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2例

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2例
1 临 床 资 料
2例 。 总 有 效 率 为 9 % 。 3
4 典 型 病 例
刘 某 ,男 ,4 7岁 。2 0 0 7年 3月 1 日就 诊 , 自诉 胃 脘 6 灼 热 、胸 骨 后 疼 痛 已 有 2年 余 ,劳 累 时 病 情 加 重 。伴 有 暖
气 吞 酸 ,食 管 端 感 觉 有 吞 咽 阻 碍 , 口臭 便 秘 。舌 质 红 降 ,
案 ( 行 ) 标准… 。 试 》
临 床表 现 :典 型 的反 酸 ,烧 心 ,胸 口 疼 痛 等 症 状 。 经 内镜 活 检 病 理 检 查 诊 断 :均 无 器 质 性 变 异 , 胃 及 食 管 粘 膜 呈 弥 漫性 充 血 、水 肿 或 有 糜 烂 。 根 据 《 医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辨 证 属 胃热 炽 盛 型 8 中 例 ,肝 胃气 滞 型 1 2例 ,寒 邪 犯 胃 型 4例 ,食 滞 胃肠 型 4
基本方 。 辨 证 加 减 :寒 邪 犯 胃 者 ,去 黄 芩 ,加 吴 茱 萸 、 干 姜 各
中 医虽 无 胃食 管 反 流 病 名 ,但 依 据 发病 时 的 不 同 主 症 ,
应 归 属 于 胃 脘 痛 、痞 证 、心 痛 等 病 的 范 畴 。 病 位 在 食 道 ,
食 管 属 于 胃 , 胃为 水 谷 之 海 , 与 脾 互 为 表 里 。 而 脾 胃 运 化
关 键 词 :胃食 管 反 流 病 ; 中 医药 疗 法 ;辨 证 治疗
中 图 分 类号 :R 7 51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 0 0 ( 0 8 1 0 4 O 0 0— 7 4 2 0 ) 0— 0 6一 l
胃食 管 反 流 病 属 于 中 医 学 胃 脘 痛 、痞 证 等 范 畴 。2 0 07 年 1月 一 0 8年 3月 ,笔 者 采 用 中 医辨 证 分 型 治 疗 该 病 3 20 2 例 ,疗 效 理 想 ,现 报道 如 下 。

苏娟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苏娟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到明显改善,在之 后 的 调 理 中 仍 以 运 脾 化 湿 为 基 础 治
疗原则,但重心 应 以 行 气 祛 痰、化 瘀 散 结 为 主。 因 痛、
滞、胀等诸症均好转或消失,因此去焦山楂、焦麦芽、焦
六神曲、白 芷、乌 药、酸 枣 仁 等 行 气 止 痛、健 胃 消 食、宁
心安 神 之 品,加 芦 根 以 生 津 止 渴,加 大 藤 梨 根 用 量,以
久,湿中生热,湿热相蒸,遂作酸也。”脾胃虚弱,运化无
教 授 认 为 ,胃 食 管 反 流 病 是 一 种 本 虚 标 实 、本 寒 标 热
吐 酸 者,吐 酸 水 也。 俱 是 脾 虚 不 能 运 化 饮 食,郁 积 已
力,胃失和降,气 逆 于 上,最 终 导 致 吞 酸、嗳 气 等 症 状。
此外,情志不畅也 是 胃 食 管 反 流 病 发 病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肝藏 血,主 疏 泄,肝 血 是 肝 主 疏 泄 的 物 质 基 础,肝 主 疏
泄是肝血的外 在 表 现。从 表 层 病 机 而 言,胃 食 管 反 流
病的形成源于肝疏泄失常,但从深层病机看,肝的体用
失调才是 关 键
。 病 起 于 肝,木 郁 曲 直 作 酸,后 胃 受
[
7]
之,胃 气 上 逆,可 致 反 酸、胃 灼 热 等 症 状。《灵 枢 · 经
方面,肺将水谷精 微 布 散 于 周 身 赖 于 胃 腑 的 供 给 与 辅
痛、咽喉 不 适 等 症 状
。 因 此,本 病 的 发 生 主 要 涉 及
[
8]
苏 娟 萍 教 授 认 为,肝 热 与
饮食积热在临 床 中 常 相 兼 为 病。一 方 面,由 于 情 志 不
食相合,形 成 饮 食 积 热 [10]。 肝 热 与 饮 食 积 热 相 互 影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一、概述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

