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车辆信号优先控制的两阶段模型
智慧树答案交通管理与控制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答案:协调原则2.下列不属于按疏导原则制定的交通管理措施是()答案:无信号灯的交叉口上停车让行或减速让行3.以下属于按节源原则制定的交通管理措施是()答案:发展合乘系统;停车管理措施;转变居民出行方式(鼓励公交出行等)4.以下属于《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涉及内容是()答案:交通管理措施;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交通法律法规5.凡是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都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必须依法对其进行管理。
()答案:对6.《交通管理与控制》主要是探讨如何进行交通规划与交通设施设计。
()答案:错7.交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交通拥堵。
()答案:错8.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建立以车为本的原则。
()答案:错9.按时间分离原则,在指定平面、时间内,对共同拥有通行权的双方,必须规定一方有先行权。
()答案:对10.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基本原则是限速原则。
()答案:错第二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实行。
答案:20042.机动车行驶中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 )。
答案:303.无信号控制四路交叉口的复杂性指标为()。
答案:1124.我国机动车驾驶员最高年龄不超过()岁。
答案:705.实施方向性变向交通的条件之一是方向分布系数大于()。
答案:2/36.以下存车车位的布置方式有存放数量最少且占用车道最小?()答案:平行式7.下列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可以在出行分布阶段实施的是()。
答案:提供交通信息和路线导行8.BRT的在市区的运营速度一般在()。
答案:20-30 km/h9.禁令标志的形状有()。
答案:圆形 ;正方形 ;八角形10.下列属于交通系统管理调整需求的措施()。
答案:弹性工作日 ;拥挤收费;错时上下班11.下列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可以在出行方式选择阶段实施的是()。
公交优先控制

公交优先控制摘要:公交优先是交通管理中体现大众优先的一种政策,从优化交通流分配,节省整体出行时间的角度来看,它是交通信号控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不在道路交叉路口信号控制策略中体现公交优,即使有公交优先道路,公交车运营节省的时间也十分有限(统计数字表明仅节省5%-10%左右,因此研究在有公交专用道路条件下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公交优先策略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不重在建路,而在于如何利用好如今有限的道路资源为更多的出行服务。
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这一战略措施。
1 公交特性城市公共汽车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规模,多数是拥有45〜55个座位的气压轮胎车辆,沿着固定的线路并按照确定的时刻表定期地运营。
公共汽车通常是柴油动力驱动的,但是在一些大都市(如墨西哥城和多伦多)有依靠架空电网为动力的无轨电车在运营。
由于公共汽车在城市里与其他车辆共用道路,它比轨道交通的成本更低。
适应性也更好。
不过,按每乘客公里为基础计,公共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污染的排放要高于城市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在发展中国家是特别重要的,以印度为例,城市总出行的40%左右是乘坐公共汽车的。
由于公共汽车运营容易受到道路交通拥堵的影响,在特大城市中的运营速度相当缓慢。
解决这量的措施是给于公共交通优先权,如开设公共汽车专用道和实施交通信号优先。
不少在城市公共汽车的主要功能是为轨道交通等干线服务,例如,渥太华和库里提巴,建设了公共汽车专有道路,使得气压轮胎式公共汽车在干线运营时能够实现轨道交通钢轮列车的高速度,同时也能作为常规公交服务在普通街道上英国利兹和伊普斯维奇,在道路条件限的走廊上利用高速公路的中央隔离带很好的实现了公共汽车专用道。
由于有更高的运营速度,公共汽车专用道理论最大通过能力可达到单向 2 万人次/h 。
2 公交优先的发展史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的研究历程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67 年至20 世纪90 年代初。
主要针对混行车道(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混行)研究单点交叉口主动优先策略,研究成果在欧洲及美国得到了一定应用。
公交信号优先和发车频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

公交信号优先和发车频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江锋;王正武;高志波;张新邵【摘要】考虑到发车频率和公交信号优先相互作用的关系,构建二者协调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是乘客和公交车出行总成本最小的发车频率优化模型,下层是主动公交信号优先模型.基于遗传算法,设计了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协调优化对比单一的发车频率优化,平峰期和高峰期出行总成本分别降低了5.02%和24.76%;协调优化对比仅仅公交信号优先,高峰期总延误降低了5.57%.因此,本研究所提出的双层规划模型协调优化效益显著.%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eparture frequency and the bus signal priority,a b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for the coordination optimization is constructed.The upper layer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model for the passengers and bus travel total cost of the smallest starting frequency, the lower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active bus signal priority model.The algorithm of the b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is designed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eparture frequency,flat peak period and peak period travel costs were reduced by 5.02% and 24.76%.Considering that the bus signal was given as priority,peak period total delay was reduced by 5.57%.Therefore,the coord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benefit of the b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was significant.【期刊名称】《交通科学与工程》【年(卷),期】2017(033)002【总页数】6页(P71-76)【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发车频率;公交信号优先;双层规划模型;遗传算法【作者】江锋;王正武;高志波;张新邵【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2+32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机动化迅猛发展,城市交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和频繁,公交优先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一项重要举措。
应急管理模型

