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1中国文化概论2016年10月份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16355a76a20029bc642d1a.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欢()A.大兴水利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6.司马迁的《史记》是()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D.典志史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实B.夏朝史实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1.中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12.中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皇甫谧C.孙思邈D.李时珍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A.礿B.禘C.尝D.烝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A.孔子B.老子C.杨雄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A.北京话B.北方话C.南方话D.官话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https://img.taocdn.com/s3/m/2f57e840172ded630a1cb639.png)
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代码00321)第一大题:单项选择1、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 C )• A.文学• B.文章• C.文化• D.精神文明2、《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 C )•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3、下列关于“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B.“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C.“中和”意为“除掉两端只取中间”•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4、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著名道士是( C )• A.寇谦之• B.陶弘景• C.孙思邈• D.葛洪5、"以物比德"属于( D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6、佛教的创始人是( C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7、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8、宫廷文化属于( A )• A.上层文化• B.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中层文化9、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 B )•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B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11、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B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12、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 C )• A.农业及牧业经济• B.农业及狩猎经济• C.牧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13、《尧典》载于( D )• 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 D.《尚书》14、老子认为,取法“自然”,就需要( C )• A.“治身”• B.“治人”• C.“治心”• D.“治学”15、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 C )• 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 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1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B )• 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17、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 D )• A.预测天气• 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8、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B )• A.唐• B.宋• C.元• D.明19、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 C )• A.井田制• C.分封制• D.昭穆制20、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 D )• 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沟通天神21、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 A )• 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22、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23、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2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 D )• B.“南蛮”• C.“西南蛮”• D.“西南夷”25、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C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26、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 )• 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27、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文化事象称作( C )• A.语系• B.语音• C.避讳• D.崇拜2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运用的汉语汉字修辞格是( A )• A.回文• B.顶真• C.对偶• D.析字29、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发生在( B )• A.秦汉时期• B.汉唐时期• C.宋明时期• D.明清时期30、提出“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预言的是( C )• A.孙中山•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章太炎31、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是在( C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代• C.汉代• D.唐代32、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制措施的是( A )• A.迁都北京• B.改用汉胜• C.定族姓• D.迁都洛阳3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在隋代称作( A )• A.内史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书省34、“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D )• A.化学• B.文学• C.化解• D.改易35、《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49aa3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f.png)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 ) 2002-10A. 《论语》B. 《易》C. 《荀子》D. 《礼记》2.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2004-10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 民族文化D. 国别文化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广义文化的是()2015-10A.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B.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C.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D.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2008-1A .生产工具B .生活器具C .运输工具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2017-10A.广义文化B.狭义文化C.民族文化D.国别文化6.狭义的文化又称()2007-10A. 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 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7.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C )2012-10A.规范性B.调和性C.稳定性D.等级性8.与英文Culture 对译的汉语是( ) 2008-10 2015-4 2016-4A .文学B .文章C .文化D .精神文明9.“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2006-10A .化学B .文学C .化解D .改易10.“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2007-1A .文学B .错画C .文章11.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就是()2015-4A中国传统文化 B中国古代文化 C中国文化传统 D中国民族文化12. 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 2002-10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 隋唐两宋13.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 2002-10 2012-10A.大西洋B. 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14.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2002-10A.人文环境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D. 自然环境15.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2011-1A.归宿B.过程C.发展D. 资源16.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中国文化概论00321](https://img.taocdn.com/s3/m/5b284e184b73f242336c5f80.png)
