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泰斗的延安情
延安时期木刻版画探析
延安时期木刻版画探析作者:李晓剑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09期摘要:木刻版画艺术,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图像印刷,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以1931年左翼文艺者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为分水岭。
而我国创作木刻版画最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是在延安时期。
因紧跟时代主题和通俗易懂等特点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当时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普及卫生生活常识的主要方式之一,为陕甘宁民众更好地理解中共中央所开展的运动、推行的政策提供了可能。
其充分展示了艺术的魅力,发挥了文艺对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新时期,急需从木刻版画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木刻版画中的优秀文艺作品继续发挥作用。
关键词:木刻版画;延安时期;特点;影响中国的木刻版画历史悠久,主要以宣传宗教为目的,以复制版画为主要手段。
随着,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兴起,木刻版画进入了自由创作阶段,以宣传政策、服务大众为目的,是帮助大众理解中国共产党实施的政策方针主要方式之一,在普及教育、改善大众卫生习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延安时期木刻版画发展概况木刻版画古已有之,其以复制版画为主要形式。
直至1931年,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艺者倡导了新兴木刻运动,中国木刻版画艺术迎来了春天,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之一。
尤其在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落脚吴起镇以后,中共中央所在的延安因为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人才的涌入,而成为木刻版画发展的沃土,促使延安时期的木刻版画迈向了新的阶段。
延安时期的木刻版画,从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开始,到中共中央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结束,按照时间和版画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抗战爆发以前。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尖船利炮带给我们的不只有不平等的条约,更有对文化的巨大冲击,迫使其不断地寻求改变,以适应政治的需要。
而以1931年夏在上海出现的木刻讲习所为诞生标志的新兴木刻版画就是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的双重影响下的产物,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艺工作者的倡导下,艰难地发展着。
延安情中国梦绘画作品的创作说明
延安情中国梦绘画作品的创作说明
一直以来,x安情中国梦历史题材作为一个红色文化的绘画题材长期是画家创作所表现的重要主题,它以图像的形式直观的记录中国近代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成为我国近代史和美术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描绘了革命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及广大人民群众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下进行的革命斗争精神,同时也包括了广大劳动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
在当今中国,国家日益重视红色文化,在美术领域为了更好的反映本国民族精神和整体形象,作为美术工作者应结合新时代不断创作精品力作来弘扬x安情中国梦。
x安情中国梦主题性绘画,从历史的角度是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和现实社会功能的认识。
从绘画的艺术角度分析,画面中能更好的反映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思想。
加强对本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和教育,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对培养青年爱国情怀上具有重大深刻意义。
绘画艺术通过画家的主观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加工,使客观再现的史实更富于时代感、真情感和文化内涵。
“图文并茂”,有利于更好地印证记录历史事实,有利于更深刻的记录回忆。
“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
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客观认识的审美体现,是对文
化的认识。
不仅是观众得以审美享受,同时还传达各种伦理观念,潜移默化的教育人们,感化人们。
绘画的表现对认识事物的感情印象的深化,不仅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观者感情的波动,道德的醒悟,或唤起他们某种精神的力量。
《延安精神》
封面作品
田林海,原名田林罕,号九里山人,又署罕者、大罕,1948年生于浙江永康,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和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研修班。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理事、上海合作组织杭州国际人文交流中心艺术委员、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画师、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
