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drome导管晚期功能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长期血液透析导管palindrome的临床应用
主旦堡錾逢垡星Q!兰生呈旦苤!!鲞箜星塑鱼垫!堡!塑垡塑堡旦嵫至Q!兰!堕!!!!№:2新型长期血液透析导管P al i ndr om e的临床应用李明旭张志勇余永武陈洪李欣欣李洪艳马军红董珍周春华【摘要】目的比较新型长期透析导管Pal i ndr o m e同以往长期透析导管Per m cat h及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充分性、导管功能及并发症方面的异同。
方法以使用Per m c at h导管临床资料完整43例为Pe r m cat h组,Pal i ndr om e导管49例为Pal i n dr om e组,同期动静脉内瘘56例为A V F组。
观察各组尿素清除率(K t/v)、尿素下降率(U R R),导管最大血流量,各组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发生及导管1年通畅率等。
结果选择长期透析导管占同期透析通路比例为49.2%,首次直接选择长期透析导管比例为17.4%。
使用长期透析导管患者病因中,继发性肾损害(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缺血性肾病等)占73.1%,明显高于A V F组的51.5%(t=13.064,卢0.000,)。
Pal i ndr om e组在K∥V、U R R、1年通畅率上明显优于P er m cat h组(尸分别=O.02,0.007,0.021),与A V F组无显著差异。
Pal i ndr om e组通路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A V F组(x竽4.5946,P=-O.032),血栓发生率为30.6%,明显低于P e rm cat h组的48.8%(,fz=7.8125,P=-O.005),高于A V F组的5.4%(j c生5.9019,P=0.015)。
结论Pal i ndr om e导管在最大血流量,透析充分性、1年通畅率等方面优于Per m cat h导管,与A V F患者相当,但仍有较高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
长期透析导管只能作为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较好补充形式,不作为首选。
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临 床 研 究 ・
血液透析长期 中心静脉 留置导管功能不 良发 生率
U iesyFrt s i lB in 00  ̄C i ;Deat n N p rlg, e i nvri i Hop t, e i t s a j g1 0 3 hn 2 p r a metf e hooy B in o j gNO6 s i lB in O0 Z .Hopt , e i I 0 0 a jg C i , Dea t n Nehoo yQii r rdt n l hns dcn si lQqh r 60 0 C ia hn "3 p r tf p rl , qh a io a iee a me o g aT i C Meii Hopt , iia 1 0, hn e a 1 C re o dn uhr ors n i a to. Q-h ag E al iqzu n @m d al o .n p g " i u n , m ijn i a g e m icm c z : h . [ src] 0bet e o n et a e r r aec t f m te r e igt te r t v ni ) f Abtat jei s v sgt t i yptnyr e( o c h t an si e et n o v Ti i eh p ma a r a es oh f tn r i o
Dy f n to f o g t r i d l n e t a e o a h t rz to o e d a y i : t c d n ea d a a y i s u c i n o n -e m n we l g c n r l n usc t e e i a i n f r h mo i l ss I si i e c n n l ss l i v n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重要方法,它通过人工的方式帮助患者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而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导管的选择和使用则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讨论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问题。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透析导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到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常见的透析导管有palindrome导管和permcath导管,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使用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一些情况下,palindrome导管会出现置换失功的情况,需要及时替换为permcath导管。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情况,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及时发现和处理置换失功的问题。
当患者出现透析效果不佳、透析导管功能异常等情况时,需要及时考虑是不是由于palindrome导管的置换失功所致。
而一旦确认了这一点,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将其替换为permcath导管,以保证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
其次是术后的护理和管理。
替换透析导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手术操作,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和管理工作,以确保导管能够正常工作,并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是术后的康复和调理。
在进行了导管替换手术之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和调理工作,以使身体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导管,保证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面对这一情况时,患者和医生需要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并且针对性地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和管理工作,以保证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效果及并发症。
通过分析患者群体特点,发现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导致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
permcath导管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透析效果,适合作为替代选择。
