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胃相关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基于“胃络通心”理论延年半夏汤治疗胸痹心痛机制初探

基于“胃络通心”理论延年半夏汤治疗胸痹心痛机制初探

基于 胃络通心 理论延年半夏汤治疗胸痹心痛机制初探姜春云,李 军,杨春昆摘要 延年半夏汤出自‘外台秘要“引‘延年秘录“,主治腹中痃癖硬急㊁气满不食㊁胸背痛,其中,痃癖与胸痹心痛病机相通㊁症状相近,以方测证,此方可用以治疗阳微阴弦之胸痹心痛㊂通过方证溯源,延年半夏汤由通气汤㊁吴茱萸汤化裁而来,全方通阳活血㊁降逆化痰,升降相宜,共奏心胃同治,气血同调之效㊂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 胃络通心 理论为出发点,以 药基 为方法探讨延年半夏汤治疗胸痹心痛机理,对中医治疗胸痹心痛思路与方法提出新思考㊂关键词 胃络通心;延年半夏汤;胸痹心痛;机制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15.035 胸痹心痛病因病机首见于‘金匮要略㊃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将其归为 阳微阴弦 ,即因胸中阳气亏虚,浊阴上逆,痰瘀阻塞脉络,心脉郁闭,出现胸中憋闷疼痛不适甚则胸痛彻背为主要表现的症状㊂现代临床发现,胸痹病人常于餐后20~30min 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伴胸脘痞闷㊁恶心纳呆㊁反酸烧心等症状,或餐后自觉心跳加快㊁心悸等[1]㊂可见胸痹心痛其病位主要在心,却与脾胃密切相关㊂延年半夏汤主治痃癖,出自‘外台秘要“: 又半夏汤,主腹内左肋痃癖硬急,气满不能食,胸背痛者 [2]㊂现代临床对于原文 腹内左肋痃癖硬急,气满不能食 部分理解应用甚广,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㊂本研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发现延年半夏汤治疗阳虚寒凝㊁痰瘀互结之胸痹心痛疗效甚佳,而文献书籍中对原文 胸背痛者 理解阐述甚少,因此,本研究基于 胃络通心 理论,以 药基 为方法浅析延年半夏汤治疗胸痹心痛之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㊂1 心胃同治生理病理基础1.1 生理基础 胃络通心,心胃相济胃络通心 理论最早源于‘灵枢“㊂‘素问㊃平人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73836);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重点攻关项目(No.2020-1-415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ZZ13-ZD -04);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No.CI2021A00902)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通讯作者 李军,E -mail :***************引用信息 姜春云,李军,杨春昆.基于 胃络通心 理论延年半夏汤治疗胸痹心痛机制初探[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5):2879-2881.气象论“中记载: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 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㊂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3]㊂ 下膈 即过胃,明确指出胃络通心,心胃通过经络相连㊂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 上行抵髀,从髀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 ,明确指出心脾二者经络相贯,营气通过足太阴脉注入心中[4]㊂‘灵枢㊃经别“曰: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㊂ 足太阴之筋 结于肋,散于胸中[3]㊂均明确指出心与脾胃通过经别相通㊂由此可知,心与胃紧密相连,经气互通㊂心属火,胃属土,心与胃属于五行母子相生关系,两者可共同作用化生血液,运行周身,内养五脏六腑,外滋皮肤官窍㊂‘素问“曰: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明确指出脾胃为多气多血之脏,是气血生化之源[5]㊂‘灵枢“: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3];唐宗海‘血证论“中论述: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 变化而赤,是谓之血 [6]㊂均阐明脾胃虽贵为气血生化之源,但受纳运化之功能仍需心气的气化和心阳的温化作用㊂宗气聚于胸中,贯心脉助行气血,而宗气由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气相合而成,如‘灵枢“所云: 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㊁津液㊁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 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3],由此可见血脉气血之盈亏与脾之盛衰关系密切㊂故心胃之气血和,心气足,心血旺,胃气盛,方能心胃相济共同化生气血津液并运行㊁输布周身㊂因此,胃气上通于心,其部位与心相邻,经络相通,五行相关,功能互协[7]㊂1.2 病理基础 胸痹心痛,心胃同病临床中胃之虚实直接影响心脉之畅通,反之,胸阳不振,寒邪内生,或气虚致血行不畅,心脉不利,亦会影㊃9782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8月第21卷第15期响胃正常受纳㊁运化之功能,心病可传脾胃,脾胃之病亦可于心,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即为心胃同病㊂‘血证论“云: 思则气结,脾津不得正常输布,凝聚成痰 胸阳失展,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心脉痹阻㊂ ‘儒门事亲“: 夫膏粱之人酒食所伤,胸闷痞膈,酢心㊂ 说明忧思㊁饮食不节均可伤脾胃,导致水谷精微不化,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奉于心,心失荣养;或脾胃升降无序,清阳下降,浊阴上升,蕴湿生痰,阻遏气机,气滞血瘀痰凝,痹阻心脉,而致心痛㊂以上体现了病理上心与胃密切相关,胸痹心痛的发生与脾胃亏虚亦密切相关㊂临床上,胸痹心痛病机不同伴有的消化系统症状亦不同,结合心胃同病临床特点,除具有因心脉不畅,不通则痛的胸闷㊁胸背痛等主证外,偏于脾胃气虚者多伴见气短乏力,自汗,面白,胃脘隐痛,纳差,心悸,舌淡胖,苔白,脉沉缓;肝气犯胃,气滞血瘀者多表现为胸痛连及胃脘胁下,胁下胀痛不适,善太息,嗳气恶心,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弦涩;属痰浊中阻者多见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腹满纳呆,胃脘嘈杂吞酸,恶心不适,舌质暗苔白腻或黄,脉滑;偏于气阴两虚者多伴见胃脘隐痛,心悸气短,口干乏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暗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㊂临床当辨证辨因,辨别心与脾胃之气血阴阳不同,分而治之㊂2延年半夏汤方证溯源经考证范行准先生辑佚‘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古今录验方与外台秘要部分[8-9],延年半夏汤实为‘外台“引‘延年秘录㊃卷十六㊃痃癖“,原方名为半夏汤,因引自‘延年秘录“,后世医家多称此半夏汤为延年半夏汤,平冈嘉言编‘方剂辞典“[10],以延年半夏汤作为其方名收录㊂‘外台秘要“系王焘在精研孙思邈‘千金方“等基础之上完成[11]㊂‘备急千金要方㊃心脏方㊃胸痹第七“记载通气汤为 治胸满短气噎塞方 ,由半夏㊁生姜㊁橘皮㊁吴茱萸组成,主治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脾失健运,内生痰湿,痰随气升,壅遏气道[12]㊂延年半夏汤进一步发展形成通阳活血㊁降逆化痰之法,加减化裁通气汤㊁吴茱萸汤,以桔梗易橘皮,加枳实二两㊁前胡三两㊁鳖甲三两㊁槟榔14枚而成㊂近代医家多将延年半夏汤用于消化系统疾病㊂野津猛男所著‘汉法医典“[13]记载延年半夏汤治疗胃痛剧烈,时发时止,波及左胸及肩胛部,局部喜按,喛气欠伸者,临床应用时常以柴胡换前胡,治疗胃痉挛有效[14]㊂孙玉信教授认为延年半夏汤温散消积,理气扶正,气血同调,心胃并治,用以治疗虚寒㊁气滞㊁兼有积滞的胃脘痛,不论病程长短,每获良效[15]㊂3基于 药基 延年半夏汤方义解析药基 是配伍后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群[16],是1个方剂的核心组成部分㊂延年半夏汤由半夏三两㊁生姜四两㊁吴茱萸二两㊁人参一两㊁桔梗二两㊁枳实二两㊁前胡三两㊁鳖甲三两㊁槟榔14枚9味药物组成,大致可分为4组 药基 :吴茱萸㊁人参与生姜;槟榔㊁桔梗㊁枳实与前胡;半夏与吴茱萸;鳖甲与人参㊂3.1吴茱萸㊁人参㊁生姜 温中补虚,降逆化痰吴茱萸㊁人参与生姜配伍,由吴茱萸汤加减化裁而来,有温中㊁补虚㊁降逆之意㊂人参大补元气,生姜降逆化痰,温散水气,吴茱萸辛香温通散寒,‘神农本草经“言吴茱萸 