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中国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其治理质量关系到公司发展以及股东、员工和社会各方的利益。

在此背景下,探讨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及对策成为必要。

首先,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司高层管理层的权力过大、缺乏独立董事参与决策、财务信息披露不透明以及股东权益难以保障等方面。

高层管理层权力过大常导致公司控制权过于集中,出现少数人操控公司、股权分散乏力的情况。

缺乏独立董事参与决策则容易导致公司决策不够客观、公正,股东权益得不到保护。

财务信息披露不透明则可能带来操纵财务报表的现象,误导投资者判断。

此外,公司治理还面临着激励机制不完善、股东诉权难以行使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改善上市公司治理。

首先,要推行以股东权益保护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理念,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督和制约。

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要加强股东权益保护措施,为股东提供投票权、收益分享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保障,增强股东诉权能力。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监管和审计。

通过公开透明的财务报表,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防范操纵财务报表的行为。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管,提高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三,要完善公司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将薪酬与公司业绩和个人绩效相挂钩,激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要加强对高管的监督和约束,建立行业内部人交易监管制度,防止高管滥用权力,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

另外,要强化监管部门的职能和能力,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

及时发现和处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对违法倒公司和人员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行为形成有效威慑。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 制 并 存 的历 史 进 程 。在 这 一 进 程 中 由于
Hale Waihona Puke 2 我 国上 市 公司治 理 的 目标模 式

没 有 比较充 分 的市 场 竞 争 环 境 , 自主 的 公 于 主导 地 位 的 发起 人 股 、国 家 股 和 法 人 股
个理 想 的 上市 公 司治 理 模 型 应 该 包
维普资讯
资本 纵横
我国上市公 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 远 念
( 武汉 理 工大 学经济 学 院 湖 北 武汉
摘 要
40 7 ) 3 0 0
我 国上 市公 司 治理 成 效 直 接 关 系到 企 业 、 本 市 场 以 及 整 个 国 民 经 济 能 否健 康发 展 。针 对 中国 上 资
我 国 在 原 有 计 划 经济 体 制 下 , 只存 在 承 担 计 划 看 . 国 上 市公 司股 权 高 度 集 中 , 有 上 市
流通 股 只有 大 约 3 %, 股 东 完 全 非 流 通 股 占据 主 导地 位 .阻断 了通 过 股 票 5 大 角色 分 工 任 务 的商 品生 产 者 、 销售 者 , 没 公 司 中 . 而 从 国家 股 占统 治 市 场 发 生控 制权 变 更 的 可 能 ,削弱 了资 本 有 真 正 现代 意义 上 的具 有 独 立 法 律 人 格 的 操 纵 公 司 。 股 权 构 成 上 看 ,
尽管它们在成长 过程中没有行 政主导 、 竞 经 营 活 动拥 有 最 后 决 定 权 。 而 , 我 国上 会 一 事 会 一 然 在 董 经理 ”有 序 运 行 的 内 部 治 理机
争也 比较 充 分 .但 它 们 的成 长 却 是 与企 业 市公 司股 权 结 构 不 合 理 的 情 况 下 .作 为 国 构 . 股 东通 过 股 东 大 会 制 约 董 事 会 . 即 董事 领袖 人 物 的 个人 才 干或 家 族 合 力 紧密 相 联 家 股东 代 表 的各 级 人 员 并 非 公 司 奉 献 的 真 会 代 表 股 东 利 益 和 意 志 制 约 经理 阶层 并对 系。 一旦 它 们 踏 入 资 本 市 场 . 有 的靠 人 治 正 承担 者 , 原 也不 具 备 对公 司 的剩 余 索取 权 , 公 司重 大 经 营 活 动 拥 有 最 后 决定 权 .经理

浅析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董事会权力过于集中化上市公司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应当具备合理、民主的决策机制。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权力过于集中,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导致决策结果可能偏离公司利益。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确保董事会成员的利益与公司利益保持一致,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建立独立的监事会或委员会,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2.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上市公司经营风险较高,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来防范各类风险。

然而,由于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内部信息的不透明性,导致内部控制机制的功能不完善。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力,健全并执行相关制度和流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股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合理的股权结构可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防范股东滥用权力。

