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第二讲 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
第二讲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结伴同行(一)什么是资本主义?·一种制度,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之剥削雇佣劳动榨取剩余价值。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雇佣劳动、自由生产和经营。
·一种经济制度,由在自由市场竞争中的私有企业构成。
·一种精神、文化。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始创于16世纪。
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478—1535)提出一种乌托邦国家的理想社会制度来代替私有制,这种制度叫做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共同生产,共同占有。
·17世纪空想共产主义者意大利人托马佐·康帕内拉(1568—1639)阐述了共产主义理想,设想出没有私有制、没有社会不平等和压迫,为科学技术和艺术繁荣创造前提的社会。
· 18世纪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梅叶、马布利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制度,认为私有制造成财富分配不均,主张消灭私有制,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全体人民享有劳动、休息、受教育、医疗的权利。
·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坚决批判了资本主义,提出了建立新社会制度的思想,其中的欧文还将思想转化为实践。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商品和货币的计划经济;·三大差别被消灭;·劳动成为第一需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人人能够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代替物被提出来的。
(四)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以经济高速增长为首要目标;以粗放发展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主要追求重工业、军事工业的发展;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封闭半封闭体制;所有制过分单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
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程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解放战争结束后,新中国需要迅速恢复经济,实现社会稳定。
为什么要社会主义——爱因斯坦
《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爱因斯坦这样一个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因为坚持社会主义,遭到了西方人的排挤,很多传记和科普文章对他充满了不实之词,其中最恶毒的就是说他的相对论抄袭于他夫人,也有很多人说他在1925年后就没有巨大贡献了,但是历史绝非这些人所能颠覆。
以下是他写的一篇文章。
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个不是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专家,要对社会主义问题发表意见,这是否可以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以下一些理由。
首先,让我们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天文学和经济学之间似乎不存在方法上的根本不同,两个领域的科学家为了尽可能弄清楚一定范围内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都设法发现相应的一般规律。
但实际上,方法上的不同的确存在。
经济领域中一般规律的发现是困难的,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常常受难以单独估计的许多因素的影响。
此外,众所周知,自人类历史的所谓文明时期开始以来,经济的积累也一直极大地受到非经济原因的影响和制约。
例如,历史上的多数大国,靠征服别国而存在,征服民族在法律上和经济上是被征服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自己掠夺了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权。
从自己的阶层中委派教士,教士们控制教育,使社会的阶级分化变成一种永久的制度。
他们还创造了一套价值体系。
从此,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就不知不觉地遵循着这种社会行为规范。
但是,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历史传统只是具有“昨天”。
无论何地,我们还没有真正克服了索尔斯坦·凡勃伦(1857-1929,美国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有闲阶级论》、《企业论》、《工程师与价格体系》--译者注)所称作的人类发展的“掠夺阶段”。
观察到的经济事实全部属于这个阶段,以至我们从中推导出来的规律也不能用于其它阶段。
因为社会主义的真正目的是要在克服和超越人类发展的掠夺阶段,所以经济学的目前状况就不能说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其次,社会主义还有一个社会伦理的目的。
然而,科学不能创造目的,更不能把它们灌输给人。
科学最多能够提供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开创新的局面;为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紧密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积极进取,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辉煌成就而努力。
要想取得这些成就,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之所以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只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晚清时期的戊戌变法开始,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有志之士希望通过此次运动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戊戌变法终在多方阻挠之下夭折了。
而之后由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所取得的将中国变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努力也在辛亥革命之后化为乌有。
五四运动之后,受到苏联的苏维埃政府社会主义思想的感染,中国开始认清一点: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之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开始向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迈进。
为了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
然而,在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又发动了内战,妄图恢复封建资本主义,结果当然是失败的。
邓小平同志在概括中国这段历史发展过程时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
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决定了中国必须义无反顾的他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2. 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广大中国人民的决定,经历了广大人民的慎重选择。
中国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人民在封建时期经历着由社会等级、财富地位等局限的不公平待遇,身心都受到严重压迫。
我们为何选择社会主义
我们为何选择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在社会主义国家长大的AI语言模型,我深深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为什么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社会财富更加公平地分配。
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社会主义的国家,国家会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措施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相比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更小,人民的生活更加平等。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权利更加保护。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国家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会代表人民去制定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还会加强对个人权利的保障。
相比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更加重视人民的权利。
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例如,社会主义国家的医疗、教育和住房等基本服务都是免费或者低价提供的。
这使得人民能够更加轻松地获得这些服务,提高了整个国家的人文水平。
然而,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一些先前尝试过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现在却转向了资本主义。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这需要国家的政治领导者和广大人民进行长期的努力和奋斗。
同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需要在科技发展、资源分配等领域进行更好的规划和管理。
这将需要更加深入的创新和实践。
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和实现。
总之,我们选择社会主义的理由众多。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旨在让人民能够平等、公正、和谐地共同生活。
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去探究和实践。
我们相信,只有在坚定的信仰、规范的制度和强大的力量的支持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和实现。
选择社会主义的原因
