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自考频道--中国教育在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4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并构成生产关系基础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及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B产品的分配及产品的分配方式
C产品的分配及产品的交换方式
D产品的消费及产品的消费方式【】
2在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物件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 C劳动资料 D劳动产品【】
3商品二因素是指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
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价格【】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完全无关【】
5下列关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比例由市场决定
B复杂劳动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
C复杂劳动能还原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相同劳动时间内创造相同价值【】
6人们在商店购买商品的货币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价格标准职能【】
7通过G — W — G′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
AG — W阶段商品的价值上
BG — W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CW — G′阶段商品的价值上
DW — G′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价值转换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过程和劳动力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9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
A转移被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C创造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D创造出剩余价值【】
10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依据是它们
A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使用价值是否发生变化
B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使用价值是否发生变化
C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价值是否发生变化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是否发生价值增殖【】
1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A固定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
B流动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
C流通资本不
同部分的平均周转
D预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12以下列形式存在的资本中,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
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 D劳动力【】
13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构成
A生产资本 B股份资本 C社会资本 D产业资本【】
1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
15资本主义社会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商品的生产价格 D商品的垄断价格【】
16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各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它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A在质上不同,在量上相同 B在质上和量上都不同
C在质上相同,在量上不同 D在质上和量上都相同【】
17平均利润形成后,超额利润是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18由于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生产价格就等于
A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B所有资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C生产成本+商业利润+平均利润 D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利息【】
19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是由于
A店员的劳动全部是无酬劳动
B店员的劳动全部是有酬劳动
C店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无酬地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
D店员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无酬地为商业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
20利息是
A借贷资本的价值
B货币资本的价值
C职能资本的价值
D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21在存在借贷资本的情况下,利息和平均利润的关系是
A利息等于平均利润 B利息一般高于平均利润
C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平均利润是利息的一部分【】
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是由农产品的
A生产成本低于价值的差额构成的
B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差额构成的
C生产成本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
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
23 “参与制” 是金融寡头
A在经济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B在政治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C在文化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D在军事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24垄断资本出售自己商品时的垄断高价是
A超过商品价值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
B超过商品价值和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
C超过商品生产价格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
D超过商品价值等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
25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主要是
A以资本输出为主 B以原料输出为主
C 以商品输出为主 D以劳动力输出为主【】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一个新的特点是资本
A从主要是发达国家相互输出转向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输出
B从主要是落后国家之间相互输出,转向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
C从主要是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输出,转向发达国家相互之间输出
D从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输出,转向落后国家之间相互输出【】
2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国际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
A商品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B商业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C借贷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D产业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28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B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自行消失
D全世界同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9垄断资产阶级采用“福利政策”
A减轻了对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剥削程度
B能够提高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名义工资
C没有改变工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地位
D表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非对立【】
30在现代经济中,对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主要作用的是
A增加生产劳动者人数
B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D重视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这是因为
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B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C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结成的经济关系是各种社
会关系的基本关系
D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E它是人类政治、科技、艺术等发展的基础【】
32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
A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B是人们付出劳动的产品
C对生产者有使用价值
D是能满足社会或他人需要的使用价值
E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
33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B自觉地调整各阶级阶层的收入
C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D自觉地促进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E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34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B劳动力价值下降
C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D超额剩余价值增加
E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35货币资本是
A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B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种职能形式
C商品资本的组成部分
D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
E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的资本【】
36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A揭示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使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
B阐明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C为分析资本主义的企业利润、利息、地租提供了理论前提
D表明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的程度
E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
37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包括
