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
书法家练书法的故事
书法家练书法的故事
以下提供几个关于书法家练书法的故事:
1. 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
他从7岁开始练习书法,炼字用的是清洗笔砚的池水,池水因此变成墨色。
据说他小时候走路时,也不忘练字,时常在衣襟上比划。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于练出了一手好字。
2. 钟繇为练字买纸的故事。
他曾用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并把清水池变成了墨池,之后,他买了大量的纸张,在上面练习写字,终于成为书法家。
3. 孙过庭的故事。
孙过庭出身寒门,通过刻苦练习,他终成著名的书法家、书法评论家和诗人。
他的《书谱》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
4. 柳公权刻苦练字的故事。
他经常在堂屋里练字,笔用秃了许多,后来发现脚下的地都被磨出一个大坑。
5. 颜真卿的故事。
他小时候家里贫穷,买不起纸笔,就用笔蘸黄土在墙上练习写字,最终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需要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
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故事之一《智永和尚的“退笔冢”》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
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
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
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綉花针”,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把他家的门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铁门限”古人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故事之二《红叶作书,郑虔三绝》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
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
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故事之三《穷和尚成了大书法家》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
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
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
怀素刻苦学书几十年,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比智永、郑虔、怀素要好得多,难道不应该趁这大好时光,奋发自励吗?故事之四《身残志坚的书法大师》前面介绍的三位书法家,生活在离我们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
现在,我再给大家介绍几位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事迹。
这几位书法家都有相同的美德:身残志坚,老当益壮,生命不息,勤奋不巳,堪为我们年轻一代的表率。
我国古代书法家的书法故事
5个我国古代书法家的书法的故事1、王羲之——书成换白鹅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被誉为“书圣”。
传说他为了练字,经常在鹅池边观鹅舞,深受启发,并从鹅的形态和动作中获得灵感,最终练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
后来,他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一群白鹅,便主动前往观看。
道士知道他的来意,便说:“你为我抄写一部《道德经》,我便将这群白鹅送给你。
”王羲之欣然同意,便立即开始抄写。
当他将《道德经》抄写完时,白鹅也正好被养好了。
于是,王羲之便带着这群白鹅返回了家。
2、颜真卿——忠臣的代表颜真卿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被誉为“颜体”的创始人。
他的书法风格雄浑有力,气势磅礴,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
颜真卿不仅是一位书法家,更是一位忠诚的臣子。
安史之乱时,他与同为书法家的侄子颜季明一起坚守平原郡,最终因抵抗叛军而被杀害。
颜真卿的忠诚和勇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佳话,他的书法作品也成为了后人敬仰的经典。
3、柳公权——借鸡起舞柳公权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以刚劲有力、气韵生动著称。
传说他小时候为了练字,经常到村外河边的一块大青石上练习。
然而,他的字一直没有什么长进。
一天,他看到一只公鸡在打架,便仔细观察公鸡的姿势和动作。
突然,他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便赶紧跑回家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字果然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人们便用“借鸡起舞”来形容从观察中获得灵感和启示。
4、欧阳询——看到碑文三天不睡觉欧阳询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以严谨工整、道丽流畅著称。
传说他有一次经过一处古碑时,被上面的碑文所吸引。
他站在碑前仔细观察了三天三夜,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精髓。
从此以后,他的书法造诣更上一层楼。
5、王献之——十三缸水之谜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是王羲之的儿子。
传说王献之小时候练字时,王羲之让他每天写十缸水。
他写了整整十三缸水后,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
从此以后,他的书法造诣也达到了巅峰。
后来人们便用“十三缸水”来形容书法家艰苦练习的精神。
关于练字的名人故事
关于练字的名人故事篇一:练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有许多名人热爱练字,并且通过练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以下是几个有趣的练字名人故事:1. 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据说,王羲之在幼年时就开始练习写字,每天坐在池塘边练习毛笔字,最后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
2. 柳公权: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被称为“柳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据说,柳公权小时候非常喜欢玩,但他每次看到墙壁或纸张时,都会认真练习写字。
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3. 董其昌:董其昌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被誉为“董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据说,董其昌小时候家庭并不富裕,但他非常喜欢写字,每天都会认真练习。