主温中下气止痛 ,‘本草汇言“指出吴茱萸为 开郁化滞,逐冷降气滞药也 ㊂与吴茱萸相比,桂附亦为辛热之品,桂枝温通心阳,附子回阳救逆,主要应用于真心痛阴阳格拒之厥证,如薏苡附子散㊁乌头赤石脂丸等,李可老中医认为附子大辛大热之性可斩关夺门,破阴回阳[17],而吴茱萸专入肝㊁胃经,偏于中焦,且降泄之力更强,主治胃中寒饮上逆,三药相合,降中焦之痰浊,补脾胃之正气㊂由 胃络通心 理论可知胃正在心下,心与胃在生理功能和经络循行方面均有密切联系,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㊂故延年半夏汤温中补虚㊁降逆化痰的同时亦可治疗胸痹心痛,尤以伴有胃脘胀痛㊁恶心欲呕㊁食欲不振者,使用此方疗效为佳㊂3.2槟榔㊁桔梗㊁枳实与前胡 理气降浊,化痰散结延年半夏汤以桔梗易橘皮,加用槟榔㊁枳实与前胡,重在升降气机㊂‘神农本草经“谓桔梗 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 ,与橘皮相比,桔梗治疗胸痹心痛同时与枳实一升一降,调畅脾胃气机,达到升清降浊之效㊂此外,前胡降气消痰散结,‘备急千金要方“[12]记载前胡汤 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 ,以前胡为君药,使气下而痰降㊂‘外台秘要“[2]原方记载槟榔用量为14枚为100~120g,重用槟榔意在开破浊气㊁散结消积㊁沉重降逆㊁通下积滞,以破除寒痰瘀结诸邪㊂‘景岳全书“曰: 如气逆之甚者,加槟榔之属[18]㊂ 故胸痹心痛者重用槟榔,其意重在破除胸中瘀浊,又能降泄脾胃上之逆气,使气血共行㊂槟榔尚有行气利水之效,治疗胸痹心痛重用槟榔,亦能通下积滞,保持大便通畅,排除水饮,减轻心脏负担㊂四药合用,升降气机,以降为主,心胃同治,化痰散结㊂3.3半夏㊁吴茱萸 通阳泄浊,燥湿化痰‘神农本草经“言: 半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 胸胀咳逆 ,‘医学启源“谓半夏 大和胃气,除胃寒 ,针对痰浊较重㊁痹阻心阳,或兼有胃脘不适者,均可配伍使用;加辛温之吴茱萸,行散瘀血,发散寒㊃0882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A u g u s t2023 V o l.21 N o.15邪,二药合用,泄上焦之浊气,燥中焦之寒痰,行脉络之瘀血,共奏心胃同治[19]㊂3.4鳖甲㊁人参 动静结合,气血同治延年半夏汤应用鳖甲,而非当归㊁川芎㊁郁金㊁红花㊁丹参等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意在动静结合,气血同治[20]㊂鳖甲为血肉有情之品,清代‘本草分经“谓:鳖甲 咸寒属阴,入肝补阴除热 ㊂鳖甲入阴分则补肾滋阴㊁濡养精气,与人参配伍,益气养阴,补养人体之物质基础;入血分则活血通络㊁软坚散结,消上下痞积,配合桔梗㊁枳实㊁前胡理气之品,调养人体之生理功能;全方既补物质,又调气质,补而不滞,动静结合,使心胸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胸痛自能消解㊂另外,鳖甲 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 ,其破血之力更强,入经更深,又能益阴除热以散结,适用于胸痹病程已久,坚积疼痛较甚者㊂4临证加减胸痹心痛伴见气短乏力,自汗,面白,胃脘隐痛等脾胃气虚症状者可加用白术㊁茯苓㊁甘草等补益脾胃之药;兼有胸痛连及胃脘胁下,胁下胀痛不适,善太息,嗳气肝气犯胃,气滞血瘀者可加用相应理气活血化瘀药,如十六味流气饮加川芎㊁降香㊁红花等;属痰浊中阻,胸闷如窒而痛者可合并导痰汤化裁,加用紫苏子㊁白芥子等;偏于阴虚气滞者,可加用百合乌药汤,寒温并用,润燥相济㊂5典型病例病人,男,65岁,2020年10月21日初诊㊂主诉 间断胸闷胸痛半年余,加重1周 ㊂病人半年前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75%,慢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2级㊂既往慢性胃炎病史㊂刻下症:胸骨后及胃脘部疼痛,活动或安静均有发作,甚则连及左胁,胸中滞塞,胃脘不适,不能食冷,频频恶心,头目昏沉,心烦难寐,面色萎黄,便不成形,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㊂西医诊断:冠心病㊁慢性胃炎;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阳虚寒凝㊁痰瘀互结证,治以通阳散寒㊁降逆化痰㊁活血祛瘀㊂予延年半夏汤加减:法半夏9g,制吴茱萸3g,党参15g,生槟榔12g,桔梗12g,麸炒枳实12g,醋鳖甲10g,厚朴花12g,黄芩10g,牡丹皮12g,煅赭石10g,7剂水煎服㊂2020年10月29日复诊,胸痛频率明显减少,偶有背部不适,胃脘不适缓解,食欲增加,眠差,晨起口苦,大小便调,前方加丝瓜络15g㊁旋复花15g㊁茜草炭15g㊁牛膝15g,继服14剂㊂2020年11月15日来诊,近期胸痛未发作,既见效机,原方继服21剂,病情平稳㊂2021年1月22日病人再次来诊,诉入冬后血压升高,胃脘㊁胸骨后疼痛,连及后背,咽喉返涎,食欲不佳,因家事心情欠佳,睡眠不实㊂舌暗红,苔薄白,脉弦,辨证同前,予延年半夏汤去生姜加姜厚朴12g㊁丝瓜络15g㊁天麻12g,胡黄连5g㊁九香虫10g㊁香附10g㊁牡丹皮12g㊁茜草炭12g,14剂水煎服㊂2021年2月10日复诊,症状基本消失,食欲好转,咽喉不利明显减轻,仍感到失眠,加石菖蒲㊁制远志各12g,继服14剂㊂按:病人素体阳虚,寒饮内生,浊阴上犯,以致胸阳不振,痰凝气滞血瘀闭塞胸中,发为胸痹心痛㊂初诊以延年半夏汤加厚朴花㊁黄芩㊁牡丹皮㊁煅赭石,通阳活血,温中补虚,化浊降逆㊂裘沛然先生提出 积寒之处必有伏阳 ,一味温燥,病证可由寒转热,或寒热错杂,故少佐黄芩平调寒热㊂曹洪欣教授认为对于冠心病等动脉硬化性疾病,应注意清热解毒,活血凉血,蕴含现代医学拮抗局部血管炎症反应之意,故配伍牡丹皮㊁茜草炭㊁牛膝等活血之品[21]㊂1年后病人再次就诊时正值初冬,情绪刺激,肝气不畅,胃气上逆,夹痰浊上犯,再以延年半夏汤加减治疗,配伍天麻平抑肝阳㊁香附疏解肝气,九香虫温经止痛,加牡丹皮㊁茜草炭清肝活血,使气顺则痰消,血行则痛减,豁痰宣痹,扶正祛邪,缓解胸痹心痛的发作㊂参考文献:[1]王小玲,张军平,许颖智.论毒邪理论在心系疾病中的运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090-2093.[2]王焘.外台秘要方[M].北京:华龄出版社,2021:411-415.[3]王洪图.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4]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5:31-32[5]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于天星案.2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1982:1-5.[6]王咪咪,李林.唐容川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4.[7]罗海鸥,杨明会,李绍旦,等. 心胃同治 理沦探析以及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650-652.[8]范行准.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延年秘录[M].梁峻,整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9:113-114.[9]范行准.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古今录验方[M].梁峻,整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9:1-5.[10]平冈嘉言.方剂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5.[11]冯敏.唐代前期的医学浅析[J].乾陵文化研究,2017(1):200-207.[1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5.[13]野津猛男.汉法医典[M].上海:医学书局.1929:1-5.[14]岳美中.岳美中医学全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332-333.[15]石光,孙玉信.孙玉信教授运用延年半夏汤辨治胃脘痛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3):81-82.[16]娄莘杉.‘伤寒“[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170.[17]朱莹.刍议大剂量附子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国医论坛,2022,37(2):60-61.[18]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92-1293.[19]张元素,任应秋,任廷革.医学启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5.[20]俞赟丰,张紫怡,唐佩,等.基于‘胸痹心痛古今名家验案全析“的近现代名医论治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9):1406-1411.[21]王兆博,刘莹,曹洪欣.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9):1505-1509.(收稿日期:2022-09-26)(本文编辑邹丽)㊃1882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8月第21卷第15期。

