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穹顶之下》演讲PPT背景模板
柴静穹顶之下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柴静穹顶之下穹顶之下,困境倒逼自救方法伦敦,曾发生过“大烟雾事件”,污染远比当下的中国更为严重,但历经20年的治理之后,污染物下降了80%。
洛杉矶,曾发生过“光化学烟雾”事件,现在车辆比上世纪七十年代增加了3倍,但排放却降低了75%。
这些经验教训,都说明雾霾并非无药可治,关键在对症下药。
柴静给出的答案,第一,政府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
第二,政府不可或缺,必须通过制订政策,严格执法,来保证市场竞争的公正公平,优胜劣汰。
这些观点,都与当下的改革方向相吻合。
拍摄传播《穹顶之下》,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和柴静交流时,我问她真正搞清雾霾后悲观吗?她说不会。
为什么?她解释,一开始也是挺悲观的,后来觉得,人追求的不是完美的生活,而是自己能参与建设的生活。
只要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可以令它改善,人就不会悲观。
的确,看见了问题所在,不代表有关部门会去做,也不意味着能做好,更不等于能解决问题。
2014年年底,全国人大法工委公布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全文,向社会征集意见,柴静将采访的资料和稿件都如数寄送,意图为立法带来借鉴。
问题: 1、分析中国雾霾问题产生的必然性我国雾霾的形成,是自然原因与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产生的。
自然原因主要包括风向、温度对流等。
风向及风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地区污染物的汇集,静风或无风天气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进而导致已产生的污染物无法得到中和降解。
温度对流使高空的高温气体阻止近地面温度较低气体的上升或其它趋向与纵向的运动,从而导致空气中悬浮的微粒难以向其它区域扩散造成在污染源区域富集。
在人类生产活动方面,中科院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PM2.5的构成成分主要是:燃煤、工业污染、二次无机气溶胶、生物质燃烧、垃圾焚烧、土壤尘以及汽车尾气等,其中前三种成分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9%。
我国的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放了过多的污染物使空气中颗粒物增加,尤其是FM2.5浓度上升,导致了能见度的降低雾霾颗粒物质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动车的尾气净化不足。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范文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范文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范文1__年2月28日下午,从央视离职后一直沉寂的柴静通过各大网络视频发布了一个长达104分钟的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片引起国人对中国环保话题的各种讨论。
环保问题在我国已经不是第一天提出的需要重视的问题了,但一位记者关于雾霾的调查得到国人如此热烈的反响尚属首次。
除了这场演讲本身精彩绝伦之外,更能说明的问题是:在环保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作为普通大众,在我国环保改善的问题上,我认同柴静的观点:我们不能仅仅去等待国家建立一个强大完善的体系,我们需要依靠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意志去参与环保事业,守护我们的家园!说起环保,很多人觉得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知该从何做起,其实环保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节能减排,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能做到。
比如当我们离开房间10分钟以上,当我们在白天看见公共区域的灯还亮着,那么请您随手关灯!还有,当我们能开风扇的时候,请不要开空调;当我们离开办公室1个小时以上时,请关电脑。
在三月里你热衷于参加各种抽奖促销活动的`时候,不妨和你的家人一起参加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停电活动。
因为每节约1度电,就减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
说到环保,不能不说到节约。
我倡议能循环利用的一定要循环利用。
生活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很多,包括水、纸张、塑料制品、电池、衣服等。
至于如何循环利用各类资源不必用过多文字去赘述,方法很多,践行才重要。
值得高兴的是,我在公司看到了实实在在践行循环节约理念的行为。
例如,为了提高纸张有效使用率,公司很多部门的做法是专门在打印室设置打印纸张回收处,只要是单面使用过并完好的纸张,都将回收到回收箱,科室同事自觉使用回收纸打印内部文件。
有一次财务的同事提醒我,日常费用报销的打印单只需要用半张a4纸,剩下半张纸可以裁下来作下一次打印报销单使用。
大家不要小看这一张纸的节约。
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煤、水。
柴静的演讲技巧
