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电大《护理学》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感染后免疫反应 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损害的疾病。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住 院患儿的首位,多见于5~14岁儿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 2:1。
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一、护理评估 (一)病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发病前1‾4周有无链球菌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其次是皮肤感染、猩红热等。
(五)治疗原则:无特异性治疗 (1)主要为休息、调控饮食。 (2)清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肌注10~14天。 (3)对症治疗:利尿(氢氯噻嗪口服,无效时呋塞米注 射)、降压等。 (4)并发症治疗。
二、常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水钠潴留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4、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本病的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一)休息与活动
(二)饮食管理 1、早期供给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低盐或无盐饮食。 2、适量蛋白质,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3、禁食含钾高的食物。 4、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可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三)观察病情变化,预防重症发生 1、预防严重循环充血:发现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率 增快等立即使患儿半卧位,吸氧,配合医生按照医嘱给药。 2、预防高血压脑病:若患儿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失 明、意识障碍等,按医嘱给以降压、镇静和脱水治疗。 3、预防急性肾衰:患儿出现少尿、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配合医生按肾衰治疗。
(三)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 患儿与同伴分离、学习中断等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烦 躁、抑郁等。 ➢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满月脸、向心性肥胖 等形象改变会产生自卑心理。 ➢家长担心、焦虑,渴望寻求多种治疗方法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1.说出肾病综合征的定义 2.叙述肾病综合征患儿护理评估的内容 3.列出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4.描述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措施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1、叙说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 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为患儿实 施整体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1.健康史
2.症状和体征 3.社会心理资料 4.实验室检查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1.体液过多 2.活动无耐力 3.潜在并发症 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 病;急性肾功能不全。 4.知识缺乏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24小时的液体出入量 水肿的消退情况 血压变化 并发症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3、治疗配合 利尿剂 降压药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4、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患儿 指导家长做好护理工作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5、健康教育 预后良好 出院后复查、随访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1、不同年龄小儿的尿量为多少? 何谓少尿?无尿? 2、Addis计数的正常值、临床意义。 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是什么? 主要发病机理是什么?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4、急性肾炎一般病例的临床表现 是什么?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是什 么? 5、本病的实验室检查最有诊断意 义的是哪一项?治疗原则是什么?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2)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2)

血常规
•多数病例早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 降(血容量增多、血液稀释所致)
•尿量增多后恢复正常,若血红蛋白持 续下降应考虑慢性肾炎可能。
•白细胞一般轻度升高或正常。

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
• 阳性率50%~80%(表示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 • 链球菌感染后 • 2~3周ASO开始升高 • 3~5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 50%3~6个月恢复 • 75%于一年内恢复 • ASO不高可能有两个原因: • a.早期使用青霉素 • b.皮肤感染引起者阳性率低
三、临床表现
1.严重的蛋白尿: 24小时尿蛋白>3.5g,
是肾病综合征的标志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这是
肾病综合征的第二个必备特征。
3.水肿:是常见的临床症状。
早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见于眼睑、颜面、踝部浮肿,晚期 则有胸水、腹水、阴囊水肿。
三、临床表现
• 4.高脂血症:血浆胆固醇升高>5.72mmol/L 5.高血压:成人约20—40%有高血压,多为容量依赖型。 6.营养不良:毛发稀疏、枯黄、无光泽,肌肉萎缩等。
• 氮质血症者: 限蛋白 • 优质动物蛋白0.5g/(kg.d)
[利尿]
•1)氢氯噻嗪 :1~2mg/(Kg.d)分2~3次口服 •2)严重者:呋塞米1~2mg/(Kg.次)
[降压]
•①硝苯地平 首选:系钙通道阻滞剂 •剂量:0.25mg/(kg·d) •最大剂量:1mg/(kg·d) •口服或舌下含服,3次/d •②卡托普利: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初始剂量:0.3~0.5mg/(kg·d) • 最大剂量:5~6 mg/(kg·d) • 与硝苯地平交替用效果更佳
过性失明)、惊厥、昏迷三项之一即可诊断。

