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自学法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

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

课前准备1.各种音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叫声)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1.游戏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播放声响录音带)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2 教学内容1. 课文《秋天的雨》2. 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 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2 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2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书写质量等。

3. 阅读测试评价: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4.2 评价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工具5.1 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秋天的雨》。

2. 生字词卡片。

3. 阅读理解练习题。

5.2 教学工具1.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文本和生字词卡片。

2. 录音机:用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1. 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2 活动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秋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2.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编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3. 进行班级分享,让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七章:家庭作业设计7.1 作业目的1.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家庭学习习惯。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3. 课后习题的解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人物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五、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让学生分享预习成果。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4)分析课文人物形象,讨论课文寓意。

3.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深入学习课文,分析人物情感。

(3)课后习题的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4.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书写规范、答案的正确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和教学设计9古诗两首备课日期:9.5 上课日期:9.25 主备人:利文敏序号:1 前置性作业:一、大声读课文和下面两首诗,连续读三遍,读正确、读流利。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两首诗意思说什么呢?请观察插图,读读注释,联系整首诗,想想,再填空。

1、《夜书所见》:夜深了,秋风吹动,发出的声音,送来一阵阵,出门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

他忽然看到远处旁边忽闪忽闪的,猜想是孩子们。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单独一个人每次遇到就加倍思念。

在这个日子里,诗人想着远方的一定登上了,他们身上都佩戴着只是少了一个人。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要求: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1、梳理问题2、交流探索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杜牧的关于秋天的诗,同学们还记不记得?(秋天到了,你都看到了秋天的那些美丽景色呢?)全班背诵杜牧的《山行》(注意“行”的读音)2.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首与秋天有关的诗,请同学们打开书。

(今天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板书课题:夜书所见二、新授(一)了解作者及诗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查有关叶绍翁的资料,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跟大叫说一下?3.解诗题提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书”是“书写”的意思,“夜书所见”是指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一、作业设计理念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内容,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启发性和实践性。

二、作业设计原则1. 目标明确:前置性作业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使学生通过作业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2. 适量适度:作业量应适中,避免过多占用学生课余时间,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3. 形式多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如预习笔记、阅读感悟、实践体验等。

4.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想象,表达独特见解,培养创新精神。

5. 关注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作业设计内容1. 预习课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注生字词,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词语积累:结合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写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接龙等形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3. 阅读感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撰写阅读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写作训练: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写作题目,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5. 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表演等,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1. 及时批改: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2. 多元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作业表现。

3. 反馈指导:针对学生的作业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4. 激励表扬:对学生在作业中的优秀表现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设计注意事项1. 注意作业的难易程度,避免过难过简。

2. 尽量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作业布置要明确具体,使学生明确知道作业要求和完成标准。

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些,都要求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准备地进入课堂。

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前置性作业,比起一般的预习内容更加广泛,对课文的针对性也更强。

一般来说,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包括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查阅背景资料等。

一、通读课文通读课文,是预习最基本的要求,当然也是前置性作业中必不可少的。

没有熟读课文这个前提,另外的环节就无从展开,学生就难以成为学习的主题、课堂的主人。

一般来说,这一环节要求读课文三到五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自学生字词这也是前置性作业中一定要有的一项。

不过,根据不同的课文,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一篇课文中有容易读错的生字,就在前置性作业中要求注音,并多读几遍;有容易写错的生字,就可以数数共几画,写写笔顺;有容易混淆的生字,就进行一下形近字组词;有关键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就查查意思;词语的特色比较明显,就可以给词语分分类等。

根据具体的课文再做决定。

三、了解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在前置性作业中,这个环节也不能缺少。

不过,形式也是多样的。

如果一篇课文的写作顺序非常明显,就可以以填空形式让学生做做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点明课文的写作顺序;一篇课文的课题已经揭示了课文的主要事件,就可以设计围绕课题扩展的方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前置性作业;课文的写作方法非常有特色,也可以把领会写作方法设计到前置性作业中。

