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抗真菌药膏横向对比报告
真菌药总结
![真菌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d4b4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1.png)
真菌药总结简介真菌药,也称为抗真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
真菌感染是由真菌类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可以影响人体的各个部位,包括皮肤、头发、指甲、呼吸道、消化系统等。
真菌感染通常比细菌感染更难治疗,因此需要使用特定的药物来对抗真菌。
常见的真菌药物分类1. 多酮类抗真菌药多酮类抗真菌药是一类广谱抗真菌药,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真菌感染。
这些药物通过影响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来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多酮类抗真菌药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酮康唑等。
2. 唑类抗真菌药唑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适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的细胞膜合成和维持来抑制真菌生长。
常用的唑类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和克霉唑等。
3. 多肽类抗真菌药多肽类抗真菌药具有较窄的抗真菌谱,适用于治疗特定的真菌感染。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多样,包括抑制真菌生长、杀灭真菌细胞和干扰真菌的细胞壁合成等。
典型的多肽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妥布霉素、卡宁霉素和利福霉素等。
4. 靶向真菌细胞骨架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干扰真菌细胞骨架构件的形成和功能,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
其中包括靶向微管结构的药物(如格列本脲)、靶向真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如复方胍乙林和三唑类药物)以及靶向真菌细胞核酸合成的药物。
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真菌感染可以影响不同部位和系统,包括:•皮肤和黏膜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感染、念珠菌口腔炎和股癣等。
•深部真菌感染:如念珠菌败血症、肺念珠菌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等。
•阴道真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念珠菌感染,常见症状包括阴道瘙痒、异常白带和灼热感等。
•指甲真菌感染:常见症状包括指甲发黄、厚、易碎或变形等。
真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真菌药前应尽可能明确真菌感染的类型和位置。
特定的药物对不同的真菌有不同的抗菌活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非常重要。
•严格按照医生或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
过量或不正确使用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降低药物的疗效。
全身用抗真菌药的品种分析
![全身用抗真菌药的品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b8813a376baf1ffc4fad72.png)
1、全身用抗真菌药的品种分析《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入网医院2002年~2004年共从 180余家医药企业购入抗真菌药,其中各年销售金额排序前4 位的药品分别为特比萘芬、益康唑、硝酸咪康唑、联苯苄唑;所属类别分别为烯丙胺类、咪唑类抗真菌药,详见表1。
表1、2002年~2004年抗真菌药各年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对比————————————————————排序 2002年 2003年 2004年————————————————————1 特比萘芬特比萘芬特比萘芬2 益康唑益康唑益康唑3 硝酸咪康唑硝酸咪康唑硝酸咪康唑4 联苯苄唑两性霉素两性霉素5 酮康唑斑蝥素斑蝥素6 两性霉索联苯苄唑联苯苄唑7 环吡酮胺酮康唑酮康唑8 斑蝥素复方酮康唑复方酮康唑9 克霉素/苯甲醇环吡酮胺硫化硒10 硫化硒硫化硒环吡酮胺————————————————————对销售金额排序前4位抗真菌药,具体从药理学、药动学、制剂上分析可知各具优势,亦为排序较前的因果所致。