儿科护理学_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情观察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记录、合理饮食和营养、药物治疗和卫生护理等。

首先,病情观察和评估是儿科护理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尿量、尿色、排尿频率等,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此外,还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感染部位的检查、腹部触诊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其次,定期监测和记录是儿科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定期检测患儿的尿液、血液和其他相关指标,并将结果记录在病历上。

例如,尿液分析可以用来评估肾功能和监测疾病的进展,血液常规检查可以评估患儿的感染情况等。

通过定期监测和记录,可以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趋势,为合理的护理实施提供依据。

再次,合理饮食和营养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士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营养方案。

例如,对于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的儿童,护士应推荐适量的水分摄入,并限制高含钙、高磷和高盐的食物摄入。

对于患儿的营养不良或消耗过多的情况,应适当增加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并推荐合适的营养补充剂。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士应掌握常见的药物知识,包括用药途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机等,并严格按照医嘱给药。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处理并向医生汇报。

最后,卫生护理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康复也非常关键。

护士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和洗手等卫生操作规范,确保患儿的环境清洁卫生。

在儿童尿失禁的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保持患儿的尿布清洁干燥,避免皮肤的损伤或感染。

对于穿刺性操作,如导尿、膀胱灌洗等,护士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总之,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护士应熟悉检测指标、养护要点和护理技术,为患儿提供全面、规范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同时,护士还应与医生、家属和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配合关系,共同关注患儿的身心健康。

儿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护理干预措施
针对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不同特点,研究将侧重于开发和应用更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生活质量。
护理结局评价
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的实际效果,研究将加强对护理结局的评价,不断 完善和优化护理方案。同时,这也将有助于为未来的儿科护理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THANKS
泌尿系畸形与肿瘤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尿动力学检查,必要时需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 断。
03
常见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方 法
尿路感染患儿的护理
抗炎护理
清洁护理
根据医嘱为患儿使用抗炎药物,及时缓解 尿路感染引起的炎症。
保持患儿外阴部及尿道口清洁,减少细菌 滋生,防止感染加重。
饮水护理
疼痛护理
鼓励患儿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 尿道,减少细菌停留。
儿科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类型
01
02
03
04
尿路感染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液中白细 胞增多,常见症状包括尿频、
尿急、尿痛等。
肾小球肾炎
一种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 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
高血压等症状。
肾病综合征
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 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
综合征。
尿道下裂
男性尿道发育异常,导致尿道 开口位置异常,常需手术治疗
疾病的发生有关。
02
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表 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
患儿常常表现出排尿次数增多,且排尿时有 急迫感。
发热
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发热,表明存在感染。
尿痛
患儿在排尿过程中可能出现尿道或膀胱部位 的疼痛感。
腹部肿块
部分患儿可能触及腹部肿块,与泌尿系统疾 病有关。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脏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表面呈分叶状,2~4岁时分叶消失。

2.输尿管输尿管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易梗阻,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3.膀胱位置较高,1.5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

容量(ml):(年龄+2)×304.尿道女婴尿道长1cm,易受粪便污染引发上行性感染;男婴常有包茎,积垢时也可引起上行性细菌感染。

(二)生理特点1.肾功能出生肾单位数量已达到成人水平,尿浓缩一岁半达成人水平;水、钠的负荷调节较差,容易发生水、钠潴留。

2.排尿次数及尿量93%生后24小时内,99%在48小时内;出生4~5次;1周20~25次,1岁15~16次,学龄前6~7次;婴儿400~500ml,幼儿500~600ml,学龄前600~800ml,学龄期800~1400ml;少尿:婴幼儿少于2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学龄期少于400ml;无尿:少于50ml;新生儿每公斤体重少于0.5ml/h。

3.尿液特点前几天液色较深,稍混浊,放置有红褐色沉淀,为尿酸盐结晶;尿液淡黄透明;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定量每天<100mg/m2,随意尿蛋白(mg/dl)/肌酐mg/dl)≤0.2;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12小时尿沉渣计数(Addis计数)蛋白含量<50mg;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管型<5000个。