中医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共识意见旨在总结中医在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复杂,中医认为其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手段丰富,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食疗等方法,旨在调和脾胃、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润燥止酸等。

1. 胃食管反流病概述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简称GERD)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属于“吐酸”、“嘈杂”、“胸痞”等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该病主要由于脾胃升降失调,肝气犯胃,或脾虚湿困等多种病因病机综合作用所致。

表现为患者经常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伴随烧心、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食管黏膜损伤及咽喉、呼吸道并发症。

从中医角度分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当降而食管则依赖于胃气之和降以保持正常的输送功能。

若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尤其是胃气上逆,则易发此病。

肝木乘脾土,横逆犯胃,或久病体虚,中气下陷,亦可致胃失和降,引发胃食管反流。

治疗上,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针对不同证型如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痰湿阻滞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调理脾胃升降,配合针灸、推拿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措施,旨在恢复脾胃功能,减轻反流症状,防止病情进展及复发。

同时,也注重预防与调摄,提倡规律饮食、合理膳食结构,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义与分类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如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咽部不适等,但内镜检查未发现食管黏膜糜烂或溃疡。

返流性食道炎中医诊治要点

返流性食道炎中医诊治要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返流性食道炎中医诊治要点
导语:随着我们对于中医治疗方法的深入了解,我们越来越能够发现中医疗法的神奇,中医疗法不但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功效而且还能起到预防疾病的好处
随着我们对于中医治疗方法的深入了解,我们越来越能够发现中医疗法的神奇,中医疗法不但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功效而且还能起到预防疾病的好处,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来达到美容养颜和减肥瘦身等效用。

返流性食道炎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返流性食道炎的呢?一起看看下文的详细介绍。

立足肝脾,专以清肝解郁健脾。

肝胆郁热、脾胃虚弱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基本、最常见的证型。

主要表现:反酸烧心,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疼痛,多伴有口苦,食欲减退,嗳气,头晕,大便不成形。

舌质偏红郁滞,舌苔薄黄,脉象弦。

立法:清疏肝胆,益气健脾。

处方:以小柴胡汤合六君子汤为主方加减。

具体用药:柴胡15g 黄芩10g 清半夏12g 党参12g 炒白术15g 茯苓15g 陈皮10g 炙甘草6g 生牡蛎30g 生姜15g。

加减:胸骨后及胃脘部疼痛明显者,方中陈皮改为青皮6g;大便秘结者,方中炒白术改为生白术15-30g;咽干、咽痛或咽痒者,方中炙甘草改为生甘草6-10g;胸骨后灼痛,心烦易急者,上方加炒栀子10g,淡豆豉10g;腹胀明显者,上方加厚朴10g;夜寐不实、易醒或早醒者,上方加炒枣仁15g;夜寐梦多者,上方加竹茹10g;气上逆干咳者,上方加黛蛤散10g(包)。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经验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经验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经验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数病人出现反流症状时都会寻求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中医药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脾胃虚弱,气滞湿困,水液停滞,食滞胃中,精微闭塞所致。

针对这种病因,中医治疗主要是调理脾胃、疏通气机、化湿化痰。

首先,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中的“根”,脾胃状况良好,才能保证各脏腑正常运行。

因此,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病人身体情况,使用调理脾胃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六君子汤、四君子汤、芫花瘀血汤、香砂养胃丸等。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饮食调控,避免过度进食或过度节食,保持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干净卫生、清淡易消化,多吃点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燥热的食物。