其作品,《烟雨南孔庙》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由中国美协收藏;《故园烟雨》参加“首届中国美术出版界美术家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疏林烟雨红军桥》参加“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由组委会收藏;《秋山秋水》荣获中国美协“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红军桥》荣获“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大赛”国画类一等奖,由组委会收藏;《云近禅声远》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香港全球华人书画世纪大联展”,由组委会收藏。
2012年,作品被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并授予最高荣誉勋章。
2004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文化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文化部授予的第十三届“群星奖”称号。
其参与编辑的大型图书《黄宾虹全集》,荣获首届国家政府奖。
《
延
安
精
神
》田
林
海
85cm×88cm 纸
本
设
色
2019年
作。
浅析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的艺术创作
在中 国的发展 。艺术家们在逐渐摸索 中淡化欧式 的艺术语言 同 时逐渐形成 自己的艺术语言 : 将 民族 文化 融入版画 、 将农 民生 活 的现状融人版画 、将革命融入版 画;创作 出一批具有 中国民族
迈 出了木刻版 画新道路上的第一步。延安木刻版 画在木刻版 画的发展历史上产生பைடு நூலகம்了十分重要 的影响 。
关键词 : 延安 ; 木 刻 版 画 艺术 ; 民族 化 ; 大 众化
中图分 类号 : J 2 1 7 ; K 2 6 5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5) 2 7 — 0 0 6 6 — 0 1
会 情 况 下 产 生 的一 个 必 然 结 果 。
创作型版画上达到了顶峰 ,艺术家们在表现形式上慢慢 的摸 索 出自己的艺术 风格 , 比如古元俭朴 、 纯净 , 作品中的 乡土气息 ; 内 涵朴实 、 不拘束 、 具有浪漫气 息的显著特点 ; 力群版 画单纯精 炼
的艺 术 风 格 。无 论 是 人 物 的刻 画 、 形 象的塑造 、 用 刀 的技 法都 存
二、 “ 延安学派”
版 画 运 动 以解 放 区 的 延 安 “ 鲁艺” 为 中心 , 在 共 同政 治 理 想
黑 白画面上展现出来 , 作品的层次感 以及作品的艺术张力 、 感 染 力, 在农 民喜爱 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老百姓审美 的作品 。 作品再 现 了农民生活的真实场 面,达到 了艺术与生活 紧密结合 及服务 大众 的艺术追求。在当时的环境下 , 不管是艺术 中的政治倾 向 、 社会倾 向, 都是特定环境下的需求。 给人们所展现 m来的几乎都
浅析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
2 . 从农 村 的生活 、景象 中体 现 出民族特 色 在 解放 区的 木刻 版 画作 品 中 ,中 国北 方农 村 的 生活 景象 ,风
安木刻版 画所表 现的 内容 、形 式以及 对民族特 色的追求上 。本 文从 延 俗 民情 都 在木 刻 作 品 中作 了生 动 的描 写 ,这是 延 安 艺术 工作 深 入 安木刻版 画的创 作背景开始分析 ,进 而分析延安木刻版 画的民族特 色 生 活成 功 体现 出来 的结 果 。如 张 映雪 的 《 陕北 风 光 》是 一 幅描 写 的成 因及体现 ,以及 它在现代社会 当中的价值 所在 。
舞 人 民 ,让 木刻 版 画 成 为打击 和 消 灭敌 人 的重 要武 器 ,成 为 革命
第 二 ,从 剪 纸 中吸 取 营 养 延 安 时 期 的 木刻 家们 直接 用 民 间
战斗 中 的一 部分 ,因抗 战时 期延 安解 放 区 的政 治 生存 环境 比较稳 的剪 纸进 行 版 画 的艺术 创 作 ,陕 北地 区 的剪 纸有 着 强烈 的 地方 特 定 ,着 给 延 安木 刻 版 画 的迅速 发 展提 供 了优 势 , 在加 上延 安 的地 色 ,带有 浑 厚 、豪放 的气质 ,深 受广 大 高原人 民的 喜 爱, 他们 在 域 特 征 、淳 朴 的农 民 、浓 郁 的黄 土文 化 等都 给 艺术 创 作提 供 了 自 艺术 实践 的 过程 中 、深 入 生活 向群 众 学 习这种 剪 纸 艺术 , 使版 画 由广 阔 的创 作空 间 ,走 出了 一条 贴近 现 实 ,贴近 陕北 生活 的有利 的形式 语言 变得 更加 的生动 有趣 。 于 抗 战 的艺术 道路 。 第 三 , 从画 像石 、画像 砖 中 吸取 营养 汉代 画 像 石 、画像 砖 的 毛主席 《 在 延 安文 艺 座谈 会 上 的讲 话 》指 出 ,文 艺作 品是 团 表 现 形式 与 表现 手法 ,成 为 了延 安木 刻版 画创 作 要 参照 的 艺术 形 结 、鼓舞 人 民、打 消 敌人 的 武器 。一 部 分朱 德 再给 鲁 艺工 作 者做 式 之 一 。如 古元 的 《 拥 护 咱们 老 百姓 自己的 军 队》 这幅 作 品在 表
延安时期的美术工作者石鲁
延安时期的美术工作者石鲁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品鉴》 2019年第12期
撰文=刘曦林一
延安10年,石鲁主要是普及革命美术的一位青年美术工作者,并坚持从事速写练习和连环画、插图、版画创作,40年代后期,其木刻作品《群英会》《民主批评会》等,渐次形成了以线刻为主兼及阴阳体面的木刻风格。
他自觉地意识到了强调艺术性的必要,即使是在那些土戏台子上也要创造性地采用舞台美术设计。
他是把普及的美术宣传当做艺术、学问来对待的,并在草纸上写出了《化妆术》《艺术论提纲》等学术性的文稿。
可以说,没有黄土地,就没有石鲁,就没有这位南方人的北方画,就没有日后流贯在他艺术中的坚定的艺术观念与信天游般的自由相共生的高亢的腔调。
他在1943年的《思想自传)冲说,在这黄土高原上“看到的生活是那样民主、平等……革命理想把每个人心都系在一起”。
他在这里呼吸到远比冯家大院自由的空气,并把根深深地扎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却有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自负。
论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风成因
论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风成因抗战爆发后,延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积极主张抗战的文化爱国人士和青年。
这些投奔到延安来的人中,包括一批希望能以画笔报效国家的美术家和热爱美术的青年。
