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全书概念总复习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重难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重难点归纳总结1500字物理是一门科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学科。
在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重难点的归纳总结:1.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方向和大小。
力的性质包括合力、分力、平衡力等。
- 牛顿运动定律:一、守恒定律;二、动量定理;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2. 能量和能量转化:-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 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比值。
- 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3. 声音和光线:-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
- 光的传播和波动性: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传播并产生衍射、干涉、折射等现象。
- 光的颜色和光的反射: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光在界面上的反射受到法则的支配。
4. 电与磁:- 静电现象和电荷:电荷的性质,静电荷的产生和作用。
-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概念、电阻的概念和计算。
- 磁现象和磁场:磁现象的产生和磁力的作用。
-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和电磁波的传播。
5. 科学实验和观察:- 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如何设计科学实验和处理实验数据。
- 观察和分析:观察现象和结果,分析规律和原因。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习的主要内容。
透彻理解并掌握这些重点知识,对后续学习物理以及其他科学学科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实践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全书总复习(精).pdf
的温
度规定为 100 度。0 度和 100 度之间分 100 等分,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 1 摄
氏度,用
表示。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约是
,也叫绝对零度;人体的正常体温
是
。
3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
,每 10 格是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
细的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
,第二次使用时要
。
4 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
决定的,
越
大,音调越高)。②
(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还跟距发
声体的远近有关,
越大,距发声体越近,
越大)。③
(指不同发声体声音
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 是不同的。)
4.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
来计量噪声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30 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
叫
,用 表示。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
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 3、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又叫
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
透镜。
六、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时,能成 立的、
的 像;
3.误差与错误:
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
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里把
称为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书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里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书中包含了很多基础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物理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应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八年级上册物理全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一章运动与力本章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运动。
运动的物体有速度和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都属于向量,可以运用向量的方法进行运动的研究。
物体的运动状态既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以是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曲线运动。
物理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同时,还探索了影响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之一。
理解力的概念及其作用,可以对许多自然现象的解释起到帮助作用。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研究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
了解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了解,还可以提高我们对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的理解。
第二章声音本章介绍了声音的基础知识,包括音的特性、发声原理、声音的传播等。
声音是由振动体产生的,振动体的振动是有周期的,周期越短,音高越高。
声音的强度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支持,不同介质对声音的传播有不同的影响。
了解声音的基本概念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还可以为音乐爱好者提供帮助,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和演奏原理。
第三章光的反射与折射本章介绍了光的基础知识和性质。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的基础。
了解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例如,不同角度的光线在物体表面的反射会使反光物(如镜子)成为科学研究和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同时,折射现象的利用对眼镜、放大镜和光导纤维等器件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电与磁本章主要介绍了电与磁的基础知识。
电是一种加电粒子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电磁力是描述电与磁的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
电流是一种电荷的流动,电压则是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差,电阻是电荷在物质中的受阻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二物理上册全书重点知识汇总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知识回声测距离:2s=vt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振动可以发声要点: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八年级上物理全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理全册知识点在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探讨。
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以牛顿(N)为单位计量。
2.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牛顿第二定律直接表达了力的概念,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力的相互作用,即每个动作都有相等而相反的反作用。
3. 微积分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二、功和能1. 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所做的功,以焦耳(J)为单位计量。
2. 势能:势能是物体存在于某一位置上可能进行的功,取决于高度和重力加速度。
3. 动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的能量,取决于质量和速度。
三、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指出,力的大小和距离成反比,力臂和负载臂的长度与它们所受的力大小成反比。