然而,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问题,少数股东可能通过控制性股权影响公司决策。

为改善股权结构,应推动股权分散化,加强股东之间的约束机制,完善相关的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4. 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也是投资者了解公司情况和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可能隐瞒信息,不及时披露重要事项,或者信息披露不准确、不规范。

为改善信息披露问题,应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章,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时间,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5.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效的监管机制的支持。

然而,目前监管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完善,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难以有效遏制。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概述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概述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不断凸显。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进行概述,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

一、信息不对称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股东与公司经营者之间的信息差距导致了个人财富和公司财富之间的不对等。

股东缺乏详情的内部信息,无法了解公司的真实运营状况,容易受到误导和欺骗。

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缺乏透明度。

其次,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大,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管机制。

最后,股东和公司的经营者往往存在利益冲突,导致信息流通不畅。

二、股权结构扭曲股权结构扭曲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另一个重要问题。

在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大股东对公司决策具有相对主导地位。

这导致了公司治理权力无法有效分散,小股东的利益受到忽视。

股权结构扭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大股东对公司决策的主导地位容易导致滥用权力,肆意为所欲为。

其次,大股东可以通过控制投票权等手段操纵公司经营,损害小股东的利益。

最后,股权结构扭曲影响了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激励机制不完善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也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激励机制不仅关系到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也关系到公司的长期发展。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股权激励制度,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激励机制缺乏有效的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容易导致激励效果不明显。

其次,激励机制往往存在着激励时间过短、激励对象过于集中等问题,难以形成持续的激励机制。

四、独立董事缺失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用是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监督公司经营者行为。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数量和作用远不如足够有效。

从数量上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数量普遍较少。

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引言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治理质量直接决定了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然而,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董事会独立性不足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能够保证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平衡。

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独立性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许多董事会成员同时兼任公司高管,在决策过程中存在利益冲突的可能,导致决策结果不公正。

另一方面,一些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也受到质疑,他们可能被公司利益所左右,无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对策一:加强董事会独立性的监管监管机构应当对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进行审核和审查,禁止高管兼任董事会成员,并提高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要求。

此外,要加强对董事会决策过程的监督,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对策二:完善董事会内部治理机制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建立规范的内部治理机制,确保独立董事的有效参与。

例如,可以设立独立董事委员会,负责审核公司决策并发表独立意见。

此外,董事会成员应当接受一定的培训,提高其履行职责的能力和素质。

问题二:信息披露不透明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透明度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

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不透明的情况。

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隐瞒不良资产和投资风险,误导投资者。

另一方面,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及时性有待提高。

对策一: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提高披露要求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严厉打击任何伪造、隐瞒重要信息的行为。

同时,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的审核机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策二: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信息披露的实时监控和跟踪。

上市公司应当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平台,及时发布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透明度。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1 董事会结构 失衡 .形成 内部人控制和 关键 人控制 . 内部人 控制 ( s e C nr1 是 指公 司的经理 层等 内部人成 I i r o oa o e ac )的概念是 2 世纪 8 C r rt G vr n e p e n O O年代 为企业 实际控制人 的现象。控股股 东属于广义的企业 “ 内部人 ”
经营层不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公司治理可以分为内 上市公司内部人掠夺的常用途 径有: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 利用上
部治理和外部治理 。内部治理是 《 公司法》所确认 的一种正式制 市公司 的对外担保 圈钱 、 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产与利润 , 募集资 度安排 . 构成公司治理的基础 , 主要是指股东 ( ) 董事 ( ) 会 会 、 金使用变更 、用 内幕消息进行交易等。2 0 年底 ,6 6 02 7 家上市公 6 亿元 .此 后虽 有所 改善 , 监事 ( ) 会 和经理之间的相 互约束 和制衡关 系 外部治理机制则 司存在大股东 占歉现象 占款 金额 9 7 05 包括公 司控制权市 场 、资本市场 、产品市 场 、经理 市场等 市场 但是仍不容 乐观 。据 2 0 年 上市公司 中期报告披露的信息 ,截 0 5 月底 , 共有 3 5 9 家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 占用资金的现 的竞争压 力 .国家法律 约束 、政府部 门的监 管 以及社 会舆论 监 至 2 0 年 6
【 关键词】上市公 司 公 司治理 政 策建 议
理 的政 蓑建 议 。
上市公司是股 票市场 的基石 。 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股票市场投 督等 。 资价值 的源泉。公司治理问题是 我国上市 公司的 “ 软肋“ 曾任 证监会副主席的史美伦将 “ 上市公司缺 乏盈利能力和有效的公司 治理 ”列 为中国证券市场 的四大病之一 。 二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 的问题 公司治理是我国上市公司 的 “ 短板” 。虽 然上 市公 司普遍 建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困境与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困境与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困境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上市公司治理困境却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本文将从上市公司治理困境的原因、表现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上市公司治理困境的原因1. 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普遍存在着股权集中度高、股权分散度低的问题。

