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2.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
按不同规格型号标识堆放并垫好垫木。
2.2.2 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2.2.4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2.2.5 预应力圆孔板的端孔已按标准图(96G44)的要求堵好。
3操作工艺3.1 构造柱钢筋绑扎:3.1.1 工艺流程:预绑构造柱钢筋骨架→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塔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绑扎搭接部位箍筋3.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3.1.2.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3.1.2.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1.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 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3.1.2.4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一章混合结构工程抹灰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普通砖混结构以及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合结构工程室内顶板及内墙抹灰工程。
2.材料要求:2.1石灰膏:应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必须用孔经不大于3mm×3mm的筛过滤,并贮存在沉淀池中。
熟化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15d;用于罩面灰时,不应少于30d。
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它杂质。
2.2磨细生石灰粉:其细度应通过4900孔/cm2筛,用前应用水浸泡使其充分熟化,其熟化时间应为7d以上。
2.3水泥:32.5强度等级的矿渣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应有出厂证明和进场复验单,当出厂超过三个月,按试验结果使用。
2.4砂:中砂,平均粒径为0.35~0.5mm,使用前应过5mm孔径的筛子。
且不得含有杂质。
2.5纸筋:使用前应用水浸透、捣烂,并应保持洁净;罩面纸筋宜用机碾磨细。
稻草、麦秸应坚韧、干燥,不含杂质,其长度不应大于30mm。
稻草、麦秸应经石灰浆浸泡处理。
2.6麻刀:要求柔软,干燥,敲打松散,不含杂质,长度10-30mm,在使用前4-5d用石灰膏调好(也可用合成纤维)。
3.主要机具(工具):3.1主要机具:砂浆搅拌机、纸筋灰搅拌机。
3.2主要工具:平锹、筛子(孔径5mm)、窄手推车、大桶、灰槽、灰勺、2.5m大杠、1.5m中杠、2m靠尺板、线坠、钢卷尺、方尺、托灰板、铁抹子、木抹子、塑料抹子、八字靠尺、5-7mm厚方口靠尺、阴阳角抹子、长舌铁抹子、铁水平尺、长毛刷、排笔、钢丝刷、笤帚、喷壶、胶皮水管、小水桶、粉线袋、小白线、錾子(尖、扁头)、锤子、钳子、钉子、托线板、工具袋等。
4.作业条件:4.1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进行结构工程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抹灰工程。
4.2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安装位置、标高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
连接处缝隙用1:3水泥砂浆或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做嵌塞密实,若缝隙较大时,应在砂浆中掺少量麻刀嵌塞,使其塞缝密实;木门框需设铁皮保护。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构造柱的设置原则: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构造柱主要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3、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需有外露面。
一般利用马牙茬外露即可--------------------------------------------------------------------------------------------国家标准图集-03G363,专门关于构造柱的图集,里面对构造柱的构造有比较详细的一些说法和画法。
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方案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土方开挖和回填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1)制定开挖方案,确定合理的开挖方式、施工顺序和边坡防护措施,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
2)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
3)做好建筑物的标准轴线桩、标准水平桩,用白灰洒出开挖线,办理预检手续。
4)若设计基础底面低于地下水位,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到开挖底面O.5m以下.5)夜间施工时,要准备碘钨灯等照明设施.6)作完技术交底。
2、回填工程1)回填前,对基础、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办理隐蔽验收。
2)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3)房心、管沟的回填应在上下水道的安装完成以后进行。
4)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在基槽边上钉水平橛,在基础墙表面划分层线。
5)作完技术交底。
二、质量要求(一)土方开挖质量要求1、主控项目(1)标高的允许偏差(单位:mm)1)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O、—50。
2)挖方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a)人工±30;b)机械±503)管沟允许偏差值+O、—50。
4)地(路)面基层允许偏差值+O、—50.(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允许偏差值(单位:mm)1)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200、-50.2)挖方场地平整:a)人工+300、-100;b)机械+500、-100:3)管沟允许偏差值-O、+100。
3)边坡: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单位:mm)1)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20.2)挖方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a)人工的为20b)机械的为503)管沟20。
4)地(路)面基层20.(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二)土方回填质量要求1、主控项目(1)标高的允许偏差(单位:mm)1)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50。
2)挖方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a)人工±30;b)机械的±50;3)管沟允许偏差值+0、-50。
4)地(路)面基层允许偏差值+O、-50。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2009-09-30 13:28:28)转载标签:分类:结构设计健康构造柱的设置原则:构造柱的设置原则: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构造柱主要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3、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需有外露面。
一般利用马牙茬外露即可--------------------------------------------------------------------------------------------国家标准图集-03G363,专门关于构造柱的图集,里面对构造柱的构造有比较详细的一些说法和画法。
PVC电线导管预埋盒暗敷工艺标准
硬质阻燃型塑料管(PVC)暗敷设目录1、范围 (2)2、施工准备 (2)3、操作工艺 (3)4、质量标准 (6)5、成品保护 (6)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7、质检记录 (7)8、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施工要点 (7)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内的照明系统,在混凝土结构内及砖混结构暗配管敷设工程(不得在高温场所及顶棚内敷设)。
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凡所使用的阻燃型(PVC)塑料管,其材质均应具有阻燃、耐冲击性能,其氧指数不应低于27%的阻燃指标,并应有检定检验报告单和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阻燃型塑料管,其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厂标,管里外应光滑,无凸棱、凹陷、针孔、气泡;内外径尺寸应符合国家统一标准。
管壁厚度应均匀一致。
2.1.3 所用阻燃型塑料管附件及暗配阻燃型塑料制品,如各种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
插座盒、端接头、管箍等,必须使用配套的阻燃型塑料制品。
2.1.4 阻燃型塑料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均应外观整齐,开孔齐全,无劈裂损坏等现象。
2.1.5 辅助材料:镀锌铁丝,专用粘接剂等。
2.2 主要机具2.2.1 铅笔、皮尺、卷尺、尺杆、线坠、小线、水平尺。
2.2.2 手锤、錾子、钢锯、锯条、刀锯、半圆锉、活扳手、水桶、灰桶、灰铲。
