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复习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复习资料

水文地质复习资料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地表水:分别存在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冰盖等地表水体中的水的总称。

大气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水或固态水,统称为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霰、冰雹等。

老窑水:积存于废弃矿井、采空区或巷道中的地下水。

正常涌水量:指矿井开采期间,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

最大涌水量:是指矿井开采期间,正常情况下矿井涌水量的高峰值。

矿井水:指煤炭开采过程中所有渗入井下采掘空间的水。

矿井突水:矿井突水是指煤矿在正常生产中突然发生的具有一定数量来势凶猛的涌水现象。

井下防治水措施有哪些?答:1)超前探放水;2)留设防水煤(矿)柱;3)构筑水闸门(墙);4)注浆堵水1、井下防治水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1)探放水:包括老窑水、含水断层、强含水层、上层采空积水(2)煤矿酸性水防治:排放、冲淡、中和、改进排水设备耐酸行。

(3)井下防水煤柱的留设:防露头渗水、防断层导水、防导水陷落柱、防强含水层、防被淹井巷(4)井下截水建筑物设置:防水闸门、防水墙(5)含水层疏排:巷道排放、钻孔排放、疏放降压钻孔、吸水钻孔。

2、影响矿井水灾害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矿井水灾害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有:大气降水、地形、地表水、井巷围岩的性质、地质构造。

大气降水决定了整个矿区的水量丰富程度。

地形影响了水流和地下水的补给。

地表水是不仅会影响地下水的富水性也会直接溃入矿井。

井巷围岩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含水层和隔水层,含水隔越厚、裂隙越发育,其富水性越强,含水层的水压力越大,其发生水害的可能性越大。

隔水层厚度越厚,岩层阻水性能越好,发生水害的可能性越小。

地质构造岩层中的断层、裂隙、节理等都是导水的优势面,导水岩溶陷落柱更是重要导水通道,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

人为因素有:老空积水、导水钻孔、采掘破坏、长期排水。

老空水难以探查,容易突然溃水。

钻孔如封闭不良或在掘进过程中,在巷道周边会产生松动圈,会导致含水层的水进入巷道。

水文地质复习

水文地质复习

1.裂隙水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 水量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连续性差(2) 裂隙水的分布形式可呈层状,也有的呈脉状;(3) 裂隙水的水力联系差,往往无统一的地下水面;(4) 裂隙流动具明显的各向异性。

2、.简述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特征参考答案:岩溶发育基本条件(1)岩层具有可溶性:可溶岩的存在、可溶岩必须是透水的。

(2)地下水具有侵蚀能力:具有侵蚀能力的水、水是流动的特征。

特征:3、孔隙水的特点?参考答案:(1) 水量在空间分布相对均匀,连续性好(2) 孔隙水一般呈层状分布;(3) 同一含水层中的孔隙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和统一的地下水面;(4) 孔隙水的流动大多数呈层流,符合达西定律。

4、洪积扇及洪积扇中地下水的特点?参考答案:由山前到平原有如下特征:(1) 地貌上坡度由陡变缓,岩性上由粗变细;(2) 岩层透水性由好变差,地下水位埋深由大变小;(3) 补给条件由好变差,排泄由径流转为蒸发;(4) 水化学作用由溶滤作用为主转为浓缩作用为主,矿化度由小变大;(5) 地下水位变动由大变小。

题型:简答题3.洪积平原中地下水的特点?参考答案:由河道向河间洼地有如下特征:(1) 岩性由粗变细;(2) 渗透性由好变差,水位埋深由大变小;(3) 补给条件由好变差,排泄由径流为主转化为蒸发为主;(4) 矿化度由大变小。

题型:简答题4.黄土中地下水的特点?参考答案:(1) 黄土的垂向渗透性比水平渗透性大(2) 黄土塬中赋存的地下水比黄土梁、峁较为丰富;(3) 黄土中地下水埋深比较大;(4) 黄土中地下水水质较差,矿化度较高。

6、简述河流由山区到平原,不同的地貌位置河流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

参考答案:河流山由区到平原,在不同的地貌单元,河流与含水层的补排关系一般规律是:山区:由于地形切割较深,一般情况下是地下水补给河流,形成基流,对于全排型流域,山区地下水在出山口前全部转化为地表水。

