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想品德材料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合集下载

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摘要:教学情境能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气和灵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故事的引入、问题的设置和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创设情境的。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情境教学的运用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情境创造性地使用和对现实生活的挖掘。

教材不是完美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也不是标准答案。

爱因斯坦曾说:“人们解决世上所有的问题,是用大脑,而不是用书本”。

作为课程资源的教材,我们要充分利用有效情境,但又不迷信教材,只要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能取得原有教学情境的教育价值而又更符合学生实际,就应大胆地创设新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

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必须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运用情境导行,可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所谓教学情境创设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

“境”是指教学环境,“情”是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进行学习,其实就是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入手,充分利用形象,设计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大多人认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较为抽象,趣味性较少,学生势必会感到枯燥乏味。

其实不然,相反,思想政治课堂可以“活”起来,只要教师在教学时能运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艺术,必能以点及面,由浅入深感染一大批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

我们的思考是,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创设情境。

一、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内容摘要: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优化教学心理气氛,促进教学生成与教学相长,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有效解决课堂教学卡壳现象。

文章以例举方式介绍了五种问题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创设以问题为核心因素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气氛当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获得新体验的教学方法。

在问题情境中,问题为主导,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要为培养学生能力思维服务;情境为补充,为问题服务,它起着烘托情感、铺垫知识和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问题情境不同于简单地发问,而是通过情境的烘托,使问题的提出能与学生的情感有效结合,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状态,使学生愿意克服思维障碍,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把思维引向深入,有效避免“卡壳”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根据情境的内容和性质,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着重从创设以下几种问题情境。

一、趣味性问题情境思想品德课常常给人以刻板、说教的负面印象,教材内容仍然存在着脱离现实、抽象难懂的弊端,且与学生所秉持的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出入。

学生普遍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的学习。

因此思想品德课就更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弥补自身缺憾。

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比如在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容时,我引用了一则“20世纪中国人看时间方式”的民谣,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内容是:有人说20世纪中国人看时间的方式是这样的,6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BP机)。

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人们看时间的方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情境将学生的思维自然引向了“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问题的思考上,使学生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也有了更新的认识。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到这里方是长进 。” 教学实际上就是设 疑 、 质疑 、 释 疑的 过程 。教师要在课前 精心设计疑 问 , 课 堂上巧妙提 出疑 问。先让学生感 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 , 再激励 、 诱 导学 生
走进 真挚友 情》 一课 时 , 笔者 首先播 放 了《 永远 是朋 友》 这首 歌 曲进 行导人 , 把 学生带进 特定 的意 境 中 , 使 学生 在欢快 的氛 围中欣赏音乐 , 体会 歌词。欣赏完歌 曲后 , 笔 者 出示 了讨 论题 : 你 最喜欢和什 么样 的人交朋友 ?最不

显露 学生的才能 。既培养 了学 生的应变能 力 , 锻炼 了学 生 的 口才 , 又引发 了学生学 习的兴趣 。 二、 创设 活动情 境 , 激活思维火花 教学 既是认知 过程 , 也是活动 和实践 的过 程 。课 堂 教学 要 以学 生 的活动 为主线 , 激励 学生 主动参 与 、 主动 实践 、 主动思考 , 让 学生在活动 中获得丰富 的感 知 , 在活 动 中感悟 , 在活动 中发 挥创新 的潜 能。例如 , 对 于“ 哥儿 们义 气不是 真挚 的友情 ” 学生 不好理 解 , 于是 笔者 创设 了小 品表演 活 动情境 : 学生 甲被 打 了 , 他 跛着 脚 , 捂着 脸, 哭着 向他的两位好朋 友求助。学生 乙认为 : 我们是好 朋友 , 应该 两肋插刀 , 去把事情摆平 。学生丙认 为 : 是好
喜欢什 么人 做你 的朋友 ?围绕这一讨论 题 , 有 的学 生在 进行窃 窃私语 的谈论 ,有 的在进行 面红耳赤 的争论 , 有 的在 频频点 头附和。课堂气氛就像开座谈会 。笔者抓住 时机让几个 学生谈谈他们 自己的看法 。在此基础上 , 笔 者引导学生 思考 : 能不 能从 这几位 同学的答案 中发 现共 同的思想 内容 ?学 生略微思 考 , 回答 出 : “ 交朋友要有选 择性 。” 笔者肯定 了他们 的思维结论 , 并指出这是友情的 个 显著特点 。通 过这种情境 的创设 , 学生 在热烈 的讨 论 中又依次 总结 出了友情 的另外两个特点 : 稳定性 和亲 密性 。这种热烈 、 激昂的教学形式最 能发展学 生的智力 ,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新 课 程 改 革 呼 吁课 堂 教 学 的 改 革 . 着 眼 于教 育 教 学 方 法 的
研 究 和创 新 。 问 题 情 境 模 式 教 学 是 一 种 有 效 地 教 学 方 法 , 可 以
思想品德课堂 , 将 思想 品德 引入 到生 活 中 , 使思品教学生活化 , 体现政治源于生活 , 寓于生活 . 又为生活服务的教学理念 . 以 此 来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激 活 初 中思 想 品 德 的课 堂 教 学 ,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的 效率 。因 而 , 创设 问题 情 境 时 , 首先 应 立 足 于 现 有 的 校 内外 资 源 , 尤 其 是本 校 、 本班学生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 , 这 样 可 以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主动 性 和 积 极 性 。例 如 , 一 位 教 师 在 讲授 “ 自 己的 事 情 自己 做 ” 一节时是这样安排的 : “ 同学 们 , 在 开 学 或 放假时 , 你 让 家 长 接 送 过 吗 ?自己 的衣 服 自己 洗过 吗 ?自己抄 袭 过 别 人 的 作 业 吗 ?家 长不 在 家 时 , 自己做 过 饭 吗 ?” 由 于这 样 的