A不同地块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
B不同地块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C不同地块土地距离交通线和市场的远近不同
D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E农产品价格由中等地决定【】
38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可以说明
A等量资本投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部门利润率不同
B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通过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C同一部门内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企业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积累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E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
3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
A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对经济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C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D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缓解
E可供社会主义国家借鉴【】
40促进资本全球化的因素有
A经济结构变化引起资本的国际流动
B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投资的增加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国外投资的增加
D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全面加强
E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大量吸引外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42简述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及其形成原因。
43简述股份公司及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44简述造成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
45如何理解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更替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满分共20分)在46、47、48三小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48题无效。
46为什么说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4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003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完全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既决定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也决定了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性质及其水平、结构和具体方式。
【答案】选A。
2【解析】在劳动中被加工的物件是劳动对象。而劳动工具、劳动资料是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劳动产品则是劳动过程的成果。
【答案】选A。
3【解析】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便不成其为商品。而交换价值和价值本是一回事,但也有区别。价值是基础、是内容,而交换价值是表现形式,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便是价格,价格也属于交换价值。因而商品的二因素,确切的说法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答案】选B。
4【解析】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而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越多,则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是成正比的。
【答案】选A。
5【解析】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是具有更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的
劳动,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比简单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比例,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地进行的。
【答案】选D。
6【解析】人们在购买商品时,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用公式表示即G —
W,所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执行这一职能是现钱交易,与支付手段(对以前赊账购买的到期支付)完全不同。AD当然是错项,价格标准并不是货币的职能,而是为了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答案】选B。
7【解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在等价交换的条件下价值竟然能够增殖。总公式包括购买(G — W)和销售(W —
G')两个阶段。在购买阶段中的货币(G)和销售阶段中的商品(W),在交换中只是商品价值的形态发生了变化,都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再看购买阶段G —
W,所购买的商品,商品有二因素,其价值也不会因为交换而发生变化,发生增殖;惟一能够使价值增殖的是所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这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能使价值增殖。这便是劳动力商品,其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答案】选B。
8【解析】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决定动机是价值增殖即生产剩余价值。因而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没有价值增殖这一条,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CD是错项,不仅因为没有揭示出上述本质,还在于有些表述也是错误的。如价值转换是什么含义,就不是科学用语,劳动力价值转移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劳动力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在生产过程中新生产出来的。
【答案】选A。
9【解析】商品的二因素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还把被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上。正如只有纺纱工人用自己的具体劳动把棉花纺成棉纱(使用价值),同时把所耗棉花、机器等的价值转移到棉纱上。而其他如炼钢工人,制造食品的工人都是做不到的。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由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的,因而CD都是错项。B也是错误的,因为工人的具体劳动不能转移劳动力的价值,因为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一样,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新生产出来的,是不可能转移的。
【答案】选A。
10【解析】依据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
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被称作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更大的价值,价值发生了变化,所以被称作可变资本。AC两项提到价值形成过程,实际上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只发生价值存在形态的变化,不会使价值增殖,因而不可能区分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更是不着边际的错项。
【答案】选D。
11【解析】依据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可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固定资本周转慢,如厂房周转一次需几十年,机器周转一次也需十年、八年;流动资本的周转则快得多,几天就可以周转一次。既然预付资本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部分构成,如要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既不能仅仅计算固定资本的周转,也不能仅仅计算流动资本的周转。由此可见,AB都是错项。而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只能是指预付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如上所说,和固定资本对应的是流动资本;而流通资本是同生产资本相对应的,而且流通资本也不存在计算总周转的问题,C当然是错项。
【答案】选D。
12【解析】所列4项都属于流动资本,只有D项属于可变资本。因而既属流动资本又属可变资本的只有D项。
【答案】选D。
13【解析】社会资本是同个别资本相对应的。个别资本是指遍布各地的一个个独立经营的资本,而社会资本则是指这些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十分明显,社会资本是指整个社会的资本,而ABD三项只是社会资本中的一些具体形态,因而是错项。
【答案】选C。
14【解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ABD则是这一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具体表现不能同基本矛盾本身等同,所以都是错项。
【答案】选C。
15【解析】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两种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和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使利润趋于平均化,形成生产价格。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使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各个企业的个别价值均衡化为社会价值。至于垄断价格的形成与部门内部的竞争无关,它是垄断组织借助垄断的经济条件形成的。
【答案】选B
。
16【解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平均利润取代了剩余价值,这两者已经存在质的区别,但它们在量上是不是也有区别呢?这须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在平均利润形成后,只有极少数生产部门,其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相等,该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才会和它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相等。不过这只是个别生产部门的情况,就一般情况来说,B项的回答是对的。
【答案】选B。
17【解析】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取代了价值的地位,商品都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卖。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即使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在每个生产部门内部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企业的生产条件仍然存在差别,因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就会不同。但是,商品是按照部门平均生产条件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卖的,个别企业生产条件优越、劳动生产率比较高,从而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便会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A项所说是超额剩余价值,而非超额利润。
【答案】选C。
18【解析】商业资本是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形式。商业资本家投资于流通领域,但流通领域并不创造剩余价值,因而商业利润只能来源于产业资本家所获得的由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平均利润。这样一来,平均利润便分为两个部分: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而商业资本家则得到商业利润。
