆磨成浆。
你如果说,老孙,这黄豆和大豆不是一种豆子吗?孙福就先生一下气,然后不生气,嘟囔着说:懂个什么。
豆子磨成浆后,盛在锅里掺水煮,之后用布过滤,漏下的汁放在瓦器里等着点卤,布里剩下的就是豆腐渣。
豆渣是白的,放久发黄,而且发酸变臭,刚滤好时,则有一股子熟豆子的腥香味儿。
豆渣没有人吃,偶有人尝,说,磨老了,或者磨嫩了。
磨老了,就是磨过头了,细豆渣漏过布缝儿,混在豆浆里,这样子做出的豆腐里纤维多,不好吃。
磨嫩了,就是豆子磨得粗,该成浆的没成浆,留在豆渣里,点浆成豆腐,豆腐当然就少。
磨嫩了就需要查查磨。
掀开上磨扇,看看是不是磨沟儿磨浅了,或有残。
磨沟儿磨浅了,就要剔沟儿。
残了不好办,要把磨扇削下去一层,再剔出沟儿来。
做豆腐最难的是点卤。
人常说,画龙难点睛。
孙福说,那又什么难?画坏了,重画就是了,豆腐点坏了,重来不了,糟蹋一锅。
点卤前,豆浆可以喝,做豆腐的师傅常常喝豆浆,却不一定吃豆腐,道理在豆浆养人。
浆点好卤,凝起来,颤颤的,就是豆腐脑儿。
凝起来的豆腐脑儿也在布里,系好,放重物压,水慢慢被挤出布外,布里就是豆腐了。
压久了,布里的是豆腐干儿。
打开布豆腐还是热的,用刀划成一块一块。
当天卖不了的,放在冷水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最后关头赌博一样地参战。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Ⅰ群文通练二清正廉洁含解析
群文通练二清正廉洁主题解说中国古代的清官廉吏犹如璀璨的群星.闪烁在历史的天空中。
他们的廉迹彰于一朝.盛名传于千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譬如他们的置业观就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与贪官污吏截然相反.清官廉吏不为子孙积金蓄玉、置办田园、购买豪宅.他们轻物质财富.重精神财富.注重对子孙的道德培养.秉承“以诗书传家”“以清白遗子孙”的置业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韩)滉.字太冲.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薄最详致。
再迁给事中.知兵部选。
时盗杀富平令韦当.贼隶北军.鱼朝恩私其凶.奏原.死.滉执处.卒伏辜。
自至德军兴.所在赋税无艺..帑司给输亁隐。
滉检制吏下及四方输将.犯者痛拫以法。
会岁数稔.兵革少息.故储积谷帛稍丰实。
然覆治案牍.深文钩剥.人亦咨怨。
大历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黎干言状.滉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
代宗命御史行视.实损田三万余顷。
始.渭南令刘藻附滉.言部田无害.御史赵计按验如藻言.帝又遣御史朱敖覆实.害田三千顷。
帝怒曰:“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贬南浦员外尉.计亦斥为丰州司户员外参军。
方是时.潦败河中盐池.滉奏池产瑞盐。
帝疑.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
时里胥有罪.辄杀无贷.人怪之。
滉曰:“袁晁本一鞭背吏.禽贼有负.聚其类以反.此辈皆乡县豪黠.不如杀之.用.年少者.惜身保家不为恶。
”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
婺州属县有犯令者.诛及邻伍.坐死数十百人。
又遣官分察境内.罪涉疑似必诛.一判辄数十人.下皆愁怖。
滉虽宰相子.衣裘茵衽.十年一易。
居处陋薄.取庇风雨。
门当列戟.以父时第门不忍坏.乃不请。
堂先无挟庑.弟洄稍增补之.滉见即彻去.曰:“先君容焉.吾等奉之.常恐失坠。
若摧圮.缮之则已.安敢改作以伤俭德?”居重位.清洁疾恶.不为家人资产。
自始仕至将相.乘五马.无不终枥下。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原.死原:宽恕B.所在赋税无艺.艺:限度C.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廉:査访D.用.年少者用:因为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盗贼杀害了富平令韦当.鱼朝恩为杀人者求情.但是韩滉坚持论处.盗贼最终伏罪.表现出韩滉的耿直。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Ⅰ群文通练二孔孟思想非连续性文本含解析
群文通练二孔孟思想(非连续性文本)主题解说孔孟思想以善论为基础.仁为灵魂.礼为躯体.中庸与权变为调控器.有机组成伦理政治学说体系。
“仁”是贯彻一切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并被认为是人类天生的本性。
人性变坏.是后天环境所致.因而主张顺应自然.通过教育实践与生活磨炼来恢复善性.这是一种自然主义与理性主义精神的结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所谓“人性论”.实际上就是关于人的本性、本质是什么的理论。
它是社会伦理、政治、宗教、哲学等各种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
卢梭曾经说过:“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如果我们“不从认识人类本身开始”.我们就不能认识社会的各种问题。
这就是说.必须从研究人开始去研究各种社会现象。
今天我们开展人性论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而且将推动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
(摘编自莫法有《试论中西哲学史上人性论之差异》) 材料二: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通过“性”与“习”的比较论述了人性的先天性.认为人性在本质上就是人所具有的先天的或与生俱来的本性.它不是任何后天的、人为的东西.而后天的、人为的东西属于“习”的范畴。
但是.孔子并没有明言人性的内涵.也没有将人性问题直接限定在道德的范围之内.使得人性问题成为道德问题的重要内容。
孔子将“性”与“习”相比照.从“性”与“习”的本质区别的维度阐明人性的先天性.这是其高明之处。
如果没有“习相远”作参照.仅言“性相近”.是看不出人性的先天性的.至多只能得出人性的相似性乃至相同性的结论。
(摘编自陆建华《性朴、情欲与性恶:荀子人性论的三个层面——兼及先秦儒家人性论》) 材料三:对于孔子所言的人性的先天性、人性的与生俱来的本质.儒家后学的孟子和荀子也是赞同的。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
”(《孟子·尽心上》)即认为身体与容貌是天生的.有以先天性来解读人性的本质的意味。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Ⅰ群文通练四淡泊高洁含解析
群文通练四淡泊高洁主题解说名士,意味着一种自由。
中国古代的名士们,或放歌山林,或脱略形骸,或寄情于艺术,以独特的方式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单凭他们在文化史上的闪亮瞬间也足以自傲。
名士们的铮铮傲骨、飘逸风姿、淡泊情怀、狂放气度,像一组伟岸的雕像一样竖立在中国文化史上。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遁石先生传胡俨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父彦达,有隐操。
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
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
悉取其先世所遗书付翁曰:“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
”翁闭门力学,尽读所遗书。