这群怀着为民族生存而战斗的艺术家,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积极从事革命美术的实践活动,创作出了一大批美术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木刻版画作品,为木刻艺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许广平同志在《鲁迅回忆录》中写道:‘鲁迅还作了预言,木刻将来有两个发展的前途: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1]延安木刻版画家在创作实践中,验证了鲁迅的话。
延安的美术工作者,有相当部分来自于上海等大城市,30年代初就接受了鲁迅等“左联”作家关于西方版画的推介,进行着进步版画的创作。
抗战爆发后,他们来到延安,在延安这块特殊的土地上,有机会和条件沿着鲁迅所指引的艺术创新之路走下去,实现了鲁迅所希望的木刻艺术的中国化之路。
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家们,在陕北这块充满了民族文化精神的沃土上,找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他们创作的木刻版画,走出了从单纯模仿欧式风格到结合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形式语言,木刻形式逐渐中国化的道路,形成了具有延安美术自身特点的审美样式。
这种具有革命性、战斗性,同时又具有表现中华民族自己的内容和独特的民族形式的新审美范式的创立,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为扭转20世纪初以来,中国社会上存在的一种认为外国的什么都好的殖民地思想在美术领域的影响,做出了实际的努力,为20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中国美术的审美倾向从一味地崇尚西方,走向逐步重视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历史转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影响了整个20世纪,直至今日。
作为在特殊的历史和政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延安木刻版画艺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将通过进一步探讨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与产生它的历史、社会、美术传统的关系,来探究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群体画风的形成原因,以加深对它的认识。
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构图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分析
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构图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分析作者:崔悦来源:《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03期摘要:抗战时期,延安木刻家们运用不同的形式法则,增强画面的渲染力,形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
文章受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理论与阿恩海姆心理学理论启发,对延安木刻场景中的开放与封闭形式进行分析。
封闭的构图形式,展现出对称、稳定的视觉效果,让人感受到抗战时期延安地区人民生活的安逸。
开放的形式则更具动感,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民在战争中的艰辛。
关键词:抗战时期;新兴木刻;封闭式构图;开放式构图封闭性构图注重画面的平衡和稳定性,将画面中的各个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它通常采用对称、均等和稳定的布局,营造一种安定、沉静、严谨的氛围。
观看时会有一种内敛和安定的心理感受,仿佛与外界隔绝开来,专注于画面的内在世界。
在延安木刻中,如果需要表现一些静态、庄重、严谨的主题,人们常常采用封闭的构图形式,如纪念性场景、人物肖像等。
(一)水平式与垂直式构图1.水平式构图水平式构图的特征在于主线与画框上下边线平行,形成稳重且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
水平线在木刻作品中起到关键作用:传递平静感、展现平坦开阔、强调宽广和延伸感,抑制画面的躁动情绪,起到平衡作用。
吴耘的《麦收的季节》是一幅以“秋收”为主题的精美叙事图像,生动地描绘了一群正在辛勤收割麦子的农民。
画面中的地面、石头以及背景的天空都反复出现了横向的水平线,在视觉上产生了水平方向的动感,与画面中以垂直线条表现的人物和麦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收割麦子时交替运动的节奏感,反映了抗战时期延安祥和景象的一角。
2.垂直式构图构图中与画框左右线平行的线称为垂直线。
垂直主线在木刻中通常起三种作用:表现高耸、刚直、挺拔的性格;表现庄重、肃穆、悲壮的情感;表现秩序、严肃和呆板的气氛。
以江丰的《国民党狱中的政治犯》为例,作品生动描绘了六名遭国民党政府残忍关押的共产党人和一名冷酷的看守。
延安时期版画艺术的民俗性研究
延安时期的木刻版画源于鲁迅先生领导的新木刻运动。
该运动以“为大众而艺术”为宗旨,积极学习西方优秀的木刻作品,同时加大向进步青年宣传木刻艺术的力度。
抗日战争爆发后,木刻艺术家纷纷以手中的刻刀作为武器,用革命的思想创作出一大批带有明显革命色彩的作品,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之后,大批木刻艺术工作者走进农村,深入前线,使木刻版画更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等,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外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者在进行延安时期木刻版画艺术的研究,大多从木刻版画的革命性、抗争性、思想教育功能等方面入手,往往忽视了木刻版画作为延安当地的一门艺术,其中包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
虽然有部分研究者对延安时期的木刻版画的民俗性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研究不够全面、系统。
要想形成一套完整的该时期木刻版画民俗性的研究系统,就必须深入了解该时期当地的发展状况。