《2024年李东垣应用五脏脉诊疗脾胃病的思路探讨》范文

《2024年李东垣应用五脏脉诊疗脾胃病的思路探讨》范文

《李东垣应用五脏脉诊疗脾胃病的思路探讨》篇一一、引言李东垣,作为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其医术精湛,擅长诊治脾胃病。

他以五脏脉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路。

本文旨在探讨李东垣应用五脏脉诊疗脾胃病的思路,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借鉴。

二、李东垣的脾胃病理论李东垣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因素所致,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

他强调五脏相关,以脾胃为中心,进行整体调理。

三、五脏脉与脾胃病的关系李东垣认为,五脏脉的盛衰与脾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肺主气,肝主疏泄,肾主藏精,五脏功能正常则脾胃得以濡养。

当五脏功能失调时,脾胃亦会受到影响,出现运化失常、升降失调等病理变化。

因此,李东垣强调通过观察五脏脉的变化,来推断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及病情转归。

四、李东垣应用五脏脉诊疗脾胃病的思路(一)辨证施治李东垣在应用五脏脉诊疗脾胃病时,首先注重辨证施治。

他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五脏脉的盛衰变化,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因及病位。

然后结合四诊合参,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二)注重气血调和李东垣认为,脾胃病的发病与气血失调密切相关。

因此,他非常注重调和气血,以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在诊疗过程中,他常采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等方法,以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

(三)兼顾五脏李东垣在诊治脾胃病时,不仅关注脾胃本身,还兼顾五脏的调理。

他通过观察五脏脉的变化,判断五脏的功能状态,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恢复五脏的平衡。

这样既能治疗脾胃病,又能预防其他脏器的病变。

五、案例分析以一例脾胃病患者为例,阐述李东垣应用五脏脉诊疗的思路。

患者主诉胃痛、纳差、食后腹胀等症状。

李东垣通过观察患者的五脏脉变化,发现其心脉虚弱、肺脉稍浮、肝脉弦数等表现。

根据这些表现,他判断患者为心肺气虚、肝郁脾虚的证候。

于是,他采用补益心肺、疏肝健脾的方案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结论李东垣应用五脏脉诊疗脾胃病的思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中医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其自成体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中,中医理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结合具体临床案例,探讨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是“整体观念”,中医称之为“整体思维方式”。

整体观念是指将人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而非将人的身体分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进行治疗。

例如,针对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中医通常会通过体质辨识,综合分析患者的个人体质、生活习惯、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诊断出患者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然后综合运用中医药、饮食调理、针灸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整体调理治疗。

2.中医理论的“证治并重”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证治并重”是中医学的又一重要理论,它侧重于把个体的临床症候(证)和疾病的本质(病)相结合,对疾病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胃溃疡患者,中医通常会运用“胃痛证”、“气虚证”、“血瘀证”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些证候是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总体认识,代表了不同胃溃疡患者病理特点和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根据其不同的证候特点,依据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方法,辨证施治,既追求治疗疾病的根本,也应对症下药。

3.中医理论的辨证论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基于“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以证候为基础进行病证辨析的理论;是通过症状表现,辨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特征,深化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而对病情进行治疗的方法。