冲洪积扇顶部一般为巨厚的单一砂卵砾石层,相对于冲洪积平原地势高,河流出山后沿河道大量渗漏补给地下水。

水文地质基础总复习

水文地质基础总复习


6、稳定流: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 速、流向等)不随时间改变时,称作稳定流。



7、地下水含水系统: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 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 8、水系:水系是指一条干流及其所属各级支流共同 组成的河流系统。 9、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局部隔 水层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0、溶滤作用:在水与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中一 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这就是溶滤作用。 11、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其间的弱透水层发生水 量交换。 12、测压水位:揭穿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的井中静 止水位的高程。 14、地下水动态: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各 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 间的变化。


15、岩溶发育应具备的四个条件为:可溶岩的存在、可溶岩 必须是透水的、具有侵蚀性的水以及水是流动的。
16、人类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通过三个方面发生:过量开发 或排除地下水、过量补充地下水以及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地 下水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与垃圾、工业污水与废渣 以及农用肥料与农药。



17、地下水资源可分为 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两类



8、测压水位下降时承压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水 体积的膨胀及含水介质的压密。 9、洪积扇由顶部向边缘,地下水排泄由径流为主转化到以 蒸发为主,矿化度由小到大。 10、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 水、相邻含水层间和人工补给。 11、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 和接触带泉。 12、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 承压水;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 孔隙 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13、表征地下水动态要素有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 温 。 14、导水断层带可以起到贮水空间、集水廊道与导水通道的 作用。

水文地质复习资料

水文地质复习资料

1、工程地质学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便科学评价、合理利用、有效改造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

地质环境指的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球表层的地质空间, 即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交汇而成的地质空间。

2、工程地质条件(必考):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的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

(教材P2)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地形地貌条件地质结构和地应力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第一章:1、隔水层、含水层的概念:隔水层;不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土层称为隔水层。

含水层;饱水并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土层称为含水层。

岩土传输水或其他流体(如油气)的性能称为渗透性。

表征渗透性的定量指标称渗透系数K岩石透水性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岩石空隙的大小,同时与空隙的形状、多少、连通程度有关。

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岩土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形成地下水面。

地表到地下水面之间的部分—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下—饱水带2、地下水的两种分类方法:按照埋藏条件分类(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按照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3、潜水的定义及特征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且有一定规模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潜水的特征(1)潜水面以上一般无稳定的隔水顶板,具自由表面,为无压水。

(2)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处向潜水位较低处流动,流动速度取决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和水力坡度。

(3)潜水通过包气带与地表连通,积极参与水循环,潜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是一致的。

(4)潜水的水位、流量和水质随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5)潜水容易受到污染。

由于交替循环迅速,自净修复的能力也强。

4、承压水的定义及特征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隔水顶板——上部的隔水层;隔水底板——下部的隔水层承压水特征(1) 承压水既有稳定的隔水顶板,又有稳定的隔水底板,具承压性。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知识重点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知识重点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知识重点系统性、流动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查明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查明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问题防治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1查明地下水的赋存条件;2查明地下水的运动特征;3查明地下水的动态特征;4查明水文地质调查的方法水文地质测绘(地下水资源地面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现场)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室内分析、鉴定、模拟试验和实验。

1)遥感技术(2)同位素技术(3)GIS技术(4)核磁共振技术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1)目的: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基本特征,为区域水资源规划、综合利用、水环境保护等奠定基2)任务:查明区域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地下水埋藏分布条件,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形成条件,地下水3)调查方法的特点:小比例尺(一般小于l:10万),注重以地下水资源与流域及行政区域单元结合划界,GIS等技术和资料,采用均衡法进行地下水量概算。

1)目的:为某项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所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同时也可以为地下水某方面研究提2)任务:详查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某个专门项目或具体亟待解决问题的调查,提供工程项目设3)调查方法的特点:比例尺根据工作任务而定,一般要求大于1:5万。

调查范围可大可小,并且可在大范除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外,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一般分阶段进行。

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段冶金部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建设部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JJ16-86 地矿部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44-86资源调查阶段规划阶段前期论证阶段普查阶段初勘阶段初勘阶段详查阶段详勘阶段详勘阶段勘探阶段开采阶段开采阶段开采阶段1.一般要分阶段进行;2.要采用综合手段进行:3.要按一定程序进行:4.要参5.要加强综合分析研究工作; 6.必须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