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水肿、血尿、高血压,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本节主要叙述此种肾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后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第1页。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摘要:泌尿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这种疾病对于患儿的生命有着严重的威胁。

这种疾病的初期表现为轻到重度水肿、非凹陷性水肿、晨起眼脸及掩颜面浮肿明显,急性期会更加严重并出现并发症,这种疾病的患儿死亡率非常高。

因此,对此种疾病患儿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工作的得当会使得患儿能够早日恢复健康,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体会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程一般都比较长,而且引发病发的病因也不尽相同,在临床表现上也是千差万别,因此,此种疾病对于患儿的健康威胁程度很大,这就使得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这对不同的患儿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工作要根据患儿的心理、病况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从而保障患儿迅速恢复健康。

1.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措施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病种。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

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一般男性儿童多发此病。

这对此种疾病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1休息。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注意保证患儿的睡眠质量,使得患儿保持充足的睡眠。

这样能够减少患儿的心脏负担,从而减轻水肿现象,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病几率。

一般患儿在发病两周之内都应该卧床休息,直到水肿消退、血压恢复到正常值、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以下床进行一些轻微的运动,注意一定不可过分的进行剧烈运动;等到血沉恢复到正常数值,就可以正常上学,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要避免参加体育活动,也不可以进行大量的劳动;直到Addis数值恢复到正常值,这时候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

1.2饮食管理。

要控制患儿的饮水量和饮食量。

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全天候的观察,在发现患儿少尿时,限制患儿的饮水量和钠盐的摄入,要对每日的食盐量进行控制,每日的最佳食盐量为1-2g,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那么钠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每日60mg/kg。

《儿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
水肿、高血压时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食盐以60mg/( kg·d)为宜,水分以不显性失水加尿量计算
氮质血症时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控制在0.5g/(kg·d)
水肿消退、血压正常恢复正常饮食
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应用利尿剂时观察:尿量、水肿变化,有无电解质紊乱 应用硝普钠时整个输液系统要遮盖避光,药液应新鲜配 制,放置4小时后不能再用,滴速每分钟不宜超过 8μ g/kg,并严密观察血压和心率
尿量减少:和水肿相伴,重者少尿,甚至无尿
血尿: 都有,50%~70%有肉眼血尿 肉眼血尿:红细胞>40个/HP,持续时间短,1-2周。颜色与尿 液酸碱度有关系 镜下血尿:红细胞>3个/HP,持续长,达数月,运动或感染后 可暂时加重
高血压:见于30 % ~80 %的病例,一般为轻或中度增高
ppt课件
21
三、肾病综合征
3.病理生理
水肿
ppt课件
22
三、肾病综合征
4.身体状况
比较项目 好发年龄 2~7岁 “三高一低”:全身高度水肿、大量 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水 凹陷性浮肿 临床特征 肿呈凹陷性,以颜面、下肢、阴囊明 显,皮肤发亮,出现白纹,重者可有 胸水、腹水,伴有少尿 尿液检查 单纯性肾病 >7岁 水肿一般不严重,除具备肾病 4大 特征外,还具有以下 4 项中的 1 项 或多项:①血尿;②高血压;③ 血清补体下降;④氮质血症 肾炎性肾病
ppt课件 10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
4.身体状况
严重表现:少数患儿在起病2周内可出现下列严重表现
严重循环充血:由水、钠潴留引起,表现呼吸困难、端坐呼 吸、频咳、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满布湿罗音、心脏扩大、 心率增快甚至奔马律、肝大而硬 高血压脑病:血压可达150~160/100~110mmHg以上,剧烈头 痛、呕吐、复视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突发惊厥、昏迷表现 急性肾衰竭:持续少尿或无尿,引起暂时性的氮质血症、电 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一般持续3-5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电大《护理学》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脏: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

婴儿期肾脏位置较低,下级位于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故2岁以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

婴儿肾脏表面呈分叶状,2~4岁时分叶消失。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3.膀胱:婴幼儿膀胱位置较高,尿液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容易扪及,膀胱排尿受脊髓和大脑控制,至1.5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

