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

合集下载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生物(理科 )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50分)(1~10题每题1分,11~3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BCDAB 6~10 CDAAD 11~15 BDDAB
16~20 BDBCA 21~25 ADCAB 26~30 BCCD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1.(10分)(注明外每空1分)
(1)下丘脑促甲状腺素体液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2)胰岛A细胞肝糖原拮抗
(3)神经-体液b和c (2分)(只答“b”给1分,多答“a”不扣分)32.(10分)(注明外每空1分)
(1)=失调(遭到破坏、紊乱)
(2)皮肤、黏膜非特异
(3)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淋巴因子
(4)增殖分化浆细胞
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2分,酌情赋分) 33.(10分)每空1分
(1)植物生长调节剂两重性低高
(2)②促进生长 D D点(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抑制杂草生长,促进作物生长(接近促进作物生长的最适浓度)(表达出此意给分)
(3)脱落酸赤霉素
34.(10分)(注明外每空2分)
(1)丰富度样方
(2)垂直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1分)波动状态
(3)温度(1分)
35.(10分)(注明外每空1分)
(1)生态系统光合分解者②③④(都答出给分,多答⑤不扣分)(2)⑤
(3)Ⅰ
(4)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5)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3分)(答出其中一部分给1分)。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共60分)1.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D.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3.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4.对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5.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同时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7.下列关于变异和遗传病的叙述,正确是()①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③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④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变异⑤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⑥调查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择家系进行调查.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⑥8.以下有关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常规方法和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个体之间能进行杂交产生三倍体,说明它们之间无生殖隔离②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对二倍体西瓜幼苗进行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植株③由于三倍体不育,所以三倍体西瓜无子性状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④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⑤三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增加体细胞数目的.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9.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遗传密码的简并有利于生物性状保持稳定C.转录时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在RNA分子上D.DNA分子的两条单链能平行的原因是碱基对长度相等10.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为mRNAB.一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决定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体细胞中,核DNA多,mRNA也多D.细胞出现生理功能上稳定的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差异11.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C.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D.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单体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可含有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23个四分体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13.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a,其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互补链中鸟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为()A.﹣B.a﹣b C.D.b﹣1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染色体上也可携带该致病基因B.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D.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和儿子的患病概率都是1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会导致基因突变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个体都是二倍体16.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的均为芦花形,雌的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上B.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表现型雄鸡有一种,雌鸡有两种D.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17.某对夫妇的l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所示,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A.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B.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是C.患一种病的概率是D.不患病的概率为18.某雌(XX)雄(XY)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根据第组实验,可以判断阔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用第3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2:1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9.某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两个家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图.查阅文献发现,在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1×10﹣5.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假如Ⅱ7和Ⅱ8又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则Ⅱ9的基因型为aax b yC.假如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0﹣5D.Ⅲ1和Ⅲ2都患乙病,如果他们都能正常结婚生子,则他们与正常女人结婚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相同20.葫芦科的一种二倍体植物喷瓜,其性别是由3个基因a D、a+、a d决定的,a D对a+为显性,a+对a d为显性.喷瓜个体只要有a D基因即为雄性,无a D而有a+基因则为雌雄同株,只有a d基因则为雌性(如a+a d为雌雄同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 D a DB.该植物可产生基因型为a D的雌配子C.该植物不可产生基因型为a+的雌配子D.a D a d×a+a d→♂:雌雄同株:♀=1:2:121.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A.3种、3:1 B.3种、1:2:1C.9种、9:3:3:1 D.9种、1:4:6:4:122.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A.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时,b处于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23.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存在于动物精巢中B.在分裂间期发生过基因突变C.该细胞在图示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条D.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有2种24.如图示某雄性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叙述正确的是()A.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①和⑤上,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①②③④为一组C.该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D.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2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形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 B.50% C.42% D.21%2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和基因突变的方向C.自然状态下得到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是同一物种D.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27.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A.20% B.40% C.60% D.80%28.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29.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CO2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渗透压、温度、pH等的动态平衡C.