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文化素质大讲坛中国新纪录片精神与当下DV创作
DV模式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多元化研究
赵 维 良
科
D V模式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 传播渠道多元化研究
( 白城师范学院 , 吉林 白城 17 0 ) 3 00
摘 要: 随着 D V在百姓 生活中的普 及 , 在越来越 多的人 拿起 D V开始 了纪录片的创作 , 而那些对纪 录片有 着执 着追求的人 们 , 也就是我们所 说 的独 立纪录片翻作 者来说 其成 功的作品有 着怎样的受众群体, 在传播 渠道 上的延伸就不得不成 为我们 关注的问题和研 究的方向。怎样让这些具 有“ 大众意识流” D 的 V纪录片更好的传播 出去也成 为当下我们要 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
— —
一6 5—Fra bibliotek关键词 : DV模 式 ; 立 纪 录 片 ; 独 传播
独立纪 录片简单来 讲更 多是 从创作 者的 众进行交流 。 此类展映交流活动—般规模较小 , 完成后以此种方式先在私人交际 圈中传播 。由 角度来说的,是具有个人独立性质的纪录片制 但 由于其 数量多 、 分布 广、 频率高 , 加之观众 的 于很多影 像作品都以 V D D D光盘为媒介形 G 、V 作—类 人 的简称 ,他们往往 有着独立的创作 参与热情高 , 独立纪录片作 品的传播 、 群 对 推广确 式 , 品的复制变得简单和快捷 , 作 影迷间的人际 和制作环境 , 很少受到制作公司和团体 的影响 , 实起到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 。 传播——互换影片也趋于频繁。 而D V由于其以小机型 、轻体重和 简便易拍 的 除 了举 办一些 短期 、小 型 的观影交 流活 近年来 , 独立 纪录片的影碟发行渠道正逐 特点 ,使更多的独立纪 录片制 作者们有 了更 广 动 ,一些 民间电影组织还和其他社会团体联合 步拓展 , 由于—些发行商和代理公 司的介人 , 一 阔的制作空间和{作条 件,掀 起了民问影像 制 举办—些大 型的影像活动 。 0 1 , V运动风 些独立纪录片作 品得以公开发 行 , < 5 | 20 年 D 如 流浪北 作 的浪潮 , V模式 下 的独立 纪 录片作 品的海 起云涌之时 , D 北京 “ 实践社 ” 合< 联 南方周末 > 和 京>< 、老头》< 、群众演员)《 、姐妹) 等等 。另外一 量增加 , 客观上要求—个更大 、 更合理 的传播空 北京 电影学院举办 了 “ 首届中国独立映像展” 些纪录片发行公 司、音像店或影像资料 中心等 , 问, 去争取—个面对大众 的更加广 阔的空间 , 接 这是 中国独立影像第一次大规模 地从地 下浮出 与作者达成协议 ,按受众需求小规模地刻录和 受大众的f-r推动 自身的发展 。 fb , ' 水面 , 共征集了 自 19 年 以来 的一百多部 民间 售卖一些 独立作 品。由于独立纪录片没有广泛 90 随着信息传 播 的“ 全球化 ” 和国家媒体 政 影像作品参 展。 0 3 , 2 0 年 第二届“ 中国独立 映像 的受 众群体 ,通过这些渠道发行和销售的作品 策的 1渐宽松 ,独立纪录片的传播 有了更 好的 展” 非典 ” 3 ‘ 因“ 而流产后 , 践社前首脑之一 的张 数 量很有 限。 实 外部环境 。 影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 也 亚璇 于当年 9月 和南京 方面 的独立 策展 人曹 通过 以上叙述我们 不难 看出 , 中国独立纪 为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技 术条件。外 部环境 和内 恺、 黄小璐一起催 生了“ 第一届 中国独立影像年 录片在海外正得到 越来 越多的青 睐和认可 , 它 在需求 ,促成了中国独立纪 录片传播渠道 的多 度展” 截至 20 年, 中国独立 映像年度展” 在 国内的传播渠道也渐趋宽阔和通 畅。但需要 。 07 “ 已 样 化扩 展 。 成功举办了四届 ,成为了 中国本土推广独立纪 提 的是 : 独立制作的纪录片本质是 电影 , 从其 1海外传播 录片作 品的重要平台 。此外还有北京现象工作 艺术性和思想性所达到的高度上都应该到院线 参加 国际电影 节评奖 或展 映活动是 中 国 室主办 的“ 中国纪录片交流周” 也为中国独立纪 播放, 中国的艺术 院线还不成熟 , 但是 独立纪录 独立纪录片在海外传播 的最主要方式 。如果获 录片提供 了—个开阔的交流空间。 片的院线播 放渠道存在缺失 。 另外 , 相对于业界 奖 ,这些独立制作 的纪录片作品可以赢得观众 2 . 2电视台栏 目 放 播 创作的旺盛增 长势头 ,学界对独立记录片创作 和认可 , 作者能够获得名誉和奖金 , 起到 良好 的 响应 D V掀起的 民间影 像制作 的热潮 , 一 的关注 还不够 ,理论研究工作远远落后于当前 宣传和推介作用 。如果作品在电影节上被西方 些 电视台相继开办了面向社会普通创作者 的纪 的创作实践 。学术界 的漠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 买家收购更是可 以收 回创作成本 ,获取后续的 实类栏 目。 凤凰卫视于 2 0 年推 出新栏 目( V 响了大众对独立纪录片的关注 ,阻碍了独立纪 02 D 拍摄资金 和市场 。 新世代 >又名 “ , 中华青年影像 大展” 因广告投 录片 的健康成 长。对 于 D ( V模式下 的中国独立 国际电影 节一直是 中 国独立纪 录片 的福 放率低 , 已于 2 0 年停播 )为 D 04 , V作品提供 了 纪 录片 的传 播渠 道我 们仍需 不断 的拓 宽和思 地。 参加国际电影节 , 不仅让中国独立纪录片宣 个展示平 台,大展联合 了全 国 2 多所高校 , 考 。 0 传了 自己,也让世界通 过纪录片了解 了改革 变 先后向民间投入 了 10多万元的设备 ,从节 目 0 参 考 文 献 化中的中国,更是为中国独立纪 录片作者开启 的播出量 和影响力上讲它都十分引人注 目。类 [ 荀洁. 立制 片 D I I 独 V记 录: 多欢喜几 多忧田. 几 了一个认 识和学 习 国外 纪录 片创 作经 验的 窗 似的栏 目还有上海 电视台纪实频 道的 ( V新 福 建师 范大 学福 清分 校 学报, 0 , 总第 6 D 2 41( 0 3 口。独立作者凭借参赛机会 , 观摩大量作 品, 或 生代 》 《 V 6 > 中 国教 育 电视 台的 《 视 期 1 9 及 D 35 、 国 - . 4 通 过研讨 会等交流活动和 国外 作者进行 切磋 , D )北京电视 台的《 录》 v、 纪 等等 。 【 吕新雨. 2 】 中国新 纪录影像 的力与痛 [】 J. 读书 , 了解海外创作的历史和现状 , 从而开阔视野 , 更 2 网络传播 3 2 065 1 , 0 ,, 5 新创作理念 , 高创作水平 。更重要的一点 , 提 海 最近几年 , 以博客 、 客、 2 播 P P等为核心 概 【】 3晏礼 中.独 立纪录片 : 不能承受之轻哪 . 经济 外 的电影节都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 。尊重和提 念 的 We . b 20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只要有一 台 观察 } 2 o — — f BJ 】 臣 039 8 o . ’ 跹 倡文化、 艺术多样性 , 可使独立作者们 获得极大 联 网的电脑 ,每个人都 可以在 网络上发布 自己 [】 鸿. 越 百年 : 4伊 跨 全球 化背 景 下的 中 国电影 的精神支持和鼓励 。 的影像作 品 , 或通 过 B 、 T 电骡 等工具进 行点对 【 . : h 北京 清华 大学 出版社 ,0 7 15 q 2 0 :9 . 2本土传播 点 的影片传输 ,加之 以前 的网络视频上载和点 [】 5朱靖江 , 冰. 国独 立纪 录 片档案 『1西 梅 中 M. 2 . 1各种 民间社团或官方半 官方组 织的展 播 、 T P和 F P 件传输 等方式 , H F r文 独立纪录片 安: 陕西师 范大学 出版社 。