柴静的演讲技巧前段时间柴静的“苍穹之下”的震撼了无数的人,口罩、空气净化器等抗雾霾产品的销量唰唰唰往上飙升。
后来又因为演讲中有数据造假和常识性错误把柴静推到了风口浪尖。
先撇开这些错误,演讲本身是吸引人的,也是足够震撼的。
这份推送给大家分析分析柴静的演讲。
柴静的演讲主题不说,单论柴静的演说功力确实不愧为“表演式采访”的鼻祖。
一场好的演说就是一场好戏。
好戏的看头就在于戏剧性。
如何达到抓住观众眼球的戏剧性?从分析柴静演说的开端到结尾到细节,我试图面面俱到地分析柴静如何让观众目不转睛的秘密。
1. 故事!故事!故事!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演讲一开始就让人打瞌睡。
一个精彩的故事就是一针让观众保持注意力的特效兴奋剂。
它比任何花里胡哨、与主题无关的特效手段都有用。
因为一个好的故事深入人心,而不是像特效从眼前一略而过。
柴静所运用的故事是她女儿的出生。
刚出生、身患疾病的亲生女儿带来的脆弱形象很容易博得同情,从一开始就奠定整个演讲悲天悯人的情感基调。
你的故事要包含你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情感基调。
不论你的演说带给人们的情感是愤怒也好,乐观也好,悔恨也好,在演说开始的故事里就植入这种感情——你的影像、音乐应当运用在这个时候。
否则还是让屏幕黑着,让观众将注意力放在你身上吧。
故事不仅用于引入,更应该贯穿全篇。
恐怕数也数不清柴静的演说用了多少自己的、别人的故事了。
能讲故事的千万不要解释。
一个道理通过故事传递要比直接灌输要容易得多。
建议看看柴静在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上的演讲。
5分钟,足够让你热血沸腾。
全篇说明、解释性语言极少,五个故事基本就是全部组成。
感受一下故事的力量。
2. 金字塔结构我不知道柴静是不是读过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但是她整个演说的结构完全符合金字塔结构。
从引子的背景—冲突—疑问—答案结构,到之后延伸出的大大小小的分支中运用的问答结构,借用网友制作的穹顶之下的金字塔结构图——无疑是金字塔结构的活教材。
《金字塔原理》的内容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还是推荐去读读这本书。
穹顶之下 正面负面评论汇总概要
史上最全柴静《苍穹之下》事件始末与各方声音人大经济论坛 2015-03-02 ·分享柴静震撼调查:雾霾真相《穹顶之下》(时长104分钟,建议WiFi下观看)根据传媒圈的数据,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不到一天时间,传遍全网,成为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热谈的话题。
截止2015年3月1日零点,传媒大观察统计了优酷、腾讯视频等各大主流视频网站数据,该调查视频点击率已经突破3100万次。
柴静雾霾调查视频点击指数(3月1日0时发布)是的,不管这个视频你看了还是没看,柴静和她的《穹顶之下》火了,除了各大媒体转载支持之外,还有很多知名新媒体人也发文力挺,比如@假装在纽约接连发了两篇文章挺柴静《千千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骂柴静的人,我就想问你们一句话》以及资深媒体人武卿撰文《我支持柴静雾霾调查的真实原因》,新任命的环保局长陈吉宁也力挺柴静——“环保部长陈吉宁今日下午表示,自己已看柴静关于雾霾的纪录片,向她表示感谢,这部纪录片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值得敬佩。
”还有微博上那些力挺柴静的大V和明星比如范冰冰、俞敏洪,崔永元、五岳散人、姚晨、李佳佳、袁莉、罗昌平等等......先看看支持的声音假装在纽约在《“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不知道那些在社交网络上转发(柴静)这部纪录片的朋友,有多少人真的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看完了这部105分钟的片子。
如果还没有的话,我强烈地推荐你趁周末这两天找时间看一看,因为这真的是一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看的片子,不为别人,就为我们自己。
虽然说是纪录片,但其实是柴静今年年初在北京做的一场演讲。
在演讲的一开始,柴静提到自己2013年年初怀孕,女儿还没有出生就被查出患了肿瘤,并且在一出生就不得不全身麻醉做了手术。
2014年,柴静走访了全中国许多地方,还有曾经遭受严重雾霾的伦敦和洛杉矶,对中国的雾霾问题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深度调查。
由《穹顶之下》谈意识形态斗争
音, 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 有效引导, 化解矛盾; 要讲究宣
传规 律 和手法 , 用更容 易让社会接 受的方式方法, 以清新 之 风 发布党和政 府 的正面声音 ; 要充 分整合 、 引领 对话 能
力, 弘扬社 会主 义核 心价 值观 , 努力营造 以主旋律 统摄 多
建立健 全意识形 态工作 法规 体 系, 用制度 、 机制 来保 障管
深 刻的。
滞后 的社 会教 育看得见 、 感得 到、 具体 化 , 切 实促 进 知 识 的普及、 文化 的繁 荣、 社会 的和谐。 其 实" 3下雾霾之重、 - 危害之深 , 大 家早 已看在 眼中 , 政 府 和社会各 界也 高度 重视 , 更在统 筹治理上作 出了 努力,
也 取 得 了不少成 绩。 可为什么区区一 部纪 录 片就会 掀起 轩 然大波 , 引来如 此多的对政 府 的谴 责与攻击之音 ?这与我
保 的诉求 和博 弈, 而是将雾 霾描 述成一种 “ 道德 选择 ” ,
变成一种 “ 良心质问” 。 接着这种道德选择和煽情的质问 发酵成一系列非理性的争论甚至谩骂。 孰是孰 非暂且不
论, 但 其 瞬 间暴 涨 的点击 量、 无节制 的传 播 和引发的非理 性“ 口 水 战” , 给 我们开展 意识形 态领域 工作 的思考却是