这种股权结构不仅导致了少数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过强,而且容易引发内部利益冲突,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治理效果。

2. 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内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等。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董事会决策不够民主、监事会职权不够独立、高管层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导致了内部治理机制的不健全。

3. 外部监管不够严格我国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主要由证券监管机构和交易所等机构负责。

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监管机制仍存在着监管职责不清、监管手段不够灵活等问题,导致了外部监管不够严格。

二、上市公司治理困境的表现1. 财务造假财务造假是上市公司治理困境的一个普遍表现。

由于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股权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一些上市公司会利用各种手段虚增收益、隐瞒亏损,从而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2. 资本市场波动上市公司治理困境还会导致资本市场的波动。

当市场对上市公司治理状况产生质疑时,投资者会出现恐慌情绪,从而导致股市的大幅波动。

3. 投资者维权难度大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健全,投资者一旦受到损失很难得到有效的维权。

这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还会削弱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从而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上市公司治理困境的对策1. 完善股权结构完善股权结构是解决上市公司治理困境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上市公司实行股权分散、股权多元化等措施,从而减少少数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

2. 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健全内部治理机制也是解决上市公司治理困境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完善公司章程、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权、加强高管层的监督等措施,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效果。

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一、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1.股权结构不合理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存在着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由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强,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很难保障小股东的权益,甚至出现了利益输送和侵占的现象。

2.信息披露不透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和透明,导致投资者难以获取准确的信息,无法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这不仅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风险。

3.经营风险较高由于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大,涉及到的业务范围广泛,经营风险也相对较高。

存在着市场需求波动、产业政策变化、竞争加剧等风险,一旦经营不善就会引发公司的经营风险,甚至导致公司的倒闭。

4.缺乏创新动力许多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创新动力,盲目追求短期利润,忽视长期发展。

这样做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源,也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5.腐败问题严重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腐败问题,包括财务造假、违法经营等,这不仅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声誉,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改进对策1.股权结构优化针对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来加强对大股东的约束,保护小股东的利益。

完善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激励管理层和员工对公司的长期发展贡献力量。

2.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获取真实的公司信息,减少不确定性风险。

加强监管,对信息披露不真实、虚假的公司予以严厉的处罚。

3.降低经营风险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风险管理,加强市场调研和要素供给,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加强内部控制,规避各种经营风险。

4.培育创新文化上市公司应该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实践,鼓励研发和技术创新,推动公司的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5.加强执法监管对于上市公司存在的腐败问题,应该加强执法监管,依法打击各类经济犯罪行为,建立健全的违法成本制度,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资本市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针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出现的股权集中度过高、股权结构分布不合理、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目标模式进行探讨并从上市公司内部、外部治理的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内部治理外部治理1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经济改革迄今只有20余年时间,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只存在承担计划角色分工任务的商品生产者、销售者,而没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法人——公司。

这样的市场基础导致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是一个行政主导的、多体制并存的历史进程。

在这一进程中由于没有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自主的公司治理文化基本上没有形成。

在资本市场上大量充斥着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没有经历过比较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发展阶段,而是根据主管部门的意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组织架构、财产、业务等方面进行重新安排,以满足监管要求为目标改造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而在近些年兴起的民营企业,尽管它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行政主导、竞争也比较充分,但它们的成长却是与企业领袖人物的个人才干或家族合力紧密相联系。