其次,疏通气机。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之一是气虚湿滞。

因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就需要通过疏通气机,增强体内的气机调和能力。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艾灸、针灸、按摩、推拿等。

例如,在膻中穴、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等穴位进行针灸,可以激活体内的气机,调理脾胃,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

第三,化湿化痰。

中医认为,湿气和痰湿也是导致胃食管反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我们要帮助机体分解体内的湿气和痰湿,以达到理气化痰的作用。

常用的运动方式包括太极拳、气功、瑜伽等。

饮食上,可以选择黄豆、山药、绿豆等食物,有助于清热利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总之,中医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治疗方法。

我们可以针对病人的体质特点,运用中医药的调理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当然,中西医学有各自的优势,在治疗中我们也要根据病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1.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科疾病类型,主要是指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症状,导致胃食管黏膜出现损伤。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胃灼热与反酸,通常患者在进食后一小时,在弯腰或者平卧时,容易出现反酸情况,同时部分患者还会伴随胃灼热情况。

另外,吞咽疼痛与吞咽困难同样是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一般出现在患者病情严重情况下,由于反流物对食管产生刺激,引发患者产生痉挛性疼痛,还会向患者的背部、肩部以及腰部等进行放射性疼痛。

在患者食管功能紊乱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情况。

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并不具备特异性,因此在判断患者病情时,需要通过综合诊断技术进行判断,并需要通过相应的辅助检查,才能进一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

2.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机是什么?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属于“反胃”“梅核气”的范畴,病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外邪入侵等,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胃失和降。

一般在疾病初期,患者经常会出现肝气犯胃情况,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肝胃郁热情况,虽然病灶部位在胃食管,但是与肝、脾都存在紧密联系。

重要病机为郁,由于肝气不畅,导致患者出现气郁,同时发病原因与饮食与情志均存在紧密联系。

2.1肝胃关系论在肝胃关系中,脾胃与肝胆存在紧密联系。

如果患者出现肝郁气滞,会让患者出现肝胃不和情况,导致胃气上逆,让胃失和降。

有研究认为,由于患者的气机升降失职,才能让患者有烧心与反流等症状,因此,虽然发病部位在食管与胃,但是与患者的脾、肝、肺均存在紧密联系。

同时肝气上逆的关键在于肝脾胃功能失调,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展开相应治疗。

2.2气机失调论有研究认为,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还包括气机升降失常,由于脏腑失衡,导致胃气上逆,人体通过肝肺调节气机使人体的吐浊纳新,保持气机顺畅作用。

还有相关研究表明,通过疏肝调肺,能够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治疗。

2.3脾胃升降论有临床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与脾胃失和有紧密联系。

大黄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大黄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大黄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标签:大黄香砂六君子汤;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疗法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因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胃动力药,如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但治疗周期较长,并且停药后易复发。

笔者运用指导老师孙恒青治疗胃病之经验方大黄香砂六君子汤辨证加减治疗GERD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依据中华消化胃镜学会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病/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1]:①临床表现有典型的GERD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②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RE),可见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分级为Ⅰ~Ⅲ级,积分1~3分。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不伴有或合并其他疾病;③治疗依从性良好;④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有下列1项者应予排除:①胃镜检查无RE表现;②有心绞痛病史或心绞痛发作;③长期服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药物性食管炎;④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感染性食管炎;⑤患有胃溃疡、食管癌,以及其他内、外、妇科疾病,影响疗效判断或用药依从性。

1.4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10年10月-2013年2月期间笔者随指导老师孙恒青接诊的门诊患者。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者77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7例;年龄22~53岁,平均(40.6±5.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平均(8.0±2.3)月。

将77例入选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查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8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及胃镜评分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大黄香砂六君子汤辨证加减治疗。

方药组成:大黄(后下)6 g,紫苏梗10 g,砂仁(后下)9 g,木香6 g,姜半夏9 g,党参15 g,茯苓15 g,白术12 g,陈皮9 g,炙甘草6 g。

中医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

传统医学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主任医师 王 豪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胃灼热感、反酸、吞咽困难等症状,胃镜下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糜烂及溃疡。