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

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
2011年1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3 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 1.3.1 气象因素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蒸发、降水,都与大气的物理 状态密切相关;气象和气候因素对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 要影响。 1.3.1.1 大气圈的结构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78%)和氧(21%),此外还有二氧化 碳、臭氧、水汽及固态尘埃等。水汽在大气圈中分布不均匀。 以体积百分比表示,大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平均为:赤道带 2.6%,北纬70°处0.2%,90°纬度带0.9%。在大气层中水 汽的垂向分布也不均匀。大气圈最下部3.5km 范围内集中了其 全部水量的70%,下部5km 范围内含全部水量的90%,再往 高处水汽含量已十分稀少了。
2011年1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 浅部层圈水 从大气圈到地壳上半部属浅部层圈水。其中分布有大气水、地表水、 地液下态水为以 主及 ,生 也物 呈体 气中态的与水固,态这存些在水。均据以联自合由国态教科H2文O 组分织子资形料式,存不在包,括以 生物体中的水与矿物中的水,浅部层圈中水的总体积约为 13.86×108km3。若将这些水均匀平铺在地球体表面,水深约为 2718m。但其中咸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53%。地球浅部层圈 水的分布水 体 体积(km3) %
(3)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1946年起,雅可布和汉图什等论述了孔隙承压含
水层的越流现象。英国博尔顿和美国的纽曼分别导出了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方程。
2011年1月
绪言
5、水文地质学相关学科 地下水动力学、 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 矿床水 文地质学、农业水文地质学、区域水文地质学、古水文地质学 以地质学为基础,同时又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地 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工程地质学 是与水文地质学是同时相应发展起来的,因此两者有不少内容 相互交叉。 地下水积极参与水文循环,一个地区水循环的强度与频率,往 往决定着地下水的补给状况。因此,水文地质学与水文学、气 象学、气候学有密切关系,水文学的许多方法也可应用于水文 地质学。地下水运动的研究,是以水力学、流体力学理论为基 础的,并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

水文地质复习资料

水文地质复习资料

⽔⽂地质复习资料1、淡⽔资源的主体是可再⽣的地球的⼤⽓层是⼀个庞⼤的,以太阳能为动⼒的蒸馏⽔⼯⼚。

它不断地从海洋和地⾯把⽔蒸发上天,再以降⽔的形式向⼈们居住的陆地提供淡⽔,淡⽔资源是在⾃然界循环系统中往复循环的,他的总量并没有减少,因此淡⽔资源的是永续不断的2、地下⽔是⽔资源组成部分,⽔资源组成天然⽔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积雪和冰川、湖泊⽔、沼泽⽔、海⽔。

按⽔质划分为淡⽔和咸⽔⼈⼯转化的⽔资源包括海⽔淡化,⼈⼯催化降⽔,南极⼤陆冰、修筑⽔库和地下⽔库来调蓄⽔源,或采⽤回收和处理的办法利⽤⼯业和⽣活污⽔3地下⽔的功能(1)地下⽔可作为重要的供⽔⽔源,在⼲旱、半⼲旱地区则是主要的甚⾄是唯⼀的可⽤⽔源(2)地下⽔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作为液体矿产,地下⽔中富含某些眼泪或稀有元素(如溴、碘、锶、钡等),具有⼯业开采价值,成为⼯业矿⽔(3)地下⽔是极其重要的⽣态环境因⼦,是复杂的⽣态换进系统中的⼀个敏感的⼦系统,地下⽔的变化往往会影响⽣态环境系统的天然平衡状态(4)地下⽔是灾害的因⼦,(具体的参考第三页)(5)地下⽔是⼀种很活跃的地质营⼒(具体的参考第四页)(6)地下⽔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具体的参考第四页)4,为什么说“⽔资源”既有⾃然属性,⼜有社会属性⽔作为基本组成⾃然界必不可少的部分,以及⽣物尤其是⼈类离不开的资源,这⼀⽅⾯是⾃然属性。

⽽随意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已经不光是满⾜让⼈饮⽤这⼀基本诉求了,它直接关乎整个地球,⼀个国家,⼀个民族和社会的稳定。