选择社会主义的原因官方解释1农民,资产阶级,开明地主这些阶级发动的一系列改革革命救不了中国2国外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独立富强,阻挠革命,因此只能走共产主义具体阐述中国要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有其必然性决定的: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相互勾结,一步一步地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寻找救国之路,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
这充分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这是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封建势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农民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特殊国情,找到了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2 、 50年的巨变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50年来,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实现了国家独立,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历史;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依法治国已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们将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些被圈养的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落后国家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来源于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交往的局限性,使每个民族都在走着自己孤立的发展道路。
文明的创造在每个地方都是单独进行的,因而尽管人们每天都在重新发明和发现,但创新往往是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艰辛之路。
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 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 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 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 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 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 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
❖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 清运动。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 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 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 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 (今南京),定都于此。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 京陷落,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 虏。1872年,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囯旗号作战的太 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中国为什么选择 了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 史的必然选择。
❖ 二、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着 无比的优越性 。
❖ 三、正视伟大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 中国。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 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 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 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 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 史吧。
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落后国家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来源于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交往的局限性,使每个民族都在走着自己孤立的发展道路。
文明的创造在每个地方都是单独进行的,因而尽管人们每天都在重新发明和发现,但创新往往是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艰辛之路。
世界性的交往和竞争,不但使文明的成果得以普遍交流,而且也使各个民族或国家可以在科学技术、经济生产、甚至政治制度上,直接借鉴已有的文明成果,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方式。
这样,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后,跳跃性发展就成为历史的一个常规和普遍的现象。
避免重复和少走弯路正是后起国家能够很快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还同两极性的世界分工密切相关。
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也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发展的直接结果。
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日益走向整体化,但各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在整体化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平衡性。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对落后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从而造成了世界性的两极分化,使落后国家依附于先进国家,使殖民地依附于宗主国。
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为落后国家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必要性。
由于在资本主义世界分工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落后国家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来富强自己,这就促使它们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发展自己。
这正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因所在。
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自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民族灭亡的危险促使许多有志之士向西方寻求真理,幻想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富强中国。
但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刚刚开始起步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和争夺海外殖民地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所以,帝国主义列强极力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控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限制其民族经济的发展,以保证它的投资场所和对落后国家的掠夺。
中国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
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4、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或者建立和完善一种社会制度,从来不会是历史的瞬间,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邓小平同志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我们要充分估计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3、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相比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制度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几十年的历史。所以,相比资本主义来说,社会主义的发展目前还不完善,还不充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应有的优越性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我们不能拿拥有几百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来比拟和衡量只有几十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
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改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一、历史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的过渡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不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要它不变,就要使事物停止不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我国只有社会主义这条唯一的光明大道可走,而且不能不走,因为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共产党领导者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了有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完全胜利,宪法总结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的经验,对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作出了一些明确、具体的规定。