男女均可发病,以40~60岁最为常见。

临床以嘈杂反酸甚至进食不畅等为主要表现,抑酸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一般可治愈,但复发率高。

病因有4个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吐酸”“噎膈”“反胃”“食管瘅”“嘈杂”等范畴。

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因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肝气犯胃,胃气上逆等原因所致。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多食辛辣燥热之品,津伤血燥,以致食管干涩,食物难入;或因过食生冷油腻不洁食物,停滞不化,伤及胃腑,以致胃失和降;或因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谷不化,痰阻留饮,积于中脘,以致痰饮上逆而致本病。

情志失调 七情所伤,思虑不解,郁怒难伸,以致影响肝脾两脏功能。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肝胃不和,以致胃气上逆而发生本病;忧思伤脾,脾伤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布,凝聚成痰,痰浊内聚,酿而成酸或痰气交阻,逆而不降,则饮食难进。

感受外邪由于感受风寒暑湿火热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脏腑,胃失和降,水谷随气逆向上而发生本病。

如感受风寒,寒邪易耗中阳,中阳受伤,寒滞客于脾胃,而成本证;或因热结脾胃,津亏血燥,纳化失调,致食入而反出。

脾胃虚弱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脾胃受损,食少运迟。

若阴亏液涸,则食管干涩,饮食难以下咽;若脾胃失其温煦,运化无力,则痰淤互结,阻于食管,发生本病。

辨治分5型综上所述,本病病位以食管、胃、肝、脾为主,病变以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痰浊郁阻等为多。

中医辨证施治可分以下几种——肝胃郁热证主症:嗳气反酸,上腹部或胸骨后有灼热感或烧灼样疼痛,心烦易怒,口干苦臭,大便干结,严重时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疏肝清热。

方药:左金丸加减。

黄连6克,吴茱萸2克,牡丹皮、黄芩、浙贝母各15克,白花蛇舌草、瓦楞子(先煎)各30克,栀子10克,白芍12克。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分型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分型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瘅)疾病首页疾病知识专家咨询医院医生常用药品文章解读目录一、西医二、中医三、治疗深读一、西医二、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1、多巴胺拮抗剂此类药物能促进食管、办的排空,增加LES的张力。

此类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metclopramide,胃复安)和多潘立酮(domperidone,吗丁啉),均为10~20mg,每天3~4次,睡前和餐前服用。

前者如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可导致锥体外系神经症状,故老年患者慎用;后者长期服用亦可致高催乳素血症,产生乳腺增生、泌乳和闭经等不良反应。

2.、西沙必利(cisapride) 通过肠肌丛节后神经能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食管、胃的蠕动和排空,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

10~20mg,每天3~4天,几无不良反应。

3、拟胆碱能药乌拉胆碱(bethanechol)能增加LES的张力,促进食管收缩,加快食管内酸性食物的排空以改善症状,每次25mg,每天3~4次。

本口能刺激胃酸分泌,长期服用要慎重。

三、降低胃酸①制酸剂可中和胃酸,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减少酸性胃内内容物对食管粘膜的损伤。

碱性药物本身也还具有增加LES张力的作用。

氢氧化铝凝胶10~30ml及氧化镁,每日3~4次。

藻朊酸泡沫剂(gariscon,alginate)含有藻朊酸、藻酸钠及制酸剂,能漂浮于胃内容物的表面,可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

②组胺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cimetidine)、呋硫硝胺(ranitidine)和法莫替丁(famotidine)等均可选用,其剂量分别为200mg,3~4/d;150mg,2次/d 和30mg/d。

疗程均为6~8周。

本类药物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而改善胃食管的酸反流。

上述症状如不能改善时,可增加剂量至2~3倍。

③质子泵抑制剂此类药物能阻断壁细胞的H+-K+-ATP酶而美拉唑(omeprazole)和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已广泛使用于临床,前者20mg/d,后者30mg/d,即可改善其症状。