后来,他的字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4.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据说,鲁迅小时候非常喜欢写字,每天都会认真练习。
后来,他的字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并且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以上是几个有趣的练字名人故事,他们的成功都来自于坚持不懈的练习和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
练字不仅可以提高书法家的技艺,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在今天,练字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篇二:练字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方法。
在历史上,许多名人都非常注重练字,并且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成为了书法界的大师。
以下是几个关于练字的名人故事。
1. 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在练字方面非常认真,他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书法,特别是楷书和行书。
据说,王羲之曾经因为在池塘边练字而忘记了时间,墨水染黑了池塘的水。
由此可见,王羲之对于练字是非常痴迷的。
2. 颜真卿颜真卿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雄浑有力,被誉为“颜体”。
颜真卿在练字方面也是非常认真的,他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书法。
勤学苦练的故事3篇
勤学苦练的故事3篇勤学苦练:成语,表示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如: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下面是勤学苦练的故事3篇,请参考!勤学苦练的故事1张旭是唐代着名的书法家。
有一年,酷爱练字的颜真卿弃官投到张旭门下学习书法。
他原以为在名师的门下学习,很快就能够掌握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
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告诉他练字的秘诀。
他只是给颜真卿简单地指点一下字帖的特点,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让颜真卿临摹。
有时候,张旭喝上点酒后,就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去看戏,回到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让颜真卿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间,过了几个月。
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十分着急。
他决定亲自向老师讨教。
有一次,张旭又兴冲冲地拿起了笔,颜真卿趁机走上前去,深施一礼,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张旭抬起头看着颜真卿,关切地问道:“有事吗?”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我想让老师传授给我书法秘诀。
”听了他的话,张旭又好气又好笑,但念颜真卿为人忠厚耿直,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学习书法,要勤学苦练,同时还要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
这些为师不是多次给你讲过了吗?”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还有所保留,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老师所说的这些道理我都已经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够将字写好的秘方。
学生弃官从师,就是为了这个,还望老师多多赐教。
”张旭听了,眉头紧皱,但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只有通过苦练,才能够写一手好字,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对于老师的开导,颜真卿仍认为是推托之词,于是双膝跪地,继续苦苦哀求。
张旭见这个学生根本听不进自己的话,一心只想要秘诀,心中十分不快。
为了能让他醒悟,他终于沉下脸来,厉声喝道:“你想要秘诀是吧?好的,我现在就告诉你:凡是一心寻求什么诀窍,不肯下苦功夫的人,是不会取得任何成就的。
”张旭说完,便挥毫写自己的字,不再理他了。
颜真卿终于醒悟了,他明白了学习之道。
有关书法家的故事
有关书法家的故事1、王羲之练字。
王羲之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
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
"王羲之跪下来求父亲,父亲很高兴。
于是立刻就把书给了他。
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他的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
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于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才见白底。
2、王次仲创造八分书王次仲,秦代书法家。
他小时候聪明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
他十多岁时,学识已达到成熟的阶段。
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匀均的秦篆。
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
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种钟鼎器皿以及诏版文字广泛收集在一起,勾摹出来,按文字相同、形体不同排列在一起,然后互相比较,反复琢磨,度过了数百个不眠之夜,终于创制出一套笔带波折,并向左右分分的八分书。
王次仲将这些文字上奏朝廷。
秦始皇见了后,认为简便,赶急疾之用,十分赞同。
便征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阳做官,书写篇章和法令。
但王次仲性品清高,三拒诏书,因而触怒了秦始皇。
秦始皇认为他对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监车押送赴京。
3、红叶作书,郑虔三绝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
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
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一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
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最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关于书法家简短小故事