04 15 20 : . 0 映 活 动 作者和爱好者们可 以轻松实现在整个互联网上 作者简 介: 维 良, 赵 工作单位 : 吉林省 白城 D V促使了民间纪录片创作力量 的蓬勃 兴 进行影 片的上传 、 搜索 、 在线观看和下载。 由于 市白城师 范学院教育技 术 系。 起, 独立纪录片作品的广泛传播 , 也培养 了越来 D V制作 的独立作品本身 就是 数字格式 ,它更 越多的观众 。 出于爱好和交流的需要 , 独立纪 录 适 合于网络传播 ,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 片作者和民间的纪录片爱好者们 自 发成立 了许 网络带宽 的进一步提高 ,民间影像的网络传播 多影迷俱乐部性质的社 团组织 ,如上海 的“0 空间将会无限扩展。 11 工作 室” 北京的“ 、 实践社 ”南京的 “ 、 后窗艺术 电 24其他传播方式 . 影 观摩会” 郑州边缘社 、 、 等等 , 这些社团组织经 在独立纪录片创始之初 , 由于其“ 地下 ” 身 常在酒吧 、 咖啡馆等场所组织影片放映活动。 观 份 的限制 , 作品的传播渠道 十分有 限, 限于少 仅 影 活动除了放映国内外经典影片供观众观摩学 数 “ 圈内人” 之间手递手 式的人际传播 , 时至今 习外 , 也播出一些独立作者的新作品 , 供影迷欣 日, 这种传播方式依然是独立 纪录片最常见 、 最 赏、 讨论 , 而且常常把创作者请到活动现场与观 自由的传播方式 , 创作者常常会在 自己的作 品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出路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出路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新闻学指导教师:***20050401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电视纪录片面临严峻挑战。
大量纪录片属于知识性、教育性节目,不象娱乐节目那样轻松,易于带来广告效益,在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下,纪录片正受到严重的冲击。
目前大部分纪录片已从黄金时间退到一般时间播出,在未来电视频道继续增加,昼夜播出的形式下,纪录片将受到更强劲的冲击。
而纪录片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不会消亡的,但它必须发展。
文章思路是先描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继而将其明显缺陷指出,把问题摆出来,然后从国内外成功的案例中提炼经验,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文分三个大部分,第一章将中国纪录片的兴起和发展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将其划分为发展初期、繁荣期、低潮期和回升期。
发展初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基本上仍没有摆脱跟政治主题密切相关的模式;在繁荣期,纪实主义标举人文关怀的精神旗帜;而在低潮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逐渐陷入低迷困境。
回升期DV多少扮演了英雄的角色。
第二章着重分析国外的成功案例——美国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根据这两个同为专业化的科普频道的不同特色分别从市场指导创作和多元经营的不同角度提炼市场化的观点,前者值得借鉴的综括为四点:一是故事性,能够吸引观众;二是知识性,可以留住观众;三是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四是让纪录片成为一种享受的审美性。
后者值得借鉴之处可展述为如下三点:其一是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其二是开展国际合作,走全球化路线;最后是积极发展衍生产品。
文章的第三章则对此详细的从创作理念、制作理念和播放发行平台等三个角度分不同层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首先,创作理念必须重新定位,包括目标受众和题材。
纪录片的普及程度与国民素质有关,义务教育的推行使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最新调研报告表明,纪录片拥有潜观众群数量与娱乐节目观众并列,为33.7%,可以得到充足的广告支持。
文化传承 光影见证
文化传承光影见证作者:杜迈南刘官硕来源:《综艺报》2023年第17期8月28日—31日,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在北京举行。
本届大会以“文化传承光影见证”为主题,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承办。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小伟出席大会启动仪式并致辞。
杨小伟指出,今年以来,纪录片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时代使命,推出《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寻古中国》《大泰山》《大运河》《京之轴》《江豚归来》《智能时代》等优秀作品,记录昂扬奋进的中国图景,见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展现立体生动全面的中国形象。
他强调,纪录片作为“时代影像志”和“国家相册”,始终肩负着传承历史、传播文化、记录时代的重要使命,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纪录片人有责任也有能力肩负起伟大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创作更多记录国家发展、反映时代呼声、振奋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
他对广大纪录片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充分挖掘和彰显纪录片的思想性,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生动实践,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创作主题。
二是希望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充分发掘和彰显纪录片的真实性,记录蓬勃发展的中国足迹、昂扬奋进的中国面孔、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书写新时代创新创造的恢宏史诗。
三是希望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充分发掘和彰显纪录片的文化性,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作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四是希望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充分发掘和彰显纪录片的艺术性,始终追求卓越、勇于创新,通过技术赋能提升艺术表现,坚守工匠精神提升制作水平,努力创作震撼人心、影响社会的精品力作。
纪录片制作教程
第一章纪录片概述第一节纪录片的界定一、什么是纪录片·中国纪录片的前身:“新闻纪录片〞。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望长城》,中国纪录片转折点,被认为是真正的纪录片标志。