置换为permcath导管后,患者透析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研究结论表明,将palindrome导管置换为permcath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这一研究为临床血液透析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palindrome导管、permcath导管、置换失功、患者群体、效果评价、并发症、研究结论、临床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用于慢性肾病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常需要在体内放置导管以方便血液透析的进行。
部分患者在使用palindrome导管进行透析时出现置换失功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本研究旨在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后改用permcath导管的效果,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通过比较两种导管在透析过程中的表现和患者的预后情况,可以为临床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来说,我们将分析患者群体的特点,探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的原因,介绍permcath导管的特点,评价将palindrome导管置换为permcath导管的效果,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脏衰竭的方法,通过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对于长期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导管的置换失效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而一种新型的导管——permcath导管正在逐渐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
palindrome导管是一种可翻转的导管,它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转向操作,减少导管对患者的不适感。
一些研究显示,palindrome导管在长期使用后存在置换失效的风险,而permcath导管则可以提供更为稳定和持久的透析途径。
本文将从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的原因、permcath导管的特点以及应用permcath导管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效的原因1. 导管固定不牢固某些情况下,palindrome导管的固定位置并不牢固,容易出现移位和脱落的现象,导致透析难以进行。
而permcath导管相对更为稳固,能够牢固固定在体内,减少这一风险。
2. 清洗困难由于palindrome导管翻转操作的存在,使得导管内部的污垢和血块容易困难清洗,导致导管内壁的粘膜形成,最终影响透析的质量。
而permcath导管的设计更加便于清洗和维护,可以减少这一问题的存在。
3. 导管梗阻长期使用的palindrome导管容易在内部产生血栓和梗阻,导致透析效果不佳。
permcath导管的设计更为顺畅,内部不易产生梗阻,能够提供更为持久和稳定的透析效果。
二、permcath导管的特点1. 稳定性强permcath导管的固定位置更加牢固,不易产生移位和脱落,能够在实现充分透析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导管固定。
2. 清洁方便permcath导管采用的材料更易于清洁和维护,能够减少导管内部的污垢和血块积聚,保持导管内壁的光滑,提高透析的质量。
通过对palindrome导管和permcath导管的特点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permcath 导管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具有更为稳定和持久的优势。
应用 PICC 导管异常情况原因分析及护理
应用 PICC 导管异常情况原因分析及护理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血管中心置管)导管作为一种全身输注营养支持治疗的有效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比起其他类型的中心静脉导管更为优秀的特点是它可以在门诊设置且具有较低的感染和损伤风险。
但是在长期使用PICC导管的过程中,患者有时会遭遇到一些异常情况,如阻塞、渗透、断裂等问题,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困扰,因此,及早识别、分析异常情况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异常情况及原因分析2.1 阻塞PICC导管阻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异常情况。
一般来讲,当导管内外渗透不相符合或者导管内物质沉积,导致导管阻塞,阻塞呈现出的表现就是输液慢或不能输液。
那么导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沉淀:由于药物配制的不均匀或者使用过程中出现混浊现象,在长期的输液过程中容易积聚在导管壁或导管的末端处,导致导管阻塞;•血液凝固:由于导管内静脉液的组成复杂,有些药物和胶体性溶液的钙离子会被吸附到导管内壁形成涂层,导致导管内壁发生凝固导致阻塞;•不当护理操作:不适当的皮肤消毒、患者体位不合适、不能维持导管不断流等因素都会增加导管的阻塞风险。
2.2 渗透PICC导管渗透是指输液发生渗漏的现象。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应该固定导管并停止输液。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导致输液液体大量渗入皮下组织,就会导致皮肤水肿、感染、疼痛等不良反应。
渗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插管因素:导管生长不当、错误的导管穿刺、位置不适等将增加渗透的风险;•护理技巧不当:不恰当的皮肤消毒、破坏导管输注口造成的渗漏,以及清洗过程中引入细菌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渗漏。
2.3 断裂在长时间的留置过程中,导管断裂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异常状况,很可能导致导管丢失在体内或者外界,如果未及时处理,就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
导管断裂主要有以下原因:•剪力:在PICC导管留置期间不合理的运动或体位会导致导管与其他物体摩擦或者碰撞,造成导管发生断裂;•纤维化或老化:由于导管购买的材质差、操作不规范、长时间的使用等因素,会使得导管逐渐老化,从而导致断裂。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情况。
在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
正文内容包括了palindrome导管的应用、permcath导管置换失功的原因、影响因素分析、应用permcath导管的优势以及风险。