古代的京杭⼤运河,美国的密西西⽐河,近代因⽔打的战争都体现了⾃然属性,但更多的是社会属性,总之⽔是⼈类必须珍惜的朋友。

5, 包⽓带与饱⽔带从出现重⼒⽔⾯开始,以下称为饱⽔带,⼟层的所有空隙都充满了⽔分,以上称为包⽓带,空隙中以⽓态⽔和结合⽔为主。

包⽓带可以分为⼟壤⽔带,中间带和⽑细⽔带。

6、33页3.2.1包%%⽓带的第⼀段是介绍这个图的8、含⽔系统的层次划分(P136第⼆节)含⽔系统的发育主要受到地质结构的控制。

水文地质复习重点

水文地质复习重点

大气降水的入渗机制
地下水的水理性质
1、容水性:岩石容纳地下水多少的能力 2、给水性:单位体积岩土体给出一定水量的能力
3、持水性:单位体积岩土体重力释水以后保持水量的能力
4、透水性:岩土体透过一定水量的能力
岩石中的孔隙及其主要类型孔隙度:孔隙度:孔隙度:水头:
地下水硬度
泉的类型
泉的类型
8、毛细水:分为三种类型 1)支持毛细水:在地下水面支持下存在的,随地下水面升 降而升降,这部分毛细水称为支持毛细水 2)悬挂毛细水:指地下水面以上,岩石细小孔隙中保留的 水分 3)颗粒与颗粒之间相互接触,接触点附近孔径最小,形成 的毛细水称为孔角毛细水
名词解释
9、地下水面、包气带、饱水带:
名词解释
黄土杖地:赋存水量较小,水位较浅
名词解释
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 1)颗粒粒径:颗粒粒径越大,孔隙越大
名词解释
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 2)排列方式:颗粒排列越紧密,孔隙越小
名词解释
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 3)分选:分选程度越低,孔隙越小
名词解释
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 4)胶结程度:胶结程度越好,孔隙越小 5)颗粒形状:颗粒形状越不规则,越复杂,孔隙越大 6)沉积时间:颗粒沉积时间越长,孔隙越小
6、地壳中的水的分类:
名词解释
7、含水层、隔水层、弱透水层
名词解释
7、地下水赋存类型分类 1)潜水
2)承压水
3)上层滞水
名词解释
8、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塬:有较宽广的平台,切割较弱,有利于降水入渗而不 利于迅速排泄 黄土梁、黄土峁:地面起伏大,切割强烈,不利于降水入渗 和地下水的赋存,水位埋深较大。
名词解释
1、孔隙比 岩土体中孔隙体积与岩土体颗粒体积之比 2、孔隙度 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水文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

水文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

01.地下水:指赋存和运动于地表以下土层中和岩石空隙中的水02.矿水:当地下水中的特殊的化学成分或气体含量达到一定指标时,称其为矿水。

若矿水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称为矿泉水03.潜水: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04.承压水:埋藏并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05.渗透系数:水力坡度为1时,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渗流速度,渗透系数不仅取决于岩石的性质,而且与渗透液体的物理性质有关06.渗透率(内在透水率):衡量岩石透水性大小的指标称渗透率07.含水层:能透过水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08.隔水层:不能透过并不能给水或只能透过与给出极少量水的岩层09.给水性: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给出一定水量的性能10.给水度:地下水下降1个单位深度时,单位水平面积的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水的体积(单位体积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水量)11.渗透: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称为渗透12.渗流:不考虑渗流途径的迂回曲折,不考虑岩层的颗粒骨架,假想地下水充满整个岩石空间并只向整体水流方向流动的水流称为渗流13.永久硬度:水加热沸腾后,仍留在水中的Ca2+、Mg2+的含量14.暂时硬度:水加热沸腾后,由于脱碳酸作用,从水中析出的那部分Ca2+、Mg2+含量14.静止水位(测压水位):在承压水的承压区,如果施工钻孔或水井,其内稳定的水的位置称为静止水位15.水头:渗流场中某一点位置至基准面的高度Z,称为位置水头;该点压强的液柱高度,称为压强水头;二者之和称为测压水头16.包气带:土壤中重力水水面以上部分称包气带17.饱水带:地下重力水水面以下部分称为饱水带。

18.入渗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地表面积入渗的水量称为入渗率18.入渗系数:是年降水入渗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是影响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19.含水岩段:某一厚度较大的含水层内,由于不同层段的含水性差异较大,而划分出的不同强、弱含水层段或相对隔水层段20.含水岩组:指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和一定的水化学特征的多层含水层的空间组合21.流网:地下水中水流的方向总是指向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等水头线和流线垂直,一系列流线和等水头线组成的网格称为流网22.强径流带:在某些发育不均一的泾流场中,强径流区段往往成不规则的带状展布,故称之为强径流带或集中径流带23.线裂隙率:裂隙的总宽度与岩芯总长度之比24.总矿化度:指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包括所有溶解状态和胶体状态的成分,不包括游离状态的气体成分,它表示地下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表征水矿化程度的指标01.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a气候因素:主要是降雨、蒸发及气压等因素。

