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1讲 化学反应速率作业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第21讲化学反应速率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21讲化学反应速率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B.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C.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分子运动加快,增加了碰撞频率,故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H+和OH-的反应活化能接近于零,反应几乎在瞬间完成答案 D解析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反应现象是否明显没有直接关系,如H+和OH-的反应几乎在瞬间完成,没有明显现象,A错误,D正确;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即Δc=0,所以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催化剂不改变分子的能量,分子运动没有加快,C错误。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 mol A通入2 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 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A.0.24 mol/(L·min) B.0.08 mol/(L·min)C.0.06 mol/(L·min) D.0.12 mol/(L·min)答案 D解析v(A)=ΔcΔt=2 mol-0.8 mol2 L×5 min=0.12 mol/(L·min),v(B)=v(A)=0.12mol/(L·mi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有时也能发生有效碰撞③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④增大反应物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⑤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原因是提高了分子的能量,使有效碰撞频率增大⑥化学反应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①②⑤ B.③④⑥C.③④⑤⑥ D.②③④答案 B解析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则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错误;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达不到反应所需的能量,则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错误;③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正确;④增大反应物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正确;⑤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原因是降低了活化能,使有效碰撞频率增大,错误;⑥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发生的碰撞一定发生化学反应,正确。
第21讲 电离平衡(练)-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第21讲电离平衡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管其水溶液浓度的大小,都能完全电离C.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答案】C【解析】A、D项,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及所带电荷数的多少,错误;B项,98.3%浓硫酸是强酸溶液,由于水太少,硫酸大部分以硫酸分子的形式存在,错误;C项,HF是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但是弱电解质,正确。
2.下列事实能证明HCOOH为弱酸的是()A.可与Na2CO3反应生成CO2B.常温时HCOONa溶液的pH大于7C.导电能力低于同浓度的硫酸D.0.1 mol·L-1 HCOOH溶液可以使甲基橙变红【答案】B【解析】HCOOH能与Na2CO3反应产生CO2,只能说明甲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同理盐酸也可),故A不能证明其为弱酸;常温时HCOONa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HCOONa为强碱弱酸盐,故B能证明其为弱酸;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有关,HCOOH为一元酸,硫酸为二元强酸,同浓度时,比较导电性,即使HCOOH是强酸,导电性也比硫酸低,故C不能证明其为弱酸;0.1 mol·L-1 HCOOH溶液可以使甲基橙变红只能说明HCOOH 溶液显酸性,故D不能证明其为弱酸。
3.将0.1 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至0.01 mol·L-1,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均减小B.稀释后溶液中c(OH-)变为稀释前的110 C.稀释过程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稀释过程中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答案】D【解析】温度不变,水的电离常数不变,稀释后c(OH-)减小,c(H+)增大,A错误;NH3·H2O为弱电解质,稀释后溶液中c (OH -)大于稀释前的110,B 错误;NH 3·H 2O 为弱电解质,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 错误;同一溶液中,c (OH -)c (NH 3·H 2O )=n (OH -)n (NH 3·H 2O ),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n (OH -)增大,n (NH 3·H 2O)减小,故c (OH -)c (NH 3·H 2O )增大,D 正确。
第21讲 电离平衡(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
第21讲电离平衡1.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性质和反应,如酸碱性、导电性等。
2.认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3.能运用化学用语正确表示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能通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平衡,能举例说明离子反应与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分析】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研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关弱电解质的判断问题;能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哙验探究。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电离平衡的本质特征,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解释电离平衡的移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知识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1)概念(2)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的电离概念(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2)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①开始时,v(电离)最大,而v(结合)为0。
