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联合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62例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64期141·药物与临床·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研究刘秀妍(河北省武强县医院 内科,河北 武强 053300)摘 要:目的对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
方法我院将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以胺碘酮为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患者氨氯地平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替米沙坦进行治疗,我院调遣医护人员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并记录2组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左心房内径及复发概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左心房内径情况及复发概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予以替米沙坦治疗效果较为可观,如配合其他药物一同治疗,则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实施。
关键词:替米沙坦;高血压;阵发性房颤;心左房内径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4.1160 引言 高血压为常见的慢性疾病[1],伴随患者终身,而阵发性质的心房颤动是高血压心律失常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
阵发性房颤具有难根治、危害大的特点,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将会发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上采取常采取药物治疗方案来维持患者的正常心律,为了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将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情况见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组,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在43~77岁,平均年龄为(61.28±10.12)岁。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疗效
环肺静 脉 消融术后 的早 期 复发 , 特 别是 能够 显著 降低 术后 3个 月 NT — p r o B N P水平 。
【 关 键词1 心房颤 动 ; 替米 沙坦 ; 螺 内酯 ; 超敏 C反应 蛋 白; N 末端 B型 利钠肽 原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3 — 6 5 8 3 . 2 0 1 4 . 0 2 . 0 1 8
r e c u r r e n c e a f t e r c a t h e t e r a b l a t o x y s ma l a t r i a l f i b r i l l a t i o n( PAF) . Me t h o d s : A
pa r o xy s ma l a t r i a l f i b r i l l at i o n
H U Li an g— qi ao, X UE Yu— me i, ZH A N X i an — z han g , D EN G H a l, Gu angdo ng Car di o v as c u l ar I ns t i t u t e, Gu angdo ng
机 分 为对 照组 ( 常规 治疗) 和研 究组 ( 常规 治疗 +替 米 沙坦 +螺 内酯) , 术后 1个 月和 3个 月分 别返 院复查 2 4 h动 态心 电图( Ho l t e r ) 、 经胸超 声心 动 图、 超敏 C反 应 蛋 白( h s C R P ) 及 N 末端 B型 利钠肽 原 ( NT — p r o B NP ) 等, 并记 录房颤 复发情 况 。 结果 : 1 7例 ( 1 8 . 9 ) 惠者术后 3个 月 内再 发房 颤 , 其 中对 照组 1 2例 ( 2 6 . 7 ) , 研 究组 5例 ( 1 1 . 1 %) , 两组 问差
普罗帕酮静脉注射转复初发和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
普罗帕酮静脉注射转复初发和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
临床可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和持续性(慢性)心房颤动。
初次发作时间48h~7d为初发房颤,初次发作的房颤在48h内可自行复律者称为急性房颤[1]。
笔者学习了胡大一[2]、陈国伟[3]等有关普罗帕酮转复房颤的报道后深受启发,经临床验证,普罗帕酮反复静脉注射,转复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非常有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实验59例初发和阵发性房颤病例均系本院接诊病人,以1996年7月1日前、后为界分成两组。
治疗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51~80岁,平均(64.9±9.1)岁;其中,初发房颤18例,阵发房颤13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45~75岁,平均(65.1±10.1)岁;其中初发房颤16例,阵发性房颤12例。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病种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适应证(1)突然出现心悸、气促、胸闷、心前区不适,Ⅰ~Ⅱ级心绞痛,头晕、乏力等症状二项以上。
(2)发作时间<72h。
(3)心功能Ⅱ级以上。
(4)有快室率房颤的心电图特征[1],且心室率120~160次/min,R-R间距差异<50%,无病理性Q波,ST段下移<0.1mV,T波正常、低平或倒置<0.2mV。
(5)病史、查体、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和慢性房颤。
59例均符合以上条件。
1.3 非适应证心室率较慢,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显著增大,房颤持续1年以上。
1.4 治疗方法两组都给以卧床休息、吸氧,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或单硝酸异山梨醇酯、门冬氨酸钾镁,小剂量镇静剂,全程心电监护。
复律后口服消心痛及保护心肌药物。
治疗组:以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5~10min内静脉注射,观察15min,未复律者照前法重复注射普罗帕酮2~3次,注射普罗帕酮总量<350mg/例。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1-08-15T14:35:44.530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亚玲程亚玲易全会[导读]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