如,延安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当时的延安传统技艺的影响以及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等等。
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民俗性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代表当时民俗走向延安时期的木刻版画艺术对于鼓舞民众士气、宣传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其中,以古元为代表的艺术家更加重视反映战争时期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面貌。
他们贯彻落实鲁迅“为大众而艺术”的思想,以农民为创作对象,刻画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寻常的角度,为平常生活中的小事赋予了不寻常的含义。
如,古元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与农民打交道,对农村的生活有超出一般人的理解。
后来学习木刻版画时,古元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促使其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如《挑水》《运草》《播种》等,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农民的日常生活。
随后,古元去陕北农村从事革命事业,这段时光,使他收集到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加深了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促使其大量优秀作品出现。
延安时期版画艺术民俗特征与影响探析
《戏剧之家》2018年第20期 总第284期141美术视点延安时期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正是一批怀揣革命理想,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的艺术家完成的。
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以笔为矛,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版画作品,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事业和人民解放事业。
因此,延安版画形成了集革命性和战斗性的独特艺术风格。
与此同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为新版画艺术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延安时期版画艺术创作逐渐从模仿国外版画艺术转向了结合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道路上来,形成了独特的民俗特征。
一、延安时期版画艺术民俗特征分析谈到艺术民俗特征,不能不提到中国民俗的基本特征,我国地大物博,文明悠久,民俗文化极为丰富,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民俗文化气质。
延安时期版画艺术民俗特征突出体现在,第一,版画艺术活动的集体性和地方性。
延安时期版画艺术创作者同时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通过版画艺术宣传革命思想、抗战思想以及教育宣传等,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并在广大延安地区引起了版画学习和版画创作的热潮;第二,版画艺术活动的传承性和丰富性。
延安时期版画艺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影响下,逐渐从单纯模仿国外艺术风格转向结合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道路上来。
例如,对于中国民间年画形式的借鉴,鲁迅先生就特别重视传统年画,主张用旧年画的形式去创作新的版画作品,戚单创作的《学习文化》、丰江创作的《讲究卫生、人才兴旺》都是以新式年画形式的版画艺术作品,还比如,对于陕西延安民间剪纸形式的借鉴,延安时期尝试将传统剪纸艺术形式运用到版画艺术创作中的版画创作有很多,如古元《送饭》、《读报》等;第三,版画艺术活动的求异性和实用性。
延安版画艺术创作在《讲话》精神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新版画艺术,新版画艺术主要反映人民生活,面向人民劳苦大众而进行写实创作,这种通俗易懂、化民易俗的艺术特点有力地支持了延安时期我国的革命事业发展。
二、延安时期版画艺术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一)延安时期版画艺术的教育意义延安时期版画艺术发展深受鲁迅美术思想以及《讲话》精神的影响,创作内容上主要以抗日救亡的爱国情怀以及解放区的革命运动为主,在形式上继承了左翼刚健质朴的气质和风格,不仅增强了广大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劳苦大众为自由民主奋斗不已的革命热情,同时也纪录和真实反映了延安时期的社会风貌,这对于当代人们学习、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革命斗争精神都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彦涵:曲折坎坷的艺术人生
彦涵:曲折坎坷的艺术人生作者:来源:《读天下》2012年第11期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有两位版画家几乎是延安木刻的代名词,这就是古元和彦涵,这两位版画家也成了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典型代表。
彦涵1916年7月出生于江蘇连云港农村的一个贫穷家庭,后来由在上海经商的舅父的资助,于1935年考入林风眠担任校长的国立杭州艺专,师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方干民学习素描水彩,并跟随国画家潘天寿学习中国画。
抗战爆发后,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938年夏,到了延安。
在鲁艺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学习,参加了鲁艺木刻工作团(木刻团只有四人:团长是胡一川,成员有彦涵、罗工柳和华山),奔赴太行山八路军抗日根据地,从此,以刻刀为武器,投入到抗日的宣传生活中。
在太行山的四年,彦涵为报纸做了大量的插图,还创作了许多木刻,最著名的作品是《彭德怀将军在前线》(1941):彭德怀在前线手握望远镜,正聚精会神地观察敌情。
这幅木刻版画,彭德怀本人也很喜欢,彭的夫人浦安修也来找彦涵索要了一张。