2. 滑轮:滑轮能够在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时提高效率。
3. 斜面:斜面可以通过使力的方向改变来达到减小力的大小的效果。
四、热学1. 热能、温度和热量:热能是物体的内部动能和势能,温度是反映物体分子运动程度的物理量,热量是能够流入或流出物体的能量。
2. 热传递:热能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途径传递。
3.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变,例如液体变成固体或气体。
五、光学1. 光的传播:光以波动的方式传播,光线是垂直于波面的线。
2. 反射和折射:光线在遇到一个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线穿过透明物质时会发生折射。
3. 光的成像:光线通过透镜或反射镜时会产生成像。
总之,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课程包括了力和运动、功和能、简单机械、热学和光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完整)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物理学:是研究自解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科学探究环节: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一个物体相对与另一个物休的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另一物体即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参照物选取是任意的,参照物不一样,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一样。
3、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1Km=103 m 1m=10dm=102cm=103mm=106µm=109nm 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 :精确值+估计值(1位)+单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应和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一致),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三、速度1、比较快慢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定义、单位与计算(a m/s = 3.6a km/h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及时间均无关,只等于二者比值②平均速度不能将速度简单求平均值,只能用某段路程除以该段路程的时间。
第三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
⎪⎩⎪⎨⎧===v s t vt s t s v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及温度有关,但于音调、响度、音色均无关,比如超声波与次声波的速度相同。
八年级上物理总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理总知识点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1.物理学的定义
2.物质、能量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3.物理量、物理单位和量纲
二、物理实验
1.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2.测量物理量的基本方法
3.物理量的误差与精度
三、运动学
1.运动的基本概念
2.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3.匀加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4.曲线运动
四、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五、摩擦力
1.摩擦力的概念
2.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应用
六、万有引力
1.万有引力的概念
2.万有引力定律
3.行星运动和万有引力
七、动能和势能
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动能定理
3.势能转换
八、机械能守恒
1.机械能守恒定律
2.应用例题
九、简单机械
1.简单机械的概念
2.杠杆、轮轴、滑轮及其应用
十、压力
1.压力的概念
2.流体压力
3.压强
十一、浮力
1.浮力的概念
2.阿基米德定律
十二、固体
1.固体的特性
2.弹性变形
3.应力和应变
十三、液体
1.液体的特性
2.液压原理
3.毛细现象
以上即为八年级上物理总知识点,掌握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初二物理上册全册复习资料
初二物理上册全册复习资料初二物理上册全册复习资料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转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概念,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和应用物理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初二物理上册的全册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物理量,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特性的量。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而单位则是用来衡量物理量的大小的标准,例如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2. 运动和力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力是导致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等基本运动形式。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例如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力的平衡等。
3. 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是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原因。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了解了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概念。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方法,例如功的定义、功率和机械效率等。
4. 声音和光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是一种能够被人耳感知的波动现象。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等基本知识。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5. 电学和电磁学电学是研究电荷和电流等现象的学科,电磁学是研究电磁波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的学科。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概念,了解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电磁感应的概念和电磁波的特性等知识。
6. 物质的结构和变化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物质的结构和变化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和物质的分子结构等基本知识。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物质的热性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等概念。
7. 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笔记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笔记汇总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1纳米=10-9米(长度估测:黑板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的测量方法:(1)累计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初二物理上册概念整理复习汇总
20XX年初二物理上册概念整理复习汇总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就要来了,大家要准备多一点的心思放在学习上。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二物理上册的概念整理复习汇总,供大家参考。
初二物理上册概念整理复习汇总:(一)序言1.测量的目的:为了准确的进行定量的比较。
测量后记录数值和单位。
2.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3.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一拳的宽度大约为10厘米,大拇指的宽度约为1厘米,一步大约长为1米。
4.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的符号为m。
5.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温度,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克。
中学生50千克。
6.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7.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处,这时天平水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水平;(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示数。