四、 创设 问题情境 , 根 据教 学 内容、 学生 的认 知水平 适 当
设置
要 使 问题 情 境 真 正 起 到 “ 激情 、 奋志、 启疑、 引思 ” 的作用 , 不 应 千篇 一 律 地 只放 在 每 节 课 的开 始 。根 据 教 学 的需 要 , 问题
情 境 的设 置 可 放 在 教 学 的开 始 , 还可 放 在 课 中或 课 尾 。例 如 , 教

创设 问题 情境, 熟 悉掌握教学 内容
了解 教 学 内容 是 教 师 教 学 和 学 生 学 习 的 主要 依 据 . 离 开 教 学 内容 , 问 题情 境 的 创设 就 成 了 “ 无源之水 、 无本之木” , 因 而 创 设 问题 情 境 之 前 应 透彻 理 解 教 学 内容 , 使 问 题 情 境 创 设 更 具 针 对 性 。 另外 ,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前 还 应 了解 学 生 的认 知 水 平 和 生 活

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情境创设

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情境创设

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情境创设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犹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心随我动”,创设不同的情景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如饮甘泉、如品香茗,流连忘返。

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下面就我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实践中的一些探讨和尝试,现举几例,以请教于方家。

一、创设语言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其良好的标志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产生更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愉快、没有什么紧张感和畏惧感。

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的却是此类现象:有些学生整节课都是坐着,不主动发言,“安安静静”地当听众,“心甘情愿”地当观众,举手的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人;分组讨论时,积极讨论的占少数,而大多数学生也只是旁观者,从来不参与讨论,还有的学生思绪脱离了课堂,都不知想到哪里去了……沉闷的课堂气氛让教师尴尬、着急、发怒,带来的后果是教师只好不断地“指名道姓”,延误了教学时间和任务,还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课堂教学气氛、教学情境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双方信息的交流,以至影响整个教学效果。

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师生双方教学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也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创设语言情境是思品课堂上渲染课堂气氛的一种常用教学手段,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之一。

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依靠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加以渲染、营造的。

以“创设语言情境”调控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

创设情境,每个学科都有其本身的特点,情境的创设有共性也有个性。

教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情境呢?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学生才能愉快接受, 主动学习。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会,由会到熟练掌握。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要使教育心理学化。

其本质在于促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心理积极化的状态,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紧扣学生心弦,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情与教师的教学激情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热烈和谐的教学情景中,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达到提升教学实效的目的。

创设成功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一个让学生饱尝努力探求,勤奋思考后获得知识、取得成功的情境。

二、使用问题探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巧设问题也是教师的教学艺术之一。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教材相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就是“创设问题情景”。

我们教师要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

所谓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要以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为基点,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

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景的过程。

萨奇曼探究模式理论应运而生,其主要环节是:展示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证明假设,同时由提出假设到证明假设能够反复循环,直至达到准确为止。