结论部分提出了临床应用建议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通过详细的分析,文章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帮助医生更好地选择适合患者的导管,并提高透析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研究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palindrome导管、permcath导管、置换失功、影响因素、优势、风险、临床应用、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式,通过人工透析器将患者的血液分离、过滤,去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液体,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导管的选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palindrome导管和permcath导管是常见的选择。
palindrome导管是一种透析导管,具有双腔设计,可以实现血液的进出,透析液的循环,适用于长期透析治疗。
而permcath导管则是一种有创性导管,用于短期或临时透析,通常是在需经常更换血管通路的患者中使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ermcath导管置换失功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其优势和风险,为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不同导管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提高透析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效果和影响因素,以寻求更合适的腔静脉导管选择方案。
通过比较不同导管的优势和风险,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提高置换过程的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和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和护理措施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时间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
方法:于我院长时间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按照功能正常和功能不良各抽取30例,作为对照组(30例,导管功能正常)和观察组(30例,导管功能不良),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FIB(3.82±0.74)g/L,置管时间(8.49±1.40)月,导管感染22例(73.33%),发生血栓21例(70.00%),使用单腔导管19例(63.33%),均较对照组高。
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影响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因素包括FIB、置管时间、导管感染、发生血栓、使用单腔导管。
结论:对长时间静脉置管患者要密切监控FIB,注意预防血栓和感染的发生,积极使用双腔导管取代单腔导管,严格控制置管时间。
关键词: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功能不良;护理措施前言:血液透析患者多为终末期肾病,静脉置管为常见透析通路,操作方便,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深静脉置管易发生堵塞、血流不足等影响,造成导管功能不良,影响导管寿命,不利于血液透析治疗的进行[1]。
因此通过分析影响导管功能不良的因素,通过护理干预手段积极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以有效延长导管寿命,支持血液透析治疗。
本文于本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我院长时间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按照功能正常和功能不良各抽取30例,对照组30例,性别:男/女=21/9,年龄(57.68±4.32)岁。
观察组30例,性别:男/女=22/8,年龄(57.46±4.46)岁。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和检查报告等信息,统计两组患者的差异指标。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FIB置管时间、导管感染、发生血栓、使用单腔导管等病历资料,总结影响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而血管通路的选择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palindrome导管和permcath导管进行了分析比较。
正文部分介绍了两种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和作用,以及导管置换失功的原因分析。
对permcath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应用permcath导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对于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的应对措施。
文章也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希望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关键词:血液透析、维持性、palindrome导管、permcath导管、失功、临床应用、比较、可行性、应对措施、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人工透析设备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维持电解质平衡。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导管的选用对于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影响。
Palindrome导管和permcath导管作为两种常用的血液透析导管,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的情况较为常见,这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医学界的研究难题。
进一步探讨permcath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旨在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ermcath导管的可行性,分析对于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的应对措施,同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可行性和效果,以及对比分析palindrome导管和permcath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情况。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目的:2. 正文2.1 palindrome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Palindrome导管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近年来,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数的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但长期的透析治疗可能导致血管通路功能不佳、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一种名为palindrome导管的置换导管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关注。