类似行 为。 就成 为意识形 态领 域 工作 的重 中之 重。 要 不断
们官方的宣传手段和力度不无关系: 因为公信力下降了 . 以
致人 们宁愿相 信谣 言, 也 不愿 相信 自己的判 断甚至真 相 。
因此, 官方主流媒体必须有所作为, 有所转变, 重拾为人民
服务 的良好 形 象。 要及 时回应社会 关切 , 及 时发 出权 威 声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的完整版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稿的完整版近日,沉寂许久的柴静携其自费百万录制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回到公众视线,用近一年的时间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并再次将雾霾这个话题推向风口浪尖。
自XX年秋冬季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使空气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pm2.5雾霾等成热词。
以下是应届毕业生演讲稿网的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关于《穹顶之下》柴静演讲稿全文,供参考阅读。
大雾霾后得知怀孕:女儿健康就好。
XX年1月份北京,一个月里头25天雾霾。
那个月里头,我还去了四个地方出差:陕西、河南、江西、浙江。
回头看视频里的天空,当时的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的大雾霾,但有我的嗓子有意向,在西安那天晚上咳得睡不着觉,我就切了一只柠檬放在枕头边上。
回到北京之后,我知道我怀孕了。
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对她没有任何别的期望了;;健康就好。
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
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的。
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后来我辞职陪伴她、照顾她,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就好、健康就好。
以前我从来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我都没戴过口罩。
现在有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
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XX年底),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也不可能很快过去了。
这是XX年整整一年的北京,只有空气和良的时候,我才能带她出门,但是这样的天能有多少呢?污染天数175天,这意味着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我不得不把她像囚徒一样关在家里面。
十年前那个环保局长对我说了一句话,”;孝义是山西的缩影,山西是中国的缩影”;。
短短十年,我眼睁睁地看着它成为现实。
连续40天空气影像记录显示:天津XX年空气污染天数197天,沈阳XX年空气污染天数152天,成都XX年空气污染天数125天,兰州XX年空气污染天数112天,石家庄XX年空气污染天数264天有的时候早上醒来我会看到女儿站在阳台前面用手拍着玻璃,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
《穹顶之下柴静出品》课件
政府应加大对环保科研的投入 ,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技术创新
,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环保监管体 系,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对 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政府应推广环保教育,提高公 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方式。
企业责任与行动
企业应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加大环保 投入,采用环保技术和工艺,减少生 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该PPT课件引用了大量科学数据和事实,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有 力的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
促进环保行动
通过《穹顶之下》,更多的人开始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从自身做起 ,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环境问题
倡导绿色生活
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 起,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选择
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VS
背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 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空气质量的恶化,给 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引起公 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柴 静女士制作了这部深入剖析雾霾天气、空 气质量及环境保护问题的PPT课件。