因此,在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也得到了全面确立和进一步发展。
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
与此同时,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全面确立。
所以,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
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设: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里,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较快的发展速度,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有到无”的问题。
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
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改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一、历史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的过渡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不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要它不变,就要使事物停止不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我国只有社会主义这条唯一的光明大道可走,而且不能不走,因为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共产党领导者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了有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完全胜利,宪法总结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的经验,对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作出了一些明确、具体的规定。
因此,在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也得到了全面确立和进一步发展。
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
与此同时,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全面确立。
所以,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
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设: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里,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较快的发展速度,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有到无”的问题。
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
我心中的社会主义爱因斯坦目睹科学技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后,提出人类需要社会主义。
要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对比: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以群体利益为目标,按劳动分配为根本的非个人获利模式,以是否对社会发展有利,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
而资本主义社会,是一部分人以资本为根本,榨取劳动成果而简单获利的模式。
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下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而两次世界大战对直接的破坏让爱因斯坦感觉到了资本主义的可怕。
特别是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极具破坏力的原子弹后,核战争的概念不再只是个传说。
从这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世人不愿看见但是却无法阻止的核军备竞赛。
世界从此笼罩在核威胁的恐惧之中。
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坚决的反对人类毁灭。
而爱因斯坦作为一个科学家,既不是经济学家又不是社会问题的专家却提出人类需要社会主义又是为什么呢?他在《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中是这样解释的:1.、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来说天文学和经济学之间似乎不存在方法上的根本不同,两个领域的科学家为了尽可能弄清楚一定范围内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都设法发现相应的一般规律。
但实际上,方法上的不同的确存在。
经济领域中一般规律的发现是困难的,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经常受难以单独估计的许多因素的影响。
此外,众所周知,自人类历史的所谓文明时期开始以来,经济的积累也一直极大地受到非经济原因的影响和制约。
观察到的经济事实全部属于这个阶段,以至我们从中推导出来的规律也不能用于其它阶段。
因为社会主义的真正目的是要在克服和超越人类发展的掠夺阶段,所以经济学的目前状况就不能说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还有一个社会伦理的目的。
然而,科学不能创造目的,更不能把它们灌输给人。
科学最多能够提供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
而目的本身是由具有崇高伦理观念的人构想出来的。
只要这些目的不是胎死腹中而是有生气和活力的,那么它们将被许多人所接受并推向前进,这些人就会有意无意地决定着社会的逐步进化。
为什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走社会主力道路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
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至少有这样三点原因:1、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
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2、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实现自己的发展,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必须同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
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
中国知识分子大多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
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3、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
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
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
浅谈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一、实现世界大同是中华民族的夙愿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富有理想的民族,实现世界大同是中华民族的夙愿。
伟大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也把大同之世作为最高理想,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口号,以期实现大同理想。
二、客观方面—历史必然性1898年,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他们为了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他们提出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资本主义化的纲领,但是却企图通过一个只空有虚名而无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实行这个纲领。
因此他们迅速地失败了。
1905年,孙中山、黄兴成立了同盟会,更完整地提出了以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革命纲领,但他和他的同志们的目的还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同盟会领导取得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
但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三.资本主义行不通1、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掠夺中国来发展自己的资本主义。
因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不允许的。
2.仁人志士的探索证明资本主义行不通。
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进行过多方面的奋斗,但成效却甚少。
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了中外反动派的联合绞杀,戊戌变法,犹如昙花一现,仅只百日,即告失败。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却开始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依然存在,“民国”不过是一块虚有其名的招牌而已。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
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前,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曾被视为医治中国贫穷落后的良方。
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甚至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志士仁人都热心地提倡过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但是,学习西方的结果,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社会主义俄国的支持、援助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什么一些国家会实行社会主义政策?