2.2.3 弯管弹簧(简称弯簧)/剪管器。
手电钻、钻头、压力案子、台钻等。
2.2.4 电锤、热风机、电炉子、开孔器、绝缘手套,工具袋,工具箱,煨管器、高凳等。
2.3 作业条件2.3.1 配合土建砌体(如砖混结构加气砖、矿渣砖等)施工时,根据电气设计图要求与土建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安装管路和盒箱。
2.3.2 配合土建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大模板、滑模板施工混凝土墙、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根据设计图要求预埋套盒及管路,同时办理隐检手续。
2.3.3 加气混凝土楼板、圆孔板、应配合土建调整好吊装楼板的板缝,同时根据设计图进行配管。
最新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技术方案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1范围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0)、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3.3.1构造柱模板:3.3.1.1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圈梁模板: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420-1996)
6.4 隐检、预检记录。
6.5 冬期施工记录。
6.6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6.7 其它技术文件。
3.3.2 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
3.4 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 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成品保护
5.1 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
5.2 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
5.3 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
5.4 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混凝土材料计量不准: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磅秤,车车过秤,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
3.2.7 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
3.2.8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3 混凝土运输:
3.3.1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3.2.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 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3.2.6 搅拌第一盘混凝上,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6.2 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砖混结构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J262-2004)
**公司发布筑龙网 WW W.ZH UL ON G.CO M目 次1 适用范围............................................................................12 引用标准............................................................................13 术语................................................................................14 材料要求............................................................................15 施工准备............................................................................16 操作工艺............................................................................17 质量控制............................................................................38 质量标准............................................................................49 成品保护............................................................................4筑龙网 WW W.ZH UL ON G.CO M砖混结构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外砌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以及顶板等钢筋绑扎工程。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构造柱的设置原则: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构造柱主要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3、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需有外露面。
一般利用马牙茬外露即可--------------------------------------------------------------------------------------------国家标准图集-03G363,专门关于构造柱的图集,里面对构造柱的构造有比较详细的一些说法和画法。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砼浇筑技术交底
5)浇灌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外砖墙及外墙板防水构造。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以及漏浆等现象,并派专人修理。
6)表面抹平:圈梁和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3)石子:构造柱、圈梁宜用粒径0.5~3.2厘米的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1.2厘米豆石或碎石。
(4)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和减水剂等。掺用时必须有试验依据。
2.作业条件
(1)混凝土配合比需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符合要求,模板缝隙最大不得超过2.5毫米,过大者应堵严,并办完预检手续。
砂子:中砂,用前过筛;
面砖:表面光洁、方正、平整(有凹凸面花纹要一致),质地坚硬,品种、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均匀一致,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缺楞、撑角、暗痕和裂纹等缺陷,除有合格证外,进场要做吸水率(不大于10%)、耐急冷、急热性能检验及弯曲强度检验;
粉煤灰:细度过0.08mm方孔筛,筛余量不大于5%;施工用胶粉,细煤灰和中砂粒径相配(溜缝用)。
3、抹底层砂浆:
先刷一道掺水重10%的108胶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索浆,紧跟着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常温时采用配合比为1:3水泥砂浆),第一遍厚度宜为5mm,抹后用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养护;待第一遍六至七成干时,即可抹第二遍,厚度8~12mm,随即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毛,隔天浇水养护,若需要抹第三遍时,其操作方法同第二遍,直至把底层砂浆抹平为止。
8
4
用2米靠尺和楔形尺检查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工艺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工艺屋面找平层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铺贴卷材的整体和预制板块屋面水泥砂浆、沥青砂浆找平层施工。
1.材料要求(1)所用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1)水泥:不低于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不含有机杂质,级配要良好。
(2)沥青砂浆:最好选用与砂同类性质的矿物粉料,也可用矿渣、页岩粉、滑石粉等,但不得用石灰及粘土粉等;含泥量及有机杂质的要求同砂的要求。
(3)沥青:沥青砂浆用的沥青、可采用60号甲、60号乙的道路石油沥青或75号普通石油沥青。
2.主要机具一般应有砂浆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机、运砂浆手推车、铁锹、铁抹子、水平刮杠、水平尺、沥青锅、加热炒盘、温度计、烙铁等。
3.作业条件(1)找平层施工前,屋面保温层、结构层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办理手续。
(2)各种穿过屋面的预埋管件根部及烟囱、女儿墙、暖沟墙、伸缩缝等处的根部应按图纸要求做优点理。
(3)根据设计规定的坡度、弹线、找好规矩、(包括天沟、檐沟的坡度),并进行完全清扫。
4.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基层清理→管根堵孔、固定弹线找坡度→洒水湿润→打底找坡→→铺沥青砂浆、抹水泥浆→养护、辗压→验收(1)找平层的施工见表3-2。
