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检测语文
八上历史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训练1.《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攸关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2.辛亥革命使“中国”概念由文化、地域或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明确政治含义,中国人通过“中华民国” 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现代认同。
这表明辛亥革命()A.提高了国人的国家认同感B.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C.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D.结束了清朝封建统治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攸关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D.《南京条约》和辛亥革命4.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一文中写道:“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也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起颠覆……”他找到的解决办法是A.借助美国的力量解决中国问题B.宣传维新变法,进行救亡图存C.学习西方,创办军事民用工业D.进行革命,推翻腐朽的清政府5.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不彻底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缺乏社会基础D.辛亥革命意义重大6.学者杨天石曾说:“从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成立,中间只有两个多月……辛亥革命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短,胜利快。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9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9课辛亥革命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1.下列事件与辛亥革命发生在同一年的是()A.黄花岗起义B.安庆起义C.广西起义D.萍浏醴起义2.武汉市有“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这里的“首义”指的是() A.金田起义B.三元里人民抗英C.武昌起义D.义和团运动3.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的革命党人率先冲出营房,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这次起义的主力是()A.农民B.工人C.新军D.学生4.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1)(2)材料叙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省?是哪一阶级领导的?(2)这一事件后,中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3)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月11日)上午党人全城(武昌)光复,乃集阅马厂咨议局,商举军政府及推举都督……各军领佥以资望浅,谦让未遑……于是同拥黎(元洪)至咨议局……众一致举黎,黎坚不承认……翊东(革命党人)乃持一预写之安民布告,进黎曰:“请于都督衔下,署一黎字。
”黎拒之。
翊东授笔目黎曰:“余代为书,岂能否认乎?”众人鼓掌称善。
——《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材料二江苏巡抚程德全听到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后,命人“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情况?(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
教师详解详析1.A2.C【解析】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故“首义”指的是武昌起义。
故选C项。
3.C【解析】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所以这次起义的主力是新军。
4.B【解析】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检测
第9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
”他评论的这一事件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2.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
”该观点的主旨是()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B.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C.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 D.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3.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B 辛亥革命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流行C 北伐战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D 国共合作解放战争胜利A. A B. B C. C D. D4.下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A.资本主义 B.封建制度 C.封建帝制 D.帝国主义5.杰出人物引领历史发展。
下列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的是A.马克思一一与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缔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孙中山一一提出三民主义,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6.“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
”下列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A.指导思想是由同盟会政治纲领发展而来的三民主义B.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C.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7.“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
2019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练习题语文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练习】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广西起义C. 安庆起义D.黄花岗起义2.“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广西起义B.武昌起义C.安庆起义D.黄花岗起义3.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的革命党人率先冲出营房,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这次起义的主力是()A.农民B.工人C.新军D.学生4.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被推举为都督的是()A.宋教仁B.孙中山C.黄兴D.黎元洪5.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
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0多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1)材料中的“革命”指什么革命?“先生”指的是谁?(2)“先生”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作了哪些努力?请至少列举出两例史实。
【课下作业】1.下列关于革命志士奋斗的叙述,错误的是()A.广州起义最终失败B.孙中山在香港成立统筹部,作为筹备广州起义的领导机关C.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最终失败D.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2.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此则日记最可能写于()A.1895年B.1898年C.1911年D.1949年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③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④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测试题-word文档资料
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这次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这次起义是( A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萍浏醴起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萍浏醴起义。
2.他临死前挥笔直书:“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
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为汉人复仇。
”在安庆发动起义“拟杀恩铭”的是 ( 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安庆起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3.下图是位于广州黄花岗的七十二烈士墓,烈士们表现出来的精神 ( D )①不屈不挠②视死如归③献身革命④勇于改革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参加黄花岗起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④不符合题意。
4.(2019·信阳九中质检)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时,“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
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解析】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把孙中山等人视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把清政府看做合法的、正统的;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时,“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仇视变成支持,其原因主要是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5.“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的主力军是( B )A.同盟会会员B.倾向革命的新军C.留学海外的归国人员D.工人和农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
第9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2020·北京延庆区·模拟)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A.革命时机不够成熟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辛亥革命意义重大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2.(2018·苏州市昆山市·期末)在近代中国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这些运动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3.(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如表是《纽约时报》对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报道的新4.(2019·广东深圳市·期末)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
