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国际经济学二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标准贸易模型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PPF
●PPF的特点: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斜率边际转换率MRT,为生产两个产品的边际成
本之比。

●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PPF的特点:右下方倾斜,凹向原点。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为了获得每天多生产单位某商品的资源而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另一商品的产量。

边际成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

生产可能曲线都凹向原点,表明机会成本递增的。

X对Y的边际转换率就是每多生产1单位X而少生产Y的数量。

故边际转换率可用来表示X(横轴上的商品)的边际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X对Y的边际转换率可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该点的斜率来表示。

机会成本递增的产生是由于生产所需的要素或资源具有以下特征:(1)不是同质的(即同种要素的所有单位并不是完全相同或质量相同的);(2)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生产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的同时,它必须要利用那些效率较低或并不完全适合生产这种商品的资源或要素。

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每多生产1单位该种商品,就必须越来越多地放弃另一商品的生产以提供足够的资源。

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不同的原因:两国有不同的要素或资源禀赋;两国使用了不同的生产技术。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CIC)[来源于个人无差异曲线]
●偏好和收入水平既定、效用相同
●右下方倾斜
●离原点越远的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两两不相交
●凸向原点
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较高
的曲线反映较高的满足程度,较低的曲线反映较低的满足程度。

X对Y的边际替代率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移而下降。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递减反映:一国消费X越多,则其消费Y越少。

该国每多消费1单位X,只会放弃越来越少的Y商品。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社会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生产的机会成本递增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而边际替代率递减使得社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一组特定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一国内一种特定的收入分配,一种不同的收入分配会导致一组全新的无差异曲线,而它很可能与先前的无差异曲线相交。

补偿原则:如果一国贸易中的获利方在完全补偿了损失方的损失后仍比贸易前有所收益,则该国在贸易中是获利的。

三、封闭均衡
●生产点位于PPF曲线和价格线的切点
●消费点位于CIC曲线和价格线的切点
●国内均衡点位于PPF和CIC的切点,切点斜率为此时的均衡价格。

在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条件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状态,这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位置上、切点的公切线的斜率给出了国内的均衡相对价格,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

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是在生产和消费相等那一点上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公切线的斜率。

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供给的力量(由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给出)与需求的力量(由该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给出)共同确定了该国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四、贸易产生
●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不同
●偏好相同或不同
●封闭时的国内价格不同
●生产偏向有优势的产品
●消费摆脱资源限制
●不完全专业化分工机会成本递增,不完全放弃比较劣势产品
机会成本不变的图形说明
绝对(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说明
两国之间同一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两国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也构成了互利贸易的基础。

两个国家在专门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商品的同时,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递增,所以,一旦两国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相同,这种分工就会停止。

这时,贸易就在这一价格水平上达到平衡。

通过互利贸易,两国的最终消费水平均会大于不存在贸易时的消费水平。

通过分工生产与贸易,每一国家都可消费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商品组合,而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消费的界限。

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就是贸易平衡时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

A国对B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而B国对A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贸易均衡相对价格就越接近A国的独立均衡相对价格,A国在贸易中所得的也就越低。

如果两国贸易前相对价格是相同的就不会有生产分工和共同贸易所得发生了。

在固定成本条件下,每个国家都完全分工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在两国生产中存在着不完全分工。

随着每一个国家专门生产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同时,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就会相互接近,直到价格在两国国家中相等。

在固定成本条件下,生产完全分工的惟一例外是小国情况。

只有小国才会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上进行完全的分工,大国及时在贸易条件下仍同时生产两种产品,因为小国不能完全满足大国的进口需要。

而在成本递增条件下,即使是小国也存在不完全分工。

五、贸易所得(会画)
●交换的利益
●专业化的利益
一国在贸易中的所得可以分为交易所得和分工所得。

六、偏好产生贸易(图能看懂即可)
●两国的资源状况、生产技术等产品供给方面的情况完全相同
●偏好差异大
●完全竞争
A国和B国在贸易前的想过价格不同,是由于两国具有不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

这就确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从而为分工生产和互利贸易打下基础。

在成本递增情况下,即使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只要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就仍存在着通过贸易共同获利的可能。

在对某种商品偏好较低的国家中,该种商品的的无贸易相对价格就会较低,该国对该商品就具有比较优势。

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两国是完全相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差异并不起作用,或生产可能性曲线间的差异恰被无差异曲线间的差异所抵消)的情况下,两国的贸易前相对商品价格才是完全相同的。

七、贸易利益的局部均衡分析
●一种产品的情况(机会成本递增)
八、提供曲线(定义,看懂图,均衡意义)
●为满足一定的进口所能提供的出口数量
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

一国的提供曲线可以从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图以及可以发生贸易的假设的相对商品价格中轻易地推导出。

A国的提供曲线位于自给自足的价格线之上,凸向X轴,表明X轴所代表商品是其比较优势所在,应该出口。

提供曲线斜率变化的原因:(1)A国在生产更多用于出口的X时会面临机会成本递增的问题;(2)A国消费的Y越多,X越少,Y的边际效用就会越低于X的边际效用。

两个国家提供曲线的交点确定了两国在开展贸易时的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

九、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定义
——出口产品价格和进口产品价格之比
——出口产品价格指数和进口产品价格指数之比
贸易条件意义
——贸易条件改善,提高该国福利
——贸易条件恶化,降低该国福利
一国的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

在一个具有多种贸易商品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

这个比值通常要乘以100,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这样的贸易条件通常是指商品或净易货贸易条件。

由于A国出口商品X,进口商品Y,故A国的贸易条件表示为Px/P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