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30.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31.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32.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33.血液中K+溶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34.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35.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暴露其屈腿反射的反射弧(如图),图中的1、2、3表示神经元,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元1属于传入神经元B.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3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引起后肢屈腿,属于反射活动D.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观察到后肢屈腿而无电位变化36.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存在完整的反射弧B.⑥为传出神经纤维C.若肌肉受到刺激不自主地收缩,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为④⑤⑥D.大脑感受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④⑤⑦37.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构成B.此过程中,屈肌运动神经元和伸肌运动神经元接受的神经递质是一样的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抑制性递质D.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屈肌运动神经元和伸肌运动神经元38.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39.如图为两个神经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之间充满组织液,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B.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结构①和②实现相同的信号转换C.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②上的特定受体有关D.③中的物质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40.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借助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如图甲、乙、丙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的①~⑥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______;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2)若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图甲中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______.(3)图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______,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_____.图甲⑥代表的个体中最多能产生______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42.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尿量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43.如图甲中Ⅰ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域,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所特有的基因,在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区域,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区域.(2)在减数分裂时,图甲中的X和Y之间有交叉互换现象的是______(填序号)区域.(3)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4)已知某一刚毛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B和b两种基因,请写出该果蝇可能的基因型,并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①可能的基因型______.②设计实验______.③预测结果: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刚毛,雄性个体全为截毛,说明______;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截毛,雄性个体全为刚毛,说明______.44.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______.(3)请画出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d处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______.(4)据图可知,BDNF具有______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的建立有关.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共60分)1.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中豌豆必须具有一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同时亲本必须是纯种,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必须进行有性杂交,该过程中正反交实验都要做,才能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解答】解:A、为了便于观察,选定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差异,A正确;B、在该实验中,选作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B正确;C、该实验中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因此不一定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C错误;D、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为先杂交后自交,因此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D正确.故选:C.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D.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解答】解:A、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A 正确;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之一是: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当时还不知道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C、演绎推理是指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C正确;D、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D正确.故选:B.3.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考点】伴性遗传.【分析】分析系谱图:已知该病是伴性遗传病,伴性遗传病包括伴Y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图中含有女患者,所以不可能是伴Y遗传病;4号女患者有一个正常的儿子,说明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X A X a),故A正确;B、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7(X a X a)与正常男性(X a Y)结婚,子女都不患病,故B正确;C、Ⅲ﹣8(X A Y)与正常女性(X a X a)结婚,儿子都不患病,女儿均患病,故C正确;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故D错误.故选D.4.对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脑的高级功能.【分析】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膜内外各种离子的分布不均衡,以及膜在不同情况下,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所造成的.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性,而膜内K+又高于膜外,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细胞膜对蛋白质负离子(A﹣)无通透性,膜内大分子A ﹣被阻止在膜的内侧,从而形成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产生后,可阻止K+的进一步向外扩散,使膜内外电位差达到一个稳定的数值,即静息电位.细胞膜受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一个连续的膜电位变化过程,波形分为上升相和下降相.细胞膜受刺激而兴奋时,膜上Na+通道迅速开放,由于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电位比膜内正,所以,Na+顺浓度差和电位差内流,使膜内的负电位迅速消失,并进而转为正电位.这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电位梯度,阻止Na+继续内流.当促使Na+内流的浓度梯度与阻止Na+内流的电位梯度相等时,Na+内流停止.简言之,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解答】解: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不能引发电位产生,只有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B、动作电位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B错误;C、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还是外正内负,C正确;D、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故选:B.5.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同时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B、应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B错误;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D、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因此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笫Ⅰ卷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共50分,1—30题1分,31-40每题2分)1。