它可以作为permcath导管的一种替代品,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palindrome导管是一种双腔置换导管,其设计结构使得在透析治疗中能够减少透析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palindrome导管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导管失功的问题,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置换。
那么,究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 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permcath导管与palindrome导管的区别。
permcath导管是一种用于长期血透治疗的置换导管,其主要特点是导管末端有一个或两个开口,使得在透析治疗中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而palindrome导管则是一种双腔导管,它的设计结构使得在透析治疗中能够减少导管内的血栓形成和感染的风险。
由于其设计上的优势,palindrome导管在一些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尽管palindrome导管在透析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一些临床研究却显示其存在一定的失功率。
导管失功可能导致血透治疗的困难和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需要及时进行置换。
在进行置换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
需要选择合适的置换时间。
一般来说,对于导管失功的患者来说,需要尽快进行置换,以避免因导管失功导致的并发症。
需要选择合适的置换导管。
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
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山西省长治市郊区人民医院(046011)李慧丽刘瑞张瑞付苏彦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其中动静脉内瘘等并发症少,使用时间长,是多数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但由于患者的疾病和血管条件原因,部分患者无法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或透析中因动静脉内瘘堵塞需重新更换血管通路,因此带涤纶套的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则成为重要的血管通路选择[1]。
但长期留置导管在透析使用中经常出现导管功能不良,不仅影响了透析充分性,而且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为了改善导管功能不良,我科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12例导管功能不良患者采用尿激酶微泵持续溶栓,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带涤纶套的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均为右颈内静脉置管)的2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发生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的患者12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52~66岁;原发病为糖尿病7例,高血压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导管使用时间为6.0~48.3个月。
1.2导管功能不良定义:①Hilleman[2]定义血流量<150mL或虽达200mL,但静脉压>250mm Hg;用5mL注射器抽吸导管动脉端和静脉端血流不畅或完全不能抽出。
②Dogra[3]定义连续3次血液透析导管血流量<200mL/min。
1.3方法:对12例抽吸不畅或血流量<200mL的患者,给予微量泵持续滴注尿激酶溶栓法,有活动性出血、血小板减少或外伤史的患者除外。
具体方法为:0.9%氯化钠注射液50mL 加尿激酶5万U,分别从导管动静脉端微泵泵入,以10mL/h 维持,持续5h,连用3d,治疗前后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观察12例患者在治疗5h后导管通畅情况及凝血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经溶栓治疗后用20mL注射器迅速回抽及推注血液无阻力,4h血液透析血流速度≥200mL/min 为溶栓成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我们需要了解palindrome导管和permcath导管的区别。
palindrome导管是一种用于长期血液透析的特殊导管,它通常采用双腔设计,具有高度的耐受性和较低的血栓形成风险;而permcath导管是另一种用于长期血液透析的导管,常常需要置换和维护。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情况较为常见。
我们需要了解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原因。
导致该情况发生的原因包括导管阻塞、导管内血栓形成、导管外压迫、导管周围感染等。
导致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在临床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接着,我们需要关注如何进行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分析。
应该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导管周围情况、导管通路是否畅通等。
可以进行超声检查、X线造影和导管通路压力监测等辅助检查,以了解导管内外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置换。
我们需要明确处理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策略。
一旦发现导管置换失功的情况,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导管置换。
在进行置换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分析,我们需要认真了解导管的特点和区别,弄清置换失功的原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诊断,以及合理的处理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它通过一个特殊的导管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过滤,然后再将已经净化的血液输回体内。