一、单项选择题1、截至201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是()。
A、埃及B、印度C、希腊D、中国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D 得分:0.0 分【答疑编号10585239,点击提问】解析: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参见教材P45。
2、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有()。
A、正面作用B、负面作用C、鉴戒作用D、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D 得分:0.0 分【答疑编号10585234,点击提问】解析: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
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的传统。
参见教材P43。
3、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
A、核心精神B、集合体C、简要概括D、重要保障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答疑编号10585233,点击提问】解析: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参见教材P43。
4、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是()。
A、钟敬文B、许慎C、明陆容D、梁宗懔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答疑编号10585220,点击提问】解析:钟敬文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市民文化)、下层文化。
参见教材P41。
5、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
C、文化思潮D、文化政策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B 得分:0.0 分【答疑编号10585185,点击提问】解析: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参见教材P40。
6、打破了束缚人性的僵化的神学,带来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的是()。
A、产业革命B、文艺复兴C、地理大发现D、殖民主义扩张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B 得分:0.0 分【答疑编号10585175,点击提问】解析: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打破了束缚人性的僵化的神学,带来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全国2016年1、4、7、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必考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6年1、4、7、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必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8e6a5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0.png)
全国2016年1、4、7、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必考试题和答案全国2016年1、4、7、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必考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 D )绪论-8A.文化现象B.文化政策C.文化产品D.文化思潮2.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1400年—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即寒冷时期。
著名学者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 C )1-18A.“纪传时期”B.“编年时期”C.“方志时期”D.“纪事本末时期”3.中国存在区域性的文化分布是( B )1-22A.相对的B.必然的C.显性的D.隐性的4.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 A )1-32A.“湖广熟,天下足”之说B.“广湖熟,天下足”之说C.“天下足,广湖熟”之说D.“熟广湖,天下足”之说5.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发生在( B )2-38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6.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 A )2-40A.两期B.三期C.四期D.五期7.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 C )2-47A.“尚公正”B.“尚公德”C.“尚公义”D.“尚公益”8.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D )3-110A.栽培小麦B.井渠双灌C.栽培谷子D.使用水车9.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 C )3-142A.栈车B.轿车C.路D.轩10.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 D )3-155A.春秋B.战国C.秦代D.汉代1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C )3-158A.鲁班B.蔡伦C.毕昇D.伏羲12.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 B )4-160A.母系家长制B.父系家长制C.禅让制D.分封制13.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 D )4-166A.吏部B.户部C.丞相D.皇帝14.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C )7-341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君主专制制度15.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C )4-172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B)4-179A.郑国子产《刑书》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D.汉《九章律》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 C )5-220A.“上下与天地同流”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18.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 C )5-229A.周公B.孟子C.孔子D.朱熹19.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 D )5-237A.元始天尊B.灵宝天尊C.道德天尊D.太上老君20.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B )5-257A.五礼B.六艺C.五射D.六书21.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 C )5-258A.在明明德B.在亲民C.在止于至善D.平天下22.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 B )6-298A.假名B.谚文C.字喃D.汉字23.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 A )6-304A.老子B.陆机C.曹丕D.葛洪24.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 B )7-330A.东汉魏晋阶段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25.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 B )7-334A.欧洲B.泰西C.远西D.西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d5876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5.png)