·最早定义的人:英国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片是对真实素材作有创意的处理——纪录片是指那些“对时事新闻素材进展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而“自然素材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区别标准〞。
〔经典定义:定义了记录片的真实原那么和现实根底〕·1948,布鲁塞尔纪录片世界大会议定义:以各种记录方法在胶卷上录下经过诠释后的现实的各个层面,诠释的方式可以是去拍摄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重视而有道理的重演发生过的事实,其目的在于通过感性或者理性的管道去激发和加强人类的知识和认识,并真正提出经济、文化和其他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979,美国《电影术语词典》:纪录片、纪录影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
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
·我国的定义:1.电视纪实作品:主要是指运用自然朴实的方法,真实地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表形结构,记录具有原生形态的生活容。
通过对生活情状,文化现象或历史事实的记录提醒生活本身具有的涵和意蕴。
2.电视专题片:运用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方面,给予集中地、深入的报道,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说明观点的纪实型电视节目形态。
3.电视记录片: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态和完整过程。
4.纪录片: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视艺术,它通过摄影或摄像手段对于真实的环境里、真实的时间,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事件所作的记录报道,并给人一定的审美愉悦功能的影视作品;真实是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是纪录片的灵魂。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9-2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2课时 课时练习
9.2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课时练习一、单选题(共16题)1.2022年央视春晚——创意音舞歌面节目《忆江南》一播出,就登上热搜榜。
其中富春山居的山水画卷,渔樵、行者、读书人的山林吟唱,与曼妙轻盈的江南舞韵融为一体,给观众带来极致的视听享受,也带来深层的精神陶冶。
这说明文艺创作()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②可以通过辩证否定以实现艺术创新③要立足时代,回答特定的时代问题④以借鉴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的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船颂”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在浙江省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美术家将他们对党的热爱和歌颂之情,倾注在画布里,凝固在雕塑中,灌注于形式多样的艺术创作中,作品内涵深刻、形象生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和广泛赞誉。
这启示文艺工作者()①要不断创新艺术形式,将艺术创作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②在党史学习中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③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艺术创作,时刻牢记党和人民重托④要铭记奋斗历程、肩负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各个领域的数字化发展逐渐成为新潮流、新趋势。
区块链、5G、AI等技术手段让传统非遗文化技艺与数字科技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传承新的时代元素和意义。
从2021年开始,元宇宙和NFT的概念开始流行,NFT数字藏品开发更是成为当前非遗数字化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这表明()①文化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融汇时代内容②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③不断融入流行元素,文化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④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是实现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2年的东莞长安镇莲溪书香节“1+N”全民阅读大讲堂以“博学,多知”为核心,围绕文学、历史、艺术,时事热点等市民关注、喜爱的话题,邀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名家、一线名师做客长安讲学。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近几年,不但纪录片创作有了一定的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独立制片人和DV爱好者。
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还不是“科班出身”,一些DV爱好者的作品也还显得稚嫩,但他们酷爱纪录片这块土地,并快乐地耕耘着,收获着,享受着……一位资深的国际纪录片专家在了解了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的情况后感叹道:“中国人的这种热情和欲望(指纪录片创作)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专业人士无法做到的。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纪录片创作已经或者即将具备跻身世界纪录片创作之林的实力。
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中国纪录片仍然需要理论上的驾驭、创作上的争鸣和实践中的突围。
特别是面对整个世界,中国纪录片眼下不缺乏热情和勇气,缺乏的是清醒的发展路线,以及由这条发展路线引发出来的理智、秩序和“到位”的创作方式: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一:强化故事性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
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
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
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
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