关于书法家简短小故事1.简单介绍一位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十八缸水有一天,王献之走进父亲的书房,便问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诉他写字的秘诀.王羲之听了,就领着王献之来到后院,指着十八口大缸对儿子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缸水里,你只要把这十八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王献之听了父亲的教导后,就再也不敢偷懒贪图捷径了,而是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练习. 王羲之为了想试试儿子的功力,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于是叹息着说:「这孩子前途无量啊!」在王羲之的谆谆教诲之下,王献之真的写完了十八缸水,进一步改变了当时的古拙书风,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书法名人小故事,简短些1 偶创飞白(东汉)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
“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
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
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
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
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
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
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
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
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
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
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
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
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
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
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
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书法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简短
书法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简短以下是几个关于著名书法家的小故事:1.王羲之刻苦求精: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从小就开始练习书法,十分刻苦。
他在兰亭“临池学书”,久而久之,池水尽墨,他每次写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竟然变成墨黑色的了。
2.颜真卿黄泥习字:颜真卿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由母亲殷夫人教育。
后来殷夫人带他南下,寄居在外祖父家中。
外祖父是一位书画家,颜真卿聪敏伶俐,很得他的喜爱,于是就教他读书写字。
殷夫人一边欣慰孩子勤学苦练,另一边又为银钱发愁。
家中困难,难以供他买纸墨笔砚练字。
可又不愿耽搁了孩子的教育,一天,她见颜真卿练字时撅起嘴巴,便问:“惜儿,你有心事?”颜真卿说:“母亲,我想买纸和笔,可家里没钱。
”殷夫人沉思片刻说:“孩子,你父亲生前给你留下了不少宝贝,你为何不写一封信到洛阳亲戚家去,请求他们帮助你。
”听到母亲提起父亲生前给他留下的“宝贝”,颜真卿眼睛一亮,立即回到父亲的书房,找了好一会才找到父亲留下的一个带盖的铜制方盒。
他打开一看,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锭锭方方正正或圆或扁的小东西,由黄泥捏成,有的颜色和泥土一样,有的则烧成砖瓦似的红黄色。
颜真卿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捧着去问母亲:“母亲,这是什么?它不就是父亲留给我的宝贝吗?”“正是啊!”殷夫人笑着回答,“不信你把它磨碎试试。
”颜真卿在母亲的指点下,他端来一碟清水,将扁圆的黄泥磨成粉,蘸着水在铺开的宣纸上写了起来。
殷夫人一边让他磨粉吸水写字,一边深情地对他说:“惜儿呀,你可知道这些黄泥的来历?它们都是你父亲在练字之后留下的!”她接着说道,“你父亲练了一辈子的字,穷其一生才练出这一手好字。
”3.柳公权谦虚拜师: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在少年时候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纸笔,便在壁土上练写,以碗盛满水写字,写了再用湿布抹干后重写。
后来由于他刻苦认真地学习书法,才成为一代书法家。
在柳公权博取众长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
关于书法作家的故事
书法家的故事
书法家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下面将列举几个:
1. 王羲之洗砚池: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书法家,他非常勤奋地练习书法,每次练完字后,都会在砚池里洗刷毛笔。
久而久之,清澈的池水变得浑浊,就形成了著名的“墨池”。
2. 怀素写字:唐代书法家怀素和尚非常勤奋,为了练习书法,他在房前屋后种上了一万多棵芭蕉树。
他把芭蕉叶当做纸,用完了再写,一遍遍抄写过后,叶子上留下了许多密密麻麻的字迹。
久而久之,这芭蕉叶也就越堆越多,很多都被用来写毛笔字了。
怀素把房子的侧边盖起了书库来保存这些宝贵的书法珍品。
据说在历代传拓书艺过程中损坏了不少书库里的珍品。
可见怀素对书法的痴迷和勤奋程度。
3. 智永习字的故事: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他习字非常勤奋,刻苦。
他用废掉的毛笔堆积如山,传为一时佳话。
他习字勤奋到忘记年龄,在永欣寺里住了一辈子,直到80多岁临终时还坚持练字。
以上这些故事都体现了书法家们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也说明了勤奋和毅力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书法小故事30个
书法小故事30个书法小故事(一):潜心苦学墨当饭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教师学习书法。
他的书法提高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
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
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我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