【答案】选A。
19【解析】雇佣劳动者(包括产业工人和商业店员)的工作日都是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构成。在必要劳动时间内进行的必要劳动再生产出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即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有酬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内进行的剩余劳动,产业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商业店员实现剩余价值,其成果分别被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即剥削,所以剩余劳动也被称作无酬劳动。
【答案】选C。
20【解析】这里说的是资本主义利息。资本主义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按常理也会知道,有了借贷才须支付利息,利息怎么会成为ABC所说的各种资本的价值?这三个错项十分明显。
【答案】选D。
21【解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一般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如果职能资本家是运用贷款从事经营,他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便不能独占,而必须从平均利润中分出一部分作为利息支付给借贷资本家,可见,利息是平均利润
的一部分。
【答案】选C。
22【解析】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缴纳的、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获得的地租,是租种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也必须缴纳的地租。考察级差地租时,是假定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只获得平均利润,不能获得超额利润,因而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但是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租种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在内,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因而被称作绝对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差额形成的。这便涉及到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问题。
资本主义农业在其发展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农业生产技术是落后于工业的,因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就高于工业部门,农产品的价值便会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按价值出售,因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绝对地租。所以,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
【答案】选B。
23【解析】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的统治,实际上就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所谓 “ 参与制 ”
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的办法,从而实现对其他股份企业控制的一种方式。 “ 参与制 ” 是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答案】选A。
24【解析】垄断资本按照垄断高价出售商品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高额垄断利润是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的利润。因而垄断高价既高于商品的价值,也高于生产价格。
【答案】选B。
25【解析】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特征之一便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自由竞争阶段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垄断阶段则是以资本输出为主。
【答案】选C。
26【解析】二战以后,随着金融资本的巨大增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量不仅有了巨大的增长,而且有了新的特点。特点之一就是资本输出的流向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从主要是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输出,转向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输出。
【答案】选C。
27【解析】垄断资本主义本身就具有资本国际化的特点。不过,直到二次
大战之前,资本国际化主要是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国际化。那时虽也出现了产业资本国际化的现象,但占的比重微小,是为扩大商品输出服务的。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所谓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私人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对外的直接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
【答案】选D。
28【解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也决定着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必然取代旧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也受这一规律的支配。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初期,其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这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后期,生产社会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虽然资产阶级也在部分地调整这种生产关系,但这种调整只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终究不能解决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立。所以,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作用下,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必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所以BCD都是错项。
【答案】选A。
29【解析】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历来都是采取两种重要手段:一是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和斗争;一是推行改良主义,这样那样的改良主义措施,实质上是采取麻痹手法,以分化瓦解工人队伍,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和加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推行福利政策,举办多种福利事业等,便是这种改良主义的一种重要措施。实际上,福利项目的开支归根到底是工人阶级创造的财富的一部分,
“ 羊毛出在羊身上 ” ,工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即使有一点改善和提高,但却不可能改变工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的地位。这是我们对垄断资产阶级采用 “ 福利政策 ”
的基本认识和态度。福利政策并不可能达到如ABD所说的那样。
【答案】选C。
30【解析】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和能力。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最重要的是各种经济和技术因素,如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就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如ABC三个选项所说,虽会增加产品数量,但恰恰都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答案】选D
。
二、多项选择题
31【解析】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生产,不是单个人孤立地进行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其他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正是因此,以社会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答案】选ABCDE。
32【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即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毫无用处的废品是不可能成为商品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对别人的使用价值,如果自己生产了产品供自己消费,这种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生产者生产了产品送给亲友使用,这些满足别人需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作为商品,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而实现其使用价值的物品。
【答案】选ABDE。
33【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有三:一是择优汰劣,激励创新,自发地促进生产力发展;二是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三是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价值规律作为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不可能有BD所说的能自觉地调整各阶级阶层的收入和促进生产关系变革的作用。
【答案】选ACE。
34【解析】这个问题涉及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问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个基本方法之一。所谓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越短,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生产的相对剩余价值就越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所以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们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劳动力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可见,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整个资产阶级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这里还应明确的是,每个资本家都在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目的在于获取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所生产商品的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个别企
业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之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这样,它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便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便会低于社会价值,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就可以比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多得的这部分剩余价值就是超额剩余价值。可见,超额剩余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关系,它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答案】选ABCE。