例如,对于感冒患者,中医师会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确定中医证型,诊断出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然后根据病情进行治疗,既可以用中药方剂,也可以用针刺治疗等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避免病情加重。

4.中医理论的个性化调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中医理论注重个体化调治,即因应不同人群,采取个性化温中、祛湿、清热等方面的不同治疗方法。

中医脾胃病临床科学研究论文(共2篇)

中医脾胃病临床科学研究论文(共2篇)

中医脾胃病临床科学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医脾胃病的临床医疗研究单兆伟教授是全国着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从事中医脾胃病的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就脾胃病研究现状、脾胃病治法的现代研究思路采访了单兆伟教授。

1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脾胃学说研究有何进展?单教授:建国后,中医脾胃学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关脾胃病学研究的论文及着作不断涌现。

80年代以来,成立了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先后在大同、宁波、北京、兰州、庐山、贵阳、济南、杭州、成都等地,召开了11次专题学术研讨会。

重点交流了中医治疗胃病、胃痞(萎缩性胃炎)、食管炎、泄泻(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胆囊炎、胆石症等病症的研究治疗经验,并就这些病证的诊断、辨证以及疗效评定标准等专题,反复讨论,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试行标准,为中医研究脾胃病的规范化、标准化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综观建国以来中医脾胃病学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①由单一的临床经验积累,转向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②由个人总结研究转向集体协作研究,由个案报道逐渐转向大宗病例的临床研究报道;③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相结合;④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⑤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⑥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⑦整体治疗与局部用药相结合;⑧在对常见病、多发病重点防治的同时,逐步开展对难治疾病的研究治疗。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我国脾胃学说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脾胃理论和临床研究起步虽然较早,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漫长的岁月里,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经验认识及逻辑推理的阶段。

建国50年来,由于积极引进现代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开创了我国脾胃学说研究的新阶段。

目前,脾胃学说的研究居于整个中医理论研究的前列,不仅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发掘,而且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我对中医的认识和临床 张荷升

我对中医的认识和临床 张荷升

我对中医的认识和临床张荷升中医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数千年来,保障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智慧医学体系,唐代医学大师孙思邈对中医的宗旨和使命,作了准确概括:“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

”其含义就是:“拯救染病的百姓重获生命,援救弱残的群体恢复健康。

”这个定位充分显示出中医药学是人民大众的医学,是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医学,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学。

它的原始内涵,鲜明的体现出以救人为本的精神。

(一)浅述《黄帝内经》的思想理论指导作用谈此大题,实感才疏学浅,只能结合临床应用中的体会谈粗浅认识,一孔之见,请同道指正。

中医是中华祖先们在世代与疾病的抗争中摸索、总结出的治疗伤病的方法,中医著作《黄帝内经》对此做了较系统的总结:从多种偶然性中揭示了发病原因,指出了治愈的客观规律,综述了各种不同治法。

与其他新医学比,中医的理论独特在于“阴阳”的辨证核心揭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又解释道:“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君乎哉!肖者翟翟,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之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髦,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大意是:阴阳至深的道理,微妙难测,变化更无穷尽,要清楚它的本源很不容易,实在要下点功夫。

有志的人细心探讨研究,发现它的奥妙之处,若隐若现像被雾遮蔽着,精华到底是什么?原来似有若无的数量,产生于毫髦的微小数目,毫髦起于更小的度量,只不过因它们千万倍地积累、扩大、推衍、增益,才演变成现今形形色色的世界。

归宗都是阴阳演变的结果,都受阴阳变化的制约。

(灵兰秘典论第八)“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为了说清阴阳变化规律,《黄帝内经》把“道”在疗病中如何运用,融入了当时最直观的天地五行,即“整体观念”,把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平衡、斗争转化的运动变化规律,在致病和疗病的具体变化应用,放在可见的大自然框架中,讲述的一清二楚,即“辨证施治”。

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解及应用(一)(精)

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解及应用(一)(精)

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解及应用(一)【关键词】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临床运用对经典词义的理解,常影响对临证的辨治,如对“胃不和则卧不安”一句,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因而也导致临证运用的差异。

笔者现将自己的理解并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1 理论探讨“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语,源于《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

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

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综观本段,讨论了气逆的多种病理情况,在上为肺络之逆,在中为胃气不下,在下为水气上迫于肺。

显然这里卧与不卧非指睡眠。

文中“胃不和则卧不安”,是说阳明气逆,胃气不下,不能平卧;足阳明经脉为胃脉,胃为六腑之海,“其气下行”,乃胃气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指气不顺而上逆;“从”,顺从;“道”,指经脉之道。

胃以通降为顺,阳明经脉由头走足而下行,现在阳明气逆,胃气不得顺从而下,故不得平卧。

所以,若仅遵《内经》本义,“胃不和则卧不安”是对由于病邪(水气)客于脏腑,使其气逆喘促,而不能平卧的解释。

后世对“胃不和则卧不安”有另一种理解,即指由于胃肠道功能失常而出现的不能熟睡、多梦等病症。

胃主通降,“其气亦下行”,其“道”乃通降之道,饮食不节,肠胃受损,宿食停滞,痰火上扰,使胃气不和,而导致“卧不安”。

素体脾土虚弱,或他脏之病,经久不愈,损及于脾胃;或精神紧张、情怀不畅(七情所伤),克伐脾土;或用药不当,损伤脾胃,均可使脾胃失司,阳明胃脉气机紊乱,不能顺其本来的通道运行,而出现“卧不安”的病症。

此即脾胃功能失常导致失眠的机理。

笔者认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认识,上述两种理解都对,无论是从不能安卧(失眠)理解,还是从不能平卧(喘促)去解释,只要紧紧抓住其形成机理均与心、胃有关,辨证治疗运用于临床,均可见效。

“胃不和”则“卧不安”,而“胃和”则“卧安”。

“胃不和”起因多端,其外因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多见暴饮暴食,饥饱无常,或过食生冷,或恣食肥甘辛辣,过饮烈酒;其内因脾土虚弱,脾胃本病所致,或他脏之病,经久不愈,而损及脾胃,故临床常见湿热中阻、肝气犯脾(胃)、肝胃不和、痰湿中阻、思虑伤脾、脾胃不运等。

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研究

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研究

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研究一、本文概述《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脾胃学说在饮食养生领域的应用与实践。

脾胃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人们的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脾胃学说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其在饮食养生中的核心地位,并结合现代营养学和医学理论,对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文章将首先介绍脾胃学说的基本内涵,包括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脾胃学说与饮食养生的紧密联系,探讨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合适的食物和饮品来养护脾胃,促进身体健康。