1.1 特比萘芬(Terbinafine):商品名为疗霉舒、兰美抒、丁克,由瑞士原山道士公司研制,1991年5月首次在瑞士上市,为口服和局部使用的烯丙胺类抗真菌药,其体外抗真菌谱广,包括皮肤真菌、丝真菌、二形真菌、暗色孢真菌和酵母真菌;在其MIC内对皮真菌、曲霉菌、短尾帚菌、皮炎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显示初步杀菌作用,但对白色念珠菌仅有抑制活性。
作用特点包括:①亲脂性,短期内即入皮肤角质层,服后迅速聚集在皮脂中,皮脂中药物浓度较血浆高25倍,在角质层和毛发中持续高浓度,且迅速地扩散到指(趾)甲板;②杀真菌力强,可缩短慢性真菌病(甲癣等)的疗程,并可减少复发;③不作用于细胞色素P450,高度选择作用于真菌膜的角鲨烯环氧酶,故有利于肝、肾功能不全者,体弱者和儿童真菌病的治疗;④血浆半衰期长(11h~16h)。
目前上市剂型有片剂、胶囊、凝胶、溶液、搽剂和膏剂,生产企业主要有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山东齐鲁制药厂等。
王睿-专题抗真菌药物PKPD18页
![王睿-专题抗真菌药物PKPD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974c9e21a45177232f60a2b5.png)
抗真菌药的分类
多烯类抗生素类
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克念霉素、帕曲霉素、灰黄霉素等
吡咯类
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
氟胞嘧啶
5-氟胞嘧啶
烯丙胺类
萘替芬、特比萘芬、布特奈芬
抗真菌药物PK/PD研究新进展
解放军总医院 王睿
wangrui301vip.sina
侵袭性真菌感染常常是医院感染主要的致死 原因之一,念珠菌病病死率达40%,侵袭性 曲霉病病死率达50%以上 。
真菌与哺乳动物细胞同属于真核细胞,抗真菌 药物作用于真菌细胞同时也易对人体细胞产生 毒性作用;此外,临床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有限、 用药剂量较大、疗程长,因此不良反应较多, 毒性较大,成为临床应用抗真菌药的主要瓶颈。
均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制本品50mg,或5ml配制25mg,然后用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因可产生沉淀),滴注液的药 物浓度不超过10mg/100ml,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 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应在4.2以上。
当治疗累积剂量大于4g时可引起不可逆性肾功能损害。肝病患者避免 应用本品。为减少本品的不良反应,给药前可给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如吲哚美辛和异丙嗪等,同时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5~50mg或地塞米 松2~5mg一同静脉滴注。
棘白菌素类(β-1,3-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
卡泊芬净(Caspofungin)、米卡芬净(micafungin)、anidulafungin
其它
环吡酮胺、阿莫罗芬、利拉奈特
抗真菌药物PK/PD研究
抗真菌药的分类
![抗真菌药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da3fff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a.png)
抗真菌药的分类
1. 多烯类抗真菌药呀,就像是你对抗真菌的坚固盾牌!比如说两性霉素B,那可是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大作用的哟,就像战场上的勇士一样,勇猛地对抗真菌!
2. 唑类抗真菌药呢,就如同你手中的一把利剑,精准打击真菌!像氟康唑,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得力助手,帮我们有效地制服真菌呀!
3.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啊,如同一位悄然行动的刺客,悄悄地除掉真菌呢!就如特比萘芬,在对付一些真菌时可厉害啦!
4.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像是一支精锐部队,专门对付那些难缠的真菌!像卡泊芬净,那可是有真本事的哟!
5. 嘧啶类抗真菌药,这不就是一个特别的法宝嘛!氟胞嘧啶就是典型的例子呀,能给真菌来个出其不意!
6. 阿莫罗芬这种呢,属于吗啉类抗真菌药,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让真菌无所遁形!你说神不神奇呀?
7. 环吡酮胺这类的抗真菌药,是个独特的存在呀,就像一个奇兵,总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呢!比如对付脚癣的时候!
8. 卢立康唑这样的,在抗真菌药里也是有独特地位的哟,仿佛是一个神秘的高手,默默地守护着我们免受真菌侵害!
