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龙”:守住了传统 赢得了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梁龙”:守住了传统赢得了市场
作者:唐余方
来源:《当代党员》2016年第15期
2016年6月1日夜,一场舞龙表演即将在铜梁区高楼镇上演。
表演开始。
“打铁人”首先出场。
他们将1500摄氏度以上的铁水抛洒向空中,再用棒子迎空猛击,刹那间,火花漫天,照亮了夜空。
火光飞溅之间,舞龙人赤膊上阵,舞起长龙。
夜色中,一条五色金龙游走在飞溅的铁水和火苗之间,观众很快看得痴迷,无不拍手叫好。
这便是著名的“铜梁火龙”。
舞龙,已成为高楼镇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亦是铜梁最重要的文化符号。
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艰难传承之际,“铜梁龙”何以能保持其繁荣市场?
表演改良让“中华第一龙”享誉全国
“铜梁龙”始于明,盛于清,繁荣于当代。
对“铜梁龙”国家级传承人、“龙王”黄廷炎而言,他的人生和“铜梁龙”在1986年的冬天便交汇了。
那时春节将近,各式舞龙队涌上铜梁县(今铜梁区)街头,欢庆佳节。
一时间,铜梁大街小巷彩龙腾挪,喜庆驱散了隆冬的寒意。
黄廷炎当时还是县川剧团的武生,对舞台表演已颇具心得。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时,黄廷炎和兄弟们蹲在剧团门口,看着左摇右晃、毫无套路的舞龙表演,说了一句颇具命运色彩的话:“兄弟们,啥时候让我们剧团的专业人员来舞龙,可能不得是这种感觉!”
却不想,这句话竟成“预言”。
1988年,国际旅游年舞龙大赛在北京举行。
县文化局(现区文化委)找到川剧团,希望能由他们组队参赛。
“机会来了!”这一消息很快就在川剧团内传开。
黄廷炎主动请缨,成为这次龙舞的导演,并亲自舞龙珠。
“以前的舞龙人大都是业余爱好者,套路简单凌乱,没有舞出传统…铜梁龙‟的…精气神‟。”黄廷炎说。
为让龙舞更加逼真好看,黄廷炎专门请教了多位当地从事“龙”研究的老文化人,收集了许多关于“龙”的民间故事,这些最后都被运用到龙舞表演中。
经过改良,铜梁龙舞在这次大赛中惊艳众人,一举夺冠。
而黄廷炎的“龙”情节,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你看,龙为什么出来,它出来时有什么反应,这都是有讲究的。”黄廷炎规范和创新了舞龙套路,将散落民间的铜梁龙舞“砍、缠、钻”等传统套路复原出来,并加以发挥,创新出“挂腰式”“悬背式”“撑伞式”等高难度动作,交替组合,千变万化。
这些动作最后被编进《铜梁舞龙比赛规定套路基本动作规范》中,被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舞龙比赛的规定套路。
1999年10月1日上午11点28分,国庆50周年庆祝活动中,铜梁选送的“九龙方阵”作为唯一一支外地游行队伍亮相北京天安门广场。
随着亮相国家以及世界舞台的频率激增,“铜梁龙”也获得了“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一乡一品”让保护全覆盖
近年来,铜梁区文化馆馆长宗和云反复面对一个问题:“其他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难重重,为何“铜梁龙”能一直生机勃勃?”
对这个问题,宗和云的回答是:“因为铜梁在上世纪就开始未雨绸缪,打造了…铜梁龙‟艺术保护性传承的科学体系。”
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铜梁就已确定了“一乡一品”的保护思路。
何谓“一乡一品”?
“铜梁龙舞包括大蠕龙、火龙、稻草龙等三十几个品种,为能让这些品种全部获得保护和传承,当时县文化局给每个乡镇都确定了一个…铜梁龙‟的传承品种,并把舞龙培训落实到每个乡镇,在每个乡镇培养一名舞龙传承人。每年,主管部门都会和传承人签订一份传承和保护龙舞的协议,传承人培养徒弟的人数和公益活动的表演场次也都由此固定下来。”宗和云说。
其间,铜梁一直坚持“你有困难,我们可以帮你解决,但你不能不搞”的原则,将几十个“铜梁龙”品种一直传承保护至今。
因为这种保护,“龙”早已渗透到铜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今在铜梁,乡镇机关、区检察院、消防队等单位都有自己的舞龙队。”宗和云说。
“新旧结合”让传统在市场中弘扬
要说“铜梁龙”的精华,一是舞龙,二是龙灯。
在民间,一直有“大足朝佛,铜梁观灯”的说法。
这里的“观灯”,即“龙灯”——“铜梁龙”有24洞龙身,意喻24节气,洞洞可点灯。
铜梁龙灯的制作工艺,是铜梁龙文化产业链条上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蒋雨霖、周均安和傅全泰是…铜梁龙‟扎制的三位代表性人物,他们将传统的扎龙技艺进行了保护性传承和创新。”宗和云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铜梁很多龙都是“鳄鱼头”,面目较凶,具体样式迟迟未有定型。直到80年代,蒋雨霖创造出“笑狮”造型,“龙头是口齿张开的微笑面容,深受群众喜爱”。
从此,“铜梁龙”龙头样式逐渐定型。
周均安一家是“扎龙世家”。
周合平、周健兄弟,是纸扎大师周均安的孙子。
他们从小就看爷爷用纸、布和浆糊塑龙、扎龙,深受熏陶。
周合平长大后,凭着过硬的扎龙技艺,在铜梁开了一家彩扎龙产品公司。
公司的两层小楼,被各种舞台布料、竹子和龙头填满。工人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持竹、右手握刀,一点点割划着竹篾。
“在保留…铜梁龙‟传统扎制技艺的同时,我们还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周合平说,“铜梁龙”的扎制最早是用纸,后来用布,由于这两种材料不亮,于是他用舞台布料取而代之。为了让龙更具立体感,龙的塑型除了竹篾,还加入了钢丝。
2008年,铜梁龙舞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节目之一。
奥运舞台上的9条龙,正是出自周合平之手。
如今,在传统和时尚的结合中,“铜梁龙”的传承保护与市场顺利接驳,铜梁龙灯也由此行销世界。
“龙舞进校园”让希望在传承中飞翔
如今,“龙王”黄廷炎已经75岁了。
“龙王”老去,对“铜梁龙”艺术的热情却依旧不减。
前不久,黄廷炎收了一名9岁的关门弟子。
小孩的父亲喜欢“铜梁龙”,于是亲自找到黄廷炎,希望他能收儿子黄彦军为徒。
黄廷炎到黄彦军就读的学校看了看,觉得这小子体格不错,是个舞龙的苗子,于是收下了这名弟子。
“他在学校一个人怎么舞?”想到这,黄廷炎又找到黄彦军的学校领导,组建了一支小小舞龙队。
现在,黄廷炎常去学校免费排演龙舞,黄彦军也定期来找师傅学习。
而自幼就受到“铜梁龙”文化熏陶的,并非只有黄彦军一人。
2003年,铜梁二中开始着手开展“龙舞进校园”行动。
在“演”的同时,学校也很注重“学”——将铜梁龙舞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学习舞龙的同时,增进对铜梁龙文化的了解。
如今,“龙舞”已走进铜梁各个中小学校园。在这些学校教授龙舞的老师,都是铜梁龙舞的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铜梁龙”依靠演出和龙灯销售,每年可创造5000万元的产值,成为铜梁文化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