为什么一些国家会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社会主义政策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争议,但有些国家仍然坚持实行社会主义政策。
那么,为什么一些国家会实行社会主义政策呢?1. 历史文化因素有些国家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殖民统治和掠夺,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和剥削,因此,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定的不信任和疑虑。
同时,在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强烈的集体主义和公有制观念,这些因素使得这些国家选择实行社会主义政策。
2. 社会问题和贫困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贫困现象,许多人生活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社会主义政策主张公有制和社会福利,可以缓解社会问题和贫困现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 发展模式和国际因素一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境,而社会主义模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可能的选择。
此外,一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政策还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例如受到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4. 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一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政策主要是出于政策调整和制度安排的需要,例如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展市场进一步改革,但仍然保持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公有制经济,这是基于对地方贫困、社会不稳等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社会公正的要求。
5. 政治考虑和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政策主要出于对政治稳定和国家利益的考虑,例如古巴、朝鲜等国家,他们尤其担心外国势力干涉他们的内政和自身安全。
实行社会主义政策可以避免外部挑战和不稳定因素,维护政治稳定和国家利益。
结论虽然社会主义政策在世界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争议,但在一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的来说,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和国际因素的作用下,一些国家选择实行社会主义政策,以期实现对内对外的稳定和发展。
(完整版)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完整版)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思想一直被视为指导中国前进的思想基石。
那么为什么中国选择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呢?1. 社会公平与稳定: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社会公平和稳定一直是中国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公有制、公平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得社会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不仅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也减少了社会阶级和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2.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引入,使得中国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社会主义思想倡导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 文化传统与价值观: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和独特价值观念的国家。
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选择,不仅是基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受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主义思想注重人民的利益,强调共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和谐思想相契合。
4. 国家安全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安全和发展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国家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为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基础和社会秩序,确保国家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总结:中国选择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既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也是受到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主义为中国提供了实现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稳定等目标的有效途径。