35【解析】货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第一种职能形式。为要全面地了解货币资本,须要弄清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产业资本进入第一个阶段:购买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的形式,其职能是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第二个阶段:生产阶段,采取生产资本的形式,其职能是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剩余价值。第三个阶段:销售阶段,采取商品资本的形式,其职能是把商品卖出去以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剩余价值。CD所说是产业资本循环中所采取的第二、三种职能形式。
【答案】选ABE。
36【解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首先,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资本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展开了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从而形成了平均利润率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是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使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各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无关。这就使利润完全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进一步歪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第三,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这种转化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生产价格形成前,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作用形式是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以价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后,生产价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就变为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便表明,这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也只有价值的变动支配着生产价格的变化。所以说,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第四,这一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好像一个庞大的股份公司,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按投入资本的多少,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从而阐明了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矛盾、对立的特点,这不是个别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是两个阶级之间的阶级对抗,因此,无产阶级要争取解放,不能只限于少数人反对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必须联合起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第五,为分析剩余价值的其他具体形式如产业利润、利息、商业利润、地租等提供了理论前提。因为利润这一形式是剩余价值其他具体形式的基础,这里提供的利润和平均利润理论便为剖析上述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奠定了理论基础。D是错项,因为表明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而这里的核心内容之一是
“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 ,着重揭示出利润率如何掩盖了剥削程度。
【答案】选ABCE。
37【解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指租种较好土地而缴纳的、数量有等级差别的地租。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又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是由不同地块的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不同地块地理位置(包括距离交通线和市场的远近)的差别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之所以能够形成,还有一个重要情况,就是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是由中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如果农产品价格由中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那就会像工业中一样,只有优等地能获得超额利润,缴纳地租,而不会存在有
“ 级差 ” 的地租了。因而,E项所说是错误的。
【答案】选ABCD。
38【解析】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资本积累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对研究其他一些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也有重要意义。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一般用c∶v来表示。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一理论可以说明:第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积累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在减少,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在相对减少,使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从而成为相对的过剩人口,即失业人口。第二,等量资本投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部门,在剥削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利润率有所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重有多有少,在剩余价值率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则利润率便会有高有低。第三,利润率低的部门的资本家自然不会甘心,必然展开了争取更高利润率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利润的平均化,形成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至于每个生产部门内部各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仍然存在差别,因而不能排除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第四,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在考察级差地租时,是假定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只获得平均利润,不能获得超额利润,因而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耕种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土地在内,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所以这种地租被称作绝对地租。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是什么?资本主义农业在其发展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农业生产技术是落后于工业的,因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就高于工业部门,农产品的价值便会高于其生产价格。这样,农产品按价值出售,因高于生产价格而产生超额利润,便形成绝对地租。所以,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就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五个选项中,只有C是错项,上面
“ 第三 ” 中已涉及这个问题。
【答案】选ABDE。
39【解析】过去有一种传统理论认为,对经济实行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实则不然,计划管理不过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方法,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也可以利用。实际上,通过计划来组织和协调社会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本身的一种客观要求。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行计划管理,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缓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所有这些,都可供社会主义国家借鉴。
【答案】选ABCDE。
40【解析】垄断资本本来就是国际性的,它为了追求高额垄断利润,必然要向国际范围扩张。二次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分工有了新的发展,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进一步发展,形成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三者在独立地发展,也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资本的全球化是指资本的输出和落地经营具有向各国各地区扩展而形成的国际化的趋势。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已成为基本经济特征,并且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输出也在增大。近20年来,在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资本输出在数
量和规模上都明显扩大,资本的全球化确已成为现实。促进资本全球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ABCE所举出的都包括在内。D所说恰恰是限制资本全球化的因素,当然是错项。
【答案】选ABCE。
三、简答题
4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解析】这个问题看来只是一字之争,不过这里的一字之争却涉及到一个原则问题。资本主义工资,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时所支付的货币,本应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工人劳动1天得到1天的工资;劳动1个月,得到1个月的工资,工资表现为
“ 劳动的报酬 ” 、 “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
,这样一来,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报酬,并不存在剥削关系。可见,如果把工资的上述现象看作是本质,那末,上面阐述的剩余价值理论便不会牢固。因而,辨明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资本家支付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也就是论证
“ 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 ” ,自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案】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因为:
(1)工人和资本家在市场上发生交换关系时,工人没有进行劳动,不能把劳动当作商品出卖。
(2)商品价值是劳动决定的,说劳动是商品,劳动价值由劳动决定,等于同义反复,毫无意义。
(3)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就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但客观经济规律是不能否定的。
42简述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及其形成原因。
【解析】答好这个问题以掌握固定资本的特征为前提。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而被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一经投入,便以实物形式全部发挥作用,供多次生产过程使用,并始终保持其实物形式不变。而它们的价值则按照每次生产过程中磨损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地周转回来,并经过多次运转,其整个价值的周转才告完成。比如投资100万元购买的机器,须要10年才能把这笔投资收回;而投资1000万元建成的厂房,须要40或50年才能收回。
固定资本的磨损可分为两类:有形磨损(物质磨损)和无形磨损
