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材料题汇总
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
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也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惨痛教训。
下面是一些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练习题,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题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选项:A. 政治原因 B.经济原因 C. 文化原因 D. 领土争端)题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中方表现如何?(选项:A. 宣战 B.高度警惕 C. 低估敌人 D. 寻求外援)题三: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战术和装备如何?(选项:A. 先进 B. 落后 C. 战术上胜出 D. 装备上占优)题四: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军队采取了何种战略?(选项:A.主动出击 B. 防守为主 C. 游击战术 D. 被动防守)题五: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中日签订了哪个条约?(选项: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南京条约》 D. 《北京条约》)题六: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国内变革?(选项:A. 袁世凯上台 B. 辛亥革命 C. 民主制度建立 D. 丧失领土)题七: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史书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选项:A. 增加条约丧权辱国的记录 B. 重新审视现代化问题 C. 唤起民族自强意识 D. 触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索)解析:题一:选项D。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领土争端,尤其是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争夺。
题二:选项C。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方面低估了日本的实力,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战胜对手。
题三:选项B。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战术和装备方面相对落后于日本军队。
题四:选项A。
日本军队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战略,迅速发动了对中国的进攻。
题五:选项C。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与日本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群岛,并支付了巨额赔款。
题六:选项B。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制度。
题七:选项A、C、D。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史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条约丧权辱国的记录,唤起了民族自强意识,并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甲午中日战争(附答案)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47)——甲午中日战争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是光绪帝所写,悼念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邓世昌C.关天培D.左宗棠答案 B2、“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兄弟,我就是台湾。
”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
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 B3、下列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是()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南京条约》答案 A4、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 C5、《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偿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
日本把这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
以下对这則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日本利用这笔巨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B.日本利用这笔巨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的军队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D.这笔赔款为日本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定了基础答案 C6、见下图,你知道在黄海战役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军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海军将领是谁吗?()A.林则徐B.左宗棠C.丁汝昌D.邓世昌答案 D7、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新的变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C.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 C8、“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9、报载:2013年4月17日,正值《马关条约》签署纪念日之际,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沿海训练编队赴中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单选题1. 史学家孟森说: “外使之来, 苟非崩角稽首, 而与为姑容, 其耻甚于亡国。
宁以社稷为殉, 不使虏夷踪迹相浼(沾染)。
得正而毙, 虽败犹荣。
此当时之舆论然也。
”材料中的“当时”是指()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天津条约》签订之后C.《北京条约》签订之后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2. 下列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3. 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 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
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 必有我可以自立之道, 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
”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 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 缺乏充分准备B.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C. 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 贻误战机D. 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投降思想4.一位学者回忆幼年的时光: “有人从上海带来几盒洋火柴, 当时叫自来火。
虽然有了时钟, 但是在灯下并无大用, 早两三个小时, 晚两三个小时, 又有什么关系?火柴其实也是奢侈品, 至于煤油, 那可又另当别论;煤油灯可以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昼。
国际上也发生了不少事。
”从文中所述背景推测, 当时国际上最有可能发生的大事应该是()A. 法国大革命B. 瓦特改良蒸汽机C. 美国独立战争D. 日本占领台湾5.近代某位皇帝在闻悉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后, 发表措辞严厉的上谕: “总之, 进京一事, 万不能允, 内江通商, 必须消弭;其余两事, 亦当设法妥办。
”据此推测, 这位皇帝和这个不平等条约应是()A. 道光帝《南京条约》B. 咸丰帝《天津条约》C. 咸丰帝《北京条约》D. 光绪帝《马关条约》6.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 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 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法火烧圆明园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联合清政府镇压义和团7. 瑞澄(1863—1912), 满洲正黄旗人, 在一封家书中曾这样描述过一场事件: “各国洋兵已满九城, 火光冲天者三日夜, 地安门桥以南烧尽, 西四至西单烧尽 , 朝阳门楼、前门楼均烧化为乌有。