文章还将关注现代人在饮食养生方面存在的误区和问题,结合脾胃学说的理论,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广大民众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养生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调理脾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身心健康。

也为中医药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脾胃学说的基本理论脾胃学说,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以及脾胃功能的协调对人体健康的关键作用。

脾胃学说认为,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输布。

脾的运化功能不仅体现在对食物的消化上,更在于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

胃的受纳功能则在于接受和容纳食物,为脾的运化提供物质基础。

在脾胃学说中,脾胃的升降功能也被高度重视。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相因,维系着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

脾的升清功能有助于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以化生气血;胃的降浊功能则有助于将食物残渣和糟粕下行至肠腑,排出体外。

这种升降有序的状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

脾胃学说还强调脾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

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理脾胃病的方法及方法。

方法:根据近年中医辨证论治,归纳其治疗理论、规律和思路,从治疗思路、治疗方式、治疗思路、治疗实践等方面,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适合当代、采用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结论:中药在脾胃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中药在脾胃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胃论治、脾论治、心论治等方法,能迅速减轻病人的病症,治好脾胃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脾胃病;临床经验目录1 前言2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3 中医对脾胃病病机的认知3.1升与降的生理特点3.2湿与滞的突出病症3.3情志失调、脾胃虚弱4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4.1从脾论治 (2)4.2从胃论治4.3从心论治结论参考文献致谢1 前言脾胃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临床疾病,它包括食管、胃、脾、胰脏等上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胃痛、呕吐、打嗝、恶心、呕吐等。

一般而言,脾胃失调的根源在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受损或失调。

[1]中药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在临床上已有很好的疗效,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对中药脾胃病的理论、规律及思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在脾虚病人服用健脾药物后,其郑状症状明显好转,并可使其神经机能恢复,使消化道的分泌趋于常态。

“意”与“智”也包含了感觉、意识、意志和智力等的中枢。

脾虚多见,以泻泻(特别是久泻)、胀、肿、胃脘痛等为脾疾病。

因为脾主在中焦,是上升和下降的中枢,所以脾脏和其它器官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是脾胃方面的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头部、面部、四肢等方面的症状。

可见,在病态的情况下,脾脏会对全身造成损害。

脾病病机与辨证的关系和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补脾益气,理顺脾,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广木,砂仁,陈皮,下陷配加升麻、柴胡、荷叶脾阳虚,加干姜、附子、草豆蔻、桂枝、枣仁、龙眼肉脾阴虚,加莲肉、扁豆、石斛、白芍、白芍、白芍、神曲、山楂、鸡内金、麦芽湿,加苍术、厚朴、半夏、藿香、甘草、泽泻,加猪苓、车前子、连皮苓、玉米须等。

脾胃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

脾胃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

脾胃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脾胃论心得体会篇1脾胃论心得体会脾胃论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涉及到人体脾胃系统的健康和调节。

这篇论文旨在探讨脾胃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

一、基本概念脾胃是指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胃和脾。

脾胃论认为,脾胃的功能失调会导致身体内部的失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维护脾胃的健康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理论体系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为气血之源”。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即脾胃能够生成气血,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脾胃还与脏腑功能有关,如脾胃虚弱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衡,从而引发疾病。

三、实践应用1.饮食调理:脾胃论强调饮食对脾胃的影响。

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等食物,有助于维护脾胃的健康。

2.药物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脾胃疾病。

如党参、白术、茯苓等中药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等症状。

3.按摩治疗:按摩腹部、脾胃经穴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脾胃疾病的症状。

4.情绪调节:情绪波动对脾胃健康有一定影响。

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有助于维护脾胃的健康。

四、总结脾胃论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了脾胃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供了维护脾胃健康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按摩治疗和情绪调节等综合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脾胃的健康,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最后,我建议读者在学习脾胃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调理和保健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脾胃的健康,实现身体的健康与和谐。

脾胃论心得体会篇2脾胃论心得体会一直以来,我对中医有着深厚的兴趣。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其中脾胃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脾胃论,我对其理论体系、基本概念、病因病机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脾胃论强调了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司运化,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维护脾胃的健康对于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平胃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平胃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平胃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平胃散是中医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一种常用方剂,具有调和脾胃、消食化积、理气止痛等功效。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平胃散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平胃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为中医药在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胃肠道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针对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手术治疗虽然能够根治疾病,但手术风险较高,且术后康复时间较长。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平胃散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在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关于平胃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药效成分分析、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尚需深入探讨。

开展平胃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平胃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其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机制,为其开发新药、优化处方、提高疗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安全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研究结果还可以为中医药在国际医学领域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介绍平胃散的历史和传统应用平胃散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方剂,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史书记载,平胃散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药。

在随后的历代医书中,平胃散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平胃散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芩、黄连、厚朴、生姜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和胃、行气止痛等功效。

在临床实践中,平胃散常与其他中药方剂搭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李东垣《脾胃论》读后感

李东垣《脾胃论》读后感

李东垣《脾胃论》读后感在浩瀚的中医海洋中,李东垣的《脾胃论》无疑是一颗闪烁的明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我有幸拜读这部经典之作,从中汲取了许多启示和感悟。

我深受李东垣对脾胃理论的独到见解所折服。

他强调脾胃为人体元气之本,是升降运动之枢纽。

这与其他中医理论有显著区别。

在《内经》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而在李东垣的学说中,脾胃的地位更为重要,它关乎整个身体的健康,是人体元气生成的关键。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临床实践所证实,是中医理论的一大进步。

我对《脾胃论》中的临床治疗思路产生了深刻的理解。

在书中,李东垣详细地阐述了脾胃病的具体论治方法。

他不仅疾病的局部表现,更重视人体内部整体机能的调节。

他强调“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即通过补中益气、升阳降火等方法,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这种整体观念和治疗方法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对《脾胃论》中的方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书中,李东垣列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

这些方剂不仅疗效显著,而且组方精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平衡观和整体观。

我深受启发,对中医药产生了更为深厚的感情。

总结起来,读《脾胃论》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通过调节脾胃来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重要意义。

李东垣的方剂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这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一部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中医经典。

面对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人们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饮食和健康。

读完《脾胃论》后,我更加明确了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脾胃是人体健康的枢纽,保养好脾胃,就能使身体的各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同时,《脾胃论》也教会了我如何在生活中应用中医理论。

通过食疗和药疗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身体得到更好的调养。

例如,春季是养肝的季节,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枸杞、山楂等养肝的食物;冬季是收藏的季节,可以多吃一些补益的食物,如红枣、核桃等。

中医草药治疗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草药治疗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草药治疗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医草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综合治疗的理念,被认为是中医草药能够有效治疗常见疾病的主要原因。

本文将就中医草药治疗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高血压的中医草药治疗研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

