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生态

合集下载

细菌的繁殖和细菌培养特征

细菌的繁殖和细菌培养特征

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
卡拉霉素链霉菌
游动放线菌
诺尔斯氏链霉菌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G+ 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属于真细菌范畴。
多核的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 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 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 G+ (少数阴性) 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
产生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在已报道过的近万种抗生素中,约 70%由放线菌产生;而其中90%由链霉菌属产生) 。
产生维生素(B12)、酶制制(葡萄糖异构酶,蛋白酶);在甾 体转化、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
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皮肤、脑、肺和脚部感 染)、植物(如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的疾病。
5.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 形态:G+ 、弯曲和常分叉的杆菌,专性厌氧 (哺乳婴儿粪便,能在肠道定植的益生菌) • 最适生长温度:37℃ • 用途:微生态调节剂
6.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 形态:G- ,短杆 • 最适生长温度:37 ℃ • 用途:食品卫生重要指示菌,
2.2.1.6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自己阅读)
1.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胞杆菌属(Pseudomonas)
形态:G-杆状,一根鞭毛, 运动,不产芽孢。 生长温度:最低5℃或更低
作用:致病;冷藏食品 变质 用途:分解有机物质 (如污染物)能力强
铜绿假单胞菌菌落图及形态图
2. 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
• 个体形态:G-,短杆,老龄菌G+ ,单生、成对或链状,无 芽孢,有鞭毛,培养时间长易形成丝状、弯曲、棒状 等多 种畸形。专性需氧菌。 •最适生长温度: 30-35℃ •最适pH:5.4~6.3 •用途:醋酸发酵 恶臭醋杆菌(AS.1.41)巴氏醋酸菌(沪 酿1.01)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题