除草剂的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B。

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C。

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D.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2。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些人工诱发突变和自发突变既无害也无益B。

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C。

环境因素可诱发的基因突变具有一定的方向D。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3。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B。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能够改变基因的结构C.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D.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互换也是基因重组4。

下列有关变异和育种说法正确的是A。

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时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B。

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

经人工诱导得到的四倍体西瓜植株与普通西瓜植株是同一物种5。

已知某种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且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约有株。

A.N/4B.N/8C.N/16 D。

06.下图是果蝇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果蝇的染色体Ⅱ与Ⅲ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

测定果蝇的一个基因组应该测定5条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C。

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是Ⅱ、Ⅲ、Ⅳ、X或Ⅱ、Ⅲ、Ⅳ、YD.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X隐性遗传7.以下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段第一次月考生 物 科试 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2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 4 种表现型,数目比为58:60:56:61,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A . AaBbCCB . AABbCcC . aaBbCcD . AaBbCc 2. 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 )A . 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B. 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 C. 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 D. 检验杂种灰兔F 1的基因型用杂交 3. 将基因型为AaBbCc 和AABbCc 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比例应为( ) A .1/8B .1/16C .1/32D .1/64 4. 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a 、Bb 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 ,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A. AB 、Ab 、AbB. Aa 、Bb 、ABC. Ab 、aB 、ab D . Ab 、aB 、aB5.果蝇的红眼为伴X 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6.豌豆控制高茎的基因和控制矮茎的基因( ) A .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B .控制不同的生物性状 C .脱氧核苷酸种类不同 D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7.正常情况下,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 A .一个四分体上 B .一个DNA 分子的双链上 C .一个染色体组中 D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8.某男性患有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 ) A .两个Y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 .两个X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C .一个Y 染色体和一个X 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D .一个Y 染色体和一个X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9.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辽宁省大连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人教版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人教版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理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满分:100 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查X围:必修3 第1—4章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某某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的主要移动方向不包括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血浆C.血浆→淋巴D.组织液→淋巴2.下类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但不是分泌蛋白的有①血红蛋白②血浆蛋白③性激素④氧气⑤胆固醇⑥抗体⑦神经递质⑧唾液淀粉酶⑨乳酸A.③④⑤⑨B.③④⑤⑦⑨C.④⑤⑦⑨D.②⑤⑦⑧⑨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5.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6.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不可能由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7.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以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8.下列因素会促使动物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的是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②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③体内甲状腺素激素含量减少④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9.如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D.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10.摘除大白鼠胰腺,将胰腺一部分再植人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移植的胰腺组织除去,该大A鼠血糖浓度立即升高,并出现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

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精编)

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精编)

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精
编)
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精编)
》》》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2016-2017)
》》》高二生物上册9月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册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6秋季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官方公众平台--精品高中生正式上线啦,大家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也可搜索微信号“gk51edu”或者直接输入“精品高中生”进行关注!!我们每天会为大家推送最新的内容哦~。

辽宁省大连市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六月月考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前30题每题1分,后20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

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C.②③④所代表的生物一定是异养生物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2.如图是支原体细胞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支原体通过有丝分裂而增殖B.细胞膜和核糖体构成支原体的生物膜系统C.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D.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可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3.“阴性艾滋病”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

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D.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4.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型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6.下列关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蛙的成熟红细胞中不含DNA分子B.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也有DNA分子C.含DNA的原核细胞不会同时含RNAD.细菌细胞中的DNA都分布在拟核中7.下列关于酶和A 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使细胞代谢高效而有序的进行,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可以验证酶的专一性C.酶和ATP均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将A 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上产物是ADP8.有关下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两条肽链B.共有126个肽键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9.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噬菌体合成自身蛋白质的原料由细菌提供B.绿色植物吸收的氮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等物质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D.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只来自于氨基10.下图能正确表示化合物分类关系的是()1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7—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7—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50分)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41-4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氨基酸、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细胞内液和葡萄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3. 如图是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A. 组织液、血浆、淋巴B. 血浆、组织液、淋巴C. 血浆、淋巴、组织液D. 淋巴、组织液、血浆4.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O 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D.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5.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6.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 降低、CO2、Na2CO3B. 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 D. 升高、乳酸、NaHCO37.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8.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气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6 B.4 C.3 D.29. 右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对该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构成人体内环境B.②的成分包括血红蛋白C.②③④的成分和含量无差异D.①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10. 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共同维持的C.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1. 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病理是()A.胃不能及时排空B.摄入的食物未能被分解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12.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④→①B.②→③C.③→②D.①→④13. 在机体内,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后,其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A. 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B. 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C. 既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又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D. 既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又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14.若病人肾功能衰竭,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因此而死亡。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10月考试高二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1. 下列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2. 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C.基因突变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D.基因突变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3. 以下不可以直接通过使用显微镜检查做出诊断的遗传病有()A.镰刀形细胞贫血症B.青少年型糖尿病C.猫叫综合征D.21三体综合征4.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在生物体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后代B.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一定能形成新物种C.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环境使生物发生的变异与之保持相适应5. 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主要是()①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②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④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研究的实验材料,据统计,果蝇约有104对基因。