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

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

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2.地下水:地下水是指赋存和运动于地表以下土层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3.地下水的功能:1)地下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

2)工业生产需要大量使用地下水。

3)农业生产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保证。

4)地下水是良好的载热物质,可将热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表供人们使用。

5)某些地区的地下水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并具有较高的温度,利用这些地下水可治疗某些疾病。

6)有些地下水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矿产资源。

7)利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作为找矿标志寻找某些有用矿产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4.理想液体:指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没有黏滞性的,没有表面张力,均质,各向同性的连续介质。

5.绝对压强:以没有气体存在的绝对真空作为零点来计量的压强称绝对压强,用p’表示。

p=p’-p(a), p(a)当地的大气压强6.相对压强:把一个压力表放在大气中,指针度数为零,那么用这一压力表所测的压强值称相对压强,用p表示。

7.迹线:液体质点运动时走过的轨迹线8.流线:某一瞬时子流场中绘出的一条曲线,该曲线上所有各点的速度向量都与该曲线相切。

9.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有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称流网。

a)流网特征:1)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处处垂直,流网为正交网格2)各相邻两水头线间的水头差值彼此相等,各相邻两流线见得单宽流量彼此相等3)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网每一网格的边长比为常数。

b)流网的应用(意义):1)确定水头和渗透压强2)确定水力坡度和渗流速度3)确定流量4)从流网的定性分析,可了解渗流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10.自然界的水:分布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11.自然界的水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12.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13.小循环:是指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又以降水形式降落入海洋;或是大陆表面蒸发的水汽,仍以降水形式降落回陆地表面。

水文地质学复习重点

水文地质学复习重点

水文地质学复习要点第一章1.地下水:赋存于地表(严格地说应该是地下水面,地下水面之上包气带的重力水称为过路重力水)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可以自由流动)。

除了重力水,还有结合水、毛细水等。

2. 地下水的功能:①作用上的重要性②补给上的有限性;③时空上的多变性④利用上的多样性。

水是一种极其活跃的重要的地质营力水(尤其是地下水)承受载荷,是应力的传递者与热量及化学组分的传输者。

水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灾因子。

水还是活跃灵敏的生态环境因子。

水是极有价值的信息载体第二章1.水循环概念:地球上各层圈的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这一过程称为水循环。

2.地球上各层圈的水也称水系统。

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和涉及的圈层范围分为: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3.自然界的水循环:①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a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

b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小循环。

②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称为水的地质循环,这种由地幔熔岩物质直接分异出来的水叫初生水。

第三章1.地壳岩石中的空隙为地下水的赋存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条件,是地下水存储空间和传输通道,空隙的特征(多少、大小、形状、方向性、连通程度及其空间变化等)决定着岩土储容、滞留、释出以及传输水的性能。

岩石空隙可分为三类:a. 未固结的松散岩石中的孔隙(第四纪地质学);b. 固结的坚硬岩石中的裂隙(构造地质学);c. 可溶岩石中的溶穴(隙)(岩溶地貌学)。

2.孔隙度与颗粒大小没关系,和颗粒的排列方式有关。

孔隙的最宽部分称为孔腹,最窄部分称为孔轴。

3.岩土空隙中的水有结合水、液态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

4.毛细水有三种类型:将一根毛细玻璃管插入水中,毛细管内的水面即会上升到一定高度,这便是发生在固、液、气三相界面上的毛细现象。

①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着小孔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一个毛细水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因此称为支持毛细水。

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重点资料

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重点资料

一、名字解释1.动储量:单位时间流经含水层(带)横断面的地下水体积,即地下水的天然程流量;静储量:地下水位年变动带以下含水层(带)中储存的重力水体积;调节储量:地下水位年变动带内重力水的体积;开采储量:用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工程能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水量,并在预定开采期内不致发生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等不良后果。

2.补给量:补给量是指天然状态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进人含水系统的水量。

3.储存量:指地下水补给与排泄的循环过程中,某一时间段内在含水介质中聚积并储存的重力水体积4.允许开采量:允许开采量就是用合理的取水工程,单位时间内能从含水系统或取水地段取出来,并且不发生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出水量5.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是以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把地球水圈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体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理论分析、研究地下水的形成与运移的机理,并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地下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问题。