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2)×30。

年龄单位为岁。

4.尿道:新生儿女婴尿道仅长1cm(性成熟期3~5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故上行性感染比男婴多。

男婴尿道虽长,但常有包茎,积垢时也可引起上行性细菌感染。

(二)生理特点1.肾功能: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达到成人水平,但其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调节能力较弱,且储备能力差。

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每分钟约20ml/1.73m 2。

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对水、钠的负荷调节较差,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容易发生水钠潴留。

初生婴儿对尿的浓缩能力不及年长儿与成人,尿最高渗透压仅达700mmol/L(成人可达1400mm01/L),直到一岁半时达成人水平。

2.排尿次数及尿量:约9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99%在48小时内开始排尿。

生后最初数日每日排尿4~5次,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较小,排尿次数频繁,1周后可增至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学龄前每日6~7次。

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

新生儿正常尿量每小时为1~3ml/kg,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幼儿500~600ml.学龄前小儿为600~800mol,学龄期小儿800~14OOml.学龄儿童每日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即为少尿。

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新生儿每公斤体重少于O.5ml/h即为无尿。

3.尿液特点:出生后前几天尿液色较深,稍混浊,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为尿酸盐结晶。

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但在寒冷季节放置后可出现乳白色沉淀,此为盐类结晶而使尿液变混。

正常小儿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定量不超过每天100mg/m 2,随意尿蛋白(mg/dl)/肌酐(mg/dl)≤0.2.清洁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管型一般不出现,12小时尿细胞计数(Addis计数)蛋白含量<50mg,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管型<5000个。

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水肿、血尿、高血压,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本节主要叙述此种肾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最常见的病因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后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二、临床表现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病,链球菌感染灶以上呼吸道或脓皮病为主。

(一)典型表现1.血尿:起病时几乎都有血尿,其中肉眼血尿占30%~50%,呈浓茶色或烟灰水样(酸性尿),也可呈洗肉水样(中性或弱碱性尿)。

肉眼血尿多在1~2周消失,镜下血尿可持续数月,运动或感染后可暂时加重。

2.水肿、少尿:70%病例有水肿,晨起明显,轻者仅眼睑、面部浮肿,重者全身水肿,水肿呈非凹陷性。

在水肿同时尿量明显减少,水肿一般于2~3周内随着尿量的增多而消退。

3.高血压:约30%~80%患儿有高血压,血压一般为轻度至中度增高,于病程1~2周后随尿量增多而降至正常。

(二)严重表现1.严重循环充血:由于水钠潴留、血浆容量增加而出现循环充血。

表现为气促、发绀、频咳、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湿啰音,心率增快,甚或出现奔马律,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增高。

2.高血压脑病:血压急剧增高,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脑血管充血扩张而至脑水肿。

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

若能及时控制高血压,脑症状可迅速消失。

3.急性肾衰竭:常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引起暂时性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一般持续3~5日,在尿量逐渐增多后,病情好转。

若持续数周仍不恢复,则预后严重。

三、辅助检查(一)尿常规镜检除大量红细胞外,尚可见尿蛋白+~+++,可见透明、颗粒和红细胞管型。

(二)血液检查1.血常规:常有轻中度贫血。

2.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可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3.免疫学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多数升高,血清总补体(CH 50)和C3下降,多于起病后6~8周恢复正常。

4.血沉:多数轻度增快。

四、治疗原则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异治疗。

主要是休息和对症治疗,注意观察严重症状的出现并及时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限制水分及钠盐,避免使用肾毒素性药物,应用青霉素及敏感药物7~10天清除体内感染灶。

2.对症治疗(1)水肿:明显水肿、少尿或循环充血者,应用利尿剂,每日1~2次。

(2)高血压:血压持续升高、舒张压高于90mmHg(12.OkPa)时应给予降压药,首选硝苯地平。

严重高血压时,可肌注利血平。

如有高血压脑病时,应首选硝普钠,惊厥者同时给予地西泮止惊。

(3)严重循环充血:严格限制水钠人量,迅速降压、利尿。

(4)急性肾衰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处理高钾血症和低钠血症,必要时行透析疗法。