②平衡的建立过程中,v(电离)>v(结合)。
③当v(电离)=v(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3.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越易电离。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
(4)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如:以0.1mol·L-1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 CH3COO-+H+ΔH>0的影响。
第四章第21讲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 返回 —
— 返回 —
【解析】 铜与稀硝酸生成 NO 且反应不需加热,NO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NO2,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NO,A 错误;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迅速升高温度到 170 ℃,乙醇生成 乙烯气体,乙烯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 正确;氨的密度小于空气,应该使用向下 排空气法收集,C 错误;Na2SO3 和硫酸反应不需要加热,且 SO2 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收集,D 错误。
— 30 —
解析
— 返回 —
2.(2023·广东梅州模拟)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备 SO2(部分固定装置略),请回答:
— 31 —
— 返回 —
(1)制备 SO2 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A____(填大写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N_a_2_S_O_3_+__H_2_S_O__4(_浓__)_=_=_=_N_a_2_S_O__4+__S_O__2_↑_+ __H__2_O________________。
e
Cu+稀硝酸 b
c
CaCO3+稀
b
c
硫酸
— 返回 —
答案
— 返回 —
【解析】 KMnO4 是固体物质,加热分解产生 O2,由于 O2 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方法 或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 O2,A 错误;Cu 与稀硝酸反应产生 NO 气体,NO 能够与 O2 发生 反应产生 NO2 气体,不能使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 NO,C 错误;CaCO3 与稀硫酸反应产生 CaSO4、CO2 和 H2O,CaSO4 微溶于水,会附着在 CaCO3 表面影响反应进行,不能使用该方 法制取 CO2 气体,D 错误。
Na2SO3
Cu MnO2
c 中收集的气体 NH3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知识整合】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常用单位:mol·L-1·s-1、mol·L-1·min-1。
(3)速率大小判断方法:对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的方法是将其换算为同一种物质再进行比较,同时,还要注意其单位是否统一,若单位不统一,要先将单位统一,否则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
①对反应物来说,Δc=c(始)-c(终);对生成物来说,Δc=c(终)-c(始)。
②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
例如反应:mA(g)+nB(g)pC(g),其速率比为v(A)∶v(B)∶v(C)=m∶n∶p。
③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
2.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一个条件)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减小。
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程度相同。
其他因素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照、放射线辐射、超声波等。
(1)当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程度不同,取决于反应的热效应和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2)当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同。
(3)温度对吸热方向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大;压强对体积减小方向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大。
3.利用有效碰撞理论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方法】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两个问题(1)灵活应用“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浓度变化量之比=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这一公式求算化学反应速率,确定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21讲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目录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剖析高频考点1、考查可逆反应的特点高频考点2、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高频考点3、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的判断高频考点4、考查等效平衡的应用高频考点5、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高频考点6、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分析高频考点7、考查化学平衡原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正文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知识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可逆反应(1)概念: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三同一小①相同条件下;②同时进行;③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④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100%。