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40 例

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40 例

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40 例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变化, GERD 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 而且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

西医治疗存在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停药后易反复、长期用药副作用大等问题。

笔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GE RD 患者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80 例患者均为本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中, 男17例, 女23例,年龄18~61岁;对照组中, 男19例,女21例,年龄17~58岁;病程均为1~4年。

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具有GERD典型症状:反酸、烧心、胸痛、打嗝、食物反流、咽痛、咽堵等 ;电子胃镜示非糜烂性食管炎( RDNE)。

1.3 排除标准凡有以下情况者不纳入病例选择: 内镜下食管①下端黏膜损伤( EE)和Barrett食管;②有消化性溃疡;③相关性疾病,如消化道肿瘤、心血管病、严重精神和心理疾病。

1.4 治疗方法治疗组分三型:肝胃不和型, 表现为脘腹痞满、胸闷、情郁则重、嗳气则舒、泛吐酸水、纳差、舌苔薄白、脉弦数, 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火犯胃型, 表现为胃脘和胸胁后灼热刺痛、嘈杂嗳气、呕吐泛酸、口干口苦、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 以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 表现为脘痛绵绵, 喜按, 得食则痛缓,多食则脘胀,泛吐清水,喜热饮,四肢不温,大便溏,苔白,脉细弱,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脘胀连胁可酌加甘松、佛手、檀香;嘈杂反酸明显加乌贼骨、瓦楞子、浙贝;恶呕加法夏、苏梗、干姜;食滞加莱菔子、山楂;嗳气频加代赭石、沉香,便结加大黄。