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复习提要A1型题1.原核生物不包括:A.细菌B.衣原体C.支原体D.立克次体E.病毒2.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钩端螺旋体B.肺炎支原体C.肺炎衣原体D.白假丝酵母菌E.肺炎链球菌3.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A.疯牛病B.梅毒C.斑疹伤寒D.沙眼E.体癣4.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真菌和细菌细菌均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真菌和细菌细胞壁含有肽聚糖C.真菌细胞无质粒,细菌细胞可有质粒D.真菌细胞的核糖体不同于细菌细胞的核糖体E.真菌对抗生素不敏感,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参考答案A1型题1.A 2.D 3.A 4.D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试题A1型题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单细胞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C.对抗生素敏感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之分2.有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肽聚糖含量少B.缺乏五肽交联桥C.对溶菌酶敏感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E.有蛋白糖脂外膜3.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最本质的差异在于:A.细胞壁结构不同B.染色性不同C.毒性不同D.药物敏感性不同E.抗原性不同4.溶菌酶杀死G+菌的机制是:A.切断聚糖骨架β-1,4糖苷键B.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的联结C.竞争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和转糖基酶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5.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有杀菌作用,通常对人体细胞无影响,原因是:A.人体细胞表面无青霉素受体B.人体细胞中含有青霉素酶,能分解青霉素C.人体细胞无细胞壁和肽聚糖D.人体细胞膜能阻止青霉素进入细胞内E.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为80S,青霉素不能与之结合6.青霉素的杀菌机制是:A.干扰肽聚糖中五肽桥与四肽侧链的联结B.裂解细胞壁上的聚糖骨架C.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D.干扰细菌的酶系统E.干扰肽聚糖中四肽侧链的形成7.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G+菌主要靠外毒素致病,G-菌大多靠内毒素致病B.G+菌对青霉素敏感,G-菌对青霉素不敏感C.经革兰染色后,G+菌呈紫色,G-菌呈红色D.G+菌和G-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是肽聚糖E.G+菌和G-菌均可形成细菌L型8.细菌L型:A.是细胞膜缺陷的细菌B.分离培养需用低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C.不能返祖恢复为原细菌D.生长繁殖较原细菌缓慢E.大多为革兰染色阳性9.不能诱导细菌L型形成的是:A.链霉素B.胆汁C.补体、抗体等免疫分子D.青霉素E.溶菌酶10.链霉素能杀死病原菌,但通常不会损伤人体细胞,这是因为:A.人体细胞表面无链霉素受体B.人体细胞能将进入胞内的链霉素不断排出胞外C.人体细胞无细胞壁和肽聚糖D.人体细胞膜能阻止链霉素进入细胞内E.人体细胞的核蛋白体的结构与细菌不同11.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B.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有鞭毛C.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有助于细菌的鉴定E.将细菌接种在半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12.证明细菌有无鞭毛的方法不包括:A.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培养B.悬滴标本光镜观察细菌运动C.鞭毛染色法染色后光镜观察D.电镜观察E.革兰染色镜检13.有关“菌毛”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多见于革兰阳性菌B.用光学显微镜不能直接观察到C.性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接合有关E.是细菌的运动器官14.性菌毛的功能是:A.抗吞噬作用B.与细菌的运动有关C.传递遗传物质D.黏附作用E.与分裂繁殖有关15.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B.具有抗吞噬作用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D.是代谢相对静止的休眠体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16.芽胞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这是因为:A.芽胞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B.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C.芽胞只在体外产生D.不是所有的细菌都产生芽胞E.一个芽胞只能生成一个菌体17.有关“细菌特殊结构与医学的关系”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荚膜和普通菌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B.菌毛对鉴别细菌具有重要意义C.应以杀死芽胞为灭菌的标准D.性菌毛与耐药基因传递有关E.鞭毛蛋白有很强的抗原性18.下列哪种成分仅存在于革兰阳性菌而不存在于革兰阴性菌中:A.肽聚糖B.脂质AC.磷壁酸D.荚膜E.鞭毛19.有关“细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一个细菌细胞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B.肽聚糖为细菌等原核生物所特有C.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D.芽胞形成不是细菌繁殖方式E.观察细菌个体形态时,应选用高倍镜镜头2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的总放大倍数为:A.10倍B.100倍C.400倍D.1000倍E.10000倍2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A.紫色和紫色B.紫色和红色C.紫色和无色D.无色和无色D.无色和紫色22.革兰染色法区分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关键步骤是:A.结晶紫初染B.碘液媒染C.95%乙醇脱色D.复红复染23.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A.鉴别细菌B.初步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C.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D.了解细菌致病性E.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24.一般不用革兰染色法染色鉴定的细菌是:A.布鲁菌B.结核分枝杆菌C.破伤风梭菌D.脑膜炎奈瑟菌E.霍乱弧菌B1型题A.厘米cmB.毫米mmC.微米μmD.纳米nmE.皮米pm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2.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A.脂多糖B.磷壁酸C.肽聚糖D.脂蛋白E.几丁质3.细菌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4.G-菌细胞壁的毒性成分是:A.荚膜B.质粒C.鞭毛D.芽胞E.菌毛5.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6.有些细菌能主动地趋向高浓度营养物质,避开有害环境,这与哪一种结构有关:7.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结构是:8.能黏附于宿主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并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是:A.中介体B.包涵体C.吞噬体D.线粒体E.异染颗粒9.与细菌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10.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参考答案A1型题1.E2.C3.A 4.A 5.C 6.A 7.B 8.D 9.A 10.E 11.C 12.E 13.B 14.C 15.A 16.E 17.B 18.C 19.E 20.D 21.C 22.C 23.E 24.B B1型题1.C 2.D 3.C 4.A 5.B 6.C 7.D 8.E 9.A 10.E第三章细菌的生理A1型题1.在自然界中,细菌与其他生物相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A.细菌细胞膜有半透性,允许水分及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B.细菌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细菌代谢类型多样化D.细菌表面带有电荷,可以吸附营养物质,利于吸收E.细菌具有多种酶系统2.对人类致病的细菌都是:A.异养菌B.自养菌C.专性需氧菌D.兼性厌氧菌E.专性厌氧菌3.有关“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充足的营养物质B.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pH为7.2~7.6C.均需要氧气D.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通常为37℃E.有些细菌初代分离培养需补充5%~10%CO2气体4.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时期的细菌:A.迟缓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5.有关“细菌群体生长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在迟缓期代谢活跃B.细菌的形态和染色性在稳定期较典型C.细菌外毒素多在对数生长期产生D.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菌E.细菌内毒素和芽胞多在衰退期产生或释放6.检查细菌对糖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主要意义在于:A.了解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B.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强弱C.帮助鉴别细菌的种类D.确定细菌抵抗力的强弱E.了解细菌对营养的需要7.哪一项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A.吲哚试验B.硫化氢试验C.糖发酵试验D.动力试验E.尿素酶试验8.区分肠杆菌科中致病菌与非致病菌最有价值的试验是:A.葡萄糖发酵试验B.乳糖发酵试验C.动力试验D.革兰染色法E.血清学试验9.在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是:A.葡萄糖B.麦芽糖C.蔗糖D.菊糖E.乳糖10.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用于细菌分型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是:A.侵袭性酶类B.细菌素C.毒素D.色素E.热原质11.有关“外源性热原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是G-菌的合成代谢产物B.是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C.极微量注入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D.可被高压蒸汽灭菌法破坏E.注射药剂中不得含有热原质12.外源性热原质:A.分子量较小B.致热原性可被蛋白酶所破坏C.能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D.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E.在体内最终由肝、肾灭活和排泄13.从腹泻标本中分离致病性肠道杆菌所采用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属于:A.基础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鉴别选择培养基B1型题A.幽门螺杆菌B.淋病奈瑟菌C.破伤风梭菌D.脑膜炎奈瑟菌E.霍乱弧菌1.在碱性条件下pH8.8~9.0生长良好细菌是:2.在初代分离培养时,不需要增加CO2浓度的厌氧菌是:3.需在微需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是:参考答案A1型题1.B 2.A 3.C 4.B 5.B 6.C 7.D 8.B 9.E 10.B 11.D 12.C13.EB1型题1.E 2.C 3.A第四章消毒与灭菌试题A1型题1.消毒是指:A.杀死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不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C.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D.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E.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2.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所需温度和需维持时间分别为:A.100℃,15~20minB.121.3℃,15~20minC.100℃,10minD.121.3℃,10minE.160℃,2h3.有关“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灭菌效果最可靠B.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通畅灭菌压力为2.05kg/cm2E.通常灭菌温度为121.3°4.可经巴氏消毒法杀灭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结核分枝杆菌C.炭疽芽胞杆菌D.产气荚膜梭菌E.肉毒梭菌5.紫外线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其杀菌机制主要是:A.破坏酶系统B.损伤细胞膜C.干扰DNA复制D.干扰蛋白质合成E.干扰肽聚糖合成6.有关“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其主要杀菌机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高压蒸气灭菌法━压力灭菌B.紫外线━干扰细菌DNA复制C.75%乙醇━菌体蛋白变性D.苯扎溴氨━损伤细菌细胞膜E.3%过氧化氢━干扰细菌酶系统7.用于饮水、游泳池水消毒的最常用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B.生石灰C.氯D.臭氧E.漂白粉8.不可与红汞同用的消毒剂是:A.苯扎溴氨新洁尔灭B.乙醇C.过氧化氢D.碘酒E.来苏儿B1型题A.间隙灭菌法B.电离辐射法C.高压蒸气灭菌法D.滤过除菌法E.巴氏消毒法1.常用于生理盐水和手术器械等耐热物品灭菌的方法是:2.啤酒和牛奶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哪一项处理:参考答案A型选择题1.C 2.B 3.D 4.B 5.C6.A 7.C 8.D B型选择题1.C 2.E第七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试题A1型题1.正常妇女阴道中优势菌群是:A.嗜酸乳杆菌B.B群链球菌C.大肠埃希菌D.表皮葡萄球菌E.白假丝酵母菌2.正常菌群转化为机会性致病菌的条件不包括:A.宿主免疫功能下降B.菌群失调C.细菌毒力增强D.定位转移E.宿主转换3.机会性致病菌感染:A.仅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B.均为内源性感染C.均为医院感染D.是二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E.近年感染率明显下降4.导致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是:A.正常菌群的定位转移B.细菌从无弱毒株突变成为有强毒菌株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D.使用免疫抑制剂E.微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5.有关“二重感染”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不是二种细菌同时感染B. 在用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C.是一种严重的菌群失调症D.大多由外源性致病菌引起E.大多由耐药菌引起6.与机会性致病菌感染有关的疾病不包括:A.鹅口疮B.假膜性肠炎C.伤寒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E.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7.目前,国内外微生态制剂中应用最广泛的益生菌是:A.乳杆菌B.肠球菌C.大肠埃希菌D.蜡样芽胞杆菌E.双歧杆菌8.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指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发生的一切感染B.感染对象主要是患者C.