四、提出疑难问题学生新接触一篇课文,不明白的地方肯定很多。

因为太多不懂的地方了,反而不知道究竟该提什么问题。

这项前置性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课文的内容,提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这样,上课时也就有了学生自己要突破的难点了,听课也会更加有效率。

五、查阅背景资料这包括了解作者和了解课文的写作时代背景。

作者特殊的生活经历,让他有了与众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或多或少会在课文中表现出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第一章:单元导学1.1 教学目标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规律。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发现和总结规律。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

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规律。

第二章:课文教学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规律。

2.2 教学内容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发现和总结规律。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内容。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

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规律。

第三章:生字词教学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生字词的规律。

3.2 教学内容讲解本单元的生字词。

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发现和总结生字词的规律。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生字词的规律。

第四章:语法和句型教学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语法和句型。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法和句型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法和句型的规律。

4.2 教学内容讲解本单元的语法和句型。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法和句型。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发现和总法和句型的规律。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语法和句型。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法和句型。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第一章:单元导入一、教学目标:1. 通过回顾和总结上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内容,为新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1. 回顾上单元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关注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内容。

三、教学步骤:1. 回顾上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关注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布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新单元学习主题的兴趣和态度。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单元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课文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语言表达: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 课文阅读: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语言表达: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评估学生对课文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章:生字词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认字和写字能力。

2. 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认读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词汇积累:鼓励学生积累和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三、教学步骤:1.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认读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指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词汇积累:鼓励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第一章:学习目标与重点1.1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第三单元中的生字词。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2 学习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语文园地的活动与练习。

第二章:课文内容与教学要点2.1 课文内容介绍第三单元的课文,包括《秋天的雨》、《我要的是葫芦》、《在牛肚子里旅行》等。

分析每篇课文的主题、情节、角色等。

2.2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授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认读、书写。

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方法3.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

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进行生字词的学习与练习。

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3.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

运用朗读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语感。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与讨论。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布置相关的写作、阅读等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4.2 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与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与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课文原文、生字词卡片、PPT等教学资源。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剧目的表演。

开展秋天的主题写作活动,让学生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

第六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第三单元的教学计划。

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6.2 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每篇课文的教学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得到充分进行。

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第七章:课堂活动与互动7.1 课堂活动设计各种有趣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具、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秋天的雨》、《雪地里的小画家》、《美丽的小兴安岭》。

生字词:秋、天、雨、多彩、颜料、清凉、留意、穿戴、颜料、五彩、邦、献、祖国、美丽、小兴安岭、重点、合作、交流。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使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练习: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课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3.2 时间安排每节课时:40分钟单元总课时:10课时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评价指标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完成质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源课文教材:《秋天的雨》、《雪地里的小画家》、《美丽的小兴安岭》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作业练习题5.2 教学资源使用说明课文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义。

生字词卡片:用于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生字词。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

作业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六章:第一课时教案6.1 教学目标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秋天的雨》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秋天的雨》阅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写作训练:以秋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第二章:课文《秋天的雨》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2 教学步骤导入:讨论秋天的特征,引导学生期待秋天的到来。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生字词。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第三章:生字词学习与运用3.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朗读本课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运用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编写。

3.2 教学步骤生字词展示:教师展示生字词,学生跟读。

生字词练习:学生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生字词运用:学生用生字词编写句子,进行交流分享。

第四章:写作训练4.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话题进行有逻辑的写作。

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生字词和语法知识进行写作。

4.2 教学步骤话题引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特征和美好之处。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规划。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

5.2 教学步骤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互相学习。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章:课堂活动与拓展6.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拓展活动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6.2 教学步骤课内活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秋天的感受和经历。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悟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惜时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