培养学生设疑,适时地调整教学节奏,讲授重点、难点,促动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促动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 键 词 】 中政 治 ; 境 创 设 关 初 情
【 中图分类号】G6 31 【 2.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6 1 1 7 (O 96 0 1 - 1 1 7 — 2 O2 O )— 1 1 0
品 , 起 吴 某 摊 上 的一 只 玩 具 小 熊 看 了看 , 后 放 在 原 处 , 吴 拿 然 而 某 却 以王 某 弄 脏 玩 具 为 名 , 要 他 买 下 , 某 不 允 , 某 当 即破 硬 王 吴 口大 骂 , 至 要 动 手 打 他 , 被 别 人 劝 住 。 别人 的劝 说 下 , 甚 幸 在 王某 只好 自认 晦 气 , 下 玩具 熊 。 评 价 材 料 中人 物 的 行 为 。然后 让 买 请 学生回答, 由于 从 情 境 本 身是 看不 出 明确 答 案 来 的 , 因此 学生 的
的 探 究
维 的 问 题 , 生 就 会 产 生 一 种情 感 反 射 , 极 配合 教 师 的 教学 行 学 积
为 . 成 师 生 之 间 的 情感 与 知 识 的双 向交 流 . 成一 种 与教 材 内 形 形 容 相 适应 的情 绪 氛 围 , 时相 对 理 想 的教 学 情 境 就 形 成 了 ; 此 以学 生 的 “ ” 主体 . 一 样 能形 成 教 学 情 境 . 在热 烈 的讨 论 或 辩 学 为 也 如
论 时 , 生 认 真 、 极 的态 度 , 着 追 求 知 识 的 精 神 , 构 成 一 种 学 积 执 将
学生 之 间 的情 感 与 知 识 的双 向交 流 ,而这 种 双 向交 流 是 受 教 师
指导 和控 制 的 。 “ 业 是 国 民经 济 的 基 础 ” 一 内容 的 教 学 中 , 在 农 这 笔 者 首 先 让 学 生 去 看 了 一些 关 于加 入 世 界 贸易 组 织 后 我 国农 业 所 遇 到 的 一 些 问 题 的 材 料 。 此 基 础 上 , 他 们 把 看 了材 料后 的 在 让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问题是点燃求知欲、创造欲的火把,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知识的种子。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认真贯彻问题情境策略既是新课改的要求,又是创新教育的需要。

那么,什么是问题情境?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呢?问题情境是渗透着新的、未知的知识,并能引发人们在新知识与旧知识、未知知识与已知知识之间内心矛盾冲突的奇妙有趣的情节、故事、场景。

问题情境是联系学科课程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则是教学活动的开始。

一般来讲,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启发性、敏感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那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笔者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创设问题情境,应首先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离开教学内容,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创设问题情境之前应透彻理解教学内容,使问题情境创设更具针对性。

另外,创设问题情境前还应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很好地挖掘和利用课外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源,才能创设出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情境。

例如,教师在讲授思想品德第七课“做人要自尊”一节前,首先要搞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使学生懂得自尊和自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等,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实际,如自立能力、自我认知水平以及年龄特征等。

二、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其内在价值,应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卢布姆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而教学目标是组织课堂教学、选择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师生活动的依据。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的 思 想 觉 悟 。比 如 讲 解 科 教 兴 国 战 略 时 , 可插 入 《 中 国
农 业发 展 》 的 故 事 。学 生 听 起 来 津 津 有 味 , 注意 力高 度 集中。 学 生 不仅进 一步 了解 了 “ 杂交水 稻之 父 ” 袁隆 平 , 更 重 要 的 是 对 科 学 技 术 是 第 一 生产 力 有 了 更 深 的 理
量 , 从 而 唤起 学 生追 求 真理 、 向往崇高 、 探 索 未来 的 热
情 , 落实 《 思想品德》 课程 理念 , 提 高 课 程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 作者单 位 : 大通县 第二 中学 ) ( 责 任编 辑 向 东 )
示 活动 。 如 教学 九年 级思 想品 德 《 充满 生机 和 活力 的经
济 制度 》 时, 由 于教 材 内容 理 论 性较 强 , 学 生学 起 来 显 得抽 象 、 枯燥 , 教师 可 以事 先 引导学 生到 村 、 镇、 社 区调 查 各 种 所 有 制 经 济 实 体 的 投 资 兴 建 情 况 、人 员 组 成 模
式、 生 产 经营 状 况 、 上缴 税收 及 工 资收 入 情 况 等 , 让 孩 子们 初 步感 受各 种所 有制 的性 质 、 地 位 和作 用 , 回到课
堂再 分小 组 交流 活动 情况 , 教师 最后 做 知识小 结 。 这样 孩子 们兴 致 很高 , 活 动 中既 锻 炼 了 学 生 的 能 力 , 又 让他 们轻 松地 掌 握了 知识 。
J境 法 、 l 媒体情境法 、 故 事情境法 、 主 题 讨 论
法。 方 法 的选 用 因人因 时而 异 , 同时 也要 靠教师 的 经验
和 教学 规律 来选 定 。 1 . 活 动 情 境 法 。即 结 合 教 材 知 识 点 把 学 生 带 人 社 会, 从 生活 中选 取某 一典 型场景 , 在 课堂 上开 展情 境 展