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材料题: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
材料题: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约2万人。
据英国法学家胡兰德的《关于中日战争的国际公法》记载:“当时日本官员的行动,确已越出常轨。
他们从战后第二天起,一连四天,野蛮地屠杀非战斗人员和妇女儿童。
在这次屠杀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全市中只剩36人(后考察生还者有800余人)。
而这36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留下的。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材料二一份出版于明治二十七年十二月六日(公元1894年12月6日)的日本报纸《时事新报》,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郑家杭村现身。
该报以10个版面的容量,详尽报道了当时日军入侵中国的重大时事新闻,其中有日军血洗旅顺的大幅版面。
该报记者以近三分之一的版面描绘了日军侵占辽东、血洗旅顺、屠杀中国军民的场景,其暴行让人触目惊心。
请回答:(1)材料一中旅顺大屠杀发生在哪一场战争中?你如何看待日本一些史学家所述“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的观点?(2)材料二中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战地新闻报道的发现有何意义?(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何认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中英《南京条约》材料二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
海路通商章程……俄国商船均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
——中俄《天津条约》材料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材料一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2)材料二中沙俄的侵略要求与英国相比有何发展?(3)材料三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与前两者相比,它更具有危害性,为什么?(4)综上述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参考答案1.解析:本题以中日甲午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提炼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试题精选50道资料
甲午中日战争试题精选50道资料甲午中日战争相关试题一.非选择题1.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是_1894_;2.3.甲午战争历时多久9个月;4.5.甲午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6.7.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马关条约》;8.甲午战争中日签订条约是在日本广岛签订的(地点);9.条约是清政府哪位大臣和日本签订的李鸿章;10.11.甲午战争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12.条约中阻碍中国名族工业发展最严重的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场;13.14.甲午战争割了那些土地给日本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15.甲午战争中爆发的三次战役为黄海战役、辽东半岛战役、威海战役;二.选择题1.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日:“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平?”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答案:D 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平时请款辄驳洁”,“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可知,四个选项中对甲午战败最全面的表述应为D。
2.下列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B.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C.俄国对朝鲜虽有野心但未准备就绪,对日采取不干涉政策D.朝鲜东学党起义,中国和日本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镇压答案:D 解析:当时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东学党起义后,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镇压,日本则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D与史实不符。
3.“三国干涉还辽”的真正结果是A.被中国收回,维护了国家主权B.为俄、德、法三国瓜分C.表面收回,但仍被日本控制D.置于俄国势力范围之内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三国干涉还辽”知识点。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材料题北师大版精编版
材料题:甲午中日战争1.读下图,请回答:(1)此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此次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发起国是哪国?(2)在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谁?(3)此次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条约?此条约签订的危害怎样?2.阅读下列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请回答:(1)诗中体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判断诗人写此诗应在哪一年?3.阅读下列材料:甲午中日战争中,礼部侍郎志锐上书道:“总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
夷焰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请回答:(1)志锐在上书中对中国清政府和日本的看法是怎样的?(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志锐对日的主张是什么?(3)志锐对日本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用中日战争前和中日战争中的有关史实证明你的判断。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5年,有人题诗于京师城门上:“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二 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台湾》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读了这首饱含爱国情感的诗作,请你说一说:(1)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中对联的含义,并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诗中“郑氏”指谁?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3)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近来少数“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台独”活动愈演愈烈,你能用史实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反击吗?参考答案1.(1)1894至1895年;日本。
(2)邓世昌。
(3)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l)《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
(2)1896年点拨:此题属诗歌式材料解析题,需在诗歌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历史背景答题。
《甲午中日战争》习题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一、填空题1、与中英《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 B.赔款 C.开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徐骧3、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A.大东沟 B.威海卫 C.黄海 D.旅顺4、“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此诗创作背景是十九世纪末的()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5、“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