应急管理模型什么是应急管理模型?应急管理模型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帮助组织在紧急情况下制定和执行计划。
它通常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准备、响应、恢复和缓解。
这些部分形成了一个循环,以确保组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威胁。
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指在紧急情况发生之前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
这个阶段包括以下步骤: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评估组织所面临的潜在威胁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哪些事件可能会影响其业务,并为这些事件制定预防措施。
2.业务连续性计划业务连续性计划是指一套方案,用于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可以保持运营。
它包括恢复关键业务流程的步骤和程序。
3.培训和演习培训和演习是为了确保团队成员熟悉应急计划并能够有效地执行它。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组织发现计划中的缺陷并进行修正。
二、响应阶段响应阶段是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采取行动。
这个阶段包括以下步骤:1.通知通知是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向有关人员发出警报的过程。
这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完成。
2.评估评估是指确定紧急情况的性质和范围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组织确定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员工和业务。
3.应对应对是指采取措施来处理紧急情况。
这可能包括疏散员工、关闭设施或与政府机构合作。
三、恢复阶段恢复阶段是指在紧急情况结束后恢复业务流程的过程。
这个阶段包括以下步骤:1.评估损失评估损失是指确定紧急事件对业务造成的影响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需要进行哪些修复工作。
2.修复和重建修复和重建是指采取措施来恢复业务流程。
这可能包括修复设施、恢复数据或重新组织业务流程。
3.复审复审是指评估应急计划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这可以帮助组织在未来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四、缓解阶段缓解阶段是指采取措施来减轻紧急情况对业务和员工的影响。
这个阶段包括以下步骤:1.危机沟通危机沟通是指向员工、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和支持的过程。
这可以帮助组织保持透明度并减轻紧急情况对声誉的影响。
2.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指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的过程,以帮助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处理紧急事件造成的压力和创伤。
车辆路径问题概念模型与算法五星推荐

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模拟退火算法来源于固体退火原理,将固体加温至充 分高,再让其徐徐冷却,加温时,固体内部粒子随温
升变为无序状,内能增大,而徐徐冷却时粒子渐趋有
序,在每个温度都达到平衡态,最后在常温时达到基 态,内能减为最小。根据Metropolis准则,粒子在温度 T时趋于平衡的概率为e(-ΔE/(kT)),其中E为温度T时的 内能,ΔE为其改变量,k为Boltzmann常数。用固体退 火模拟组合优化问题,将内能E模拟为目标函数值f,温 度T演化成控制参数t,即得到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模拟退 火算法:由初始解i和控制参数初值t开始,对当前解重 复“产生新解→计算目标函数差→接受或舍弃”的迭代, 并逐步衰减t值,算法终止时的当前解即为所得近似最 优解,这是基于蒙特卡罗迭代求解法的一种启发式随
总的说来,精确性算法基于严格的数学手段,在可以 求解的情况下,其解通常要优于人工智能算法。但由
于引入严格的数学方法,计算量一般随问题规模的增
大呈指数增长,因而无法避开指数爆炸问题,从而使 该类算法只能有效求解中小规模的确定性VRP,并且通 常这些算法都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设计的,适用能力较 差,因此在实际中其应用范围很有限。
(5) 相容性约束:引出相容性约束车辆路径问题 (VehicleRouting Problem with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s, VRPCC)。
考虑电动汽车优先级需求的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

考虑电动汽车优先级需求的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
崔明勇;吕静;薛思嘉;曹朋
【期刊名称】《电工电能新技术》
【年(卷),期】2024(43)4
【摘要】随着光伏发电渗透率的升高,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利用电动汽车(EV)移动储能的特性可以实现EV和光伏的协同增效。
本文基于EV能量调度的灵活性,构建了考虑用户充电需求的EV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在日前预调度阶段,建立光伏的就地消纳偏差最小、EV充电完成率最大、EV用户出行成本最小的多目标优化函数,并引入充放电系数对EV的充电行为进行优化;在实时调度阶段,负荷聚合商结合各时段EV的实际充电需求,根据调度优先级对优化后的充放电系数修正,保证EV充电的公平性,制定出最优的充放电策略。
通过综合考虑EV用户对于充电完成度和充电成本的不同需求,对不同充电模式、不同权重系数进行分析,同时考虑了用户改变充电需求的情况,验证本文所提策略在降低光伏消纳偏差量、满足用户充电需求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总页数】9页(P20-28)
【作者】崔明勇;吕静;薛思嘉;曹朋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电力电子节能与传动控制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21
【相关文献】
1.考虑虚拟电厂和分时电价的风光火储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
2.考虑用户出行需求的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策略
3.考虑供需需求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策略
4.基于双重电价的电动汽车充放电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
5.考虑差异化需求的电动汽车充电调度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救援车辆优先出行规划系统