而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导管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一些情况下,例如palindrome导管失效,需要进行permcath导管置换。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palindrome导管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它能够有效地进行血液透析,同时对患者的身体伤害也会较小。
并非所有的情况下palindrome导管都能正常工作,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导管堵塞、漏血以及其他各种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permcath导管的置换。
permcath导管是一种具有较大的通畅度和耐受力的导管,常用于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
导管的置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它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务人员来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导管置换的准备工作、操作技巧以及术后护理,以免出现各种并发症。
选择合适的导管以及对导管的维护保养同样十分重要。
在准备进行permcath导管置换前,医务人员需要先仔细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这一手术。
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准备工作,例如增加营养、改善贫血等。
在术前,医务人员还要进行详细的检查,确认需要进行permcath导管置换的原因,并对操作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采用十分细致的操作技巧。
在手术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消毒操作,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在插入permcath导管时,需要确保导管插入的深度适当、位置准确,以免出现穿破血管或是其他的问题。
操作过程中的血管穿刺技术要求医务人员有丰富的经验,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术后的护理同样非常重要。
患者在进行permcath导管置换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身体情况,确保手术部位无感染或出血现象。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其中血液被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进行清洁和排毒后再回输体内。
在透析过程中,需要通过导管将患者的血液连接到透析机器上。
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常常使用palindrome导管进行血液透析。
palindrome导管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导管,具有双腔设计和弯曲的特点,可以减少导管移位和堵塞等问题。
一些患者会出现导管置换失功的情况,导致血液透析效果不佳。
寻找更适合的导管替换方案是当前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permcath导管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原因。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的特点,包括其结构、材料特性和透析效果。
2. 探讨palindrome导管置换失功的可能原因,包括导管不适应、感染风险以及其他并发症。
3. 探讨permcath导管在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比较其与palindrome导管的优缺点。
4. 分析应用permcath导管替换失功的palindrome导管在临床上的效果和安全性。
5. 探讨本研究的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透析导管选择和置换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palindrome导管的特点1. Palindrome导管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透析导管,具有双腔设计,可以实现双腔透析或双腔血液透析。
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导管在患者体内的移位和扭曲,提高透析的效率和安全性。
2. Palindrome导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通常可以使用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这可以减少患者换管的频率,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3. Palindrome导管设计精巧,材质柔软,较少引起血栓形成和导管阻塞等并发症。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处理
慢性 肾脏病 对 患者 健康 和 生 活质 量产 生 严重 危 害。 终末期 肾脏病为肾脏机构或 功能异 常时 间超过 3个月 ,肾 小球滤过率 明显降低而引起 的代谢紊 乱 和临床症 状 ,需及 时血 液透析治 疗 ,延长 生存 时 间 ,提高 生存 质量 … 。但 若 行长期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 可 能出现导 管功能 不 良 ,不 仅影 响透析充分 性 ,还 降低 导管 使用 寿命 ,继 而影 响 治疗
125.
[6]虞 洁,郑凤 鸣 ,金牡 丹,等 .胃蛋 白酶原在 消化性 溃疡 中的表达及 意义[J].浙 江临床 医学 ,2018,20(1):59
— 61.
[7]赵缜 ,潘惠芬 ,曹国君 ,等 .胃蛋 白酶原检 测在非萎 缩 性 胃炎和 消化性 溃疡 患者 中的应 用 [J].国际检验 医 学 杂 志 ,2016,37(9):1245—1247. (收稿 日期 :2018—05—08)
长 期 中心静 脉 导 管 功能 不 良的 影 响 因素及 处 理
马 菊秀
[摘要 ] 目的 探讨 长期 中心静脉 导管功能不 良的影响 因素及有效 的处理 方法。方 法 选取 接收 的行长期 中
心静脉导管置入 治疗的终末期 肾脏 患者 74例进行研 究,其 中导管功能 良好 53例 ,导管功能不 良21例 ,对两组患
酶原的相 关性研 究[J].中国中医急症 ,2017,26(11):
2043 —2O46.
[2]林琼 ,王叶红 ,唐 国荣,等 .血 清 胃蛋 白酶 原对儿 童消 化性溃 疡诊 断 价 值 的 研 究 [J].中 国 医 药,2016,11 (3):424—427.
[3]梁瑞威 ,侯俊 良,廖 江涛,等 .不 同 胃黏膜病 变患者 的 血 清 胃蛋 白酶原 变化 [J].临床 与病理 杂 志 ,2016,36 (3):215—219.
导管功能不良的防治与护理详解
量位置。 3.血流量不佳时予尿激酶溶栓。 4.下机时予尿激酶封管。
2.护理诊断
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静脉置管 有关。
1.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体温的变 化。
2.病室定期通风消毒,并且告知患者尽量避免 到公共场所。
如何正确使用导管?