一天他的教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必须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到达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必须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教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到达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先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明白是怎样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日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书法小故事(二):王羲之与天鹅饺子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
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
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
一时间,赞声不断,贺客盈门。
刚满10岁的王羲之,在这种情景下,也不禁飘飘然地骄傲起来了。
一天,王羲之走过一个小巷,见一家饭店门口人声喧沸,热闹十分。
尤其是店门上那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
上头写着: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
横匾上写着天鹅饺子。
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全文5篇)
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全文5篇)第一篇: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王羲之从7岁开始,成天起早贪黑地练字。
11岁那年,他想去父亲的房间找点字帖继续练字,发现父亲的枕边有几本书,于是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一看,那是本叫《笔论》的书,内容是教人写字时如何运笔。
王羲之一翻开书,就忍不住开始记录那些执笔运笔的技巧,他读得爱不释手,不知不觉把书带出了父亲的房间来读。
他按照《笔论》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入迷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的比较,确实有些变化。
一天,王羲之在读《笔论》时被父亲发现了。
父亲王旷看见儿子读得入迷的书竟是自己珍藏的《笔论》,很诧异地问道:“你能读懂这样高深的书吗?”王羲之答道:“书非读不能懂,孩儿虽然一知半解,但还是能受到教育的。
”父亲听后把《笔论》送给了王羲之,得到书后的他练得更加勤奋,更加认真,更加投入。
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竟然连头都没有抬起来看一下,专心致志地边看字帖边练字。
书童最后不得不去请他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时,只见羲之手里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笑着说:“羲之,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正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练字,王羲之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第二篇:王羲之练字《王羲之练字》读后感今天上午我看了《王羲之练字》这个故事,书中说绍兴有个墨池就是王羲之的“杰作”,还有他家院子里的八口大水缸也是王羲之成名的秘密武器。
我想王羲之这位伟大的书法家,练习书法也是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下了苦功夫才行。
书上还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他学生家作客,看见他家有张新书桌,于是就叫学生笔墨伺侯,在书桌上龙飞凤舞的写了几个字。
几天后,学生的父亲给他整理房间,看到书桌弄脏了,手把上面的字擦了,那个学生发现后痛哭一场,差点就跟他父亲断绝关系。
名人练字小故事
.名人练字小故事王羲之帮老太太卖扇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
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
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
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
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
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
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
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
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
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
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
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
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柳公权发奋练字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zhou)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ta)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
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geng),独自去了华京城。
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
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he)彩。
古人练书法的经典小故事
古人练书法的经典小故事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许多书法家通过艰苦的练习和不断的研究,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书法作品。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许多古人也留下了一些经典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他们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也给我们今天学习书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王羲之的洗笔池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作品以其自然、流畅、高雅的风格而著称。
据传,王羲之小时候非常喜欢写字,经常用毛笔蘸着清水在石板上练习。
为了练好字,他每天都会到附近的山溪边清洗毛笔,久而久之,溪水都被染成了墨色。
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洗笔池”。
二、颜真卿的“颜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而著称。
颜真卿从小就酷爱书法,他通过刻苦练习和不断研究,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颜体”风格。
据说,颜真卿在练习书法时,经常会在一个石碑前反复练习,直到碑上的字迹被磨平。
为了练好字,他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购买纸张和墨水。