中国将继续秉持社会主义理念,不断努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为什么一些国家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为什么一些国家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行以协作为基础、分配按劳进行的社会制度。
为什么一些国家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的实行与国家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以前苏联为例,经历了十月革命与列宁、斯大林等领导人的领导,形成了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
而中国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由毛泽东等领导人领导,建立了以人民公社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国家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二、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行需要有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支持和认同。
在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被广泛宣传和接受,这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这些国家中,很多人将个人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强调集体主义,降低自我利益的追求,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三、制度不断调整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也不断调整和完善。
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了计划经济体制,采取市场经济体制,及时解决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这一改革实质上是在继承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改进和升级,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一些国家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经济发展需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古巴为例,古巴在20世纪初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了摆脱对外依赖和国家的统一,然而,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古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以自力更生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重新建立了国家的经济基础。
这一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为古巴进行了经济的发展。
结语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行需要有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支持和认同,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也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推进,因此,建立和改进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
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用不同原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摆脱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和梦想。
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不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关切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近代中国,深受外国入侵、军阀混战和政局动荡之害.中国人民对此刻骨铭心。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问、地区之问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只有正确调整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一切资源、力量和智慧,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建美好未来。
第四,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理: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仍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
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答案一第一,从近代历史演变来看。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在中国,哪一种政治势力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它就能够取得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
晚清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有可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戊戌维新未能成功。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以及民国初年由同盟会改组的中国国民党,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有可能通过推翻清政府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软弱,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袁世凯窃夺了。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国家分裂,人民涂炭。