武汉得此美誉主要是因为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萍浏醴起义5.(2018·潍坊市高密市·期末)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四个阶段,下列叙述与“猛药重治”有关的是A.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工业企业B.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6.(2020·真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7.(2019·天津红桥区·学业)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最早是在A.南京B.武昌C.上海D.长沙8.(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1904 年8 月孙中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了。
最终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护国运动D.新文化运动9.(2020·北京通州区·模拟)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写道:“拯救中国完完全全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测试-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9课辛亥革命一、单项选择题1. .此次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虽然牺牲了众多革命骨干成员,但扩大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影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预演。
此次起义是()A. 黄花岗起义B. 武昌起义C. 萍浏醴起义D. 广州起义2.“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不到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斯役”是指()A. 广西起义B. 安庆起义C. 黄花岗起义D. 武昌起义3.1905年,北京城一家茶馆里有4个当地居民在聊天,赵平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
”钱老大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孙正说:“我读过《民报》。
”李飞说:“我参加过黄花岗起义。
”你认为他们中谁说的话不符合史实?()A.赵平B. 钱老大C. 孙正D. 李飞4.自辛亥革命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
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以下有关阐述和该观点相符的是()①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③辛亥革命使人们获得了民主自由的权利④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④D. ①②④5.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种“感受”源自中国()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A.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 没有推翻清政府7.为使延续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寿终正寝,革命志士们经过了长期的武装斗争,并付出了极大牺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9 课辛亥革命1.孙中山亲自指挥的起义是( )A.1906 年萍浏醴起义B.1907 年绍兴起义C.1907 年镇南关起义D.1907 年安庆起义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表达了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情怀。
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A.绍兴起义B.黄花岗起义C.萍浏醴起义D.镇南关起义3.指挥广州黄花岗起义的革命党人是( )A.黄兴B.徐锡麟C.秋瑾D.林觉民4.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1906 年冬B.1911 年4 月C.1911 年10 月10 日D.1911 年10 月11 日5.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6.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广州起义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 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
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
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材料二10 月10 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是谁?(2)这次起义被称为“首义之举”,你所理解的首义精神是什么?1.“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该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起义B.黄花岗起义C.萍浏醴起义D.武昌起义2.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的历史情景是“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
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
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
《辛亥革命》同步练习1.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2.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种“感受”源自中国()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4.“它无疑是中国20世纪初最伟大的巨变之一,它使古老的中国人从传统走向近代,从愚昧走向科学,从专制走向民主……,总之,这场从武昌燃起的烈火瞬间烧遍了这个古老的中国,说明它正是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呼声。
”材料中说的这场革命给中国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当时时代的要求B.经济上:民族工业从此诞生C.思想上:帝制已成为历史,民主是时代的需要D.文化上:从传统习俗迅速向近代化转变5.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共同纲领》D.《总统宣辞》6.2014年6月22日下午,美国旧金山举办纪念辛亥革命元勋黄兴诞辰140周年活动,100多位社会各界人士在中国城全美黄氏宗亲总会大厅出席活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竖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三民主义B.变法图强C.实业救国D.民主、科学7.1930年,何应钦曾经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9.辛亥革命 同步测试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9.辛亥革命一、单项选择题1.1912年,图乙取代图甲成为中国的国旗。
你认为引起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图甲图乙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辛亥革命2.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
其主要根据是〔〕A.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B.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D. 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3.孙中山曾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你知道这里的“变局、创举〞是指〔〕A. 维新变法B. 辛亥革命的爆发C. 八国联军侵华D. 中华民国的成立4.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 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 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登载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C. 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D. 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5.小明方案明年国庆节去参观辛亥革命遗址,你猜他会去哪里呢〔〕A. 武昌、南京B. 天津、北京C. 延安、遵义D. 上海、广州6.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究。
他是〔〕A. 林那么徐B. 陈独秀C. 毛泽东D. 孙中山7.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A. 兴中会B. 中国同盟会C. 光复会D. 强学会8.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B. 光复会C. 华兴会D. 中国同盟会9.以下事件与辛亥革命发生在同一年的是〔〕A. 黄花岗起义B. 安庆起义C. 广西起义D. 萍浏醴起义1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A. 民族主义B. 民主主义C. 民权主义D. 民生主义11.中国同盟会成立于〔〕A. 日本东京B. 湖北武昌C. 檀香山D. 江苏南京12.辛亥革命是在成功的“欢呼〞声中失败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9课 辛亥革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9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指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广西起义C.安庆起义D.黄花岗起义2.同盟会成立以后,在安庆指导革命党人发起起义的是()A.孙中山B.黄兴C.秋瑾D.徐锡麟3.太原市期中测试题1911年4月,黄兴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后墙逃走,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剧烈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这段话描画的是()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4.〝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君主民主;伟哉!天下照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作在()A.1898年B.1911年C.1919年D.1927年5.武昌起义的主要力气是()A.工人B.市民C.新军D.先生6.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巨人。
他终身中最突出的功劳是指导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7.有人以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改造路途上的〝质变〞,而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完毕了两千多年的君主民主制度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义务8.民国初期,各种政治党团到达200多个,虽然各党派在详细政治主张上有差异,但都置信民视民听之实克举而政象即于良。
这说明()A.辛亥革命形成中国政治混乱B.辛亥革命摧毁了中国封建社会根基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不得人心D.辛亥革命使民主政党社会位置下降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要求在中国开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不得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D.都公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二、非选择题10.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诞辰。