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
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有这样几种不同形态:1、画面语言直接叙述故事2、对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3、讲述故事兼有画面接应4、话筒采访故事,配上相应的画面5、解说词直接叙述故事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
底层纪录与时代见证_中国独立制作纪录片发展掠影
大 众 文 艺51在中国观众曾经的记忆里,纪录片似乎只是影院故事片之前的加映短片,或者电视荧屏上长篇累牍的空洞说教——主题先行、内容贫乏、面目苍白。
到20世纪80年代,这样的创作模式终于开始有所改变,但从整体上而言还远远不够,中国纪录片迫切需要一次本体意义上的革命,一次对纪录片本质精神的回归,在这样的需求之下,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一场被称为新纪录运动的纪录片革命终于喷发出来。
独立制作纪录片的产生,则正是肇始于这场新纪录运动。
它以特有的独立精神和对底层民生的深切关怀,实现了创作观念上的变革,这种变革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掀起了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一场革命风暴,发展到今天,独立制作纪录片已成为一种常态的纪录片创作方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见证者和纪录者。
一、新纪录运动:中国独立制作纪录片的生成语境1990年,吴文光完成了他的《流浪北京》,以对几个北漂艺术家的生活纪录,开始了一种新型的纪录书写方式。
这种崭新的纪录方式摒弃了充满说教的造作色彩和高高在上的拍摄视角,成为新纪录运动的开篇之作。
新纪录运动的先驱们抛弃陈旧教条的专题片创作模式,反叛传统的意识形态权威,无论从主题、理念还是美学风格上,他们的作品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这种对自由表达和个性书写的尝试中,新纪录运动开拓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独立制作的方式来参与其中,他们以全新的创作手法,独立的创作操守,纪录那些以前被认为没有资格或者权力进入摄像镜头中的人和事。
新纪录运动的崭新纪录方式之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独立制作的操作形式,正是这充满开拓意义的尝试,结出了《流浪北京》这样一批虽然略带青涩但却弥散着新鲜气息的果实。
始于《流浪北京》的独立制作纪录片,呈现出这样一些别于传统的特征:1.对过程的关注。
用吴文光的话来说,就是强调“回到现场”,他认为纪录片不应该是从前那种在安排和授意下制造作品的拍摄方式,而应该“呈现现场”,“呈现摄制人观察和目击到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本身”,①一切处于现在进行时的未知状态,这才是最生动的真实。
纪录片与微电影创作1
二、维尔托夫《带摄影机的人》
讲述现代城市一天的生活。 通过这部影片,他建立起纪 录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字 母。
三、里芬斯塔《奥林匹亚》
《奥林匹亚》是历史上形式 最完美的纪录片,为莱妮里芬斯塔尔赢得了无数声誉, 也使她受到了最激烈的批判。 20世纪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女 性被如此强烈地敬仰或鄙视。
第三节 纪录片的发展轨迹
4.直接电影的作者认为摄影机自身完全可以捕捉到事物 的真实,真实电影的拍摄者必须主动参与到事件的进程 和环境中去。
三、纪录片的风格
“自我反射式”/“自我参与式”/“个人追述式”
1.创作者也绝不只是一个客观的旁观者,而主要是一个 参与其中的目击者,一个意义的创造者和一个论述的制 造者
二、纪录片的分类
1.新闻纪录片:对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件或人 物作有深度、有过程性的记录和反映。 2.历史类纪录片:利用影像形态来讲述历史,或者通过 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的考证来重新认识历史,解开历 史之迷。 3.人类学纪录片:用影像来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和成果。 4.社会学纪录片:以普通人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为纪录对 象,特别注重对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生存状况的 记录和反映,具有当代生活的鲜活性和对电视受众的接 近性。 5.自然科学纪录片。
第二节
纪录片的诞生发展
一、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他花 16个月远赴北极,和哈里森 港的爱斯基摩人南努克一有 一起生活,完美地用摄影机 再现了用梭标猎杀北极熊、 生食海豹等原始的生活场景。 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 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 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
微电影媒体优势
(一)成本低 (二)传播快、传播广
“不约而同”的新纪录片运动--九十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表达
第42卷第1期肇庆学院学报V ol.42,No .12021年1月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Jan.2021“不约而同”的新纪录片运动——九十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表达肖平1,李冉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2.上海自道精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201203)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及其运动,是由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独立于中国主流影视体制之外的纪录片作者的纪录片创作所形成。
与同时代体制内的纪录片导演创作形成巨大差异的是,20世纪90年代独立纪录片导演置身民间,寻找真相,在边疆、乡村和城市街巷等独立现场,用最真诚的情感和摄影机,建立其当代中国的纪录片话语立场和具有国家记忆价值的民间现场。
文章主要讨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不约而同”的新纪录片运动,以几部在中国独立纪录片运动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与价值的纪录片及导演创作为文本,审视不同导演的创作现实。
吴文光的创作注重抗争与权力;杜海滨的创作强调生存状态;蒋樾的创作由反省生成价值;段锦川的创作则是直接电影观与思考的中国尝试;等等。
通过梳理这些独立纪录片导演创作及其摄影机所构建的开放多义的现场,呈现出不约而同的独立纪录片及其运动。
关键词:九十年代;独立纪录片;运动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445(2021)01-0034-08收稿日期:2020-01-23作者简介:肖平(1959-),男,江西萍乡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