主要由外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D.大多由单一病原体引起E.病原菌常具有耐药性9.致病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通常与哪一项无关:A.细菌的毒力B.细菌的侵入部位C.细菌的侵入数量D.细菌耐药性E.宿主的免疫力强弱10.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是:A.毒素B.鞭毛C.荚膜D.芽胞E.黏附素11.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是:A.中介体B.荚膜C.芽胞D.性菌毛E.异染颗粒12.主要依靠侵袭力致病的是:A.肺炎链球菌B.肉毒梭菌C.结核分枝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霍乱弧菌13.通常可侵入血液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破伤风梭菌C.结核分枝杆菌D.痢疾志贺菌E.霍乱弧菌14.不具有抗吞噬作用的是:A.破伤风梭菌芽胞B.肺炎链球菌荚膜C.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D.A族溶血性链球菌M蛋白E.淋病奈瑟菌菌毛15.胞外菌能通过不同机制来逃避宿主的免疫杀伤,其中不包括:A.肺炎链球菌产生荚膜B.淋病奈瑟菌菌毛抗原改变C.流感嗜血杆菌产生IgA酶D.福氏志贺菌能诱导巨噬细胞凋亡E.鼠伤寒沙门菌产生Vi抗原16.有关“外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脱毒成类毒素C.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D.有选择性毒性作用E.均不耐热,60~80℃30min被破坏17.属于神经毒素的是:A.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B.红疹毒素C.肉毒毒素D.白喉毒素E.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8.已广泛用于美容除皱的细菌毒素是:A.霍乱肠毒素B.破伤风痉挛毒素C.肉毒毒素D.白喉毒素E.致热外毒素19.能引起食物中毒,但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鼠伤寒沙门菌C.空肠弯曲菌D.肉毒梭菌E.副溶血性弧菌20.有关“超抗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需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方可与MHCⅡ类分子结合B.能直接激活T细胞增殖C.极微量即可诱发免疫应答D.具有毒性作用E.可引起自身免疫病21.不具有超抗原性质的是:A.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B.葡萄球菌肠毒素C.致热外毒素D.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1E.白喉毒素22.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是:A.脂寡糖B.脂质AC.核心多糖D.特异性多糖E.磷壁酸23.有关“细菌内毒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热B.白细胞升高C.微循环障碍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E. 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效应24.有关“内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B.抗内毒素抗体有较强的中和作用C.能激活补体D.有佐剂作用E.毒性作用基本相同25.有关“内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C.用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D.性质稳定,耐热E.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26.有关“内源性感染”,哪一项是正确的:A.病原体均属正常菌群B.常发生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均为菌群失调C.可发生于使用激素后,属医院感染D.是一种自身感染E.以上都不是27. 在传染病流行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A.潜伏感染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急性感染28.哪种细菌在感染流行期常有健康带菌者形成:A.伤寒沙门菌B.痢疾志贺菌C.脑膜炎奈瑟菌D.结核分枝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29.致病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能的结局有:A.致病菌被吞噬细胞杀死B.致病菌不被吞噬细胞杀死C.细菌在体内扩散D.造成组织免疫病理损伤E.不能诱导吞噬细胞凋亡30.胞外菌感染的免疫机制中不包括: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B.补体的调理作用C.IgG介导的ADCC效应D.吞噬细胞的不完全吞噬E.S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B1型题A.白喉毒素B.霍乱毒素C.破伤风痉挛毒素D.肉毒毒素E.葡萄球菌肠毒素1.哪种毒素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浓度升高,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2.哪种毒素可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麻痹:A.脑膜炎奈瑟菌B.霍乱弧菌C.破伤风梭菌D.淋病奈瑟菌E.结核分枝杆菌3.可经多途径感染的细菌是:4.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细菌是: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5.破伤风梭菌可引起:6.伤寒沙门菌可引起:A.脑膜炎奈瑟菌B.痢疾志贺菌C.白喉棒状杆菌D.结核分枝杆菌E.霍乱弧菌7. 机体对哪种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外毒素致病的免疫:8. 机体对哪种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参考答案A1型题1.A 2.C 3.D 4.D 5.C 6.C 7.E 8.C 9.D 10.D11.B12.A 13.C 14.A 15.E 16.E 17.C 18.C 19.D 20.A 21.E 22.B 23.E 24.B 25.C 26.D 27.B 28.C 29.E 30.DB1型题1.B 2.D 3.E 4.D 5.A 6.B 7.C 8.D第十一章弧菌属;试题A1型题1.有关“霍乱弧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为革兰阴性菌B.有菌毛和单鞭毛C.在胃中很快被杀死D.EI-Tor生物型可形成芽胞E.人类是惟一的易感者2.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不包括:A.菌毛B.鞭毛C.内毒素D.霍乱肠毒素E.侵袭性酶类3.仅在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生长繁殖,不侵入细胞内的细菌是:A.空肠弯曲菌B.伤寒沙门菌C.痢疾志贺菌D.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霍乱弧菌4.霍乱首例病人确诊应快速、准确,并及时向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告,主要原因是:A.无理想的治疗方法B.病死率高C.无有效预防措施D.为法定甲类传染病E.能通过多种途径传播5.取患者米泔水样腹泻物作悬滴法检查,可见作“穿梭”运动的细菌是:A.痢疾志贺菌B.霍乱弧菌C.鼠伤寒沙门菌D.幽门螺杆菌E.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A4型题男,20岁,进食海鲜3h后出现腹泻、呕吐伴轻微腹痛,粪便为米泔样,一天共便20次,烦躁不安,脱水貌,双侧腓肠肌痉挛,粪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未见红细胞;1.患者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A.细菌性痢疾B.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C.霍乱D.大肠埃希菌性肠炎E.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2.患者所患疾病与细菌毒素有关,该毒素的致病机制是:A.干扰蛋白质合成B.刺激呕吐中枢C.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D.激活鸟苷环化酶,使细胞内cGMP浓度升高D.阻断乙酰胆碱释放3.为确诊,需从剩余食物或腹泻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应选用:A.伊红美蓝培养基B.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C.碱性琼脂培养基D.SS培养基E.高盐培养基4.治疗该疾病最关键的措施是:A.静脉点滴抗生素B.及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C.口服活菌制剂D.口服补液盐E.口服止泻药B1型题A.鼠伤寒沙门菌B,副溶血性弧菌C.霍乱弧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肉毒梭菌1.某部官兵在进食淀粉类食物3h后,出现以呕吐为主、腹痛腹泻为次的食物中毒,最可能的致病菌是:2.食用未煮熟的海产品后发生暴发性食物中毒,最可能由哪种菌引起:A.高盐培养基B.吕氏血清培养基C.碱性琼脂培养基D.伊红美蓝培养基E.罗氏培养基3.分离培养副溶血弧菌应选用:4.从黏液脓血便中分离培养痢疾志贺菌应选用:A1型题1.D 2.B 3.D 4.D 5.BA4型题1.C 2.C 3.C 4.B B1型题1.A 2.D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试题A1型题1.有关“厌氧芽胞梭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革兰染色阳性B.主要分布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内C.为外源性感染D.特异性治疗可应用抗毒素E.抵抗力强2.病后不能获得牢固免疫力的是:A.百日咳B.霍乱C.白喉D.破伤风E.鼠疫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A.抑制伤口中破伤风梭菌生长B.阻止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C.中和与神经组织结合的外毒素D.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E.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4.对未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过的伤员,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最好应立即注射:A.破伤风类毒素B.破伤风抗毒素C.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D.抗生素E.破伤风抗毒素和类毒素5.曾经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小儿,再次受伤后的处理措施是:A.注射TAT 500UB.注射TAT 1000UC.注射TAT 1500UD.注射TAT 2000UE.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6.一名接种史不明的外伤患者,需紧急预防破伤风最适宜的措施是:A.注射抗生素B.清创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D.清创和注射破伤风抗毒素E.清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7.产气荚膜梭菌区别于其他厌氧菌最有特点的生物学性状是:A.革兰阳性粗大杆菌B.有芽胞,位于次级端C.专性厌氧D.有溶血性E.分解糖大量产气8.在牛乳培养基中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的细菌是:A.脆弱类杆菌B.产黑色素杆菌C.产气荚膜梭菌D.艰难梭菌E.破伤风梭菌9.产气荚膜梭菌最重要的毒素是:A.α毒素卵磷脂酶B.κ毒素胶原酶C.μ毒素透明质酸酶D.τ毒素E.ν毒素DNA酶10.有关“气性坏疽的治疗”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一经诊断,应急诊清创扩创B.早期用多价抗毒素血清治疗C.首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D.高压氧舱法治疗有效E.营养支持治疗11.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是:A.肉毒毒素B.破伤风毒素C.鼠疫毒素D.白喉毒素E.炭疽毒素12.哪种细菌所致食物中毒与食入罐头、香肠、发酵豆制品等有关:A.金黄色葡萄球菌B.副溶血性弧菌C.肉毒梭菌D.鼠伤寒沙门菌E.产气荚膜梭菌13.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通常不包括:A.菌群失调B.宿主免疫力降低C.定位转移D.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E.外源性感染14.有关“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特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内源性感染B.主要靠内毒素致病C.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感染D.多呈慢性过程E.常规培养无细菌生长15.可排除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依据是:A.机体多个部位的脓肿或溃疡B.血性分泌物,恶臭,有气体C.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D.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呈表面生长E.在血平板中长出微小菌落A4型题男,9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10d,突然出现张口困难,不能进食,继之出现苦笑面容,全身抽筋,呈角弓反张,历时约10s,声响及触碰患者可诱发上述症状,患者神志清楚,不发热;1.患者最可能患有什么疾病:A.肉毒中毒B.破伤风C.脊髓灰质炎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气性坏疽2.该疾病属于: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3.引起该疾病的致病菌属于:A.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厌氧菌B.革兰染色阴性厌氧芽胞梭菌C.革兰染色阳性无芽胞厌氧菌D.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胞梭菌E.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4.应如何治疗该疾病:A.迅速注射A、B、E三型多价抗毒素B.清创扩创,早期足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服用抗生素C.注射干扰素D.首选青霉素治疗E.清创扩创,切除感染和坏死组织,注射多价抗毒素和青霉素5.为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可给易感人群接种:A.灭活疫苗B.减毒活疫苗C.类毒素D.荚膜多糖疫苗E.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男,21岁,因交通事故而入院,伤口受到感染,采用妥布霉素、羧苄西林和克林霉素治疗;5d后患者突然出现发热达40℃,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散在红色斑丘疹,脑膜刺激征阴性;继而出现意识障碍,腹痛,大量水样腹泻,逐渐频繁,每天排便量高达4L,并见大量白色膜状物;6.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新出现的疾病最有可能是:A.细菌性痢疾B.霍乱C.假膜性肠炎D.药物过敏反应。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微生物是一类体形细小构造简单:A.肉眼看不见的多细胞生物B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见到的微小生物C.需电子显微镜才能见到的生物D具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E非细胞结构的生物2.下列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衣原体B真菌C病毒D细菌E放线菌3.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衣原体B螺旋体C病毒D细菌E放线菌4.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A真菌B病毒C衣原体D细菌E放线菌5.免疫的概念认为:免疫是机体A 抵抗并清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B 发现并清除恶变细胞的能力C 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D 清除和消灭恶变细胞,防止细胞癌变E 识别和清除衰老、死亡细胞的能力6.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机体易发生:A 自身免疫病B 肿瘤C 超敏反应D 免疫缺陷病7.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A 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B 防止寄生虫感染的过程C 杀伤、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D 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E 识别和排除异物的功能8.免疫防御功能有缺陷可表现为:A 免疫缺陷病B 免疫耐受性C 超敏反应D 恶性肿瘤E 自身免疫病二、填空题1.微生物根据其结构和化学组成不同,分为、、三大类。