6.地下水动态:1、地下水的动态——指表征地下水数量与质量的各种要素(如水位、泉流量、开采量、溶质成分与含量、温度及其它物理特征等)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7.地下水均衡——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地下水水量、溶质含量及热量等的补充(或流入)量与消耗(或流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8.给水度:给水度(产)是表征潜水含水层给水能力或储水能力的一个指标,9.水文地质参数:表征含水介质水文地质性能的数量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承压含水层的储水系数、潜水含水层的重力给水度、弱透水层的越流系数及水动力弥散系数等,还有表征与岩土性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的有关参数,如降水人渗系数、潜水蒸发强度、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等。

10.渗透系数:渗透系数(K)又称水力传导系数,是描述介质渗透能力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11.导水系数(T):是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12.储水率:表示当含水层水头变化一个单位时,从单位体积含水层中,因水体积膨胀(或压缩)以及介质骨架的压缩(或伸长)而释放(或储存)的弹性水量13.越流系数:表示当抽水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非抽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两含水层之间弱透水层单位面积的水量14.降水人渗补给系数:是降水渗人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15.水动力弥散系数:是表征在一定流速下,多孔介质对某种溶解物质弥散能力的参数。

水文地质学复习重点

水文地质学复习重点

水文地质学复习要点第一章1.地下水:赋存于地表(严格地说应该是地下水面,地下水面之上包气带的重力水称为过路重力水)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可以自由流动)。

除了重力水,还有结合水、毛细水等。

2. 地下水的功能:①作用上的重要性②补给上的有限性;③时空上的多变性④利用上的多样性。

水是一种极其活跃的重要的地质营力水(尤其是地下水)承受载荷,是应力的传递者与热量及化学组分的传输者。

水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灾因子。

水还是活跃灵敏的生态环境因子。

水是极有价值的信息载体第二章1.水循环概念:地球上各层圈的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这一过程称为水循环。

2.地球上各层圈的水也称水系统。

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和涉及的圈层范围分为: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3.自然界的水循环:①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a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

b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小循环。

②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称为水的地质循环,这种由地幔熔岩物质直接分异出来的水叫初生水。

第三章1.地壳岩石中的空隙为地下水的赋存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条件,是地下水存储空间和传输通道,空隙的特征(多少、大小、形状、方向性、连通程度及其空间变化等)决定着岩土储容、滞留、释出以及传输水的性能。

岩石空隙可分为三类:a. 未固结的松散岩石中的孔隙(第四纪地质学);b. 固结的坚硬岩石中的裂隙(构造地质学);c. 可溶岩石中的溶穴(隙)(岩溶地貌学)。

2.孔隙度与颗粒大小没关系,和颗粒的排列方式有关。

孔隙的最宽部分称为孔腹,最窄部分称为孔轴。

3.岩土空隙中的水有结合水、液态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

4.毛细水有三种类型:将一根毛细玻璃管插入水中,毛细管内的水面即会上升到一定高度,这便是发生在固、液、气三相界面上的毛细现象。

①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着小孔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一个毛细水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因此称为支持毛细水。

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

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4.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

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

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

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5.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区别?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

6.地质循环: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二、填空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 )四、简答题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与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水文地质学复习题

水文地质学复习题

《水文地质学》复习题一、基本概念1、水文循环2、地质循环3、相对湿度4、孔隙度5、溶穴6、重力水7、容水度8、透水度9、含水层 10、隔水层 11、潜水 12、承压水13、孔隙水14、裂隙水 15、岩溶水 16、达西定律 17、水力梯度18、泉 19、地下水均衡 20、地下水动态二、简答题1、简述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有哪些?2、与水的储容及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有哪些?3、按埋藏条件、含水介质类型给地下水分类?4、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及成因类型?5、地下水的补给水源有哪些?6、孔隙水的分布特征及对煤矿的影响?7、裂隙水的分布特征及对煤矿的影响?8、承压水的特征及对煤矿的影响?9、岩溶水的特征及对煤矿的影响?10、如何做好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三、论述题1、论述矿井水害的类型及透老空水、断层水的征兆有哪些?2、论述矿井充水因素有哪些?3、煤矿水害的地质原因及其防治对策?4、老空区积水的探放水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四、案例题案例一新罗区某煤矿“7.16”重大透水事故事故概况某镇水峰宫煤矿采用平硐暗斜井开采。