一、“不约而同”:因素与诉求最早提出新纪录片运动的吕新雨,采用了“不约而同”这一概念来界定中国独立纪录片及其运动。
也就是说,纪录片导演把目光转向民间,纪录片导演与拍摄对象处于同一层面,民间视角与视点建立起独立纪录片导演共同的价值取向。
吕新雨认为纪录片导演怎么去看待他生存的这个社会,如何通过独立纪录片去建立和这个社会的联系,就成为导演们不约而同的创作趋向。
ok中西方DV创作比较及差异
中西方DV创作比较及差异DV的存在性特征自从DV诞生,影视作品的摄制就不再需要复杂的技术支持和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DV同时也不再需要组织架构和分工严密的众多合作者,商业利润的考虑也相对淡化了一些。
从这一点说,DV对于多数非电视人的魅力来说是与生具来的。
体小便宜,功能简便,利于操作都是它超越专业摄像器材的优势,因而更能深入到民间。
更深一层讲,DV带来的是一种文化领域中的自由表达,对物质资源的占有不再是那些专职机构的优势,不掌握影像传媒工业制造手段的普通受众,终于从对物质材料的屈从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用画面交流的言语空间。
DV的出现突破了市场化等价交换的原则,废除了不平等为本的前提。
因为从表达个人私有的精神空间来说,个体之间的传播是并不平等的。
然而影像创作的不平等终于在DV的出现后,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了。
DV主要使用者来自民间,它的维系不需要多大资金。
与影视体制等级森严的组织形态相比,它是相当自由的组合。
普通人的角色,从被动的接受者,轻而易举地转变成为一个自由的创作者,这意味着影像的民主化进程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权利话语。
这也是对主流话语的某种挑战。
从发展趋势看,DV对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甚至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都会带来一定的颠覆。
95年至今,DV整整发展了10年。
虽然这段历史不算长,但DV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
DV现在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关注。
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的良心三部曲《黑暗中的舞者》、《白痴》、《破浪》,纪录电影艾格尼斯.瓦塔的《拾穗者》,温德堡的《家宴》,阿巴斯的《ABC在非洲》等等,都是DV的杰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巫布莱尔》,这部以DV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创下一亿美元的票房奇迹,它证明了DV在商业领域里的巨大潜力。
国内的DV创作是典型的个人化制作,拍摄者在开机之前不会去考虑片子到底拍给谁看,什么样的观众会喜欢看,甚至淡化不成文规定的拍摄法则和道德尺度。
因此个别节目往往代有某种社会批判性和自由主义倾向,因而不能一下子真正地参与主流媒体的节目播出。
中国“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类型化诠释与海外空间拓展
中国“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类型化诠释与海外空间拓展作者:李冬香陈鸿瑶来源:《电影评介》2023年第24期“一带一路”倡议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出了新要求。
纪录片不仅是共建国家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阐释中国对外政策、助力文化传播交流的叙事文本。
以往,受多元文化的差异、冲突影响,其他地区受众容易对中国纪录片的内容、主题产生理解性偏差,引发“文化折扣”和“文化误读”等问题。
为更好融入“一带一路”语境,丰富故事选题,用优秀题材讲述“中国故事”,打造符合大众偏好的纪录片,使用符合受众审美偏好、时代特征的传播方式,使国际受众广泛认知、有效认同中国文化,从而进一步拓展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空间。
一、叙事策略纪录片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具备超越文化差异的叙事特征,对中国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新机会,在创作、叙事过程中有必要选择与类型、故事选题等相匹配的叙事策略,塑造更加生动、更有说服力的叙事文本,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流语境。
(一)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提出,文化记忆是根基式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根基式的记忆被不断建构,最后高度成型。
[1]全媒体传播生态下,通过用现代美学对传统历史文化符号进行提炼、改造,创作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不仅实现了历史文化的跨时空呈现,也在唤醒集体记忆、筑牢民族意识的同时,为历史传承、文化传播提供了鲜活载体。
由李乐执导的《家在顺德》(李乐,2021),是中国第一部聚焦家族传承、祠堂文化的纪录片,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面向全球华人播出后,获得了较为热烈的反响。
开播首三日,全球收看人次累计超过3亿。
①作为一部以地方文化为叙事内容的纪录片,该片以“聚”“散”“兴”为主题,以“家庭、家族、家乡、家国”为叙事脉络,从顺德祠堂文化切入,用祠堂、族谱等一系列直观、真实的社会景观符号讲述顺德文化和岭南文化底蕴,通过提炼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元素,向观众传递了对历史、血脉的敬畏,对家规国法的遵守以及对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等不同文化的包容,从历史文化角度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
对我国纪录片创作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其 次 , 国 内纪 录 片供 需 双 方 来看 , 从
由 于 制 播 尚 未 分 离 时 纪 录 片 的 生 产 基 本 上 还 是 自给 自足 , 为播 出 而 制 作 , 在 国内市场 。 比如 上 海 与 四 川 举 行 的 电 视 节 , 应 成 为 中 国 和 世 界 交 流 电视 节 目 理
代 表 性 问题 的 分 析 , 期 为 纪 录 片 的创 以
踪 拍 摄 、 镜 头 纪 实 成 了纪 录 片 创 作 的 长 关 键 词 , 之 而 来 对 技 巧 简 单 模 仿 与 过 随 度 的使 用 及 对 创 作 手 法 的 积 极 探 索 中 , 没 有 与 之 相 适 应 的 、 有指 导 意 义 的 理 具 论研究 , 大量 纪 录 片 本 身 的 弱 看 性 使 纪
以 新 闻 片 为 源 头 , 国 的纪 录 片 以 我
标 受 众 之 外 . 其 陷 入 曲 高 和 寡 的尴 尬 令 境 地 : 具 视 觉 与心 理 冲 击 的 娱 乐 节 目 极
在 各 个 卫视 热 播 中 .让 老 百 姓 在 轻 松 、 愉 快 中将 纪 录 片 拒 于视 野 之 外 。这 些 简 单 而 严 峻 的 事 实 在 告 诫 着 纪 录 片 的 创
作 者 和 管 理 者 , 录 片 不 仅 需 要 优 秀 的 纪