2.病毒属微生物,真菌属微生物,细菌属微生物。

3.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维持的功能。

4.免疫防御是机体识别和排除,发挥的功能。

5.免疫稳定是机体识别和排除,进行免疫调节的功能。

6.免疫监视是机体识别和排除,发挥的功能。

7.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引起病和病。

8.免疫稳定功能紊乱可引起病,免疫监视功能紊乱可形成。

第一部分医学微生物学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选择题A型题1.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A 肽聚糖B 几丁质C 胆固醇D 磷壁酸E 脂多糖2.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 脂蛋白B 磷壁酸C 肽聚糖D 脂多糖E 胆固醇3.列哪项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质D 细胞质E 荚膜4.G+与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A 聚糖骨架B 四肽侧链C 五肽交联桥D β-1,4糖苷键5.氏阴性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A 肽聚糖B 磷壁酸C 脂多糖D 脂蛋白E 外膜6.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A 肽聚糖层厚,多达50层B 肽聚糖为二维平面结构C 含磷壁酸D 含少量表面蛋白和复合多糖E 以上均对7.革兰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存在于:A 细胞膜B 细胞壁C 细胞质D 肽聚糖层E 磷壁酸8.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A 生物合成B 维持细菌外形C 能量产生D 参与物质交换E 呼吸作用9.细菌细胞质重要结构:A 胞浆颗粒B 中介体C 质粒D 核蛋白体E 以上均是10.关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肽聚糖含量少B 肽聚糖缺乏交联桥C 肽聚糖为二维平面结构D 致病力与所含脂多糖有关E 对溶菌酶敏感11.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A切断肽聚糖中的聚糖骨架B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C 损伤细胞壁D 竞争合成细胞壁时所需的转肽酶E 干扰脂多糖的合成12.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是:A 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B 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连接C 干扰细菌DNA的复制D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 损害细胞膜13.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的原因是:A 细胞壁缺乏磷壁酸B 细胞壁含脂多糖多C 细胞壁含脂类少D 细胞壁含有类脂AE 细胞壁含肽聚糖少、且外有外膜结构的保护14.L型细菌是:A 细胞壁缺陷的细菌B 缺乏LPS的细菌C 缺乏质粒的细菌D 细胞膜缺陷的细菌E 缺乏细胞核的细菌15.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A 荚膜、芽胞、鞭毛、核糖体B 荚膜、芽胞、鞭毛、质粒C 荚膜、芽胞、鞭毛、菌毛D 荚膜、芽胞、鞭毛、异染颗粒E 荚膜、芽胞、鞭毛、中介体16.关于革兰氏染色,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 结晶紫初染B 碘液媒染C 酒精脱色D 石碳酸复红复染E G+菌染成红色17.影响革兰氏染色效果的关键是:A 涂片的厚薄B 标本是否固定C 结晶紫染色时间的长短D 复红染色时间的长短E 酒精脱色时间的长短18.革兰氏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A 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B 结晶紫→乙醇→碘液→复红C 结晶紫→碘液→乙醇→复红D 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E 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19.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A 细胞壁B 荚膜C 芽胞D 核质E 细胞膜X型题1.细菌的荚膜:A 可增强细菌抵抗力B 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细菌分型C 具有粘附作用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E 抗吞噬2.革兰氏阴性菌对溶菌酶不敏感的主要原因是:A 肽聚糖含量少B 等电点高C 无磷壁酸 D有外膜保护 E 有周浆蛋白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细菌结构有A 细胞壁B 细胞膜C 荚膜D 芽孢E 菌毛二、填空题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大多数球菌的直径约为。

病原微生物总论复习要点

病原微生物总论复习要点

病原微生物总论复习要点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大小、基本形态答:(1)常见畜禽病原菌多在几个微米之间(2)细菌的外部形态较简单,仅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和某些其它形态。

2.菌落的概念及意义答:(1)概念: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多数18~24h),生长繁殖成巨大数量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2)意义:细菌培养中,作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接种以获得单个菌落,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计数和鉴定。

3.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试绘制细菌结构模式图)答:(1)基本结构:细菌基本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物质、核糖体和内含物等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

(2)特殊构造:与基本生命活动没有多大关系,如夹膜、鞭毛、菌毛、芽孢等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

4.比较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的异同5.细菌脂多糖的组成和功能答:为G-菌的特有成分,位于细胞壁的最表面○1侧链多糖:有种、型特异性,G-菌的O抗原○2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3类脂A :无种属特异性,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耐热,与致病性有关,能致动物体发热、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

6.细菌的遗传物质答:细菌为原核细胞,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处于细胞浆中,相对集中于一个区域,无核膜,无核仁,也称为核体或原核,具有细胞核功能,含有细菌的遗传基因,控制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7.细菌荚膜的概念及主要功能答:(1)概念: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外周产生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的黏液样物质,其厚度在200nm以上,称为荚膜。

(2)主要功能:○1抗吞噬和抗体作用○2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3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与废物排出之地○4具有抗原性。