现有一果蝇野生种群,有107个个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显性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若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10-5,那么该种群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为106C.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行繁殖的基本单位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8.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是()A.导致种群基因频率不断改变B.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导致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②普通小麦(6n)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其不是三倍体③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都包含番茄和马铃薯的各一条染色体④马(2N=64)和驴(2N=62)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A.①③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10.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第五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唐氏综合症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D.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11. 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辽宁省大连24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辽宁省大连24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科试卷学校:大连二十四中学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一、选择题(共40小题,50分。

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1.关于激素和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B.都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C.都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都可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说法,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B.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不等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

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A.能稳定遗传B.单倍体C.有杂种优势D.含四个染色体组5.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物种组成B.新物种形成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C.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6-8题)。

6.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

所谓“生物类型”是指________。

A.品种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基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7.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

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8.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对除草剂敏感的为敏感性生物类型,那么在原来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抗药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与敏感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 细胞内液B. 血浆C. 淋巴D. 组织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是人体内细胞来源生存的液体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同,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解:人体成熟红细胞存在于血浆中,与血浆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因此人体成熟红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故选:B.考点:内环境的组成.2.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身体产热的主要的部位和产热方式分别是A. 骨骼肌,有氧呼吸B. 骨骼肌,无氧呼吸C. 内脏器官,有氧呼吸D. 内脏器官,无氧呼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的体温调节,要求考生理解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知道人体产热的主要部位和产热方式。

人体安静安静状态下身体产热的主要的部位是内脏器官,运动状态下身体产热的主要的部位是骨骼肌;不管是安静状态还是运动状态,机体产热的主要方式都是有氧呼吸,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3. 给正常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A. 甲状腺激素B. 生长激素C. 生理盐水D. 葡萄糖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要求考生理解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掌握胰岛素的功能,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故给正常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的血糖含量明显降低而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葡萄糖液,以恢复其血糖正常水平,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4. 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

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A.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拥抱B. 与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C.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D. 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艾滋病的知识,要求考生理解艾滋病的致病机理,明确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

辽宁省大连市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

辽宁省大连市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考试时间:60 分钟 试题满分:100 分 2017.10考查范围:必修三第1章—第2章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纸上的相关信息。

2. 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对应题目的答案写在选择题的答题位置。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1.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C .正常人血浆的PH 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 3-、HPO 42-等离子有关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2.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 液、B 液和C 液三者之 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3、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 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 )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 .形成Na 2CO 3排出体外C .H 2CO 3 / NaHCO 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D .很快排出体内4、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A .促甲状腺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D .生长激素5、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① 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 ④影响渴觉的形成A . ①②③B . ①②C . ③④D . ①②③④6.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7、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A.比较缓慢B.比较广泛C.时间比较长D.迅速准确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辽宁省大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

辽宁省大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查范围:必修一1、2章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满分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B.组织C.器官 D.系统2.小麦细胞具有而蓝藻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B.核膜 C.细胞膜D.细胞质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A.NH-COB.-NH-CO-C.-NH2-COOH-D.NH2-COOH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异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细胞壁结构不同C.核糖体化学成分不同D.细胞膜结构不同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6.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氨基B.羧基C.氨基和羧基D.连在C原子上的H7.下列组成细胞的元素中不含大量元素的是( )A.Fe 、 Mn 、 Zn 、 Mg B.Zn 、 Cu 、 Mg 、 CaC.Zn 、 Cu 、 B 、 Mn D.Mg 、 Mn 、 Cu 、 Mo8.在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干重和鲜重的百分比最多的分别是()A、C、OB、H、NC、O、CD、C、N9.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核酸10.沙漠里生长的植物细胞中,下列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A.蛋白质 B.脂肪 C.核酸 D.水11.下列各组中的前项为所鉴定的物质,中项为使用的试剂,后项为产生的颜色,正确的是A.葡萄糖、斐林试剂、蓝色 B.脂肪、苏丹Ⅲ染液、红色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砖红色 D.DNA、甲基绿、绿色12.在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量较多的糖是()A.乳糖 B.淀粉 C.糖原 D.麦芽糖13人体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A.8种 B.6种 C. 5种 D.4种14.下列叙述中最符合自由水生理功能的是()A.作为溶剂,只能使无机盐成为离子状态 B.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C.与细胞内其它化合物结合 D.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15、下列属于单糖的是A、淀粉B、蔗糖C、糖原D、葡萄糖16.下列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依次是A.糖类,脂类 B.糖类、核酸 C.蛋白质、糖类 D.蛋白质、核酸17、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与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A.大肠杆菌与蓝藻 B.大肠杆菌与病毒C.大肠杆菌与酵母菌 D.酵母菌与病毒18.下列物质中,属于组成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有几个、这几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氨基数、羧基数分别是()A.3、3、3 B.4、3、4 C.3、2、2 D.3、1、119.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有100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1054,那么m应等于A.4 B.3 C、 5 D.120.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大都采用肌肉注射而不是口服,其主要原因是A.肌肉注射比口服的先进入人体B.口服时药液对消化道的刺激过于强烈C.口服时胰岛素这种蛋白质会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D.口服时药液被口腔中的水水解21、牛胰岛素有A、B两条链。