”这首顺口溜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6、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写于()A.1843年 B.1894年 C.1896年 D.1902年二、简答题7、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刘东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1)你认为某杂志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为什么?(2)结合所学的日本历史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举出一例即可)、战争影响:8、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B 4、B 5、B 6、C二、材料题7、(1)不符合。
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
(2)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增强,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3)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4)呼吁变法;反对与日本议和;支持公车上书;反对日本割占台湾,谴责清政府投降卖国。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练习题(含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练习题1.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
这一年是农历()A.甲午年B.辛亥年C.辛丑年D.戊戌年2.右图中的人物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位英雄是()A.林则徐B.李秀成C.邓世昌D.左宗棠3.“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清末郑观应的这首诗描述的是()A.丰岛海战B.黄海大战C.青浦大捷D.威海卫战役4.台湾人民发布文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
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瑷珲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北京条约》的签订5.1895年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当时担任清政府议和大臣的是()A.左宗棠B.李鸿章C.奕D.曾纪泽6.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中国三军败绩”,在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的腐败B.清政府不抵抗C.中国人民不觉醒D.日本的强大8.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往事”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9.《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0.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二: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 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大陆政策
• 问题3:大陆政策的提出说明了什么? • 答:日本的野心是称霸世界,并规划了侵略的具 体步骤。
材料三:日本加紧进行以中国为作战目标的扩军备 战活动,“以五年为期作为准备,抓住时机,准备 进攻”。
去年今日割台湾。
—— 》
大丈夫为国捐躯, 死而无憾!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
苏州 重庆
汉口
上海
宁波
沙市
杭州
Hale Waihona Puke 福州广州厦门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个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 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
强租“新界” 、威海卫 我两广、云南;太阳,代表 小日本,气焰嚣张,又把我 “租界”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 日本 福建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国的福建作为它的势力范围。 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向 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的据点。 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 势力范围: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实力所控制的 “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在这 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 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 片领土上,该国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 和阴谋的… … 染指。
• 问题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 生: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2、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1894年朝鲜民众起义 (导火线)
旅 顺
1895.2.2
威 海 卫
黄 海平 壤 海 战.
1894.7.25
1894.9.17 1894.9.15
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专题练习(含解析)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湖北省潜江市】1.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答案】B【湖北省荆州市】2.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B. 中俄《瑷珲条约》的影响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D.《辛丑条约》的影响【答案】C【江苏徐州】3.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
”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答案】D【达州】4.《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答案】D【广西贵港】5.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下列选项与右图签订条约的内容无关的是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B.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湾岛给日本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东交民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答案】B【河南】6.右图反映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江西】7、《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偿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
中日事(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2022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材料一:1894年9月15日,北洋舰队护送4000余名官兵到朝鲜,17日返航,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遭遇日军阻战,战斗由此爆发,这是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决战。
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近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木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狗国。
材料二: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
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材料三: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这场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材料四: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一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及时而大胆地向敌占区进军,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党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三个重大战役?(6分)(2)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材料题汇总
1 国家自卫独立之道,其途有二:第一,守卫主权线;第二,保护利益线。
主权线,指国家之疆界,利益线,至于主权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