一旦它们踏入资本市场,原有的靠人治理的企业文化与靠制度治理的企业文化就会有冲突。

它们能否遵守市场规则,尊重其他利益方的权利而进行自我约束就可能成为其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公司法规还不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问题都还远未得到解决。

因此,公司治理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就股权方面来看,中国大多上市公司的股权归纳起来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流通股的比例非常低,绝大部分股份不能上市流通;二是非流通股过于集中,导致“一股独大”;三是流通股过于分散,机构投资者比重过小;四是第一大股东通常为一家控股公司或国家,而不是自然人。

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发展历程,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一系列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治理结构可以提升公司的价值,保障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然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公司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1. 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过于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这容易导致大股东对公司的操纵和控制,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2. 董事会职能不健全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存在职能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的问题。

董事会成员的选任程序、董事会决议的表决方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可能导致董事会无法有效履行其职责。

3. 监事会作用有限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的监督机构,其职能的发挥受到很多限制。

监事会成员的选任、监事会的权限、监事会的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监事会无法有效监督公司的运营。

4. 经理人激励机制不健全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期激励措施。

经理人的薪酬往往与短期业绩挂钩,导致经理人可能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对策建议1. 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分散股权等方式,优化股权结构,降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防止一股独大的现象。

这有助于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促进公司的民主管理。

2. 加强董事会建设完善董事会的选举程序和表决方式,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加强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衡,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3. 强化监事会作用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和权限,改善监事会成员的选任程序和运作方式。

提高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效果,防止公司内部出现违规行为。

4. 完善经理人激励机制建立长期激励措施,将经理人的薪酬与公司的长期业绩挂钩。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鼓励经理人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提高公司的价值。

四、结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包括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职能不健全、监事会作用有限以及经理人激励机制不健全等。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概述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概述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概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概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股权结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存在集中度高、大股东控制力强的情况。

这导致大股东垄断公司决策权,不利于小股东的权益保护和公司治理的公平性。

同时,一些大股东还存在违规操作、腐败行为的问题,进一步损害了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二是信息不对称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透明,存在财务数据虚假报告、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等问题。

这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公司的价值和风险,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三是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不充分。

董事会和监事会是上市公司的治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公司,保护股东利益。

然而,一些董事会和监事会存在“虚职”现象,监督能力不足。

同时,董事会成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导致董事会无法有效履行职责。

四是内外部监管机制不完善。

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存在很多问题,监管部门权力不够、制度不完善、监管措施过于粗放等。

同时,内外部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一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同时,法律的执行力度也需要加强,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二是监管部门职责不清。

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主要包括证监会、交易所等,但其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监管力度不够。

监管部门的职责应该进一步明确,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指导。

三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需要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的治理机制,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确保其独立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加强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评价,在激励约束机制上做好补充和改进,以提高公司治理的效果。

浅析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上市公司是一种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交易其股票而取得融资的企业。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良好治理对于实现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中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以分析这些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董事会的权力过于集中。

在一些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兼任CEO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公司的决策过于依赖于个人意志,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衡。

此外,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性也不够,存在利益关联、过度亲密等问题,影响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针对这一问题,上市公司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并明确董事会成员的角色职责。

对于董事长兼任CEO的情况,应该限制其权力,确保决策的多元化和透明度。

其次,要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明确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标准,禁止利益关联人担任重要职务,确保董事会的监督和制衡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其次,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中还存在信息披露不透明的问题。

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虚假陈述、信息滞后等问题,导致投资者难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增加了投资风险。

此外,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重要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也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

针对这一问题,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与透明度。

首先,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披露内容、格式和时限,并建立定期和临时披露机制。

其次,要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防止虚假陈述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与法律责任,对违规披露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此外,上市公司还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一些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控制股份比例过大,导致小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中也存在股权多元化不足的问题,缺乏投资者的参与与监督。

针对股权结构问题,上市公司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股权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员工持股,并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等措施,增加小股东的话语权。

公司治理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公司治理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公司治理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公司治理的风险和防范措施是任何公司都需要关注和应对的重要问题。

公司治理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公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包括违规行为、腐败、内部控制不力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公司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以确保良好的公司治理。

首先,公司需要确立和实施一套完整的治理结构。

这包括建立有效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边界,确保公司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公正性和高效性。