李亚玲程亚玲易全会(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西药房四川广安 638000)【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服药后3、6、9、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房前后径的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9、12个月,实验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5.6%、83.3%和80.9%,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9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左房前后径分别为(32.57士1.10)mm和(35.05士1.0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对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良好,能有效控制左心房扩大,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替米沙坦;胺碘酮;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6-0167-02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常合并阵发性房颤,这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律失常,目前多采用药物来控制。
但包括临床上最常用的胺碘酮在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都不够理想,患者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较低[1]。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房颤发生率[2,3]。
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1年3月期间,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替米沙坦预防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替米沙坦预防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预防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预防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
全部患者均给予口服胺碘酮,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替米沙坦,连续治疗6个月。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期间阵发性房颤复发率、首次复发时间的差异;疗程结束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阵发性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复发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预防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延迟首次复发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替米沙坦高血压阵发性房颤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25-02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常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我院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患者,较好地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78例,年龄5l~76岁,平均年龄(65.3±13.6)岁;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病程0.5~8年,平均病程(4.2±1.3)年;其中男性45例,女性33例。
全部患者均经3次以上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反复房颤发作,发作时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心功能ⅰ~ⅱ级者。
同时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左心房内径≥40mm、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房颤等。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
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普罗帕酮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供健康 生活方式宣教 , 建立 良好 的医患关 系 , 助消除患者心 帮 理 障碍 、 惊恐 障碍 、 泛性 焦虑 、 广 创伤后应激 障碍 , 提高 战胜疾
病 的信心 , 持 良好的心态 和社 会适应状 态 ; 为患者制 订健 保 ②
康的饮食疗法 , 合理膳食 , 避免富含糖 类 的蜜 、 香蕉 、 葡萄 干及 脂 肪餐 , 乙醇及辛辣 、 、 、 的食物 ; 谷维素每 日 1 m , 浓 甜 腻 ③ O g每
作者简介 : 陆向阳, 4 岁 , 男, 5 大专 , 毕业于长治 医学 院, 主治 医师。
E—m alx 2 8 ily 00 81@ 1 c : 63.om
学紊乱 , 明显增加动脉栓塞 的发 生率 , 并使心功能降低 , 症状加 重 。尽管 目前涌现出许 多介入治疗方法 , 物仍然是 目 主 但药 前 要 的治疗方法 。 如何避免或延缓 阵发性房颤发展成永久性房颤 是临床 医生在工作 中的难点和热点 , 对患者 的生理和心理都影
31 — 5 4 31 .
( 收稿 日期 :0 1 0 — 2 21-90 )
普罗帕酮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陆 向 阳
( 原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山西 原平 0 4 0 ) 3 1 4
【 要 】目的 摘
评价普 罗帕酮和替米沙坦联合 治疗孤 立性
将5 4例孤 立
【 关键 词 】心房颤动 普 罗帕酮 替 米沙坦 肾素 一血
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
1 人选 和排除标准 . 2
人 选标 准 : ①有反复房颤 发作 ( 但
治 疗组 , 例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出现在普 罗帕酮组 , 例 Q 1 2 T间 期 ≥0 s 联合治疗组和普罗帕酮组各 1 .m , 5 例。剔 除上述患者
普罗帕酮联合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62例疗效观察
孢菌素 类和氟喹诺 酮类联合 用药 。二是重 复使用 同类药物 ,如 头孢地 尼胶囊和 头孢 呋辛 酯颗粒 同时使 用 ,作用机 制相 同的同类药物联 合使
用, 疗 效并不增 强,反而增加不 良反应 的发生。 综上 所述 ,我院急诊科 抗菌药物基 本合理 ,但 仍在使 用率偏高 、 注射剂型用量 大 、用法 用量和联 合用药不合理 等现象 。医院应该加 大
[ 6 ] 高宁舟 , 沈杰 , 宋钟娟 , 等. 2 0 0 8 年 下半 年我 院门诊 处方调 查及 抗菌
药物 使用情 况分析 [ J ] . 中 国医院用药 评价 与分析 , 2 0 1 0 , 1 0 ( 3 ) : 2 1 5 —
21 8.