8.细菌芽胞的特点及其意义答:(1)特点:○1对高温、干燥、辐射、化学药物有强大的抵抗力○2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微⽣物学复习思考题《微⽣物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绪论1.名词解释:微⽣物,微⽣物学2.⽤具体事例说明⼈类与微⽣物的关系。

3.微⽣物包括哪些类群?它有哪些特点?4.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物学的奠基⼈?5.试根据微⽣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物既是⼈类的敌⼈,更是⼈类的朋友?6.简述21世纪微⽣物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2章原核微⽣物1.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2.根据⾰兰⽒阳性细菌与⾰兰⽒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来说明⾰兰⽒染⾊的机制。

3.什么是芽孢?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其特殊的结构与成分说明芽孢的抗逆性。

渗透调节⽪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4.⽴克次⽒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活⽅式?⾐原体与⽴克次⽒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两者有何差别?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6.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7.举例说明细菌的属名和种名。

8.试述古⽣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9.试根据细菌和古⽣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然界中分布泛。

10.细菌(狭义)、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式上各有什么特点?第三章真核微⽣物1.名词解释:真菌、霉菌、酵母菌、真酵母、假酵母。

2.举例说明霉菌与酵母菌与⼈类的关系。

3.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物与原核微⽣物的主要区别。

4.试图⽰真核⽣物“9+2型”鞭⽑的横切⾯构造,并简述其运动机理。

5.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6.试⽐较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质体的制备⽅法。

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8.试述真菌的孢⼦类型和特点。

第4章病毒1. 名词解释:病毒粒⼦、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变、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裂解量、类病毒、朊病毒。

2. 病毒区别于其他⽣物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定义?3. 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2022年上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上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上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革兰氏染色步骤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关键步骤是______;染色结果凡呈紫色的菌为______,呈红色的菌为______。

2、一般地说,动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以______和______为主,植物病毒以______为主,噬菌体以______居多,而真菌病毒则都是______。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酵、______发酵和______发酵等。

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时,由于其______而使培养基______发生改变;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为维持该条件的相对恒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物质如______或______。

5、真菌无性孢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有性孢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6、现代微生物学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常见的厌氧菌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⑥ ______等。

8、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______,______和______。

9、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有3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在免疫学反应中,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1、在G+细菌和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中,最常见的肽桥成分是甘氨酸五肽。

()12、在分离化能无机自养细菌时,必须使用以硅胶作凝固剂的无机培养基平板。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观察细菌时,需要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这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3.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学生需要学会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4.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细菌的奥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关于细菌的实验,例如观察细菌的生长、繁殖等。实验设计要求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实验步骤清晰,实验目的明确。
4.拍摄一组关于细菌的图片,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展示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要求图片清晰,说明准确,能够直观地展示细菌的特点。
5.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到的细菌知识,向他们解释细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家人对细菌的认识和了解。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细菌现象,撰写观察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细菌现象,如发酵食品的制作、洗手的重要性等,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观察报告。要求报告内容真实、具体,能够体现出细菌在生活中的作用。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细菌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对于疑难问题,可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引导学生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了解细菌在医学、环保等领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分类、细胞结构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细菌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各章思考题

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各章思考题

各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2. 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3.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4.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第二章病毒1、解释下列名词:病毒粒子、前噬菌体、溶源性。

病毒粒子:成熟的病毒感染单位,病毒复制的最后阶段,在宿主脂肪体细胞、血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核内复制,形成多边形和多角形的包含体,裸露或被囊膜包裹前噬菌体: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上的温和噬菌体的核酸溶源性:温和噬菌体DNA具有整合入宿主菌染色质DNA中的特性,成为与宿主菌共生的原噬菌体,能随宿主菌的染色质同步复制而传给子代,这种特性称为溶源性。

2、什么是病毒?病毒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微生物之处?(作业1)3、简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结构。

4、试用图示说明下列名词之间的关系:病毒粒子、核芯、衣壳、被膜。

(作业2)5、病毒有哪几种对称类型?每种对称类型病毒的形态是什么?试各举一例。

6、试以T系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的增殖过程。

7、病毒是一种致病因子,也是一种具有遗传成分特点的因子,病毒的这种特性有什么生物学意义?(作业3)第三章原核微生物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2、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3、根据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解释为什么革兰氏染色后G+呈紫色,G-呈红色?4、比较细菌和放线细群体培养特征的异同。

5、以产甲烷菌为例,总古细菌的特点及其与细菌的不同之处。

第四章真核微生物1、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一般都是以其群体形式进行研究或利用,这必然就要涉及到对微生物的培养。

能否找到一种培养基,使所有的微生物都能良好地生长?为什么?2、试结合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内容,谈谈在选择、配制和使用培养基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

你们在实验中是如何做的?有何体会?3、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基本特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八章 细菌的基本特性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八章 细菌的基本特性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1.基因突变 突变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不 可逆转的改变,从而导致的遗传性变异。
2.基因转移与重组 遗传物质由一个细菌(供菌)转移 至另一个细菌(受菌)体内的过程,称基因转移。转 移后的基因与受菌体的基因组重新整合在一起称重组, 并使受菌获得某些供菌的特性。基因转移有四种方式:
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1.维持菌体固有形态 2.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的外环境 3.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4.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5.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1)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生物细胞 所特有的物质。其结构由聚糖骨架、四链侧链和五肽交 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 聚糖结构如图:
(1)转化:供菌游离的 DNA片段被受菌直接摄取,并 与自身 DNA 进行整合重组,使受菌获得某些供菌的生 物学特性。
(2)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 (质粒)从供菌转移给受菌,从而使受菌获得新的生 物学性状。 (3)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遗传 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体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生物 学性状。 (4)溶原性转换: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 组,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利用密闭的蒸汽容器灭菌,通常在 103.4Kpa(1.05Kg/cm2) 蒸汽压力下,容器内温度可达到灭菌目的。凡耐高温、耐湿 热的物品均可用此法灭菌。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效果好,这 是因为:湿热比干热穿透力强;湿热中细菌的菌体蛋白 较易凝固;湿热蒸汽含有大量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 物品的温度。
黏附作用; 鉴别细菌。
2.鞭毛 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帮助运动
鞭毛功能 与致病性有关 鉴别细菌

微生物学思考题

微生物学思考题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方案。
第十一章
复习题 1.简述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简述碳在生物圈中的总体循环。 3.详述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 4.简述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 5.比较陆生、水生及大气生境中微生物在生态分布、存在状态、生理活性等方面的异同点。 6.简述嗜热微生物的生境及其生态分布。 7.简述嗜冷微生物的生境及其生态分布。 8.简述嗜酸微生物的生境及其生态分布。 9.简述嗜碱微生物的生境及其生态分布。 10.简述嗜盐微生物的生境及其生态分布。 11.举例说明微生物与动物的互惠共生关系。 12.以根际、菌根和根瘤说明微生物和植物根的互惠共生关系。 13.从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说明人类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14.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微生物具有降解环境污染物的巨大潜力? 15.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是降解自然有机物能力的扩展和延伸,这样说的道理何在? 16.在污染介质的微生物处理中我们主要利用微生物的哪些生理功能,这些利用是如何实现的? 17.生物修复中的强化措施有哪些? 18.为什么说生物强化可以在生物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八章
复习题 1.从遗传学角度谈谈你对朊病毒的理解和看法。 2.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执行中,为什么要进行以微生物为主体的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哪几种生物分 别是已完成全基因组侧序的第一个独立生活的生物?第一个真核生物?第一个自养生活的生物? 3.在细菌细胞中,均以环状形式存在的染色体 DNA 和质粒 DNA,在质粒提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 质粒的检测和分离有什么利用价值? 4.请说明下列两株不同遗传表型的大肠杆菌是否都是营养缺陷型?并作解释。E. coli(his 一)和 E. coli (lac 一)。 5.根据你所学的关于诱发突变的知识,你认为能否找到一种仅对某一基因具有特异性诱变作用的理化诱变剂? 为什么? 6.DNA 链上发生的损伤是否一定发生遗传表型的改变?为什么? 7.根据突变的光复活修复作用原理,你认为在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时,应注意什么?为了使被诱变的细胞能均 匀地受到紫外线照射,你将如何做?