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查范围:必修1全册、选修1全册、必修2前两章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B.真菌分泌纤维素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C.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壁D.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2.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肝细胞中含有葡萄糖和蔗糖C.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D.细胞中的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3.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D.若此图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4.下图为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不正确的是()A.①最可能存在于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②的分布主要在细胞质中,吡罗红可使其呈现红色C. ③的合成一定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②和③的分子组成上都含有核糖5.以下关于教材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B.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可看到叶绿体的双层膜,内部有许多基粒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D.蛋白质鉴定时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等量双缩脲试剂B液,即可鉴定6.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下列实验中关于酒精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用苏丹III染液对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颗粒染色后,一般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B.DNA粗提取过程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进一步纯化DNA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D.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解离后的根尖漂洗7.某种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

2012017学年辽宁大连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理科

2012017学年辽宁大连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理科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A.指细胞内液B.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C.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构成D.由细胞内液和血液构成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B.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D.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糖尿病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如果反射弧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D.反射弧通常由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组成4.在四大家鱼(鲢、草、青、鱅)的育苗过程中,为了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应给雌、雄亲鱼注射的药物是()A.生长素B.甲状腺激素C.促性腺激素D.胰岛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吸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C.当你专心答卷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V区和S区D.学习和记忆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无关6.关于婴儿经常尿床的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B.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弱C.说明神经中枢是各自孤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D.说明神经中枢之间互相联系,相互调控7.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D.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8.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下列关于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食过多不节制、营养过剩、少运动,从而造成肥胖等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B.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状态能导致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C.患者的胰岛A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胰高血糖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D.患者的胰岛B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饮水不足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产生渴觉的中枢位于下丘脑C.饮水过多时,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减少10.乘坐过山车时,不少人会感到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此时,人体内进行的调节是()A.神经﹣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11.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①是吞噬细胞B.细胞②是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C.细胞③是记忆细胞,再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分化D.细胞④寿命比较长,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蛋白质12.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 直接杀死的是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对此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下列行为中有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①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②输入含有HIV的血液③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④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⑤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⑥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⑦与艾滋病病人拥抱⑧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⑦⑧C.②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⑦⑧13.匈牙利学者拜尔在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移到切口的一侧,结果发现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这个实验主要证实()A.合成“影响”不需要光B.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并能向下部传递C.顶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会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D.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14.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15.芦苇是我国主要的造纸原料,但多数芦苇的纤维短、品质较次.如果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这种调节剂是()A.赤霉素B.乙烯利C.2,4﹣D D.青鲜素16.如图表示的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如果其它环境条件相对稳定,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B.b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C.c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D.种群密度增长趋势为a>b>c17.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如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四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18.下列哪种情况下,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两个不同种群的竞争更加激烈()A.两个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B.两个种群的生活条件极为相似C.一个种群比另一个种群大得多D.两个种群的生殖方式相同19.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正确的顺序是()①森林阶段②草本植物阶段③地衣阶段④灌木阶段⑤裸岩阶段⑥苔藓阶段.A.⑤③⑥②④①B.⑤⑥③④②①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①⑤2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括()A.食物链、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增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C.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可以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D.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22.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①负反馈调节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较高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较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⑥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⑦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⑦C.①③⑤⑥D.①③④⑥23.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了以下实验: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雌性大天蚕蛾扣在纱笼里,纱笼周围撒满樟脑(樟脑有驱虫作用).尽管外面狂风骤雨,还是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A.大天蚕蛾的繁衍与信息传递无关B.雄蛾受物理信息﹣﹣无线电波的吸引扑向纱笼C.雄蛾受化学信息﹣﹣樟脑气味的吸引扑向纱笼D.雄蛾受雌蛾释放的化学信息﹣﹣性外激素的吸引扑向纱笼24.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 D.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25.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以下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B.为挽救濒危物种,可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措施C.人类目前已搞清楚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道大题,共计50分)26.如图1中的图Ⅰ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图Ⅱ是图Ⅰ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Ⅲ表示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1)图Ⅰ中①表示的结构是,图Ⅱ是图Ⅰ中(填数字)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Ⅱ中的 B 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膜.(2)如图Ⅰ,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快、慢)得多.