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及原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及原文一、教学内容《山茶花》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第二课。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课文中描述的山茶花展开,通过描绘山茶花的美丽姿态,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课文描绘,感受山茶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山茶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和生词,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讲解生字、生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茶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精彩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用类似的修辞手法描述自己喜爱的花朵。
六、板书设计1. 山茶花的美丽外形:洁白、娇艳气质:高雅、圣洁2. 课文修辞手法:比喻、拟人3.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爱的花朵”为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花朵。
2. 答案示例:我最喜爱的花朵是百合。
它如同一位纯洁的仙子,穿着白色的裙子,翩翩起舞。
它的芬芳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陶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其他美景,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优质教案及原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优质教案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山茶花》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礼物”单元,详细内容主要描绘山茶花美丽形态、生长环境以及作者对山茶花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朗读、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山茶花美丽,理解作者对山茶花喜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神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山茶花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山茶花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新词好句,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3. 合作交流将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山茶花形象特点,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例题讲解(1)解析生字词:挑选课文中生字词进行讲解,如“嫩绿、绽放、芬芳”等。
(2)分析课文内容:讲解作者如何描绘山茶花美丽,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山茶花喜爱。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其他花卉描述。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山茶花形象特点及作者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山茶花2. 板书内容:形态:嫩绿、绽放、芬芳环境:春天、阳光下、绿叶衬托情感:喜爱、赞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山茶花画。
(2)模仿课文,写一段描述其他花卉短文。
2. 答案:(1)画评价标准:形象生动、色彩搭配合理、有创意。
(2)短文评价标准:语言流畅、描绘细腻、表达感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山茶花》,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情感。
最新整理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茶花》教案

3.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作者情感的表达
作者通过对山茶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山茶花的喜爱和赞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洁白无瑕”、“傲寒而立”等,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解析
1.课文生词的掌握
生词是课文理解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堂讲解等环节,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在讲解生词时,教师可以结合词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举例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词。
2.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环节,教师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同时,教师要及时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山茶花特点的描绘,作者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课文生词的掌握,课文大意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文、字典、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山茶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最新整理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茶花》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山茶花》。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2页的《山茶花》课文,详细内容涉及对山茶花的描绘、山茶花的特点和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山茶花吗?大家一定想看看美丽的山茶花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山茶花》,一起领略山茶花的美丽吧!板书课题:19、山茶花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三、写字指导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四、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五、课堂练习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山茶花的美丽,大家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起来探究山茶花到底美在哪?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由读课文。
思考:山茶花美在哪里?仔细阅读课文,把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划下来,并多读几遍。
2、教学课文2、3段。
(1)由学生回答导入。
(教学第2段)从这一段中你都收集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说出山茶花树枝上有许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也颜色不同。
读了这一段,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山茶花给你的感受吗?(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说得真好,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山茶花多美啊!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2)教学第3段。
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及原文

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花的世界》,具体章节为第二章《山茶花》。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进行相关写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山茶花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山茶花的情感。
3. 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修辞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山茶花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辅导读音、解释生字词。
3.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4.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生字词,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例题讲解。
6.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相关修辞手法的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山茶花》2. 重点生字词:山茶花、嫩绿、艳丽、芬芳、傲立、雪花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比喻、拟人手法写一段话,描述山茶花的特点。
2. 答案:(1)略(2)例:山茶花如同一位艳丽的少女,穿着嫩绿的衣裳,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傲立在寒风中,宛如一朵朵美丽的雪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山茶花的诗句或故事,进行分享。
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教案:《山茶花》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山茶花》一课,主要内容是学习课文《山茶花》,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山茶花的美丽和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3.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山茶花的特征,引发学生对山茶花的兴趣。
2.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内容理解: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山茶花的描绘,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4.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造句,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5. 实践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某一种花的喜爱,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山茶花美丽喜爱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喜欢的山茶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山茶花的美丽和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通过组词、造句,巩固学生的生字词学习。
实践拓展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某一种花的喜爱,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后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写一篇关于这种植物的小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山茶花》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作者对山茶花的观察和喜爱。
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山茶花》。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语言积累,文本理解,情感体验,想象与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对山茶花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学习生字词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认读、书写生字词。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于山茶花的描述。
(2)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 情感体验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山茶花丛中,感受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6. 例题讲解(1)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
(2)分析拟人句的表达效果。
7.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拟人句,描述自己喜欢的花朵。
六、板书设计山茶花生字词:嫩绿、鲜艳、傲立、芬芳修辞手法:拟人情感:喜爱、珍惜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仿写拟人句,描述自己喜欢的花朵。
3. 课后阅读:查找关于山茶花的资料,了解其生长习性和文化寓意。
答案:1. 嫩绿、鲜艳、傲立、芬芳2. 示例:玫瑰花像一个娇羞的小姑娘,低垂着头,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山茶花的特点,体会到了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2024年最新整理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茶花》教案