创 作 者 , 需 要 培 育 观 众 。 精 英 文 化 还 让 以 一 种 朴 实 、 和 的 姿 态 走 进 群 众 的 生 平 活。澳大利亚著名纪录 片制片人米齐 ・ 戈德 曼认 为 , 方纪 录 片 的表 达 通 常 比 西
的窗 口 , 在 国 内 创 作 界 似 乎 并 没 有 很 但
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一、概述1. 纪录片在中国新时期的发展概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纪录片在新时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纪录片逐渐从过去的政治宣教模式转向多元化、个性化的创作方向。
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开始尝试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现社会的真实面貌。
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中国纪录片也开始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观赏性。
进入21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更加迅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中国纪录片在创作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纪录片创作者开始更加注重对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的挖掘和传承,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历史。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崛起也为纪录片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和观众群体,使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参加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展映等活动,展示中国纪录片的风采和实力。
同时,中国纪录片也开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的认可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之一。
可以说,中国纪录片在新时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过程。
通过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积极拓展传播渠道,中国纪录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 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意义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一文的第二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意义。
这一章节将着重分析民族文化传承对于国家认同、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并揭示纪录片创作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民族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认同感的塑造至关重要。
文化认同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基石,而民族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根基,其传承和发扬对于培养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新媒体发展之路作者:马玉博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21期马玉博(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纪录片无疑是新兴媒体时代的伟大发明创造之一,它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通过纪录片人们能更切实的感受真实世界里的影像。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下,新媒体网络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传播平台,纪录片也通过此平台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新媒体网络传播的纪录片也不断地获得各种嘉奖。
本文对新媒体纪录片发展的趋势做以下探究。
【关键词】纪录片;新媒体;发展1 中国纪录片与新媒体的碰撞中国纪录片与传统媒体相辅相成,传统媒体也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一路相随并见证了中国纪录片的成长。
随着媒体时代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更好的满足中国纪录片的传播发展了,随之新媒体的出现成为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良好伴侣。
所谓新媒体,就是指除广播、电视、报刊三大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兴媒体,其主要包括网络、手机等一系列新兴的高科技热门的数字媒体。
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影像传播平台也与过去的传统媒体迥然不同,波及范围面也更加广泛,受众也从传统媒体中发生分流,并且越来越明显。
纪录片与新媒体的碰撞和结合也被视作纪录片产业的一股春风。
传统媒体在播出资源和收视率导向评价机制方面,使得纪录片的生存空间一压再压。
当互联网的海量存储、丰富的内容、自主选择则性以及较强的互动性等一系列特征,都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这也为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和发展空间。
新媒体与中国纪录片的碰撞,使得新媒体为纪录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空间。
首先,纪录片的受众群体很能适应新兴的媒体传播,同时新媒体传播也使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新鲜活力。
其次,在这个纪录片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也适应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
新媒体与纪录片的碰撞无疑擦出飞速发展的火花。
2 中国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特性网络现已成为纪录片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互联网的众多特点迎合了纪录片作品发展的特征。
溯源与流变:中国纪录片“精英文化”的观念史考察
导 思 想 。在 以 上 语 境 中 诞 生 的 中 国 纪 录 片 ,宣 传 教 化 是 其 主 要的社会功能,精 英 性 成 为 了 固 有 的 文 化 基 因 。在 2 0 世纪
传 播 实 践 ,助 力 其 产 业 勃 兴 与 价 值 回 归 ? 只 有 对 以 上 问 题 作 出解答,才能找到中国纪录片产业蓬勃发展的路径。