抗 菌药物管理 力度 ,加 强抗菌药物 使用学 习培 训 ,使 临床 用药做 到安
全、有效 、合理 ,延缓耐药菌株 的产 生,确实减轻患者 的经济 负担。
参考 文献 [ 1 ] 卫 生 部, 国家 中医药 管理 局, 总 后卫 生部 . 抗菌 药物 临 床应用 指导
原则 [ s ] . 卫医[ 2 0 0 4 ] 2 8 5 号. [ 2 】 徐玲. 我 院急诊 抗菌 药物 应用 情 况调 查分 析 [ J ] _ 中 国现代 药物 应
抗 菌药物为时 间依 赖型抗 菌药物 ,每 日一次静 脉滴注 ,无法 维持有效 血药浓 度 ,而且容 易导致 细菌耐药 。联 合用药不合 理主要表 现为 :一
是无联合 用药指征 ,调查 中发现普通 胃肠 炎 ,单体性 皮肤炎 ,使 用头
[ 3 】 李 心 国, 许正 国 . 我 院抗 菌药 物不 合理 使用 调查分 析 [ J 】 . 中国 医药 指 南, 2 0 0 9 , 7 ( 4 ) : 7 7 - 7 9 . [ 4 】 卫生 部 . 卫 生 部办 公厅 关 于抗 菌 药物 临 床应 用 管理 有 关 问题 的 通 知【 s ] . 卫办 医政 发[ 2 0 0 9 ] 3 8 号. [ 5 】 刘 美欣 , 张毅 . 眼用 抗菌 剂 比较 [ J ] . 国外 医 药: 抗 生素 分册 , 2 0 0 3 , 2 4
替米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观察
替米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长期疗效。
方法将阵发性房颤8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胺碘酮组(治疗组)45 例和胺碘酮组(对照组)35例,治疗随访1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4、8、12 、1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后8、12 、16个月左心房内径。
结果治疗16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0.5%,对照组为52.9%,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治疗组左房内径显著小于观察组。
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且有抑制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关键词】替米沙坦;胺碘酮;阵发性房颤;左房重构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对患者健康的危害巨大。
据统计,非瓣膜性心脏病者合并房颤,发生脑卒中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出5~7倍[1],发生猝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控制房颤的主要手段。
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河南省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阵发性房颤80例,所有患者均经常规心电图和Holter证实为阵发性房颤。
随机分为替米沙坦+胺碘酮组(治疗组)45 例和胺碘酮组(对照组)3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心率、血压和左房内径等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
(1)入选标准: ①房颤反复发作(年发作次数≥10 次),并至少有 2 次为心电图或Holter证实者;②心功能(NYHA)Ⅰ或Ⅱ级者。
(2)排除标准:①有高血压病、心瓣膜病和心肌病者;②左房内径≥40 mm;③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房室瓣中到大量反流者;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可逆病因引起的房颤;⑤有病窦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⑥碘过敏者。
1.2 方法对照组:口服胺碘酮第1周0.2/次,3次/d;第2周0.2/次,2次/d;第3周0.2/次,1次/d,每周5次维持量,持续至治疗结束或房颤复发。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观察
J C M。 J u l y . 2 0 1 4, V 0 1 . 1 2, N 米 沙 坦 治 疗 高 血 压并 阵发 性 心 房 颤 动 患 者 的疗 效 观 察
郑 婷婷
安康市汉 滨区第三人 民医院 内科 , 陕西 7 2 5 0 1 8 摘要 : 目的 探讨替米沙 坦对高血压合 并 阵发性心 房颤 动患者 的临床治 疗效 果及 用药 安全 性 。方 法 选 取 2 0 1 0 年 3月一2 0 1 3年 3月住 院治疗 的高血压并 阵发性 心房颤动患 者 1 5 4例为研 究对 象 , 随机 分为观 察组 7 7例和对 照 组7 7例 , 两组患者均经 常规降压 、 降糖和抗凝治疗 , 之后均给予 胺碘酮片 等剂 量 口服 治疗 , 口服 药量 为第 1周 2 0 0 m异 / 次, 3次/ d , 第 2周用药 次数减为 2次/ d , 后 以每天 1次的 口服量维持治疗 。观察 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片 口服 , 用药量为 8 O mg・ 次~ ・ d ~, 维持治 疗 1 2个月 , 定期 检查 患者心 电 图和 超声 心动 图 , 比较两 组患者 心率 控 制, 发颤次数和发作 时间 , 左 房内径等指标的变化 , 分析其疗效差异 。计 量资料 采用 检验 , 计数 资料采用 检验 , P<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结果 治 疗 6 、 9和 1 2个 月后 , 观察组 患者 的窦性 心律维 持率 分别 为 8 5 . 7 %、 8 3 . 1 %和 8 0 . 5 %, 对 照组 分别为 6 6 . 2 %、 6 2 . 3 %和 5 4 . 5 %, 比较差异 均有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 。观察组 治疗后心 房
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作者:方杰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6期[摘要]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
方法 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和替米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比治疗前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
房颤发作次数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左房内径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扩大,但观察组左房内径的平均增幅在治疗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能更有效地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两者能更好地抑制心房重构,延缓心房扩大,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
[关键词] 心房颤动;阵发性;替米沙坦;胺碘酮[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6-0140-02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脑卒中最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增加脑卒中、心衰的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必将成为心血管病中的流行病。
近年来,许多研究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具有预防房颤发生和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
我院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集的6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入选标准:①有反复房颤发作且发作时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心悸、胸闷、气短、心律绝对不齐等);②心功能(NYHA分级)Ⅰ~Ⅲ级;③无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缓慢性心律失常、无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肝肺肾疾病及电解质紊乱、对胺碘酮不过敏;④非瓣膜性心脏病所致的阵发性房颤;⑤正在使用ACEI和其他ARB者。
其中高血压20例,冠心病32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观察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观察作者:薛陆静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7年第09期[摘要]目的: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70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35例,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1次/日,疗程1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血压、左房内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各项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关键词]替米沙坦;高血压;阵发性房颤;效果观察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高血压伴有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如不对其展开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我国人口数量以及我国人口总体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的压力。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而高血压也是患者发生房颤的主要原因。
有相关调查表示,替米沙坦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为此我院选取7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我院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70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35例,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9/16,年龄上限以及下限分别为68岁、45岁,平均年龄为(56.93±3.54)岁;观察组患者35例,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0/15,年龄上限以及下限分别为67岁、46岁,平均年龄为(57.0±3.6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有精神疾病者;有先天性血液疾病者。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用于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观察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用于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观察目的探究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用于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接收并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研究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hsCRP及NT-proBNP 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运用于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早期复发,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标签: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早期复发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中的一种,其致残率极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1]。