思想品德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思想品德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思想品德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设置“疑难”话题。

众所周知,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更能点燃学生思维的激情。

问题情境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等来提出,将学生置身于似会非会、似懂非懂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能力;方式;能力在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和持续的发展。

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应发展学生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体现科学方法的运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等。

一、一切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繁多,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讲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课的时候,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国情:中国既是资源大国,总量大,地大物博;同时中国也是资源小国,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土地占有量仅占世界人均值的0.12%,人均常规能源占有量仅占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排在第十位,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面积为0.107公顷,生物资源的动植物种类排在第三位。

这些资源的具体数据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我们将以这些资源为引子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出来。

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入手,尽量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常用资源的种类和总量,掌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本课程的教学服务。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问题情境的设计,应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资源概况的认识,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本国的国情入手,提出问题:造成当今世界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从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无节制的索取和不合理开发等进行论述,探究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观察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了解我国资源不足之所在,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思想政治,从思想政治中走向现实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浅探(五篇范例)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浅探(五篇范例)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浅探(五篇范例)第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浅探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浅探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一些偏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展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进一步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呢?1教学情境的主要特征1.1 基于生活。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

这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平时关注国内国际大事、关注学生平时的生活,这样,才能创设基于生活的情境。

1.2 注重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1.3 体现学科特点。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

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即在思想品德课中要恰当的提问,引入思想品德主题思考。

1.4 内含问题。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的创设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的创设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的创设“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增进学生参与度,以提高教学实效。

一、创设故事情境,丰富学生生活体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自己,教学活动应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的生活,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设计问题,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活思维。

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合一。

例如在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时,我针对当前一些小贩出售、使用地沟油的事件,然后设计成小品表演,并思考:“使用地沟油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实的去体会去感受,全面地去观察去分析,从而得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结论,这样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以情施教,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提高兴趣,使学生情感和认知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比单纯的言语教育更有效果。

二、创设实验情境,注重心理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丰富和发展学生内心世界的道德感知力,是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两代人的对话》这一框题时,我利用课本上的情境设计了这样一个心理体验活动。

“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他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七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这是生活中我们时常碰到的父子冲突,我把全班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小冰的心理,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

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情境

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情境

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渲染学习气氛,营造学习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要讲究科学、合理、适宜,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既要注重学科特点,又要兼顾学科整合以及资源共享。

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该如何创设情境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和粗浅认识。

一、创设情感情境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基础知识,是实现知、情、行三者的有机统一,其中知为基础,情是动力,行是归宿。

实现知、情、行三者的有机统一的关键在于能否将认知转化为信念。

有了信念,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而形成信念必须培养学生与知识相适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心灵共振”。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设法使学生在愉悦中领悟知识,在激情中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动之以情”,并通过激情为“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初三政治活动课“新时期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教学内容时,首先播放了一首《春天的故事》,随后给出问题:①1979年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指的是谁?②1992年中国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它又是一个春天呢?受歌曲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积极发言,并进行着热烈的讨论,教师适时地进行一些穿针引线。

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理解,在情感上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而且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个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

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139Email :jiaoyuluntan@创设情境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有利条件,良好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中几种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

一、寓思于疑,创设问题情境教师的提问要讲究艺术性,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创造性地设计问题,有技巧地引导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使他们的思维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产生矛盾,激起他们的思维浪花。

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通过问题的解决,确立一种精神、立场、态度和追求。

二、寓美于教,创设语言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伴以表情,绘声绘色地准确传递情感,用抽象的理论勾画出鲜明的表象,可以引发学生涌动的情思,让学生处于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感受中,去掌握和理解抽象的理论观点,无意间就能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讲解“防患于未然”这一课,我选用云南大学马加爵的案例,以饱富情感的语态讲述他的经历。