2024年最新整理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茶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山茶花》。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分析课文中山茶花的形象描绘,掌握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掌握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课文中山茶花的形象描绘,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山茶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山茶花的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3. 精讲细读(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2)分析课文中山茶花的形象描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3)讲解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山茶花生字词:嫩绿、娇艳、芬芳、摇曳比喻:山茶花像一位娇艳的少女拟人:山茶花在微笑、点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2. 答案示例:玫瑰花像一个害羞的姑娘,脸蛋儿红扑扑的,低垂着头,仿佛在悄悄地告诉大地她的心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草树木,学会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描绘它们,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的设定。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山茶花教案(5篇范例

山茶花教案(5篇范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山茶花》这篇课文,该课文位于教材第十五章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山茶花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繁殖方法以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山茶花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和繁殖方法。
2. 掌握山茶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茶花的繁殖方法及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山茶花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山茶花、显微镜。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山茶花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山茶花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
3. 讲解:详细讲解山茶花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繁殖方法以及文化内涵。
4. 实践:分组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山茶花结构,并进行讨论。
5. 例题讲解:讲解山茶花的繁殖方法,并举例说明。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练习描述山茶花的形态特征。
8.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有关山茶花的观察和写作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山茶花的生态习性2. 山茶花的形态特征3. 山茶花的繁殖方法4. 山茶花的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选择一种进行描述,并分析其文化内涵。
答案示例:我选择了学校的樱花。
樱花是春天的使者,每年春天都会盛开。
它的花瓣呈粉红色,形状像爱心。
樱花象征着爱情、纯洁和希望,是日本人最喜欢的花卉之一。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植物文化?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了解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下节课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山茶花。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山茶花生态习性和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调整。
最新整理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茶花》教案

最新整理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茶花》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山茶花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语文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山茶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山茶花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a. 第一自然段:生长环境b. 第二自然段:外貌特征c. 第三自然段:色彩描绘d. 第四自然段:品格阐述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山茶花的美丽与品格。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花朵,并说明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山茶花a. 生长环境b. 外貌特征c. 色彩描绘d. 品格阐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b. 选取你喜欢的一种花朵,描绘它的特点,不少于100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山茶花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课后,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其他花卉的特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的课堂讲解部分,特别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情感态度的引导。
山茶花 教案

山茶花教案教案标题:山茶花教案目标:1. 了解山茶花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
2. 学习山茶花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山茶花,引起学生对该植物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或听说过山茶花。
探究:2. 分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山茶花的特征、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并记录下来。
3.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全班共同补充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知识讲解:4. 教师介绍山茶花的基本特征,如花朵形状、花色、叶子形态等,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5. 介绍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如喜阳光、适宜温度等,并与学生分享一些关于山茶花的有趣事实。
6. 讲解山茶花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等,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山茶花繁殖实践。
应用与价值:7. 引导学生思考山茶花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如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山茶花的喜爱和认识。
8. 分组让学生展示山茶花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园林景观、茶叶制作等,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结与反思:9.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山茶花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并鼓励学生对自然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表达。
10. 结束课堂,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研究更多的植物,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资源:1. 展示山茶花的图片或实物。
2. 展示山茶花特征和应用的幻灯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讨论记录的纸张或板书。
4. 学生展示山茶花应用的海报或PPT。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和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对山茶花特征、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山茶花应用和价值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并记录下来。
2. 鼓励学生种植山茶花或其他植物,进行观察和实践。
3.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花卉展览,拓宽对植物世界的认识。
注意事项:1. 在引入环节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山茶花》。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培养观察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基本信息。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表达,感受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花的名字,进而引出课题《山茶花》。
2. 自主阅读(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读音和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义,进行认读练习。
4. 课文解析(1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答题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山茶花》2. 生字词3. 课文主要内容4. 观察与表达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我喜欢山茶花,因为……”造句。
(3)观察一种你喜欢的花,写一篇观察日记。
2. 答案:(1)见课本生字词表。
(2)例句:我喜欢山茶花,因为它象征着坚强和美丽。
(3)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学会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高语文素养。
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及原文