02
柴静与《穹顶之下》
柴静简介
柴静,女,汉族,1976年2月16日 出生于山西临汾,毕业于中国传媒大 学,中国内地女主持人、记者。
用。
公众参与
公众的广泛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 的基石,未来应该继续提高公众 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形成全社
会的环保共识。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3
个人应积极参与环保公 益活动,为环保事业做 出自己的贡献。
04
个人应加强环保教育, 提高下一代的环保意识 和行动力。
05
结论
《穹顶之下》的意义与价值
柴静《穹顶之下》的几点思考
柴静《穹顶之下》的几点思考柴静的《穹顶之下》的纪录片在互联网上疯传,短时间内过亿的点击量,让国人意识到环保问题已经关系到你我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本人细细地看完了两遍,这《穹顶之下》的片段在脑中挥之不去,在不停的冥想中,得到一个深感震惊的结论,这不仅仅是环保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中国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前进一步是发达国家在望,而原地踏步,必将滑落到拉美国家,就看国家的领导人能不能团结一致,拿出破釜沉舟的气魄去开创中国新型的创新型社会。
《穹顶之下》里柴进雾霾的调查报告,首先主要原因是烧煤,其次是烧油。
为什么烧这么多煤,为了就业,为了GDP。
是当前政治体制下政府的选择,是政府的问题,引导不当,怕担过错,不敢去尝试其它的方式。
烧油,主要是石化企业忽视社会利益,不能够提供优质的石油。
随着《穹顶之下》的调查,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法律的问题,法律最注重的两条是一、合理性,二、可执行性。
法律的尊严在于让人们遵守法律,要让人充分敬畏法律。
里面有句话说的很好:不执法的结果就是逼别人作假。
这就是为什么要重提依法治国。
在法律执行这方面,个人认为,酒后驾驶的惩罚,以及执行性就是对法律最好的证明,现在还有多少人敢酒后驾驶?我希望我国很多法律就像这个法律一样,在国民的大众中深深扎根。
我本人很佩服柴静本人,不管她私生活如何,我只对事不对人,针对这个事情,敢问整个中国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敢于站出来?她一个弱女子,令天下多少男子汗颜?我没有她的能力,没有她的气魄,但只能在屏幕后面默默鼓掌,我相信比她知道这社会‘公开的秘密规则’的人更多,但有多少人会去回去想?更敢于站出来,为社会的进步而呐喊?而柴静站出来了,把这个很多媒体都清楚,却不敢去说,用自己的调查,向更多的民众揭示这个事实,是报了多大的勇气、决心?我们国家更应该有更多柴静这样的人,更多媒体敢于有《穹顶之下》这个作品,这样的中国才是有希望。
而不是去揭别人的隐私,去关注某某明星分分合合。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公共舆论事件分析报告
公共舆论事件分析报告
监测时间:2015.2.28-2015.3.5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概述 影片介绍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传播分析 舆论影响
传播总结
第一章
概述
概 述
2015年2月28日,全国两会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北京空气重度污染,前央视著名调查记者柴静, 带着自己的公益作品《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登陆优酷头条,重回公众视线。这部由柴静、优酷、 人民网联合首发的节目有103分钟,围绕雾霾的构成、来源、应对措施3个问题展开讨论,指出能源、 冶金等行业以及机动车排放等重点领域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在短短几天内,该纪录片的全网播放 量就超过上亿次,转发数和评论更是数以亿计,迅速引发了社会巨大的舆论反响。从这部纪录片中, 有人看到了十面“霾伏”、有人看到了大爱无疆,有人看到了责任操守,有人看到了政府缺位,也有
体, 161, 1.22%
媒体覆盖区域TOP10
海外媒体, 7, 0.05% 12000 10000 8000 11380
6000
国内媒体, 12991, 98.73% 2000 292 0 北京 广东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台湾 香港 河南 182 163 128 123 88 78 75 62 4000
大力推广。
序号 1
微信公众号 你告别央
新闻量 20
2
3 4 5 6 7 8 9 10
汪韬
柴静推出 安阳高考 杂谈天下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 俱乐部 平安金融白旺兰 深度 生活小助手
9
8 5 4 4 4 4 4 4
第四章
舆论影响
政府官员
2015年3月1日,正式上任仅48小时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出席了首场公开活动——与媒体记者座
《穹顶之下》柴静演讲稿全文
《穹顶之下》柴静演讲稿全文本文是《穹顶之下》柴静演讲稿全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2月28日,柴静《穹顶之下》视频铺满朋友圈,继“duang”和裙子颜色后成为社交媒体刷屏帖,但这一次,网友的点评却是走心和动情的。
这部继承了资深记者道义良心,普通母亲社会责任的雾霾记录片,深深震撼了中国人的心。