由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虽然疗效显著,但容易出现术后早期复发,因此,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降低其复发率。
本文主要研究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用于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观察,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接收并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其中,男33例,女31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4.8±3.35)岁。
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每组32例。
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即给予华法林与胺碘酮,而研究组则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
其中,替米沙坦服用计量为20~80 mg/d;螺内酯剂量为20 mg/d。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不予以他汀类、非甾体抗炎类、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分析
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其对左房内径的影响。
方法选择揭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西地平治疗,两组均治疗1年,每月随访1次,观察患者血压、房颤、左房内径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治疗6个月研究组房颤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 = 4.754,P 0.05);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AF duration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t = 4.754,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 mg/d,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拉西地平10 mg/d,口服。
两组血压控制目标为SBP<140 mm Hg,DBP<90 mm Hg;血压控制不佳者,可适量给予双氢克尿噻利尿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1年,每月随访1次,记录患者血压改变情况,治疗中患者出现心率过快胸闷时,立即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确认房颤,询问患者治疗前半年内房颤发生情况(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统计治疗每6个月内房颤情况;患者治疗6、12个月时进行全面检查,并行超声扫查左房内径。
1.3 统计学方法本组全部随访检查数据录入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 0.05),说明两者降压效果基本一致。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阵发性房颤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房颤发作次数及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研究组发作持续时间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12个月时研究组左房内径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房内径,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月、9月、12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后9月左房内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法,患者窦性心律可以得到较为有效的维持,能够实现对左心房扩大的有效控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阵发性房颤;替米沙坦;胺碘酮;临床疗效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而言,其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表现,伴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该种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通常并发有阵发性心房颤动[1]。
相关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有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中,有效减少阵发性房颤情况的出现。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的8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人。
对照组中有1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为60-80岁;观察组中有1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为61-82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两组患者都在阵发性房颤发作终止以后,开始进入临床观察期。
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第一周的用药量为600毫克/日,第二周对用量加以控制,减少至400毫克/日,第三周减少用药量至200毫克/日,对患者持续进行为期16月的治疗。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分析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分析余秋实;朱启明【摘要】目的:剖析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用替米沙坦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9月本院接诊的8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两组都予以常规治疗,A组同时加用替米沙坦,B组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两组治疗后血压与左心房内径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A组治疗后的左心房内径为(35.52±1.46)mm,明显比B 组的(39.37±3.35)mm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B组相比,A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替米沙坦作为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一种首选治疗药物,有助于缩小患者的左心房内径,降低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借鉴.【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04【总页数】2页(P510-511)【关键词】高血压;阵发性房颤;替米沙坦【作者】余秋实;朱启明【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有越来越多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进而导致高血压伴心房颤动的发病率连年升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相关资料显示[1],房颤乃心律失常类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而年龄为60~80岁的老人患本病的概率则在1.3%~15%的范围之内。
此外,高血压也是老年人发生房颤的一个重要病因。
有报道称[2],炎症与心房重构均和房颤的发生有着较密切的关系,而炎症反应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则和心房重构直接相关。
对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替米沙坦在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分析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5例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替米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房内径增大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中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缓解心房扩建速度,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替米沙坦;胺碘酮;冠心病;阵发性房颤【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1-0162-02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血管阻塞,造成心肌出现缺血、坏死和缺氧的心脏病症状[1]。
冠心病的发作和季节变化、情绪变化、体力活动增加、饮食习惯和大量饮酒抽烟有很大的关系,临床以持续性胸痛,多伴恶心、发热、血压下降和出汗为特征。
而阵发性房颤是冠心病中常见的并发症症状,发病突然,患者一般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和忧虑不安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和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本次研究在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中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并分析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68例,男37例,女31例,年龄50~87岁,平均年龄(68.3±2.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0.7)年,合并存在高血压40例,糖尿病28例;对照组67例,男35例,女32例,年龄51~88岁,平均年龄(69.1±2.3)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8±1.1)年,合并存在高血压36例,糖尿病31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