(3)表示:在方程式中用“”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建立:对于只加入反应物从正向建立的平衡:以上过程可以用速率-时间图像表示如下(3)化学平衡的特点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化学反应 m A(g)+n B(g)p C(g)+q D(g)是否平衡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平衡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 平衡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平衡 ④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 应速率之 间的关系①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 ,同时也生成了m mol A平衡 ②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 ,同时也消耗了p mol C 平衡 ③v (A)∶v (B)∶v (C)∶v (D)=m ∶n ∶p ∶q不一定平衡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 B ,同时也消耗了q mol D不一定平衡 压强①其他条件一定、总压强一定,且m +n ≠p +q 平衡 ②其他条件一定、总压强一定,且m +n =p +q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①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m +n ≠p +q平衡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m +n =p +q 不一定平衡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 平衡 气体密度(ρ) ①只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密度保持不变(恒容密闭容器中)不一定平衡 ②m +n ≠p +q 时,密度保持不变(恒压容器中) 平衡 ③m +n =p +q 时,密度保持不变(恒压容器中)不一定平衡 颜色 反应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稳定不变(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归纳总结】(1)动态标志:v 正=v 逆≠0①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训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1.(2022·北京·和平街第一中学三模)硫酸盐(含24SO -、4HSO -)气溶胶是 2.5PM 的成分之一。
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B .该过程包含了硫氧键的断裂与形成C .2NO 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D .是一种含S 、O 、N 元素的化合物2.(2022·山东·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高三期末)3NH 的催化氧化反应:3224NH (g)5O (g)4NO(g)6H O(g)++高温催化剂,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氨气和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C .NO 和2H 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在实际生产中鼓入过量的空气,其目的是将3NH 尽可能多地转化为NO3.(2022·江苏徐州·高三阶段练习)关于反应CO 2(g)+CH 4(g)=2CO(g)+2H 2(g);ΔH 1=247kJ·mol -1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B .反应CO 2(s)+CH 4(g)=2CO(g)+2H 2(g);ΔH 2<247kJ·mol -1C .反应中每生成1molH 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6.02×1023D .在过渡元素区域内选择高效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4.(2022·广东·执信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22H (g)+I (g)2HI(g)已达到平衡的是A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C .1molH-H 键断裂,同时有2mo1H-I 键断裂D .2H 和2I 的消耗速率相等5.(2022·湖北·高三阶段练习)已知:()()()A g 2B g 3C g + ΔH<0,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 和3mol B 发生反应,1t 时达到平衡状态I ,在2t 时改变某一条件,3t 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II ,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单位可用mol/(L∙s))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 )A.体积的变化B.物质的量的变化C.质量的变化D.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速率(单位可用mol/(L∙s))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即v(B)=c(B)t∆∆,故D正确。
2.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B.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答案】B【解析】A项,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不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A错误;B项,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B正确;C项,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用纯液体或纯固体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C错误;D项,化学反应速率都是正值,无负值,D错误;故选B。
3.100mL6mol/LH2SO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 B.水C.硫酸铜溶液D.硫酸铵(固体)【答案】B【解析】A项,碳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消耗氢离子,放出的氢气量减小,故不选A;B项,硫酸中加水,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放出氢气的量不变,氢离子浓度降低,放出氢气的速率减慢,故选B;C项,加入硫酸铜溶液,锌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C;D项,硫酸铵和锌反应放出氢气,加入硫酸铵(固体),放出氢气的量增多,故不选D。
故选B。
4.在2A(g)+B(g)=3C(g)+5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mol·L-1·min-1B.v(B)=0.3mol·L-1·s-1C.v(C)=0.8mol·L-1·s-1D.v(D)=1mol·L-1·s-1【答案】B【解析】A项,v(A)=2 mol·L-1·min-1,转化为B并换算单位,v(B)=0.0167 mol·L-1·s -1;B项,v(B)=0.3 mol·L-1·s-1;C项,v(C)=0.8 mol·L-1·s-1,转化为B为v(B)=0.267 mol·L -1·s-1;D项,v(D)=1 mol·L-1·s-1,转化为B为v(B)=0.2 mol·L-1·s-1;综上所述,0.3 mol·L-1·s -1数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B正确;故选B。