找平层的施工标准表3-2类别水泥砂浆找平层沥青砂浆找平层下层品种整体混凝土整体或板状材料隔温层装配式混凝土板、整体或板状材料隔温层整体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板、整体或板状材料隔温层厚度(mm)技术要求1:3(水泥泥砂)体积15~20比水泥标号不低于32520~25号洒水养护至无起砂20~30现象15~201:3(沥青:砂和粉料)20~30重量比,压实找平(2)抹水泥砂浆找平层:1)下层清算:将结构层、保温层或隔热层上面的松散杂物清扫洁净,凸出下层外表的硬块要剔平扫净。
2)如采用加气板块等预制保温层时,应先将板底垫实找平,不易填塞的立缝、边角破损处、宜用同类保温板块的碎末填实填平。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构造柱的设置原则: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构造柱主要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3、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需有外露面。
一般利用马牙茬外露即可--------------------------------------------------------------------------------------------国家标准图集-03G363,专门关于构造柱的图集,里面对构造柱的构造有比较详细的一些说法和画法。
16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通用施工工艺
Q B 中国石化集团企业(通用工艺)标准第四建设公司★建筑工程卷★FCC/TS06.11-16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通用施工工艺2006-12-20发布 2007-01-01实施压力容器现场安装通用施工工艺FCC/TS06.02-01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技术处发布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通用施工工艺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2 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a)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复试,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b)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c)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d)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作业条件a)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
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b)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c)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d)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3 施工工艺3.1构造柱钢筋绑扎3.1.1工艺流程3.1.2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a)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b)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c)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 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d)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3.1.3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 (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 (U 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 (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1 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3.3.1 构造柱模板:3.3.1.1 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 圈梁模板: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施工工艺工法详解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
范围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 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木板(厚度为 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 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 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 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 (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 (U 形卡、L 形 插销、3 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 (12 号~14 号)、 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 2.2.1 弹好墙身+50cm 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 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3.3.2.2 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 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3.3.2.3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 用铁钉临时固定。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3.3.2.4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 墙两端 24cm 开始留洞,间距 50cm 左右。 3.3.3 板缝模板: 3.3.3.1 板缝宽度为 4cm,可用 50mm×50mm 方木或角钢作底模。大于 4cm 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 5~10mm 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 找平。 3.3.3.2 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杆方法。 3.3.3.3 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构造柱的设置原则: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构造柱主要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3、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需有外露面。
一般利用马牙茬外露即可--------------------------------------------------------------------------------------------国家标准图集-03G363,专门关于构造柱的图集,里面对构造柱的构造有比较详细的一些说法和画法。
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
J S Q B03-21223-2002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编制人:尹**审核人:劳**批准人:李**2002-11-28发布 2002-12-28实施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JSQB03-21223-2002 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的构造柱、圈梁的钢筋绑扎工艺2.施工准备材料要求各种规格、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厂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定,对于进口钢材增加化学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绑扎用铁丝可采用~铁丝或镀锌铁丝,长度必须满足使用要求.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尺子、粉笔、钢丝刷子及运输机具作业条件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处理.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熟悉图纸,明确构造柱、圈梁、节点处钢筋构造及各部做法;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确定圈梁钢筋的合理分段与搭接位置和安装次序,并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模板已支设或部分支设,其尺寸及牢固情况符合钢筋绑扎要求;模板内杂物及垃圾已清除干净.在模板上已弹好水平标高线.检查构造柱基础及下层伸出搭接钢筋的数量、位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操作工艺构造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一般采取先砌外墙后绑构造柱钢筋,亦可采取预制好的构造柱钢筋骨架,安装后再砌墙体.绑扎时应先将每根柱所有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接长构造柱钢筋,划上箍筋间距,逐个绑扎.注意在箍筋搭接处,要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绑扎.