以下是应届毕业生演讲稿网的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关于《穹顶之下》柴静演讲稿全文,供参考阅读。
雾霾之上,穹顶之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
大雾霾后得知怀孕:女儿健康就好。
XX年1月份北京,一个月里头25天雾霾。
那个月里头,我还去了四个地方出差:陕西、河南、江西、浙江。
回头看视频里的天空,当时的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的大雾霾,但有我的嗓子有意向,在西安那天晚上咳得睡不着觉,我就切了一只柠檬放在枕头边上。
回到北京之后,我知道我怀孕了。
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对她没有任何别的期望了——健康就好。
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
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的。
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后来我辞职陪伴她、照顾她,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就好、健康就好。
以前我从来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我都没戴过口罩。
现在有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
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XX年底),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也不可能很快过去了。
这是XX年整整一年的北京,只有空气和良的时候,我才能带她出门,但是这样的天能有多少呢?污染天数175天,这意味着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我不得不把她像囚徒一样关在家里面。
十年前那个环保局长对我说了一句话,“孝义是山西的缩影,山西是中国的缩影”。
短短十年,我眼睁睁地看着它成为现实。
连续40天空气影像记录显示:天津XX年空气污染天数197天,沈阳XX年空气污染天数152天,成都XX年空气污染天数125天,兰州XX年空气污染天数112天,石家庄XX年空气污染天数264天有的时候早上醒来我会看到女儿站在阳台前面用手拍着玻璃,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
《穹顶之下》课件
2
它从哪里来?
雾霾从哪来?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 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 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复合 污染燃煤燃油等
雾霾发生后,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大气层 结稳定度增加,有利于因人为活动产生的气溶胶不 断积累、凝结和增长,在相对湿度达到过饱和状态 下,产生更多云雾滴,形成“恶性循环”的持续性 雾霾。
《穹顶之下》
1 2 3
雾霾是什么? 它从哪里来? 我们怎么办?
1
雾霾是什么?
雾霾是什么?
• 是指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它们会把大量 的可见光都散射跟折射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也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能肉眼看到的颗粒物最少也都是它的20倍,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看不到敌人的战争,只有一个办法人类能把 它拽在眼前,就是用PM2.5的采样仪
展示及幻灯片:吴斌
幻灯片素材:王俊凯,杨乐 其他:羊本盛,潘劲霆
3
我们怎么办?
我们该怎么做?
在一个国家,建立和完善一个
庞大的体系之前,我们究竟能 够做什么?世界上再强大的政 府,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 染。它要依靠就是每一个像你 我这样的普通人,我们的选择 、我们的意志。2003年报道非 典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最宝贵 的经验是,只有信息公开才是 一切公众参与的基础。
你是否畅想着一片蓝天
结尾的话
• 柴静的《穹顶之下》做不了好天气的救世主,亿万网民抛洒的辛酸泪也荡涤不了 雾霾的天空。若想守得云开见月明,还得需要我们的国家痛定思痛下决心,拿主 意。需要有关部门真正哈下腰来勤动嘴,勤跑腿,彻底消除利用集团因为利益咬 合而制造的雾霾。更需要置身其中的我们每个人的戮力同心。职能部门多一些责 任与担当,企业多一些绿色生产,市民们少开一天车……点滴行动可以汇成节能 减排、改善环境的强大力量。唯有此,才能为当下的人们更为子孙后代撑起一片 洁净的天空! • 史上最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即将实施,表明现任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是前 所未有的,治理污染重在管理,应该赋予环保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力,或者成立更 综合更有权力的部门来深化管理,我们国家深化改革的脚步还应该更加快一些, 再加快一些。 • 我相信,随着政府深化综合治理,有计划的淘汰落后产能,对能源行业的改革更 深入,能源市场逐步的开放,公众更多的参与到监督中来,也许十年,或者二十 年之后,柴静和我们千万人民的梦想,生活的一个在鸟语花香,蓝天白云的世界 ,这个梦想将成为真正的现实!