2021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一、选择题1、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WO 3和H 2进行反应WO 3(s)+3H 2(g)=====高温W(s)+3H 2O(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H 2O(g)的量,消耗H 2的速率瞬间不变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反应速率加快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氩气,其反应速率不变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氖气,H 2O(g)生成速率减慢解析:增加H 2O(g)的量,容器体积会增大,H 2的浓度会瞬间减小,则消耗H 2的速率瞬间减小,A 项错误;将体积缩小,氢气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 项正确;体积不变,充入氩气,H 2、H 2O(g)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 项正确;压强不变,充入氖气,体积增大,H 2、H 2O(g)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D 项正确。
答案:A2、已知2NO +2H 2===N 2+2H 2O 分两步进行:(1)2NO +H 2===N 2+H 2O 2(很慢);(2)H 2O 2+H 2===2H 2O(很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 2O 2是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B.总反应速率由反应(1)决定C.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和含义都相同D.加入高效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解析:A.若为催化剂,在(1)中为反应物,(2)为生成物,但过氧化氢在(1)中为生成物,(2)中为反应物,则为中间产物,故A正确;B.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慢的,则总反应速率由反应(1)决定,故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的比值与计量数有关,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故C错误;D.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B.当反应体系容积不变时,减小反应物的量肯定能降低反应速率C.可逆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化学反应速率为0D.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解析:A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A 错;B项,如果反应物是固体或液体,减小反应物的量不会影响反应速率,B错;C项,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C错。
江苏省2020版高考化学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21讲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课件苏教版
乘积。
解题探究 JIETITANJIU
题组一 化学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1.O3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3可溶于 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
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 O3 O2+[O] ΔH>0 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 [O]+O3 2O2 ΔH<0 平衡常数为K2; 总反应:2O3 3O2 ΔH<0 平衡常数为K。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考
催化剂 1.向含有2 mol 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O2发生2SO2(g)+O2(g) △ 2SO3(g) ΔH=-Q kJ·mol-1 (Q>0),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_<___(填“<”“>” 或“=”,下同)2 mol,SO2的物质的量__>__0 mol,转化率_<___100%,反应 放出的热量_<___ Q kJ。
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⑦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 (1)能说明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①__③__④__⑦__。 (2)能说明I2(g)+H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⑤__⑦__。 (3)能说明2NO2(g) 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①__③__④__⑤__⑦___。 (4)能说明C(s)+CO2(g) 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①__②__③__④__⑦___。 (5)能说明NH2COONH4(s) 2N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①__②__③__。 (6)能说明5CO(g)+I2O5(s) 5CO2(g)+I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②__④__⑦___。
第21讲卤族元素溴碘单质的提取高考化学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
A、NaCl和 KI B、 KCl和NaCl C、 NaCl、KCl和I2 D、 NaCl、 KCl、 I2和Br2
4、砹(At)原子序数85,与F、Cl、Br、I 同族,
B 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能与水剧烈反应 C、HAt非常不稳定 D、砹氧化性弱于碘
思考: IBr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IBr+ 2NaOH = NaIO+ NaBr +H2O
➢ 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不是
5)、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不可以
〖思考〗F2与氯、溴、碘的盐溶液可以置换出相应的卤素单质吗?
①氯水与KBr溶液混合 Cl2+ 2KBr = 2KCl + Br2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白色
黄色
5.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
加适量新制饱和氯水 ―――振―荡――――→
加―入―C―Cl―4(―下―层振―)荡或―汽―油―(―上→层)
有机层呈 红棕色或橙红色,表明有 Br- 紫色、浅紫色或紫红色,表明有 I-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未知液 ―加―适―量―新―制振―饱荡―和―氯―水―(H―2O―2→)
➢碘酒就是碘的 酒精 溶液,呈 褐 色。
三.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注意: 与氯气性质对比] 1).卤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①F2可与所有金属单质反应 (它甚至可与惰性气体反应)
+3 ②3X2+2Fe == 2FeX3 (X=F、Cl、Br)
③特殊地:I2 +Fe == FeI2 (I2的氧化能力弱,跟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 ∴ 氧化性: F2 > Cl2 > Br2 > Fe3+ > I2
第21讲化学键分子的空间结构(讲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原卷版)
第21讲化学键分子的空间结构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2.了解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的参数及作用。
3.掌握电子式的书写。