构造柱钢筋与圈梁钢筋应绑扎连接,使形成一框架体系,在柱脚、JSQB03-21223-2002柱顶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使构造柱钢筋的位置正确,在砌马口时,应沿墙高每500mm设两根Ф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圈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划钢筋线→放箍筋→穿圈梁受力钢筋→绑扎箍筋圈梁钢筋一般在模板支好后绑扎.先按箍筋间距在模板一侧划好箍筋间距,放箍筋后穿入受力钢筋,与箍筋绑扎.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搭接处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开.圈梁钢筋应交圈绑扎,使成封闭形.在内外墙交接处、大角转角处的锚固拐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对Ⅰ级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0d;Ⅱ级钢筋不小于35d.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同一截面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圈梁与楼梯间、附墙烟囱、垃圾道及洞口部位相碰,钢筋需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要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筋,其搭接或连接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圈梁钢筋绑扎完后应加垫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保护层厚度.4.质量标准保证项目钢筋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带有颗粒粉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和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基本项目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得超过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构件中焊接接头、机械接头表面质量、位置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 5.成品保护JSQB03-21223-2002往楼板上临时吊放钢筋时,应清理好存放地点,垫平放置,以免变形.避免踩踏、碰动已绑扎好的钢筋,绑扎构造柱和圈梁钢筋时,不得将砖墙和梁底砖碰松动.地下室设有卷材防水层时,对垫层上和底板四周外露的防水层应妥善加以保护,以防被钢筋戳破.底板钢筋绑扎好后,支撑与马凳要绑扎牢固,避免其他工种操作时踩踏,造成钢筋变形.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构造柱伸出钢筋发生位移时,如移位在40mm及40mm以内,弯曲坡度不超过1:6,可用冷弯或热弯处理,使上下钢筋对齐;如移位大于40mm,应用加垫筋或垫板焊接处理.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扎方法,不得全用一面顺扣,以防钢筋变形.7.质量记录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及建材产品使用认证证书.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着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钢筋隐蔽验收记录.工序交接记录.质量、安全技术交底记录.钢筋绑扎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构造柱主要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3、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需有外露面。
一般利用马牙茬外露即可国家标准图集-03G363,专门关于构造柱的图集,里面对构造柱的构造有比较详细的一些说法和画法。
关于构造柱,主要是抗震的用途,设置方法参见《砌体规范》表10."1.8和《抗震规范》7.3."1。
另外,《砌体规范》6."2.5中,“当梁跨度对240mm砖墙大于等于6米时,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这里的其他加强措施,通常的做法就是设置构造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1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水泥:用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粗径0.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作业条件: 2.2.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钢筋办完隐检手续。
2.2.4 构造柱、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2.2.5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3.2 混凝土搅拌: 3.2.1 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 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
磅秤应定期检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
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
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 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
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
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3.2.6 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3.2.7 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
3.2.8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3混凝土运输:
3.3.1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
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
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3.3.2 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
3.4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 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4.2 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4.3 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3.4.4 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
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
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
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3.4.6 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
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3.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
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6 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水泥、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1.2 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规范的规定。
4.1.3 按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评定混凝土强度并符合设计要求。
4.2 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5 成品保护 5.1 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
5.2 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
5.3 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
5.4 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混凝土材料计量不准: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磅秤,车车过秤,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
6.2 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 质量记录7.1 材料(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
7.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
7.3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7.4 隐检、预检记录。
7.5 冬期施工记录。
7.6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7.7 其它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