9. 还有其他一些不常见的抗真菌药,它们也是我们抗真菌大军的一部分呀,各有各的本领呢!总之,抗真菌药的分类可真多,每一类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可得好好了解它们呀,这样才能在和真菌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最有效的抗真菌软膏
![最有效的抗真菌软膏](https://img.taocdn.com/s3/m/fd3d4831866fb84ae45c8d6a.png)
最有效的抗真菌软膏人类生活在一个大世界里,无奇不有。
比如我们生活的地球,对于人体来说,不论是体内,还是体外,我们都会受到一些真菌的侵袭,比如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掺杂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类似于抗真菌的药物出世,但在众多的抗真菌软膏中,要寻找最有效的抗真菌软膏。
关于吸收度对比,采用真人试用的方法感觉8种膏剂的质地,在手上挤上黄豆般大的膏药,打圈涂抹10圈,再对比其吸收度。
★ 1、达克宁:乳膏质地细致软滑,感觉不油腻,打圈10次后吸收80%以上,吸收效果比较好。
★ 2、东康硝酸咪康唑软膏:乳膏质地比较油腻,打圈10次后几乎不吸收,吸收效果不好。
★ 3、美克:乳膏质地细致软滑,但有油腻感,打圈10次后吸收不足50%,吸收效果不够理想。
★ 4、派瑞松:乳膏质地细腻软滑,感觉水润,打圈10次后吸收大约70%,吸收效果比较好。
★ 5、安生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乳膏质地粘稠,油腻感强,膏体有气泡,打圈10次后吸收不足50%,吸收效果不够理想。
★ 6、艾莊白夫康软膏:乳膏质地粘稠不够光滑,有点清凉的感觉,有特别的香味,打圈10次后吸收大约70%,吸收效果比较好。
★ 7、保龙慷复方酮康唑软膏:乳膏质地细致,但有油腻感,打圈10次后吸收度在90%以上,吸收效果理想。
★ 8、康王复方酮康唑软膏:乳膏质地粘稠,油腻感重,打圈10次后吸收不足50%,吸收效果不够理想。
根据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保龙慷复方酮康唑软膏的吸收效果最好,东康硝酸咪康唑软膏最不理想。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425d00edaef5ef7bb0d3c76.png)
精品
.
7.1-22%
精品
胆红素 11.1-18.1%; ALT
两性 霉素
14.6%; AST 12.8%;ALP ++ ++ +
++
B 脂质体
7.1-22%
胆 红 素 4.3-19.4%; ALT
伏立康唑 10-18.9%;AST 11.7-20.3%; + - /
-
ALP 10.2-16%;
氟康唑
资料出处 2.ANTIMICROBIAL
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年 1 2 月 2O 各产品说明书
AGENTS
AND 日第 7 卷第 6 期 )
CHEMOTHERAPY, June
2010, p. 2409–2419
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 (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
胃肠道反应:
精品
.
特比奈芬 > 咪康唑 > 两性霉素 B > 两性霉素 B脂质体 > 伊曲康唑 > 伏立康唑、氟康唑 > 米卡芬净、卡泊芬净 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 B > 两性霉素 B脂质体 >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 伊曲康唑 > 伏立康唑 > 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 B > 两性霉素 B脂质体 > 伊曲康唑 > 伏立康唑 >氟康唑 >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胃肠道症状 (胀满感,食欲降低,消化不良,恶心,轻微腹痛,腹
特比奈芬 AST/ALT 4%
未查询到相关数据
泻),轻微的皮肤反应(皮疹,荨麻疹),骨骼肌反应(关节痛,
抗真菌药物比较
![抗真菌药物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32ab9c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5.png)
伏立康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中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14α-甾醇去甲基化,从而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体外试验表明伏立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本品对念珠菌属(包括耐氟康唑的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白念珠菌耐药株)具有抗菌作用,对所有检测的曲菌属真菌有杀菌作用
肾损,输液反应,低K,血液系统毒性,消化道反应
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常规剂量
常用剂量为第一天400毫克,随后每天200毫克,隐球菌可增至400毫克,颅内隐球菌感染首剂800mg,维持400mg,每日一次(新版说明书)。
0.1~0.g/kg,维持200mg或4 mg/kg,q12h。口服应餐后或餐前至少1小时服用
首剂70mg,维持50mg,每日一次。
胃肠道反应,非常罕见严重肝毒性、罕见急性心衰
视觉障碍、皮肤反应、肝功能实验值升高、罕见心动过速