之后,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也向彦涵要了一张。
当时,罗瑞卿很欣赏彦涵,想提拔彦涵到政治部当宣传科的副科长,彦涵拒绝了,因为他还是喜欢画画,不想去机关,恐怕干不好。
1943年初,彦涵回到了延安。
四年的太行山生活给了他太多的创作题材,回到延安的彦涵,在鲁艺当教员,生活安定了,也有了创作的环境,他也迎来了木刻创作上的高峰期。
他刻的第一幅木刻是《当敌人搜山的时候》(1943),这幅作品也成了抗战木刻作品中的代表作。
之后,他又创作了《不让敌人抢走粮食》、《来了亲人八路军》、《奋勇出击》等。
1949年夏,彦涵随同艾青、江丰参加了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管会的接收工作,并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文代会,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那一年,彦涵33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
稍后就跟随江丰回杭州接管了杭州艺专,之后又调回北京,担任中央美院教授,并调至中国美协。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之前,彦涵是顺利的,是延安出来的版画家中的佼佼者。
晴朗的天记新兴木刻“延安学派”的三位版画先驱
晴朗的天记新兴木刻“延安学派”的三位版画先驱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一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是社会主义文艺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讲话》发表以后,文艺工作者更加明确地意识到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文艺工作的根本问题,我们的文艺要为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事业、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民而作、让人民喜闻乐见!文艺作品要有血有肉,要有灵魂!在延安创立形成的“延安学派”正是践行了《讲话》精神的典范。
“延安学派”创作出来的经典木刻作品,受到边区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真正践行了让艺术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真正践行了创社会主义之新、创人民所喜之新。
“延安学派”是由一群延安的“木刻青年”所构成,他们在聆听《讲话》后,义无反顾地奔向抗日战争的前线,深入火热的战斗生活,从人民生活中汲取丰富的素材,创造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版画经典作品,古元、力群、彦涵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古元:从生活的泉水中酿造精神的甜蜜▲古元肖像(版画)王炜古元,一个来自南国的中学生,19岁只身来到黄土高原——陕北延安,从此,他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新兴木刻“延安学派”的杰出代表。
古元的艺术扎根于人民生活,他在那方寸大小的木板上将陕北人刻画得出神入化,那憨厚、善良的农民形象在他的刻刀下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他的作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虚情假意,只有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和真情实感。
古元堪称陕北人民生活的第一抒情歌手,正像盛开在陕北山野中的山丹丹花,散发出红艳艳的光辉和阵阵幽香。
▲秧歌舞(版画)1944年古元古元善于在人民生活中发现独特的审美情趣,当他发现人民群众喜欢“窗花”中的“牛”“羊”等家畜,他就创作了《牛群》《羊群》《铡草》《家园》,并分送给乡亲们。
当他刻出第一幅《离婚诉》后,老乡们提出了尖锐的意见:“为啥脸孔一片黑一片白?为啥脸上长了那么多黑道道?”乡亲们看不惯西方黑白木刻语言的“阴阳脸”刻法。
探究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宣传贡献
98二十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首倡木刻艺术,将西洋木刻艺术介绍到中国,同时举办木刻讲习班、木刻展览会等,为我国早期木刻艺术培养了人才,他的初衷是用艺术唤醒当时思想麻木的人民大众。
从这个意义上讲,木刻在本土落地时承担着提振士气、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任务。
“历史上没有一种艺术比中国新兴木刻更接近于人民的斗争意志和方向,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武器而存在的。
”[1]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大批文艺人士汇聚延安,以笔为枪,进行抗战宣传。
云集于延安的美术工作者们,囿于物质的匮乏,美术事业发展受限。
而同一时期,版画创作所需工具简单,且可就地取材。
延安鲁艺美术系教员江丰同志在回忆延安木刻运动时说:“被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军层层封锁的延安,就是绘画用品如颜料、画布、画纸、画笔等物也很难输入,同时价钱又贵。
只有宜于木刻的梨木板和枣木板可以就地取材,木刻刀和木刻用的纸张,甚至黑色油墨延安都能自制。
同时,用木刻代替锌板,可以解决延安报刊缺乏制版设备的困难。
”[2]因此,在其他美术形式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木刻版画艺术却异军突起,发展壮大起来。
进步木刻艺术家们以刻刀为武器,创作出大量木刻作品用以抗战宣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暴行,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并揭露其统治下群众的苦难生活,成为我党抗战宣传的一把利刃。
·李巧珍(延安鲁艺文化中心)Research on the Publicity Contribution of Woodcut Prints in Yan 'an Period探究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宣传贡献摘要:兴起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木刻艺术,经历了欧美风格的蜕变,在抗日战争中百炼成钢,实现了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的飞跃,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延安时期,木刻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考察,梳理其在抗战宣传中的贡献。