4.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的内容并能用其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考点一化学键电子式1.化学键(1)化学键①概念: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②类型根据成键原子间的电子得失(转移)、共用等,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③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2) 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和成因离子键共价键概念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强烈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形成条件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之间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存在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NaCl、NaOH、NH4Cl、Na2O2中(1)共价化合物如H2O、SiO2、NH3、HClO,(2)大部分有机化合物中(除羧酸盐外),(3)离子化合物中如NaOH、NH4Cl、Na2O2,(4)共价单质中任务目标必备知识2.共价键(1)特征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分类分类依据类型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σ键“头碰头”重叠π键“肩并肩”重叠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单键原子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双键原子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三键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3)键参数①概念②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a.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b.3.化学键的表示方法——电子式(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微粒电子式的书写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书写粒子的种类电子式的表示方法注意事项举例原子元素符号周围标有价电子价电子数少于4时以单电子分布,多于4时多出部分以电子对分布阳离子单核离子符号右上方标明电荷Na+多核元素符号紧邻铺开,周围标清电子分布用“[]”,右上方标明电荷阴离子单核元素符号周围合理分布价电子及所得电子用“[]”,右上方标明电荷多核元素符号紧邻铺开,合理分布价电子及所得电子相同原子不得加和,用“[]”,右上方标明电荷单质及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电子式和阴离子电子式组成同性不相邻,离子合理分布单质及共价化合物各原子紧邻铺开,标明价电子及成键电子情况原子不加和,无“[]”,不标明电荷(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①离子化合物如Na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讲化学反应速率A组基础题组1.(2016北京理综,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2.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CaCO3(固)B.Na2SO4溶液C.KNO3溶液D.CuSO4(固)3.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常加少量CuSO4来加快反应速率。
为了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下表中实验方案,将表中所给的试剂按一定体积混合后,分别加入四个盛有相同大小的Zn片(过量)的反应瓶(甲、乙、丙、丁)中,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t3=t4B.V4=V5=10C.V6=7.5D.V1<V2<V3<204.将0.6 mol A和0.5 mol B充入0.4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mD(g)+E(g),经过5 min 后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D为0.2 mol。
又知5 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 min-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均转化了20%B.m值为1C.5 min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 min-1D.平衡时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 mol5.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pC(g) ΔH=?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请仔细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第2 min 到第4 min 时间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v(A)= mol·L -1·min -1。
(2)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第4 min 到第6 min 时处于平衡状态,若在第2 min 、第6 min 、第8 min 时分别改变了某一反应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分别可能是: ①第2 min 或 ; ②第6 min ; ③第8 min 。
(3)若从开始到第4 min 建立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5.92 kJ,则该反应的ΔH= 。
6.工业上有一种用CO 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 2(g)+3H 2(g)CH 3OH(g)+H 2O(g) ΔH=-49.0 kJ·mol -1,将6 mol CO 2和8 mol H 2充入2 L 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实线)。
图中a(1,6)表示在1 min 时H 2的物质的量是6 mol 。
(1)a 点正反应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
(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0~1 min B.1~3 minC.3~8 minD.8~11 min(3)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
曲线Ⅰ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体积不变时再充入3 mol CO2和4 mol H2,H2O(g)的体积分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7.(2017北京朝阳期中,15)温度为T1时,向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41 kJ/mol。
相关数据如下:(1)甲容器中,反应在0~t1 min 内的平均速率v(H2)= mol/(L·min)。
(2)甲容器中,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kJ。
(3)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甲= 。
(4)乙容器中,a= mol。
(5)解释升高温度使CO2平衡浓度降低的原因: 。