兽医微生物学 重要知识点汇总

兽医微生物学   重要知识点汇总

兽医微生物学重要知识点汇总绪言1、微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微生物形态、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以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微生物学还包括免疫学,甚至还包括寄生虫学,特别是原虫学。

2、微生物的特点:①个体微小,需借助显微镜观察,其群体可见。

②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

③比较面积大(有利于物质交换,代谢繁殖)。

④易变异,适应性强。

3、微生物的种类:三型八大类(三菌四体一病毒)真菌细胞型:细胞核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

Eg:真菌。

原核细胞型:仅有原始核,无核仁、核膜,细胞器很不完善。

DNA和RNA同时存在(拟核/核体)Eg: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核酸类型为DNA或RNA.Eg:病毒。

4、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形态学时期:1683年荷兰吕文虎克首次观察到微生物。

1861年巴斯德否定“自然发生说”;证明发酵由微生物引起的。

第二阶段——生理学及免疫学的奠基时期:Ⅰ巴斯德(微生物学、生理学与免疫学的主要奠基人)的历史性贡献:①酒是某种微生物的发酵产物②解决了酒的败坏问题③研究炭疽病、人的狂犬病,确定这些疾病由相应的微生物引起、微生物可以至弱作作预防传染病用,而且对至弱的途径做了示范性的试验④发明免疫学的预防接种⑤发明巴氏消毒法Ⅱ科赫(建立微生物研究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对病院细菌的研究,有突出贡献)功绩:①发明培养基并用于纯化微生物②发明染色观察、显微摄影③科赫法则④证实炭疽病原因--炭疽杆菌发现结核病源菌--结核杆菌【科赫法则:①病原微生物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但在健康动物体内不存在②该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的疾病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再次分离培养得到相同的病原】【免疫方法:注射、口服、点眼、滴鼻、气雾】第三阶段——近代及现代微生物理论上取得的成就极其应用价值:①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基因工程时代②进行化学治疗腰肌和抗生素的研究③组织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抗原抗体反应在诊断及防治疾病上的应用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及其应用价值①电子显微镜的应用②标记抗原或标记抗体的应用③细胞培养、空斑技术、蛋白质及核酸的提纯④核磁共振仪的使用⑤分子克隆、PCR(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试、基因组学及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微生物学领域的三大进展:微生物遗传学、免疫学及病毒学第1篇总论第一章细菌的形态结构【内容提要】细菌个体微小,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2023备战中考生物巩固复习-第十八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2023备战中考生物巩固复习-第十八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选择题主要靠孢子生殖的一组生物是()A. 酵母菌和细菌B. 球菌和杆菌C. 青霉和蘑菇D. 螺旋菌和杆菌【答案】C【解析】试题酵母菌是真菌,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细菌是分裂生殖,A不符合题意;球菌和杆菌指的是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B不符合题意;青霉和蘑菇是真菌,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C符合题意;螺旋菌和杆菌是细菌,分裂生殖,D不符合题意。

选择题生物体有严整的结构,并且大都由细胞构成,下列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 酵母菌B. 病毒C. 草履虫D. 细菌【答案】B【解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

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因此都具有细胞结构,A、C、D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

选择题家里破损的橘子,皮上很快会长出“毛毛”,“毛毛”是指()A. 细菌的鞭毛B. 细菌的荚膜C. 霉菌的孢子D. 霉菌的菌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桔子上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等,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使其数量大增,形成菌落,使桔子发霉,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可见物质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青霉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上面生有大量的孢子呈扫帚状,多在发霉的桔子等上出现.故选:C选择题下列属于动物病毒的是()。

A. 流行性感冒病毒、肝炎病毒B. 流行性感冒病毒、烟草花叶病毒C. 烟草花叶病毒、口蹄疫病毒D. .痢疾杆菌噬菌体、艾滋病病毒【答案】A【解析】试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包裹的一小段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根据寄主的不同,可以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肝炎病毒、口蹄疫病毒、艾滋病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植物病毒,痢疾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

细菌的繁殖和细菌培养特征

细菌的繁殖和细菌培养特征

5.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 形态:G+ 、弯曲和常分叉的杆菌,专性厌氧 (哺乳婴儿粪便,能在肠道定植的益生菌) • 最适生长温度:37℃ • 用途:微生态调节剂
6.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 形态:G- ,短杆 • 最适生长温度:37 ℃ • 用途:食品卫生重要指示菌,
2. 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
• 个体形态:G-,短杆,老龄菌G+ ,单生、成对或链状,无 芽孢,有鞭毛,培养时间长易形成丝状、弯曲、棒状 等多 种畸形。专性需氧菌。 •最适生长温度: 30-35℃ •最适pH:5.4~6.3 •用途:醋酸发酵 恶臭醋杆菌(AS.1.41)巴氏醋酸菌(沪 酿1.01)
菌苔(1awn) 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斜接种物)2. 菌落特征描述
大小、形状、隆起程度、边缘、 表面状态、光泽、质地、 颜色、透明度
3. 细菌菌落的特点 湿、粘、半透明、易挑起、质地均匀、内外正反颜色一致
4. 不同形态结构细菌的菌落的特点
•球菌菌落:小、圆、隆起、边缘整齐 •杆菌菌落:较大、较圆 •鞭毛菌菌落:大、扁平、形态不规则或边缘多缺刻 •芽孢菌菌落:不透明、粗糙、多褶皱、边缘不规则 •荚膜菌菌落:光滑、粘稠、湿润(透明蛋清状)
气泡
色泽 ???
细胞特征、相对密 度、运动能力、对 氧气等不同
2.2.1.6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自己阅读)
1.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形态:G-杆状,一根鞭毛, 运动,不产芽孢。 生长温度:最低5℃或更低
作用:致病;冷藏食品 变质 用途:分解有机物质 (如污染物)能力强
铜绿假单胞菌菌落图及形态图