柴静《穹顶之下》的十个意义
柴静《穹顶之下》的十个意义1.之于科学的意义,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专业的学术知识。
而这些知识,原本应该在国家的支持下,让专业人员——科学家除了用学术语言写作之外,还应该用大众语言写作。
但这个,科学界没有,或者说几乎没有。
科学家,不仅应该为学术写作,也应该为大众写作。
2.之于新闻人的意义,在体制、机制制约之外,新闻人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途径,制造自己的影响力,完成在体制内完成不了的东西。
虽然柴静在央视这样的巨无霸里积累的人气和人脉,是她这次获得成功的关键,但显然,每一个新闻人,都可以在体制外获得飞跃。
新媒体为新闻人带来足够大的天空。
3.之于海量信息的意义,越是海量信息时代,有质量的、严肃的内容,越有价值、越有超强的穿透力。
当这个周末,几亿人聚精会神看一个一百多分钟的严肃纪录片的时候,与其说是柴静讲故事的演讲能力吸引了人,不如说是内容本身的优质。
这说明,这个时代多么缺乏优质的信息。
4.之于新媒体传播的意义,柴静开篇用了女儿的病情切入调查视频,虽然从传统新闻教科书上,这似乎是不可以的。
但这就是新媒体传播的一个特点,以个人的、“我的”的方式传播信息,亲切、自然,容易引发共鸣。
很多优秀的新媒体人,不少都是这种“私人化”的方式写作。
新媒体,多来点“我”吧。
5.之于监管的意义——其实是没意义的,尽管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但这样的压力,随着时间推移就会淡下去,而监管将不会有任何改变。
其实,柴静的这些不是新知,在政府的智库里,甚至就是在监管者那里,都是知道的,但之所以没有推进,那是因为,根本没有推进的关键动力。
6.之于“对手”的意义,刚开始是不太理解柴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对手”,但后来,我明白了,这些“对手”,其实就是“对手”,本身就是以“对手”形式的存在,换句话说,无论是谁,他们都是反对的,然后恶毒的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所以,柴静之于“对手”,又给他们借此骂一切的机会。
7.之于公众的意义,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为环保做贡献。
管中窥豹: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传意策略分析
管中窥豹: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传意策略分析文/陈麒任2015年2月28日,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前央视记者 柴静在沉寂一年后复出归来,带着自资上百万制作的《穹顶之 下——中国雾霾调查报告》(以下简称《穹顶之下》)的公益演 讲视频(纪录片),重回公众视野。
这部时长103分钟的视频,联合了人民网、优酷同步播出。
据统计,视频从播出到2015年 3月2日早9点30分截止,其在各大门户网站的播出次数为 19930万次,在社会公众群体中带来了巨大的反响,一度轰动 整个国内外网络媒体圈。
正当众多网民沉浸于《穹顶之下》所 带来的讯息传播制造出的饕餮盛宴同时,在政府层面,月2 日,时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主动出现与媒体谈话,他表示对柴 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表示赞赏,称赞其行为值得学习 与敬佩。
基于此,本文试从传意的角度分析《穹顶之下》运用了何 种策略与技巧,以探讨新媒体这一传播方式的些许共通特质。
一、传意策略的具体分析(一)塑造说话者的母亲形象柴静作为演讲者。
首先她是非常优秀的记者,曾在2003 年进入“非典”隔离区,成为报导“非典”的第一人,其所担当记 者的《新闻调查》、《看见》也是央视为数不多的电视新闻深度 报导节目。
她的业务精湛,冷静优雅,客观知性,气质独特,在 央视众多记者中锋芒毕露、独树一帜,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 丝,他们自诩“火柴”借用自身的知名度能使纪录片轻而易举地俘获广大受众 的关注度,但她非常聪明地压抑了自己的记者身份,视频开 始,在现场主持中她苦心孤诣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关心孩 子的母亲形象。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自己置身于 苹根阶级,以削弱官媒新闻传播者的身份,其目的很显然是要 引导受众代入一个母亲的身份,去关注主题环境空气质量,进 一步削减了受众对于媒体固有的抵制心理。
(二) 讲故事给阅听者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受众群体是广大网民,他们受学历 学识、语文能力、文学能力、性别、性格、工作阶层、环境等诸多 因素影响大有不同,所以他们在观看该片时,自然立场、出发 点、立足情感也大为不同。