八 九 十 年 代 中 国 纪 录 片 发 展 的 鼎 盛 时 期 ,其 “精 英 文 化 ”的气
质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纪录 片创作者们所代表的崇尚 独
二 、当 前 矛 盾 :“精 英 文 化 ”观 念 惯 习 与 市 场 需 求 的 不
立 精 神 与 自 我 价 值 实 现 的 气 质 交 织 在 一 起 ,使 得 纪 录 片 常 常 与“高品位”联 系 在 一 起 ,形 成 了中国纪录片界“梦一样的现
然 而 ,尽管“精英文化”的独特气质已成为中国纪录片的
盈 利 模 式 相 对 单 一 收 视 率 普 遍 不 高 ,广告价格也相对比较
创作与传播的“外 显 ”属 性 ,在 纪 录 片 领 域 对 “精 英 文 化 ”观 低 ”“衍 生 品 开 发 环 节 基 本 处 于 缺 失 状 态 ”®的 窘 况 依 然 存
属 性 、高 质 的 频 道 受 众 、高度的传播覆盖”@为 宗 旨 的 CCTV9
片发展报告》历 年 数 据 显 示 ,我国纪录 片 生 产 的 “产 品 率 ”多
纪录频道开播,并将“高学历、高 收 人 、高职业”的收视群体作
年 只 徘 徊 在 1 0 % 左 右 ,近九成的纪录片无法从文化作品转化
113
纪录片研究 孙 振 虎 赵 甜 : 溯 源 与 流 变 :中 国 纪 录 片 “精 英 文 化 ”的 观 念 史 考 察
翰墨中华第八集观后感
翰墨中华第八集观后感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
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如果在生活中不注意保护好这些古老而珍贵的文明遗产,让它们消失于茫茫尘埃之中,那么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现代社会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幸运的,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摧残和劫难。
近百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帝国主义掀起了疯狂的瓜分浪潮。
西方各种思想涌入中国,尤其是文化侵略,使得中国很快便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传统文化也被冲击,文化专制被肆意践踏。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百花齐放的春天;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工作。
2011年11月1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全新改版。
10月9日《翰墨中华》开始首播,《翰墨中华》由专业人员采用全实景拍摄手段,深度挖掘书画背后故事,邀请众多名家担任评委,打破单纯知识讲解节目的局限性,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传承文化瑰宝,守望民族精神,激励全球华夏儿女同心向上!墨韵千年,笔走龙蛇。
在今天举办的《翰墨中华》第八集中,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倾情演绎了歌曲《翰墨中华》。
这部音乐专辑通篇贯穿了传统与创新的理念,大胆引进交响乐元素及多种乐器合奏形式,用一首首清新明快的民族小调,诠释出了古典与时尚完美融合的新感觉,把中华文化底蕴表达得淋漓尽致,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极具可听性。
整张唱片除了几位知名作词者之外,还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界众多学养深厚的顶级专家、泰斗级人物,为作品增添了更高层次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太多太多值得称颂,有太多太多值得去传承。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当今世界我们还缺少坚定的信仰。
需要用我们独特的文化去维系,需要以包容的态度去发展。
所谓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需要寻找共鸣,汲取智慧,提升精神,只有这样,中国梦才真正变成现实。
传统文化节目在时代精神影响下的社会认同建构研究
传统文化节目在时代精神影响下的社会认同建构研究作者:方启雄来源:《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01期【摘要】传统文化节目作为大众媒介传播的表现形式之一,对社会认同、民族认同的建构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促进作用。
其在时代精神影响下的社会认同建构贯穿于传统文化节目的制作、传播全过程,其认同结果的实现取决于时代精神影响下的社会语境,以及传统文化节目在呈现与表达过程中的建构路径、建构方式与建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节目;时代精神;社会认同;“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主流媒体坚持文化自信,将时代精神贯穿于文化节目的制作、传播中,推动了文化节目的“出圈”传播。
本文试图以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下简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为传统文化节目在新时代建构社会认同、引领时代风尚提供参考和范例。
一、“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社会认同建构的时代语境时代精神引领传统文化节目,民族文艺节目也承担着展现中华文化、传递时代精神的时代责任。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在新时代精神的指导下,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展现,坚持平和、温暖、唯美的文化基调,注重短视频呈现,借助社交平台推送,增强其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
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深入挖掘各民族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中适合大众平台传播的文化基因,从文化的“根源”处寻求认同的力量,承担起了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认同的使命担当。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作成为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最动人的表达意向和美学气象,探索出了一条主流媒体进行文化创新与融合传播的新路径。
它承载着中国精神,成为中国文化乘风出海的“国家名片”,实现了流量与口碑双丰收,向世界展示了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境的中华文化。
二、“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社会认同建构的多元路径(一)途径建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实现社会认同的方式1.“时代精神+融合”,探索社会认同新途径时代精神通过节目展现,社会认同需要形式承载,利用媒体融合突破传播圈层,是“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探索社会认同的新途径。