关键词:延安时期;木刻版画;宣传贡献鲁艺美术系教员古元创作的木刻版画作品《减租会》。
中国梦延安情 绘画内容
中国梦延安情绘画内容
中国梦是一个饱含着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梦想,延安则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节点。
绘画作为一种形象表达的艺术形式,在描绘中国梦与延安情时,可以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传达出深深的情感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可以成为绘画作品的题材。
描绘延安情,可以选取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保安卫士纪念碑、延安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物作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色彩和线条刻画出建筑物的外貌与气质,凸显出延安的革命历史与精神内涵。
此外,延安还有许多重要的历史场景,如中央苏区革命旧址、延安窑洞等,这些地方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
艺术家可以通过绘画再现这些历史场景,用饱满的色彩和线条表达出中国人民在延安革命岁月中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塑造出这些场景中的英雄形象。
为了更加丰富绘画作品的内涵,艺术家还可以将中国梦与延安情进行巧妙的结合。
可以选择描绘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场景,表现出中国梦与延安情的紧密联系。
同时,艺术家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延安的红色文化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结合,展现出中国梦在新时代的繁荣和进步。
总之,绘画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艺术形式,具有无限的创作空间和表达能力。
在描绘中国梦与延安情时,艺术家可以选择延安的建筑、历史场景和重要人物等元素,通过生动的色彩和线条,表达出延安的革命历史与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展现出中国人民对于梦想的追求和坚定信仰。
这样的绘画作品定能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梦在延安情的独特魅力。
延安时期木刻版画中女性英雄形象探析
2024年 第1期- 31 -文化发展研究Research on Cultural Development在母权制被父权制取代后,随着男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女人无法参与社会中的劳动,只能依附男人生存。
20世纪初,西方的女权思想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关注,康有为等知识分子认为妇女解放有关国家的救亡图存,提出禁缠足、兴女学,形成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妇女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1]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亦十分重视女性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们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妇女政策,为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等相关妇女解放政策。
1926年,中共通过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指出:“农民妇女乃斗争着的最积极的革命者,应尽量的吸收到一切农民组织中来。
”[2]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促进妇女解放的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延安的妇女从以往陈旧落后的思想中解放了出来,读书识字,加入革命的队伍,打破了原来的家庭中的牢固的父权制度,实现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与男同志们一起支援部队、共同学习、参政议政,与男同志一样扛起了革命的大旗。
一、女性英雄与革命女性英雄对革命的作用是巨大的。
毛泽东曾说:“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劳动妇女在经济上的地位和她们特别受压迫的状况,不但证明革命对妇女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重要力量。
”[3]在抗战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急需女性的参与和支援,革命正好给予饱受压迫的女性一个机会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妇女不再需要遵守旧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跨出自己固有的性别桎梏,投身于革命斗争。
她们既可以是贤妻良母,也可以是“女豪杰”“女英雄”“女战士”。
这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需求,同时也是妇女追求独立自主道路的需求。
中国美术馆 延安精神美术展 观后感
中国美术馆延安精神美术展观后感摘要:一、引言二、延安精神美术展的概述三、展览作品的亮点与特点四、观后感的启示与思考五、结论正文:【引言】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延安精神美术展。
这场展览以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生动展现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延安精神美术展的概述】本次展览以“延安精神”为主题,旨在弘扬和传承这一伟大精神。
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件美术作品,包括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多种类型。