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美丽的植物》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山茶花》。
本文详细描述了山茶花的外貌、生长环境及其在春天中的美丽景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7页至第19页,围绕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习生词、理解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能正确书写;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朗读、讨论等方式,学习描述事物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会描述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山茶花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探究(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新词、难词,查字典理解词义。
(2)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山茶花的特点。
3. 课堂讲解(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语,指导书写。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讲解,分析句式特点。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所学句式进行仿写。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山茶花》2. 生字、词语:盛开、翠绿、傲然、生命力等。
3. 句式特点:比喻句、拟人句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植物。
2. 答案示例:菊花犹如一位娇羞的少女,低垂着头,黄色的花瓣如同她的裙子,在秋风中轻轻摇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山茶花教案(5篇范例)

山茶花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山茶花教案教材分析:《山茶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
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该文用浓重的抒情笔法描绘了它的美、娇、艳,并使人感悟到山茶花的神韵,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别的劲儿”。
进而使读者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理。
引发出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考。
另外,该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逼真,将人能置身于茶花烂漫,芬芳四溢的花海之中,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设计理念: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
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
课前准备:1、山茶花的课件。
2、组织学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同学们,昨天布置你们预习19《山茶花》,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查吗?这里有两组词语,谁勇敢地读一读?(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排列有致潇洒舒展特别劲儿)(强调致、舒是翘舌音劲儿是儿化音)(课件出示第二组:晶莹的水花碧绿的清潭粉红的轻纱)同学们,我们的语言很神奇,一个简单的词语就能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不信,听老师读,你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些美妙的画面。
(师轻缓地、富有感情地读这三个词语。
)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脑海里有画面,读出来味就格外足,情也就格外浓。
按着这种方法,试着边读便想象画面。
(生试着读)这三个词串之间有联系吗?(没有)同学们,知道吗,有一种花把这三种事物串联在了一起,这是一种什么花呢?山茶花。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一、教学内容《山茶花》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及主旨归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山茶花的美丽与生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引入课题。
2. 预习反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进行课堂互动。
3.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分析课文结构。
4. 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讲解字义,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5.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解析,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山茶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山茶花》2. 生字词:……3. 课文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山茶花的短文。
2. 作业题目: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一朵山茶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大自然,发现更多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山茶花,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 课文的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课堂讨论。
4.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1. 在预习阶段,布置学生提前学习生字词,课堂上进行检查反馈。
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及原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及原文一、教学内容《山茶花》选自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详细内容涉及描写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以及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十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如“山茶花”、“嫩绿”、“芬芳”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山茶花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山茶花的外貌特征,以及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感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重点讲解,巩固学生的词汇基础。
3. 课文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节奏和韵律,感受作者的情感。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山茶花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等。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描述自己见过的山茶花,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6.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山茶花:生长环境、外貌特征、作者情感2. 生字词:山茶花、嫩绿、芬芳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山茶花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
(3)感悟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见附录。
(2)见附录。
(3)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开展观察、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录】生字词答案:山茶花、嫩绿、芬芳、盛开、清香、飘散课文描述答案:山茶花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它们在春天里盛开,花朵呈嫩绿色,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的世界》,具体章节为《山茶花》。
内容主要描绘了山茶花的美丽、香气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茶花的外貌特征、生长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山茶花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山茶花的外貌特征、生长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山茶花的特点。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山茶花的外貌特征和生长习性。
(2)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山茶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描写山茶花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山茶花。
(2)仿写课文中的句子,描述山茶花的特点。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山茶花知识,谈谈如何保护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山茶花外貌特征:花朵、叶子、果实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美化环境、环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以“我心中的山茶花”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收集有关山茶花的诗句,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例文:我心中的山茶花,它的花朵红艳似火,叶子翠绿如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与温馨。
(2)诗句:《山茶花》唐代白居易:“山茶花似海,烂漫照眼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山茶花》,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美丽的植物》中的一课《山茶花》。
详细内容包括: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花语以及与山茶花相关的民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学会正确辨别山茶花;2. 通过学习,感受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 领悟山茶花所象征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山茶花所象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和花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山茶花、挂图。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物展示:教师展示实物山茶花,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种花是什么吗?”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① 生长环境: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山茶花的生长习性。