单兆伟教授运用升降宣润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

单兆伟教授运用升降宣润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

摘要: 总结单兆伟教 授运用升降宣润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 介绍运用调理升降、 润养阴分、 宣通食管、 糊剂护膜等四
个方面治疗G E R D的思路及用药经验。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单兆伟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2 0 1 5. 0 3 . O1 1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2 01 5) 一 0 3 - 0 4 7 0 - 0 3
酸反 流 , 甚 至从 口中吐 出 , 主要 病 机 是 胃气 上逆 , 总以
临床和 实验 的研究 工 作 , 曾 师从 于著 名 脾 胃病 专 家 孟
河 医派 传人 张泽 生教授 和 国医大师 徐景 藩教 授 。 胃食管反 流 病 ( G E R D) 是 消化 系 统 临 床 常 见 病 , 近年来 受 到了广 泛 的重 视 , 本 病 以反酸 、 烧心 、 胸痛 、 吞
症状得 到缓解 。②通 腑法 。保持 大便通 畅 , 通 过调理 肠 道气机 , 达到腑通 胃降的 目的。单 教授 多用 枳实 、 虎杖、 白术 、 大腹皮 、 槟榔 、 决 明子 、 莱 菔子 等 药 。枳实 的通 腑
与否 , 亦 常与肝之疏 泄 功能 密 切相 关 , 因而 降 胃气 之 时
常兼疏肝理 气 。若 因气 郁 化火 、 气 火上 逆 者 , 降气 亦 需
中医 学 认 为 G E R D之病 位 在食 管, 食 管 自咽 至
兼降火 。现代药理学研究 证 明 , 降 气理气 的药 物能增 强
消化道 的蠕 动 , 使 消化 道平 滑 肌兴 奋性 增 强 , 并 能 通 过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内容摘要
4、功能检查:包括食管酸度检测、食管压力测定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了解 食管的功能状态,为诊断提供依据。
内容摘要
三、治疗方案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 治疗三种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抑制胃酸分泌 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和促进食管和胃排空的药物(如多潘 立酮、莫沙必利等)。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 识意见
01 引言
03 现状
目录
02 背景 04 问题阐述
05 解决方案
07 参考内容
目录
06 结论引言来自引言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临床上的常见 病和多发病。中医诊疗作为我国独特的医疗手段,在GERD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 效和优势。本次演示将就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进行阐述和探讨。
结论
结论
综上所述,中医诊疗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专家们一致认为,建立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深入开展中药药理研究、规范中西 医结合治疗是解决当前中医诊疗GERD面临问题的关键。同时,需要加强中医治疗 的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估,不断完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未来 研究方向应着重于制定严格的科研设计和临床试验方案,为中医诊疗GERD的疗效 和安全性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
引言
引言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口腔、肺部等多种部位,引起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疾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 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本次演示旨在提供一份关 于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共识意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概况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概况
术等 ) 治疗 G R E D并 与洛赛 克对 照 , 显示 瓦楞平反 胶囊 症 状 完 全 缓 解 率 高 于 洛 赛 克 对 照 组 ( < 尸
近。朱生梁等[ 旨出《 ( 2 ) 中医病证治法术语》 将反流
性食管炎命 名为“ 食管痒 ” 基 本 上 反 映 了本病 的病 ,
00 ) .5 。李兰芳等〔) 1用中药消化 I方( 9 苏叶、 香附、
肺胃 失和三个证型。王天龙[ 分型为肝胃不和、 ’ ‘ 〕 脾
胃湿热 、 气郁结 、 胃虚寒 等 四种证候类 型进行论 痰 脾
治。朱生梁等(经过对 1 例本病的辨证分型结果 2 1 2 0
分析 , 临床指征进行辨证并加 以筛选后 , 按 分为胆热 犯 胃型 、 胃郁热型 、 肝 中虚气逆型 、 气郁痰阻型。
范畴。陈蔚文川根据《 内经》 医林绳墨》 及《 等文献
记载 : 吞酸者 , 口酸水攻激 于上 , “ 胃 以至 咽溢 之 间 , 不及 吐出而 咽 下 , 味刺 心 , 若 吞 酸 之 状 也 ” 认 酸 有 , 为吞酸证与 G R E D的解剖学概念 、 病理 生理基 础相
郑舜华等〔 应用瓦楞平反胶囊( ’ . ] 锻瓦楞子、 木香、 获
第8 券 第4期
20 06年 7月
江 宁 中 医 药 口 学 学 报 悦
J OURN AL L AON NG NI E S TY T OF I I U V R I OF CM
Vo. No 4 l8 .
Jl, 0 u. 6 2 0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概况
赵一娜, 指导: 李桂贤, 何振华
4期
赵 娜 胃岁 琉 中 治 近 一 等.套 反 扁的 医 疗 况
胃杂志, 0 , 2 ;1 ( ))5 2 08 0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策略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策略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因为患者食管胃连接部功能异常,抗反流防御机制明显降低,酸性或者非酸性胃或者十二指肠内容物发生反流,进入食管,从而引发不适症状。

临床中,一般会采用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中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标准尚未统一,通过现有西医药物治疗,停药后疾病会反复发作、症状无法明显改善、副作用较大。

中医中药可以通过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可弥补西医药物的治疗缺陷,获取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疏肝解郁、和胃降逆:若患者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导致食积不化,胃气上逆,常表现为肝胃不和反应。

此类患者于临床汇总主要表现为:除了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以及烧心的典型症状以外,还会存在胃脘胀满、纳差等脾胃气机失调反应、两肋胀痛,当患者情志不舒时,则会使患者肝气郁结症状明显加重。

临床治疗中,可以选择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原则进行治疗,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柴胡能够起到疏肝行气、和解少阳的效果;白芍以及甘草可以发挥敛阴柔肝的效果;枳壳以及香附子可以发挥行气、调畅气机、遏制上逆的效果;川芎以及郁金可以发挥活血行气的效果,如果酸水频繁上冲或者发生呃逆,则会额外加枳实、陈皮、合欢花、延胡索等,联合清热药物,起到肝郁化热的效果,比如:黄连以及龙胆草;若患者存在嗳气酸腐、食欲不振亲宽广,则需要额外加入茯苓、生姜、大枣等药物,发挥健脾益胃的效果;如果患者的肝郁时间长,则需要在疏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通甘络之丹参饮进行治疗。