8.时间本身的符号为t。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1h= 60 min=3600 s.9.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
初二物理上册概念整理复习汇总:(二)声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
4. 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2)响度:是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程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
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
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音色不同。
5.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总结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笔记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笔记汇总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1纳米=10-9米(长度估测:黑板长度 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的测量方法:(1)累计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笔记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笔记汇总理解的句子改写)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例如,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为0.75米。
3.长度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³米,1分米=0.1米=10⁻¹米,1厘米=0.01米=10⁻²米,1毫米=0.001米=10⁻³米,1微米=10⁻⁶米,1纳米=10⁻⁹米。
例如,黑板长度约为2.5米,课桌高度约为0.7米,篮球直径约为24厘米,指甲宽度约为1厘米,铅笔芯直径约为1毫米,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5分米,手掌宽度约为1分米,墨水瓶高度约为6厘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是:(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的测量方法:(1)累计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例如,如何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2)替代法:当测量对象难以直接测量时,可以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
例如,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替代法,即用绳子或直尺沿着地图上的路线测量长度,再用刻度尺或尺子测量绳子或直尺的长度,最后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物理学是一门学习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教材,第一章是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一章的知识点。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理学的特点:基础性、实验性、定量性、连续性。
3.物理学的分支:机械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
二、物理量和单位1.物理量的定义:具有可测性,并可用于物理规律表述的量称为物理量。
2.物理量的种类: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光强等。
3.物理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SI制)是世界上通用的度量单位系统。
长度的单位是米(m),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时间的单位是秒(s),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光强的单位是坎德拉(cd)。
4.物理量的换算: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物理量的换算进行计算,比如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1Pa=1N/m^2。
5.物理量的运算:物理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但要根据物理量的量纲进行运算,如能量(单位:焦耳J),力(单位:牛N),功(单位:焦J)等。
三、物理实验1.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可以验证理论、发现新规律、提高实验技能等。
2.物理实验的步骤: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论。
3.物理实验的误差:实验中难免会出现误差,常见的误差有观察误差、仪器误差、个人误差等。
进行实验时,要尽可能减小误差的发生。
四、物理学中的图表1.图表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图表是展示物理实验数据和规律的重要形式。
2.常见的物理学图表:直线图(表示线性规律)、折线图(表示连续规律)、柱状图(表示比较)、饼图(表示比例关系)等。
3.物理实验中的图表制作: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可以用笔或计算机绘制图表,并用图例说明图表内容和意义。
八年级上册物理资料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资料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探索自然世界的一种科学方法。
在中学物理中,我们主要学习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验手段探究物理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物理学中的知识。
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八年级上册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1. 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两种。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记录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和时间,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或千米每小时(km/h)。
而重力则是在我们计算物体运动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力量,它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
2. 测量与单位:在测量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
其中长度、质量和时间是三个最基本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时间的单位是秒(s)。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单位,如速度单位(m/s)、力的单位牛顿(N)等。
了解这些单位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物理计算。
3. 能量与功:在物理学中,能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运动和休息状态下的量,它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
而功是由于力的作用,导致物体运动或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所做的功。
通常我们通过实验计算力与形变量的积来求解功,同时也可以推导出功的量纲。
4. 电学基础:电路是指将电源、电器以及导线等组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电路。
而在电路中,电流是指电荷载体在导体中所运动的方向,单位是安培(A)。
电势差则是指在两点之间的电压差异,单位是伏特(V)。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来计算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势差等问题。
5. 光学基础:光学是研究光的产生和传播规律、以及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其中,反射和折射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表面碰撞后反弹回来,而折射则是指光线由于进入不同介质中而发生偏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光学设备如凸透镜、凹透镜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光学仪器来实现对光的控制。
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物理
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物理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上册的重点知识点物理。
重点掌握以下内容:一、物理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现象,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等学科。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古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三个阶段。
二、质量与重量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是物体与其它物体发生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惯性的量度。