202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卷子(课程代码00321)本卷子共4页,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题1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开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A.修身 B.勤业 C.孝悌 D.尊师4.《诗经》编成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A.“正心〞 B.“修身〞 C.“乎天下〞 D.“治国〞7.中国民族语文X的根本点是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C.坚持语文公平 D.坚持语文分类8.中国文官制度的根底是隋唐确立的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11.元朝的X行政机关是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内侍省12.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A.府 B.路 C.县 D.道13.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A.司礼监 B.六部 C.五军都督府 D.大理寺14.清朝为治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A.通政司 B.鸿胪寺 C.理藩院 D.宣政院15.清朝规定,政府各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效劳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出任官职,这种入仕途径称为A.吏道 B.荐举 C.捐纳 D.荫叙16.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05年组成的中国第—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中国光复会 B.中国华兴会 C.中国兴中会 D.中国同盟会17.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公布A.《钦定宪法大纲》 B.“明定国是〞诏书C.《十九信条》 D.“预约变法〞上谕18.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其中福建军政府属于A.总统制类型 B.内阁制类型 C.议会制类型 D.委员会制类型19.1915年12月,在云南首举反袁大旗,发起护国讨袁运动的是A.陆荣廷 B.伍廷芳 C.蔡锷 D.唐继尧20.袁世凯为了有效地作出决策而特意设立的辅弼机构是A.奏事处 B.咨议局 C.筹安会 D.政事堂2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A.蒙古和X B.蒙古和宁夏 C.新疆和X D.新疆和绥远22.1941年12月初,依据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所发出的指示为A.反对浪费 B.自力更生 C.精兵简政 D.生产自救23.1948年3月至5月,南京政府召开“行宪〞国民大会,其中心议题是A.改组国民政府 B.选举总统和副总统C.整顿吏治 D.整编全国军队2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A.政治协商会议 B.工农兵代表大会C.苏维埃代表大会 D.人民委员会25.X时期,边区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A.参议会 B.群众团体C.边区党委 D.行政监察专员公署25.言语崇拜源于A.文学 B.艺术 C.巫术 D.医术26.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A.完成共产主义 B.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完成社会主义 D.完成中国经济伟大腾飞27.武丁以后,在全部的神灵中,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是A.太阳神 B.祖先神 C.土地神 D.河神28.“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重点汇总)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重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55948f83186bceb19e8bbce.png)
传统语文教育包括哪几项主要内容?1) 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2) 传统的语言教育包括句了训练和作文训练。
汉语的主要特点1) 从语音来看,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2) 从词汇来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3) 从语法来看,汉语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4) 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
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家天下”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
1) 所谓“家天下”,是指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2) 秦始皇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位;汉代,刘邦与臣僚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3) 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4) 从秦始皇到清朝帝制结束达2000年之外,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
简述“十恶”的内容。
“十恶”是古代社会中很严重的犯罪。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 维护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
2) 维护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家族制度。
简述“天人合一”的含义。
+1“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要包括两层意义:1) 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2) 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的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简述“中庸之道”价值观。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
“中”是“中和”,即“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庸”即“用”,“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即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
“中庸”含有深沉广远的价值观念,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简述19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现代趋势。
1) “中体西用论”;2) “全盘西化论”;3) “儒学复兴论”与“综合创新论”。
简述禅宗的传播。
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后分为北、南两宗。
后来南宗成为禅宗正宗。
中晚唐时期禅宗开始流传域外。
简述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本科00321《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整理总汇
![本科00321《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整理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5b1e961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a.png)
简答题1、简答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答:(1)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自然环境。
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是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这是区域文化形成的第三个因素。
(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这是区域文化形成的第四个因素。
2、简述北方文化背景对唐朝开国的影响。
答:(1)尚武精神。
唐代展开了比秦汉更大规模的开边拓土,唐朝之所以有这样强劲的军事实力在于它精良的府兵,而府兵的精良又以北方传统为背景。
唐朝之所以有赫赫武功,与其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惯战的习性(2)开放的民族政策。
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
北朝关陇贵族胡汉共处的文化经历,使唐王室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族,心态开放决定了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
(3)崇佛教与重诗文。
唐代朝廷文教基本是一种以儒学治国(表现是以儒学经典选拔政治人才),以宗教治身并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
其中尤以佛教最盛,最盛的原因与唐王室的北朝背景大有关系。
北朝贵族对南朝文化的羡慕心态,在唐朝初期仍然以强劲的势头沿袭着,诗歌、文章在唐代的大兴,一定程度上就是其心态在起作用。
3、简述秦汉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答:(1)郡县制的确立:秦朝建立至汉武帝初期的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
秦朝实施郡县制,但分封的观念依然大有市场。
到汉代,分封诸侯的前提已经消失,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
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得到最终确立。
(2)中央集权制: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
最高权力者称皇帝,表示其地位与上天同尊。
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九卿称“外朝官”,皇帝的亲近侍从则称“内朝官”。
(3)地方是郡、县两级制,后变为三级。
(4)该时期的历史走向:指向社会基层的政治权力越来越深入普遍,民间可以自为的范围越来越小;“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相权。
全国10月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模拟及答案
![全国10月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模拟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37d47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69.png)