这些作品以饱满的热情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展示了延安精神的各个方面。
【展览作品的亮点与特点】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展览作品的亮点和特点。
首先,这些作品紧紧围绕延安精神,通过艺术家的巧妙构思,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延安精神的内涵。
其次,展览作品风格各异,艺术家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和才华,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延安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观后感的启示与思考】观看这场展览,我深切体会到了延安精神的力量。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新时代,我们更要继续弘扬延安精神,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艺术家们对延安精神的敬仰和传承。
他们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让延安精神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启发我要以此次观展为契机,深入学习延安精神,将其内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结论】总之,此次参观中国美术馆的延安精神美术展,让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红色年代版画家--吴强年版画作品欣赏
红色年代版画家--吴强年版画作品欣赏
军民一家亲
勤备战广积粮
1976年作石油工人永远战斗
畅想
1970年作《伟大领袖毛主席》
1980年作秋恋
1982年作音容常在
红色的岩石
1974年作论《水浒》
《叶挺囚歌》插图之一
毛主席像
1961年作红岩小说插图
1960年作志在山河
1963年作雷锋
1976年作战山河
红岩魂
冬嬉
1968年伟大领袖毛主席
1972年作《怒火—奴隶们创造历史组画之一》
1968年作毛主席去安源
1975年作《进山》
1965年作公社姑娘
1981年作丑小猫
1983年作山花灿烂
傅文淑宋克君黄玄之吴强年童工泪(四帧)
1961年作我们大队的支部书记。
延安时期版画
减租会 古பைடு நூலகம் 1943年 版画《减租会》是延安整风后古 元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它表现了千百年来,匍 匐在地主老财脚下的贫农、佃户,今天直起腰来和“东家” 做说理斗争。
力群 《 饮 》 1940年
延 安 时 期 版 画 艺 术
中国1935年延安时期版画艺术减租会古元1943年版画减租会是延安整风后古元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它表现了千百年来匍匐在地主老财脚下的贫农佃户今天直起腰来和东家做说理斗争
延安时期版画艺术 的诞生背景:
1942年5月发表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作为斗争的武 器
延安时期版画艺术
《到前 线去》 被公认 为是抗 日时期 美术作 品的代 表作, 成为中 国革命 博物馆 收藏的 珍品。
《到前线去》胡一川 1932年
延 安 时 期 版 画 艺 术
李桦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组画《怒潮》之一) 1947年
延 安 时 期 版 画 艺 术
李桦《怒吼吧! 中国》1935年
延 安 时 期 版 画 艺 术
古元版画《回忆延安》
古元版画《回忆延安》
古元版画《回忆延安》
《回忆延安》是一幅由古元(1919—1996)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原拓木刻套色纸本版画,长方形,长80厘米、宽60厘米,画面主色调为黄色、蓝色和绿色,生动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诗般画卷。
古元同志的这幅版画,笔法简练,技法纯熟,构图巧妙,意境优美,真实地再现了延安时期延安军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舍我其谁的战斗生活场景,生动地反映了延安军民勇于担当、团结一心、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自由、平等、民主的宽松氛围,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令人激情澎湃的黄金年代,回到了那个温暖、明朗和蓬勃向上的革命圣地延安。
1974年,古元同志将《回忆延安》这幅版画作品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文物对外展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创 作 , 续 完 成 了《 报 告 》 打 连 听 《
席 到大 礼 堂看 京 戏 . 意问 “ 特 鲁艺 ” 的 同志 : 你 们 这 里 有 一 位 力 群 同 “ 志 吗? 他来 了没有 ? “ ” 鲁艺 ” 的同志
窑 洞 》 帮 助 抗 属 除 草》 伐 木 》 烧 《 《 《
说 : 他送 给 我一 幅 术刻 像 , “ 我谢 谢 他 !”
可 惜 .那 次 演 出 力 群 没 有 观
中 . 满 了 浓郁 的 生 活气 息 . 论 充 无 在 形 式 风 格 上 .还 是 在 木 刻 技 巧 上. 都有 较 大 的突 破 和提 高 作 品
与国民党 统治 区的社 会 动荡 、 人心 涣 散相 比. 延安 是一 个 崭新 的
生 . 知 自己在 政 治 理 论 、 术 学 深 艺
识等 方 面还有 许 多 欠缺 . 因此一 点 也不 敢懈 怠 他 不 断充 实 自己 . 一
平时在 工作和生 活中 .力群脑 海里
总是一 次次地浮现 出毛 主席 的高大
三 个 月 后 . 为 “ 国共 产 党 作 中
炭 》 休 息 》 饮 》 女 孩 像 》 延 安 《 《 《 《
“ 艺 ” 景 》 削萝 卜 《 窑 工 人 鲁 校 《 》打 像》 老 人像 》 《 等等 这 些作 品 的题
材 皆 来 源 于 延 安 火 热 的 战 斗 、 活 生
回答 :他 有事 。 “ 今天 没来 。” 主席 毛
前 进 道 路—— 为 共 产 主 义 事 业 奋
斗 终生 。 ”
参 加 延 安 文 艺座 谈 会
14 9 2年 5月 2 日 . 共 中 央 宣 巾
《 论 》 . 主席 高屋 建 瓴地 阐 明 结 中 毛 了党 的文 艺 工 作 和 党 的整 个 工 作
看 . 去 了 当面聆 听 毛 主席 教诲 的 失 机 会 . 毛主 席专 门提起 他并 向他 但
世界 , 切井 然有 序 、 机勃 勃 , 一 生 到
处洋溢 着 团结友爱 的气 氛 力群 发 自内 心地 说 : 延 安 这 个 新 世 界 真 “
使 我 喜 欢 !”