疏肝清热、和胃降逆:肝胃阳脏,疏泄时间长,则会容易出现郁而化热、肝火炽盛情况,从而导致胃内容物上冲,从而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该类患者因为反流,导致酸水明显变多,胃脘发生灼痛,处于心烦意乱、嘈杂易饥以及口干口苦状态下。

临床中通过疏肝清热、和胃降逆原则治疗患者。

代表方为丹栀逍遥散,药方中的柴胡、白芍以及当归可以发挥疏肝解郁以及柔肝养血的效果,白术、茯苓以及生姜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效果,薄荷、牡丹皮以及栀子能够起到清热、散郁的效果,以上药物共同作用,可以发挥清肝泻热的效果。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经验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经验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经验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有反酸、胃痛、嗳气等。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调理胃气。

中医认为胃气不和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之一,因此治疗应以调理胃气为基础。

可采用中药调理胃气,如大黄、芒硝、陈皮等。

2. 疏通经络。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胃经、脾经、肝经等经络不畅有关,因此可采用针灸、拔罐等方法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3. 调整饮食。

中医认为饮食不当也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4. 调整心情。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也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心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注重整体治疗,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调整饮食、调整心情为主要手段,常常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需遵循中医理论,结合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盲目用药。

- 1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分析

诊 治 的符合 诊断 标 准 的 胃食 管 反 流病 患 者 3 6例 , 2 其 中男性 2 6例 , 0 女人 10例 ; 龄 1 7 1 年 8— 9岁 , 均年 龄 平
4. 2 8岁 。病 程 1月 ~ 0年 。 2
1 3 方 法 .
( ) 发症 的一 种疾 病 … , 一种 常 见 的 消化 系 统 疾 或 并 是

5 ・ 6
光 明 中医 2 1 0 2年 1月 第 2 7卷 第 1期
表 1 临床 证 型 及 辨 证 施 治
C G M Jnay2 1. o 2. J MC aur 0 2 V l 7 1
刺心 , 有若 吞酸 之 状 也 ” “ 自明 《 人 大 全 良方 ・ 。 陈 妇 妇人 心 胸 嘈 杂 方 论 》中 : 夫 心 胸 嘈 杂 , 人 多 有 此 “ 妇
的症状 ( 酸 或反 胃 、 心 、 痛 等 ) 内镜 可 见 反 流 反 烧 胸 。 性食 管 炎 的改 变 。客 观 检 查 证 据 : 食 管 钡 餐示 排 空 ① 延 迟 ; 静 息核 素 检查 : E ② G R指 数 >6 2 ( . 6 X+2 ) ③ s; 2 h食 道 p 监测 示 p 4的次数 大于 4 ; 食 管测 4 H H< % ④
值得临床应用 。
关键词: 吞酸; 食管反流病; 胃 证型辨证治疗; 分析
d i1 . 9 9 ji n 1 0 .9 4 2 1 . 1 0 9 o :0 3 6 / .s . 0 3 8 1 . 0 2 O . 2 s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2 - 1 0 50 1 0 —9 4 2 1 ) - 5 . 0 0 2
要 。本病 的主 要病机 是 胃失 和 降 , 降失调 , 升 因此 和 胃

中医医案——胃食管反流

中医医案——胃食管反流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王旭高泄肝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病案:徐某,女,80岁,2014年12月6日。

主诉:胃脘烧灼,反酸呃逆,膈中不畅1年。

病史:患者平素咳嗽痰多三十余年,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近一年来烧心反酸;上腹时痛,腹胀,咽部有异物感,吞咽膈痛,进食后加重。

曾疑似心绞痛,经住院治疗排除心血管病。

曾服多种西药,减轻后又反复发作。

初诊:消瘦面黄,厌食胸痞,烧灼难耐,呃嗳不舒,舌红体瘦,白黄腻苔,脉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反流性胃食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痰饮,胃脘痛,吞酸。