通过学习这三篇课文,使学生了解不同学校的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懂得遇到问题要主动请教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以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注生字、新词,查阅字典。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疑难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单元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包括课文标题、生字、新词、重点句子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秋、天”等13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课文中出现的10个笔画和相应的汉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秋天的特点。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分角色朗读、小组合作阅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3)学会使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描述秋天的景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季节变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词的认识与理解。

(2)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秋天景色的描绘。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认读与书写。

(2)课文中的长句子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秋天的特点。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2. 教具: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

3.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2. 生词学习:(1)学生自读生词,认读生词。

(2)教师讲解生词,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秋天的景象。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秋天景色描绘:(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景色。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丰富描绘。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附反思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附反思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附反思及课后作业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8 去年的树【教学目标】 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

认识多音字“切”。

能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3.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体会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2.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懂得童话故事蕴含的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

认识多音字“切”。

能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童话故事,明白童话中所阐明的道理。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2.(课件出示2)播放《去年的树》动画。

3.这节课我们就练习读好这个童话故事,注意体验故事中小鸟和大树的内心情感的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课件出示3)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想想文中写了树和鸟的什么故事?(一)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1.出示认读的词语(课件出示4)寒冷融化离开等着剩下斧子砍倒山谷切成条火柴煤油告诉睁眼睛接着伐木锯木头点燃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1)正音。

翘舌音“睁柴燃”;前鼻音“砍燃”;后鼻音“等剩睁融”。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形声字记忆:媒-煤由-油筝一睁熟字带生字:父一斧然一燃居一锯熟字加偏旁:戈+亻=伐乘+刂=剩妾+扌=接石+欠=砍此+木=柴 4.巩固记忆。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本单元的生词和重点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能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如:语法、修辞、标点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秋天的雨》、《公园里的花》、《小兴安岭的秋天》、《黄山奇石》。

2. 生词和重点词语:(1)秋天的雨:秋、天、雨、彩色、清凉、温柔、留意、对付、留意、颜料、丰收、欢乐。

(2)公园里的花:公园、花、美丽、盛开、颜色、香味、游客、称赞、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3)小兴安岭的秋天:小兴安岭、秋天、美丽、景色、丰富、树木、森林、蘑菇、木耳、野果、药材、人参。

(4)黄山奇石:黄山、奇石、仙桃、猴子、蜡烛、天狗、狮子、仙女、桥、黄帝、玉皇大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词和重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2)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语文知识点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重点词语的认读和理解。

(2)语文知识点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味,提高语感。

3.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10课时,分别为每篇课文2课时。

六、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生词卡片和练习题。

2. 课堂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主题。

(2)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课堂学习:(1)认读生词和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通过语境理解词语含义。

部编小学语文(3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业设计4

部编小学语文(3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业设计4

小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糖果老师, 今天我们一起坐上童话专列, 前往童话王国, 去 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去领略童话世界的 神奇吧!教材版本 教育部组织 编写 (人民教 育出版社)单元组织 方式《卖火柴的小女孩》 《那一定会更好》 《在牛肚子里旅行》 《一块奶酪》 《我来编童话》 《语文园地》《在那奇妙的王国里》第8课 第9课 第10课 第11课 习作 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学期第一学期单元名称第三单元 年级三年级1 2 3 45 6 7课时信息基本信息重组单元自然单元 语文学科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

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 意。

”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

口语交 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 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体会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体会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画出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复述故事了解围绕一块奶酪展开的故事梳理总结童话的基本特点、丰富的想象及阅读童话的好处体现了阅读铺路、 由读到写的理念习 作旨在激发学生写童话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快乐读书吧走进更加广阔的童话世界 养成课外持续阅读童话的习惯本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学生在低年级段学习童话故事以及课外阅读积 累的基础上,对于童话故事充满想象有一定了解。

同时,二年级童话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部 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童话故事结构反复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保持着童心,喜欢探险 和冒险,喜欢动手操作,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