董事会和监事会应该由独立的、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士组成,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履行监督和指导的职责。

其次,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是确保公司运营合规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公司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完善的审计、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覆盖公司各个环节,包括财务管理、财务报告、业务运作等。

此外,公司还应该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适应公司业务的发展变化。

第三,公司应该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和流程,以预防和打击违规行为。

公司应该建立反腐败和反贪污的制度和程序,明确违规行为的定义和责任,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此外,公司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从而降低公司面临的违规风险。

第四,公司应该加强对重大交易和决策的审批和监督。

公司的重大交易和决策往往涉及风险和利益的平衡,需要充分权衡和评估。

因此,公司应该建立审批和监督制度,确保公司决策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合规性。

此外,公司还应该加强对投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通过多元化投资、风险分散等手段降低公司面临的投资风险。

第五,公司还应该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预警。

公司的治理风险不仅来自于内部,还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公司应该密切关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内部制度和流程,以适应变化环境的要求。

同时,公司还应该加强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研究和分析,及时调整和优化公司战略和运营模式。

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向上市,以融资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

上市公司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信息披露不充分、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造假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的权益。

上市公司亟需加强自身管理与监管,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围绕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一、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1.信息披露不充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部分上市公司为了粉饰财务状况,隐瞒或变相披露不利信息,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一些上市公司对内部信息披露制度不够重视,导致内部信息泄露、内幕交易等问题频发。

2.治理结构不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上市公司董事会缺乏独立董事,董事会决策不够民主科学,导致公司决策失误、风险控制不力。

3.财务造假财务造假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夸大利润、掩盖亏损,采取捏造财务报表、虚增业绩等手段,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4.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薄弱是上市公司存在的普遍问题,一些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导致管理混乱、资金安全隐患等问题频发。

二、改进对策1.加强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加强内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严禁内幕交易,确保内部信息不泄露。

2.健全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应该健全治理结构,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加强董事会职能,增强公司治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加强财务监管对于财务造假问题,监管部门应加强审计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财务造假行为,对于严重违规的公司,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

4.加强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内部控制要求,加强对公司内部各项事务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公司运营的规范和稳定。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困境与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困境与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困境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成为了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投资者获取利益的重要渠道。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着一些困境,如信息不透明、股权分散、内外控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本文将就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信息不透明信息不透明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着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

一方面,上市公司存在着不真实的信息披露行为,如虚假陈述、不良预期等。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足,如财务报表、内部控制报告等缺乏足够的信息,使得投资者难以对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进行判断。

针对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信息披露监管。

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对虚假陈述、不良预期等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同时提高信息披露的标准和透明度。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和时间,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率。

3.提高投资者教育水平。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理财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二、股权分散股权分散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面临的另一个困境。

在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分散程度较高,控制股东的股份比例较低,导致上市公司的决策权、监督权难以集中,管理效率低下,易受到外部干扰和控制。

针对股权分散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建立健全股权激励制度。

通过股权激励制度,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效率和业绩。

2.完善股权监管制度。

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和管理,提高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

3.加强股东沟通和合作。

加强股东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增强股东的共识和信任,提高上市公司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效率。

三、内外控制机制不完善内外控制机制不完善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治理风险及对策

治理风险及对策

治理风险及对策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治理风险也相应增加。

企业治理风险是指因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或治理行为不规范,导致公司遭受损失或未能达到预期经营目标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解析企业治理风险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应对策略,旨在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治理风险的成因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机制。

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监督不力等,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治理风险。

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会导致企业风险控制失效,增加经营风险。

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经济波动等因素,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引发治理风险。

信息披露不透明:信息披露不透明可能导致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状况,增加企业的信任风险。

三、治理风险的表现形式决策风险:由于治理结构不完善或决策程序不规范,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可能引发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由于财务管理不善、投资决策失误等原因,可能引发企业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

法律风险:企业违反法律法规或合同违约等行为,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和经济损失。

信誉风险:信息披露不透明、治理违规等行为可能导致企业信誉受损,影响投资者信心和企业的融资能力。

四、治理风险的应对策略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同时,优化股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或股权过于分散。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操作规范,强化内部审计功能,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损失。

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确保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增强企业的公信力。