每年这一天海峡两岸都要举行浩荡的纪念活动。
某校历史社团预备展开系列纪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同完成。
2019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3.9辛亥革命同步练习
3.9辛亥革命、选择题1. 下列发生在1911的历史事件是()A. 成立兴中会B.成立同盟会C •辛亥革命D •中华民国成立2. 武昌起义胜利后,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孙中山3. 2019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93周年,学校为此举办了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
下列事件与孙中山先生无关的是()A.兴中会的成立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C.领导武昌起义D.中华民国建立4.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我国2019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翻了清朝的统治D.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5.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6. 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7.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A. 推翻了封建帝制,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 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祸国殃民C.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没有真正执行下去D. 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8. 辛亥革命的最后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是()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②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③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共和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 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A B C D10. 你知道桂林逸仙中学吗?这所中学是为纪念一位革命伟人而命名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9课 辛亥革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9课辛亥革命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
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从“帝王专制史”到“民主政治史”的转变中,开端性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6.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中国2019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7.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其中的“它”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8.武昌起义后,担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的是( )A.瑞澂B.孙中山C.袁世凯D.黎元洪9.辛亥革命前,“进化”“民权”“自由”“平等”等语词,虽然为大多数爱国者革命家反复宣扬,但并没有得到晚清社会的普遍认同。
辛亥革命后,“进化”“科学”“革命”“民主”等词语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深入人心。
这表明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B.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C.促进社会思想解放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二、材料分析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
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部编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同步练习
第9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这里的“它”是指()C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
”他评论的这一事件()B 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3、“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日: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事件之后()C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4、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
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DA.改变了社会性质B.根除了社会陋习C.废除了封建制度D.推动了思想解放5、“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主要体现在当时()CA.提出三民主义B.推翻封建制度C.建立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6、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
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A A.反封建不彻底B.没有唤醒民众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7、“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俗的变化。
这一事件是()C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
”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2.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
”该观点的主旨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B.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
C.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 D.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3.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4.下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
A.资本主义 B.封建制度 C.封建帝制 D.帝国主义
5.杰出人物引领历史发展。
下列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一一与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缔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孙中山一一提出三民主义,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6.“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
”下列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指导思想是由同盟会政治纲领发展而来的三民主义
B.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C.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
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
①创办《中外纪闻》②组建兴中会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8.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国闻报》 B.《新青年》 C.《时务报》 D.《民报》
9.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是
A.“民主”“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B.“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C.“民族”“民权”“民意”三民主义 D.“民主”“民权”“民革”三民主义
10.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这主要是因为()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临时约法》,结束了中国被列强奴役的历史
二、非选择题
1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伟人。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2分)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什么?它包括哪三项内容?(5分)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4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虽然当时他们没有声音,但一旦改革失败,他们就会表现出一股很强的义愤。
“戊戌六君子一被杀的时候,不少老百姓其实是叫好的,他们都认为国家杀了奸臣。
对老百姓而言,康梁就是奸臣。
在这里,我们也必须提到另一个问题:对于变法来说,启蒙可能是一个方面,而文化的改造一直会是个难题。
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和变法取向。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
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一……“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材料三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认为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一、二的史实共同表明近代中国探索民主道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4)据材料三,第三期中国人开展的探索是什么?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趋势是什么?
(5)材料四中确定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会议是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哪些伟大实践?
参考答案
1-10.BDBCC DADBC
11.(1)中国同盟会
(2)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3)因为这次革命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中华民国,向民主、共和迈开了第一步。
12.(1)戊戌变法。
(2)民主共和思想没有深入人心(或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缺乏对共和思想的认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国
民素质较低)(意思相近即可);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等(或国情不同,照搬别国模式)。
(意思相近即可)
(3)提高国民素质(或进行文化改造)。
(意思相近即可)
(4)新文化运动。
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
海城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