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敦煌莫高窟的游客管理
文化遗产管理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文化遗产管理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各国纷纷加强对自身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这些宝贵的资源能够被后世子孙继承和传承。
本文将分享几个成功的文化遗产管理案例,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启示。
案例一: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的洛可可。
然而,由于长期的风蚀和人为破坏,莫高窟的壁画和石雕面临严重的破坏和腐蚀。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复和保护莫高窟。
专业修复人员通过细致的清洁、填补、固定和防护等手段,使莫高窟的壁画和石雕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其次,政府采取了限制游客数量和时间的措施。
每天只允许一定数量的游客进入莫高窟,游览时间也有限制,以减少游客对莫高窟的损害。
此外,游客必须佩戴专门设计的鞋套,以防止灰尘和污染物进入莫高窟。
最后,政府加强了对莫高窟周边环境的保护。
建立了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周边建筑和道路的监管,以减少对莫高窟的环境污染。
通过这些措施,敦煌莫高窟得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案例二: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保护与管理佛罗伦萨历史中心是意大利文化遗产的瑰宝,拥有众多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和艺术品。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佛罗伦萨历史中心面临着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压力。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规划和建筑法规,限制了在历史中心的新建和改建项目。
只有符合文化遗产价值和建筑风格的项目才能获得批准。
这一举措有效地控制了历史中心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保护了历史中心的原貌。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复。
设立了专门的修复基金,用于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政府还鼓励私人和企业参与其中,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和经济支持。
最后,政府加强了对历史中心的管理和监督。
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历史中心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守护莫高窟人物事迹
守护莫高窟人物事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位守护者用他的智慧和力量,为保护、传承、研究、推广莫高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天,我们将通过他的故事,探寻守护莫高窟的丰富内涵。
一、文物保护:尽心竭力,守护千年古迹这位守护者深知,保护莫高窟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文物的安全。
他带领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加强安防设施、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巡查保养等,确保了莫高窟文物的长久保存。
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与国际文物保护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莫高窟的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文化传承:弘扬敦煌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守护者深知,保护莫高窟不仅是为了留存历史,更是为了传承文化。
他致力于推动敦煌文化的研究、传承和推广工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更加了解和欣赏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他的努力下,敦煌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历史研究:挖掘千年历史,揭示文明脉络守护者认为,对莫高窟的研究是揭示千年历史文明脉络的重要途径。
他与国内外历史学者紧密合作,深入研究莫高窟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他的努力,人们对敦煌历史的认识不断深化,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四、艺术推广:传播敦煌艺术,激发创新灵感守护者深知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他积极推动敦煌艺术的传播和创新,将莫高窟的艺术瑰宝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激发了无数艺术家和青少年的创新灵感。
在他的努力下,敦煌艺术逐渐成为国内外艺术界关注的焦点,为中华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教育普及:传承知识薪火,培育人才力量守护者深知教育的力量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他积极推动敦煌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和互动体验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对敦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他还创办了敦煌文化研究班和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批热爱敦煌文化的人才队伍。
在他的引领下,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莫高窟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
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
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在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方面,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是一个典范。
他们通过在景区内设置清洁标语、提供环保袋等措施,引导游客文明旅游,让游客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文明行为。
2. 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在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
他们通过制作宣传片、举办讲座等方式,引导游客爱护景区环境,遵守游览秩序,形成了良好的文明旅游氛围。