图Ⅱ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只能是(用A、B及箭头表示),原因是.(3)图Ⅲa、b、c中,兴奋部位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4)有同学说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你认为(填“正确”或“错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图Ⅱ中 B 细胞产生,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5)用电表测定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表面的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中阴影部分表示神经冲动传导的部位,其中符合事实的是.27.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生理功能.如图为免疫反应示意图,其中a~f 表示相关细胞,1~6表示相关的结构或物质,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中c表示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免疫.(2)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抗原还要靠图Ⅱ中的[ ] (括号内填序号,横线填文字)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3)图Ⅱ表示细胞,它是由(填名称)分化而来的,由该细胞参与的免疫为免疫.(4)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组成,免疫系统除图中所示的防卫功能外,还有和功能.28.将幼小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以后,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结果如图1中的图Ⅰ所示.图Ⅱ是生长素浓度对该植株不同器官的作用图解,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一般认为,图Ⅰ中根向地弯曲,茎背地弯曲是因为使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且与根、茎对生长素有关.(2)现已测得图Ⅰ中a、b、c、d四点生长素浓度(见图Ⅱ中的4个点),其中b、c两点生长素浓度应分别对应于图Ⅱ中的、点(填数字标号).(3)图Ⅱ所示生长素既能,也能,表现出性.(4)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 2 所示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如图2甲所示,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2乙所示).该同学就此实验做出结论: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由该实验得出此结论不严谨,请你对实验方案作出改进:.29.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参考图Ⅰ、Ⅱ、Ⅲ回答问题:Ⅰ.(1)第一小组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图Ⅰ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株.(2)小组成员发现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引起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栖息空间和.Ⅱ.(1)第二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鲤鱼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带标记有10尾,估算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有尾,此方法为.(2)若图Ⅱ表示该种鲤鱼迁入新的环境后,其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Ⅲ中能反映该鲤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3)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因为在此水平.(4)在t2时期后,大多数种群数量总是处于中,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和.30.如图中图Ⅰ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中甲和乙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依次是和,它们与分解者共同构成了.(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用数字和文字表示)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3)图Ⅱ中A代表的能量,B代表被利用的能量.从图中可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4)若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 B.a<b+c C.a>b+c D.c=a+b.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A.指细胞内液B.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C.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构成D.由细胞内液和血液构成【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包含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稳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解答】解:AB、内环境指细胞外液,A错误;B错误;C、内环境指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构成,C正确;D、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B.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D.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糖尿病【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A错误;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错误;D、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代谢紊乱,但不一定会引起糖尿病,D 错误.故选:B.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如果反射弧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D.反射弧通常由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组成【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分析】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的过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解答】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正确;C、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C正确;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D 错误.故选:D.4.在四大家鱼(鲢、草、青、鱅)的育苗过程中,为了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应给雌、雄亲鱼注射的药物是()A.生长素B.甲状腺激素C.促性腺激素D.胰岛素【考点】动物激素的应用.【分析】1、垂体中含有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2、性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3、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功能:【解答】解:A、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A错误;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B错误;C、促性腺激素是调节脊椎动物性腺发育,促进性激素生成,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C正确;D、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D错误.故选: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吸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C.当你专心答卷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V区和S区D.学习和记忆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无关【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下丘脑具有调节垂体和其它腺体的活动的功能.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解答】解:A、呼吸中枢位于脑干,A错误;B、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B正确;C、当你专心答卷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V区和W区,C错误;D、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故学习和记忆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有关,D错误.故选:B.6.关于婴儿经常尿床的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B.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弱C.说明神经中枢是各自孤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D.说明神经中枢之间互相联系,相互调控【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出属于非条件反射和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内容,排尿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其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等排尿反射高级中枢能对脊髓低级中枢施加易化或抑制性影响,以控制排尿反射活动.【解答】解:A、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A正确;B、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弱,故会经常遗尿,B正确;C、神经中枢之间互相联系,相互调控的,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C错误;D、神经中枢之间互相联系,相互调控,D正确.故选:C.7.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D.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解答】解: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A错误;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C、下丘脑可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的活动,C正确;D、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D正确.故选:A.8.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下列关于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食过多不节制、营养过剩、少运动,从而造成肥胖等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B.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状态能导致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C.患者的胰岛A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胰高血糖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D.患者的胰岛B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可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解答】解:A、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影响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进而表现为高血糖,引起糖尿病,A正确;B、长期紧张、压力过大会使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增加,B正确;C、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C错误;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D正确.故选:C.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饮水不足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产生渴觉的中枢位于下丘脑C.饮水过多时,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考试时间:60 分钟 试题满分:100 分 2017.10考查范围:必修三第1章—第2章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纸上的相关信息。