兽医微生物学课件-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生态

兽医微生物学课件-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生态
大肠杆菌及许多其他病原菌在适宜 的条件下,分裂一次仅需20min,而细 菌染色体DNA的复制约需40min。之 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在上一轮的复制还 未完成时,下一轮的细胞分裂已经启动。 此外,染色体DNA存在多个复制叉,可 使子代的染色体DNA同时开始部分复制。 分支杆菌等繁殖较慢,需18~24h才分 裂一次。
3、稳定期
此时因营养的消耗、代谢
产物的蓄积等,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
数逐步上升,新繁殖的活菌数与死菌数大
致平衡。该朔细菌的形态及生理性状常有
改变,革兰氏阳性菌此时可染成阴性。毒
素等代谢产物大多此时产生。大肠杆菌的
稳定期持续约8h。
4、衰亡期
细菌开始大量死亡,死菌
数超过活菌数。如不移植到新的培养基,
主要有:维生素B族化合物 (血液、酵母浸膏中常 含 有生长因子物质)、氨基酸、嘌呤及嘧啶等。
一、培养基及其种类
培养基: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根据
细菌的营养要求制备的细菌营养制品, 用于微生物分离培养、传代保存菌种、 鉴别、制造菌苗或生物制剂等。
常用培养基种类
厌氧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增菌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1、迟缓期 是细菌来到新环境的一个 适应过程。此时菌体增大,代谢活跃。
2、对数期 细菌此时生长迅速,以恒 定速度进行分裂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 增长,达到顶峰,生长曲线接近一条斜的 直线。一般而言,该期的病原菌致病力最 强,其形态、染色特性及生理活性均较典 型,对抗菌药物等的作用较为敏感。大肠 杆菌的对数期可持续6~10h。
基础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营养组成来分:
1、基础培养基
含有多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基本营养 成分,常用新鲜牛肉浸膏,加入适量的蛋白胨、 NaCl、磷酸盐,调节pH至7.2—7.6即可。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和作业题-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和作业题-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和作业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用思考题和作业题0 绪论本章作业题:教材P8的第1、6、9题: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类群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什么是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有哪些?试分别阐述之。

区别于其它生物,微生物有何特点你有何体会认真阅读教材的“绪论”和“结束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你打算怎样学好“微生物学”这门课程。

补充思考题: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并描绘其前景。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有哪些你现在了解哪些技术你认为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有怎样的联系试从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其分布比动植物更广泛的原因,为什么无菌操作技术是一切微生物学工作的基础?一、微生物分类鉴定与命名本章作业题•教材P366-367的第4、5、6、7、8:什么是种什么是新种任何表示一个种和新种什么是学名什么是双名法熟悉一批学名对每个生命科学工作者有何重要性何谓菌株它如何表达正确理解菌株的涵义有何重要意义什么是模式菌株它和模式菌种有何关系概念:菌株、品系、克隆、无性繁殖系、毒株、菌落、菌苔、斜面、分离物、纯培养以及菌种等名词有何区别?本章思考题•教材的第12、15、16题:试比较古生菌、细菌和真核微生物间的主要区别。

用于微生物鉴定的经典指标有哪些随着新的理化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等应用,经典的分类指标会被淘汰吗何故现代微生物鉴定技术队发展趋势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

•教材第21题中微生物的学名(着重于勾画的)。

二、原核微生物1 观察细菌为何要用染色法,Gram染色法哪步最关键为什么如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2 研究芽孢有何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 放线菌的典型形态特征是怎样的?4 会描绘原核细胞的构造模式图,并能说明各构造的重要特点和功能(思考题)三、真核微生物补充的思考题:1 霉菌的繁殖方式有哪些?2 试比较发酵工业中常见常用霉菌(根霉、毛霉、曲霉、青霉和红曲霉)的菌丝特点(指分枝分隔和核的数量)、子实体及特化菌丝名称和无性孢子、有性孢子名称等。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适宜的酸碱度(PH)
PH的作用机理
➢ PH能影响细胞膜的电荷,从而影响营养物质 的吸收
➢ PH能影响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微 生物的生命活动。
生产中的应用
➢ 消毒防腐:如醋酸可杀死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等。
适宜的温度
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因种类而不同。
微生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
聚合酶以及其他必要因素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化合 成过程,复制出子代病毒的基因组,病毒的基因组则 以转录、翻译过程,合成大量的病毒结构蛋白质并装 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以出芽或细胞裂解方式释放到 细胞外,在感染其他细胞。这种增殖方式即为自我复 制。 病毒在易感细胞中的复制步骤包括:吸附、穿入、脱 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等。 病毒完成一个复制周期约10小时。
➢ 兼性厌氧菌
有氧无氧均可生存 如:大多数病原菌
气体(O2、CO2、少量N2)
CO2对细菌生长也很重要。大部分细菌在 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已经可以满足 需要。
有些细菌在初分离时需要人工供给5%10%的CO2才能生长良好。
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式
种类
繁殖方式
细菌、支原体、 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立克次氏体、 螺旋体、衣原 体的始体
迟缓期长短因细菌种类、菌龄和接种前后培养 基成分的差异等因素有关,一般1-4小时。
迟缓期在生产中的应用
为提高生产效率,发酵工业常采用缩短迟 缓期的方法:
➢ 以对数期的菌体作种子菌; ➢ 适当增大接种量; ➢ 采用营养丰富的天然培养基。
细菌的对数生长期
指在培养后8-18小时阶段。 该阶段细菌生长迅速,细胞每分裂一次的代时
最低生长温度:微生物能进行生长繁殖的最低温度界 限。此范围上能生长但生长很慢,低于此温度则生长 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一般-10℃—-5℃,极端-30 ℃。

兽医微生物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兽医微生物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兽医微生物学重要知识点汇总绪言1、微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微生物形态、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以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微生物学还包括免疫学,甚至还包括寄生虫学,特别是原虫学。

2、微生物的特点:①个体微小,需借助显微镜观察,其群体可见。

②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

③比较面积大(有利于物质交换,代谢繁殖)。

④易变异,适应性强。

3、微生物的种类:三型八大类(三菌四体一病毒)真菌细胞型:细胞核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

Eg:真菌。

原核细胞型:仅有原始核,无核仁、核膜,细胞器很不完善。

DNA和RNA同时存在(拟核/核体)Eg: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核酸类型为DNA或RNA.Eg:病毒。

4、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形态学时期:1683年荷兰吕文虎克首次观察到微生物。

1861年巴斯德否定“自然发生说”;证明发酵由微生物引起的。

第二阶段——生理学及免疫学的奠基时期:Ⅰ巴斯德(微生物学、生理学与免疫学的主要奠基人)的历史性贡献:①酒是某种微生物的发酵产物②解决了酒的败坏问题③研究炭疽病、人的狂犬病,确定这些疾病由相应的微生物引起、微生物可以至弱作作预防传染病用,而且对至弱的途径做了示范性的试验④发明免疫学的预防接种⑤发明巴氏消毒法Ⅱ科赫(建立微生物研究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对病院细菌的研究,有突出贡献)功绩:①发明培养基并用于纯化微生物②发明染色观察、显微摄影③科赫法则④证实炭疽病原因--炭疽杆菌发现结核病源菌--结核杆菌【科赫法则:①病原微生物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但在健康动物体内不存在②该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的疾病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再次分离培养得到相同的病原】【免疫方法:注射、口服、点眼、滴鼻、气雾】第三阶段——近代及现代微生物理论上取得的成就极其应用价值:①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基因工程时代②进行化学治疗腰肌和抗生素的研究③组织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抗原抗体反应在诊断及防治疾病上的应用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及其应用价值①电子显微镜的应用②标记抗原或标记抗体的应用③细胞培养、空斑技术、蛋白质及核酸的提纯④核磁共振仪的使用⑤分子克隆、PCR(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试、基因组学及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微生物学领域的三大进展:微生物遗传学、免疫学及病毒学第1篇总论第一章细菌的形态结构【内容提要】细菌个体微小,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的生化反应
氧化酶试验(检测是否产生氧化酶、可以氧化二苯二胺产生紫色。假单胞菌) 触酶试验(检测是否过氧化氢酶、滴加过氧化氢可以产生气泡。乳杆菌)
氧化发酵试验(可变,因菌而异。有氧氧化、厌氧发酵)
VP试验(产气杆菌可以使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甲酯甲醇红色,氧化后为红色。大肠杆菌 为阴性)
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甲基红-红色。产气杆菌为阴性)
悉生动物
无菌动物(Germ free):不携带任何微生物的动物。 悉生动物:有目的地带有某种或某些已知微生物的动物或无 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指不存 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微生物的动物。 清洁动物:来源于剖腹产,饲养于半屏障系统,体内外不含 主要病原体。 普通动物:开放条件下饲养的动物。
必需的营养物质。培养基制成后,通常都要
经灭菌处理。
培养基的分类
(一)按营养组成的差异
1.基础培养基 : 基本营养成分 2.营养培养基 : 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其它营养物质,如葡萄
糖、血液、血清、生长因子等
普通培养基
血液培养基
(二)按状态的差异
1.固体培养基 : 1.5%~2%琼脂,用于细菌分离纯化。 2.半固体培养基: 0.5%琼脂,作穿刺试验。 3.液体培养 : 扩增纯培养的菌体。
式。