3.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在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他们通过在门口设置文明旅游提示牌、发布文明旅游公告等方式,引导游客爱护文物、遵守游览规定,维护了景区的秩序和环境。
4.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作为我国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也在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方面取得了成功。
他们通过举办文明旅游大使选拔活动、开展文明旅游知识竞赛等方式,提升游客文明旅游意识,增强了游客对文明旅游的重视。
5. 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故宫博物院在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方面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
他们通过推出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文明旅游宣传月等方式,引导游客尊重文物、爱护博物馆环境,有效地提升了游客的文明素质。
6. 九寨沟九寨沟景区在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方面也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他们通过在景区内设立文明旅游宣传展板、开展文明旅游环保公益活动等方式,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素养,让游客更加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文明行为。
7. 峨眉山峨眉山在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方面也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
他们通过开展“文明旅游在我心”主题活动、组织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等方式,提高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让游客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文明行为。
8. 阿尔山阿尔山景区在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案例。
他们通过在景区内张贴文明旅游倡议书、举办环保宣传活动等方式,引导游客文明旅游,让游客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文明行为。
浅谈数字化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浅谈数字化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内容摘要】文物古迹历经千年沧桑,其独特性、不可复制性、脆弱性不容忽视,如何把握保护与开发中间的一个“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面对文物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一味回避解决不了问题,简单地割裂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更加不切实际,“为保护而保护”或者“只顾开发,不管保护”也不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展示中心无疑是一条崭新的道路,利用高新数字科技,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保护了文物古迹的微生态环境,真正的做到了和谐共赢。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数字化科技旅游开发文物保护引言:文物古迹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如何保护好文物,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关心的课题。
文物旅游业的兴起是适应时代需求发展的产物,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放在一起,既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精神文明的需求。
当今时代,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结合全新的科学技术,或许能探求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一条可行性通道。
在这一方面,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展示中心无疑走在了前列。
一、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上需求愈发显得重要起来,智慧旅游、文旅融合等相关热词也相继不断涌现。
同时,关于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能否和谐共存的探讨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之中。
一方面,旅游开发的确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使得文物单位得到了很丰厚的回馈,可以说是“日进斗金”,另一方面,因开发而带来的文物损坏事件也不断出现,使得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不断激化。
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数不胜数,一些文物古迹经过开发成为著名的景点,大量游客涌入为该地区带来了极其丰厚的旅游经济收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能够补充文物保护上的资金空缺。
敦煌游注意事项
敦煌游注意事项
敦煌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游览敦煌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准备好行程:对于首次游览敦煌的游客,最好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了解敦煌的历史背景、著名景点的位置和门票信息等。
可以选择跟团游或自由行,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行程。
2. 注意气候:敦煌位于内陆干旱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
游客应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行程,并注意随身携带防晒用品、保湿品和厚衣物。
3. 防晒和保湿:敦煌阳光强烈,辐射强,游客应随身携带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等防晒用品。
同时,由于气候干燥,游客应及时补充水分、涂抹保湿乳液,以防止皮肤干燥和脱水。
4. 衣着端庄:敦煌乃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游客应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尽量穿着端庄得体,避免穿着暴露或不慎触犯当地的道德规范。
5. 注意保护文物: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游客应尊敬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物。