B组提升题组8.(2017北京海淀期中,13)在100 ℃时,将0.40 mol NO2气体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ΔH<0。
监测反应获得如下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0 s内,v(NO2)=0.005 mol·L-1·s-1B.59 s时,c(NO2)一定大于0.12 mol·L-1C.若仅将起始时充入NO2的量增至0.80 mo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5/9D.若上述反应在120 ℃时进行,则反应至80 s时,n(N2O4)<0.08 mol9.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反应方程式为:4HCl(g)+O2(g) 2H2O(g)+2Cl2(g) ΔH<0。
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实验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in的反应速率小于4~6 min的反应速率B.2~6 min用Cl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9 mol/(L·min)C.增大压强可以提高HCl的转化率D.平衡常数K(200 ℃)<K(400 ℃)10.某温度下,反应2A(g)B(g)+C(g)的平衡常数为1,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g)。
20 s时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0 s的平均速率为v(A)=0.6 mol·L-1·s-1B.20 s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达平衡时,A(g)的转化率为100%D.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变为0.5,则反应的ΔH<011.T ℃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Ⅰ)所示。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 ℃时,0~2 min内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B.在反应达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在反应达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A 的转化率增大D.在T ℃时,若A 的浓度减少1 mol/L,则B 的浓度会减少3 mol/L,C 的浓度会增加2 mol/L12.(2017北京昌平二模,28)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实验中所用的草酸溶液为稀溶液,可视为强酸溶液): (1)将高锰酸钾氧化草酸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2Mn+ C 2+2Mn 2++ CO 2↑+ H 2O(2)该小组进行了实验Ⅰ,数据如下表: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3)该小组欲探究出现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在实验Ⅰ的基础上,只改变草酸溶液浓度进行了实验Ⅱ,获得实验数据并绘制曲线图如下:①用文字描述曲线图表达的信息。
②该小组查阅资料获取如下信息,其中能够解释MO 变化趋势的是 。
(4)该小组为探究ON段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又进行了实验Ⅲ,所得数据如下表。
该小组进行实验Ⅲ的目的是。
(5)综合实验Ⅰ、Ⅱ、Ⅲ,推测造成曲线MN变化趋势的原因,为验证该推测还需要补充实验,请对实验方案进行理论设计。
答案精解精析A组基础题组1.A 抗氧化剂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的添加剂,使用目的是延缓食品的变质。
2.B A项,CaCO3(固)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总量减少;B项,加入Na2SO4溶液,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n(H+)不变,所以生成H2的总量不变;C项,加入KNO3溶液后,H+、N与铁反应不能生成氢气;D项,加入CuSO4(固)后,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3.C CuSO4的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越短,故t1>t2>t3>t4,A项错误;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原则可知,CuSO4溶液与H2O的体积之和为10 mL,所以V4=2、V5=10、V6=7.5,B项错误,C项正确;因为该实验仅研究CuSO4的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H2SO4的量应相同,则V1=V2=V3=20,D项错误。
4.B 5 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 min-1,则Δn(E)=0.1 mol·L-1· min-1×0.4 L×5 min=0.2 mol。
2A(g)+B(g)mD(g)+E(g)n(始)/mol 0.6 0.5 0 0Δn/mol 0.4 0.2 0.2 0.2n(平)/mol 0.2 0.3 0.2 0.2A项,A、B的转化率分别为66.7%和40%;B项,物质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m=1;C项,5 min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 min-1;D项,平衡时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5.答案(1)0.2(2)①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②增大B的浓度③减小C的浓度(3)-196.6 kJ·mol-1解析(1)v(A)==0.2 mol·L-1·min-1。
(2)①2~4 min内,A、B、C的浓度变化量比前2 min大,说明反应速率加快了,故第2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为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
②第6 min改变条件后,到第8 min时,A的浓度减小而B的浓度增大,可知改变的条件为增大B的浓度。
③0~2 min内,A、B、C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0.2 mol·L-1、0.4 mol·L-1、0.4 mol·L-1,则a、b、p分别为1、2、2,从第8、9 min的数据来看,C的浓度大幅度减小,而A、B浓度也减小,且A、B浓度的减小量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故第8 min改变的条件为减小C的浓度。
(3)从开始到第4 min消耗A 1.2 mol,共放出热量235.92 kJ,故每消耗1 mol A放出热量:×1 mol=196.6 kJ,由(2)的分析可知A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该反应的ΔH=-196.6 kJ·mol-1。
6.答案(1)大于(2)A(3)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或充入一定量的CO2) 增大解析(1)由图像看出,反应在6 min达到平衡,a点时反应还没达到平衡,故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2)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正反应速率也不断减小,故开始一段时间内正反应速率最大。
(3)由图像看出,曲线Ⅰ对应的实验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加快了反应速率,H2的转化率减小,结合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知,该实验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