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作为企业中的佼佼者,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上市公司在治理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对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信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一、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股权结构不合理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过度集中的情况,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在公司决策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小股东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这种股权结构容易导致公司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控股股东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一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

管理层可能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短期行为,如过度投资、在职消费等,忽视了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同时,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层的不当行为。

3、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渠道。

然而,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甚至存在虚假披露的情况。

这使得投资者无法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4、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效率低下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其运作效率和独立性对于公司治理至关重要。

但在实际中,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监事会成员的监督权力有限,无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导致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决策和监督职能无法充分发挥。

5、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上市公司对管理层和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无法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对管理层和员工的约束机制不健全,难以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6、公司治理文化缺失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是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缺乏公司治理文化的建设,公司内部没有形成尊重股东权益、重视公司治理的良好氛围,导致公司治理制度难以有效执行。

上市公司治理风险

上市公司治理风险

上市公司治理风险上市公司治理风险上市公司治理风险就是上市公司的内控风险,即内部治理结构的风险,主要包括大股东控制风险、董事会风险、独立董事风险、监事会风险以及内部人(经理人)控制风险。

本文分别从以上各个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形成以及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内容。

一、大股东控制(实际控制人控制)风险在我国,《公司法》将控制权赋予大股东,并实行一股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第一大股东,无论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其在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及在选举董事上实质上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大股东往往会利用其垄断性的控制地位做出对自己有利而有损于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股东控制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下,当国家股成为一股独大的控股股东时,通常会产生政企不分,导致企业目标政治化,大股东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联手,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无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最终为保留公司形象与在资本市场上的相应资格,编制出虚假报告欺骗中小股东;当不法分子成为一股独大的控股股东时,通常将不可避免存在公司治理的缺陷,导致大股东疯狂地掠夺公司财产,并通过编制虚假报告掩盖其侵吞其它股东利益的行为,破坏公司发展。

二、董事会风险董事会治理风险是指董事会因为受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及突发因素的影响,使得其自身建设、协调运作及履行职责的制度安排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治理目标的偏离。

(一)董事选任的风险董事选任机制不当带来的风险。

国有企业董事长的人选一般必须征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通常由上级任命或是与主管部门协商的结果;董事的任命和解聘不是召集股东大会决定,而是由政府机构指派,因此董事往往无法发挥独立行事的功能。

董事不尽责带来的风险。

董事会成员缺乏应当具备的职业操守,甚至玩忽职守致使公司利益遭到损失。

很多董事任意缺席董事会会议或仅仅走走形式,有相当多的“挂名”董事存在。

(二)董事会权利风险董事会权力虚置带来的风险。

大股东往往通过影响股东大会的决议、选派董事及通过经理层来控制董事会的运作,使得公司拥有强势的经理层而弱势的董事会,董事会不能对经理层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董事会应有的职能无法有效发挥。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孙奕驰,畅晓宇[摘要]有效防范公司治理风险成为当前公司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风险控制失效的现象严重,究其原因:股权与治理结构不合理等导致了公司破产或者失败。

有效防范风险,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强化对经理层长效激励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同时,应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增强透明性原则,真正发挥股东功能,以遏制内部控制失效风险,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治理风险;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一、公司治理风险的内涵现代公司制企业典型的特征是其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和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只对社会、公众和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

为解决公司制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而构建了公司治理机制。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以及经营权的分离而导致的代理问题,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自利行为,使得公司治理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治理风险。

公司治理风险是指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不合理或运行机制不健全给公司持续经营带来的不稳定性及对公司总价值的影响,从而对投资者的利益产生威胁。

这种威胁体现在多方面,单纯的某一个风险往往有一定的潜伏期,产生的威胁是有限的,甚至是不易被察觉的,但众多风险的相互作用逐步积累,最终可能导致总爆发。

公司治理风险不同于管理风险,公司治理风险更多与制度设计有关,管理风险通常是由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失误、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或者其他客观及非人力因素而造成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经营状况暂时较好、短期财务绩效不错的公司不一定不存在公司治理风险。