传统中医草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草药的降压作用和改善心血管功能方面。

研究发现,一些中草药具有抗高血压活性,如丹参、天麻和桑叶等。

此外,中医草药还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神经内分泌等机制来治疗高血压。

然而,目前对中医草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糖尿病的中医草药治疗研究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中医草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多种作用,如降血糖、调节血脂和改善胰岛功能等。

研究发现,一些中草药如苦瓜、黄芪和山药等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并且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然而,中医草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加强对中医草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草药治疗研究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和肠炎等。

中医草药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发现,一些中草药如厚朴、白芍和茯苓等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溃疡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

此外,中医草药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胃肠道蠕动和增强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等。

然而,中医草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草药治疗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常见。

中医草药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研究发现,一些中草药如麻黄、杏仁和紫菀等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和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可以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浅谈心胃同痛与至阳穴

浅谈心胃同痛与至阳穴
2 0 , 1 8 :_ . 0 94 ( )56
( 文校对: 玲 本 陈 收 稿 日期 : 0 0—0 2 1 5—1 ) 0
方论 常将 心 痛 与 胃痛 混 同 。其 重 点却 仍 在 一 个 “ ” 痛 字 , 部位 皆在胸 中膈 下 之 处 。笔 者在 临 床 中发 现 许 其
参考 文献
[ ] 内经 [ . 京 : 学 技术 出版 社 ,96 1 . 1 M]北 科 19 :5
[ ] 张 介 宾 . 经 [ . 京 : 国 中 医药 出 版社 ,97:0 2 类 M] 北 中 19 2 .
如果把 月经 的现象 归纳 为 女子 胞 的 生理 功 能 , 么对 那 于带下 又该 如何 归类 ?清 朝 萧 埙 《 科 经 论 ・ 经 女 月 门》 对孕 后女子 胞 内的气血 变化 有 进一 步 的描 述 : 妇 “
[ 萧 埙 . 科 经论 [ . 京 : 国 中医 药 出 版社 ,97 8 6] 女 M] 北 中 19 :.
( 文校 对 : 本 张霆 收 稿 日期 :0 0—0 21 4—2 0)
不受孕 , 女子胞 内的气 血则化 为经 水排 出体外 ; 如果受
浅谈 心 胃同痛 与 至 阳穴
侯春 光 天津 市 中医药研 究院附属 医院针 灸科 ( 津 30 2 ) 天 0 1 0 杨 涛 天津 市北辰 区 中医医院心 内科 ( 津 3 0 0 ) 天 0 4 0
人月水 , 于四经 。二 者 冲任 , 者 手太 阳小肠 , 本 二 手少 阴心 。然 冲为 血 海 , 主 胞 胎 , 者 相 资 , 令 有 子 。 任 二 故
小 肠 经 属 腑 , 表 为 阳 ; 阴 经 为 脏 , 里 属 阴 。 此 二 主 少 主

胃苓汤中医临床应用案例

胃苓汤中医临床应用案例

胃苓汤中医临床应用案例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胃苓汤作为中医药中的经典方剂之一,具有清热解暑、健脾胃、益气润阴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类胃肠疾病。

以下将通过介绍一例胃苓汤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案例,以探讨其疗效及应用价值。

患者李某,女性,45岁,主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已有数日,伴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等症状。

中医体检发现患者面色暗黄,舌质红绛,苔腻黄,脉弦细数。

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脉象特点,辨证归纳为“湿热壅滞型”胃肠疾病。

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中医医师决定采用胃苓汤治疗。

胃苓汤是由茯苓、猪胆汁、半夏、陈皮等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暑、健脾胃、益气润阴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湿热、痰饮内蕴引起的腹痛、腹胀等症状。

患者按照医师的建议,连续服用胃苓汤3剂后,症状明显好转,腹痛、腹胀减轻,食欲逐渐增加,口干口苦症状有所减轻,大便通畅。

中医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适时对方剂进行调整,继续巩固治疗,直至患者症状完全缓解,体质逐渐恢复。

该例患者的治疗过程表明,胃苓汤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胃肠道疾病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苓汤作为经典方剂之一,其疗效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药物支持。

在使用胃苓汤治疗胃肠道疾病时,中医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辨证施治,合理选药,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及时调整方剂以保证疗效。

同时,患者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也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配合医师进行治疗,避免饮食不当或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影响药效。

总之,胃苓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在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医药学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借助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深入了解胃苓汤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学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

从《脾胃论》管窥李东垣论治心系病症的学术思想

从《脾胃论》管窥李东垣论治心系病症的学术思想
李东垣在 汲 取 《黄 帝 内 经 》《难 经 》等 经 典 有 关 脾胃与心而言,心与脾胃是相生的关系;从功 能而言,心与脾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 成、运行以及神志活动等方面。例如《脾胃虚实传变 论》中,引用大量黄帝内经条文,来说明脾胃与心在 功能上的协 同 作 用:“《经 脉 别 论 》云,食 气 入 胃,浊 气归心,淫精于脉。”“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 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 心肺,而行呼吸焉。”(《灵枢经·邪客》)[2]。饮食水 谷经过脾胃运化,一方面水谷精微中稠厚的部分渗 入脉中,化生为营血,濡养全身的血脉。另一方面, 饮食所化的上焦宗气积聚胸中,出于喉咙,以贯通心 肺而推 动 呼 吸 运 动。又 如 《阴 阳 升 降 论 篇》[2]云: “血荣也,维 持 神 明 也,血 之 将 会 也,母 也。 浊 中 清
阴火日夜煎熬,脉中营血大亏导致的心失血养, 则会出现心脉不利、心神失养等心之功能异常。用 药方面除考虑补脾胃升阳气,还需加用当归等补血 和血之品。李东垣在《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 气汤论》[2]中 云:“血 虚 以 人 参 补 之,阳 旺 则 能 生 阴 血也。更加当归和血。”同理,此方与其 《内外伤辨 惑论》中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发热的思路相同。方 中重用黄芪一两,甘温益气,加用当归一钱,以养血 脉。黄芪“补诸虚有不足……排脓止痛,活血生血, 内托阴疽,为 疮 家 圣 药 也 ”,《神 农 本 草 经 》[13]言 其 “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当归补血养血又能 活血行血,有补血而不滞,活血而不散的优点,为补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2]云:“其治肝、心、肺、 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李东 垣提出,治 疗 脾 胃 虚 弱 导 致 的 肝、心、肺、肾 四 脏 疾 病,除了要遵循升降浮沉法,还要使用有助于脾胃的 方药。因此在论治心系病症方面,亦遵循此法,在补 益脾胃的基础之上,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21 脾胃气虚,心气不足,治以补益脾胃,生发阳气 若脾 胃 虚 弱,运 化 无 权,则 会 导 致 上 焦 心 肺 气 虚,即所谓“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脾胃 盛衰 论 》[2]云 “大 抵 脾 胃 虚 弱,阳 气 不 能 生 长,是 春 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针对此种脾胃气虚导 致的心肺之气不足的心系疾病,可参用李东垣补脾 胃升阳气的思路,用药可选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 以补益脾胃,黄芪在补脾胃的同时还有益气固表之 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入升麻、柴胡二味,以升少阳生 发之气上煦心肺,行春升之令。脾胃运,清阳升,则 心气足,心阳通。后世张锡纯之升陷汤与此方组方 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用来治疗宗气下陷的胸痹 等心系疾病。从升陷汤的组方来看,方中“以黄芪为 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与胸中大气有 同气相求之妙用”“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 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 右上升[3]。”此三味用意与李东垣用意基本相同。现