不要触摸、涂抹或损坏壁画和石刻,遵守参观的规定和指引。
6. 留足时间:敦煌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景点,游客应合理安排时间,尽量提
前预订景点门票,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参观。
同样,也要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以便放松和恢复体力。
7. 注意交通安全:敦煌的道路和交通条件相对较差,游客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循当地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如果自驾游,要注意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并确保车辆和驾驶证等证件齐全。
8. 尊重当地习俗:敦煌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游客应尊重和了解当地的民族习俗和文化,避免言行上的冒犯。
以上是关于敦煌游的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在保护与开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方面,敦煌莫高窟可以被视为一个经典案例。
作为世界遗产之一,莫高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如何在旅游开发中兼顾文化保护,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始建于公元4世纪,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内保存有大量的壁画、雕塑和经卷等文化遗产,展示了千年前的中国佛教文化和艺术风格。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自然灾害和人为盗窃等原因,莫高窟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危险。
为了保护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莫高窟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文物犯罪行为。
同时,对莫高窟进行了维修和保养工作,对已经损坏的壁画进行了修复和保护。
此外,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研究,为文物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保护的同时,敦煌莫高窟也积极开展旅游开发工作。
通过旅游开发,提高了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文物保护筹集了资金。
敦煌市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建设了相关的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同时,规定了莫高窟的游览时间和人数限制,以减少游客对文物遗产的损害。
然而,在旅游开发中保护文化遗产并非易事。
由于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过多的游客不可避免地会对狭小的洞窟内壁画造成磨损和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敦煌莫高窟采取了分流游客的策略,将游客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游览。
此外,还加强了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和保护意识。
除了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敦煌莫高窟还面临着其他挑战。
例如,如何平衡景区商业化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如何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目前,敦煌莫高窟在商业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商业化、收费合理性等,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调整。
总之,保护与开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文明旅游的案例
文明旅游的案例一、爱护文物古迹类。
1. 敦煌莫高窟的文明游客。
有一次我去敦煌莫高窟旅游,就碰到了一群特别文明的游客。
大家都知道莫高窟里的壁画那可是超级珍贵的。
在参观的时候,有个规定就是不能用手触摸壁画,也不能开闪光灯拍照。
有个小朋友特别好奇,就伸手想去摸一下,他妈妈赶紧拉住他说:“宝贝呀,这壁画就像一个超级脆弱的老爷爷,咱们一摸它可能就生病了,而且它已经在这里站了上千年,咱们可不能伤害它。
”然后周围的游客都纷纷点头。
还有个年轻人,本来相机的闪光灯是开着的,刚要拍照的时候,旁边的大叔提醒他:“小伙子,这闪光灯一闪,壁画上的颜料可能就被破坏啦,就像突然给人家来个大惊吓一样。
”那小伙子立马就关掉了闪光灯,还向大叔道了谢。
整个参观过程中,大家都轻声细语的,就像怕吵醒那些沉睡在壁画里的古老灵魂似的。
2. 罗马斗兽场的尊重。
我在罗马斗兽场游玩的时候,看到好多游客都特别文明。
斗兽场虽然已经是残垣断壁了,但还是很壮观。
有个旅行团的导游在给游客讲解的时候,声音都压得很低,游客们也都围在导游身边静静地听。
有个游客想爬到一块石头上去拍照,好拍出那种“我在斗兽场中心”的感觉。
但是他刚把脚抬起来,就看到旁边的标识牌上写着“请勿攀爬”,他就不好意思地把脚收了回去。
旁边的游客还打趣说:“你要是爬上去了,说不定罗马士兵的英灵会出来找你算账呢!”大家都笑了起来,然后继续文明地参观这个古老的建筑。
二、保护环境类。
1. 黄山的清洁游客。
去黄山旅游的时候,那风景真是美极了。
在山上,我看到了好多文明的游客。
黄山的山路比较窄,而且游客很多,但是大家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放在自己的包里,等看到垃圾桶的时候再扔。
有个小姑娘手里拿着一个空矿泉水瓶,走了好一会儿都没看到垃圾桶,她妈妈就说:“宝贝,咱先拿着,可不能把这瓶子扔在这么美的山上,要是瓶子把小松鼠绊倒了可不好。
”最后她们终于找到垃圾桶把瓶子扔了进去。
还有一群大学生,他们看到路边有个别人不小心掉落的垃圾,还主动捡起来放到自己的垃圾袋里,其中一个大学生说:“咱不能让这一点点垃圾破坏了黄山的颜值啊,这可是大自然的宝藏,咱们得好好爱护。
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作者:李萍来源:《敦煌研究》2018年第02期内容摘要:莫高窟的旅游开放,弘扬了敦煌石窟艺术,扩大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但是日益增多的游客和客流的不均衡,不仅打破了洞窟微环境的稳定性,给洞窟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安全隐患,还导致了游客参观质量和满意度的下降。
在此情况下,利用敦煌莫高窟壁画数字化存贮与再现技术的成果,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和展示手段,让游客在虚拟漫游厅身临其境地观赏典型洞窟和丰富的敦煌文化,适度结合组织游客参观洞窟实景,从而构建了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
这种模式既能提高每日游客接待能力,又能很好地保护十分脆弱的文物本体,实现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极大地缓解旅游业给莫高窟文物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