重量则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力的大小。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重量的单位是牛顿。
三、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部分,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力学可以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部分。
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力学问题,如平衡条件、万有引力定律等;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等。
四、能量能量是物体进行运动或发生变化时所具有的量度。
能量的种类有很多,如机械能、电能、热能和光能等。
能量是一个守恒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五、电学与磁学电学是一门关于电荷、电场和电流的学科,包括静电学和电动力学。
磁学是一门关于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学科,主要包括静磁学和电磁学。
电学和磁学是密切相关的,它们是向量性质的物理量,都可以用矢量来表示和计算。
六、光学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性质和现象的学科。
光可以以粒子的形式或者波的形式来描述。
光学主要可以分为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和量子光学三个方向。
七、物理前沿近年来,物理前沿的科研成果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包括引力波、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
物理前沿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决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而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的重点知识点介绍。
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纲
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
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科目,物理学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
中不断积累知识,逐渐了解其理论和实践应用。
为帮助八年级同
学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纲。
一、运动
1. 运动的基本概念;
2.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
3. 自由落体运动;
4. 抛体运动。
二、力和压强
1. 力的基本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3. 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
4. 杠杆原理;
5. 浮力原理。
三、能量
1. 能量的基本概念;
2.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
3. 功与机械能的关系;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四、电学
1.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2. 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
3.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4. 串联和并联电路。
五、热学
1. 温度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2. 热能的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3. 物质的热性质——热容、比热容、比热等。
4. 热能的应用——温差发电、太阳能等。
六、光学
1. 光的基本概念及其传播;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
3. 透镜的成像;
4. 光学仪器——显微镜和望远镜。
结语
本文对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做了简要的概括,并进行了分类介绍。
希望同学们可以在这个大纲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每个知识点,不断提高对物理学的理解和运用水平,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和应用物理学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全书概念总复习科学之旅班级姓名1.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是。
2.学习物理要: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第一章.声现象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各种振动的发声体叫。
2 .传播:声音靠传播,真空中 (能、不能)传播声音。
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 (最快、较快、较慢),在液体中,而在气体中,常温下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听到声音的条件:,和耳朵。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
秒以上即在空气中人发声时,如果人到障碍物间的距离大于米,人就能听到回声。
如小于17米,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t≥2×17/340 t≥0.1秒)5.利用回声测距离的方法:先测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t,根据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算出s=vt,s/2即为到障碍物的距离。
6.声音的三要素①频率:发声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振动越快,频率。
音调:是指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有关,振幅越,距发声体越,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7.噪声①概念: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声是起作用的声音。
凡是防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②噪声的强弱及控制标准:人们用来计量噪声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不受损伤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应超过50分贝。
③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在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
阻断噪声传播的主要方法有、、。
8.人耳听不见的声音①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常在至之间。
频率高于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
②超声波的特点是:、、。
超声波的应用是:、、、、。
、、。
9.声音是一种波,声具的能量声可以传递和。
10.声传递信息的实例有:声传递能量的实例有第二章光现象.1.光源:能够的物体:自然光源:如太阳、恒星、荧火虫、闪电人造光源:如蜡烛、各种电光源2.光线:沿光的传播路径画一条直线,并标上箭头表示光的即光线,光线不是光的真实线条,是人们为了形象的表示光的传播,而是一种概念的表述。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中是沿传播的,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光线会发生(不均匀大气对太阳光线的弯曲)应用:、、、。
(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4.光速:光在中传播速度最大,是 m/s,光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光速发生变化。
S=V声t。
人们利用光制造出能测量长距离的“直尺”叫光年。
激光测距技术还广泛应用在、。
5.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两种物质的界面上时改变了,部分光仍返回原介质中的现象。
6.反射定律: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OA法线ON在,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的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法线过入射点O垂直于反射面也是∠AOB的角平分线。
7.光路的可逆性:反射光路是的,这是反射定律决定的。
8.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是定向反射(镜面、水面)漫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物与像对称(物像等大、左右调换、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的距离相等、移动速度相等)成像原理:根据 (10.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扩大。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是:、、。
11.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平板玻璃也能看作是。
平面镜使用不当,会造成。
例:、。
12.除平面镜能反射光成像,还有一些表面是曲面也能成像,例:、。
生活中凹面镜的应用是:、、。
凸面镜的的应用有:,它和平面镜相比能。