总是想方设法创造出一些游戏新玩法,在与 同伴的合作交流竞赛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 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12个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会写“扇、枚”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学习课文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

2.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1.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

2.激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一定会有全新的感受。

3.板书课题:11.秋天的雨。

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1.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

2. 出示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1)翘舌音:扇(shàn)爽(shuǎng)柿(shì)(2)后鼻韵母:粮(liáng) 杨(áng)3. 让学生说说是如何记这些生字的?4.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互相正音。

三、质疑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

2.读词。

四、练习写生字1.学习写生字、交流写法。

部编小学语文三上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三上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三上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

学习主题:童话王国。

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学习情境:童话故事传讲人学习目标:大概念:在变与不变中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

(一)学生将会知道1.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2.丰富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反复的结构和美好的人物形象可以让童话的想象变得丰富。

3.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

(二)学生将会理解1.幻想在变,愿望不变。

从小女孩五次划燃火柴产生的幻象中,感受想象的奇特。

2.经历在变,心态不变。

借助“要是……那一定会很好”句段,感受童话结构的反复。

3.心情在变,情谊不变。

通过红头和青头的对话,感受童话情节的曲折。

4.想法在变,品质不变。

从蚂蚁队长细致的语言、心理、动作描写中,感受童话中美好的人物形象。

(三)学生将能够读童话:把自己融入故事中,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品童话:梳理出文中变与不变的相关内容,发现让童话想象丰富的方法(变与不变)。

编童话:能够根据生活情境,创编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美好。

设计思路:三上第三单元以 “”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两篇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习作、“快乐读书吧”等,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作家、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童话故事的阅读,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阅读的乐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在此基础上 “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关系如下图:根据以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及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求,创设情境任务“童年节之童话岛——童话故事传讲人”,开展相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与表达中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学习框架:学习过程:前置性学习任务经典童话知多少?1.你知道的童话作家、故事、童话人物有哪些?2.推荐你最喜欢的童话片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和教学设计9古诗两首备课日期:9.5 上课日期:9.25 主备人:利文敏序号:1 前置性作业:一、大声读课文和下面两首诗,连续读三遍,读正确、读流利。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两首诗意思说什么呢?请观察插图,读读注释,联系整首诗,想想,再填空。

1、《夜书所见》:夜深了,秋风吹动,发出的声音,送来一阵阵,出门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

他忽然看到远处旁边忽闪忽闪的,猜想是孩子们。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单独一个人每次遇到就加倍思念。

在这个日子里,诗人想着远方的一定登上了,他们身上都佩戴着只是少了一个人。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要求: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1、梳理问题2、交流探索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杜牧的关于秋天的诗,同学们还记不记得?(秋天到了,你都看到了秋天的那些美丽景色呢?)全班背诵杜牧的《山行》(注意“行”的读音)2.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首与秋天有关的诗,请同学们打开书。

(今天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板书课题:夜书所见二、新授(一)了解作者及诗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查有关叶绍翁的资料,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跟大叫说一下?3.解诗题提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书”是“书写”的意思,“夜书所见”是指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正音。

(教师相机教授多音字“挑”。

)3.全班齐读。

(三)再读古诗(出示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1.请同学们快速的读古诗,用笔把诗中描写的景物、事物及人物勾画下来。

2.指名回答,板书。

梧叶江秋风儿童促织篱落灯3.将诗中意象进行归纳。

(看到黑板上老师写下的这些事物,你们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理解“注释”a.同学们仔细看古诗,除了文字,你还看到什么?诗中的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中的①②③④是相对应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b.学生利用注释解释诗中词语。

)(四)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人感情1.全班朗读第一句古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诗句的意思)“萧萧”指风声,“梧叶”是梧桐树的树叶。

萧萧的秋风把梧桐树的树叶吹落了,给人送来了一种寒冷的感觉。

2.全班朗读第二句古诗a.这里的“客”指的是谁?b.为什么诗人要成自己是“客”?(远离他乡,孤身在外,就像在他乡作客一样)江上的秋风让叶绍翁觉得格外的寒冷,孤身在外的他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亲人。