关键词: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构建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8)02-0047-04Abstract: The open tourism at the Mogao Grottoes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splendid art of the Dunhuang Caves and the deep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crease in visitors and imbalance of visitor flow eventually endangered the stability of the caves’ microenvironments, thus threatening the conservation of sensitive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also lowered the quality of the tour experience and visitor satisfaction. With the achievements of digital storage and representation technologies at the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we have constructed a Visitor Center at the Mogao Grottoes site in which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display methods have been employed to allow visitors access to a comprehensive presen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Dunhuang and the Mogao Grottoes through immersive displays of significant caves in combination together with cave tours. In this way, a new mode of open tourism at the Mogao Grottoes has been established,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daily visitor capacity, but also better protects fragile cultural relics, ensures permanent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e Mogao Grottoes.Keywords: Mogao Grottoes; open tourism; new tour pattern; construction1 莫高窟概況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此后连续不断营建达一千年之久,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迄今保存有735个洞窟、45 000平方米的壁画、2 400多身彩塑、5座唐宋木构窟檐以及藏经洞出土的东晋至北宋初期的写本、绢画等文物5万多件。
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的研究与实践
第320窟 唐4飞天 第305窟 隋 飞天
2、释迦牟尼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本生故事画表现释迦牟尼前生救度众生的故 事;佛传故事画描绘释迦牟尼诞生、生活、修行、降魔、教化的传奇故事。
第254窟 北魏 尸毗王本生 第257窟 北魏 鹿王本生
第285窟 西魏 五百强盗成佛
第290窟 乘象入胎 第375窟夜半逾城
管理区 洞窟区
南区
北区
莫高窟现存的735个洞窟分布于近2公里长的砂砾岩崖体上
主要的壁画内容分类
1、尊像画 表现大彻大悟、大智大勇的佛,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菩萨,虔诚修行、 以求自我解脱的弟子,威武勇猛、守护佛法的天王、力士, 轻歌曼舞的伎乐飞天等。
270多个洞窟、4500多身飞天。 莫高窟的名片,敦煌艺术的标志。
游客承载量(VCC, Visitor Carrying Capacity) :一定时间内,文 物保护单位游客的参观活动,既不会对文物本体及周围环境造成损害,也不 会降低参观质量的文物保护单位所能容纳游客的最大数量。
三、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方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发 〔2012〕 63号 第三条 合理确定文物景区游客承载标准。要立足文物
第159窟 中唐 净歯
第61窟 五代 制陶
第98窟 五代 纺车
第23窟 盛唐 雨中耕作
第302窟 隋 饮马
第156窟晚唐 手推栏车
第159窟 唐 挤奶图
第85窟 唐 肉肆
第290窟 射箭
第249窟 西魏杂技
第290窟 北周 角抵 涉及近20 类体育活动
第428窟北周 赛马、马术
第454窟 宋 博弈
青金石Lazurite 石青/蓝铜矿 Azurite
文物保护数字化应用案例解析
文物保护数字化应用案例解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应用在各行各业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文物保护也不例外。
本文将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深入分析文物保护数字化应用的实践意义和技术特点。
案例一:敦煌莫高窟数字保护项目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珍贵的壁画、雕塑等文物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然而,莫高窟的文物面临着自然破坏、人为破坏以及时间的侵蚀等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莫高窟进行了全面的保护。
在项目中,专家们先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莫高窟内外环境进行了精确的测量,生成了高精度的数字模型。
然后,利用摄影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了莫高窟中壁画和雕塑的高分辨率图像,并进行了数字化修复和重建,使其面貌得以恢复。
最后,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游客带入一个逼真的莫高窟虚拟空间,使大家可以亲身体验莫高窟的魅力,同时减轻了对实际莫高窟的压力。
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还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到莫高窟的文化价值。
同时,数字化保护还维护了文物的真实性,避免了因人为干预带来的二次损失。
案例二:故宫数字展览故宫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然而,在实际参观中,由于人流量大、展览空间有限,游客往往无法近距离观赏文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故宫博物院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了展览的创新。
通过数字化应用,故宫将文物的高清影像和相关资料完整地呈现给观众。
观众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设备,即可实现互动式浏览和学习。
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和了解文物,还可以通过放大功能,细致地观察每一个细节。