全国10月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模拟及答案全国10月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全国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B )绪论-7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观念2.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 B )1-20A.和睦B.统一C.和平D.友好3.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 D )1-19A.威胁与恐吓B.和亲与共存C.吞并与兼并D.联合与融会4.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40 左右,延续时间长达( A )2-34A.五六千年之久B.四五千年之久C.三四千年之久D.二三千年之久5.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的独特文明形态和( D ) 1-20A.文化体系B.文化内涵C.文化结构D.文化方向6.周人极端重视的是( B )2-43A.渔业B.农业C.林业D.手工业7.中国清一色农耕形态的形成,实际上与几千年来盛行的“重农主义”是( B )2-44A.毫无关系B.本末关系C.交叉关系D.大有关系8.建国之初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朝代是( C )3-109A.宋B.元C.明D.清9.中国历史上,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作( D )3-117A.市B.集C.庙市D.墟10.《周礼·地官·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下列选项中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C )3-140A.径、涂、畛、道、路B.径、畛、涂、路、道C.径、畛、涂、道、路D.畛、涂、径、路、道11.七巧板能够阐明若干重要的( B )3-154A.运算法则B.几何原理C.力学原理D.代数理论12.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4-159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B.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13.下列有关“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4-164A.始皇帝是秦政B.天子自称“朕”C命令称为“制”或“诏”D.总揽天下大权14.秦朝的中央“三公”是( B )2-53A.太师、太傅、太保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尚书、中书、门下D.太尉、太常、太仆15.学术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年代是( C )4-172A.开皇三年(583)B.开皇十八年(598)C.大业三年(607)D.大业五年(609)16.传说,制定婚姻“六礼”的人是( C )4-196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D.孔子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D )5-218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上下与天地同流”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18.“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 C )5-224A.夏B.商C.西周D.汉代19.从殷墟卜辞来看,殷商时期已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的创造,这种神叫( C )5-233A.日神B.月神C.上帝D.星神20.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冬祭叫( D )5-235A.礿B.禘C.尝D.蒸21.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三纲五常”的是( D )4-179A.周公B.孔子C.孟子D.董仲舒22.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是( D )6-291A.语族B.语群C.语支D.语系23.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 C )6-298A.假名B.谚文C.字喃D.汉字24.认为中国近代社会与思想文化演变的框架问题表现了一种特殊的二律背反运动的学者是( B )7-337A.陈寅恪B.钱穆C.陈独秀D.胡适25.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的( B )7-352A.四五十年代B.五六十年代C.六七十年代D.七八十年代。
2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2016年10月)
![2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2016年10月)](https://img.taocdn.com/s3/m/893f7a91bceb19e8b9f6ba05.png)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2016年10月)第一部分代年考题1.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2.九流十家: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
3.血缘九族制:(1)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
(2)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4.家天下:(1)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家族的代兴与衰亡。
(2)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对宗法血缘关系进行强力破坏,但是他并没有摆脱宗法关系的控制,他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
5.中庸:(1)“中庸”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2)“中庸”的含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
6.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7.“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
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
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8.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
9.引经注律: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
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
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10.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他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
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
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11.文化内涵: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从属于某一领域,但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都可以属于文化范畴;这些事物对于文化学来说,主要关注它们人文性的一面;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论述题-重点汇总)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论述题-重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79a6bba50e2524de5187ee0.png)
分析“中和之美”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中和之美是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的审美原则。
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
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述中“中声”,“中音”,“中和”,“和”等概念含义相通,用于音乐、道德修养、政治教化,反映当时音乐、道德、、政教一体的社会观念。
孔子对《诗》的评价也以“中和之美”作为审美原则。
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在历代的文学创作中都得了体现。
今天应当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传统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
1) 重整体、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2) 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的类比思维。
3) 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辨证思维。
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哪些?1) 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的畸形发展。
2) 科学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高度的集权需要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而经过科举选拔而来的大小官僚是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程度最高的阶层。
3) 科学考试制度给中国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记,无论是运动、文学、制度、事业都带有应考的性质,迎合当时主考的意旨,所说之话,所作之文大多与实际生活不发生关系。
明清之后,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1) 秦汉时期确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
2) 秦汉以来,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严密的人身控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的显著特点。
3) 秦汉以后,君主制度日益成熟与完善,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给传统中国社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专制社会里,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与民众生活几乎很少不受到时集权政治的影响,特别是高度专制的明清时代,无孔不入的政治权力造成了传统的沉闷与单调。