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
”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
赵先生奇其志节,妻以族妹而劝之仕。
翁曰:“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
”赵先生愧谢之。
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翁暇试取而究其术,为人筮,无不奇中。
远近辐辏,县令亦遣人来邀筮。
后益数数,日或二三至。
翁厌苦之,取其书对使者焚之曰:“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
”令大衔之。
翁因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不归者年余。
时朝廷督有司访求遗逸甚严。
部使者至县,欲起翁。
令因言曰:“王与准以其先世尝死忠,朝廷待之薄,遂父子誓不出仕,有怨望之心。
”使者怒,拘翁三子,使人督押,入山求之。
翁闻益深遁,坠崖伤足。
求者得之以出。
部使见翁创甚,且视其言貌坦直无他。
翁亦备言其焚书逃遁之故。
使者悟,始释翁。
见翁次子世杰之贤,因谓翁曰:“足下不仕,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行乎?”不得已,遂补世杰邑庠弟子员。
而翁竟以足疾得免。
翁谓人曰:“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顾吾命甚薄,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
”又曰:“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
”因自号遁石翁云。
翁伟貌修髯,精究《礼》、《易》,著《易微》数千言。
尝筮居秘图湖阴,遇“大有”之“震”,谓其子曰:“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
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久。
”至是翁没且十年,而世杰以名儒宿学膺贡,来游南雍。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论述类文本阅读Ⅰ群文通练二传统美学含解析
群文通练二传统美学主题解说中国人在寻求“和谐美”的过程中.无论是人格美、艺术美还是自然美都要考量中国独具特色的审美——内外统一、谦谦君子式的心理诉求。
“温柔敦厚”作为这一诉求的突破口.贯穿着中国美学的始终。
“温柔敦厚”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人而言.始终伴随着历史长河的洗涤而历久弥新。
“道”“气”“味”“意象”等美学范畴.更多的指向人内心的审美准备.而综合性的美学范畴“温柔敦厚”却将向内、向外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走向人的内心世界与更为广阔的美学外部应用世界。
一、(2019·河南许昌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传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在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Ⅰ群文通练六名人家教含解析20190430195
群文通练六名人家教主题解说古往今来,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家教,尤其是成功人士,无论是言传身教还是书信往来,都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传统美德教化子女、警诫同辈,教人求真,育人为善,这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放翁家训(节选)陆游吾生平未尝害人。
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
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
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
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
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
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
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
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
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
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
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
舍此三者,则无策矣。
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
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
后来仕士,不以衰钝见鄙.,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根无由遍识之耳。
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
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中:造谣中伤B.杜.门穷经,不应举杜:堵塞C.不以衰钝见鄙.鄙:轻视D.勿令与浮薄者游.处游:交往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不再与之交往。
2020全国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Ⅰ 群文通练一
Ⅰ群文通题中国传统文化群文通练一传统哲学主题解说中国传统哲学自有其话语体系,它在人道之中寻求天道,在现象之中探求根本。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人能于“天人”“物我”之间寻求整体价值,彰显出和谐、圆融的生存智慧。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崇道德修为,寻精微于古今之浩渺,奉中庸之道而使事物发展臻于和谐平衡之状态,是中国传统哲学千百年来的重要思维方式,展现出中华民族对德行修养和内在超越的价值认同。
一、(2019·广州天河区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历史是对过去的认知,这是一条再简单不过的常识。
然而问题在于:什么是“过去”?我认知的又是“过去”的“什么”?是行动,还是思想?对于克罗齐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去”和“现在”再无法脱开干系;而对于柯林武德来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和哲学要实现同一。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过去”?“过去”是指刚刚过去的“过去”,还是已过去久远的“过去”?对前者的意识可称“当代史”,而对后者的意识则是“过去史”。
我们对当代史的兴趣容易解释:我们生活在它的巨大影响之下,它鼓舞万物,摩荡时世。
但我们为何对遥远的古代史充满兴趣?原因仍与上相同,古代未成绝响,它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人类的精神活动中,“现在”并非遗世独立,“过去”保留在“现在”之中。