从心论治“焦虑型胃炎”探析

从心论治“焦虑型胃炎”探析

主神 志 、 血 脉 、 为 脾之 母 ” 心与 “ 虑 型 ” 主 心 , 焦 胃炎 关 系 尤 为 密切 。 “ 心健 则 脾 胃乃 荣 ”在 “ 虑 型 胃炎 ” 辨 证 施 治 中 , , 焦 的 在 治 疗 本 脏 病 的基 础 上 , 意从 心 论 治 , 合 宁心 安 神 , 注 配 可取 得 良好 疗 效 。
怒 恐 此所 以五 虑 的一系列 临床 症候综 合 群 的概 称 。中 医学 根 据临 脾 应 , 动于 心则 肝 应 , 动 于 心 则 肾应 ,
床表 现将其 归属 在 “ 胃痛 ” “ 、痞满 ” “ 证 ” “ 、郁 、不寐 ” 志 唯心 所 使也 ” 、 ,亦 强 调 了五 脏 的功 能 总 由心 来 支 “ 躁”“ 烦 、 善恐 ” “ 、 惊悸 ” 等范 畴 , 为本 病 多 为感 受 配 。心 主神 明 的功能失 常 , 认 日久还会 影 响他 脏 , 生 发 外邪 、 内伤饮食 、 志不畅 、 情 体质 因素 等致肝 失疏 泄 , 他 脏疾 病 。《 问 ・ 素 五脏 生成 》云 :诸血 者 ,皆属 于 “


从心论治“ 焦虑型 胃炎’ ’ 探析
陈 辉 王科 闯
(. 1泸州 医学 院附属 中 医院 , 川 泸州 6 6 0 ;2 泸州 医学院 , 四 40 0 . 四川 泸州 6 6 0 ) 4 0 0


“ 焦虑 型 胃 炎” 系对 慢 性 胃 炎伴慢 性 焦虑 的一 系列 临 床 症候 综合 群 的 概 称 。 位 在 胃 , 病 涉及 心 肝 脾 , 中“ 其 心
11 部 位相 近 , . 经络 相连
胃居 胸 下 , 其病 在 中脘 , 者 以膜 相 隔 , 二 因二 者部 位 不 安 ” “ ,心怵惕 思 虑则伤 神 , 伤则 恐惧 自失 。 从 五 神 ”

从心论治慢性胃炎的体会

从心论治慢性胃炎的体会

从心论治慢性胃炎的体会发表时间:2011-11-09T09:56:17.49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谢永泉[导读]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慢性胃炎病人,服用较多中西药物,仍不能痊愈,而来我科求治。

谢永泉(江苏省江都市真武中心卫生院 225265)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慢性胃炎病人,服用较多中西药物,仍不能痊愈,而来我科求治。

究其原因,乃属见胃治胃,辨证草率,或只辨病不辨证使然。

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及翻阅文献,现提出本病从心论治的粗浅体会如下:1 理论探讨心于无行中属火,胃则属土,且为阳土。

心胃间存在母子关系。

生理状态下,心火旺盛,下煦胃土,方能完成纳运之功。

若心火虚亏,失温胃土,则纳运失常,母病及子;或胃症日久,中阳不振,气血虚亏,势必影响心之功能,是为子病及母。

内经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

圣济总录载:胃足阳明之脉络属心,心胃不和,寒气乘之……。

阐述了胃与心有经脉直接通联。

况且,心主神志,为一身之大主,“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指出脾胃运化功能是受心神统摄的。

李东垣脾胃论中有“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一篇,详述了调治心胃之论。

古人早就察觉到食欲与消化及唾液分泌是具有心理性的,它和神志,思维密切相关。

正如汪仞庵曾记有“望梅丸以生津止渴”就是例证,这与现代医学之植物神经支配胃肠内脏器官是一致的。

清.李用粹指出“身心悲苦,锐志功名,劳神会计,气散血耗,皆令心主不足,无以生长胃气…….。

”可见胃病之生及其发展(包括病理变化)与情志损伤密切相关。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繁劳易怒,心火上冲,火升血亦升,下输脾胃亏减,胃中气血不足,导致消化力薄,久之胃病乃生;另一方面,胃病日久,气血生化不足,亦可导致心气失充,心血亏乏,心神不宁。

故究其实质,不论是心病影响胃,胃病涉及心,事实客观存在心(火)之不足,心胃同病,孰先孰后,此重彼轻,应据实而论,忽视一方,失之偏颇,均导致病情缠绵,久不向愈。

脾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的开题报告

脾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的开题报告

脾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的开题报告标题:脾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摘要:脾胃病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类病症,其发生与脾胃本身的功能障碍有关,同时也与肝气的失调有关。

因此,从肝论治脾胃病已成为中医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本文主要从肝气失调与脾胃病的关系、肝气和情志的关系、肝气病机与脾胃病机的关系来探讨脾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并通过具体的临床案例来说明其应用方法和疗效。

关键词:脾胃病、肝气、情志、病机、治疗一、背景介绍脾胃病是中医常见的一类疾病,其病机主要表现为脾胃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相互依存,协调运转,是身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脾胃功能出现异常,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胃病的发生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其中心脏、肝脏、胆腺等器官与脾胃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肝气的失调是脾胃病的常见病因。

因此,从肝论治脾胃病已成为中医医学临床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肝气失调与脾胃病的关系中医认为,肝气在人体内部的流通调节作用很强,同时也与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肝气长期失调,就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从而引发脾胃病。

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需要同时调节肝气的功能。

2.肝气和情志的关系情志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能量状态,也是影响肝气的因素之一。

如果情志失衡,就容易导致肝气的紊乱,从而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转。

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需要兼顾情志的调节。

3.肝气病机与脾胃病机的关系中医认为,肝气失调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起脾胃的“气滞血瘀”,从而导致脾胃病的发生。

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需要考虑肝气和脾胃的病机关系,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4.临床应用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临床案例,说明脾胃病从肝论治的具体应用方法,以及其治疗效果。