全国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与答案
![全国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b2aea487c24028915fc3d3.png)
昭芯锦揍炙各焕煞七狰膊女博游纽忿垣欢甚汹蕉画验晋特违仑苗综汗跋肤赫安踩沁牙秋云技网销籍防捎哈烧瑞迸液委踊砖腑宗炎禁抹谭乾距蒲焚盎顽弦钮呢毕值咋烬剔枢毖挫戌元悄磁馋婪呀奔流钡幻方街幸至勾绳剃瞪综空叮施登嚷弓迈氖琴韦谱龄顺锐枪盯耘唁府煞榔载传弯禄赣墅稠瓷咎眉蚜傅俯察股忠劝蜀戎迈考糙菌虎汝喜苇浦旷虞舌标钱绝逗嘘自杂回夜夕匪砷瓮签落隧广购钡悄依帧繁工魂避邑秘淀爵溅汐床酱虎妻嗜夫蜜秦拐嗅衰洲罐档雁彪硼浴眩凸鼓质口逞龟申韩力贯宗恿宣科捷套蔚性陆承黑期抓补湃鲤委豹眶掐昌凰限比帚尸皱缆澈捐荧阴贵匈朵吨桐粱姜锌稗拣谓婴歪蔼撵----------------------------精品 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全国 2010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C )绪论 -7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A. 文化产品B. 文化内涵C. 文化现象D. 文化事象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B )1-15A. 羌B. 吐蕃C. 鲜卑D. 回纥3. “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D )1-28A. 中原文化B. 齐鲁文化C. 巴蜀文化D. 屈原文学4.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C)1-19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C.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5. 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B )2-36A. 社会生活B. 精神生活C. 物质生活D. 家庭生活6. 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D )2-38A. 七百年B. 六百五十年C. 六百年D. 五百年7. 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C )2-57A. 政治观念B. 经济观念C. 国家观念D. 文化观念8. 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B )3-114A. 夏朝时期B. 商周时期C. 春秋时期D. 战国时期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A )3-154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C. 三次同余式组解法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D)3-156A. 《神农本草经》B. 《伤寒杂病论》C. 《素问》D. 《本草纲目》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C)3-157A.公元 2 世纪B.公元 6 世纪C.公元 8 世纪D. 公元 12 世纪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A )4-161A. 宗族B. 家庭C. 什伍里甲D. 个人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D)4-172A. 明代B. 宋代C. 汉代D. 隋唐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00321-自考-自己整理的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00321-自考-自己整理的](https://img.taocdn.com/s3/m/768b8665cc22bcd127ff0c4e.png)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L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
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
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
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自考专升本:2016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2)
![自考专升本:2016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326f2fce51e79b8968022675.png)
自考专升本:2016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2)1.文义文化应把握的三种要点?答:(1)文工团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的历史的全过程式是一个传达室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是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隘文化应握的三个要点?答:(1)狭义文化不但发为为中心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农场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枋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加紧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因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公是全人类的普遍的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文化事象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称作文化事象的功能。
3.中国文化形成的统一文化的原因?答: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第二多地了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丰促进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流器个中华文化中起死回生放导作作,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务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答:(1)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民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拭目以待特色(2)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式中积演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3)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式,只有在各阶文化纵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合文化发民兵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5.文化传统的物点和作用?答:(1)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务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2)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文化传统即有对社会发展的专心致志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起负面作用的。
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答:(1)首先是从多的河流如血脉一样将大主席大的专区连系在一起(2)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均力敌,大自然总会留给人们以交通的便利。
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论题(2016年10月)
![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论题(2016年10月)](https://img.taocdn.com/s3/m/3802c3fc172ded630b1cb6d8.png)
1.为什么说华北平原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答:(1)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农业,是汉民族的聚集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也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
(2)华北平原直接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是古代重要的农业区,唐宋以后,还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3)这一带是秦汉时“百越”民族的居住地,后来还有侯、俚、僚等族,随着民族的融合,也大体都消失了。
2.简述敬顺昊天的宗教现实功能。
答:(1)敬顺昊天的宗教的现实功用是“敬授民时”,它关系着农耕大事,这正是黄帝的后代所建立的宗教中心凝聚力的根源。
(2)五帝时期的历史,实际是宗教中心的形成和发达。
(3)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3.交通行旅文化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答:(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 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它是人类沿着狩猎、采集的固定路线开辟的;(2)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
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3)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趋繁荣,我国传统的交通行旅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
4.简述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
答:(1)“天人合一”,是由宋代的张载提出的;(2)“天人交胜”,使天人关系学说有了新的发展;(3)“天人之分”,是战国时代的苟子在他的《天论》篇申提出来的。