一般都是轻微的,而且极少导致停药。已报告的不良反应中包括可能由组胺介导的症状,其中包括皮疹、颜面肿胀、瘙痒、温暖感或支气管痉挛。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出现了过敏反应报告。
血液学、休克、过敏样反应、肝功能异常或黄疸、急性肾衰、高血压、心悸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
抗菌谱
念珠菌(克柔无效)、隐球菌,皮肤真菌病,指/趾甲癣,着色真菌病。对曲霉菌无效。
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毛包子菌,暗色真菌,双相真菌。对曲霉菌效果不明显。
曲霉属,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毛孢子菌,镰刀霉菌,双相真菌等。
曲霉属,念珠菌属。对隐球菌无效。本品适用于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三个月及三个月以上):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病人的可疑真菌感染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d82c78deefdc8d377ee325a.png)
➢ 口服吸收迅速,呈非线性药代特性,个体差异大与遗传有关(亚洲 人<15-20%为低代谢型) 生物利用度96%,蛋白结合率58%,体内分布广,组织中浓度> 血浓度,在脑组织中也可达有效浓度,Vd4.6L/kg 在肝中经CYP2C9,CYP2C19, CYP3A4代谢 本品不能经透析清除 尿排出78-88%(原形<5%),粪18-27%
如上述剂量反应不佳者,适当增加维持量:
➢ 适应证 侵袭性曲菌病,其他真菌病(足放线病菌属、镰刀菌病), 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 不良反应 主要为视觉异常(12%)肝功能异常13.2%和皮疹(18.4%)
其他尚有发热,头痛,幻觉,恶心,呕吐,腹痛等
肾功能减退者不宜用注射剂,仍可用口服,严重肝功能减退者 减量
与两性霉素B联合有协同作用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有口服及静脉制剂
蛋白结合率低,可进入脑脊液,炎症时
可达血浓度的50-90%
不良反应较多(肝、血液、神经)
单用本品易引起耐药性
抗真菌谱较狭
精品课件
吡咯类药物
主要抑制真菌细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合成 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后
三者口服吸收差,目前均作为局部用药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精品课件
唑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真菌细胞壁
乙酰 辅酶A
麦角固醇合成途
径
角鲨烯
甲基 戊酸
角鲨烯
环氧化物
羊毛 固醇
14-去 甲基 羊毛 固醇
真菌细胞膜
麦角固醇
ERG11 基因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ad10bd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6a.png)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比较常见的抗真菌药物以下是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抗菌谱比较表格。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和多烯类抗菌谱来自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和丙烯胺类抗菌谱来自产品说明书。
药物名称后面的念珠菌属是对该药物敏感的真菌菌属。
表格中显示,对于白色念珠菌,杜氏念珠菌,光热滑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等真菌,氟康唑呈现出高度敏感,而咪康唑对芽生菌属、组织浆胞菌属也呈现出高度敏感。
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此外,对于皮肤、发和甲的致病性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如毛癣菌、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以及念珠菌属和糠秕癣菌属的酵母菌,这些药物都有广泛的抗真菌活性。
不良反应比较下面是真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表格。
表格中显示了通用名及其对应的不良反应,包括肝肾血液和肝功能指标增加概率。
胆红素的增加概率为11.1%-18.1%;ALT的增加概率也有所不同。
睛、前列腺等组织。
伊曲康唑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约80%的药物以代谢产物形式通过粪便排出,仅有不到5%以原型药形式从尿中排出。
卡泊芬净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90%。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经肝脏代谢后形成多种代谢产物,以原型药形式从尿中排出的比例少于1%。
___在组织中分布广泛,半衰期约为7-12小时。
米卡芬净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99.9%。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9%,在组织中分布广泛,半衰期约为50-70小时。