3.前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

(思念家乡,心情愁闷孤独。

) 4.全班朗读第三、四句古诗三、四句古诗应当颠倒过来看,古人有颠倒诗句的习惯。

“夜深”指夜幕降临的时候,“篱落”指篱笆,“知”指猜想、推测,“促织”指蟋蟀。

夜幕降临的时候他忽然看见篱笆外面有一盏灯亮着,他猜想可能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后两句诗作者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回忆童年,心情亲切悲伤舒缓。

)三、巩固提高1.根据板书重述诗意,体会诗人感情的变化。

2.练习背诵,朗读。

a.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b.全班背诵。

c.指名朗读,比赛朗读。

四、课堂小结叶绍翁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秋天的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他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心情非常愁闷,虽然儿时的回忆让他感到几分亲切,但思念家乡的感情仍然浓烈,于是他便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诗,《夜书所见》。

五、拓展延伸另外还有一首诗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在题目上有点相似,只多了一个字。

出示《舟夜书所见》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六、作业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补充叶绍翁的另一首著名小诗《游园不值》) 板书夜书所见(宋)叶绍翁梧叶江 秋风 儿童 促织篱落 灯教后记:在学生充分读诗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来体会诗意,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感悟,增加了学生对诗的学习热情。

愁闷孤独(思念家乡) 亲切舒缓(回忆童备课日期:9.6 上课日期:9.26 主备人:利文敏序号:2第二课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教学目标1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 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交流课前查找资料、板题解题1、学生交流。

(学生有的介绍上网查找的资料;有的介绍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

)(介绍王维)2、谁会背王维的诗。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今天我们再王维的一首诗。

板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解题: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

“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

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师补充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色。

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放录音配乐朗读。

2.学生自读。

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3.指读全诗。

思考。

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

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1 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3、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

(想象画面)(四)、再读悟情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配乐朗读。

(五)、想象训练口语1、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2、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

(口语训练,产生情感共鸣)(师生小游戏,述说思念之情)附: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倍思亲独兄弟少一人教后记:这两首诗写出了秋天里客居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然而,思念对学生来说,还缺乏一种深切的感知,所以,只能让学生通过读和想象来体会秋天带给古代人的淡淡愁思。

使学生明白古诗虽短却能表达出是人的万千思绪,增加对诗的理解与兴趣。

备课日期:9.7 上课日期:主备人:利文敏序号:310、风筝前置性作业:一、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三遍,读正确、读流利。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用“——”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描写心情的词语,抄两遍、读一遍。

1、生字组成的词:2、描写心情的词语:三、查词典,将“憧憬”、“凌空”、“倏地”意思批注在课文上。

四、用1、2、3……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的三件事各是哪些自然段。

我知道,第()自然段是写风筝;第()到()自然段是写风筝;第()到()自然段是写风筝。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一、检查前置性作业学习情况二、小组合作、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3、全班交流(1)做风筝(重点强调“憧憬”一词,让同学们用憧憬来造个句子。

)重点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用读一读,谈一谈,画一画的方式来学习)重点句子: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板书:拼命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板书:10风筝做风筝高兴放风筝高兴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找风筝难受教后记:备课日期:9.7 上课日期:主备人:利文敏序号:411、秋天的雨前置性作业:一、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三遍,读正确、读流利。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用“——”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描写颜色的词语,抄两遍、读一遍。

1、生字组成的词:2、描写颜色的词语:三、查词典,读懂“频频”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读懂“五彩缤纷”的意思,再把它们批注在课文上。

四、读第二自然段,展开想象,再填空。

1、黄黄的叶子像,扇哪扇哪,2、红红的枫叶像,,3、橙红的像,,五、认真读课文,按课文内容把下面的诗写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