国内外诸多案例证实,短期内公司的财务质量比较好,但因为治理风险而最终导致了公司破产或者失败。

二、公司治理风险的表现(一)股东之间的风险股东之间治理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由于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等问题而产生的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大股东利用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优势地位,通过一些看起来合法或一些不合法手段侵犯小股东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10-27[作者简介]孙奕驰(1968-),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分析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孙奕驰,畅晓宇(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178)[摘要]有效防范公司治理风险成为当前公司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风险控制失效的现象严重,究其原因:股权与治理结构不合理等导致了公司破产或者失败。

有效防范风险,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强化对经理层长效激励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同时,应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增强透明性原则,真正发挥股东功能,以遏制内部控制失效风险,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治理风险;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B2009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颁发给了对公共经济治理、公司治理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两位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和威廉森,这使人们对金融制度改革和公司治理更加关注。

近年来,美国的安然事件、我国的“中航油”事件等国内外上市公司爆发的一系列丑闻,以及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表明:公司治理风险一旦被引爆,其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有效防范公司治理风险成为当前公司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笔者从公司治理风险的内涵出发,对治理风险的表现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防范治理风险提出了对策。

一、公司治理风险的内涵现代公司制企业典型的特征是其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和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只对社会、公众和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

为解决公司制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而构建了公司治理机制。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以及经营权的分离而导致的代理问题,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自利行为,使得公司治理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治理风险。

公司治理风险是指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不合理或运行机制不健全给公司持续经营带来的不稳定性及对公司总价值的影响,从而对投资者的利益产生威胁。

这种威胁体现在多方面,单纯的某一个风险往往有一定的潜伏期,产生的威胁是有限的,甚至是不易被察觉的,但众多风险的相互作用逐步积累,最终可能导致总爆发。

公司治理风险不同于管理风险,公司治理风险更多与制度设计有关,管理风险通常是由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失误、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或者其他客观及非人力因素而造成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经营状况暂时较好、短期财务绩效不错的公司不一定不存在公司治理风险。

国内外诸多案例证实,短期内公司的财务质量比较好,但因为治理风险而最终导致了公司破产或者失败。

二、公司治理风险的表现(一)股东之间的风险股东之间治理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由于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等问题而产生的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大股东利用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优势地位,通过一些看起来合法或一些不合法手段侵犯小股东的利益。

主要包括大股东的资金占用、非公允的关联交易、虚假信息披露及操纵盈余等现象。

2.股东代表损害股东利益公司或其他组织作为投资者投资其他公司,需要派出人员代表公司(组织)行使股东权。

这些股东代表人同样存在道德风险,不能有效履行其代理权,造成股东的权益受到损害。

(二)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监事会治理风险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对中小股东和其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及公司治理风险的规避起着重要的作用;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风险管理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董事会;监事会是一种监督制衡机制。

董事会和监事会是股东大会的代理人,而三者同时又是股东的代理人,负责维护股东的利益。

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可避免地产生治理风险。

公司财务欺诈、盈余操纵、财务舞弊、腐败及虚假财务信息等凸显这一层面的治理风险。

(三)经理层治理风险经理层作为公司决策的执行机构,对公司的经营负[文章编号]1009-6043(2010)01-0083-03第2010年第1期(总第341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1,2010Total No.34183--有直接责任。

然而,近年来开始受到广为关注的“高管落马”现象一直持续至今,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经理层的腐败、财务欺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治理问题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症结的显著表征。

三、公司治理风险的成因分析(一)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风险的产生,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本身。

公司制度为经营大规模实业积聚了大量资本,但因其资本来源的广泛性,带来的是股东权力的分散,使股东失去了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必须共同委托他人经营和管理公司,最终只有剩余收益权。

因此,股权结构———公司股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是产生公司治理风险的根本原因。

公司股权高度分散,易于出现公司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

管理当局不能按照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谨慎从业,导致股东目的无法实现。

公司股权集中程度较高或一股独大,易于出现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的风险。

(二)治理结构不合理1.股东大会成为大股东会由于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特征使得股东大会往往成为大股东会,中小股东的权益难以保障,大股东利用股东大会这一合法的形式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2.董事会经理层关联过强在我国很多企业中,在公司经理层任职的执行董事往往占到董事总数的三分之二,甚至更高的比例。