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功能
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功能
王廷轩
【期刊名称】《现代视听》
【年(卷),期】2024()3
【摘要】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传媒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在新时代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中国纪录片制作水平不断提高,内容呈现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趋势。
在文化传承、社会问题反映、国际传播和艺术创新等方面,纪录片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功能,引领着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从纪录片对历史文化传承、当代社会问题反映、国际传播和文化创新四个方面,探讨新时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功能,并对其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王廷轩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5
【相关文献】
1.深度融合,守正创新:助推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守正创新做好雷锋精神纪录片创作探析——以鞍山广播电视台系列纪录片《雷锋在鞍钢的423天》为例
3.锚定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
4.新时代文化类电视节
目守正创新策略研究5.把握地域文化特点,深化同质性融合——论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文化的守正创新与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字化时代下的纪录片创作变迁
数字化时代下的纪录片创作变迁宋林轩【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纪录片; 新媒体; 创作【作者】宋林轩【作者单位】天津电视台天津300221【正文语种】中文1 纪录片概述1.1 纪录片描述纪录片就是指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以“事实、真实、写实”为标准,在展示人或事物真实本质的基础上,“对现实进行创造性处理”并能引发人们思考、共鸣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
纪录片自诞生之日起,作为独树一帜的文化度量衡和精神象征,以其别具一格的思想内涵、文化品位、艺术魅力和情感价值,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不但早已成为我们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更是国家和民族的集体影像记忆。
当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通过镜头触及人类生存的意义和有关生命本质的思考时,我们发现,纪录片的价值,已经突破了地缘文化疆域的束缚,成为折射人类社会探索最本源、最普遍的价值取向。
1.2 纪录片创作理念变迁1.2.1 纪录片的平民化创作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三贴近”原则中蕴含的正是平民化视角的创作理念。
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对普通大众的生活进行有效的关注,在一种平等和理解的前提下记录他们的真实生活、他们的故事。
接近平民的生活面貌,接近平民的审美需求,正因为这种发展趋势,有效改善了纪录片“小众收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给观众带来的是亲切祥和的审美享受,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产生接受行为,并引发观众的深层次思考,这也是纪录片的社会责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的意识和思想也深入到普通百姓心中,纪录片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不仅如此,他们也为了“拍客”,拿起手中机器,记录身边故事。
他们“一台机器、一个互联网、一个身边的世界”赋予了数字时代纪录片平民化新的内涵:也就是大众化的参与、真实生活的写照以及平民化的沟通交流。
比如说拍客刘远祥拍摄的纪录片《西单女孩》,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女孩为了给父母治病,在北京西单地下通道卖唱的故事,DV机的拍摄用平民视角将西单女孩真实的生存状态记录下来,女孩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生活的艰辛打动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月16日文化素质大讲坛:中国新纪录片精神与当下DV创作
演讲人: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幸教授
时间:11月16日(星期五)晚 7:30—9:30
地点:校本部第一教学大楼10202教室
大学城校区第一教学大楼1—206教室现场直播
演讲内容提要:
中国新纪录片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为数不多的一批人发起的,这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物质和精神的极度匮乏,因此欲望的成长显得有些疯狂——选择了最费事的影像书写——拍摄纪录片。
他们是:吴文光、陈真、温普林、张元、蒋樾、段锦川、时间……作品有《中国人》《流浪北京》《天安门》《青朴》《广场》《彼岸》《八廓南街十六号》……
新纪录片与此前以及同时所有的影视内容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其价值在于真实程度的深浅而不是有无,在于个人视点的强弱而不是所谓客观与否……
当下手执DV的青年,需要承续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精神。
附:李幸教授简介: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任媒体记者、编辑,公司CEO,拍摄过《中国酒文化》《神功内幕》等电视片,组织过“中国首届大学生电
视节”、“南方传媒高峰论坛”、“中国首届影视学院奖”等活动。
学术以大众传媒研究与批评见长,曾发表《“弱智”的中国电视》《中国电视八大病》等文章,出版《告别弱智》《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文化娱乐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大众立场》《被遗忘的影像》等著作,主持《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数字付费电视频道设计方案》《中央电视台二套晚间改版方案》、《东方卫视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影响力调研》、《江苏卫视改版方案设计》、《广东电视台频道定位研究》《新媒体发展研究》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