(精神磨损)。上面所讲的就是有形磨损的情况。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这种无形磨损又分为两种。
【答案】(1)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
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2)无形磨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二是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的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43简述股份公司及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解析】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资本主义初期,企业大多数是资本家独资经营或合伙经营的。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建设和铁路的修建等,所需资本数额巨大,而单个资本家所拥有的资本数量有限,无法满足这种需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客观上要求实现资本的社会化,股份公司正是单个资本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发展的产物。股份公司不是单个资本家的企业,而是许多资本家联合经营的企业,资本的私人所有制和企业的雇佣劳动制度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改变,但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意味着单个资本的经营方式转变为联合资本的经营方式,私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可见,股份公司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它自身范围内的重大调整。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为基础的。这不仅因为股票的大量发行,一般是通过作为信用机构的银行来进行的,同时,股份公司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没有信用,也就不可能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1)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
(2)由于大工业的发展、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企业规模扩大,单个资本不能适应巨额资本的要求,于是出现了股份公司。
(3)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为基础的,股票的发行一般是通过作为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来进行的。
44简述造成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
【解析】通过学习垄断资本主义理论,我们知道,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划分,富国和穷国的两极分化,是这个世界体系的基本特征。在这个世界体系中处在统治、主宰地位的是少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可知,造成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些国家多年的剥削和掠夺。
二战以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原先的殖民地附属国纷纷取得政治独立,成为主权国家,走上了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但是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中,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畸形的经济结构和贫穷落后没有根本改变,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仍有依附性。所以,在当今的世界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存在直接的从属关系;但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依然存在,所以这种关系又是不平等的,是一种既依存又相矛盾的关系。这种情况,也便决定了这种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答案】(1)造成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年来的剥削和掠夺。
(2)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并未完全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控制,它们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基地、高价工业品销售市场和有利的投资场所。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仍然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45如何理解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更替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过程。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更替,既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受偶然性的支配,而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合乎规律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
在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或者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最普遍的经济规律。这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经常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替代。第二,判断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是看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答案】(1)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当原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束缚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力要突破旧的生产关系,从而发生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2)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意味着社会历史的进步。
(3)马克思主义提出资本主义制度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首先是从生产力标准出发的。
四、论述题
46为什么说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解析】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
品所共有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范畴。
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一种劳动都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所以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看起来是物与物的交换关系,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答案】(1)价值的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一般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不意味着无论何时都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2)商品的等价交换本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因而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3)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解析】这是一个关于剩余价值在工业资本家之间分割的问题,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资本的本性是要求价值增殖,所以从资本的本性可知,每个资本家都在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可是实际情况是,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是不同的,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利润率便有高有低。那些利润率较低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自然不会甘心,必然展开了部门之间的竞争。第二,部门之间追求更高利润率的竞争。竞争的方式或手段是资本的自由转移。这种竞争的过程和结果是这样: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抽出,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因投入的资本减少,生产随之缩减,产品供不应求而价值上涨,使利润率提高;而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因大量资本涌入,生产随之扩大,产品供过于求而价格下降,使利润率下降。竞争的结果是,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根据自己预付资本的多少,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便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的形成,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第三,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第四,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答案】(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4)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各部
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一定量的资本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4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首先要掌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确切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发展为国家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早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初期就已出现,如一战期间、1929
—
19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适应战争需要和反危机的应急措施,都曾有所发展,但时起时落很不稳定。二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成为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和发展。因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摩擦和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私人垄断资本已无能为力,不得不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从而迫使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让国家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全面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上述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见下面
“ 答案 ” 。
【答案】战后以来,私人垄断资本无法驾驭日益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因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巨大发展。具体表现为:
(1)一些需要巨额投资才能建立的大型建设项目要求国家投资。
(2)一些公共设施需要国家投资建设。
(3)一些大型、基础性科研项目要求国家支持。
(4)市场问题的出现,也须国家出面干预调节。
(5)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有必要由国家出面调节。
(6)各阶层的经济关系有必要由国家出面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