Web3.0 时代下的自媒体传播——以柴静的《穹顶之下》为例
如柴静的 TED 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
针对雾霾的主题,诸多媒体早已经报道,
进行了推荐。随后腾讯视频借助微信的分
动画、移轴摄影、科幻电影特效技巧等等,
但是柴静的《穹顶之下》从数据图表到采
享,在微信朋友圈迅速传播开来。
无不体现出自媒体时代新形式传播所带
访文案再到视频演说都出自于作者以及
来的即视感。
启迪性。如果说我们能从突发性公共危机
是每一家传媒机构和每一个新闻人必须
中应该特别记住什么的话,那就是今天危
高度重视的新闻产品之一。突发事件以某
机的发生通常几乎没有什么预见,可能在
(作者: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
究生)
责编:周蕾
2015 年第 4 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以预测而突然发生的事件新闻” 。
“ 突发
突发事件成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领
学出版社,
2005
事件的报道直接关系到媒体的形象。所谓
域。
②
②徐学江,
《提高突发事件报道总体
水平的关键》[J].《中国记者》,
2002(2)
新闻竞争,实际上就是重大事件报道的竞
突发事件的社会特征决定了突发性
争。而新闻界的形象也是国家形象的一部
点网络上公开了该视频播放数据,它的总
们的“认知议程”。
种奇特的又是突如其来的状态再现社会
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突然降临。任何机构
6、形 象 杀 伤 力(image-harming and
关系的必然性,对整个社会产生震撼。特
其团队的原创,才能引来这么多的注意力
1、渠道发行——视频网站全覆盖
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
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2016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穹顶之下》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和拜访专家的方式,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与危害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作品来告诉观众如何为治理雾霾去做些什么。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600字篇1刚开始看这部纪录片只是因为看到标题,柴静自费百万拍摄雾霾报告,能让一个人不惜花费巨资也要说出来的东西,想必真诚至极。
刚开始看觉得无聊,这么多数据,看起来也费劲,那么多化学名称根本不理解。
可是越来越看到,越有心痛之感,有一种黑色幽默在弥漫。
那些为了利益不停追逐的人们啊,那些利益链上的权力者。
柴静有一句话说的真好:人性啊!越看越让人觉得沉重。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篇雾霾报告。
我已经理解了柴静为什么会觉得随时都想是在过一种临时的生活。
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近一个世纪的路。
其中还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会影响到发展,我们取得了利益,我们之前做错了,现在就要来付出代价,不关乎发展。
是啊,我们本就做错了,为什么还要环境替我们承担过错?我们该去认错,承担代价,一错再错,只会让原本的环境负荷量提前缩小。
柴静说,每次我望着这个在宇宙中孤独旋转的星球,就像是在望着我的亲爱的人。
我要保护她们,所以我要保护地球,我要保护地球,才能保护我爱的人。
是啊!这星球上生活着我们,我们每一个细微渺小的存在,人性就是这样欺软怕硬,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
当我们的执法者不再执法,也就给了人性罪恶的沃土。
法律能管得了90%的`人,那就够了,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心的。
但是如果连执法都没有,那大气法真的就只是摆设,再次修订也只是0次执行。
要让空气维持APEC蓝很难吗?难。
对一个大国来说,尤其难。
治大国如烹小饪,但是如果我们能每个人都出一份力,都用自己人性善良的一面去善待我们的环境……我们常说善待他人,为何偏偏不能善待环境?现在是用生命在换取金钱,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后果如何,那将来呢?子孙后代呢?鼠目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