五、护理措施1.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减少水钠潴留,减轻水肿,减少并发症。

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血沉恢复正常可上学,但仍需避免体育活动;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2.饮食管理:少尿时,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1~2g,严重病例钠盐限制于每日60mg/kg,有氮质血症时,限制蛋白质的入量,给优质动物蛋白每日0.5g/kg;供给高糖饮食以满足热量的需求;严重浮肿、尿少时应限制水的摄入。

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以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病情观察(1)水肿观察:注意水肿程度及部位。

每日或隔日测体重一次。

(2)尿量及尿色观察:每日作好出入量记录,每周2次尿常规检查。

若持续少尿提示可能有肾衰竭;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则提示病情好转。

(3)并发症的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若突然出现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呕吐、一过性失明、惊厥等,提示高血压脑病发生立即配合医生救治。

若发现呼吸困难、青紫、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加的表现需警惕循环充血状态的发生应配合医生积极救治。

4.用药观察(1)如应用利尿剂应注意观察尿量、浮肿、血压变化,观察水、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常见的有低血容量、低血钾症、低血钠症等。

(2)如利血平降压时应定时监测血压,还应避免患儿突然起立,以防直立性低血压;如硝普钠应新鲜配制,避光,准确地控制液体速度及浓度,以防遇光后变质,影响疗效。

5.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介绍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告知休息及对症治疗,尤其是强调限制患儿活动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彻底清除感染灶是预防的主要措施,出院后适当限制活动,定期门诊随访是彻底痊愈的重要保证。

第三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其中90%以上患儿为原发性。

原发性肾病又分为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

本节主要介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尚为阐明。

单纯性肾病可能与T细胞功能紊乱有关,肾炎性肾病患儿的肾组织中可见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提示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生理特点,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均是蛋白尿的结果。

1.大量蛋白尿:肾病时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漏人尿中,持续大量蛋白尿可促进肾小球系膜硬化,间质改变,逐渐导致肾功能不全。

2.低蛋白血症:大量血浆蛋白经尿中丢失及肾小管对重吸收的蛋白的分解是导致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

3.水肿:由于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和电解质由血管内往外渗到组织间隙,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激活,造成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

4.高脂血症:由于低蛋白血症促使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主要为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

(二)临床表现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1.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多为2~7岁,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浮肿,以颜面、下肢、阴囊明显,严重者面色苍白、疲倦、厌食,可有腹水、胸水。

由于高度浮肿,皮肤发亮,出现白纹。

尿量减少,颜色变深。

2.肾炎性肾病:发病年龄多在学龄期。

浮肿一般不严重,除具备肾病四大特征外,尚有明显血尿、高血压、血清补体下降和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

3.并发症(1)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引起死亡的原因。

主要由于肾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蛋白质营养不良及应用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易合并各种感染,常见有呼吸道、皮肤、泌尿道感染和原发性腹膜炎等,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而感染又可促使病情加重。

(2)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多由于长期应用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饮食限制等引起低钠、低钾血症。

由于钙结合蛋白的丢失,以及肾病时25-(OH)维生素D 3结合蛋白的丢失等,可使血钙降低。

(3)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尿中丢失抗凝血酶Ⅲ,高脂血症使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增加等原因,易形成血栓。

临床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表现为腰痛或腹痛,肉眼血尿或急性肾衰。

(4)急性肾衰竭:多数为低血容量所致的肾前性急性肾衰竭,部分与原因未明的滤过系数降低有关,少数为肾组织严重增生性病变所致。

(5)生长延迟:主要见于频繁复发和长期接受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

(三)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尿蛋白定性多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5g~O.1g/kg,或随意尿蛋白(m/dl)/肌酐(m/dl)>3.5,可有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肾炎性肾病者可有红细胞。

2.血液检查: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血清白蛋白浓度<30g/L,白、球比例(A/G)倒置;血胆固醇>5.7mmol/L;血沉明显增快;肾炎性肾病者可有血靖补体降低,有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

(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1)休息和饮食:(同急性肾炎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