本来经理权力是由董事会授予,董事会应对经理层进行监督,这自然要求董事会和经理层相对独立。

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公司,董事会却基本上是由经理层人员构成的。

这样,监督制约作用就很难形成。

在美国,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由于独立董事与公司没有利益关系,可以说董事会是对经理层真正的监督者。

我国近年来也引入了这项制度,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中独立董事基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独立董事都是由大股东选出,独立董事不是与大股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是以自身的名气为公司装饰门面。

并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3.监事会形同虚设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应是重要的监督机关。

然而现实中监事会发挥的监督作用很小。

首先,其与我国监事会制度的设计有关。

我国公司法对监事会的规定中,对董事、高管仅有提出罢免建议权,而无任命权,这使监事会的权力相对董事会处于弱势,权利平衡被打破。

其次,大部分职工监事都是被上级"提拔"上来的,独立性很难保证。

(三)外部环境的影响公司治理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控制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中介机构的信用、债务人的监督机制等。

1.控制权市场竞争弱化在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下,面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中小股东会抛售或寻机转让公司股票,从而导致股价下跌,控制权发生转移,最终导致管理层的更换。

在我国,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不仅使国有股东虚置,而且使公众股东“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对公司治理影响甚微,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经济性。

在这种缺乏接管威胁的情况下,代理人出现管理懈怠、滥用资金、盲目投资等组织效率低下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缺乏职业经理人市场,导致代理权竞争无效我国股份制国有企业总经理实行任期制,他们一般很少持有股份,任期满之后无非是两种前途:一种是异地做官或升迁,另一种是留任。

除非违法乱纪,一般没有因经营企业失败而丢掉乌纱帽的股份制国企总经理。

因此,无论从他们的任命方式还是从其级别和报酬看,都具有干部或准干部的身份,其职位基本上是“铁饭碗”,被潜在竞争者取代的可能性很小,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代理权竞争,对经理人员的败德行为难以实施有效约束。

3.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早已制定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使得公司治理的改进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但还有不少上市公司没有按要求进行治理改造。

而且,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不少漏洞,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个别现象也时有发生。

4.会计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待提高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曾发生的一系列财务欺诈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审计失败的根源就是其与会计中介机构的利益共谋,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机制失灵。

5.债务人监督机制很不到位正常情况下,债权人对公司的治理主要是通过契约条款,鼓励和限制企业的某些行动来实现。

当企业经营失败、无力履行债务契约时,债权人可以按照契约或有关法律规定对债务人采取措施,如破产清算或重组等。

但目前,我国不少“国字头”上市公司在高负债率的情况下,却并没有受到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治理风险上述各种成因之间也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产生往往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防范公司治理风险的对策(一)优化股权结构从公司治理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优化公司股权结构,避免出现股权过于集中和股权过于分散,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建立股权制衡机制,实现公司治理良性循环。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的效率和效果,强商业经济第2010年第1期SHANGYE JINGJI No.1,2010 84--将房价收入比绘制成图观察其变化规律。

(如下图)由图表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经济适用房价收入比一直高于国际公认的可承受标准。

并且房价收入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如此下去,距离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只能是越来越远。

黑龙江省经济适用房价格规制一直是实行回报率价格规制方式的。

可是,这种价格规制方式的缺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都暴露的一览无遗。

可见对这种价格规制方式的改变势在必行,才能最终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参考文献][1]丹尼尔.F.史普博/余晖译.规制与市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责任编辑:潘洪志]2003~2008年黑龙江省经济适用房房价收入比图化独立董事制度,解决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兼职问题,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和监督程序并使监督机构有效履行职能。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治理机关的权力制衡机制。

(三)建立对经理层的长期激励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公司对公司经理层只注重当期业绩的报酬激励制度,长期激励不足,导致公司经理层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目标行为短期化。

因此,必须建立长期的激励制度,将公司经理层的报酬与公司的长期发展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更符合股东长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四)完善资本市场,真正发挥股东功能在公司中,分散的股东监督和制约管理层通常采用三种手段,即收购与兼并、“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

资本市场的效率越高,股票价格就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公司的赢利能力和成长前景,股东的监督和制约成本越低,股东的监督积极性就越强,这就会促进管理层的理性,从而公司治理越有成效;反之,资本市场理性的丧失,可能使公司治理陷入不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