指导组装(guided assembly): 细菌表面膜
结构则只能依赖指导组装来完成。(信号肽、
膜定位信号、基序等)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世代时间:一个菌体分裂为两个菌体所需的时间 。
一般20-30min。
二、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将细菌接种在液体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光滑型菌落 粗糙型菌落
粘液型菌落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1:有动力 2:无动力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菌膜 对照
菌沉淀
均匀浑浊
(三)按功能的差异
1.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底物,观察细菌在其生长后分解
底物如何,从而鉴别细菌。
2.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一类细菌
2. 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
细菌此时生长迅速,以恒定速度进行分裂繁殖,活 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达到顶峰,生长曲线接近一 条斜的直线。一般而言,该期的病原菌致病力最强, 其形态、染色特性及生理活性均较典型,对抗菌药 物等的作用较为敏感。
3.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细菌群落调控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细菌能
自发产生、释放一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并能感知其浓度变 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
作用:细菌感受信号变化,启动菌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适应 环境变化,表现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包括病原细菌胞 外酶与毒素产生、生物膜形成、菌体发光、色素产生等。
生长,而有利于另一类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选择出来。
3.厌氧培养基:专供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别用. 将普通培养基放在
无氧环境中培养,或者使培养基本身成为无氧的环境。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原理:含有胆盐,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 生长,用于分离革兰氏阴性菌。培养基中含 有乳糖和中性红指示剂,菌落呈现红色。
一、物质摄取

单纯扩散(被动扩散,无需能量、无选择性、无特 异性。如:水、气体等小分子物质)
促进扩散(需要载体蛋白、有选择性、有特异性, 无需能量。如:糖、氨基酸等)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如半乳糖)



基团转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同时被修饰。 如:葡萄糖磷酸化) 金属离子特异性转运(如铁载体siderophore, 一种 有机化合物)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产气杆菌产氨-溴麝香草酚蓝由淡绿变成淡红。大肠杆菌为阴性) 吲哚试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霍乱弧菌等产生吲哚与培养基中的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反应,红色) 硫化氢试验(变形杆菌产生硫化氢-与醋酸铅或者硫化亚铁反应-黑色) 脲酶试验(变形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酚红指示剂为红色)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细菌生长和繁殖速度快
2.利用各种化合物作为能源的能力强 3.营养需求多种多样 4 .可利用超常流水线合成大分子物质 5.细菌能产生特殊物质(肽聚糖、脂多糖、磷壁酸等)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物质摄取 Uptake 生物合rization
组装 Assembly
兽医微生物学
宋 厚 辉,博士 教授 浙江省临安市环北路88号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二109 Tel/Fax: +86-571-63741392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细菌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
新繁殖的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 ,营养的消 耗、 代谢产物的蓄积等。
4.衰亡期(decline phase)
死菌数超过活菌数,如不移植到新的培养基,最
终可全部死亡,此期细菌的菌体变形或自溶,
染色不典型,难以进行鉴定 。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medium)
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繁殖
表,从中获取营养生长繁殖并使后者蒙受伤害或被杀死的 现象。如: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细菌的生态
正常菌群与其宿主的关系:
1. 2. 3. 4.
5.
6.
营 养(如:瘤胃微生物) 免 疫(如:肠道菌群) 生物拮抗(如:肠道正常菌群) 益生菌:某些细菌或真菌有利于宿主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能抑制对宿主 有害的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制剂叫益生菌或益生素。(如:酸奶) 益生元:一些寡糖类物质添加给动物,不被宿主消化吸收,但是能选择性刺 激宿主消化道内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这类成分叫益生 元。(如某些配方奶粉) 菌群失调:如果宿主患病、外科手术、环境改变和滥用抗菌药物等,宿主机 体某个部位的正常菌落中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栖居处发生改变。
信息素: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可以感知环境变化 的信号分子。革兰氏阴性菌信息素:高丝氨酸内酯类、大 环内酯类、芳香族类、r-丁内酯、喹诺酮类、羟基酮类。
细菌的生态
根据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互生: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物共同生存时,可互相受益。
互生双方可以在自然界中单独存在,互生时又可使对方受 益。如:动物正常菌落与宿主的关系。
共生:两种或多种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互利,以
致分离后单独不能很好地生活。如:由蓝细菌和真菌组成 的地衣。
细菌的生态
拮抗: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物共同生长时,使双方或一方
受害的现象。双方受害叫竞争,一方受害叫偏生。如:放 线菌和真菌对细菌的抑制现象。
寄生:一种小型微生物生活在另一大型微生物的体内或体
培养基并置于适宜的温度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可发 现其生长过程具有规律性。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活菌数的 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出一条生长曲线。
液体培养细菌的生长曲线
稳定期
衰亡期 对数期 迟缓期
1.迟缓期(lag phase)

细菌来到新环境的一个适应过程。 特点:
(1)代谢活跃,合成并积累所需酶系统 ; (2) RNA含量明显增多,但DNA的量无变化; (3)细菌菌体增大,
复习重点
1.物质摄取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2.何谓细菌的生长曲线?不同时期各有何特点?
3.何谓培养基?培养基的种类有哪些?
4. 何为益生菌?细菌与宿主的关系有哪几类?

Sequence, structural and potential spatial relationships of haem binding proteins in the Gram-positive cell envelope
The cytoplasmic membrane contains transporters for iron compounds, such as the HupDGC and FhuDBGC putative ABC-transporters (ribbon). The PG polymer in the vertical scaffold model shown wire format in (D), and as space filling surfaces in (E)] surrounds the cell as a series of conjoined hexagonal pores with approximately 50 Å diameter. This architecture creates pathways for diffusion of small solutes, like ferric siderophores (Fc) or porphyrins ( 卟啉类化合物,Hn), through the PG matrix。 Mol Microbiol 80(6): 1581-1597,2011
细菌群落调控
生物被膜(Biofilm):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
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质蛋白等,将其自身包绕其 中而形成的大量细菌聚集膜样物。
作用:是细菌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的一种生命现象,是 细菌的一种具有保护性的生长模式,具有结构和代谢复杂 性。包被有生物被膜的细菌称为被膜菌。被膜菌无论其形 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性还是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 等都与浮游细菌有显著的不同,尤其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 系统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问题,引起 许多慢性和难治性感染疾病的反复发作。细菌生物被膜粘 附在各种医疗器械及导管上极难清除,以至引发大量的医 源性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