30交通科技与管理规划与管理1 研究背景 交通作为城市的要素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交通的逐渐发展,产生了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社会问题,通行效率也逐渐降低,有时甚至严重到影响居民的人身财产的安全[1]。
对于城市中的突发事件,救援车辆扮演着重要角色,消防车、救护车等救援车辆需要在第一时间到达时间发生地点实施救援,减少损失。
例如火灾损失与扑救延时时间两者呈现出线性增函数关系[2],即: 式中: —火灾损失值; —火灾发生直到扑救措施实施的时间; —火灾随着时间发展造成的损失系数; —火灾最长能够持续的时间,即如果消防灭火行动不成功,可燃物燃尽而自灭的时间; —消防不成功时的最大损失值。
根据以上函数可见应急车辆的快速到达,在应急服务中至关重要。
据报道:2012年年底某市发生了一起特殊的交通事故,一辆救护车恰逢交通高峰期转送病人去医院急救,导致原本10分钟不到的路程最终花了40分钟,患者因为时间的耽搁而不治身亡[3-4]。
这一起社会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们在哀悼逝者之余,意识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交通拥堵问题越发严重,城市中的救援车辆在车辆面对交通拥堵的情况时,该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又该如何最大化行使自己的优先通行权?因此我们开始思考能否建立一种专属救援车辆的出行系统,一种既能够为救援车辆规划最佳出行路线,并使这条路线优先化,同时在一定时间内不被其他社会车辆车载导航系统所选择,且具有控制某些特殊交通设备运行状态的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优先的救援车辆出行的系统,并且还能规范和要求社会车辆在救援车辆执行任务时进行及时地避让,方便救援车辆及时地救助伤者。
2 系统概述 “城市救援车辆优先出行规划系统”是基于大数据共享、ITS 技术和GPS 定位技术的系统,主要包括出行前最佳路径规划系统,路段及交叉口信号优先系统和VISSIM 仿真检测、评价及整改系统三部分内容。
出行前最佳路径规划系统通过ITS 技术,将城市综合交通信息中心的实时道路交通信息集成到救援管理中心,救援管理中心通过路径选择模型规划救援车辆出行的最佳路径,并将规划好的路径发送至救援车辆、交通信号控制中心及GPS 定位导航管理中心,救援车辆按照规划好的路径出行,同时GPS 定位导航管理中心控制已经被“城市救援车辆优先出行规划系统”所选择规定好的路线,使得其他社会车辆的车载导航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不能选择规划这条路线,减少此条路线的车流量,对于已在此路线上的社会车辆通过语音提示:此路段有救援车辆出行,请减速避让。
论-基于多目标最优的高速公路应急路径选择模型

】
」 了
】
学报 〔 城 币科吸 版 、 , 入 了 ,
人 引一阮 北 京 科 学出版 月 「 、 。
习 何 建软 别 【 春林 曹下 左 磊 应急管理 与应 急系纯
了
【 习 食 义武
卜 中
施 晓东
朱 弋奎 川` 中 涟
的
改进 刃巨,扮 勺 算 从 实理「 最翅 路 径哟计 览
下 一
一 了
、 `一
图奈 图 象学报
了 了 了 乙 了
因素组合进行最优计算 , 在此基础上运用
点
算法进行决策目
标最优的最小阻抗求解 , 通过两层算法对高速公路应急路径选择 问题进行建模 、 求解 。井给出了仿真实例 , 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 价值 。 文中的算法求解所得结果属于近似竣优解 , 并一 卜 理想解 。如 改进 三个因素的多优化目标权重 , 可能会改变最终结果 模型
,一 今
料
, 设 为邻接矩阵 在邻接矩阵上 ,
当交通事件 发生时 , 每个应急供应点到应急现场的运输路
富 雳 吝 明麒 羚 梦 盟
责任编辑
马 杨
给定两个顶点
和
在听有连接顶点
和
的路线中 , 寻找
二 、多目标权衡值计算 根据上文模型 , 可得 二 州 卜 令 二 , 算出各
最短 '勺 路线而
,,
出发 , 逐步地向外探寻最短路 , 采用 到每个点的最短路长 , 以及从
线都存在一定 的风险 , 故选择风 险较小路线 的应急供应点也应 当予以考虑 , 即考虑应急路线 的可靠性 大越优 。 综上所述 , 高速公路应急路径选择过程实质上是解决两个问 题 如何权衡每个线路方案里的多目标因素 如何从多个线路集 应 急路线 的可靠性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