——摘自《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的施政演说》21894年6月2日,清政府派驻朝鲜任总理通商交涉事物的袁世凯电告李鸿章:“顷日译员郑永邦(日本驻朝鲜使馆译员)以其使命来询匪情,并谓匪久扰,大损商务,诸多可虑,韩人并不能了......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
”3日又电:“顷日署使杉村来昭,该意亦盼华速化戡,并询允诺……似无他意。
”31894年6月中旬,朝鲜内部局势趋稳,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军队同时撤出朝鲜,日本拒绝,并在内阁会议上通过所谓“日中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
后来据日本外相4陆奥宗光回忆说:“我假借这个好题目,或能调和已经一度恶化的终日两国关系,万一不能调和,则毋宁索性借此时机促其破裂。
” ——摘自《李文忠公全集》4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蹇蹇录》5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欲退则彼欲进,我益让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
夷焰嚣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礼部右侍郎志锐奏诿人谋占朝鲜事机危急请速决大计折»6甲午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报道:“就弹药而论,它所储存的数量,比在一次对华战争中可能消耗的还要多。
”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报道中又说:“(日本)比中国更清楚的知道中国,每一省能够抽掉多少人来作战。
” ——摘自《帝国主义侵华史》71891年李鸿章奏报“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异月新。
目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
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直至1894年中日战争前夕,他还奏称据英国水师提督查看,大连炮台“工坚赞省”,“各局厂制造西洋枪炮、药弹、水雷均能力求精进”8中如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名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9条约的严厉性是“五大洲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尉”。
《甲午中日战争》习题
《甲午中日战争》习题一、基础题1.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这场战争被称为()。
2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
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3.1895年春,清政府派()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4.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5.()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二、综合题6“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下列与此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7..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
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8. 回望历史,海上的衰落无疑是中国人永远的痛,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舰队曾经在哪场战争中全军覆没(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 D.第二次鸦片战争9. “流落天涯四月天,尊前相对泪涓涓。
师亡黄海中原乱,约到马关故土捐”。
与该诗有关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近代日本通过哪一条约割占了台湾岛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三、提高题11.材料一: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材料题
材料题:甲午中日战争1.读下图,请回答:(1)此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此次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发起国是哪国?(2)在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谁?(3)此次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条约?此条约签订的危害怎样?2.阅读下列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请回答:(1)诗中体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判断诗人写此诗应在哪一年?3.阅读下列材料:甲午中日战争中,礼部侍郎志锐上书道:“总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
夷焰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请回答:(1)志锐在上书中对中国清政府和日本的看法是怎样的?(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志锐对日的主张是什么?(3)志锐对日本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用中日战争前和中日战争中的有关史实证明你的判断。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5年,有人题诗于京师城门上:“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二 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台湾》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读了这首饱含爱国情感的诗作,请你说一说:(1)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中对联的含义,并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诗中“郑氏”指谁?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3)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近来少数“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台独”活动愈演愈烈,你能用史实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反击吗?参考答案1.(1)1894至1895年;日本。
(2)邓世昌。
(3)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l)《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
(2)1896年点拨:此题属诗歌式材料解析题,需在诗歌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历史背景答题。
材料解析题
一、根据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说明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①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片国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便利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允许日本设厂、增辟商埠,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因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请写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典型事件各四例。
并简要谈谈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
答: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感受: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三、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文资本主义其他种种主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答:(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甲午中日战争 习题精选