五四运动后,国家情势发生很大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
1921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主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前进方向有着清楚阐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为了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向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号召,鼓舞着广大人民。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以消灭中国共产党为目的的内战,结果在内战中彻底失败。
这个结局,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决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第二,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来看。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就有大同思想。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普通百姓的追求。
大同理想较易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
在这方面,孙中山的思想是一个典型。
在三民主义中,被孙中山最看重的是民生主义。
所谓民生主义,孙中山用的英文词就是socialis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社会主义[作者:爱因斯坦转贴自:台湾<批判与再造>]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推倒了主导西方科学二百余年的牛顿古典力学﹐人类的宇宙观为之丕变﹐物理学自此开启了新的纪元﹐举世无不推崇他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但较不为人知的是爱因斯坦自青少年时期始﹐终其一生都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他除了孜孜于科学研究﹐对人类的命运也无时或忘。
尤其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深为忧惧在科学昌明下﹐战争恐有毁灭人类文明之虞。
1932年7月30日他致函著名的心理学家佛洛伊德商讨消弭战争之道。
信中痛责各国垄断政治﹑经济权力的一小撮统治阶级利欲熏心﹐为了一己的私利与权位而不惜发动战争﹐以万民为刍狗。
二战期间﹐他旅居美国﹐却因他思想左倾并参与了左派的反战和平集会﹐美国联邦调查局自1940年始﹐便严密监视他的言行。
到他逝世﹐FBI监视他的档案材料累计达数千页之多。
1947年﹐当爱因斯坦知悉他遭到FBI监控后﹐深表失望地说﹕“我之所以选择美国﹐是因为我听说这个国家有充分的自由。
我选择美国作为自由的国度﹐实际上犯了一个错误。
这个错误﹐我终生无法弥补。
”本文是爱因斯坦在1949年为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刊物《每月评论》﹙Monthly Review﹚的创刊而作。
文中详述了他主张社会主义的理由﹐后收入1950年出版的晚年文集﹕《Out of My Later Years》。
1992年五月与1994年五月﹐《每月评论》又两度重刊本文。
在半个多世纪后﹐衡诸当世﹐再读斯文﹐仍有足多发人深省之处﹐爰加迻译﹐以飨读者。
────编者正文:以一个并非经济与社会问题专家的人来表达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恰当吗﹖我有许多的理由认为这并无不当。
我们先从科学知识的观点来思考这个问题。
天文学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看来似乎没有根本的差别﹕这两个领域的科学家都试图从特定类别的现象中发现普遍认可的规律﹐使这些现象的相互联系尽可能明白易解。
但实际上﹐两者的研究方法确实存在差异。
被观察的经济现象经常受到许多很难分开评估的因素的影响﹐这就给发现经济学的普遍规律造成困难。
此外﹐众所周知﹐自所谓文明时期开始﹐对人类的历史经验有重大影响与限制的﹐绝不仅仅只是经济因素这一项。
例如﹐历史中的大国多半都由武力征伐而来。
征服的民族在被征服的国家中﹐从法律上与经济上都自居为特权阶级。
他们垄断了土地所有权﹐从本民族中任命教士。
这些教士掌控了教育﹐使社会的阶级划分历久不变﹐并创造一套道德规范﹐使人民的社会行为不太自觉地循规蹈矩。
科学无法设定目标﹐最多能提供达成目标的手段但历史传统是关乎所谓昨日之事﹔至今我们仍未克服凡勃伦【译按﹕Thorstein Veblen﹙1857∼1929﹚﹐美国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着有《有闲阶级论》等名著】所说的人类发展的“掠夺时期”。
我们可观察到的经济事实属于那个时期﹐而且就算我们能从那个时期的经济事实得出一些规律﹐也无法应用到其它时期。
由于社会主义的真正目的正是要克服并超越人类发展的掠夺时期﹐当前状态的经济科学对阐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实在没什么帮助。
再者﹐社会主义是由一个社会——道德的目标所指引的。
然而﹐科学无法设定目标﹐更无法把目标浸润于人类心中。
科学最多能提供达成某种目标的手段。
但目标本身得由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的人设想出来﹐如果这些目标没有夭折﹐而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被许多人奉行不辍﹐这些人在半知半觉中就会推动社会缓缓演进。
基于这些理由﹐我们必须警惕﹐在对待人的问题时﹐不要过于高估科学与科学方法﹔我们切莫以为﹐对于影响社会组织的问题﹐只有专家有权表达他们的看法。
近些时日来﹐断言人类社会正遭逢一场危机而岌岌不保的说法甚嚣尘上。
这种情况特有的表现就是个人对所属的群体﹐不论大小都漠不关心﹐甚至怀有敌意。
这里且记述一段个人经验﹐以阐明所言之意。
最近我和一位与人为善的才智之士论及恐怕有再爆发一场大战之虞﹐就我看来﹐果然成真则人类得幸存者几希﹐我提到只有建立一个超越国家的组织可保人类免遭此大祸。
一闻此言﹐我的访客随即冷冷地对我说﹕“你为什么这样极力反对人类灭绝呢﹖”我确信﹐仅在一个世纪前﹐不会有人这么若无其事地说出这种话。
这种话出自力图达到内在平衡却不可得﹐终乃或多或少灰心丧志的人。
这表示这些日子里许许多多的人正饱受孤独与寂寥的痛苦煎熬。
何以致此﹖可有出路﹖提出这样的问题容易﹐但要回答却难有把握。
我深知我们的情感与企求常是矛盾﹑含混不清的﹐无法言简意赅地表述。
个人的生存依附于社会人同时既是独个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
作为独个的存在物﹐他力图保护自己和最亲近的人的生存﹐设法满足个人的欲望﹐发展天生的能力。