此外,故宫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游览体验,使人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故宫之中。
这种数字展览带给观众更便捷的观赏体验,同时也减轻了文物的实际压力。
观众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灵活地选择参观内容,提高了展览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结语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文物保护数字化应用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莫高窟旅游景区的保护、开发和管理
莫高窟旅游景区的保护、开发和管理作者:李智慧张妮娜王彩霞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12期敦煌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在河西地区设立的四郡之一,自此之后,敦煌一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是通往西域的门户,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一带一路”战略,2016年9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盛大开幕,加上丝绸之路文化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于敦煌,敦煌旅游热潮一度袭来。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该从那些方面入手做好进一步的文物保护工作呢?本文主要介绍莫高窟的概况、2015-2017年上半年莫高窟旅游数据分析、莫高窟在旅游热潮冲击下的合理性文物保护、景区管理措施,以及莫高窟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引言莫高窟是艺术宝库,文化殿堂。
历史上曾经荒废,无人看管,多次遭受人为破坏。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1984年扩大为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成立后,对莫高窟的保护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看守式保护、抢救性保护、科学性保护、预防式(监测式)保护。
目前,在敦煌研究院的大力保护下,莫高窟仍然处于垂暮老人的状态中,面对敦煌旅游热潮的袭来,敦煌研究院针对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性及现状,在保护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景区进行科学、系统、长远的规划。
一、莫高窟概况莫高窟坐落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遐迩。
它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以及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 000平方米、彩塑2 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一世纪(东晋到宋代时期)的文物,里面包含有佛经、文本、绢画、法器等文物。
后来,从藏经洞就衍生出了一门国际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于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莫高窟游客中心简介(高大上)
在莫高窟游客中心,游客可以购 买关于莫高窟的纪念品,如书籍 、音像制品等。
04
莫高窟游客中心的文化内涵
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敦 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和干燥的沙 漠之中。自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开凿 第一个洞窟开始,莫高窟历经北魏、 隋、唐、元等朝代,形成了世界上现 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艺术 宝库。
莫高窟游客中心的设计和建设充分考虑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保护,采 用了许多环保和节能技术,确保游客在舒适的环境中参观游览。
莫高窟游客中心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促进了莫高窟的 保护和管理,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心对游客的文化传播和影响
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展示和导览服务,向游客传播了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中心内的展品包括壁画、塑像、文物等复制品和图片,以及多媒体展示,帮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莫 高窟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中心的功能和设施
功能
莫高窟游客中心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集散、休息、咨询、售票、讲解等服务, 同时承担着保护莫高窟文物和维持景区秩序的责任。
设施
中心内设有游客接待中心,提供咨询和售票服务;有多功能休息区,供游客休息 和交流;有电子导览系统,提供莫高窟的讲解服务;有监控系统,确保景区安全 。
中心的特色和亮点
观看数字电影
游客在进入实体洞窟之前,可以 在游客中心观看关于莫高窟的数 字电影,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
特色。
实体洞窟参观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游客可以参观 莫高窟的实体洞窟,欣赏壁画和佛 像等文物。
特展和互动体验
游客中心会不定期举办特展和互动 体验活动,增加游客的参观乐趣。
莫高窟的营销模式
文化价值营销
1.2 文化体验活动
为了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莫高窟的文化,敦煌市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例如 ,游客可以参加敦煌文化夏令营,学习制作壁画复制品和了解古代佛教文化;还可以参加 敦煌舞蹈表演、音乐会和讲座等文化活动
2
旅游资源营销
旅游资源营销
旅游资源营销
2.1 景点门票策略
莫高窟的门票策略是吸引游客的 关键之一。敦煌市实行预约制参 观,并设置了不同的门票价格以 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此外,为 了鼓励更多人参观莫高窟,敦煌 市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 学生半价、老年人半价、军人免 费等
旅游资源营销
2.2 旅游线路 推广
通过文化价值营销、旅游资源营销和 品牌形象营销等多种方式,向游客展 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 值;同时提供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和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提升游客的
旅游体验和品牌形象
2
3