辨证审机:肝郁化热,旁克脾胃,胃失和降,协肝气上逆,水津不布,蕴而生痰。

治法:泄肝和胃,运湿化痰方药:王旭高泄肝和胃法加味法半夏15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甘草5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白豆蔻10克黄连10克吴茱萸5克枳实10克山栀子10克瓦楞子30克(先煎)。

七剂每日一剂,煎两次,两次煎汁合匀,早晚温服。

二诊:2014年12月13日。

服药七剂后,胸脘发胀灼热减轻,嗳气频次减少,进食后,胸膈略觉宽松但仍有不适感,纳食少,舌暗红,苔较前诊略薄,脉沉弦细略数。

原方减去山栀子、枳实,加谷芽、鸡内金。

法半夏15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甘草5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白豆蔻10克黄连10克吴茱萸5克谷芽20克鸡内金10克瓦楞子30克(先煎)。

七剂煎法服法同前。

三诊:2014年12月20日。

服药七剂后纳食增加,胸脘宽畅,胃脘灼热,嗳气基本消失。

唯觉口干,大便略难解,进食后仍有胃胀感,舌暗红体瘦,舌中薄干苔紧附舌面。

原方药中多苦燥,苦温伤阴之品,致胃津受伤。

原方加甘寒之味以养胃津,少佐理气药以行津液。

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甘草5克川楝子10克元胡索10克白豆蔻5克黄连6克吴茱萸1克谷芽20克鸡内金10克百合20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乌药10克瓦楞子30克(先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方法
胃病是最容易得的病,而且最容易复发,只要不小心吃的凉了,硬了,酸了,或者是辛辣的食物都会犯胃病。

胃病也有很多种,而且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理。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得了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对本病早有认识和记载,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吞酸”、“呕吐”、“郁证”、“反胃”、“气噎”等范围。

这类病人主要表现有胸骨下烧灼感,胸膈满闷,暖气频作,咽紧不利,有梗塞感,反酸,反食,甚或胸背胀痛,吞咽难下,严重时气塞胸中,膈咽不通。

胸骨下烧灼感(俗称胸骨下烧灼感),是GERD的主要症状,中医对胸骨下烧灼感,一般责之于郁热伤及阴分,或素秉营阴不足;若脾胃虚,元气不足,使心火、相火、七情郁结之火从中焦逆乘上焦,客于膻中,即李东垣所说的阴火上乘:若胃中浊气与阴火相结合,反流至咽部而吞酸,胃热,胃寒均可引起反酸,胃热上壅,胃脘多灼热,胃寒则厥气上逆,食已吞酸,胃脘冷痛,肝郁气滞或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也可吞酸。

笔者观察到胸膈痞满,暖气频作与咽不利、咽如梗常同时并见,往往暖气后胸痞得
减,咽部舒畅,异物感可消失。

气塞胸咽在《诸病源候论》中称为气噎,“寒气填于胸膈,故气噎塞不通,而谓之气噎,令人喘悸胸背痛”,李东垣说“胃病者,腹胀。

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中医认为,你的情况是湿热阻滞脾胃所致,晚上由于寒气上升,寒湿交织会加重病情,服用胃苏颗粒等药物很难凑效.祖国医学用传统中药有非常独到的治疗方法,建议你用传统中药黑矾,
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三棱,穿山甲, 寸曲,麦芽,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治疗;用这些传统中药辨证施治,可以清除脾胃湿热,抑制反流,快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胃黏膜屏障,消除发病根源,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都说是药三分毒,但是有病还是要用药来医。

西医都是合成药剂,虽然治愈快,但是不如中药去本。

中药以食补为根本,从内调理。

其实不管什么病都应该对症调理,不能盲目医治,不但去不了病害还会适得其反。

我主张食疗养生,安全无毒副作用,多吃有益健康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