导管使用前的护理:抽出导管内肝素盐水和可能的 凝块,禁止向静脉内推注。冲洗时如果感到阻力很 ,回抽无血,不能强行推注,以免因压力过大致血 进入血循环 导管堵塞:可采用5 000-10 000U/ml尿激酶,注入管 腔(1.3-1.5ml)、夹管,0.5~1h后抽出,经处理无效 ,可重复使用
置管要求
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应充分告知并签署书面 知情同意书
部位选择:首选右侧颈内静脉,次选左侧颈 内静脉和股静脉
以下患者优先选择动静脉留置针建立血管通 路
➢高凝患者 ➢预期7日内需行肾活检患者 ➢肾活检前及肾活检后需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
期
置管要求
出血高危患者(如血小板严重低下、凝 血功能异常、存在消化道或肺出血等) ,除紧急情况外,应尽量纠正凝血状态 异常或出血稳定后再考虑中心静脉置管 ,条件允许可先行留置针穿刺,待一般 情况改善后再行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功能不良的防治
血栓形成是导管功能不良的最常见原因,也是 导管长期使用的必然结果,发生率约2%-64%, 定期抗凝剂封管是防止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基 本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抗凝剂为肝素,倡导使 用低浓度的枸橼酸封管液(4%),因其安全 低廉可以替代普通肝素,但是抗菌作用较弱。 目前低浓度枸橼酸封管液是首选,但没有被广 泛应用
4.离开医院后如出现渗血,立即予以压迫置管 处,(压迫物可选择餐巾纸,毛巾等,折成方 块压迫置管处)至最近的医院消毒更换敷料。
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应急预案
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应急预案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表现为导管内血栓形成及导管周围纤维蛋白壳形成。
1.导管内血栓形成1)原因:患者高凝状态、封管肝素用量不足或血液返流入导管腔内所致。
2)血栓形成的表现:当血管内有血栓形成时,用空针用力抽吸而无血液流出。
3)血栓溶解方法:尿激酶封管法,根据管腔容积配置尿激酶溶液,将尿激酶25万u溶于生理盐水3、5ml中,用两支5ml注射器分别抽吸尿激酶盐水1、6ml,每支含尿激酶12、5万u,,分别插入静脉管腔及动脉管腔用力抽吸,缓慢放手,如有阻力不可向管腔内推注,如此反复多次,使尿激酶缓慢进入管腔保留1~2小时,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然后用纯肝素封管保留至下次常规透析。
2.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形成1)原因:导管长期在静脉内留置,血液中的纤维蛋白逐渐沉积在导管周围,形成一层包裹在导管周围的袖套样纤维蛋白鞘,该纤维蛋白鞘充当了阀门作用,在血泵抽吸作用下,被吸附于导管口处,影响血液引出。
2)临床表现:将盐水导管内注入容易但抽出很困难。
3)溶解纤维蛋白鞘的方法:尿激酶滴注法,在透析前拧开导管口,用注射器用力抽尽管腔内的肝素溶液。
配置尿激酶溶液,将尿激酶25万u溶于生理盐水200 ml中,每支导管滴注100 ml(含尿激酶12、5万u,),滴速10~15滴∕min,时间1、5~2、5h。
滴注完毕后采用无肝素透析,使患者血液中未代谢的尿激酶弥散到透析液中,排到体外,防止患者出血。
使用尿激酶滴注法前后应监测患者PT、APTT。
4)如果溶栓失败应拔管或通过引导导丝进行更换新导管。
3.预防措施1)在透析后用无菌注射器分别向双腔导管中注入生理盐水20~40ml以冲净导管内血液,防止残留。
2)用肝素原液封管,剂量比管腔容积多0、1~0、2ml,一边推一边关闭导管夹,确保正压封管,防止血液逆流回导管内发生凝血。
透析导管异常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透析导管异常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尽管K/DOQI(kidneg disease outcome initiative)指南建议将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及临时导管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比例控制在10%以下[1],但随着老龄化,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逐渐增加,透析年龄不断增加,动静脉内瘘的建立愈发困难。
对于不耐受直接穿刺及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不得不以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的通路,而临时导管置入作为过渡期透析通路。