《 》 饮 ,曾 由周恩 来 带往 重 庆展 览 ,
在 “ 艺 ” 力 群 的身 份虽 然 是 鲁 .
教 员 . 但 他 一 直 认 为 自 己 也 是 学
安 前后 的作 品二 十 幅 文艺俱 乐 部 还 为这 次 展 览 配 发 了 一 篇 文 章 《 足 的进步— — 为 力群 同志木 刻 长 展 览而 作》
席 的故 事 .聆 听这位人 民领袖 的教 导 . 目睹他平易 近人 又充满人 格魅 力 的风 采 。 内心可谓 崇敬热爱 之至 !
面 交 毛 主 席 过 了 没 多 久 . 天 晚 上 . 主 一 毛
在 鲁迅 艺术 文学 院任 教
14 9 0年 1 月初 . 力群几经辗转 . 终 于来 到延安 随后 . 他被分配到鲁 迅艺 术 文学 院担 任美 术 系教 员 . 并 被推举 为陕甘宁边 区文化协会执 委
会 委 员 他 的 妻 子 刘 萍 杜 先 于他 在 13 9 8年 到 “ 北 公 学 ” 习 并 入 党 . 陕 学 此 时也 来 到 “ 艺 ” 鲁 与他 团 聚
E 望 编 徐 蓉 E a×。111. l 辑: — _un0@6 。 mIrg2 3 m _ c
UI ANG W
画雾车的 匡唼崤
口 文/ 晓 帆 ( 吴 辽宁 )
拿 起 木 刻 刀 .满 怀 深 情 地 创 作 起 来 一 幅具 有历 史意义 和 艺术 价 值
的《 毛泽 东 同 志像 》 终 于 在延 安 的 ,
受 到 徐 悲 鸿 等 名 家 的 好 评
致谢. 已经使 他感 到无 比荣幸 了
14 9 1年 8月 1 日. 鲁 艺 ” 3 “ 文
艺 俱 乐 部 为 力 群 举 办 了 一 次 个 人 木 刻 作 品 展 览 会 . 出 了 力 群 到 延 展
给 毛 主 席 刻 像
在 延 安 . 群 有 机 会 了 解 毛 主 力
破 一 切 激 流 险 滩 . 向 光 辉 灿 烂 的 驶 未来 1
5月 2 3日.再次 举行 大 会 . 毛 主席作 了《 结论 》 告 这 次 大会 规 报 模 很 大 .听报 告 的人 比上 次更 多 礼 堂 容 纳不 下 . 会 就挪 到 礼 堂外 大
的 篮 球 场 上 开 . 起 汽 灯 照 明 在 架
经 过 无数 次 的酝 酿 . 群 终 于 力
2 2
9
翥萎耋曩 萎耋耋蕃菱:; 萋 蕈霎差篓 篓薹 墨 攀 霎 妻 攀 曩i 蓦 萋
共 产 党 . 现 了他 多年 的梦 想 力 实 群 心情 激 动 地写 下 了这样 一 段话 :
“ 这 天 起 .我 在 政 治 上 就 奠 定 了 从
方 面积 极旁 听周 立 波讲 授 的 “ 著 名
选 渎课 ” 积 极参 加 讨论 . 力学 习 . 努 文学 知识 . 提高 自己的文艺 修养
力 群 还 以 高 度 的 热 情 大 搞 木
毛 主席 的住处 但 当时毛 主席正 在
午 睡 . 便 惊 动 . 便 托 警 卫人 员 不 他
窑洞 里诞 生 了 !
回篓 攀姜
高龄 的我 国著 名 美术 家 、 画界 泰 版
斗力群 仍感慨 万千 。
史 观 》 等 . 求 深 刻 理 解 马 列 主 等 力 义 、 泽 东 思 想 的精 神 实 质 : 一 毛 另
在 陈荒 煤 、周立 波 的劝说 下 , 力 群 亲 自把 《 泽 东 同志 像 》 到 毛 送
的一 名赤 色 群众 ” 由江 丰 、 , 庄言 介 绍 . 群 在 “ 艺” 部 院 的 窑 洞 力 鲁 干 里 . 着党旗庄严宣誓 . 人 中国 对 加
论 》 苏联 的《 , 联共 党史 》 毛泽 东 的 , 著 作讲 话 , 黎平 、 思 奇 的《 物 吴 艾 唯
形象 他 决定 为毛主席刻一 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