这些营销策略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敦 煌市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还进 一步宣传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和旅游
资源
-
清新简约风
为了方便游客游览莫 高窟,敦煌市还推出 了一系列旅游线路, 包括莫高窟、鸣沙山 、月牙泉等景点。这 些线路不仅为游客提 供了多样化的旅游选 择,还进一步宣传了 莫高窟的文化价值和 旅游资源
2.3 旅游配套 服务
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 体验,敦煌市提供了 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 。例如,提供旅游咨 询、酒店住宿、餐饮 服务等一系列服务项 目。这些服务不仅为 游客提供了便利,还 增加了敦煌市的旅游 收入
关于敦煌莫高窟数字化工作的经验介绍申论
关于敦煌莫高窟数字化工作的经验介绍申论一、敦煌壁画数字化的意义敦煌石窟壁画的数字化,首先是为了抢救敦煌石窟珍贵的文物信息,使之得以永久真实地保存;同时为敦煌学研究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资料;并可制作虚拟洞窟供游客欣赏参观,为缓解石窟开放的压力、保护壁画提供技术保障。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针对石窟保护、考古以及壁画临摹等方面的文物数字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开展了三维洞窟和彩塑数字化的技术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石窟保护和修复工作中,引入壁画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前期工作中的病害现状调查,用数字壁画图像代替传统的银盐胶片记录,并利用计算机生成线描底图,然后基于线描底图调查描绘壁画病害分布图,大幅度提高了保护工作的效率。
结合已有的壁画颜料以及变化的理化机理研究,研究了计算机可视技术形象表示壁画色彩变化的过程表达,成为壁画变色研究的重要辅助工具。
在石窟考古中研究中,利用壁画数字技术的成果,为考古工作提供高质量数字壁画图像,研究开展新型数字技术手段和信息集成方法。
二、敦煌壁画数字化技术的研究敦煌研究院对壁画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始于1993年,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永久地、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画彩塑的珍贵资料。
在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作业中,实现高精度、色彩逼真的数字壁画采集、存储及处理,是数字敦煌的基础,也是所有数字壁画应用的基础。
与虚拟漫游技术相结合,则不仅实现了洞窟的逼真重现,还可作用于引导浏览、查询详细的敦煌壁画资料。
这两项技术的结合,便组成数字敦煌实现的核心。
敦煌研究院通过十多年与国内外计算机数字化研究机构的合作,完成敦煌石窟22个典型洞窟的数字图像,基于QuickTime VR技术的虚拟漫游洞窟42个;自2006年至今独立完成22个典型洞窟的数字图像,基于QuickTime VR技术的虚拟漫游洞窟7个。
目前我院已经具备承担石窟壁画数字化工作的能力。
三、敦煌壁画数字化的技术原理敦煌壁画数字化的技术原理是利用高精度数字相机分幅拍摄大幅面壁画,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拼接还原,从而达到大幅面壁画高精度数字化的目的。
莫高窟旅游景区的保护、开发和管理
2017年12月下半月刊
效的探索,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敦煌旅游的淡旺季季节性明显,参观时段过于集中,都在6
月到10月,这也影响了游客的参观满意度。参观预约制的实施,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只有合理地开放政策以及科学的游客管 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有效地保护文化遗 产。通过预约旅游前事先掌握了主要团体游客人数,合理安排参 观时段、路线,起到了保护文物的作用。同时,根据预约的游客 信息,制订详细的接待计划,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
三、旅游热潮冲击下的文物保护、景区管理措施
(一)网上预约购票,合理安排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开 放的矛盾日趋突出。面对挑战,敦煌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
指导老师:席辉
16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什么,有什么病害,用什么程序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原则是什 么,当游客了解壁画的脆弱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后,认识 就大不一样了。显然,每个开放遗产地只有给游客提供更多提高 保护认识的机会,才能促进遗产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莫高窟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一)莫高窟景区没有突变天气应急预案 比如说遇到风沙、下雨等天气,莫高窟应该继续开放还是停 止开放,继续开放肯定对洞窟有影响,停止开放又会导致大批游 客滞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莫高窟,如何在严格、有效地 保护文物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出一种既符合莫高窟洞窟参观的 特点,又可将最精美的壁画、塑像艺术展示给观众,从而最大限 度地满足游客需求的科学接待方式。 (二)现有游客管理措施不够人性化 莫高窟旺季参观方式是预约模式和应急模式,在这两种模式 中,现有游客管理措施单纯考虑了如何避免人为对洞窟的影响, 在设计和实施的时候没有考虑游客的实际体验,不够人性化。 (三)讲解员的讲解不够系统 景区讲解没有突出莫高窟的精神和核心价值,不能让游客对 整个莫高窟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讲解中 有关历史、艺术等专业术语较多,且缺乏必要的解释,一定程度 上妨碍了游客对莫高窟壁画的理解。 (四)莫高窟景区软硬件人性化设施缺乏 例如,莫高窟景区一共只有两个入口,分别是九层楼入口, 小牌坊入口,这两个入口到目前为止还未设残疾人通道。参观结 束后缺少文字性的游览推荐和指示路标,陈列中心、院史陈列馆 等博物馆的参观利用率低。 (五)陈列中心、院史陈列馆及其他博物馆还没有充分发挥 其作用 陈列中心、院史陈列馆及其他博物馆参观游客较少,大部分 游客都不知道。另外,预约游客最后一个场次参观结束将近下午 六点,而这几个博物馆在下午五点半左右就闭馆,部分游客对莫 高窟特别感兴趣,想要参观,第二天专门再来一次,但莫高窟数 字展示中心景区摆渡车上不了,因为要凭当日景区门票上车,进 入窟区。
敦煌免费旅游景点
敦煌免费旅游景点
敦煌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有许多免费的旅游景点供游客游览。
以下是敦煌的一些免费旅游景点:
1.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里面保存有丰富的壁画和雕塑。
入口门票是需要购买的,但是莫高窟主要洞窟区免费对公众开放,游客可以在外部参观和欣赏壁画和雕塑。
2. 鸣沙山:鸣沙山位于敦煌市郊,是中国最著名的沙漠景区之一。
景区内的沙漠中有巨大的沙山,当你登上沙山顶部时,可以听到沙山鸣响的声音。
游客可以免费进入鸣沙山景区参观和体验沙漠风情。