三、怀素的“狂草”怀素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狂放、豪迈、奔放不羁的风格而著称。
怀素从小就酷爱书法,他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狂草”风格。
据说,怀素在练习书法时,经常会在一个墙壁上反复练习,直到墙壁被墨水染黑。
为了练好字,他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购买纸张和墨水。
四、米芾的“米家山水”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书法作品以潇洒、飘逸、灵动自如的风格而著称。
米芾从小就酷爱书法和绘画,他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米家山水”风格。
据说,米芾在练习书法时,经常会在一个山峰上反复练习,直到山峰被墨水染黑。
为了练好字,他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购买纸张和墨水。
五、赵孟頫的“赵体”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书法作品以秀丽、端庄、温婉的风格而著称。
赵孟頫从小就酷爱书法和绘画,他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赵体”风格。
刻苦练字成语故事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6/282021/6/282021/6/28Jun-2128- Jun-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6/282021/6/282021/6/28Monday, June 28,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6/282021/6/282021/6/282021/6/28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虞世南是唐代书法家。他从 小跟智永和尚练字着了迷。每晚 躺在被窝里还常常琢磨一些字的 写法、气势、结构, 一边想,一边 用手指在被面 上“写”。日子久 了,竟把被面 给划破了。
唐代怀素家贫买不起纸笔,他便种下三万
株芭蕉,采芭蕉叶练字。老叶摘完了,新叶还小, 舍不得采摘,干脆就在嫩叶上悬臂练字。就这样, 怀素终于成为“草书天下称独步”的一代大书法 家。
•
北宋欧阳修,不仅是散文大家,字也写得神采秀发,清劲 妩媚。 欧阳修小时候家贫如洗,没钱买纸笔,母亲见他好学, 就教他用芦杆在沙地上练字。由于刻苦练习,后来他的书法也 很有成就。 他曾说:我从小喜欢的事儿可多了,中年以后渐 渐废弃,有的是因为厌倦而不去做了;有的是虽未厌倦但因力 不从心也不得不停止;历时愈久爱之愈深而不厌倦的就是书法。 写字,可以伴我消受时日且不倦怠。
关于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励志故事
关于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励志故事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一直觉得,等待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因为它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性。
人生中的一道道门坎,迈过了就是门,迈不过就是坎。
下面为大家推荐关于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励志故事,希望能帮助你们!励志故事1:钟繇八十勤练字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一作许昌人。
三国曹魏时大臣,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唐张怀《书断》,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体,对我国书法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的名将曹操也曾向他讨教过书法。
钟繇从小聪明好学,十一、二岁时,曾不辞辛劳跟着书法前辈刘德升字君嗣到山东南部的抱犊山临摹秦汉摩崖石刻。
他白天与人闲谈时,也常用物画地练字长达数丈;晚上睡在床上,还是不停地用指在被子上比划,三年后终于书法大进。
三国鼎立后,钟繇与韦诞、曹喜、邯郸淳等书法家共事曹操。
有一次,钟繇在韦诞家中看到一卷蔡邕的书法理论著作《九势八字诀》,非常爱慕,要求韦诞借给他拿到家中看看。
但韦诞出于对《九势八字诀》的珍宝,只同意他在家翻阅,不肯让他携宝出门。
后来韦诞死了,知情者暗地掘开他的坟墓,得到了这卷墨宝《九势八字诀》。
钟繇便用重金将它买下,终日拿在手中,连大小便时也披览。
有几次他去厕所,因揣摩间架入迷,半天没有出来,急得有人到处寻找。
钟繇一生活了七十九岁,他临终前曾捧着《九势八字诀》谆谆嘱咐儿子钟会字士季说:吾精思三十余载。
行车未尝忘此,常读他书未能终,惟学其字,每见万类,悉书象之。
若止息一处,则画其地,周广数步;若在寝息,则画其被,皆为之穿。
唐蔡希综《法书论》这段话,可说是他一生学书经验的总结。
励志故事2:张芝练字不择纸笔张芝临池水尽黑张芝约192,字伯英,号有道,东汉敦煌洒泉今甘肃省人。
他是一位在书学上具有高深造诣和杰出贡献的名书家;同时也以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而知名当世。
张自幼通经史,勤学书法,东汉政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出仕。
书法家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与天鹅饺子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
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
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
一时间,赞声不断,贺客盈门。
刚满10岁的王羲之,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禁飘飘然地骄傲起来了。
一天,王羲之路过一个小巷,见一家饭店门口人声喧沸,热闹非常。
尤其是店门上那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
上面写着: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
横匾上写着“天鹅饺子”。
但是字却写得无生气,缺功夫,呆呆板板。
王羲之看罢,小嘴一撇,心中暗想:这缺少功夫的字儿,也只有配在这陋巷小店门口献丑罢了!但他又一琢磨: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
饺子有什么出奇?这是谁开的饺子店?竟敢如此狂傲!王羲之走进店内一瞧,见店内有四口开水大铁锅,并排设在一道屏风下边,包好的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飞鸟,一个接一个地飞过屏风,不偏不倚,降落在各个滚沸的锅内。
饺子店内的伙计,则忙前忙后地招呼着食客,每个伙计管一口锅,各自报着数:一号锅半斤,好,再来1斤。
”“二号锅斤半。
”“三号锅9两……。
”王羲之好奇,顺手掏出几个铜钱,要了半斤饺子,然后坐下。
饺子不一会儿端上了桌。
他仔细观看,这里的饺子果然与众不同,一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白天鹅,曲项向天歌,真是巧夺天工。
他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
呀,顿时鲜香盈盈,味美绝伦,不知不觉间,把那一盘饺子全吞到了肚里,真是饱餐之后,回味深长。
王羲之不由自言自语:“这天鹅饺子,果然名不虚传。
”心中暗想: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拙笔劣迹,实难和这饺子相配。