导管功能不良在血液透析在血液透析患者很常见,影响患者透析质量。
追其原因有导管打折;导管末端位置异常;导管末端血栓形成;导管纤维鞘形成[2-3]。
导管末端位置异常;导管末端血栓形成;导管纤维鞘形成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现将我科2007年至2013年收治的长期导管通路位置异常10例;血栓形成5例;透析导管感染10例患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例患者均为慢性肾病3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男性6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45岁-81岁均为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其中1例2次导管置入。
血栓形成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均为导管末端血栓形成。
透析导管感染10例,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肾衰2例。
1.2 方法(1)复查胸片及颈静脉X线检查发现末端位置异常于超声室进行调管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位肩下垫枕颈部伸直,头部向非操作侧转45°经导管注入造影剂10-20ml,超声探头观察导管尖端及造影剂流入情况,然后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于导管入血管处皮肤切开约1.5cm,游离并用蚊式钳挑出导管,将导管位置进行调节在超声引导下观察导管位置,后用10ml或20ml注射器测试流量,达到每秒钟抽吸5ml后,按管腔容积封管。
(2)流量不畅主要动脉端血流不畅难达250ml/min维持在低流量超声检查发现导管末端低回声,予以尿激酶10万单位加入50ml生理盐水分别于静脉端及动脉端滴入,监测患者PT及INR,1周后3例患者流量恢复至250ml/min,2例患者溶栓失败拔管重新置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甚少 。本研究通 过 回顾性 分析我 院应 用 P a l i n d om r e导管 的 表示。应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进 行统计 学处 理 , 使 用单 因素 MHD患者的临床 资料 , 探讨 影 响 P l a i n d o r me导管 晚期 功 能不 和多因素 C o 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 以 P< 0 . 5 为差异有统 计学 0
・
5 3 0・
中国中西医结合 肾病杂志 2 0 1 3年 6月第 l 4卷第 6期
C J  ̄ T WN J u n e 2 01 3. v0 1 .1 4. No . 6
,
P a l i n d r o m e 导管 晚 期功 能 不 良影 响 因素 分析
胡 国强① 姜松青① 石晓峰① 钟 雪莺① 苏
Hale Waihona Puke 局麻下进行 , 经右侧或左侧 颈内静脉 , 应用 S e l d i n g e r 技术 , 采用 尿病肾病 2 3例次 , 慢性 肾小球 肾炎 1 2例 次 , 良性 肾小 动脉硬 撕脱型扩张鞘置入 P a l i n d r o m e 血透导管 , 涤纶套距 皮肤 出 口约 化症 ( 高血压 肾病 ) 9例次 , 梗 阻性 肾病 2例 次 , 多囊 肾 2例次 , 2~ 3 c m。置管后行 x线检查 并调整导 管位置 , 明确导管 尖端 狼疮性 肾炎 1例 次 , A N C A相关 性 肾损害 1例次 , 硬皮 病 1例 位于上腔静脉 接近右心房处 或位 于右心 房顶 端。置管成 功后 次 , 肝肾综 合征 1 例次, 病 因不 明 1例次 。经 右侧颈 内静脉 入 测试血 流 , 排除早期导管 功能不 良如导 管扭转 或打 折、 尖 端位 路4 9例次 ( 9 2 . 5 %) , 经左侧颈 内静脉入路 4例次 ( 7 . 5 %) 。右 置不佳 、 导管贴壁等病例 。每次透析的导管操作 均 由专业护 士 侧 颈内静 脉置 管 患者 导 管尖 端 位 于上 腔 静 脉接 近 右 心房 处 执行 , 透析前用碘伏消毒 导管 口和管周 皮肤 两遍 , 更换新 肝 素 4 6例次 ( 8 6 . 8 %) , 位于右 心房 顶端 7例次 ( 1 3 . 2 %) 。左侧 颈 帽, 清 除导管 出 口处分泌物 、 血痂。透析结束后先 消毒导管 , 再 内静脉置管患者 导管 尖端 均位 于上腔静脉接近右心房处 。 向导管动静脉管腔分别注入生理盐水 5~l O I n l , 以保证管 腔内 2 导管应用情况 带管时间 3 8~9 0 6 d, 平均( 4 9 5 . 0 6± 无血液 , 按导管容量加 0 . 1 m l 注入肝素原液封管 。出现导管功 5 8 . 6 3 ) d , 共3 3 6 2 5个导管 日, 拔 管 5例 ( 2例改腹膜 透析 , 2例 能不 良时予尿激 酶 1 0万 I u加 生理 盐水 4 ml 封管, 保留 2 0~ 涤纶套外露 , 1 例导 管破 裂 ) 。发生 晚期功 能不 良 4 2 例次, 平 3 0 r a i n , 回抽出被溶解的血凝块或纤 维蛋 白, 可重复 2— 3次 ; 反 均发生率 1 . 2 5次/ 1 0 0 0导管 日。