2. 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对应题目的答案写在选择题的答题位置。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1.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C .正常人血浆的PH 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 3-、HPO 42-等离子有关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2.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 液、B 液和C 液三者之 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3、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 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 )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 .形成Na 2CO 3排出体外C .H 2CO 3 / NaHCO 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D .很快排出体内4、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A .促甲状腺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D .生长激素5、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① 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 ④影响渴觉的形成A . ①②③B . ①②C . ③④D . ①②③④6.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7、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A.比较缓慢B.比较广泛C.时间比较长D.迅速准确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 )9、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10.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 a和b处B. a、b和c处C.b、c、d和e处 D. a、b、c、d和e处11、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12.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A、甲状腺激素B、生理盐水C、性激素D、葡萄糖13.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14.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15.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16.下图显示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血液内由胰岛分泌的激素的相对浓度。

其中,分别代表健康人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健康人胰岛素的浓度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浓度的曲线是( )A.a、b、c B.a、c、b C.b、c、a D.c、a、b17.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18.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19.抗体的化学本质是()A.球蛋白 B.糖蛋白 C.脂蛋白 D.多糖20.关于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D.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21、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杀伤作用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浆细胞D.效应T细胞22.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分化为记忆细胞⑤分化为效应细胞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23.下列疾病中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是()A.血友病 B.过敏性鼻炎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24.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B. 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广泛分布C. 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D. 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25.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26.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中溶酶体酶激活,使细胞裂解,释放出抗原D.效应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27.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28.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29.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30.能促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A.记忆细胞B.效应T细胞C.浆细胞(效应B细胞)D.巨噬细胞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31.(10分)请根据图7回答下面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

(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正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 (正、负或0)电位。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该处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是 。

(2)在图中箭头处施加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不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原因是 。

32.(10分)下列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1) 表中A 是____________,B 应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 起_____________作用。

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

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

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症。

33.(10分)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 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__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 ,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 。

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 和X ,图中表示对抗原Y 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表示对抗原X 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细胞的作用。

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 ,则以后对抗原X 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

图734(10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原因是。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4) 物质甲是 ,其靶细胞是。

高二生物10月月考理科答案1----5BCCAD 6----10 ADCDC 11----15CDCCD 16----20 DACAD 21----25 DCCCD 26----30CCAAB31(1)负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2) bcde a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32(1)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抑制(反馈调节)下丘脑(2)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提高兴奋性33 (1)蛋白质 B淋巴浆(效应B)(2)排异(排斥) T淋巴(3)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记忆B D34.答案:(1)内分泌(分泌激素)(2)减少、减少没有明显变化物质乙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3)受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