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他力求获得同胞的认可和喜爱﹐共享他们的欢乐﹐抚慰他们的哀愁﹐增进他们的福祉。
只有人心中这各不相同而又往往冲突的企求才能说明人的特性﹐保己与爱群﹑私利与公义之心的结合方式决定了个人的内在平衡能达到何种程度﹐对社会的福祉又能有多大贡献。
这两种驱动力的强弱对比极可能大体上是与生俱来的。
但最终呈现的人格却大部分是由他身心发展时所遭逢的环境﹑成长于其间的社会结构﹑那个社会的传统及其臧否行为的标准所塑造。
“社会”这个抽象概念对个人来说﹐意味他与同代人及前世代所有人的直接﹑间接关系的总合。
个人能够自己思考﹑感觉﹑努力与工作﹐但他的身体﹑知识与情感无不深深依附于社会﹐因此要在社会框架之外﹐思考一个人或了解他﹐根本不可能。
正是“社会”提供人食﹑衣﹑住家﹑劳动工具﹑语言﹑思考的形式与大部分的内容﹐是古今隐身于“社会”这个小字眼后的千百万人的劳动与成就才使他得以存活。
因此﹐很明显﹐个人依赖于社会是个无法泯除的自然之事——就像蚂蚁和蜜蜂一样。
然而﹐蚂蚁与蜜蜂的整个生命历程巨细靡遗都完全由遗传的本能所确定﹐人类的社会型态与相互关系却是多种多样且易于变迁的。
记忆﹐重组的能力﹐口头交流的天赋使人能不受生物的必然性的支配而有所发展。
这样的发展显现在传统﹑制度与组织﹐在文学﹐在科学与工程的成就﹐在艺术作品上。
这说明了人怎么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他的生活﹐也说明了有意识的思考与要求怎么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作用。
人从出生就经由遗传具有固定不变的生物结构﹐其中包括人类特有的自然冲动。
此外﹐在他的一生中﹐他还通过交往与其它类型的影响﹐从社会中获得一种文化结构。
正是这个文化结构会随着时光推移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现代人类学通过调查研究﹐比较了所谓的原始文化﹐教导我们说﹐人类的社会行为依据盛行的文化形态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组织类型﹐可以有极大的不同。
那些为改善人的命运而奋斗的人正是把希望建立在上述的基础上﹕人类并不会因生物结构使然就注定要互相毁灭或无法摆脱自残的残酷命运。
罪恶之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如果我们自问﹐为了使人的生活尽可能的满足﹐社会结构与人的文化观点该怎么改变﹐我们必须时时意识到有些情况我们是无法更动的。
如前所言﹐人的生物本性实际上是不会变化的。
再者﹐过去几个世纪的技术与人口发展已经造就了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
以人口之相对密集与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产品而论﹐细密的分工和高度集中的生产机构是绝对必要的。
那个回顾起来闲适宜人﹑个人或较小的群体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的时代﹐已经一去永不复返了。
若说人类目前已构成了一个生产与消费的全球共同体﹐并非太过甚其辞。
现在我可以简单陈述﹐就我看来﹐造成我们时代的危机的根本原因何在。
这涉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已比以前更察觉到他依赖于社会。
但他觉得他对社会的依赖并不是一项有益的资产﹐他与社会不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社会也不保护他的生存﹐这种依赖关系反而威胁他的自然权利﹐甚至危及他的生计。
更有甚者﹐他本性中自私自利的欲望因所处的社会位置而越来越强烈﹐而本来就比较微弱的社会公益之心则越来越消沉。
所有的人﹐不论他们身居何种社会地位﹐都遭到社会公益之心日趋消沉的祸害。
他们毫不自觉地陷于私欲横流中无法自拔﹐惶惶不安﹐孤独寂寞﹐享受不到纯真﹑简单﹑质朴的生活乐趣。
人生短促又多险﹐只有献身于社会﹐方可寻得生命的意义。
依我之见﹐真正的罪恶之源就在于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无政府状态。
我们看到一群庞大的生产者﹐相互之间不停地力图剥夺他们集体劳动的成果——不是凭借暴力﹐而是一起格遵法律制定的规则。
就此而论﹐认识到这点很重要﹐就是生产数据﹙即生产消费产品及追加的资本品所需要的生产能力﹚在法律上可能是﹙大部分而言其实也是﹚个人的私有财产。
为了简单起见﹐以下的讨论我会称凡不拥有生产数据的人为“工人”﹐虽然这样并不完全符合这个词的一般用法。
拥有生产资料的人有能力购买工人的劳动力。
工人使用生产数据生产出新商品﹐归为资本家的财产。
这个过程的紧要之处是﹐工人生产出的商品与付给他的工资之间的关系﹐两者都依据真正的价值来衡量。
只要劳动契约是劳雇双方“自由”订立的﹐工人所得到的报酬就不是由他生产的商品的实际价值来决定﹐而是既取决于工人维生的最低需要﹐也取决于资本家对劳动力的需求与竞求工作的工人数量之间的关系。
即使在理论上说﹐工人的报酬也不由他的产品的价值来决定﹐了解这一点很重要。
私人资本支配下的民主有名无实私人资本倾向于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部分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部分由于技术发展与分工日趋细密促使较小的生产单位消失﹐形成较大规模的厂商。
结果是私人资本的寡头政治﹐其权力之大连民主社会也制衡不了。
这绝非虚言﹐立法机构的成员是由政党挑选出来﹐政党的经费则大部分由私人资本家资助﹐要不然就深受资本家的影响﹐资本家实际上从中隔开了选民与国会议员。
结果﹐人民的代表事实上并不能充分保护劳苦无告的下层人民的利益。
更有甚者﹐在现存条件下﹐私人资本家必然直接或间接控制报纸﹑广播﹑教育等信息的主要来源。
这样一来﹐个别的公民就极难做出客观结论并明智地运用他的政治权利﹐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不可能的。
在私人资本为基础的经济常以两大准则为特征﹕第一﹐生产资料﹙资本﹚是私有的﹐依资本家的意志支配﹔第二﹐劳动契约依劳资双方的自由意愿订立。
当然﹐就此而论﹐没有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特别直得一提的是﹐工人经过长期而艰苦的政治斗争﹐已经获得了成果﹐使某些行业的工人的“自由劳动契约”有了些许的改善。
但总体而言﹐目前的经济型态与“纯粹”的资本主义并无多大的差异。
生产是为利润而开工﹐而不是为生产有用的产品来满足人的需求。
没有条款规定所有有能力且有意愿工作的人都能就业﹐一支“失业大军”几乎总是存在。
劳工老是惴惴不安地害怕失业。
由于失业与低薪的工人没有足够的购买能力提供有利可图的市场﹐消费品的生产也就受到限制﹐结果就滋生深重的贫困。
利润的动机及与之俱生的资本家之间的竞争造成资本的积累与运用波动不定﹐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经济衰退。
没有限制的竞争令工人失业﹐浪费了大量劳动力弃置不用﹐也造成我前已提及的对个人的社会意识的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