___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约70%的药物以代谢产物形式通过粪便排出,仅有不到15%以原型药形式从尿中排出。
根据表3,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比普通两性霉素B更优。
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和___在组织中分布广泛,而两性霉素B在肾组织中浓度最高。
此外,不同药物的代谢途径和排泄比例也有所不同。
球的玻璃体及腹腔中含有咪康唑,但在脑脊液、痰液、房水中浓度均较低,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也较差。
该药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口服后有14~22%从尿中排出,其中不到1%为原形物。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推荐下载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023309cffab069dc50220197.png)
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现状(中国 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 年 1 2 月 2O 日第 7 卷第 6 期)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 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书;
念珠菌属
白 杜 光热
色 氏 滑带
念 念 念念
珠 珠 珠珠
菌 菌 菌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有效的抗真菌软膏
![最有效的抗真菌软膏](https://img.taocdn.com/s3/m/cf87fccd5a8102d277a22fda.png)
最有效的抗真菌软膏关于《最有效的抗真菌软膏》,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日常生活在一个新天地里,千奇百怪。
例如我们日常生活的地球上,针对身体而言,无论是身体,還是身体之外,我们都是遭受一些细菌的侵蚀,例如我们吸气的空气中,夹杂着很多的细菌和真菌,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拥有巨大的威协。
伴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类似抗真菌药的药品出生,但在诸多的抗真菌药乳膏中,要找寻最有效的抗真菌药乳膏。
有关消化吸收度比照,网编选用真人版使用的方式觉得8种膏药的材质,在手里挤上大豆般大的药膏,转圈擦抹10圈,再比照其消化吸收度。
1、金达克宁:药膏材质细腻滑爽,觉得不油腻感,转圈10次能消化吸收80%以上,消化吸收实际效果比较好。
2、东康氰化钠咪康唑软膏:药膏材质较为油腻感,转圈10次能几乎不消化吸收,消化吸收实际效果不太好。
3、美克:药膏材质细腻滑爽,但有油腻之感,转圈10次能消化吸收不够50%,消化吸收实际效果不足理想化。
4、派瑞松:药膏材质细致滑爽,觉得莹润,转圈10次能消化吸收大概70%,消化吸收实际效果比较好。
5、虞欢冰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药膏材质浓稠,油腻之感强,膏状有汽泡,转圈10次能消化吸收不够50%,消化吸收实际效果不足理想化。
6、艾莊白夫康乳膏:药膏材质浓稠不足光洁,有点儿清爽的觉得,有非常的香气,转圈10次能消化吸收大概70%,消化吸收实际效果比较好。
7、保龙慷棘籽酮康唑软膏:药膏材质细腻,但有油腻之感,转圈10次能消化吸收度在90%以上,消化吸收实际效果理想化。
8、康王棘籽酮康唑软膏:药膏材质浓稠,油腻之感重,转圈10次能消化吸收不够50%,消化吸收实际效果不足理想化。
依据以上的比照,我们能够了解保龙慷棘籽酮康唑软膏的消化吸收实际效果最好是,东康氰化钠咪康唑软膏最不理想化。
外敷膏药的消化吸收度和其辅材的特性有紧密的关联,选用比较好的表活剂作辅材能够极大地提升消化吸收度。
此外,膏药中药制剂的加工工艺很重要,能够立即影响他们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种抗真菌药膏横向对比报告
*导读: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天过去了,迎来的又是一年中最生机勃勃的春天,同时也是细菌、真菌、病毒最活跃的时期。
春天是“脚气”发作的高峰期,如果你的脚趾有些小水泡,感到搔痒或者大量皮质增生就是足癣找上你了。
……
前言
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真菌病,发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肤癣菌病由人体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感染可区分为:表面感染,皮肤感染,皮下组织感染,深部感染和条件性感染。
治疗表真菌感染外用的软膏、乳膏如此繁多,到底应该怎样选择,成了我们最头痛的问题。
所以特别为大家制作一辑抗真菌外用膏剂的对比评测介绍,帮助大家在众多的治疗真菌感染的外用药膏中做出选择。
达克宁(硝酸咪康唑乳膏)
东康硝酸咪康唑软膏
美克(联苯苄唑乳膏)
派瑞松(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安生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
艾莊白夫康软膏
保龙慷复方酮康唑软膏
康王复方酮康唑软膏
本次助消药对比项目有PH值对比、吸收度对比、包装对比、功效对比、价格对比,具体的对比介绍如下。
·项目导航·1 前言2 PH值对比3 吸收度对比4 包装对比5 功效对比6 价格对比7 结果及获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