由于多井开采,已造成老塘大量积水,区煤炭公司、适中煤管站为保证安全生产,曾五次作出停产封闭决定,通知各硐主到会签名,并为村矿制定了集中排水、集中开采的方案。

但9号、11号硐主无视法规和行业管理,继续强行往深部开采。

1994年7月16日8时,9号井班长李某带人到661-41号煤上山工作面先清扫上班留下的浮煤。

10时左右浮煤耙完,李某、陈某两人至上山工作面,在距工作面3m处李某突然听到背后有碎煤急剧脱落声音,回头察看,煤壁继续掉落,且发现二处有小股出水。

李某凭经验判断已遇1993年停产的8号井采空区积水,当即叫陈去切断电源,撤离工作面,并向670m水平贯通平巷时,发现采空区透水,顺流住入11号硐下山工作面,致使在11号硐下山迎头工作的4名毫无准备的工人,被水淹死,并冲毁两井排水设备。

水文地质复习

水文地质复习

一、填空1、岩石的空隙特征包括空隙的(形状)、(大小)、(多少)、(分布规律)、(连通性)。

2、根据成因可将空隙分为三大类(松散岩石中的空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可溶岩石中的溶穴)。

3、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气态水)、(结合水)、(重力水)、(固态水)、(矿物质中的水)、(毛细水)。

4、达西公式(V=K〔(h2-h1)÷L〕)。

5、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作用主要有(溶滤作用)、( 浓缩作用)、( 脱硫酸作用)、( 脱碳酸作用)、( 混合作用)、( 阴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人类活动作用)。

6、水文地质调查的要点( )、( )、( )、( )、( )。

7.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的科学。

它研究(在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8.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 包气带水)、( 潜水)和( 承压水)。

9.渗透系数可以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能)。

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越强)。

10.流网是由一系列( )与( )组成的网格。

11.地下水系统包括( 地下水含水系统)和( 地下水流动水系统)。

12.( 流线)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迹线)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1. 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空隙的、、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2. 岩石空隙可分为松散岩石中的、坚硬岩石中的和可溶岩石中的。

3. 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及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4. 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和。

5. 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和。

6. 通常以、、、持水度和透水性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7. 体积含水量与重量含水量之间的关系?8. 给水度、持水度、孔隙度之间的关系?9. 简述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10. 简述粘土孔隙度较高的原因?11. 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水有何特点?12. 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13. 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14. 简述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和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15. 岩石空隙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16. 简述自然界岩石中空隙发育状况的复杂性?1. 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资料库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汇总绪论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地下水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二、填空题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三、问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答:(1)地下水赋存条件;(2)地下水资源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3)地下水的水质;(4)地下水动态规律;(5)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6)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2、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3、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二、填空1、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圈层的范围,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2、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3、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问答题1、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

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

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

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一、名词解释1、孔隙度:松散岩土中,某一体积岩土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2、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3、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4、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5、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

6、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保持在岩石空隙中的水。

7、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8、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9、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

二、填空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步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2、岩体空隙可分为松散岩土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穴。

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4、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风化裂隙。

5、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6、通常以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持水度和透水性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7、岩性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隙的大小与多少。

8、松散岩层中,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孔隙大小;只有在孔隙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孔隙度才对岩石的透水性起作用。

三、判断题1、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形状对孔隙度没有影响。

(×)2、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3、在松散的砂层中,一般来说容水度在数值上与孔隙度相当。

(√)4、在连通性较好的含水层中,岩石的空隙越大,给水度越大。

(√)5、松散岩石中,当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位下降后,给水度偏小。

(√)6、对于颗粒较小的松散岩石,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较大时,给水度的值也大。

(×)7、松散岩石中孔隙度等于给水度与持水度之和。

(√)8、在松散岩石中,不论孔隙大小如何,孔隙度对岩石的透水性不起作用。

(×)四、问答题1、简述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

排列方式愈规则、分选性愈好、颗粒形状愈不规则、胶结充填愈差时,孔隙度愈大;反之,排列方式愈不规则、分选性愈差、颗粒形状愈规则、胶结充填愈好时,孔隙度愈小。

2、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岩性、初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降速。

岩性主要表现为决定空隙的大小和多少,空隙越大越多,给水度越大;反之,越小。

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下降后给水度偏小。

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大时,释水不充分,给水度偏小。

3、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影响因素有:岩性、颗粒的分选性、孔隙度。

岩性越粗、分选性越好、孔隙度越大、透水能力越强;反之,岩性越细、分选性越差、孔隙度越小,透水能力越弱。

4、为什么说空隙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岩石,其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不同?岩石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与空隙的大小和多少有关。