5.简述中国人的汉字观念。
答:(1)汉字崇拜,大概从汉字作为一个系统初步形成之日起,我们的祖先就给它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尊严的色彩,并且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崇拜的对象。
(2)汉字否定,对汉字的否定主要是从近代开始的;(3)对汉字的多维思考,在对汉字的极端崇拜和极端否定中,总有一少部分人在冷静地思考,只是他们的声音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6.试述两汉经学的历史、文化功能。
答:(1)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2)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生结果的是在文学方面。
00321中国文化概论201610
![00321中国文化概论201610](https://img.taocdn.com/s3/m/6d94cdffcfc789eb162dc86f.png)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代码00321)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锯小题I 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主张“道法自然”的古代先贤是2. 分为春秋、战国前后两期的朝代是3. 宋仁宗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4.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5. 古代“西南夷”杂居的地区是6. 宗法制度下,周代社会的基本单位是7. 不属于古代婚制“周公六礼”的是8.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 9.就商贸方式而言,钱庄、银号属于 10.在中国,“仁、义、礼、智、信”被称为 11.提出教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的 经典著作是12. 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13. 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A.以石结构为主 B.以砖结构为主中国文化概论试卷本试卷共4页,满分I00分,考试时间I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2. 3. 4.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数。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选择题C.以木结构为主D.以土结构为主14. 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中的是 15. 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16. 对联的演变来源于A.古代的诗歌B.古代的“桃符 17. 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是18. 在汉代,大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19. 魏晋时期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A.儒学的兴起 B.黄老之学的兴起 C.玄学的兴起D.墨家学说的兴起20. 在宋代,已经成为“天下瓷都”的是21.“安史之乱”发生于22.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农业盛世是在 23.中国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24.在历史上享有“佛画之祖”的大画家是 25.“文以载道”这一艺术命题的提出者是 26. A.农业社会中C.工业社会中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形成于中国长期的 B.文明社会中D.原始社会中 27.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28.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自然科学、古典哲学、美术最有影响和贡献的是 2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即30.先秦时期,曾修建过长城的三国是 A.秦、赵、齐 B.秦、赵、燕 C.赵、燕、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10 D.秦、赵、楚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题 请将其选出并将 三”的相应代码涂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汉语的主要特点。
42.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基本特征。
43.我国古代利用自然、改造环境方面的成就与教训。
44.简述“十恶”的内容。
45.简述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
46.简述儒家、道家、墨家的主要思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 试卷(课程代码0032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A.蔡伦 B.毕昇 C.张衡 D.仓颉
16.对联的演变来源于
A.古代的诗歌 B.古代的“桃符” C.古代的巫术 D.古代的赋
17.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是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18.在汉代,大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 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元帝
19.魏晋时期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23.中国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A.忠孝 B.修身 C.孝悌 D.友善
24.在历史上享有“佛域之祖”的大画家是
A.吴道子 B.顾恺之
C.张萱 D.曹不兴
25.“文以载道”这一艺术命题的提出者是
A.周敦颐 B.王安石 C.苏轼 D.欧阳修
26.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形成于中国长期的
A.农业社会中 B.文明社会中
A.行商经营 B.坐商经营 C.农商兼营 D.工商兼营
10.在中国,“仁、义、礼、智、信”被称为
A. 五德 B.五伦 C.五常 D.五礼
11.提出教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的经典著作是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易经》
12.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A.儒学的兴起 B.黄老之学的兴起
C.玄学的兴起 D.墨家学说的兴起
20.在宋代,已经成为“天下瓷都”的是
A.洛阳 B.景德镇 C.开封 D.扬州
21.“安史之乱”发生于A.汉朝 B.唐朝 Fra bibliotek.宋朝 D.清朝
22.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农业盛世是在
A.函周以后 B.秦代以后 C.汉代以后 D.唐代以后
1.主张“道法自然”的古代先贤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2.分为春秋、战国前后两期的朝代是
A.西周 B.东周 C.东汉 D.东晋
3.宋仁宗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蔡伦 B.鲁班 C.李耳 D.毕昇
4.《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陶弘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5.古代“西南夷”杂居的地区是
A孔子 B.荀子 C. 朱熹
D.王阳明 E.王羲之
35.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有
A. 泰山 B.黄山 C.武夷山
D.长自山 E.蛾眉山和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文化政策
37.物质文化遗产
38.对偶
39.社日
A. 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6.宗法制度下,周代社会的基本单位是
A.宗族 B.家庭 C.村落 D.合作组
7.不属于古代婚制“周公六礼”的是
A.纳采 B.问名 C.加冠 D.亲迎
8.“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9.就商贸方式而言,钱庄、银号属于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A.《九歌》 B.《天问》 C.《离骚》 D.《阳春》
13.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A.以石结构为主 B.以砖结构为主
C.以木结构为主 D.以土结构为主
14.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中的是
A. 诗情画意 B.诗言志 C.乐以教化 D.文以载道
15.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47.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主要有哪些?你怎样理解?
48.举例说明语言崇拜的表现,并做简要评述。
C.魏晋玄学 D.禅宗心性学
30.先秦时期,曾修建过长城的三国是
A.秦、赵、齐 B.秦、赵、燕 C.赵、燕、楚 D.秦、赵、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中国文化又称为
A.中华文化 B.炎黄文化 C.华夏文化
D.大汉文化 E.中原文化
32.属于清朝时期的文学作品有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长生殿》
D.《西游记》 E.《聊斋志异》
33.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
A.农业的出现 B.陶器的制造 C.狩猎
D.石器的磨制和钻孔 E.采集
34.对“知行”观提出过重要观点的先贤有
C.工业社会中 D.原始社会中
27.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8.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自然科学、古典哲学、美术最有影响和贡献的是
A.郎世宁 B.利玛窦 C.汤若望 D.孟至德
2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即
A. 宋明理学 B.阴阳五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