甲午中日战争习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舰队是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南洋水师 D.东洋水师2.1895年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清议和大臣是A.左宗棠B.李鸿章C.奕訢D.曾纪泽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中国居民的事件发生在A.平壤B.旅顺C.大连D.威海卫4.租借地在广州湾的国家是A.法国B.英国C.日本D.俄国二、双项选择题1.下列事件发生在1895年的是A.平壤战役B.黄海大海战C.威海卫战役D.中日《马关条约》签订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加剧经济侵略的方式有A.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B.在中国开银行,向中国贷款C.在中国办工厂、开矿山、投资修筑铁路D.在中国建教堂、传教3.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曾被日军占领,在19世纪末的瓜分狂潮中被俄国强行“租借”的地方是A.旅顺B.大连C.台湾D.平壤三、填空题l._______年,日本海军在朝鲜_______口外半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2.平壤战役后,日军分两路人侵中国,一路渡_____江,攻占九连城,一路袭击大连和_______。
3.1897年冬,德国借口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军舰强占_______。
第二年,它又强迫“租借”_ _____,把______变成德国的势力范围。
四、识图题观察下页图,请回答:①图中人物是谁?五、材料解析题l.阅读下列材料: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请回答:①这副对联中“公”指的是谁?②这副对联指的是什么事?2.阅读资料:①《马关条约》签定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②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参考答案一、1.B 2.B 3.B 4.A二、1.CD 2.BC 3.AB三、1.1894牙山2.鸭绿旅顺 3.胶州湾胶州湾山东四、①他是清朝将领左宝贵。
《甲午中日战争》习题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选择题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舰队是()A、福建水师B、北洋水师C、南洋水师D、东洋水师2、1895年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清议和大臣是()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曾纪泽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中国居民的事件发生在()A、平壤B、旅顺C、大连D、威海卫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A、林则徐B、邓世昌C、岳飞D、关天培5、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7、老王一家人在1890年为了谋求生路到重庆做生意,8年后他们会遇到下列那种情况()A、老大听人议论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事情B、老王在《申报》上看到太平军痛打华尔的一则消息C、老二从西部回来告诉家人俄国侵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D、老三在一家本工厂打工8、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北伐战争二、材料分析题9、请回答:(1)这是近代史上中国和日本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场景。
请说出这个以签约地点命名的条约名称。
(2)这个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3)请列举出这个条约有关割地的内容。
(4)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B5、C6、D7、D8、C二、材料分析题9、(1)《马关条约》(2)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胜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自《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地施政演说》
1894年6月2日,清政府派驻朝鲜任总理通商交涉事物地袁世凯电告李鸿章:“顷日译员郑永邦(日本驻朝鲜使馆译员)以其使命来询匪情,并谓匪久扰,大损商务,诸多可虑,韩人并不能了......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日又电:“顷日署使杉村来昭,该意亦盼华速化戡,并询允诺……似无他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年月中旬,朝鲜内部局势趋稳,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军队同时撤出朝鲜,日本拒绝,并在内阁会议上通过所谓“日中共同改革朝鲜内政地方案”.后来据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回忆说:“我假借这个好题目,或能调和已经一度恶化地终日两国关系,万一不能调和,则毋宁索性借此时机促其破裂.” ——摘自《李文忠公全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蹇蹇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欲退则彼欲进,我益让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夷焰嚣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礼部右侍郎志锐奏诿人谋占朝鲜事机危急请速决大计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甲午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报道:“就弹药而论,它所储存地数量,比在一次对华战争中可能消耗地还要多.”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地邻居》报道中又说:“(日本)比中国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能够抽掉多少人来作战.” ——摘自《帝国主义侵华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年李鸿章奏报“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异月新.目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直至年中日战争前夕,他还奏称据英国水师提督查看,大连炮台“工坚赞省”,“各局厂制造西洋枪炮、药弹、水雷均能力求精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中如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名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条约地严厉性是“五大洲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尉”.“以中国之大,士民之众而制于区区岛夷,所谓冠履倒置也”侍读学士奎华等一百五十五人上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倭约万分无理,地险、饷力、兵权,一朝尽夺,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割占数地而已” 张之洞
“要挟奇横,事事出于情理之外,海内之人痛心疾首”. 文廷式
历史上“中国之与外国议和者屡矣,或偿其兵费,或准其报商,固末偿以疆土与人也,今既赔巨款,又许以割地,瘠中华而奉岛夷,直纳款耳,无所谓和山东巡抚李秉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者,实甲午一役” 梁启超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
“同年初,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气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旧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寻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作者地根本意图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了富强之策”. 陈独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报知新闻》强调:“即使把三餐节省为两餐,也要扩充海军”,
《国民新闻》认为:必须“在五年之内建成一支可以对付两个欧洲最强国家在远东之海军地海军力量”,“建成一倍于现在常备陆军地兵力”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国干涉还辽后,日本看到用武力夺来地东西又在武力地压迫下失去,更加感到了扩充军备地紧迫性,参谋本部以打败俄国在远东地军队为目标,要求“在现有地七个师团地基础上再增加七个师团”.平时兵力要达到六十万人.同时还积极扩大炮兵和骑兵,使之成为能够适应近代化战争地军队.海军部也提出了庞大地扩充海军地计划.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当时地陆海军扩军经费,共约三亿日元.其中一八九七年地支出,竟达八千二百万日元,与甲午战争以前地国家年度总支出相差无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一:割台消息从马关传回国内,举国哗然,在北京应试地个省举人一千多人联名上书,要求迁都抗敌.台湾人民更是痛心疾首,“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与市中”.拟从台民布告,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二:清政府传令沿海各省禁止援助台湾军民,而且连刘永福派人到大陆募集地捐款也被扣留,甚至封锁区台湾地船只.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三:清政府派李鸿章地儿子李经方为割台专使,都台湾办理变割事宜,李经方不敢踏上台湾土地,美国顾问出主意,把割台清军送到日本军舰上,台湾就这样被清政府出卖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