而空隙的大小和多少决定着地壳岩石中各种形式水所占的比例。

空隙越大,结合水所占的比例越小,则容纳、释出及透水能力越强,持水能力越弱;反之,空隙度越小,结合水所占的比例越大,则容纳、释出及透水能力越弱,持水能力越强。

所以说空隙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岩石其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不同。

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一、名词解释1、包气带: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地下水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包气带,其中存在气态水、结合水和毛细水。

2、饱水带: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地下水面以下的部分称为饱水带,其中的岩石空隙中充满了重力水。

3、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4、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5、潜水:埋藏于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6、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7、承压高度:揭穿隔水顶板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

8、测压水位:揭穿隔水顶板的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

10、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局部隔水层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二、填空1、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2、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对其水量、水质时空分布有决定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类型。

3、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4、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5、潜水的排泄除了流入其它含水层以外,泄入大气圈与地表水圈的方式有两类,径流排泄和蒸即:发排泄。

6、承压含水层获得补给时测压水位上升,一方面,由于压强增大含水层中水的密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降低,含水层骨架发生少量回弹,空隙度增大。

7、承压含水层排泄时,减少的水量表现为含水层中水的密度变小及含水介质空隙缩减。

三、判断题1、在包气带中,毛细水带的下部也是饱水的,故毛细饱水带的水能进入井中。

(×)2、潜水含水层的厚度与潜水位埋藏深度不随潜水面的升降而发生变化。

(×)3、潜水的流向是垂直等水位线由高水位到低水位。

(√)4、潜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不论什么条件下,潜水的水质都比较好。

(×)5、测压水位是指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

(×)6、承压高度是指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钻孔中静止水位的高程。

(×)7、承压含水层受隔水顶板的阻挡,一般不易受污染,故承压水的水质好。

(×)8、测压水位下降时承压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水体积的膨胀及含水介质的压密。

(√)9、上层滞水属于包气带水。

(√)10、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运动,因此可以说多孔介质就是含水层。

(×)11、对含水层来说其压缩性主要表现在空隙和水的压缩上。

(√)12、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就是贮水系数。

(×)四、问答题1、简述包气带特征?(1)包气带一般含有结合水、毛细水、气态水、过路重力水;(2)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3)包气带水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地面水渗漏和地下水通过毛细上升输入的水分,以及地下水蒸发形成的气态水。

(4)包气带水的运移受毛细力和重力的共同影响。

2、简述饱水带特征?(1)饱水带一般含有重力水和结合水。

(2)饱水带的水体是连续分布的,能传递静水压力。

(3)饱水带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连续运动。

3、潜水有哪些特征?(1)具有自由水面,潜水面上任意一点均受大气压力作用,不承受静水压力,因此是无压水。

(2)含水层上面不存在完整的隔水(弱透水)顶板,可以通过包气带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而且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3)在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运动。

(4)排泄除流入其它含水层外,还通过径流和蒸发进行排泄。

(5)水量、水位等动态变化受气象和水文因素影响。

(6)水质主要取决于大气、地形及岩性条件。

4、承压水有哪些特征?(1)含水层中的水承受静水压力。

(2)主要通过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3)参与水循环不如潜水积极,受气象和水文因素影响小,动态变化不显著。

(4)水质取决于埋藏条件及其与外界联系的程度。

5、简述含水层形成的必要条件(1)岩层必须具有相当的空隙空间。

岩石的空隙越大,数量越多,连通性越好,储存和通过的重力水就越多,就越有利于形成含水层,如砂砾层等。

(2)必需具备储存地下水的地质结构。

一个含水层的形成必须要有透水层和不透水层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含水地质结构。

(3)必须具有充足的补给水源。

若缺乏补给水源,即使该岩层具有很好的空隙空间和储水结构,也不能形成良好的含水层。

6、简述含水层与隔水层定义的相对性,并举例说明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

(1)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这两个定义没有给出区分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定量指标,定义具有相对性。

(2)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区分含水层与隔水层,应当考虑岩层所能给出水的数量大小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某一岩层能够给出的水量较小,对于水量丰沛、需水量很大的地区,由于远不能满足供水需求,而被视为隔水层;但在水源匮乏、需水量小的地区,同一岩层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可被视为含水层。

而隔水层的“微不足道”,在实际问题中是相对“时间尺度”而言的;当时间足够长时,“隔水层”都会透过一定数量的水,具有透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