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饭店另写一副对联,也好不辜负食此美味。
想到此,他便问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计用手指了指屏风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屏风后。
古代名人刻苦练字的故事
古代名人刻苦练字的故事: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
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
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各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
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
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
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
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的时候,眼睛还看着字,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
1、“智永练字,退笔成冢”
智永和尚,隋末唐初人,书圣王羲之的第64代孙。
其练字非常刻苦。
据说他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阁楼上30年不下来。
干什么?写字!笔一支接着一支的用完,一筐接着一筐地把用坏的笔装起来。
最后,装了满满四大筐之多。
于是,他把这些坏笔埋到后院,而成一土丘。
2、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
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
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
3、钟繇是魏大书法家,楷书的鼻祖。
其练字非常用功,以致于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都在写字。
怎么写?手指为笔,被里为纸。
日复一日,被里都给划破了。
4、沙孟海,现代著名书法家,书坛两大泰斗之一(另一为启功)。
其也是嗜书非常。
何以见得?其坐着无事的时候,手指头也是不停的比划,在哪里比划?在膝盖上。
长期以往,裤子都给划破了。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5、欧阳询专心学“二王”书法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特别喜爱“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只要看见王羲之父子的墨迹就买回来习研究。
一天,他看到一本王羲
之传授王献之的《指归图》,不惜花了很多钱高兴得整夜睡不着觉。
他整学研究了一个月,直到他懂得《指归图》的精髓为止
6、萧峰学写“凤凰尾”
萧峰,字宣颖,小名叫作暗(àn)黎,是南朝齐高帝的第十二个儿子,被封为江夏王,曾经担任过侍中、散骑常侍、徐州刺史、秘书监等职务。
他小时候生活在张氏房里,喜爱书法,张氏却没有纸给他练字,他就在井的栏杆上练字。
字写满了,他就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写。
他每天早上很早就起来了,不许人清除窗上的灰尘,而是在上面练习写字。
像这样一天天地练习,从来不间断。
在他五岁的那一年,高帝派人教他练习“凤凰尾诺”的字体,他一学就会。
高帝十分高兴,奖给他珍贵的玉麒麟,还风趣地对他说:“这是麒麟奖赏凤凰尾啊!”萧峰后来更加刻苦练习,成为人们推崇的书法家。
7、欧阳询流连观碑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字信本,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练习书法很刻苦,博采众长,精通八种书法,自成一家,人称“欧体”。
有一次,他出使归来,骑马路过一处荒郊野外,在乱草丛中发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一块石碑,停马观赏了很久都舍不得离去。
走出几里后,又返回来,下马坐在碑前仔细观看,体会索靖草书的妙处。
当晚,他回到了住处,彻夜难眠,想着白天看到的石碑。
第二天,天一亮,他又骑马赶到石碑前,反复揣摩,并铺开纸,一笔一画地临摹。
就这样,他在碑旁呆了三天三夜,直到索靖草书的笔法融会贯通,了然于胸,才高兴地离去。
8、欧阳通苦学父书
欧阳通,字师通。
是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徐氏教导他一定要学习继承父亲的书法。
她怕儿子懒惰,不肯学书法,就时常给些钱让欧阳通去购买父亲遗留下来的墨迹,欧阳通买了这些墨迹后,就好像得到宝贝一样,刻苦地学习、临摹,下决心使自己的字也能像父亲一样有人购买收藏。
经过很多年的刻苦学习,他果然继承了父亲的书法,人们称他们父子二人的字为“大小欧阳体”。
9、怀素种芭蕉学书
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和尚的草书写得很好。
他从小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练字,从不气馁(něi)。
怀素少年时家境贫寒,被家人送到寺庙里当和尚混碗饭吃。
可是生性好学的怀素在诵经之外,十分喜爱书法。
师兄看怀素如此喜爱书法,便送他一支毛笔。
怀素就采摘芭蕉叶当纸,用铁锅下面的烟灰和上水当墨汁研习书法。
后来,怀素为了用芭蕉叶练字,便在园外大量栽种芭蕉。
到了冬天,怀素还找来一块厚木板做成漆盘,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天长日久,竟然将漆盘擦通了。
10、柳公权
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和父亲的批评。
他虚心听取他们的教诲,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写的字进步很大,受到老师的表扬。
表扬的次数多了,柳公权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写大楷比赛。
他很快地写好了一篇,满以为
稳拿冠军,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神色。
一位卖豆腐的老人见柳公权这么不谦虚,想给他泼点凉水,走过去对他说:“华原城里,有个人用脚写字,写得比你还要好。
”柳公权听了有点不服气,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华原城。
他亲眼看到那位无臂老人用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用右脚夹住毛笔,龙飞凤舞地写对联,写出的字比自己不知要好多少倍。
他冷静下来想想,觉得自己那么一点成绩真算不得什么。
他诚恳地对那位无臂老人说:“柳公权愿拜您为师,请老师告诉学生写字的秘诀。
”无臂老人沉思片刻,给他写了四句话:“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解释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
我用脚写字,已经练了50多个年头。
我磨墨练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写完字就在半亩大的池塘里洗砚,池水都染黑了。
可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的字还差得远呢!”柳公权牢牢记住老人的话。
从此以后,他更加勤奋地练字。
他搜集了许多古代书法家的字,反复琢磨,吸取各家的长处。
他经常登门拜访当时的书法名家,向他们虚心求教。
他还时常请同学、亲友、陌生人指出自己书法上的不足之处。
柳公权在书法领域不知满足地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