瘘, 不能耐受 内瘘分流的患者 , 带涤纶套 ( c ) 中心静脉血透导 生次数 、 最近3 次透析超滤率 ; 记 录导 管带管时 间、 导管 晚期功 管( 长期导管 ) 是理想 的选择 。导管 晚期功 能不 良即血 栓或纤 能不 良出现 的时 间。观 察终点 : 为 导管 晚期功 能不 良 , 表 现为 维蛋 白鞘形成是影 响 导管 长期 使用 和透 析 效能 的 主要 因素 。 连续 3次血流量 低于 2 0 0 m l / m i n , 需 调整体位 、 反接透析 管路
P li a n d r o m e 导 管是 2 0 0 9年引进我 国的第三代长期血 透导管 , 目 或导管内溶栓 等。
前国 内关于 P l a i n d r o me 导 管晚期 功能 不 良影响 因素分 析 的报
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 料用 ( ± s ) 表示, 计 数资 料用 率
记 录出现导 管晚期功能不 良前 1月内透析期 间低血压发生次数、 最近 3次透析超 滤率 , 记 录导管 带管时间、 晚期导管功 能不 良出现 的时间。用 C o x风险 回归分析导管晚期功能不 良的影响 因素。结果 : 单 因素 C o x回 归分析 显示原发病 、 置 管部位 、 临 时导 管留置时问、 低血压发生次数、 H c t 、 超 滤率与导 管晚期功 能不 良相 关,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 而年龄 、 性 别、 管 尖 位置 , H b 、 P i t 、 A l b 、 T C、 P T 、 A P 1 【 ’ r等 因素与导管晚期功能不 良无相关性 , 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 。 多因素 C o x回归分析 显示置管部位、 H o t 、 超 滤率是 导管晚期功 能不良的独 立影响 因素 , 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2 . 3 1 0 、 1 . 2 5 4 、 1 . 6 2 3 ,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H o t 、 超滤率越 高, 导管晚期 功能不 良的发生 率越 高。结论 : 置 管部 位、 H c t 、 超 滤率是 P a l i n d r o me导管晚期功 能不 良的独立影响 因素 , 应优先选择右侧 颈内静脉为置管部位、 维持合适的 H o t 值、 减少超滤率以降低导管晚期功能不 良的发生率。 [ 关键词 ] P a l i n d r o me导管 涤纶套 导管 血液透析 功能不 良 血栓形成 纤维蛋 白鞘
自体动静脉 内瘘是维持性血 透( MH D) 患者 首选 的血 管通 酶原时间 ( P T ) 、 活 化部分 凝血 活酶 时 间 ( A P T T ) ; 记录 出现 导
路, 但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 自 体 动静脉 内瘘或人 造血管 内 管晚期功能不 良 1 月前透析期间低血压( B P< 9 0 / 5 0 m mH g ) 发
良的相关 因素 。 资料与方法
意 义。 结 果
1 研究对象
选择 2 0 1 0年 5月 一 2 0 1 2年 1 2月在我 院肾
l 一般情况
手术 总病例 5 3例 次 ( 5 1人) , 其 中男 l 4例
内科接受 P l a i n d r o m e导管 置管 术 的 MH D患者 5 3例。手术 在 次 , 女3 9 例次 , 平均 年龄 ( 6 o . 5 2 ± 1 2 . 9 9 ) 岁 。其 中原发病为糖
[ 摘
明① 冼翠华① 胡药药① 轩慧杰①
要] 目的 : 探讨 P a l i n d r o m e导管晚期功能不 良的影响因素。方 法 : 对我院使用 P a l i n d om r e导管的维持 性血液透析
患者 5 3例进行 回顾性 分析 。记 录 置 管时 患者 的年龄 、 性 别、 原 发病 、 置 管部位 、 管 尖位 置、 临 时导 管 留置 时 间、 血红 蛋 白 ( ib r ) 、 红 细胞压积 ( H o t ) 、 血 小板( P i t ) 、 白蛋 白( A l b ) 、 总胆 固醇( T C ) 、 凝 血酶原 时间( P T ) 、 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 时间( A P T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