② 外貌特征:教师展示山茶花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山茶花的外貌特征,并用词语描述。
③ 花语:教师讲解山茶花的花语,让学生了解其象征意义。
3.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用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山茶花的贴画。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以PPT的形式展示例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并进行随堂练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山茶花的生长环境2. 山茶花的外貌特征3. 山茶花的花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山茶花”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山茶花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和花语,表达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2. 画一幅山茶花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山茶花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和花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优质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山茶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8课《山茶花》,详细内容为课文中对山茶花的描绘、特点以及与人物情感的关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事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山茶花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培养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山茶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描绘山茶花的句子。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分析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4.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山茶花描写的句子进行赏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仿写一个描写其他植物的句子。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山茶花的认识,以及如何保护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山茶花外形特点象征意义作者情感2. 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以“我的植物朋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我的植物朋友——太阳花太阳花,又名向日葵,是我最喜欢的植物。
它的花瓣金黄灿烂,犹如阳光一般温暖。
太阳花总是面朝太阳,仿佛在微笑。
它象征着阳光、勇敢和热情。
我要向太阳花学习,做一个阳光、积极、乐观的人。
2.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关于植物的课文,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茶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礼物》中的《山茶花》。
详细内容包括: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开花季节及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山茶花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山茶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山茶花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山茶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山茶花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彩笔、画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山茶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新课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开花季节等。
(3)讲解山茶花的文化内涵,如:山茶花与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的联系。
3. 实践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山茶花的特点,并准备进行汇报。
(2)描绘山茶花:学生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自己喜欢的山茶花。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描绘山茶花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例题,尝试自己编写一段描绘山茶花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山茶花生长环境:山地、丘陵、平原等外貌特征:花瓣、花蕊、叶子开花季节:冬末春初2. 描绘山茶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写一段描绘山茶花的文字。
答案示例:山茶花开了,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了枝头。
它的花瓣粉嫩嫩的,花蕊金黄,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
在冬末春初的季节里,山茶花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2. 作业要求:不少于100字,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描绘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山茶花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茶花》教案设计理念: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
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能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能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
课前准备:
1、山茶花的课件。
2、组织学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学流程:
一、欣赏山茶花,整体感知文本。
1、欣赏陆游的《山茶》。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花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欣赏山茶:请你们边欣赏边听老师朗读,欣赏完了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二、品读文本,感受山茶花的美。
过渡:欣赏了山茶花,你能用一个字来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随交流板书:美)
1、学生默读课文:山茶花真是美极了,请你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山茶花美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交流,随机引导学生学习句子:谁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随交流随机板书:花色美)
句子1: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① 指名交流句子,随交流出示句子。
② 你从哪里感觉到山茶花很美?
③ 你见过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④ 指导学生朗读:这么美的山茶花,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呢?
⑤ 多种形式练读(指名读、点评读、齐读)
句子2: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① 指名交流句子,随交流出示句子。
② 引导学生感受墨茶,指导朗读:生活中你见过绿色的花吗?现在见到绿色的山茶花,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种感受读给你的同桌听吗?
③ 学生同桌互相读句子。
④ 指名读,教师点评: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墨茶在阳光下对我们微笑,谁能让墨茶的笑容更灿烂一点?
⑤ 学生分组读句子。
句子3: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① 你觉得哪里美?引导学生感受:朝霞是什么颜色的?白云是什么颜色的?是啊,火红的朝霞和洁白的白云揉在一起的轻纱,美不美呢?
② 指导学生朗读:谁能把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读出来?
③ 学生多种方式练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在引导学生把三色的山茶花学完后,让学生齐读这几句。
句子4:真是美极了!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粉红的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
① 指名交流句子,遂交流出示句子。
② 理解绝:什么是绝?山茶花哪些地方绝?山茶花还有什么颜色呢?
③ 指导学生朗读。
(指名读,齐读)
在学生学习完写山茶花的句子后,引导学生拓展:你能仿照树上的比喻句说一说你喜欢的花色吗?(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句子5: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潇洒而舒展。
① 随交流出示句子:这说的是山茶花的什么美?(随交流板书:花形美)
② 学生欣赏图片,判断花形。
③ 看图片理解排列有致。
④ 学生读句子。
3、学生配乐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山茶花的样子。
三、赏读文本,体会山茶花的特别劲。
过渡: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山茶花的美啊,美啊,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
1、学生交流。
(引出板书:花骨朵特别劲)
2、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请你们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画出山茶花骨朵特别的句子。
3、学生交流,随交流学习句子。
句子: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
原来山茶花骨朵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
① 自由读句子: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吗?
② 学生交流(随交流随机板书: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
③ 引导学生体会:在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过程中,山茶花会经历什么呢?
4、学习反问句。
① 出示反问句: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② 学生读句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 学生给句子换成陈述句: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一定很美。
④ 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话,感悟反问句的作用:你发现了什么?
四、回归文本,升华情感赞美花骨朵。
1、小结:正是由于花骨朵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地下功夫,一季又一季地花力气,我们才能欣赏到上茶花的美。
(板书:下功夫花力气)
2、引读课文,赞美花骨朵:让我们一起对山茶花骨朵高声说:
3、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