3. 玉门关: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卡,是敦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里是中国的文物保护单位,游客可以免费参观古代城墙和关卡建筑,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4. 嘉峪关:嘉峪关位于敦煌市附近,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
嘉峪关也是景区,游客可以免费参观城墙、关楼和古代建筑,欣赏壮丽的景色。
除了以上提到的景点,敦煌还有许多免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如月牙泉、敦煌市区的古建筑、敦煌市博物馆等等。
游客在敦煌游览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选择免费的景点参观,体验敦煌的魅力。
案例:敦煌莫高窟的游客管理
(一)游客容量及分流管理
2007年7月,莫高窟参观网上预约系统开通,该系统根据 莫高窟淡旺季游客流量的变化和游客参观的需求,对预约 人数进行总量统计,以便对不同时段的参观预约量进行分 配和调整。莫高窟还和当地的旅行社保持紧密联系,建立 参观预约和预报制度,分时段、有计划地安排游客参观。 实施网上预约以来,对游客流量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调控和 平衡,规避了因游客过度集中造成洞窟内参观拥挤的现象, 避免了因无序参观造成文物的过度利用。然而,近年来莫 高窟旅游人数不断攀升,2011年上半年接待人数已破百万 人次。
二、游客管理现状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莫高窟每年 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自1979年莫高窟正式开放 以来,1984年参观人数达到10万人次,到1998年,达 到20万人次,2001年达30万人次,2004年达到43万人 次,游客人数不断增加。近年来,旅游人数更是突破 百万。 每年5月至10月是莫高窟的旅游旺季。敦煌研究院的 统计显示,旺季时莫高窟游客量平均每天保持在3000 人到5000人,而科学的测算结果表明,合理的游客承 载量应该是每天2900人左右。
三、游客管理措施
(一)游客容量及分流管理
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是莫高窟游客管理的主要内容。 莫高窟游客管理部门设计了多项游客调查项目,对游 客人数、游客参观满意度以及游客对开放设施的意见 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澳大利亚的保护研究所合作, 共同开展“洞窟游客承载量”的研究项目:以洞窟空 间容量和游客参观时间为主要参数,计算出日洞窟游 客参观人数的最大承载量,并选择大小相似的开放洞 窟和非开放洞窟,找出游客参观所造成的环境变化与 壁画病害活动的关系。
(一)游客容量及分流管理
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案例分析
三危山景区
敦煌机场
功能策划
售票
游客接待 咨询
讲解
游客
景区展示 基础服务
数字影院 球幕影院 实物展示区
邮局 银行 餐饮 购物
工作人员:办公用房、设备间、休息室
交通组织
游客接待
参观预展
数字电影 球幕电影
参观结束
餐饮购物
洞窟参观
停车场
停车场
停车场
数字观影区
展示空间
主入口 购物
数字观影区 乘观光车
用餐 自景区返回下车
乘车前往景区
1、动线流畅而不杂乱: 游览线索清晰,功能使用便捷,疏散迅速;
2、功能分区清晰合理: 展示区、服务区、办公区、基础设施、交通空间等;
3、人流集散、人车流隔离: 缓冲空间、集散空间,人群疏导,安全游览;
概念演绎
用地的周边环境特点决定了 本建筑的形态特征。
地域文化、艺术内涵影响 着建筑的造型灵感。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 游客中心
The Visitor Center Design of Mogao Grottoes for Dunhuang Academy China
项目背景:
敦煌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殊的历 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东方艺术宝库” ;
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剧增,对洞窟壁画和保护区环境造成一定 的破坏。
线条错动,自然形成采光 面,立面阴影关系富有趣 味,开窗形式选取莫高窟 洞窟构成方式
造型特征
1、地景式建筑特征: 与大地景观的融合,体量尺度感,色泽质感; 2、造型的象征意义,文化展示: 自然(流沙、沙脊,突起的岩石) 文化(莫高窟,飞天,大漠文化,大漠独行者)
室内空间
感受神秘令人震撼敦煌莫高窟
感受神秘令⼈震撼敦煌莫⾼窟飞天造型在祁连⼭脚下,乘⼤巴沿着京藏⾼速,经嘉峪关、酒泉,想起了诗句“马上望祁连,奇峰⾼插天。
西⾛接嘉峪,凝素⽆青云。
”。
经历了茫茫⼤漠的长途艰⾟颠簸,⼀路见到了更多的是荒漠、秃⼭,四周杳⽆⼈烟...汽车似乎要把我们带到沙漠腹地。
突然,远处地平线上隐隐出现了⼀⽚深⾊,汽车向它飞奔⽽去。
深⾊逐渐扩⼤了,显出了绿⾊。
原来那是⼀⽚树林。
汽车欢快地冲进了林荫道,两旁是⾼⼤的⽩杨树,莫⾼窟终于出现在眼前。
⼀阵兴奋,突然感觉仿佛看到了古⽼的丝绸之路...听到了叮当叮当的驼铃声由远⽽近地传来...看到了远处的驼队正缓缓地向这边⾛来...我们晚上下榻在敦煌城⼀家快捷宾馆。
这是⼀家三星级宾馆,设施齐全。
我们洗漱完之后,就⾛出宾馆,去逛敦煌的夜市。
敦煌是⼀个很⼩的县级市,全市只有⼗⼋万⼈⼝,市内⼈⼝是⼗万。
敦煌⼩城也不⼤,夜市区⼤概就是敦煌市的市中⼼。
这是⼀条窄⼩瘦长的街道,两旁是商铺,路的中间也是⼩摊,在这⾥只能步⾏。
店铺和⼩摊上,⼤多卖得是以敦煌艺术、汉唐遗风、丝路风情为题材的⼯艺产品,像⽂物复制品、彩陶、彩塑、地毯壁挂、珠宝⽟器、⾦铜⾸饰、丝绸⼯艺和夜光杯等。
价格⽐较贵。
也有⼀些便宜的旅游品,但⼜因为价格出奇的便宜,我们只敢打量,却不敢购买。
从夜市出来,敦煌⼩城还是灯⽕辉煌。
敦煌剧院⾥正在上演“⼤漠敦煌”,附近街道商铺也开着门市。
但敦煌的⼈很少,此时在夜市⾥⾛动的⼤部分是外地游客。
第⼆天早晨,我们⼜在昨晚就餐的那家餐馆吃早餐。
早餐的⾷品挺丰富,有蒸包、⽜⾁⾯和⼤饼稀饭。
价格也⾮常便宜。
我和朋友每⼈要了⼀碗⽜⾁⾯,⼀共花了⼗元钱,便吃得饱饱的。
我们吃完早餐,我们到外⾯打了⼀辆出租车。
司机有四⼗七⼋岁,⼈很憨厚和诚实。
我们和他谈好了价格,租⽤他的出租车,⼀天时间。
我们上午去鸣沙⼭、⽉⽛泉、下午游览莫⾼窟。
下午出租车给我们送到莫⾼窟停车场。
我们继续往前⾛,宕泉河上的⽯桥仍在,只是宕泉河眼下⼲涸⾄极、被粗细不⼀的沙粒覆盖的、泛着强劲刺眼的灰⽩⾊反光和冒着灼热地⽓的河道,再也⽆⼒荡起涟漪。
莫高窟游客接待方案
莫高窟游客接待方案1. 引言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明珠”。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莫高窟,因此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游客接待方案,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游览体验。
2. 游客接待方案2.1 游客分流为了避免莫高窟过度拥挤和影响游客的参观体验,可以采取游客分流措施。
在高峰期,设置优先通行通道,并为团队游客和个人游客分别安排参观时间段,以充分利用资源。
2.2 参观时间限制为了保护莫高窟内的石窟艺术和文物,游客在每个石窟内的参观时间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在每个石窟设置定时器,一旦时间到达,游客将被引导离开,以确保每个游客有足够的时间观赏,并给后续游客让出空间。
2.3 导游服务提供专业导游服务,向游客讲解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导游可以通过讲解丰富的故事和背景知识,加深游客对莫高窟的认识和了解。
2.4 语言服务莫高窟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旅游景点,需要提供多语种服务。
为了满足不同语言背景的游客需求,可以雇佣翻译人员或提供多语种的导览设备,以便游客能够更好地理解导游讲解和解读莫高窟的意义。