就算我们不谈“影响”,仅对“过去”的认知本身,就说明了人类的存在真相:不知道“过去”,我们无法安处于“现在”之中。
然而我们对“过去”的认知只能立足于“现在”,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错乱,不能自欺,我们诚然就在“现在”。
“当代史”固然是今人的产物,“过去史”亦然:我们带着我们的眼光、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建构重新发现和认知了它们。
在此,克罗齐说出了他的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条规律适用于一切历史的写作。
所以,书写者写下的“过去”其实并不真正是“过去”,而是“现在”眼中的“过去”。
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二Ⅰ群文通练五文人抉择
群文通练五文人决断主题讲解“进则朝廷庙堂,退则江湖山野”,是古代文人士医生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两条门路,要么出仕耀祖光宗以达治国平天下,要么入隐安贫乐道以求人品独立自由。
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们,大多怀有激烈的、踊跃的出仕梦想,而这类出仕为官兼济天下的理想与道家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隐逸情怀其实不可以两相兼得,这样一来,在出仕与入隐之间,必然发生决断上的碰撞,火花之下,古代丰富多彩、别具特点的隐逸文化及文学作品就此产生。
下边两文或许能帮助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一、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文后题目。
遂初堂记归有光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
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旧址而莫知所在。
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书来求余记之。
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川,有崇高之志,故为此赋。
此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
文简阳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如有不相当者。
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
古之志得道行者,固这样也。
惟召通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
后之君子,非复古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
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可以以遽去。
然此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可以一日安也。
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语言文字之间,而有不可以自制者。
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
况南渡以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之总揽,远不可以望盛宋之治。
而崇陵末年,疾病恍然,宫闱戚畹..,干涉朝政,时势有不可以胜道者矣。
固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堪称不知之,而终不可以静静以自安。
盖君子之志这样。
公殁到现在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如。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Ⅰ群文通练二清正廉洁含解析20190430196
群文通练二清正廉洁主题解说中国古代的清官廉吏犹如璀璨的群星,闪烁在历史的天空中。
他们的廉迹彰于一朝,盛名传于千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譬如他们的置业观就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与贪官污吏截然相反,清官廉吏不为子孙积金蓄玉、置办田园、购买豪宅,他们轻物质财富,重精神财富,注重对子孙的道德培养,秉承“以诗书传家”“以清白遗子孙”的置业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韩)滉,字太冲,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薄最详致。
再迁给事中,知兵部选。
时盗杀富平令韦当,贼隶北军,鱼朝恩私其凶,奏原.死,滉执处,卒伏辜。
自至德军兴,所在赋税无艺.,帑司给输亁隐。
滉检制吏下及四方输将,犯者痛拫以法。
会岁数稔,兵革少息,故储积谷帛稍丰实。
然覆治案牍,深文钩剥,人亦咨怨。
大历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黎干言状,滉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
代宗命御史行视,实损田三万余顷。
始,渭南令刘藻附滉,言部田无害,御史赵计按验如藻言,帝又遣御史朱敖覆实,害田三千顷。
帝怒曰:“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贬南浦员外尉,计亦斥为丰州司户员外参军。
方是时,潦败河中盐池,滉奏池产瑞盐。
帝疑,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
时里胥有罪,辄杀无贷,人怪之。
滉曰:“袁晁本一鞭背吏,禽贼有负,聚其类以反,此辈皆乡县豪黠,不如杀之,用.年少者,惜身保家不为恶。
”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
婺州属县有犯令者,诛及邻伍,坐死数十百人。
又遣官分察境内,罪涉疑似必诛,一判辄数十人,下皆愁怖。
滉虽宰相子,衣裘茵衽,十年一易。
居处陋薄,取庇风雨。
门当列戟,以父时第门不忍坏,乃不请。
堂先无挟庑,弟洄稍增补之,滉见即彻去,曰:“先君容焉,吾等奉之,常恐失坠。
若摧圮,缮之则已,安敢改作以伤俭德?”居重位,清洁疾恶,不为家人资产。
自始仕至将相,乘五马,无不终枥下。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奏原.死原:宽恕B.所在赋税无艺.艺:限度C.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廉:査访D.用.年少者用:因为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盗贼杀害了富平令韦当,鱼朝恩为杀人者求情,但是韩滉坚持论处,盗贼最终伏罪,表现出韩滉的耿直。
2020全国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一 单文精练二
单文精练二乐毅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乐毅论苏轼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
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
或者之论曰:“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