汽车的后视镜是、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臵,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13.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入时,传播方向一般会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有。
光的折射可以解释14.太阳光是由组成的。
15.现象叫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说明:。
16.光的三原色是、和;颜料的三原色是指、和;17.光(具有、没有)能量。
请举出三个实例:a.b. .c. .18.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这些光称做。
太阳光谱的红光外侧存在着,在紫光的外侧存在着。
19.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红外线的应用有:、、。
20.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是指:。
(显著特性)紫外线的应用有:、。
21.适当照射紫外线对人体;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
22.是地球的保护伞。
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会破坏臭氧层的,使臭氧层的浓度变得稀薄,出现臭氧空洞。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2.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如果介质的密度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折射。
3.能够传播光的物质叫,例如:、、、。
4.折射定律: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两侧,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当光线垂直向介质表面的,传播方向,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5.视深度问题:人看水中物体的深度,由于光的折射作用,比实际深度要 (浅、深)。
6.使一束激光射向三棱镜,观察表明:出射光线将向偏折。
7.透镜分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透镜。
主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
光心: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表示为O。
8.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用f表示9.三条特殊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 (焦点);b、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 (主光轴);c、过光心的光线方向 (不变)。
10.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点,两侧的焦距 (相等、不相等),透镜右以乍作由多个组合而成的。
由于每个棱镜都会使光线向偏折,所以凸透镜使光线,具有 (实、虚)焦点;凹透镜使光线具有焦点。
11.实像:真实出射光线的交点,可在光屏上成像叫。
虚像:真实出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但能被眼睛看到叫。
12.成像规律透镜性质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虚实应用凸透镜 u=∞ v=f 像聚于一点平行光测焦距凸透镜 u﹥2f f﹤v﹤2f 成缩小倒立实像眼睛、照相机凸透镜 u=2f v=2f 与物等大倒立实像凸透镜 2f﹥u﹥f v﹥2f 成放大倒立实像幻灯、电影机凸透镜 u=f v=∞射出平行光不成像平行光源凸透镜 u﹤f 成放大正立虚像(物像同侧)放大镜凹透镜镜前任意位臵 v﹤f 成缩小正立虚像注意:2f点是成 (放大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 (实像或虚像)的分界点。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来自物体的光以晶状体成像于上,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产生。
14.人的眼睛有暂时的记忆力,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后,视神以对它的映像还会延续0.1s,这种特征叫做。
15.常见的视力缺陷有和,这都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上所引起的。
近视眼看不清的景物,是由于像落在视网膜的。
远视眼看不清的物体,是由于像落在视网膜的。
16.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它的作用是:。
17.矫正远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它的作用是:。
18.近视或远视程度越严重,所需配戴眼镜的度数。
度数越大的镜片,的本领越大。
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等于镜片焦距(以为单位)的。
焦距为0.4m透镜的度数为度。
19.用眼时最适宜的、不致引起眼睛过度疲劳的距离大约是cm.这个距离叫。
20.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由组成的,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
21.第一个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望远镜以作为目镜,以作为物镜。
此望远镜观察到稍远物体的像是像。
22.德国天文学家用作为目镜,用两个透镜(物镜焦距,目镜焦距)组成望远镜。
这种望远镜视野较广,特别适宜于观察和,通常称做望远镜。
23.显微镜的作用是。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第四章物态变化1.①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②酒精灯的使用:a.酒精灯的温度最高。
B. 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盖灭,不能吹灭。
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
2.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3.摄氏温度(t):是把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下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间分等分,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用表示。
体温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 ,每10格是1℃,即分度值是。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读数时体温计 (可以、不可以)离开人体,第二次使用时要。
4 .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1)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2)认清它的和;(3)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被测液体中,不接触容器壁,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4)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视线要与液柱表面。
6.物态变化:、、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变化7.熔解和凝固熔化凝固:物质从态变为态叫做熔化,要热;从态变为态叫做凝固,凝固过程要热。
固体分类:(1)晶体:海波、冰、水晶、食盐、明矾、萘、金属等是晶体。
(2)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清等是非晶体。
熔点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温度和温度分别叫做点、点。
同一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 (相同、不相同),非晶体无熔点、凝固点。
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温度必须达到,二是熔化过程中要继续、温度,同样凝固时热,温度 (保持不变、改变)(理解晶体、非晶体凝固图象)8.汽化及汽化的两种形式概念:物质从态变为态叫做汽化,汽化时要热。
蒸发:(1)是在液体发生的 (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下发生。
(2)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热,液体本身温度(蒸发致冷)(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②;③。
沸腾:(1)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 (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腾的条件是:液体的温度达到,必须继续热,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
(3)不同的液体沸点 (不同、相同),同种液体沸点与有关。
9.液化概念:物质从态变为态叫液化,液化时要热。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压缩时(或增大压强)气体可以液化液化的实例(1)水蒸气是人眼看不到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汽成的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如冬天吐气、热水冒气、夏天的冷气;(2)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形成的,如水管、缸外表面水珠、眼镜起雾;(3)液化石油气是在普通温度下,用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罐;(4)火箭燃料液态氧、液态氢是采用、的办法把气体液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