2.5 安全措施在游客接待过程中,安全一直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应设置监控摄像头,加强巡逻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还应为游客提供应急设施和服务,比如急救箱和医疗人员。
2.6 游客设施为了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莫高窟应提供充足的游客设施。
这包括但不限于洗手间、休息区、餐厅和礼品店。
游客可以在休息区休息放松,购买一些纪念品作为纪念,享用当地美食。
3. 结论莫高窟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游客接待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通过游客分流、参观时间限制、导游服务、语言服务、安全措施和游客设施的综合考虑,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难忘的旅游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满足游客需求,提高游客参观质量
3.增加卫生设施和休息场所,以满足游客参观时的需 求,并正确引导游客的行为; 4.通过各种渠道汇总游客信息,了解全年游客来敦煌 参观的基本动向,做出接持计划,并了解民航、铁路 信息,对旅游专机、专列的接待作特殊安排; 5.不定期地进行游客调查活动,了解游客需求,从而 改进接待工作,提高游客参观质量。
(一)游客容量及分流管理
在旅游旺季,莫高窟调整开放洞窟,增加游客参观路 线,当洞窟游客过于集中时,将游客分流至其它展馆, 以缓解窟区接待的压力。 从2003年4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大型旅游团队试行 参观预约制。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2005年7月 15日在敦煌市内设立预约处,正式实行参观预约制。 据敦煌研究院介绍,实行预约制之前,每天的11时至 15时是游客参观的高峰时段,有时一小时之内要接待 1000人;实行预约制后,参观团队被有效地分散在4个 时段,从而大大缓解了游客过于集中带来的压力。
敦煌莫高窟的游客管理
一、莫高窟简介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 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 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 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 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 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 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 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三)开放保护现场让公众参与保护
2008年6月,敦煌研究院首次向游客开放了第98窟、 44窟洞窟壁画保护修复现场和修复后的第85窟,每周 五开放,每次开放1小时,已经有上千名游客体验了 这一“特殊”参观。 开放保护现场是一种培养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有 效方式。
(一)游客容量及分流管理
2011年10月20日零时起莫高窟新版网上预约系统试运 行,新的预约系统由导游改为旅行社为主要责任人对 其进行预约操作。
目前,网络预约已成为莫高窟遗址保护和游客管理的 重要手段之一,为使各地旅行社、导游及游客尽快了 解、熟练使用该预约方法,研究院拟定了《莫高窟参 观预约网络使用操作步骤》,并在敦煌研究院网站和 莫高窟参观预约网上公布。
(一)游客容量及分流管理
2007年7月,莫高窟参观网上预约系统开通,该系统根据 莫高窟淡旺季游客流量的变化和游客参观的需求,对预约 人数进行总量统计,以便对不同时段的参观预约量进行分 配和调整。莫高窟还和当地的旅行社保持紧密联系,建立 参观预约和预报制度,分时段、有计划地安排游客参观。 实施网上预约以来,对游客流量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调控和 平衡,规避了因游客过度集中造成洞窟内参观拥挤的现象, 避免了因无序参观造成文物的过度利用。然而,近年来莫 高窟旅游人数不断攀升,2011年上半年接待人数已破百万 人次。
二、游客管理现状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莫高窟每年 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自1979年莫高窟正式开放 以来,1984年参观人数达到10万人次,到1998年,达 到20万人次,2001年达30万人次,2004年达到43万人 次,游客人数不断增加。近年来,旅游人数更是突破 百万。 每年5月至10月是莫高窟的旅游旺季。敦煌研究院的 统计显示,旺季时莫高窟游客量平均每天保持在3000 人到5000人,而科学的测算结果表明,合理的游客承 载量应该是每天2900人左右。
(三)开放保护现场让公众参与保护
在很多人看来,保护是管理机构的事,是专家的事,可当 旅游业把每个参观者同遗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保护每 一处开放遗产,实际成了每个参观者的共同责任。 敦煌研究院曾在2004年“五一”期间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 在参观莫高窟的18212名游客中,有708人触摸了壁画,游 客的意识、行为已经直接影响到文物的安全和保护。 如何规范参观者的行为,提高他们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 成了很多开放遗产地都想解决的问题。敦煌莫高窟以开放 保护现场为突破口,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二、游客管理现状
游客的迅速增多给莫高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许 多问题。敦煌研究院的长期监测表明,随着参观石窟 人数的增加,洞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 高,加速了洞内壁画的褪色和盐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游客数量过多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 也为了更好的满足游客需求,莫高窟采取了一系列游 客管理措施。
三、游客管理措施
(一)游客容量及分流管理
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是莫高窟游客管理的主要内容。 莫高窟游客管理部门设计了多项游客调查项目,对游 客人数、游客参观满意度以及游客对开放设施的意见 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澳大利亚的保护研究所合作, 共同开展“洞窟游客承载量”的研究项目:以洞窟空 间容量和游客参观时间为主要参数,计算出日洞窟游 客参观人数的最大承载量,并选择大小相似的开放洞 窟和非开放洞窟,找出游客参观所造成的环境变化与 壁画病害活动的关系。
莫高窟网上预约系统
个人预约界面
预约管理操作说明界面
预约管理操作说明界面
预约管理操作说明界面
预约管理操作说明界面
(二)满足游客需求,提高游客参观质量
1.增设了敦煌石窟文化遗产保护陈列中心、藏经洞陈 列馆、院史陈列馆,通过上述陈列馆的陈展,增加游 客对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的全面了解;
2.培养了一支既熟悉业务又懂得外语的高素质讲解队 伍,制订了讲解员工作流程图,规范讲解员为游客服 务的程序与标准,并建立了一个由主任、副主任、总 调度、分调度组成的调度机制,根据游客特点,有序 地对讲解员进行合理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