扣人心弦的语言和案情,学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初级中学 曾 竑生很快进入角色,如临其境。

然后我再用更为激愤的语言痛批案例中的欺压行为和犯罪带来的严重后果,学生则当即给予了强烈的回应,并一致表示要远离违法犯罪,还因此反思了自己的日常行为,真正达到了学生与教师的心理相容和感情共鸣。

三、寓趣于理,创设直观情境在理论较强的政治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视录像、投影、动画、录音等电化教学,能为学生创造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直观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枯燥、严肃的理论知识。

例如:讲解“我国人口特点—新增人口多”时,我借助多媒体制作了一幅主题为《人口大国》的漫画动画,并配上录音。

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我国人口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达到教学目的。

四、寓理于文,创设迁移情境教师的执教实际是对课本的再创作,如何才能在再创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呢?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和更新教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阅读思想品德材料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命题,材料题量大,形式也各异,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

这些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

纵观近几年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致失分过多。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思品材料的阅读能力。

而阅读思品材料要求教师能重视学生的自身经验和发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有限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具备无限的自我发展素质。

因此,阅读思想品德材料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课堂为舞台,以思想品德教材及相关材料为载体,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营造一种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主动动脑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他们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评价等探究性思维,最终学会如何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民主氛围,张扬个性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新是中国教育的完成。

”可见,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创造,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存在于学生问题产生的过程中。

思想品德教学呼唤“人文性”的回归,学生是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灵敏的情感,教师在教学
活动中必须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才、情、志、趣,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能,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积极主动参与问题情境的机会,启发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1.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民主氛围
21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如何有效地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充分相信学生,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成为问题情境的主人。

例如,我在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先布置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探究质疑。

学生提出了:“当今社会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它与“三个代表”等党的指导思想有何联系?针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等问题,我鼓励学生围绕各自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小组讨论。

在讨论中,我有意识地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从而缩短自己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他们在即将进行的课堂交流中可能出现的胆怯、害羞心理,进而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完成问题情境的创设。

可见,我们在思品材料分析中,应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2.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张扬学生个性
个性发展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它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强调个体发展的自主性、差异性。

个性在心理学上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

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创造力开发者的教师,
在教育活动中,要创设轻松、自由的问题情境,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和见解。

我在分析“小明与父亲唱反调”一段材料时,要求学生针对逆反心理发表看法,一部分学生认为逆反心理具有危害性;但也有少数学生认为,逆反心理未必都错,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学生中的好多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是家长有意或无意造成的。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淡化了自己是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答案,用适度的宽容,调动一切手段,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学会动脑、学会创造,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

二、激励兴趣,激活教材,强化感受性
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可见,兴趣是学习、科研不断前进的推动力。

在思想品德课上,特别是在阅读材料中,要强化主体的感受性,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教材,引疑设问,使学生产生自觉学好思品的动力。

1.于深层蕴意处设疑
思品材料中往往蕴藏着极深的含义,教师精心地引领设疑,将会增强学生主观感受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材料主旨。

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材料中,学生都理解了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我抓住这点巧妙设疑:为什么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这样一问,学生迅速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再联系我国
进入社会主义的条件,最后得出了经济决定政治的结论。

2.于材料关键处引疑
所谓关键,就是材料的重点,即能表现主题或线索的字词及语句。

抓住关键引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点到面,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必须重视抓住关键引疑,教会学生答题。

具体方法是:(1)抓住材料中的主体等关键字词。

(2)把握材料题中问与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材料一: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我国先后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

后又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材料二:当前,在某些地方,假烟、假药充斥市场,毒大米、毒油害人事件时有发生,虚假广告泛滥,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实施什么治国方略?②结合材料一,说明应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③面对材料二中的现象,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做?其中第②问的答案一要注意有哪些主体可以涉及问题的解决,二要结合第①问,从道德、法律角度回答。

3.于新知与旧知的比较中激疑
引导学生把新知与旧知作比较,可用旧知推新知,把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不断增长知识信息量。

如,学习“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时,我要求学生与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作比较,并提出疑问。

经过比较,有学生提出:同是分配制度,为什么在五个社会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经过热烈争论
之后,学生理解了:产品如何分配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

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不仅懂得了五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情况,而且懂得了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基础。

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强化了他们的主体感受性,诱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在阅读思想品德材料教学中,教师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引疑,一石激起千层浪,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思品的主动性、积极性才会与日俱增,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车玲仙,费国平.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7).
[2]王毕珍.谈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的衔接.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5).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初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