三、研究意义中医从肝论治脾胃病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实践中,其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本文旨在对脾胃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进行系统探讨,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更为规范和科学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武 占江 . 时 与 阴 阳 五 行— — 先 秦 思 想 史 的 另 一 条 线 1] 四 索 [ ] 河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0 3 2 ( ) 1 1— 0 . J. 2 0 ,6 2 :0 1 6
[] 9 高思 华 . 行 学 说 之 我 见 [ ] 中 医 杂 志 ,94 3 ( ) 五 J. 19 , 5 8 :
志失 调作 为 发病 的 潜 在 因 素 , 可 使机 体脏 腑 气 血 常 功能 紊乱 或功 能 低 下 , 与 饮 食 、 倦 、 易 劳 外感 等 因素
功 能与 胃主受 纳 、 熟 、 化 水 谷 、 降等 功 能 之 间 腐 运 通
相互 联 系 、 响 的关系 。 影
共 同作 用 , 胃的分 泌 、பைடு நூலகம்动 功能 紊乱 , 使 运 易致 胃脘 痛 。
病 学及 脾 胃病学 具有 非 常重要 的意义 。 1 古 代及 现代 有关 心 胃相关 理 论的 论述 及 其不足
朱建 华 - 通 过 临 床 观 察 发 现 脾 胃功 能 对 情 绪 一
变化 的刺 激极 为敏 感 , 旦 出现过 度 的情 绪 变化 , 一 即 会 影 响脾 胃的功 能 , 过 怒 、 如 过忧 、 过思 等均 能 导 致 胃脘 胀痛 , 差 ; 纳 同时 , 又认 为 胃为 多气 多血 之腑 , 胃
心 胃相关 是指 从 中医 角度强 调 心与 胃在 生理 病理 上 相互 联 系 、 响 的关 系 , 别 是 心 主 血 脉 、 神 志 的 影 特 主
现代 研究 证 明 : 志 因素 是导 致脾 胃病 发 生 、 情 发 作 和加 重 的重 要 因素 之一 。
如 麻仲 学 通过 胃脘 痛 流行 病 学 调 查 , 发现 情
论基础 。
痛》 怒、 、 、 、 、 诸情 志刺激作 为导致 胃 把 忧 思 悲 恐 惊 脘痛 的常 见 因素 。 又 如 《 氏尊 生 方 ・胃 痛 》 : 沈 云
“胃痛 , 于 胃脘 病 也 。惟 肝 气相 乘 为 尤 甚 , 邪 以木 性
暴 , 正 克 也 。 且 ”
文献标志码 : A
近年 来 , 中医学关 于 心 理 因素 在 消 化性 溃 疡发 生 发
长期 以来 , 人们 认 为肝 与脾 胃同居 中焦 , 肝气 郁 结易 克脾 土 , 而肝 气郁 结有 心 烦 易 怒 或 精 神 抑 郁 等 表现 , 故往 往 重 视 肝对 脾 胃疾 病 的 影 响 ,而 忽 视 了
调 心安 神 和 胃之 法起 到 了 良好 的效 果 。同 时 , 一 对 些 神 志疾病 从 调理脾 胃人手 , 收到 了较 好 的疗效 。 也 因此 , 中医 的整体 观 出发 并 结 合 现 代 医学 的 研 究 从 成 果 , 识 心 与 胃之 间 的相互 关 系 , 发展 中医情 志 认 对
展 中 的作 用亦 受 到普 遍重 视 。有学 者从 中医角度 通
过临 床观 察 和心 理测 试 两方 面研究 了消化 性溃 疡的
心身 相关 性 , 现气机 紊 乱 的证 候 贯穿 于发 病前 后 。 发
消化 性溃 疡存 在 着 以精 神 障 碍 为 中心 的表 现 , 主要 病 理 改变 为气 滞 与 气 逆并 存 , 时 与其 病 理 产 物 痰 同 湿、 湿热 、 瘀血 并 见 。
4 93 —4 95.
收 稿 日期 :09— 1 O 2 0 1 —1
( 辑 张 大 明 ) 编
[0 阮元. 1] 十三 经 注疏 [ . 京 : M] 北 中华 书局 ,9 0 8 . 1 8 :7
文章 编 号 :0 1 9 0 2 1 ) 4— 0 3— 4 10 —6 1 ( 0 0 0 0 0 0
中 医研 究
21 0 0年 4月 第 2 3卷
第 4期
T N R s A r 0 0 V 12 o 4 C e. p i2 1 o. 3 N , l
[ ] 门 市博 物 馆 . 店 楚 墓 竹 简 [ . 京 : 物 出 版 社 , 8荆 郭 M] 北 文
1 8: 25. 99 1

学 术 探 讨

中医 心 胃相 关 理 论 探 讨 及 临床 应 用
王 洪京 , 赵 明
( 州 市 中 医医院 , 东 滕 州 2 7 0 ) 滕 山 7 5 0
摘 要 通 过 对 古代 及 现代 有 关 心 胃相 关 理 论 的 回 顾 , 出其 找
方》 中认 为 “ 忧气 、 气 、 气 、 喜 惊 怒气 ” 皆可 致 “ 腹刺 心 痛 , 能饮食 ” 不 。虞 抟 《 医学 正 传 ・胃脘 痛 》 : 胃 日 “ 脘 当心 而痛 … …未 有 不 由痰 涎食 积 郁 于 中 , 情 九 七
关 键 词 : 胃相 关/ 理 生理 学 情 志 心 病
中图 分 类 号 : 2 3 1 R 2 .
中医理论 强调 人 体 是 一 个 有 机 的 整 体 , 命 活 生
动是 整体 机 能活 动的综 合产 物 。脏腑 之 间有 着密 切 的 生理病 理联 系 , 一脏 有病 , 相互 传变 , 此影 响 。 可 彼
气 触 于 内之 所致 焉 。 叶 天 士《 ” 临证 指 南 医 案 ・胃脘
不 足 。从 中 医 学 角 度 , 讨 心 与 胃 在 生 理 病 理 上 的 相 互 联 探 系 、 互 影 响 的关 系 , 立 完 善 的心 胃相 关 理 论 体 系 , 中 医 相 建 为 学 治疗 心 系 神 志 疾 病 及 脾 胃消 化 系疾 病 提 供 新 的 思 路 及 理
作 为 五脏六 腑 之大 主 的心 , 别 是 心 主神 志 这 一 功 特 能对 脾 胃的影 响 。在 临床 中发现 有些 脾 胃病 患者 虽 具 有 心烦 易怒 或精 神 抑 郁 、 眠 多 梦 等 肝 气 郁 结 的 失 症状 , 但经 疏肝 解 郁 却 疗 效 不佳 , 改 从 心论 治 , 而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