”呜呼!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霸,可得乎?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
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
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
范蠡、留侯..,虽非汤、武之佐,然亦可谓刚毅果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为者也。
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
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
”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
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
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
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
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
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
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
当此时,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
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
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籍之解.而东解:突围B.燕之并.齐并:兼并C.反其田里..田里:家乡D.不王则审.所处审:审问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霸:战国时代的五个称霸一方的国君,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2020全国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Ⅰ 群文通练一
Ⅰ群文通题传统文化群文通练一传统哲学(非连续性文本)主题解说中国传统哲学自有其话语体系,它在人道之中寻求天道,在现象之中探求本根。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人能于“天人”“物我”之间寻求整体价值,彰显出和谐、圆融的生存智慧。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崇道德修为,寻精微于古今之浩渺,奉中庸之道而使事物发展臻于和谐平衡之状态,是中国传统哲学千百年来的重要思维方式,展现出中华民族对德行修养和内在超越的价值认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深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
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上。
主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挥的自觉追求。
比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黄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材料二:近些年来,“中国哲学”的身份性被反复质询,原因就在于其研究范式的过分西化,人们越来越不满意于这种“冰冷”的研究方式,而特别强调所谓“同情的理解”,试图将中国人的生命世界和生活实践植入相关的理论研究当中去。
这样,具有新的时代意味的“国学”出场,似乎可以补偿原有的中国哲学研究状况的缺憾,强化民族文化的特征,这就部分地形成了新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对峙。
坚持中国哲学作为民族精神之载体的功能,就会批评纯学术立场与中国文化之精神无关,掏空了儒释道本来的精神生命。
坚持中国哲学之现代学术立场就会批评前者的主张将价值问题与学术问题混为一谈,将个人感情掺入学术研究中。
这种分歧反映了中国哲学这一学科的“身份混淆”和“角色分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通练二叙事说理主题解说叙事说理散文是指通过事件叙述来表明某种道理的文章。
一般的文章叙述的事件多是神话、寓言、故事等,以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看法。
从思想内容上看,叙事说理散文密切关注人生、社会,对现实的认识深刻,表现出强烈的理性色彩;文风上,勇于辩证,气势充沛,个性鲜明;语言上,善于使用比喻修辞,浅显易懂,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再上龚舍人书王安石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
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
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
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
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
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
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
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
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
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
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
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
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
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
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
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
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
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
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
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
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
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
阁下其亮之。
某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毕:完成,结束B.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原:本来,原本C.可谓至大至庶.矣庶:众,众多D.以说干.阁下再矣干:求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
B.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
C.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
D.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汤义仍先生文集序钱谦益临川汤义仍文集若干卷,吴人许子洽生以万历乙卯谒义仍于玉茗堂,而手钞之以归者也。
义仍告许生曰:“吾少学为文,已知訾警王、李①,骈枝俪叶,从事于六朝。
久而厌之,是亦王、李之.朋徒耳。
汜滥词曲,荡涤放志者数年,始读乡先正之书,有志于曾、王②之学,而吾年已往,学之而未就也。
子归,以.吾文视受之,不蕲.其知吾之所就,而蕲其知吾所未就也。
知吾之所就,所谓王、李之朋徒耳;知吾之所未就,精思而深造之,古文之道,其.有兴乎?”余闻义仍之语,退而读其文,未尝不喟然太息也。
义仍官留都,王弇州艳其名,先往造门,义仍不与相见,尽出其所评抹《弇州集》,散置几案。
弇州信.手翻阅,掩卷而去。
弇州没,义仍之.名益高。
海内訾警王、李者,无不望走临川,而.义仍自守泊如也。
以义仍之才力,由前而言之,岂不能与言秦、汉者争为撏撦割剥?由后而言之,岂不能与言排秦、汉者争为叫嚣隳突?深心易气,退而愿学于曾、王,顾又不自有,以.其所未就者勖.余。
呜呼!此可以知义仍之所存矣。
《易》曰:言有物。
又曰:修词立其诚。
《记》曰:不诚无物。
今之人,耳佣目僦,降而剽贼,如弇州《四部》之书,充栋宇而.汗牛马,即而视之,无所有也。
义仍晚年之文,意象萌茁,根荄屈蟠,其源汩汩然,其质熊熊然,盖义仍之于古文,可谓变而得正,而于词可谓己出者也。
其.学曾、王也,自以为未就,譬之金丹家,虽未至于九转大还,然其火候,不可谓不力,而铅汞药物,不可谓不具也。
后有君子,好学深思,从事于义仍之文,得其所谓有物者,而察识其所未至。
因以探极指要,而知古文兴复之几。
义仍已矣,庶几后有子云也哉?余悲义仍之文不大显于世,而世之浮慕义仍者,于其所以为文之指意,未有能明之者也。
循览遗编,追惟其末后郑重相属.之语,而为叙之如此。
(节选自《牧斋初学集》,有删改)注①王、李:王世贞(王弇州)和李攀龙,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推行拟古之风,批评王安石、曾巩等人的散文。
②曾、王:王安石、曾巩,王安石为临川人,曾巩也长期居住临川,两人名列“唐宋八大家”。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蕲.其知吾之所就蕲:求B.弇州信.手翻阅信:随意C.以其所未就者勖.余勖:勉励D.追惟其末后郑重相属.之语属:撰写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朋徒耳.名益高吾文视受之其所未就者勖余有兴乎学曾、王也义仍自守泊如也.汗牛马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志于曾、王之学,而吾年已往,学之而未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悲义仍之文不大显于世,而世之浮慕义仍者,于其所以为文之指意,未有能明之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汤义仍对王弇州(王世贞)之文持什么态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1.B[原:推测。
]2.B[糟糠:文中是指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
]3.(1)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
(2)我认为,有才学的大丈夫经常担忧的是遭遇不好的时代,遭遇好的时代以后,又担忧自己不被重用。
4.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
参考译文安抚舍人阁下: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
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
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有用的。
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
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
水旱灾害是常有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充足。
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自从庆历以来,南北饥荒相连,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谋之人无不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考虑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
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发放常平仓的粮食,让富户募捐,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类的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
我推测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饿死的人已经白骨遍野了。
这只造就了给人恩惠的美名,而没有取得救人祸难的实际效果。
从前,梁惠王曾经调拨粮食来救饥荒,孟子评论反对这种做法。
正是所谓“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国家;只有好的办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
至于治理国家不遵循先王之道的,就是单纯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办法却不能将之结合起来。
况且五帝、三王之时,可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水旱灾害。
然而却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
我遍观远古以来,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乱之日颇多。
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四方边境最远的达到万余里,其间可以耕种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称得上最广大、最富庶了。
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而且是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
现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时讲求治理国家的办法,考虑富裕百姓、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顾眼前的事,见到祸患再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再考虑拯救措施,这正是《传》中所言的“车毂已经破碎,才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用吗?我与您过去不太熟识,若论相知程度,确实太不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